You are on page 1of 255

【作者簡介】

羅伯‧溫特(Robert Went)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職為阿姆斯特丹大學「經濟學與
計量經濟學院」研究員、荷蘭審計
院研究員。著有本書及《全球化之
謎:邁入資本主義的新階段》

【譯者簡介】

萬毓澤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現就讀台灣
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擔任連結雜誌
社國際部主任、關注全球化資訊中
心(Focus on Globalization)執委。
連結叢書二

全球化: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羅伯‧溫特
(Robert Went)
目錄
I 圖表目錄
II 譯者前言
VI 中文版序言
XII 序言
XVI 縮寫一覽表
XVII 謝辭
1 導論
11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83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103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37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
張?
173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08 附錄
220 索引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I

圖目錄
圖 1.1
世界經濟貿易開放度指數(1870-1990) ····························································16
圖 4.1
七大工業國(法、德、義、日、西、英、美)的利潤率與經濟成長 ···········153

表目錄
表 1.1
商品的出口與進口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比(以市價計算) ·····17
表 1.2
世界年出口與通貨市場日交易量(以十億美元計) ···········································20
表 1.3
1998 年世界一百大經濟體(企業以斜體字表示) ················································25
表 1.4
內部(inward)與對外(outward)FDI 存量的區域分配(%) ························55
表 3.1
十八世紀末以來的長波 ···········································································108
表 3.2
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每人 GNP ··································································108
表 3.3
實質 GNP 成長以及 1983-92、1964-73 之間成長的比率(%) ·············109
表 3.4
不同時期的年平均經濟成長,1820-1973 年(16 國的加權平均)(%) ····119
表 3.5
每年每受僱者生產力的提升(1870-1973)(%)··········································120
表 3.6
六個主要工業國的實質 GNP 平均年成長(%) ···········································124
表 3.7
每年每受僱者生產力的提升(1950-1981)(%)··········································124
表 3.8
平均失業率(1952-1983)(%) ···········································································125
表 4.1
七大工業國(法、德、義、日、西、英、美)的利潤與 GNP 發展(%) ···139
表 4.2
七大工業國的利潤率與經濟成長(%) ··················································153
II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譯者前言

萬毓澤

台灣已於今年加入 WTO,未來可能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

定(FTA)
,近來智慧財產權、高失業率、健保費調漲等議題則引

起社會高度關注,幾樁與台資有關的跨國工運(年興案、大陸碳

煙案、台南企業案等等)也掀起不小漪漣。這些問題,都無法孤

立地從台灣內部來看,而是應該擺置在全球資本主義、新自由主

義全球化的脈絡下來考察,才能獲得完整的理解;此外,還應該

大量借鏡國際間的經驗,嘗試發展出在地的行動方案。有鑑於台

灣的反全球化論述與實踐尚在生根發芽,我們決定翻譯出版這本

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尤其是曼德爾的「長波理論」)為基本

分析工具的優秀著作,企盼能介入、深耕台灣的反全球化運動,

以略盡棉薄之力。

本書作者羅伯‧溫特(Robert Went)是工人出身的學者,荷

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經濟學博士,現職為阿姆斯特丹大學「經濟學

與計量經濟學院」(Faculteit der Economische Wetenschappen en


Econometrie)研究員,是院內「經濟學史與經濟學方法論研究小

組」的成員(該研究小組的現任主席是著名的經濟思想史家 Mark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III

,同時他也是荷蘭審計院(Algemene Rekenkamer)的研究
Blaug)
員。享譽國際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第四國際統一書記處

(USFI)領導人曼德爾是他的老師,而他的學術專長是政治經濟

學、經濟思想史、歐洲經濟等,經常出席各種「反全球化」的運

動場合與學術會議。

為本書寫序的通尼‧史密斯(Tony Smith)是美國愛荷華州立

大學哲學系的教授,並擔任左翼刊物《逆流》
(Against the Current)、

《歷史唯物論: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esearch in Critical Marxist Theory)的編輯顧問。他的重要著作包括

《馬克思《資本論》的邏輯:回應黑格爾派的批評》
(The Logic of

Marx‟s Capital: Replies to Hegelian Criticism,1990)


、《辯證的社會理

論及 其 批 評 : 從黑格 爾到分析的馬克思主 義與後現代主義》

(Dialectical Social Theory and Its Critics : From Hegel to Analytical


Marxism and Postmodernism,1993)《臨界生產:資本主義的烏托

邦?》
(Lean Production: A Capitalist Utopia?,1994)等。

本書原文為荷蘭文,1996 年以《全球化的極限?》
(Grenzen

aan de Globalisering?)為名出版,後經溫特增補,由杜拉克(Peter
Drucker)1譯成英文,2000 年由曼德爾所創立的「國際研究與教

1
請讀者注意,這不是那位「管理學大師」杜拉克,但是同名同姓。這位杜拉克是 IIRE
的主任,研究領域包括歐洲社會主義運動與第三世界同志運動、性別論述,著有《沙
IV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育研究所」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IRE)2與 Pluto Press 合作出版英譯本《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的挑

戰,激進的回應》(Globalization: Neoliberal Challenge, Radical

Responses),您面前的這本書即根據英譯翻譯而成。為了清楚標

示出本書的特色,在徵得溫特與出版社同意後,我們將書名改成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溫特在書中旁徵博引了各種英文、法文、荷蘭文、德文、西

班牙文的資料,我都一一把文獻名稱譯成了中文,並在全書各處

穿插若干譯註,希望對讀者有些幫助。最後感謝荷蘭的徐洛文先

生3幫忙解決了部分荷蘭文的翻譯問題,並感謝溫特百忙中抽空為

本書寫了中文版序言。

2002 年 8 月,於台灣台北

特曼與其左翼》 (Max Shachtman and His Left,1994) ,編有《不同的彩虹:第三世界的


同性性事與人民運動》 (Different Rainbows: Same-Sex Sexualities and Popular Movements
in the Third World,2001)。
2
他們出版了一系列的「筆記本」 (Notebooks for Study and Research)
,以左翼、草根民
主、運動的觀點出發,廣泛探討各種社會、經濟、性別、文化、歷史、生態議題,在
國際的進步運動圈頗獲好評,且自 1998 年起與倫敦的 Pluto Press 合作出版。溫特這本
書是筆記本系列的第 31/32 期。對 IIRE 有興趣的讀者可瀏覽其網站 http://www.iire.org/。
3
為了感謝他的協助,我介紹一下他:他是出生於荷蘭的華裔,在萊頓大學拿到中國文
化與語言方面的碩士學位,目前在攻讀博士。他有個人網站,請見
http://www.lokman.nu/。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V

中文版序言
一個不同的世界是可能的!

就如同被惡魔附身一般,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英國的商業

報紙《金融時報》刊登了一系列文章討論國際上反全球化(的後

果)的運動1。在該報全版的報導中,反全球化運動—在該文寫

成之前的十八個月以來,已經動員了百萬民眾上街抗議—被描

述成「可畏」
、「協調良好」
、「有見識的」
,幾乎毫不掩飾其欽羨之

情。《金融時報》表示,「雖然現在充斥著模稜兩可的思想,以及

快速而隨便地濫用經濟統計數據,但仍然有一群備受敬重的經濟

學家、企業家和政治人物支持對全球化的批判。」該文的作者更

驚訝的是,大多數的運動者並不是反對全球化,而是企求另一種

不同的全球化。

此文出版後數週,許多的社論或評論便宣佈,該運動已經在

走下坡或甚至消失了,因為在美國發生恐怖主義攻擊(譯按:指

911 事件)之後,已不再可能去批評全球資本主義的象徵和後果。

但是這些評論太過急躁了,因為「全球化運動已死」這種宣稱是

誇大不實的。在所謂「新經濟」的聖像(icons)中無恥地牟取暴

1
〈全球化的孩子反擊了〉
J. Harding, (Globalisation’s children strike back)
,《金融時報》

2001 年 9 月 11 日,頁 6。
VI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利的事件,如安隆2(Enron)案,以及阿根廷—多年來毫無自
主性地聽從北美經濟學家和如 IMF 等國際組織的建議和理論的

國家—所發生的嚴重社會與經濟危機,都已讓當前世界經濟秩

序的批評者擁有了新的彈藥。當既有的組織和運動發展出新的運

動和行動主題,新興的團體和個人也正在同時開始關注全球化。

反全球化運動也因此被深化與拓展了。正如「全球化」本身

有許多定義和描述方式一樣,反對由企業推動、金融主宰的全球

化的運動,也包含許多層面。最精彩的行動就是在西雅圖、熱那

亞(Genoa)等地組織的大型示威抗議,但是每天還有各式各樣

其他通常較不醒目的活動正被組織著,也有大量的研究產生、無

數的研討會和教育性會議不斷進行著。和反對這個運動的人有時

宣稱的相反,這種多樣性並不是衰弱的徵兆,而是運動的力量所

在。因為繁雜的多元性反映了對於該運動越來越廣泛與熱烈的支

持,且反映了人們所面對的多種問題與困難,因此,越來越多的

運動和組織以自己的方式展開反對全球化的後果和衍生物的行

動,並且認為自己是一股國際性「要求不同的全球化」的運動的

2
如 Walden Bello 在《關注貿易》
(Focus on Trade,79 期,2002 年 7 月)中所言,
「我
們可以確定一件事:安隆案發生後,原已脆弱的全球資本主義,作為支配性的生產、
流通、交換體系,其正當性將進一步被腐蝕,即使是這個體系中的心臟地區也不例外。」
 譯註:2001 年 7 月,八國高峰會在義大利熱那亞召開,據估計約二十萬至三十萬人
齊聚抗議,是 1999 年 11 月西雅圖反 WTO 抗議以來第二大規模的「反全球化」運動(最
多人數的一次是 2002 年 3 月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反歐盟高峰會大遊行,有三十萬到五十
萬人參加),遊行中甚至有一名青年遭警方開槍射殺。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VII

一部份。科學家和研究者出版的批判性報告和書籍—例如斯蒂
格利茲(Joseph Stiglitz),世界銀行的前任首席經濟顧問、200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就是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例子3—支持了

該運動與相關議題,並且也強化了此運動的擴展。

自從 1997 年爆發亞洲危機後,報章雜誌如《金融時報》
、《華

爾街日報》、《商業週刊》和《經濟學人》就不斷警告說大眾的意

見正轉向反對全球化,發展出所謂「對全球化的強烈反擊」
。這不

是一個可笑的觀察,PricewaterhouseCoopers(PWC,美國財經顧

問機構)的報告顯示,跨國公司的主管中,甚至有三分之一下結

論認為全球化正在擴大窮國與富國之間的差距。4政策制訂者的行

動方案,例如比利時首相 Verhofstadt 與國際機構如世界銀行

(World Bank)、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希望

和非政府組織(NGOs)對話,就是對這個發展的承認與回應。

這導致了新的策略上的討論和爭議,因為部分的運動者很合理地

擔心他們會被利用或收編。因此,有些非政府組織和運動者拒絕

參與這類活動,而部分則只有在完全的獨立性和會議的公開性被

保證的情況下,才會接受邀請。但是這些想要與運動對話的國際

3
《全球化及其不滿》
J. Stiglitz,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W.W.
Norton,2002。
4
〈產業領袖批評全球化〉
(Kritiek van captains op globalisering)
,Het Parool,2002 年
2 月 2 日。
VIII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組織和政治人物面臨了更大的問題。因為假如過了一段時間,人
們發現他們只是迫於公眾意見而不得不如此做,或只是想把運動

分裂為「理性的」和「不理性的」
,那麼這樣的舉措可能會讓他們

自食惡果,並且強化而非弱化這個運動。

我們常聽到對這個「要求另一種全球化」的運動—經常被

誤以為是所謂的「反全球化運動」—的批評,就是認為它無法

提出正面的替代方案。這種批評通常指的是,運動中的所有人並

沒有對於某個大型替代方案(grand alternative)的一致看法。但

是,絕對有許多具體的出路存在。蘇珊‧喬治(Susan George),

ATTAC—運動中知名的國際團體 —的法國支部的副主席,

正確地評論道:「太多人仍然相信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的

,然而,我們應該
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沒有其他選擇)

說 TATA(There Are Thousands of Alternatives,有幾千種選擇)


。」
5
她是五萬名參加 2002 年 2 月在巴西榆港(Porto Alegre)召開的

 譯註:Association for the Taxation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for the Aid of Citizens,國
際上重要的反全球化運動組織,1998 年創立於法國,創立的初衷是要課徵托賓稅(Tobin
Tax) ,以管制金融資本流動,並將所得稅款用以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環境與社會正義。
ATTAC 目 前 在 世 界 30 餘 國 皆 設 有 支 部 , 頗 具 動 員 實 力 。 他 們 的 網 站 :
http://www.attac.org/。
5
〈反思一切的時候到了—全球化大爭論:第一部份〉 (Time to rethink everything – The

great globalisation debate: part one)《新科學家》
(New Scientist)
,174 卷 2340 期,頁
27-55。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IX

(World Social Forum)的運動者之一,在那段


「世界社會論壇」
期間,有數百個工作坊和會議來分析全球化並討論解決方案和行

動策略。然而,這次極為成功的會議並沒有為整個運動提出「一

條模範出路」。

這樣的模範出路,也不會在短期內就發展出來,因為運動的

多樣性和全世界參與行動的人們有分歧的社會和文化背景。阿吉

東(Christoph Aguiton),法國 ATTAC 國際局的成員,概要地描

述了此國際運動的三個極點:一、激進的國際主義:反對所有民

族主義或保護主義、要求改良的解答和提議,因為這樣將會使運

動受到國際組織的影響;二、民族主義或保護主義:相信民族國

家提供了社會和民主權利保障的唯一可能性;三、改良主義:同

時反對新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解決方案,要求要改良國際組織

(全球治理)。6阿吉東刻意用「極點」這種說法,是為了要指出

它們並不是前後一致的立場或傾向:
「反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運動

 譯註:2001 年 2 月,為了反制由跨國財團主導的「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團體、進步學者在巴西榆港發起了第一屆的「世界社會
論壇」 ,往後每年都將在同一地點舉辦會議,而第二屆已於 2002 年 2 月召開。譯註一
提 到 的 ATTAC 是 世 界 社 會 論 壇 秘 書 處 的 成 員 之 一 。 讀 者 可 瀏 覽 其 網 站 :
http://www.forumsocialmundial.org.br/。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1 年 10 月,世界經濟論
壇在香港召開了東亞高峰會,而香港的進步團體也成立了類似世界社會論壇的「亞洲
人民論壇」以為反制,並廣邀亞洲的運動團體與會。結果,台灣的代表(本社、綠色
公民行動聯盟、苦勞工作站、敬仁勞工服務中心、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中,有五人
遭香港政府以暴力強制遣返,一時間成為全香港關注的話題。
6
《世界屬於我們》
C. Aguiton, (Le monde nous appartient)
,Paris: Plon,2001。
X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的參與者之中,很少有人會承認這樣的區分,因為這樣的區分並
沒有公平對待當前爭論的流動性(fluidity)
,而這些爭論中的論點

是採自所有這些極點的。」

一個更周全、更清楚、被廣泛支持的出路,將不會在書桌後

面發展出來,而只能從往後運動中不斷提升的實踐、新的行動和

方案的經驗中產生。而這些新經驗將一定會來到。沒有人知道未

來會長什麼樣子,因此,預測這個多元的國際運動將擁有寬廣的

未來,是一點都不冒險的。畢竟,有誰真會相信,世界上每個人

都會默默接受當前的全球化所帶來的後果—日益擴大的全球社

會差異、公共服務的摧毀、缺乏全球性的社會、民主權利和環境

標準—呢?7

羅伯‧溫特

2002 年 7 月,於阿姆斯特丹

7
另可見我的《全球化之謎:邁入資本主義的新階段》 (The Enigma of Globalization: A
,London: Routledge,2002(即將出版)
Journey to a New Stage of Capitalism) 。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XI


「全球化」仍然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概念之一。我們長期以來一
直需要對全球經濟的晚近發展做清楚的考察,並對其改變做最重要
的詮釋。溫特這本書,已完美滿足了上述需要。但溫特並不只對事
實與意見有所考察。他以曼德爾(Ernest Mandel)及他人的作品為
基礎,揭示了關於全球化的主要理論解釋是如何地破綻百出。他還
告訴我們,從這些有瑕疵的解釋中所得出的實際結論,無法符合世
界上大多數人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他扼要說明了:一種更恰當的
解釋,將對社會鬥爭做出貢獻,以爭取另一種形式的全球化,而非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那樣。

這裡我們無法詳論溫特對全球化爭論的全面綜覽。為了簡單起
見,我將只提及溫特研究中評價某些新自由主義與進步觀點的意
涵。

絕大多數的主流理論家與政策制訂者,都接受了某種全球化的
新自由主義觀點。從這種觀點出發,則以下敘述是極其自然與理性
的,即資本從已開發經濟區(有充裕的投資經費,但人口逐漸老化)
流向「新興」
(emerging)的經濟區(有相對年輕的人口,並極需投
資)
。新興經濟區的經濟成長,被認為會帶來全球生活水準的趨近,
而投資的報酬會流回已開發經濟區,讓領養老金的人舒舒服服地退
休。

近年來,這些據說有益的資本流動,已被新興經濟區嚴重的金
融危機打斷。新自由主義對這些危機的解釋,主要是把矛頭指向政
府。新興經濟區的政府官員建立了一種「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的制度,把國家、銀行、企業連結在私人(通常是家族)
XII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網絡之中。超額債務、投機、腐敗都因帳目不清而不為人所知。當
這些問題逐一浮現,誰還能責備國際投資者要把資本撤走呢?

當然我們可以追問,當初為什麼會有這些投資出現,因為「裙
帶資本主義」根本算不上是秘密。這時,新自由主義者主要責怪的,
是已開發世界的政府。當投資者有信心能得到這些政府以及受他們
影響的國際機構的援手時,便有誘因讓他們在新興市場中競逐高額
報酬,即使有所風險。

有些政策提案立刻採用了這樣的理論觀點。裙帶資本主義一定
要瓦解;高標準的會計制度一定要應用到全球經濟上;對投資者的
援助只能限於特例,即必須牽涉到全球經濟整體的系統性風險,否
則便不應加以援助。新自由主義者聲稱,若能履行這些及類似的措
施,則自動會產生資本的「自然」
、「理性」的流動,隨之而來的便
是全球的普遍繁榮。

政治與經濟菁英的腐敗當然要被譴責。透明的會計制度也該被
鼓勵(即使企業活動的所有層面都應該受公共監督,而非只限於投
資者的利益)。對富有的投資者進行公共補貼也的確荒謬。然而,
很驚人地,新自由主義的解釋卻幾乎與社會現實沒有什麼關聯。溫
特提供了許多細節,以證明資本的「自然」流動是如何導致了不均
衡的發展與極端的不平等,而非生活水準的趨近。全球體系中心的
資本單位可藉不少方式來複製、擴張它們對邊陲地區所佔的優勢。
支配性區域的投資資本,大多都流向了其他的支配性區域。確實進
入邊陲地區的直接投資,多被用來購買現有的資產,結果造成財富
的逆向流動,從世界最窮的區域流往資本積累的中心。許多其他的
機制助長了這種逆向流動,包括智財權的延伸與厲行、資本外移的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XIII

誘因、不斷的債務危機、及形塑邊陲經濟以符合「第一世界」資本
需要的結構調整方案(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溫特的研究
無疑證實了,新自由主義的提議,乃嘗試要合理化下述過程:來自
主導性區域的資本循環,能夠藉此過程來攫取從全球經濟中生產出
來的剩餘價值。

溫特還清楚解釋了,為何這些改革的嘗試,由於其自身的緣
故,將注定失敗:它們嘗試要合理化一個體系,但此體系本質上卻
有無法挽救的不合理成分。全球資本主義所特有的正是金融投機與
不穩定。今天全球經濟中系統性危機的最大威脅,無疑在於資本主
義體系中心地區的超額債務、不平衡貿易、貨幣投機與瘋狂的股票
交易量,而不是在於所謂發展中世界的「裙帶資本主義」
,雖然那
可能真的很嚇人。

各種進步的社會運動都要求對全球資本主義進行改革,以緩解
那些新自由主義者忽視、惡化的問題。停滯的實質工資限制了對商
品的有效需求。目前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造成了長期的環境破壞。
這種種潛在的災難性難題,絕不是世界上窮困地區自己的事情。這
些難題遲早會影響到富裕地區的福祉。避免掉這些所謂的「全球公
共惡物」
(global public bads)
,長遠來講即關乎每個人的利益。現在
實際上必須發展出「全球公民社會」
(global civil society)
,其中有
強大的非政府組織能夠教育公眾並有效督促適當的立法。正如新自
由主義者要為全球會計標準的「最佳落實」而奮鬥一樣,進步份子
也必須為了全球勞動人權、勞動條件、環境制度等各標準的「最佳
落實」而奮鬥。無法遵守這些義務的企業,應撤銷其參與全球經濟
的權利。如果這樣的全球統理制度得以建立,許多進步份子得出的
結論是,全球資本主義經濟便能夠以公平而有效率的方式運作。
XIV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在資本主義內部進行改革當然是可能的,包括那些大幅改善男
女勞工生活及其社群的改革。但溫特提供了有力的理由,以質疑所
謂「全球公共惡物」到底是否能夠在資本主義全球秩序中被妥當克
服,即使是原則上的克服。資本主義有賴於資本與勞動間基本的權
力不平衡;一旦勞動這方的力量過於強大,那麼「遊戲規則」便允
許資本所有者進行惡性的反擊。資本主義必然涉及資本的集中與資
本化;溫特證明了,相對少數的企業是如何累積了前所未見的經濟
與政治權力的集中。正如我們已提及的,資本主義也包含了許多機
制,而必然導致全球經濟中深刻的不平等發展。最後,不論哪種改
革在進步的社會鬥爭中打了勝仗,當利潤率衰退的「長波」開始時,
都將遭受嚴重打擊,此乃必然。

簡言之,只要用以定義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還在,所有改
革都必然是局部而不穩定的。只要資本主義繼續存在,世界上不論
中心或邊陲的大多數人都將受下述狀況威脅:逐漸惡化的不平等、
經濟不安全、為幸福與自治所必需的物質條件的腐蝕。

從這裡得出的結論,不是要取消進步的改革鬥爭。我們必須嘗
試規劃、落實這樣的策略:對被全球資本主義傷害的人來說容易理
解、具有吸引力,但也同時擁有力量,能對資本主義秩序產生越來
越深刻的質疑。溫特在本書中提供了有力的論證,並在最後部分概
述了一些關鍵案例。任何人若想瞭解為什麼在這個「全球化時代」
中,基進的社會變革是必須的,都應該仔細研讀這本至關重要的著
作。

通尼‧史密斯(Tony Smith)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XV

縮寫一覽表
APEC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BIS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EU 歐盟(European Union)
FDI 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7 七大工業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
美國)
GATT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DP 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NP 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
IMF 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MERCOSUR 錐體共同市場(Southern Cone Market,包括阿根廷、巴西、
巴拉圭、烏拉圭)
NAFTA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包
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NGOs 非政府組織(Non-Govermental Organizarions)
NICs 新興工業國(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OECD 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世界上最富有國家的組織)
OTC 店頭市場衍生性金融商品(―Over-the-counter‖derivatives)
TNC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UNCTAD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DP 聯合國發展計劃(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VVD 自由民主人民黨(People’s Party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荷蘭的右翼政黨)
WTO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XVI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謝辭

若沒有以下諸位提供發人深省的評論、建議、質疑與批評,

本書是不可能完成的:Gilbert Achcar、Daniel Bensaïd、Hans Boot、

Peter Drucker、Maxime Durand、Gisela Dütting、Ewald Engelen、

Rob Gerretsen 、 Elsa can der Heiden 、 Anke Hintjens 、 Michel

Husson 、 Joost Kircz 、 Francisco Louçã、 Jos Oostveen 、 Henk

Overbeek、Rienke Schuute、Jan-Willem Stutje、Michel Tilanus、

Charles-André Udry、Marcel can der Linden、阿姆斯特丹 1994 年

8 月 NGO 暑期學校的學員、1994 年 8 月國際研究與教育研究所

(IIRE)歐洲青年學校的學員,以及最重要的 Geert Reuten。感謝

Peter Drucker 不辭辛勞將本書譯成英文,並對本書內容的更新提

供了有用的建議。

很不幸地,曼德爾(Ernest Mandel)—我向他學習了超過

二十年,獲益匪淺—在本書完稿前過世了,因此我的工作中,

將不再擁有他那啟迪人心的評論與建議。
導論
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我以往認為,如果有來生,我希望自己是總統、教宗或打擊率四
成的棒球選手。但現在,我希望來生能變成債券市場。這樣你就
能威脅所有人。

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柯林頓1992年的競選主任1

竟然有數以千計的民眾湧上街頭、數以百計因反對貿易與資本流
動而被捕,這即使在近如五年前也是不可思議的。設計世貿的建
築師們當初大概沒料到會這樣,但或許我們反倒該感謝他們的所
作所為。

道格‧韓伍德(Doug Henwood),經濟學家2

「儘管事實可能有利於自由貿易者,儘管全球貿易確實應獲

大眾支持,吾人卻幾乎不能否認:反對者正在打贏宣傳戰。」

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看好的未來諾貝

爾獎得主,對漸漸失去大眾支持的國際貿易與資本流動發出了憂

鬱的論調:全球化被「容忍」,他說,「但並不被喜愛。」3他並

非唯一這樣想的人。1999年底,在西雅圖準備世界貿易組織會議

的時候,美國的首席談判代表便警告,「對多邊投資體系來說,

1
《商業週刊》,1994 年 10 月 3 日。
2
Doug Henwood, 〈西雅圖世貿高峰會的每日報導〉 (A daily report from the World Trade
,1999 年 12 月 4 日,散發至
Organization summit, Seattle) 《左翼企業觀察家》 (Left Business
Observer)的電子郵件名單。
3
Paul Krugman,〈估算:一而再再而三〉(Reckonings: once and again),《紐約時
報》,2000 年 1 月 2 日。
導論 3

唯一的最大威脅就是缺乏大眾的支持。」4

世貿高峰會失敗後,《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力勸讀

者嚴肅看待西雅圖的那五萬名示威者。該雜誌承認,全球化並非

對所有人都有正面影響,而「激烈的反應」(backlash)正在成形。
5
它給一項美國民意調查結果下的標題—「對於不滿的調查」—可

說一點也不誇張。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企業在美國擁有過大

的權力與影響力,且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新經濟」帶來的

好處並沒有被公平分配。最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人對「西雅圖

之戰」的示威者表示同情。6全世界商業報刊的評論家、社論作家

都焦慮無比,警告政策制訂者必須將自由貿易的福音傳布給民

眾,以免民意更加反對全球化。7

然而,沒人能宣稱民眾未被告知經濟全球化的種種。正相反,

今天幾乎不可能開一家報紙或雜誌而不去寫文章談論全球化問

題:在國際化的、撤除管制的資本市場中狠撈一筆;跨國公司內

逐漸增長的國際分工;爭奪全世界的市場與市場縫隙;或全球參

賽者的策略、獲益與無盡的重組(restructuring)。

4
《金融時報》,1999 年 10 月 11 日。
5
〈全球化背後的焦慮〉(The anxiety behind globalization),《商業週刊》,1999 年
12 月 20 日。
6
《商業週刊》,1999 年 12 月 27 日。
7
如《金融時報》,1999 年 12 月 28 日。
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如果已有這麼多對全球化的討論,為什麼還要寫這樣的一本
書呢?因為關於全球化及其背後成因的討論有太多謬誤之處;也

因為全球化被用來正當化或推動政府政策的方式,有太多值得批

評之處。至少有三方面,全球化的概念被濫用了。

首先,是關於資本市場、跨國公司與國際機構(如IMF、世

界銀行、WTO、OECD、G7)限制政府制訂政策的能力。8魯汶大

學(University of Leuven)的教授李嘉圖‧彼得列拉(Ricardo
Petrella)用六道戒律來為支配性的經濟邏輯作總結,簡直快要取

代十誡了:

「你應全球化。你應不斷竭力於技術創新。你當逐競爭者於

商業圈外,否則相同待遇將施之於你。你當令國內市場自由化。

你不可支持國家干預經濟生活。你當私有化。」9

政府要是不按這些規矩行事,便被否決接近資本的資格,或

必須懲罰性地支付高額利率。

8
關於這些機構的真相與分析,見 Eric Toussaint 與 Peter Drucker(編),《國際貨幣基
金 會 ∕ 世 界 銀 行 ∕ 世 界 貿 易 組 織 : 自 由 市 場 的 慘 敗 》 ( IMF/World Bank/WTO: The
Free-Market Fiasco),Amsterdam: IIRE,1995。以及 Eric Toussaint,《要錢還是要命!
全球金融的暴政》(Your Money or Your Life!: The Tyranny of Global Finance),London:
Pluto Press,1998。
9
Ricardo Petrella,〈新十誡〉 (Les nouvelles Tables de la Loi),《外交世界》
(Le Monde
Diplomatique),1995 年 10 月。
導論 5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的總


經理在其1994年的銀行年度報告中宣稱,資本自由流動的好處是

無庸置疑的。這是分配金融資源最有利的方式,且「據此加諸在

政府上的規範整體而言是健康的。」10這些權威們否認金融市場正

在損害民主,堅稱由無數投資者與貸款人所做的決定本身即是民

主的;或者說,有了市場的引導,選民將做出更為負責的決定;

或簡單來講,市場懂得比公民更多。

不管有什麼理論基礎,那些嘗試要保護其市場、公司或傳統

部門的國家,正冒著國際制裁的風險。要是國家無法滿足跨國公

司的要求,便面臨極大的危險,眼睜睜看著生產移至別處或投資

外移。資本的逐漸集中,已讓一小群人握有過度(事實上根本是

無法控制)的權力。全世界最大的幾百家公司控制了價值數兆的

生產活動。這些公司的否決權,足以阻止一切重要的政治決定。

金融市場已經變成世界經濟中的法官、陪審團和警察。11

第二,各類政客正急於指出經濟正逐漸國際化,來為那些殘

酷的、不受歡迎的政策辯護。舉例來說,全歐洲的政府用以辯護

10
BIS,《第六十四屆年度報告》(64th Annual Report),Basle: BIS,1994,頁 211。
11
Richard Barnet & John Cavanagh,《全球幻夢:帝國企業與世界新秩序》(Global
Dreams: Imperial Corporation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4,頁 423(本書中譯本:《無遠弗屆:跨國企業與世界新秩序》,陳秀
娟等譯,台北:牛頓出版社,1995);《金融時報》(1994 年 8 月 30 日)。
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一個接一個緊縮政策的方式,即是訴諸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的一致性標準(convergence criteria),謂所有國家皆須

遵守該標準,以符合單一歐洲貨幣(據說會強化歐洲在世界市場

上的競爭力)的要求。他們卻輕易忘記了自己即是當初起草、認

可、宣佈馬斯垂克條約的人。對穩定協定(Stability Pact)來說也

一樣,它決定了加入歐洲貨幣聯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的

國家必須讓其預算「接近平衡」。如此一來,全球化變成了缺乏

政治想像、懦弱、社會厭食症(social anorexia)與反社會政策的

託詞。

最後,世界經濟體的互相滲透,被用來正當化給予世界性組

織、機構(如歐盟、NAFTA、WTO、聯合國)越來越多的權力、

影響力與權威。因此,國家議會與政府扮演的角色、擁有的選擇

便不斷受限。這背後的想法即是:

「由於國際上的制度環境發生了根本改變,因此市場法則已

經不可避免地、逐漸地侵蝕了獨立經濟與社會政策的可能性。據

此,這些國際的、制度的規則必須調整,與世界秩序原則配合,

以廢除(至少是限制)盲目市場法則的獨裁,但同時又不排除市
場的正面影響,如有效率的生產、行銷與技術革新。」12

12
〈邁向新的國際遊戲規則?〉
Ludo Cuyvers, (Naar nieuwe internationale spelregels?),
《經濟月刊》(Maandschrift Economie)五十八期(1994 年),頁 245。
導論 7

雖然關於國際協作(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僅是空談大過
實踐,但這樣的修辭正甚囂塵上。 13全球化趨勢正被用來當做藉

口,來賦予不負責任、官僚的國際組織更多權威,透過國際協定、

規則與機構,來定奪、懲罰、並逐漸限制國家與區域層次的經濟

社會選擇。

本書檢視了經濟逐漸全球化的背後驅力,以及一個益加國際

化的經濟體的動力,及其帶來的後果。

第一章提供了一些關於全球化的實情。資本主義一直是一個

國際的體系。但如果我們考察當代的金融與貿易流動及公司組織

的改變,我們將看到,自1980年代以來,在性質方面已有新發展。

「負面之處」一節揭露出這些改變造成了重大的後果。接下來的

一節則釐清全球化的現實,以與其意識型態、迷思區隔。

應該怎麼解釋全球化的趨勢呢?全球化往往被描繪為一種無

從避免、不可逆轉的過程,像某種主要的自然現象般席捲而來,

劇烈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根據這種說法,全球化乃源自於新技術

的發展。舉例來說,電信、資料傳輸的革命,使資本得以在不到

「在國際交易方面進展最緩慢,這或許並不令人驚訝。正是在這方面,競爭力量最強
13

且自願調和最不可或缺。也正是在這方面,以下兩者的張力最明顯:金融的無國界本
質,以及基本上以國家為單位的、不一定相符的法律架構。」(BIS,《第六十四屆年
度報告》,頁 190)。
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一秒的「實存時間」(real time)中,從地球的這端移動到那端,
也使「產業大亨」得以分秒不歇地在總公司管理全世界的企業活

動。第二章評估了這種技術決定論的解釋,認為其有不足之處。

技術的發展潛力在全球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技術本身並不

足以改變世界。只有當制度、經濟、社會、法律及其他對技術應

用的障礙被清除時,方有可能。政治決策與社會力量對比的變遷

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要問:到底是什麼力量,促成了那些

激烈的政治、社會、經濟與制度的改變,來為全球化開路?我們

藉助馬克思主義的長波理論,來概述並分析了戰後的資本主義發

展。我們在第三章開頭勾勒出這種理論的發展,然後描述、解釋

戰後擴張期(到1970年代中期為止的「黃金時代」)的起始與終

結。我們在第四章則分析,自1974-75年的經濟分水嶺以來,資本

主義是如何發展的。1980年代初期開始的重組(restructuring)過

程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與制度上的變化,而全

球化趨勢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五章則以展望未來作結。根據前幾章的分析,第一個結論
是:已不可能再重回特殊的戰後擴張期。持續進行的全球化(目

前最可能的結果)將導致越來越普遍的市場獨裁;雙元極化(dual
polarization)過程所帶來的更嚴重的社會不平等,不但在國家內
導論 9

部發生,更以全世界為範圍;工資、勞動條件與社會安全將不斷
被壓低;對人命產生威脅的生態惡化及毀滅;大量的移民潮;不

負責任的國際機構與區域單位的角色益加吃重;民主也將逐漸隨

風而逝。然而,重大的國際危機無法被排除,因其主要的風險與

全球化過程密切相關。麻煩的是,幾乎沒有任何國際的管控機制

來替代已臣服於撤除管制、私有化與金融革新的國家管控機制。
1994年底的墨西哥危機,及1997年中爆發的亞洲危機,皆一再顯

示全球化的世界經濟已變得多麼不穩定、難以預測。

但是在當代這致命的經濟與社會動力中,一種正面的作法仍

然清晰可辨。這樣一種正面的另類出路,需要的是去質疑全球化、

自由貿易以及市場專制。以往從不曾像現在這樣,在可能(what is

possible)與實際(what is actually happening)之間有如此大的鴻

溝。徹底地將工具、資源與結構重新分配並加以民主化,仍然是

我們要奮鬥的世界圖像。主流的看法雖認為社會將不可能被改

變,但左翼組織、工會運動與其他社會運動必須找到出路,以重

拾希望,並重建一個可信的、社會、生態、女性主義、國際主義

的另類出路。這並不簡單,但絕對必要。本書的用意即在對當前

迫切的工作貢獻棉薄之力,戳破主流經濟正統的迷思,把新的意
識型態武器交到亟思改革的組織與運動手中。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1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休閒社會、充分就業、穩定而安全的工作、溫情脈脈的社會,所
有的好夢都已消逝。能夠結束這一切嗎?野蠻又將從何而生?

—曼弗列德‧賓菲爾德(Manfred Bienefeld)1

近來在企業總部的迴廊中,他們說,唯一能侮辱企業家的方法,
就是祝福他們能創造許多工作機會…。現代的企業家從全球的尺
度來思考。從這個角度出發,那些嘮叨的工會,說什麼更多利潤
應該意味要在自己的國家創造更多工作,這種說法聽起來實在偏
狹。

、契斯‧維爾特曼(Cees Veltman)2
—由斯‧湍泥森(Jos Teunissen)

從論及全球化的文獻中,我們可概要區分出三種不同的意

見。對一些作者如美國前勞工部長萊克(Robert Reich)與日本企

業導師大前研一(Kenneth Ohmae)來說,全球化是一股明確的

潮流,它正改變一切,而民族國家或工會對其無計可施3。有些作

者部分回應了這種說法,如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被普

1
Manfred Bienefeld, 〈處於二十世紀炎夏的資本主義與民族國家〉 (Capitalism and the
,收於 Ralph Miliband and Leo Panitch
nation state in the dog day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編, 《社會主義文摘 1994:全球主義與國族主義之間》 (Socialist Register 1994: Between
Globalism and Nationalism) ,London: Merlin Press,1994,頁 94。
2
〈對規範的恐懼〉
Jos Teunissen & Cees Veltman, (De angst voor de norm)
,《荷蘭喀爾
文教派》 (Hervormd Nederland) ,1995 年 8 月 26 日,頁 12。
3
Jacobus Andriessen & Rob van Esch,〈全球化:一股明確的潮流〉 (Globalisering: een
zekere trend),《討論筆記》 (Discussienota)第三卷第一期,The Hague: Ministerie van
Economische Zaken,1993;K. Ohmae, 《民族國家的終結》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New York: Free Press,1995;Robert Reich,《國家的工作》(The Work of Nations)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92。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13

遍使用的全球化概念,是最嚴重的意識型態,讓今天的左派為之
所苦。」4)和戈登(David Gordon)強烈質疑全球化的重要性、

新鮮之處及其效應。這些作者特別強調,公司實際上並不是「無

拘無束」(footloose)的—能不論何時何地在世界上自由移

動—或說,世界經濟至少在十九世紀末時,就已經跟現在一樣

國際化了。他們說,這個「G 開頭的字」已被賦予許多不同的意

義,變成了一種意識型態。5

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是第三種立場,其論點可總結為:全

球化的說法是一種誇大(globalization is an exaggeration)
。同意這

種論點的作者,承認目前的確有重要的變化在發生,也對世界經

濟的組織與運作有深刻影響。但他們同時解釋說,我們(仍然?)

離真正的全球化經濟相當遙遠,而且世界的發展並不是線性的,

因此許多全球化意識型態宣傳家的主張是站不住腳的。6本書即可

4

Ellen Meiksins Wood,「全球化」或「全球胡扯」 〉(―Globalization‖ or ―globaloney‖),
《每月評論》 (Monthly Review)1997 年 2 月,頁 21-32。
5
Winfried Ruigrok & Rob van Tulder, 《國際重組的邏輯》 (The Logic of International
Restructuring),London: Routledge,1995;Ruigrok & van Tulder, 〈被誤解的全球化〉
(Misverstand globalisering),《經濟統計報告》 (Economisch Statistische Berichten)
,1995
年 12 月 25 日,頁 1140-43;Alfred Kleinknecht & Jan ter Wengel, 〈全球化論戰〉 (Feiten

over globalisering)《經濟統計報告》 (Economisch Statistische Berichten)
,1996 年 10
月 6 日,頁 831-33;Meiksins Wood, 〈「全球化」或「全球胡扯」 〉(―Globalization‖ or
―globaloney‖);David Gordon, 〈全球經濟:新建築或崩塌的基礎?〉 (The global economy:
New edifice or crumbling foundations?),
《新左評論》 (New Left Review)168 期,1988
年 3 至 4 月,頁 24-64。
6
《反對市場的國家》
Robert Boyer & Daniel Drache, (States against Markets)
,London:
Routledge,1996;Paul Hirst & Graham Thompson,《質疑全球化》(Globalization in
1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被定位在這種立場之中。

許多意識型態宣傳家、老闆與政治人物的確誇大了全球化的

範圍與效應。很多糟糕的政策制訂,被膚淺而錯誤的關於全球化

的主張給合理化了,這些主張把全球化描繪為一種類自然現象

(quasi-natural phenomenon),故我們除了調適自己以外別無選

擇。但這不應該讓我們對世界經濟的運作、組織中真正的、質的

變化視而不見。全球化的四個面向特別引起我們的興趣。

首先,我們看到,真正整合起來的全球市場正逐漸增加。對

生產、資本流動與貿易來說,世界經濟正逐漸合而為一,而國家

市場正逐漸被全球市場取代。全球市場正成為主要公司、投資者

Ques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6(本書中譯本: 《全球化迷思》 ,朱道凱譯,台


北:群學出版社,2002) ;Elmar Altvater & Birgit Mahnkopf, 《全球化的界線》 (Grenzen
der Globalisierung),Münster: Westfälisches Dampfboot,1996。一個例子是簡單地宣稱
在今日的全球化世界中,民族國家對技術發展而言已無足輕重。然而,根據一本由
Archibugi 與 Michie 編的文集,書中許多文章便認為「那些可稱做『技術—民族主義』
的論點,並不一定會與那乍看下對立的論點相抵觸,即『技術—全球主義』 。這兩種
觀念描述的是當代技術變遷中完全相互關聯的面向。的確,全球化的經濟正在改變技
術創新的產生與普及,但這並不會減少國家特色(或國家機構及其政策)的重要性。
恰恰相反,藉著估算一國的競爭優勢或劣勢所帶來的潛在成本與利益—一方面,本
國的市場越來越有被進口品擊敗的風險,另一方面,本國的出口品可能越來越必須仰
賴出口訂單—全球化將增加國家政策所握有的對生活水平的影響力。」見 Daniele
Archibugi & Jonathan Michie, 〈導論:技術全球化與創新的國家系統〉(Technological
,收於 Archibugi &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 introduction)
Michie 編,《技術、全球化與經濟表現》( Technology,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15

與投機者策略考量的範圍。7我們不應忘記,不只在絕對數量上,
就世界人口的相對比例而言也是一樣,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資本主

義關係下工作,這是歷史上前所未見的。8這即是已經快速發生的

變化所帶來的結果。
「在不到十年多的時間中,世界上大多數不屬

於 OECD 的國家—涵蓋了五分之四的世界人口—已經競相私

有化、自由化、去管制,並且正要在世界市場上展開競爭。」9

第二,跨國公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全球化的公司正逐漸浮

現,它們試著計劃並組織其產品的構思、生產與流通,這不僅在

地區進行,更以全球為範圍,並回過頭來對這些公司的結構產生

重要影響。沒有一家跨國公司是真正無拘無束的;這無疑有效反

駁了那些全球化意識型態宣傳家,他們宣稱公司能立刻將其活動

移往世界的其他地區。然而,這樣的看法雖然具洞察力,但仍有

其限制:

7
Gérard Kébabdjian,《全球經濟:新賭注,新理論》(L‟économie mondiale : Enjeux
,Paris: Editions du Seuil,1994,頁 26-27。
nouveaux, nouvelles théories)
8
見 A. Glyn & B. Sutcliife,
〈全球但無領導?:新資本主義秩序〉 (Global but leaderless?:
,收於 Ralph Miliband & Leo Panitch 編,
The new capitalist order) 《社會主義文摘 1992:
新世界秩序?》 (Socialist Register 1992: New World order?)
,London: Merlin Press,
1992,頁 77;Mensink & van Bergeijk, 〈全球唬爛〉 (Globlablablah)
,頁 915。
9
Charles Oman, 〈技術變遷、生產的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角色〉 (Technological change,
globalis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role of multinationals),《革新:革新經濟手冊》
(Innovations: Cahiers d‟économie de l‟innovation)第五冊,1997,頁 15。
1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有些研究者最近指出,企業集團跨國化的一般指標(跨國
活動的百分比、子公司的數目等等)在 1980 年代並未顯示
出斷裂的狀況。對像美國、英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是這樣,
對其他國家而言,則很清楚地較不是這種狀況(如法國)。
但無論如何,這都漏掉了關鍵點:企業集團的結構、內部
與外部組織、收入來源等方面所發生的質的變化。最早在
1980 年代晚期,當寧(J. Dunning)便已清楚指出他所謂
「新型態的跨國公司」的特色。10

第三,我們正看到,以全球為範圍的治理(governance)
、管

制的問題逐漸增加。這是因為民族國家正變得 —讓它們自

己—更缺乏能力,而另一方面,超民族國家(supranational)機

構的角色逐漸吃重,而其創建、加強與合法性正落後於全球經濟

的發展。我們也正看到,在不同層次的規範間,權力與責任轉移

的過程變得複雜而具風險,其中超民族國家的「不經選舉的世界

政府」
(G7、IMF、WTO、BIS、OECD 等等)與區域集團(EU、

NAFTA、MERCOSUR 等等)益形重要,但民族國家仍然是最重

要的實體。

第四,同時也是最明顯的:如果自 1980 年代早期以來有任何

東西全球化了,那無疑是總體經濟政策。打從 1970 代末經濟學的

10
François Chesnais, 〈資本全球化與金融主導的積累體制〉 (Mondialisation du capital et

régime d’accumulation à dominante financière)《苦悶:哲學、批判與文學》 (Agonies:
Philosophie, Critique & Littérature)16 卷,1996,頁 27。另見 Wladimir Andreff, 《全球
跨國公司》 (Les multinationales globales)
,Paris: La Découverte,1996。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17

反革命發生以來,貨幣主義(monetarist)與新古典的典範便在官
方機構與政治主流中屹立不搖。諸如 IMF、世界銀行、WTO 這

樣的組織,正在世界各地應用各種新自由主義的處方。 11OECD

中各國提出的緊縮計劃,正想辦法治療先前由官僚控制的經濟,

而結構調整計劃(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則是要治療第

三世界國家,這些都具備同樣的特色—出口導向的成長,更多

的市場、更少的國家社會政策,自由貿易,解除管制,彈性化的

勞動力市場,私有化,打擊通貨膨脹的聖戰(「物價穩定」)優先—

而充分就業已不再是政策目標。12

若檢視更多細節,我們就可看出目前的這些轉變有多廣泛。

其中有些轉變本身並沒有重要的影響,或並非前所未見。 13但這

11
〈策劃報酬的策略〉
John Grieve Smith, (Devising a strategy for pay)
,收於 Michie &
Grieve Smith,《就業與經濟表現:工作、通膨與成長》(Employmen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obs, Inflation and Grow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頁
206。
12
對這些政策的分析與批判,見 Michel Husson, 《資本的苦難:新自由主義批判》 (Misère
,Paris: Syros,1996;Hoang Ngoc Liêm,
du capital : Une critique du néoliberalisme) 《工
資與就業:對單一思維的批判》(Salaires et emploi : Une critique de la pensée unique) ,
Paris: Syros,1996;Pedro Montes, 《新自由主義的混亂》 (El desorden neoliberal)
,Madrid:
Editorial Trotta,1996;Eric Toussaint & Peter Drucker 編, 《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
世界貿易組織:自由市場的慘敗》 (INF/World Bank/WTO: The Free-Market Fiasco) ,
Amsterdam: IIRE,1995。
13
早在 1848 年,馬克思與恩格斯便在《共產黨宣言》中論及在整個世界中被消費的工
業產品,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引自 Michie & Grieve Smith,1995,頁 xv) 。
而在 1969 年, 《財星》 (Fortune)雜誌說,遍布各處的公司正跨越國家疆界進行操作,
導致以政治方式組織以及逐漸以經濟方式組織的兩種世界間的緊張關係,見《財星》8
月 15 日,1969,引自 Robin Murray, 〈資本的國際化與民族國家〉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nation state)《新左評論》(New Left Review)67 期,1971,頁 85。
1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些因素的結合及其範圍是新的現象,並正在改變世界經濟運作的
方式。

貿易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國際貿易便穩定成長:1948 年

六百億美元,1958 年一千一百億美元,1968 年二千四百億美元,

1978 年九千億美元,1988 年則超過二兆美元。這比生產或國內貿

易都要成長得快。若將通貨膨脹納入考量,並以 1963 年當作基準

年(等於 100)
,則到 1993 年,世界總生產為 223,而總出口量則

爬升到 314。自 1980 年代晚期以來,國際貿易的成長速度是世界

總國民生產毛額(GNP)的兩倍。至少三分之一的國際貿易發生
在跨國公司內部,但這件事本身並不減損上述事實的重要性。

這不是史上第一次國際貿易增加。圖 1.1 顯示,自 1870 至 1913

年,世界經濟便持續開放。接下來的幾年則結束了這股潮流,但

自 1940 年代晚期以降,世界經濟又一次持續開放,至 1968 年時

回復到 1913 年的水準。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19

圖 1.1 世界經濟貿易開放度指數(1870-1990)14

注意:指數上升表示世界經濟趨於開放;指數下降表示世界經濟趨於封閉

在討論全球化是否為新現象時,與 1870 年至 1913 年這段期

間進行比較變得非常重要,因為當時國際貿易同樣有可觀的成

長,世界經濟也同樣趨於開放。根據貿易流動的資料(表 1.1),

有些人已下結論,認為今天的世界經濟並沒有比 1913 年來得開


放。15

14
資料來源:M. Kitson & Jonathan Michie, 〈貿易與成長:歷史觀點〉 (Trade and growth: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收於 Michie & John Grieve Smith 編,《管理全球經濟》
(Managing the Global Econom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頁 8。
15
〈被誤解的全球化〉
Ruigrok & van Tulder, (Misverstand globalisering)
,頁 1141。
2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1913 1950 1973 1994

法國 30.9 21.4 29.2 34.2


德國 36.1 20.1 35.3 39.3
英國 47.2 37.1 37.6 41.8
荷蘭 100.0 70.9 74.8 89.2
美國 11.2 6.9 10.8 17.8
日本 30.1 16.4 18.2 14.6

算數平均數16 42.6 28.8 34.3 39.5

表 1.1 商品的出口與進口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比(以市價計算)

但基於諸多原因,這種論點已經遭到批評。一種反對意見是

說,貿易量應加以修正,以將這些年來經濟結構發生的變化納入

考量。舉例來說,今天的服務部門要比 1913 年時大多了。由於大

多數的服務部門是無法買賣的,我們單憑此點,便可認定貿易佔

GDP 的百分比已經下降。17再者,貿易量還掩蓋了交易貨品性質

Kleinknecht & Ter Wengel 的〈全球化論戰〉


16
(Feiten over globalisering)使用了同樣的
表格,但他們說,經濟史家的研究顯示荷蘭在 1913 年的數字應該是 70 而非 100,因為
當時許多貿易只是純粹運輸而已。據此,1913 年的算數平均數便變成 37.6,這可完全
反駁 Ruigrok 與 Van Tulder 的說法,即今天的世界經濟並不比 1913 年來得開放。順道
一提,處理算數平均數而非加權平均數其實是有點怪怪的。
17
Douglas Irwin 的〈新世界經濟中的美國?:世紀觀點〉 (The United States in a new
global economy?: A century’s perspective)亦做出結論,認為美國出口的增長要超出
Ruigrok 與 Van Tulder 的統計數據。同樣地,Kees van Paridon 的〈更恰當的貿易度量單
位 〉( Een relevantere handelsmaatstaf ),《 經 濟 統 計 報 告 》( Economisch Statistische
Berichten),1996 年 11 月 6 日,則計算出,如果將貿易流動中不可買賣的、或幾乎算
不上可買賣的產品加以修正,則可得到另一種結論。在荷蘭經濟部工作的 Nico Mensink
與 Peter van Bergeijk 也批評 Ruigrok 與 Van Tulder 使用的資料,見〈全球唬爛〉 ,《經濟
統計報告》1996 年 11 月 6 日。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21

上的變化。1913 年時,大部分的交易貨品是原料,而今天絕大多
數是工業產品(的一部分)。

此外,貿易量無法顯示質方面的重要變化。由於區域集團的

存在使然,現在有許多投資是取代貿易(trade-replacing)的。日

本在美國與歐盟的投資便屬於這個範疇:日本的跨國公司在美國

與歐盟生產的產品中,有 95%都在同樣的市場(譯按:即美國與

歐盟)上銷售。18

最後,似乎所有人都同意,世界貿易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討論主要是在於什麼時候達到並超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水

平。持平而論,結論似乎可以是:我們今天正目睹「迄今為止最

廣泛的貿易自由化」。19

國際性的合併(mergers)與接管(takeovers)

國際性的合併、接管與外國直接投資(FDI)呈大幅度增

加—每年的成長速率比國際貿易要快上四倍。 20資本移動的自

18
〈區域集團:日本能成為領導嗎?〉
P. Bowles & B. Maclean, (Regional blocs: Can Japan
,收於 Boyer & Drache,
be the leader?) 《反對市場的國家》
(States against Markets)。
19
Dani Rodrik,《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中國家》(The New Global
,Washington: Johns Hopkins
Economy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Making Openness Work)
University Press,1999,頁 9。 (本書中譯本: 《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
中國家》 ,熊賢良等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20
《第六十四屆年度報告》
BIS, (64th Annual Report)
,Basle: BIS,1994。
2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由化在 1980 年代加速了不少,而今天西方世界已幾乎沒有任何國


家對國際資本流動設限。據 BIS 指出,自 1980 年以來,跨國投

資量已增加超過二十倍。21

FDI 也 有 大 幅 成 長 。 根 據 聯 合 國 貿 易 暨 發 展 會 議

(UNCTAD),「在過去十五年中,透過 FDI 而發展的全球整合,

似乎比透過貿易還要來得快。」到了 1997 年,至少有 143 個國家

與地區採行了特別的政策以促進國外投資,而且大多數國家都透

過某種方式改造經濟以吸引外資。難怪到了 1990 年代末,FDI

的流動幾乎是十年前的兩倍、1980 年的七倍。世界 FDI 存量—

「跨國公司操作的資本基礎(capital base)」—根據 UNCTAD,

光是 1997 年便增加了 10%,據估計達到 3.5 兆美元。22

資產的國際所有權(international ownership)也增加了,其原

因尤其是交易成本低、自由化、去管制,而且目前交易的資產遠

較過去為多。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交易的資產相對而言很少—

舉例來說,1910 年時,紐約證券交易所只有三百種不同的股票。

今天,由於衍生性商品的貿易增長,該數字已大幅增加了。

21
Birgit Slot & Laurens Meijaard ,〈 資 本 浪 潮 的 獨 裁 〉( Het dictaat van de

kapitaalstromen)《經濟統計報告》1994 年 8 月 31 日,頁 784。
22
UNCTAD, 《1998 年世界投資報告:趨勢與決定因素》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8:
,New York: UNCTAD,1998。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23

金融全球化

雖然 FDI 在增加,但相較於呈爆炸性成長的短期資本流動而

言,那還算是微不足道的。資本正在全世界飛行,對匯率與利率

極度敏感。1971 年,即固定匯率的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崩潰前,全世界超過 90%的外匯交易都跟金融貿易或期

貨投資有關,只有不到 10%的外匯交易是投機性的。今天,數字

顛倒過來了:超過 90%的交易都是投機性的。23

金融全球化與相應的投機的增長讓人嘖嘖稱奇。例如在 1990

年,匯兌市場每天的交易額就高達五千億美元,到了 1994 年達到

每天一點二兆美元,1998 年更達到每天一點五兆美元。24

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數以兆計的美元在世界主要的外匯市
場之間流動,剎那間以幾位元的資料傳輸於全世界。在這
誇張的數字中,只有不超過 10%跟貨品與服務的貿易有
關。金錢的國際流動已成為目的本身,成為高獲利的遊戲。
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暗示,技術有一天可能
會被利用來為非休閒性的賭博服務,並預言他所謂「賭場

23
J. Eatwell,
〈失業的國際根源〉
(The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unemployment)
,收於 Michie
《就業與經濟表現:工作、通膨與成長》
& Grieve Smith, ,頁 277。
24
BIS 新聞稿,1999 年 5 月 10 日。
2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經濟」的興盛。但當銀行活動變得益加全球化、投機性,
許許多多個人與小商家的信貸需要便無法被滿足。25

年 (A)通貨市場日交易量 (B)世界年出口 B/A

1979 75 1546 20.6


1984 150 1800 12.0
1986 300 1998 6.7
1990 500 3429 6.9
1994 1200 4269 3.6

表 1.2 世界年出口與通貨市場日交易量(以十億美元計)26

1970 年代早期時,富有工業化國家的中央銀行所擁有的準備

金,是通貨市場日交易量的八倍。1995 年,它們的存庫裡有六千

四百億美元,但這僅僅是通貨市場日交易量的一半。這表示,不

論獨立還是聯合,中央銀行對於市場中對特定貨幣的計劃性攻

擊,可說都無力回擊。27

金融市場無疑是最全球化的市場。也許二十年前—或幾年

前,這或多或少要看各國狀況—還有可能去討論「國家」金融

市場,但後來都逐漸整合了。去管制化與金融革新—1980 年

25
來源:Olivier Piot,《金融與經濟:斷裂》 (Finance et économie: La fracture)
,Paris: Le
Monde-Editions,1995,頁 38-39。
26
《全球幻夢:帝國企業與世界新秩序》
Richard Barnet & John Cavanagh,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4,頁 17。
《經濟學人》
27
(Economist),1995 年十月七日,頁 12、34;Andrew Walter, 《世界權
力與世界金錢》 (World Power and World Money)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3,頁 199。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25

時,金融期貨、交換、選擇權還幾乎不存在—很大程度上促進
了這種發展。外匯市場雖然重要,但它

只是金融全球化的基礎之一。它們是第一根支柱,但不是
唯一,而時至今日則無疑並不是最重要的。從資本主義體
系以當代形式運作的角度來看,相較於自由化的、放寬管
制的債券市場(國庫債券與其他形式的公債可在其中交
易),或相較於股票市場,它們都顯得沒那麼重要。28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市場—直到最近,在許多國家中還只被

視為賭博—也急速成長。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把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蓬勃發展與擴張稱為「過去十年

間金融方面最重要的事。」 29其中大多數是不受管制的「店頭市

場」
(over-the-counter,OTC)衍生性商品。1998 年六月,BIS 估

計,全世界店頭市場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總價值是七十兆美元;

到了 1999 年三月,葛林斯潘表示數字已接近八十兆美元。

對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而言,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貿易帶有風

險,正如不久前的 1998 年,長期資產管理(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避險基金的崩潰便是清楚的例子。經紀人(broker)

反對管制這種貿易,因為他們能夠從中獲取鉅額利潤,而且一般

28
François Chesnais, 《要不要托賓?:一種對資本課徵的國際稅》 (Tobin or not Tobin?:
,Paris: L’Esprit Frappeur,1999,頁 10。
Une taxe internationale sur le capital)
29
葛林斯潘在佛羅里達 Boca Ratan 的演講,1999 年 5 月 19 日。
2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而言,中央銀行都會屈從於經紀人的壓力。如果大型的金融機構
在經濟恐慌中威脅說要破產,則納稅人便必須付錢。那些「政府

不敢不救」(too big to fall)的機構通常都能脫離險境。利潤被私

人擁有(privatized),虧損由社會分擔(socialized)。

這些金融部門中的變化,對生產部門、投資、工作成長率(job

growth)來說也有負面的影響。世界經濟「金融化」的主要結果

有:金融市場上的短線思考;漸增的金融波動(volatility)所帶

來的總體經濟的不穩定;偏差的政策傾向於保護金融性資產的價

值,而非增加產出。30被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控制住的金融部門,

今天很大程度上是獨立於實際經濟之外運作的。

技術

新技術的急速發展與擴張,在這一切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在 1975 和 1986 年之間,技術的全球生產翻升了六倍,而高科技

30
有本書討論日漸重要的金融部門,寫得極為傑出,見 François Chesnais 編, 《金融全
球化:起源、代價與賭注》 (La mondialisation financière: Genèse, coût et enjeux) ,Paris:
Syros,1996(本書中譯本:《金融全球化》,齊建華、胡振良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
社,2000) ;另見 R. Pollin & E. Zahrt, 〈美國充分就業的擴張政策:回顧六○年代與當
今的展望〉 (Expansionary policy for full emplyment: Retrospective on the 1960s and current
,收於 Michie & Grieve Smith,
period prospects) 《就業與經濟表現》 ;William Greider,
《一體的世界,不管準備好了沒:全球資本主義的狂躁邏輯》 (One World, Ready or Not:
The Manic Logic of Global Capitalis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7。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27

產品的國際貿易則增加了九倍。 31經濟學家區分出三種「技術全
球化」
(technoglobalization)的論述中常被混為一談的過程,指出

三者國際化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在利用新發明的過程方面,全

球化的程度是最高的:在 1980 年代,OECD 的國家中,除了那些

取得專利的國家外,專利權的申請以每年 6%的速度增加。國際

技術合作(透過不同公司間的技術合作或科學論文的共同著作)

在 1985 至 1989 年間也較 1980 至 1984 年平均增加 6%。

相較之下,新技術的真正國際化的生產,則成長得緩慢多

了。和我們常聽到的論點比起來,跨國公司的研究與發展活動仍

然非常依賴於民族國家的設備與公共建設。 32有足夠證據顯示,

在技術發展與創新方面,「國家創新網絡」(nat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仍然扮演支配性的角色。

有越來越多公司利用新技術與極少的運輸、通訊成本,至少

某種程度上透過遍布世界的生產過程,來生產產品與服務。1956

年時,透過歐洲與北美間的海底電話電纜,只能讓八十九支電話

同時通話。今天,透過衛星與光纖技術所進行橫越大西洋的通話,

《科學與技術議題》
31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1 年夏,頁 92,引自 Ruigrok
《國際重組的邏輯》
& Van Tulder, ,頁 143。
32
〈技術全球化:新分類學〉
Daniele Archibugi & Jonathan Michie, (The globalization of
technology: A new taxonomy) ,
《劍橋經濟學期刊》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8
期,1995。
2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在一天的顛峰時間中已有將近百萬。國際電話聯繫變得更簡單、
更容易取得、更便宜,且傳真、語音傳輸與電腦資料能在頃刻間

抵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對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公司來說,要會面、

旅行、送貨、接收影像、交換影像、跨越疆界合作與競爭,是越

來越容易了。

「全球裝配線」(global assembly line)

今天,從香菸到汽車,產品是由世界各角落的部件組裝在一

起的。

舉例來說,像耐吉(Nike)這樣的鞋商,總部位於奧勒岡
州的比佛頓(Beaverton)。它的九千名員工大多數負責管
理、行政、實驗或後勤。沒有人跟生產有關。生產被轉包
給韓國、台灣、泰國、印尼與中國的獨立公司(其中最先
進的款式是在韓國與台灣製造的)
。這些公司再將組件和其
他必要原料的生產轉包給地方的公司。整體而言,耐吉以
這種方式提供工作給七萬五千名員工。33

這種發展,深刻影響了組織勞動的方式,以及受僱者在跨國

公司中的位置。如果公司認為有利可圖,便可關閉或遷移其運作;

它更常常是威脅要這樣做,以迫使工會讓步。由於遷移主要的工
廠牽涉到成本及損失等考量,因此這樣的威脅常常只是空話,但

33
Tom Nierop, 〈兆元大型網路的崛起〉 (De opkomst van de

―Trillion-dollar-meganetworks‖)《商業話題》
(Business Topics)2 卷 1 期,1995,頁 14。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29

在迫使工會讓步上卻非常有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 與 國 際 勞 工 組 織 ( International Labor

「將生產不
Organization,ILO)指出了這種全球化的進一步後果:

斷移往開發中國家低成本、對勞工保護較差的地點,可能會增加

全球性職業病、職業傷害的發生率。」34

法律公司、保險公司和資料輸入公司(data entry companies)

。35 瑞士航空(Swissair)將一
也正被組織為一種「全球裝配線」

部份的行政管理移到孟買(Bombay),藉此節省了八百萬瑞士法

郎的工資成本,因為在孟買「僱一個瑞士人的錢可以拿來僱三個

印度人」
。由於電腦、軟體、數據機、通訊系統的進步,讓工作散

佈到全世界變得更容易、更吸引人。美國工廠在 1960 和 1970 年

代也將工作移往海外,但不同的是,現在這樣的轉移是透過電子

方式進行的,這表示可以進行得更迅速、更簡便、成本更低。僱

主若沒有昂貴的工廠或「隱藏性成本」(sunk costs)需要沖銷,

則可以將工作更快地轉移到比較便宜的地點。

〈聯合國機構表示全球化有害健康〉
34
(Globalization bad for health, say UN agencies)
,《金
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1999 年 6 月 10 日。
35
《全球幻夢》
Barnet & Cavanagh, ,頁 16-17。
 譯註:又譯為「沉沒成本」 、「沉入成本」、
「既付成本」
、「套牢成本」等,定義為「對
耐久和特殊的要素投入,例如工廠和機器等不能用於其他用途或者不易轉售的要素投
入之任何支出」 (C. Pass et al.,施犖善、施蓓莉譯,
《經濟學辭典》
,貓頭鷹出版社,1996,
頁 521-22)

3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跨國公司

跨國運作的企業數目正迅速增加。根據 UNCTAD,1997 年,

有五萬三千家這樣的公司,及至少四十四萬八千家的國外關係企

業。以 FDI 的累積量來估算,跨國公司國際生產的價值是三點五

兆美元,若以國外關係企業的全球估計銷售額來估算,則是九點

五兆美元。FDI 與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是 21%;國

外關係企業的出口是世界出口的三分之一;由國外關係企業帶來

的 GDP,是全球 GDP 的 7%。36

最大型跨國公司的規模讓它們擁有可觀的權力。世界經濟由

幾百家巨型跨國公司所領導,它們經常比主權國家還要大(見表

1.3)。

表 1.31998 年世界一百大經濟體(企業以斜體字表示)37
國家∕企業 GNP∕銷售額(百萬美元)
1 美國 7,922,651
2 日本 4,089,910
3 德國 2,122,673
4 法國 1,466,014
5 英國 1,263,777
6 義大利 1,166,178
7 中國 928,950
8 巴西 758,043
9 加拿大 612,332

36
UNCTAD,《1998 年世界投資報告》
,頁 1-6。
來源:
37
《財星》網站(http://www.fortune.com)
、世界銀行網站
(http://www.worldbank.org)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31

10 西班牙 553,690
11 印度 421,259
12 荷蘭 388,682
13 墨西哥 380,917
14 澳洲 380,625
15 韓國 369,890
16 俄羅斯聯邦 337,914
17 阿根廷 324,084
18 瑞士 284,808
19 比利時 259,045
20 瑞典 226,861
21 奧地利 217,163
22 土耳其 200,505
23 丹麥 176,374
24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161,315
25 香港 158,286
26 克萊斯勒(DaimlerChrysler) 154,615
27 挪威 152,082
28 波蘭 150,798
29 福特(Ford) 144,416
30 Wal-Mart 139,208
31 印尼 138,501
32 泰國 134,433
33 芬蘭 124,293
34 希臘 122,880
35 南非 119,001
36 伊朗 109,645
37 三井(Mitsui) 109,373
38 伊藤忠(Itochu) 108,749
39 三菱汽車(Mitsubishi) 107,184
40 葡萄牙 106,376
41 哥倫比亞 106,090
42 艾克森石油(Exxon) 100,697
43 通用電子(General Electric) 100,649
45 豐田汽車(Toyota) 99,740
46 以色列 95,179
47 新加坡 95,095
48 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Shell) 93,692
49 丸紅(Marubeni) 93,569
50 住友(Sumitomo) 89,021
51 IBM 81,667
3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52 委內瑞拉 81,347
53 馬來西亞 79,848
54 埃及 79,208
55 菲律賓 78,896
56 安盛(AXA) 78,729
57 花旗集團(Citigroup) 76,431
58 福斯汽車(Volkswagen) 76,307
59 Nippon T & T 76,119
60 智利 71,294
61 英國石油公司(BP Amoco) 68,304
62 岩井(Nissho Iwai) 67,742
63 愛爾蘭 67,491
64 日本人壽(Nippon Life) 66,300
65 西門子(Siemens) 66,038
66 安聯(Allianz) 64,875
67 巴基斯坦 63,159
68 日立(Hitachi) 62,410
69 秘魯 61,079
70 美國郵政(US Postal Service) 60,072
71 松下電子(Matsushita Electric) 59,771
72 菲利普摩里斯(Philip Morris) 57,813
73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56,469
74 波音(Boeing) 56,154
75 紐西蘭 55,787
76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53,588
77 新力(Sony) 53,157
78 Metro 52,126
79 捷克共和國 51,843
80 日產汽車(Nissan) 51,478
81 飛雅特汽車(Fiat) 50,999
82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50,777
83 雀巢食品(Nestlé) 49,504
84 瑞士銀行(Crédit Suisse) 49,143
85 本田汽車(Honda) 48,748
86 忠利保險(Assicurazioni Generali) 48,748
87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48,666
88 美孚石油(Mobil) 47,678
89 惠普(Hewlett-Packard) 47,061
90 阿爾及利亞 46,461
91 匈牙利 45,623
92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45,165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33

93 聯合利華(Unilever) 44,908
94 州農保險(State Farm Insurance) 44,621
95 第一人壽(Dai-ichi Mutual Life) 44,486
96 孟加拉 43,970
97 費巴集團(Veba Group) 43,408
98 匯豐銀行(Hsbc Holdings) 43,338
99 富通(Fortis) 43,200
100 烏克蘭 42,731

根據世界銀行,

跨國公司掌控了 70%的世界貿易。…幾乎所有主要的商
品,現在都由不到六十家的多種商品(multi-commodity)
貿易商來行銷…。頂尖的前五家公司佔有全世界 77%的穀
類貿易;最大的三家香蕉公司佔有全世界 80%的香蕉貿
易;最大的三家可可公司佔有全世界 83%的可可貿易;最
大的三家公司佔有全世界 85%的茶類貿易;最大的四家公
司佔有全世界 87%的煙草貿易。38

最大的兩百家跨國公司控制了一半的世界商品貿易。他們特

別集中在世界經濟中更為動態(dynamic)的部門,尤其是電子、

化學、汽車、藥品與機械。39

在過去,跨國公司到其他國家投資,為的是能夠在受進口限

制保護的市場製造與販賣產品。隨著關稅障礙的式微,全世界的

38
Tim Lang & Colin Hines, 《新保護主義:讓未來不受自由貿易之害》 (New Protectionism:
,London: Earthscan,1993,頁 34-35。
Protecting the Future against Free Trade)
39
Raymond Vernon, 《身處颱風眼:跨國企業的不安前景》 (In the Hurricane‟s Eye: Th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roubled Prospect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1998,頁 10。
3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政府打開了商品與資本流動的大門,因此跨國投資活動的性質已
發生了質的變化。用 UNCTAD 報告的話來說,現在有「更大程

度的生產的地理與組織整合,以及一個整合國際生產體系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ystem)的出現。」跨國公司

已從過去的「單幹策略」
(stand alone strategy)轉變為「簡單整合

策略」(simple integration strategy),且它們現在更逐漸朝向一種

「複雜整合策略」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y)
,以藉此將地理上

分散的關係企業與零碎的生產體系轉化為「區域或全球整合生產

與配銷網絡」(regionally or globally integrated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在此過程中,「它們將嶄新的特色引入國

際經濟整合的過程之中」。40

區域集團

建立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的各種方案可謂族繁

不及備載。已經成立許久的歐盟、NAFTA(美國、加拿大、墨西

哥)與 APEC(十七個亞洲及環太平洋國家,包括美國與日本)

是最為人所知的,但這些年來,國際協定正在世界各地快速出現。

40
UNCTAD, 《1994 年世界投資報告:跨國企業、就業與工作場所》 (World Investment
,New York:
Report 1994: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mployment and the Workplace)
UNCTAD,1994,頁 136-37。
 譯註:APEC 現有二十一個會員體,包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共、
香港、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祕魯、菲
律賓、俄羅斯、新加坡、台灣、泰國、美國及越南。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35

根據 WTO,在 1948 年到 1994 年底間,有 109 個區域協定呈報


給 GATT;其中幾乎三分之一是在 1990 和 1994 年之間簽訂的。41

聯 合 國 拉 丁 美 洲 與 加 勒 比 海 經 濟 委 員 會 ( U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光在它負責的這

個區域,就含括了三十個以上的多邊、雙邊條約和次區域

(subregional)協定。

除了這些協定以外,GATT 終於在 1994 年達成最終協議,導

致徹底的國際貿易自由化。WTO 對此過程加以嚴格監督,而 WTO

便於 1995 年 1 月 1 日在日內瓦展開活動。雖然 GATT 和 OECD

將此條約描繪為「雙贏的比賽」
,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確有其正當

而嚴肅的懷疑。富國在 GATT 談判的最後階段中,對第三世界國

家關心的問題視而不見,這只加深了後者的保留意見。哈拉米由

(Luis Fernando Jaramillo)


,即 GATT 交涉中第三世界七十七國集

團(G77)的主席,在事後說:
「北方國家儘管堅持這場談判如其

預料是全球性的,它們最後卻拒絕接受與任何第三世界國家進行

討論,即使是雙邊的討論。」新的 GATT 條約與 WTO

將全球商品貿易更加放寬管制,並開放農產品與服務業,
以及進一步便利跨國投資與全球金融市場的形成。它將增
加跨國資本和跨國企業的權力,…並進一步讓兩者不受國

41
《經濟學人》
,1995 年 9 月 16 日,頁 27。
3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家的控制。到頭來,將使這些經濟巨人之間、以及競相為
其服務的國家之間的破壞性競爭更為激烈。42

有何新奇之處:小結

簡言之,資本主義正在擴張,導致世界經濟在結構、聚合、

運作上產生重要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經濟更加緊密地交織在一

起,彼此依賴的程度日增。國家經濟之間的連結更加密切,也讓

經濟的漲退更加同步(synchronisation)與協同(coordination)。

世界的生產與消費模式變得更相互依賴。整體而言,全世界的商

品市場、服務、資本與金融工具、以及(程度較低的)勞動,現

在也更加整合了。

微觀層次—個別廠商的層次—也一樣,國際化的程度正

在增加。因此,當公司決定其市場地點、人員、操作單位時,它

們不太依賴個別或少數的國家;跨國公司將生產的不同部分分散

在不同的國家裡;且它們不斷地將零件、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在

世界上到處移動。

民族國家比較不能掌握經濟發展了,而政府與國會正自覺地

放棄控制商品、服務和資本跨越疆界的流動。民族國家弱化的掌

42
Kim Moody, 〈論綱:新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與帝國主義的未來〉 (Theses on the new
GATT and the future of imperialism),《團結會前公告》(Solidarity Pre-Convention
Bulletin)6 期,1994,頁 4。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37

握經濟的能力,並沒有由更強大的國際管制組織或全球性的中央
銀行來彌補。結果,由於經濟與公司的國際相互連結使然,產生

油污擴散般危機的可能性增加了—正如 1997 年中我們在東南

亞所看到的危機爆發與擴散。

根據主流經濟的教條,我們應該盡可能把一切都留給市場,

但恰恰與這些教條相反,那隻應該讓市場平順運作的「看不見的

手」
,總是得靠政府、中央銀行和國際組織(如 BIS、IMF)伸出

援手。例如 BIS 於 1988 年—經過漫長的談判後—想出了一

個約束條例(binding regulation),而國際上運作的銀行在決定資

本準備金(capital reserves)的組成時,便必須遵守該條例。BIS

還通過一項指令,來指導銀行應如何計算所需的準備金,以因應

金融市場上可能發生的損失,包括衍生性商品。IMF 則把數十億

美元借給了危機重重的東南亞國家、俄國和巴西—它們全都得

還錢—以防止這些不同的金融危機滾雪球般造成整個世界金融

系統的危機。然而,和越來越不穩定的金融系統相比,這些只不

過是適度而尤其是反應性(reactive)的措施而已。

就中央銀行與政府介入的程度而言,它們所採取的措施最主
要是要避免最糟的災難。他們的原則仍是要讓市場盡可能自由,

不管這會帶來多少影響與風險。亞洲危機後,所有關於「國際金

融結構」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rchitecture)的討論都沒有改變這
3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種模式。既得利益、主流政策制訂者還有他們的顧問,只想讓自
由化的金融市場對投資者、投機者來說更安全。他們絕對不想看

到世界經濟的霸權邏輯與機制有任何的改變。

負面之處

歐盟中那些基於社會或生態理由而反對馬斯垂克條約的環保

團體與基進左翼組織,或那些非會員國家中反對加入歐盟的人,

發現許多人一開始對歐洲的逐漸整合懷有正面的聯想。幾乎所有

人在原則上都支持要有更多的國際合作、方便的旅行、以及開闊

的文化遠景。像共同貨幣和解除移動限制這樣的想法,能得到不

少同情。

對全球化來說也是一樣。原則上,這聽起來不錯,尤其目前

沒有任何單一的重要社會問題—污染、移民或失業—能在單

一國家的疆界內解決。似乎還有很多優點。
「全球化甚至不只代表

技術的進步,它還幾乎總被呈現為一種必要而有好處的過程。」43

商品據說會更便宜、更容易取得、選擇更多。根據經濟與政治的

主流意見,每個人最終都將從自由貿易、資本自由移動、國際化

的市場與公司中獲利。

43
《資本全球化》
François Chesnais, (La mondialisation du capital)
,Paris: Syros,1994,
頁 15。 (本書中譯本:《資本全球化》 ,齊建華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39

但若更仔細來看,許多全球化的讚歌只不過是意識型態。事
實上,全球化會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44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下列兩者間的鮮明對比,一方面是那些

好聽的故事—全球化會帶來更密切的合作、雙贏局面、生活水

平改善云云,另一方面卻是政府、公司和某些情況下的工會領導

人之間如戰爭般赤裸裸的措辭,以捍衛其特殊的國家或企業利

益。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柯林頓威脅日本,要是不開放更多美

國車,他就要對日本進行制裁;波音與歐洲的資本集團展開戰爭,

以加入中國新一代的飛機市場;荷蘭政府翻修了賦稅體系,來跟

歐盟其他國家競爭;美國要求 WTO 讓歐盟接受更多的地球牌食

品公司(Del Monte)的香蕉;歐盟用 WTO 的程序來威脅日本更

改港口的關稅結構;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中情局(CIA)便將

大筆預算花在經濟方面的情報刺探(espionage)上面。45

為了要驅除由部分阻礙全球自由貿易的國家所造成的貿易戰

爭(的威脅)
、保護主義、配額(quota)
、工業情報刺探、侵犯專

44
對全球化誇大的正面描述的主流批判,可見 Dani Rodrik, 《全球化走得太遠了嗎?》
(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97(本書中譯本: 《全球化走得太遠了嗎?》 ,熊賢良、何蓉譯,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以及同一位作者的《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中國家》 。
45
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後果:見〈中央情報局搞砸了經濟分析:情報局對付資本流動不
像 對 付 共 產 黨 敵 人 那樣 拿 手〉( CIA muffs economic analysis: Agency is better at

Communist foes than capital flows)《國際先鋒論壇報》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995 年 10 月 16 日。
4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利權、產品規格等情事,接二連三的談判與會議召開了。一個經
濟上統一的世界,在這樣田園詩般的外表背後,卻是利益的衝突,

與爭奪市場、原料、工作、利潤的戰爭。跨國公司為了要確保其

競爭優勢,便必須維持自己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壓低成本,並爭

取新的市場。它們有母國政府在背後撐腰,這些政府為「它們自

己的」跨國公司而戰,在國際組織和論壇中盡可能爭取有利的協

議和規定。

經濟學家不斷用圖表、比較或電腦模型做出結論,說全球化

與自由貿易將導致雙贏局面,但不論如何,他們的說法都經常不

符合事實。46舉例來說,有許多推估認為 NAFTA 將對美國、加拿

大、墨西哥的勞工有利,但這種推估的基礎完全是不符現實的假

設:充分就業與資本不流動。47

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壓低成本以獲取利潤,是以工資與工作

機會為代價的。一家公司若擁有更高的市場佔有率,代表其他公

司佔有率的下降或停滯。透過國際協定的壓力和經濟勒索來打開

46
從各種不同角度批評自由貿易意識型態者,可見 Ralph Nader 等, 《反對自由貿易的
案例: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與企業權力的全球化》 (The Case against
,San Francisco:
Free Trade: GATT, NAFTA,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Corporate Power)
Earth Island,1993。
47
Tim Koechlin, 〈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爭論的批判性評價〉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debate over Nafta),
《基進政治經濟學評論》(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 ,25
卷 3 期,1993,頁 118。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41

被保護的市場,將會造成就業減少,破壞經濟社會網絡,並喪失
傳統技術。

與那些體面的報告與研究恰恰相反,以上所說也適用於 1994

年 GATT 的協定。有份經常被引用的 OECD 的研究估計,該次協

定將使世界的貿易量增加兩千到三千億美金。但可怕的真相卻

是,這些錢極少會流向第三世界。此外,OECD 的秘書長貝伊

(Jean-Claude Paye)自己都把這份研究說是「相當的理論性」。

貝伊表示,媒體鮮少把注意力放在研究的結論上面,即這些預期

的利益要到十年後才會到來,且有些開發中國家甚至會被 GATT

的協議傷害。48一份 UNCTAD 的研究結論是,由於烏拉圭回合談

判使然,世界上四十八個最貧窮的國家,每年將因減少出口、增

加食物進口而損失三億到六億美元。49

金融市場的獨裁

國際資本流動正以前所未有的比例增加,但這並不表示吸引

資本會變得比較容易。恰恰相反:由於資本市場的國際化與資本

流動的自由化,向來要尋求更高收益的資本提供者,正在創造與

破壞許多政府:

48
《新保護主義》,頁 50。
Lang & Hines,
49
《金融時報》
,1995 年 10 月 11 日。
4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我們的未來世界中最有力量的,可能不是那些夜間交戰的
無知軍隊,而是精明的、日夜無休的金融商人,他們只要
按下鍵盤,就可以攻擊弱小的貨幣,或把全球的資本從增
加賦稅的國家中撤出。追根究底,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
代,白宮害怕的不再是敵對的共產黨,而是好戰的債券商
人,而像南非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這樣的政治
家,談論的竟然不是清算舊帳,而是…尋求新的投資。50

以往只有經濟衰弱的國家才深受金融市場獨裁之苦,但這樣

的情況已是過去式了。當紐西蘭執政的國家黨(National Party)

在 1994 年的補缺選舉(by-election)中,可能喪失在國會中的多

數優勢時,金融市場的反應是旋即匯率下降、利率上升、股價下

跌。總理伯格(Bolger)警告會發生「經濟混亂」
。結果反對黨聯

盟黨(Alliance Party)匆忙宣佈,即使國家黨不再是國會多數,

它仍然應該繼續執政,這才使市場回復平靜。51

結論是,想要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吸引資本或投資者的人,必

須配合資本提供者的要求與願望。全世界的國家,尤其是第三世

界、東歐、前蘇聯,便承受壓力要調整總體經濟、財政和貨幣政

策,來適應「市場」的需要。的確,一旦涉及要評估非 OECD 國

家的經濟表現和利潤前景,貿易商和投機者便很重視 IMF 和世界

50
〈資本戰爭〉
M. Hirsh, (Capital wars)
,《新聞週刊》
(Newsweek)
,1994 年 10 月 3
日,頁 32。
51
《金融時報》
,1994 年 8 月 12 日。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43

銀行的建議、要求與評價。IMF 對所有第三世界、東歐國家的對
策都一樣:建議(或強迫)它們把出口擴張、償還外債排在第一

位。結果是,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嚴重傾斜。只要這些政府看不

到或不選擇另一條路來擺脫 IMF 的桎梏,它們國內人民的利益與

需求就會繼續被忽視。

這世界上,有成千上萬待遇優渥的研究者、顧問、專家,成

天把時間投注於解釋報告、統計、資產負債表、年終數據和新資

料,來計算投資者、投機者的機會。這把大量的知識、精力和金

錢都完全浪費在不具生產性的事務上了。但全球胡亂飛竄的資金

所帶來的社會效應,卻完全不見於這些冷冰冰的計算之中。
「我們

去了拉丁美洲,而我們對該地一無所知。」一位基金經理在 1994

年 12 月墨西哥的披索危機爆發後,說出這樣的話。「現在我們要

離開了,我們對該地還是一無所知。」 52主流的經濟信條告訴我

們,自由化的金融市場會帶來「金融資源的最適配置」(optim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然而,「最適」指的是「最有利

可圖」。金融市場中那隻「看不見的手」,把數不盡的人民與國家

都壓得喘不過氣來。

引自 Moisés Naím,
52
〈宿醉的拉丁美洲〉 (Latin America the morning after)
,《外交事務》
(Foreign Affairs)
,1995 年 7-8 月,頁 53。
4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要極端盲信市場,才有辦法相信,全球資源的配置會被下
列兩種人改善:那些倫敦市裡二十來歲的傢伙,他們在幾
秒間就讓數以百萬計的美元在全球移動;或那些跨國企業
的經理人員,他們決定設廠地點的考量,完全以他們迫使
政府所做的讓步為基礎。53

競相向下沉淪(Race to the bottom)

當市場變得越來越整合與國際化,且對於跨越疆界的商品、

服務、資本流動的限制與控制正被快速消除時,工資、勞動條件、

就業與社會安全卻有一起向下沉淪的危險。舉例來說,英國摩根

坩鍋化工集團(Morgan Crucible)決定,將減少在荷蘭、比利時、

法國的生產,而在捷克、越南、中國的生產將增加,以把 1997

年的報酬率拉高十四個百分點。Morgan Crucible 的董事法默

(Farmer)計算出來的結果是,公司在上海每天只要付員工一美

元,遠低於在日本的每天三十一美元。 54藉由把生產移往工資較

低、財政政策更吸引人的國家,或是藉由從低工資的國家來進口

便宜的商品(或只藉由威脅要這樣做)
,僱主便能不斷對勞動條件

施壓,而大賺其錢的公司還可以年復一年地縮減勞動力。 55沒有

53
《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中國家》
Rodrik, ,頁 151。
 譯註:為行動電話、電力及自動車產業生產碳元素及陶磁組件的英國公司。
54
《金融時報》
,1995 年 9 月 12 日。
55
對荷蘭來說,此一發展被記載於 Arjen Van Witteloostuijn, 《厭食症策略:論重組的
後 果 》( De anorexiastrategie: Over de gevolgen van saneren ), Amsterdam: De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45

任何國際規範的商品、服務、技術與資本的自由貿易,讓以低工
資為基礎的發展得以成為可能。
「雖然勞工更便宜了,但高於一切

的貨幣市場卻讓我們無法充分就業。」56

荷蘭官方的社會經濟委員會(Social-Economic Council)已警

告,「向下整平」(leveling down)的過程將以整個歐洲為範圍展

開:

就長期而言,不論是(短期的)非生產性的政府政策的「向
下沉淪」,還是「生產性」的政府政策的「向上提升」,都
不能被看做是有益的。舉例來說,社會安全體系或醫療照
護的「拆除」(dismantling)
,不但將帶來負面的社會後果,
過了一段時間後,更將帶來負面的經濟後果…。在財政政
策的領域中,若缺乏足夠的調整,還可能使每個政府都嘗
試要藉由吸引人的財政環境以吸引資本與產業—用更一
般的說法,即生產的流動要素(mobile factor)—到自己
的國家來。57

全球競賽正持續進行,競相爭奪更多的市場、更高的利潤,

導致持續不斷地削減成本:縮減勞動力、節省工資成本與社會安

Arbeiderspers,1999。本書作者將這樣的發展分析為一種國際性的「英美化」潮流,導
致「大男人式管理」 (macho management)與厭食症(anorexia)

56
R. Kuttner,〈全球經濟中的芒刺〉 (The big snag in the global economy)
,《商業週刊》
(Business Week)1994 年 8 月 1 日,頁 8。
荷蘭社會—經濟委員會(Sociaal-Economosche Raad),《馬斯垂克之後的歐洲》
57

(Europa na Maastricht)
,The Hague: SER,1993,頁 76-77。
4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全支出。這是新現象:
「諺語已經改變了:現在,時機好時,公司
會開除人。時機壞時,公司會開除更多人。」 58另外還有一個新

現象,即不僅僅是非技術性的工作才會被裁減,就連中級主管、

技術性以及較高薪的工作也包括在內。裁減工作的規模之大,讓

《經濟學人》和《商業週刊》都提及「患厭食症的公司」
(anorexic

company):公司迷戀於削減成本,它們的座右銘是「不勞則無

獲」
。目前看不見這種趨勢有結束的可能。許多公司一直處於重組

的狀態。現在流行要「從頭做起」
(greenfielding)和「企業再造」

(re-engineering)
,意思是:假設你今天是從零開始,想想看你該

如何創立一家公司,然後據此來調整你現在的公司組織與運作。

據一些估計指出,美國總數九千萬的私人部門工作中,將
有 兩 千 五 百 萬 會 消 失 … 。 巴 登 符 騰 堡 州
( Baden-Württemburg ) 的 前 州 長 海 因 利 希 ‧ 韓 茨 勒
(Heinrich Henzler)已宣稱,若運用最好的技術,則德國
三千三百萬個工作中,有九百萬個可以拿掉,而不會減低
生產。59

這 些 即 是 影 響 深 遠 的 根 本 變 化 。「 生 產 的 去 地 方 化 」

(delocalization of production)的現象已打破高科技、高勞動生產

58
J. Byrne,〈為何企業瘦身今天看起來不一樣了〉(Why downsizing looks different
today),《商業週刊》1994 年 10 月 10 日,頁 62。
59
Bernard Cassen,〈技術?我不知道〉(Technologie? Connais pas),《外交世界》(Le
Monde Diplomatique)1994 年 7 月,頁 22。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47

力、高品質與高工資之間的連結。 60以往這種連結似乎保證了工
業化國家中生活水平的提升;但今天高科技、高勞動生產力與高

品質卻可能伴隨著低工資。所有人都看得到這種殘忍的競爭帶來

的後果。然而,經濟學家和政客們仍然繼續向我們保證,只要我

們現在咬牙苦撐,長期來看一切都會變得更好。很不幸,如凱因

斯多年前所言:
「長期來看,我們都死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私有化

全世界的公司都正在大規模地私有化,這不僅發生在 OECD

的國家中,還包括第三世界。例如在 1988 和 1992 年之間,25 個

開發中國家便將總值 616 億美元的公司給私有化了。國家的角色

正被重新定義。世界銀行正鼓勵第三世界的政府繼續私有化,以

使經濟更有效率。然而,

世界上沒有任何學者曾經成功證明,由私人部門提供的服
務整體而言比公部門便宜。私有化尤其是一種時代精神
(Zeitgeist)的表現,並代表新右派的興起…。這其中並沒
有科學的理論根據。61

60
〈權力與政策:新世界經濟秩序〉
Charles Schwab & Claude Smadja, (Power and policy:
The new economic world order) ,《哈佛商業評論》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 年
11-12 月,頁 41。
61
《NRC 每日電郵》
W. J. M. Kickert, (NRC Handelsblad)
,1994 年 11 月 19 日。
4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在僱主及歐洲僱主的組織 UNICE強烈要求之下,歐盟會員
國也不斷在進行私有化。這是世界性的趨勢,目前看不出任何結

束的跡象。但其缺點正越來越清楚。1994 年 11 月,比利時發生

總罷工,抗議私有化所造成的工作裁撤。荷蘭的國會議員阿德利‧

杜維斯坦(Adrie Duivesteijn)指出國家退出住宅市場所帶來的災

難:

荷蘭曾經是歐洲租屋最便宜的國家。但隨著租金上漲,我
們將變成全歐洲租屋最貴的國家…。有房子住的低收入者
越來越少。居住變成了荷蘭都市中隔離(segregation)狀
況的背後驅力。62

由荷蘭勞動黨(Labour Party)前主席辛特(Sint)擔任主席

的一個委員會嚴厲批評了荷蘭的私有化措施:

國家被認為應該變得更小,而且當然要更好。但當政客們
提出崇高目標來為私有化辯護時,官僚體制正笨拙地把另
一個國家加進來了:不比以前小,但肯定比較貴,且通常
不受任何政治控制。無人監督其過程;無人追蹤其效應。63

這波私有化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能夠藉賣掉公用業務來

 譯註:全名是「歐洲工業暨僱主協會聯盟」(Union of Industrial and Employer’s


,於 1958 年創立,包括二十七個歐洲國家的三十四個商業聯
Confederations of Europe)
合會,另有六個聯合會為觀察員。
62
《人民報》
Adrie Duivesteijn, (De Volkskrant)
,1995 年 9 月 23 日。
63
《NRC 每日電郵》
Sint, ,1994 年 11 月 19 日。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49

賺錢。這在歐盟是很重要的,因為可以藉此減少國家預算赤字,
以達到馬斯垂克條約與穩定協定(Stability Pact)的要求。對於那

些可能需要用來補助公用業務的經費,政府也必須省下來。這使

減稅得以可能,並讓我們這邊討論的國家能夠吸引投資者。其負

面效應可能也很可觀。私有化的公司必須賺取利潤以滿足投資

者,到最後這會讓產品變得比較難以讓人負擔,服務的提供會變

差,就業程度也會降低。私有化的英國鐵路便是惡名昭彰的例子。

另一例證是荷蘭電話公司,它在神氣地進入股票市場後的半年

內,便宣佈裁撤三千個工作,以維持它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移民增加

世界上的移民潮和難民人數正不斷增加。商品與資本流動的

自由化與國際化是重要原因,儘管西方政府正想盡辦法要減緩移

民。1870 年至 1914 年這段時間常被拿來與現在的全球化比較,

但西方政府現在的政策和當時是非常不同的。在當時,不僅資本

與商品流動很重要,就連人的流動也成長得很可觀。 64今天,恰

恰和許多人所認為的相反,絕大多數難民是在世界上自己的地方

區域中奔逃的。在西歐,平均每人 GNP 從每年一萬五千美元到三

64
見 Hirst & Thompson, 《質疑全球化》 ,及 B. Sutcliffe,
〈全球化時代中遷徙的自由〉
(Freedom to move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收於 Dean Baker 等編,
《全球化與進步
經濟政策》(Globalization and Progressive Economic Polic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萬美元不等,而在這邊尋求避難的人只佔了總人口的 0.3%;而在
馬拉威(Malawi),每人平均所得是 180 美元,但尋求避難者佔

了人口的 10%。

根據官方統計,1992 年全世界有一千七百萬的難民和尋求避

難者。其中有一千三百二十萬(78%)在第三世界,而有大約兩

百萬來自前南斯拉夫的難民待在附近的國家(克羅埃西亞、塞爾

維亞、斯洛文尼亞、匈牙利、奧地利和德國)
。此外,第三世界中

大約有四百萬人的生活水準與難民無異,而那些「在國內流離失

所」
(internally displaced)的人—在自己的國家內,從家園逃出

以尋找安身之處—據估計有兩千三百萬之多。全世界「非自願

流離失所」(involuntary displaced)的人中,只有不到 5%在西歐

與北美。65

目前移民與難民人數的增加,可被視為各種有其節奏與動力

的歷史過程的結果。全球化的過程以各種方式刺激了移民與難民

的增加。首先,透過經濟的國際化,新的連結、結構與網絡形成

了。我們可以合理推斷,資本、商品與人民的國際流動的成長,

必然伴隨著跨越國界的人民流動的增加。絕大多數偽善的新自由

65
Henk Overbeek,〈全球化與區域化:歐洲移民政策的起源〉( Mondialisering en
regionalisering: De wording van een Europese migratiepolitiek ),《 移 民 研 究 》
(Migrantenstudies)2 期,1994,頁 68。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51

主義政客與經濟學家,一方面鼓吹市場優先的改革,但卻不願面
對這樣的改革帶來的後果。

生產的國際化,導致了工業化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新

的、或改變了的關係。66因此,人民失了根(uprooted),被強迫

要移民,或把移民到經濟上關係密切的國家,看成是可欲的、可

行的。重要城市的功能,也是作為世界經濟體系的調整與管理中

心;該處需要低工資、通常不安全的工作,而這些工作通常都是

移民來幹。

第二個原因是,許多第三世界與東歐國家中穩定的社會關係因

全球化而瓦解了。第三世界與前蘇聯的許多國家中,公民社會是低

度發展的。國家肩負著社會凝聚與政治穩定的責任,而國家的弱化

便加劇了社會、宗教、種族的緊張關係。部分肇因於這些變化的衝

突,已製造出並正製造出大量的難民與流離失所的人民。67

最後,全球化也意味著工業化的 OECD 國家自己的變化。新

66
見 Saskia Sassen, 《全球城市:紐約、倫敦、東京》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Sassen, 〈日本與美國的移民:經
濟 國 際 化 的 重 擔 〉( Immigration in Japan and the US: The weight of economic
,收於 Hedwig Rudolph & Mirjana Morokvasic 編,
internationalization) 《連結國家與市
場:1990 年代早期的國際移民》 (Bridging States and Market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the Early 1990s) ,Berlin: Sigma,1993;及 Sassen, 《失控:全球化時代的主權》 (Los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ntrol: Sovereignty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1996。
67
Overbeek,〈全球化與區域化〉,頁 71。
5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技術的引進、拆除福利國家成果的過程、大部分勞動力的逐漸彈
性化與工作不穩定、及社會的逐漸分化,這些都導致了勞動力市

場在性別、種族、國籍與公民身份(citizenship)方面的切割。比

如說 1993 年,阿姆斯特丹就有大約有五百家非法的成衣血汗工

廠。僱主在其他部門也很樂意僱用未取得許可的移民,因為他們

便宜、不受保護、且容易一腳踢開。工業化國家經濟結構與運作

的變化,便因此導致移民增加。目前的歐洲經濟體中,越來越需

要便宜的勞動力,而這種需要可部分被不受規範的勞工滿足。未

取得許可的工人—「外勞」以及被拒絕或轉入地下的尋求避難

者—就是重要來源。

那些要預防(非法)移民的政策,相當可能讓勞動力的「黑

市」進一步發展。毫不令人驚訝地,不論如何,美國和歐洲都會

有支持移民的遊說團體。農業、建築、旅社餐廳、成衣業的代言

人 都 已 發 表 支 持 移 民 的 聲 明 。 歐 洲 圓 桌 會 議 ( European

,一個主要的歐洲跨國企業的遊說團,也已提議,若
Roundtable)

擴大(臨時)勞工移民的可能性,將會帶來好處。68

社會不平等加劇

二十年來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所產生的效應,在社會差異方面

68
Overbeek,〈全球化與區域化〉,頁 80。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53

是最明顯的。所得不均日益嚴重,已成為世界趨勢。在英格蘭,
自十九世紀末開始有所得分配統計以來,社會上層與底層之間的

所得差距於今最為嚴重。在美國,所得不均自 1980 年代以來越來

越嚴重:1977 至 1989 年間,60%的所得成長,是讓人口中最富

有的 1%獲益的。691989 至 1995 年間,所得最低的男性∕女性中,

有 80%∕70%的人的實質所得(real income)不是停滯便是減少了。
70
在紐西蘭,自 1980 年代初期以降,政府便實行了相當緊縮的社

會政策,而在 1991 至 1994 年間,吃救世軍(Salvation Army)免

費食膳的人數增加了 1114%。無怪乎營養不良和壞血病這樣的疾

病又出現在紐西蘭了。71

1997 年亞洲危機爆發之前,UNCTAD 秘書長魯本斯‧李庫

佩羅(Rubens Ricupero)提到,1990 年代,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

長,整體而言比 OECD 的國家來得快,但這主要是因為東亞國家

當時擁有高成長率。至於拉丁美洲,成長便比較不能持續也較低,

而 1990 年代非洲的每人平均所得更是跟 1980 年代一樣持續下

降。當我們檢視所得與財富分配時,這幅不太美好的景象就更令

69
〈全球化與停滯〉
Arthur MacEwan, (Globalisation and stagnation)
,收於 Miliband and
Leo Panitch 編,
《社會主義文摘 1994:全球主義與國族主義之間》 ,頁 130。
70
《金融時報》 ,1995 年 9 月 8 日。關於此一主題更多的細節與分析,見 Lawrence Mishel,
Jared Berstein & John Schmitt,《美國勞動狀況 1998-99》 (The State of Working America
1998-99)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9。
71
《NRC 每日電郵》
,1995 年 9 月 7 日。
5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人沮喪了:

自 1980 年代初期以來,世界經濟的頭條新聞就是市場力量
的解放…。 「看不見的手」在全球運作,與以往幾十年相比,
現在政府的反制力量減弱了。許多評論者對前景保持樂
觀,認為更激烈的全球性競爭,將帶來更快速的成長與所
得的趨近。然而,還有另一件大事。自 1980 年代初期以來,
世界經濟的特色便是惡化的不平等以及緩慢的成長。72

我們可以輕易地用事實來支撐此一論斷。1960 年時,世界上

中最富有的 20%的人,其平均所得是最貧窮的 20%的人的三十

倍;但到了 1995 年,該比例增加至 82:1。73李庫培羅在 1997

年的報告中計算出,這三十年來,非洲人民的平均所得不斷減少,

少到只有工業化國家平均所得的 7%。拉丁美洲人民的平均所得,

於 1970 年代末時,佔工業化北方國家的平均所得逾三分之一,但

後來就跌到了四分之一。當時只有少數東亞國家似乎成功地縮小

了差距,甚至躋身北方國家之林;但自從 1997 年亞洲危機爆發,

這些奇觀都已損失慘重。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兩極分化,還伴隨著國家內部日漸惡化的

不平等。在超過一半的開發中國家內,最富有的 20%的人現在得

72
UNCTAD,《1997 年世界貿易與發展報告》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Geneva: UN,1997,頁 1-6。
73
《1998 年人類發展報告》
UND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頁 29。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55

到超過 50%的國民所得。許多國家中,最貧窮的 20%的人,其所


得是最富有 20%的不到 10%。

這些趨勢並非偶然;影響深遠的世界經濟自由化所釋放出的

力量,造成了這樣的結果。許多因素的運作對高所得的群體有利,

而導致更嚴重的不平等: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所得差異也在增

加;資本以勞工為代價而獲利,因我們考慮到國民所得中純粹是

利潤(profits)的部分急速增加了;由於金融全球化使然,一個

新的以食利為生的階級崛起了,他們從國際資本流動的巨幅成長

中獲利,並從高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s)中獲利。有些人主

張、期待、或真誠希望全球化的負面效應只不過是暫時的現象,

最後終將消失,但 UNCTAD 秘書長的報告可以糾正這些人的錯

誤想法:

我們有越來越充分的證據顯示,緩慢的成長以及漸增的不
平等現象,正變成日趨固定的特色…。我們要關心的正是
這種現象:一方面利潤在增加,但另一方面卻投資停滯、
失業增加、薪資被削減…。在這個成長遲緩的世界中,企
業重組、裁員、壓低工資便成了當今的規律,導致工作與
所得的不穩定。74

簡言之,如火如荼的自由化、去管制、私有化、彈性化與國

74
UNCTAD,《1997 年世界貿易與發展報告》
,頁 7-8。
5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際化—全都是 1970 年代晚期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特色—


顯然不會讓國家之間互異的發展水平趨於一致。恰恰相反,國家

內部、國家之間的社會不平等日趨嚴重。今天那些新自由主義國

際化的辯護者,絕不能聲稱這會帶來經濟的趨近。75

然而,我們必須記住,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不僅僅帶來了苦難,

它也帶來了大筆財富,尤其是給那些高所得的群體、企業及新的

食利者(rentiers)
。其中最極端、最過份的結果,是前所未見地把

財富集中在越來越少數的人手裡。全世界最富有的 225 人的財產

總和超過一兆美元,相當於全世界最窮的二十五億人口的年收入

總和。據估計,只要這筆錢的 4%—約每年四百億美元—就

可以「憑這筆錢達到、維持全世界所有人的基本教育,讓所有人

擁有基本的健康照護,讓所有女性得到生產方面的醫療保健,讓

所有人享有足夠的食物、安全的用水與公共衛生。」76

我們可以輕易看出,全球化是如何導致了日益嚴重的社會不

平等。當全球性的競爭讓所得、勞動條件、社會安全都承受向下

滑落的壓力時,資本擁有者卻越來越有能力,到世界上任何一處

75
讓人夠吃驚的是,世界銀行的資深經濟學家藍特‧普立契特(Lant Pritchett)也下了
同樣的結論,即趨近的狀況「未曾發生亦不在發生,要是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政策沒有
深刻的改變,則將來也不會發生。」見〈忘掉趨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歧異〉 (Forget
convergence: Diverge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金 融 與 發 展 》( Finance &
Development) ,1995 年 6 月,頁 40-43。
76
《1998 年人類發展報告》
UNDP, ,頁 30。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57

去尋找最有利可圖的投資。當私有化導致服務提供與就業的下滑
時,那些被私有化的公司卻提供了吸引人的投資機會給資本擁有

者。如此一來,日趨分化的社會層級(hierarchy)被嵌進了全球

化的邏輯之中。

就前東歐集團被「整合」的速度來看,這點也非常明顯。例

如匈牙利的所得不均—匈牙利在東歐國家中並不算很窮—從

1992 年以來就劇烈擴大了。現在,最富有的 10%的所得佔了總所

得的 25%,但最窮的 10%的所得只佔 3.8%。由於失業情形惡化,

所得不均,實質工資、退休金、失業救濟金下滑,結果讓越來越

多人的生活僅僅達到、或低於足以餬口的水平。 77對東歐國家進

行比較後顯示,施行 IMF 計劃的地方,其 GNP 都進一步並更快

速地下滑了。78然而,IMF 卻繼續為其在東歐和前蘇聯的大舉介

入辯護,幾乎沒有採行任何社會措施來緩解惡化,而它的理由竟

是說,去維持「或企圖維持一個全面的福利國家…,很可能使轉

變為動態的成長經濟(dynamic growing economy)此一過程延緩、

或是不再可能。」79

77
〈勞動在後社會主義匈牙利的角色〉
Ruth Bandzak, (The role of labor in post-socialist
Hungary),《經濟議題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8 卷 2 期,1994,頁 526。
78
經濟情報小組(Economic Intelligence Unit)
,《金融時報》
,1995 年 8 月 22 日。
79
K. Krumm 等,〈自中央計劃的轉移與過渡〉 (Transfers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central
planning),《金融與發展》 ,1995 年 9 月,頁 30。
5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偏袒男性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is male)

除了上述所提以外,人們常不太注意或是完全忽視了另一項

累積的效應:許多女性的地位正在惡化。 80有些女性組織從此一

事實中得出結論,認為全球經濟是個男性(the global economy is a

。舉例來說,這世界上有 62%的工作是由女性完成的,但女
man)

性卻只得到總所得的 9.4%。雖然區域差異極大,但我們還是可以

確認出一些全球化對女性的整體效應:81

經濟的逐漸整合導致了女性的普羅化(proletarianization)此

一世界性的矛盾過程。女性被趕進勞動力大軍之中,但同時她們

在家庭與社會中的角色卻被用來正當化不穩定的工作、不定的工

時以及把許多個人的勞務放回家庭,而女性對這些勞務卻負有責

任。

80
Irene van Staveren,《經濟:女性;政治經濟學。經濟學家:男性;政治經濟學家》
(Economie: vrouwelijk; staathuiskunde. Econoom: mannelijk; staathuiskundige)
,Utrecht:
Oikos,1995。本書分析了經濟與經濟學中的性別偏見,而 Sandra Whitworth, 〈作為排
除的理論:性別與國際政治經濟學〉(Theory as exclusion: Gender and international
,收於 Richard Stubbs & Geoffrey Underhill 編,
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經濟學與變化中
的 全 球 秩 序 》(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 Houndmills:
MacMillan,1994,則分析了大多數國際關係研究對女性的排斥。
81
此段的引用皆出自 Penelope Duggan & Heather Dashner 編, 《新全球經濟中女性的生
活》 (Women‟s Lives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
,Amsterdam: IIRE,1994,頁 7-10。見
Maria Renzi,〈全球化與中美洲的調整政策〉 (Globalization and adjustment policies in
,LOLA Press 第九期(1995 年 11 月至 1996 年 3 月)
Central America) ,該文討論的是
全球化與經濟危機對中美洲女性的影響。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59

工作:許多女性在自由貿易區工作,而這些自由貿易區已被
跨國公司或為了跨國公司在全世界設立,如墨西哥的加工出口區

(maquiladoras)和所謂非正式部門。第三世界及已開發國家中

女性工作的「加工出口區化」
(maquiladorisation)
,讓女性漸漸喪

失各種權利,如適當的勞動條件、退休金、產假、和積極的行動

綱領。

健康與福利:勞動條件的改變與工作安全的惡化,直接影響

了女性的健康和福利,以及「那些主要由女性負責的家庭成員(特

別是兒童和老人)的福利」
。此外,價格上漲、失業增加,也讓女

性越來越難以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而由於社會及集體計劃的預

算被削減,國家對教育、健康照護、兒童照護的支持也減少了。

這些發展對女性尤其不利,
「因為她們在生物與社會再生產方面扮

演了核心角色。」國家也「有賴女性『勒緊褲帶』
,來提供那些以

 譯註:maquiladora 為西班牙文,直譯即為「組裝」 (making up) 。這是在美墨邊境


設立的加工出口區,綿延長達二十公里,僱用超過八十萬人,其中女性約佔 60%(1996
年) 。它的特色是美國公司在此設廠,但零件全由美國進口,加工出口區內只負責組裝,
最後再將成品回銷美國,且回銷時僅需繳納增值稅。除了回銷時有稅方面的優惠外,
此加工出口區最大的吸引力是極低的工資。根據 1995 年的統計,每人平均的工資及福
利加起來僅為每小時 1.85 美元。以上乃參考 Peter Stalker, 《無國界的工人:全球化對
國際移民的影響》 (Workers without Frontier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2000,頁 69-70。若讀者對此主題有興
趣,可另外參考 Jorge A. Bustamante, 〈加工出口區:墨西哥北方邊界中國際資本主義
的新面貌〉 (Maquiladoras: A new face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ism in Mexico’s northern
,收於 June Nash & Patricia Fernandez-Kelly 編,
frontier) 《女性、男性與國際分工》 (Women,
,SUNY press,1983。
Me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6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往由政府負擔的私人勞務」。

社會利得(social gains)與基本權利:經濟的重組對過去二

十五年來女性所創造出的社會利得有負面影響,如墮胎權、同工

同酬、不受性騷擾與性暴力的權利等。

性:除了打擊女性控制生產的權利外,買賣女性、色情觀光

業及國際性買賣都在增加。

意識型態:全球化所導致的影響女性的意識型態轉變,是極

端強調個人主義與私有化所產生的效應,而且「NAFTA 和歐盟可

能會破壞進步民族鬥爭的記憶與渴望。這和女性可能會有特別的

關係,因為正是透過這樣的鬥爭,女性的要求才經常被提出並被

確保。」

女性及其組織正在全球發起行動,如為 2000 年計劃的全球女

性遊行(Women’s Global March)


,來對抗全球化中具特定性別意

涵的效應。

生態效應

生產的逐漸國際化亦產生嚴重的生態效應。跨國公司為了盡
可能便宜地提供其產品及部件,於是將它們來回載運於世界各

地。按照定義,在資本主義之下,我們這一代和後代子孫的社會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61

與生態成本,是不會被納入投資、生產地、所生產產品的決策考
量之中的。個別的僱主在做這些決定時也不會顧慮到其他的僱

主。他們的唯一標準即是從他們自己狹隘的利益出發,來判定什

麼是理性、什麼有利可圖。較低的運輸成本、新技術以及制度、

政治上的轉變,已讓跨國、跨洲的貿易與生產對他們而言更簡單、

便宜、實際。因此,貨品與服務生產的國際化,已達到前所未有

的規模。這樣的邏輯正在改變許多產業的結構。這可能導致十分

荒謬的景況:

幾年前,我在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餐廳用餐。午飯後,我
拾起塑膠包裝的牙籤。塑膠上的字樣是「日本」
。現在的日
本幾乎沒有木材和石油。然而在我們的全球經濟之中,把
小塊木材和幾桶石油運到日本,用後者來包裝前者,最後
再送回明尼蘇達,這樣的行為竟然會被視為是有效率的。
這根牙籤可能體現了五萬英里的旅程。同時,在 1987 年,
一間明尼蘇達的工廠開始每年生產大量的免洗筷到日本銷
售。我的腦中浮現一幅景象,兩艘船在北太平洋交錯而過。
其中一艘載著運往日本的小塊明尼蘇達木材;另一艘載著
由日本出發,運往明尼蘇達的小塊木材。這就是自由貿易
的邏輯。82

但還不只這樣。資本的流動性益增,使得公民越來越難以將

82
《新保護主義:讓未來不受自由貿易之害》
David Morris,引自 Lang & Hines, ,頁 59。
另一個例子是花卉的貿易:以色列種的花,用飛機載到荷蘭的國際花卉拍賣場,賣掉
後又回到以色列—又被飛機載回以色列了。
6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自己組織起來,並利用政府來限制污染環境的企業以及厲行法
規。環保組織正確地反對了單一的全球市場和 WTO。貿易自由

化助長了一種特定型態的經濟成長 —即目前這種浪費的型

態—如此導致了更多的環境破壞。

國家現在已越來越難去制訂產品的環保標準了。美國的食物

安全標準比國際標準高,但舉例來說,由於 WTO 的協定使然,

巴西便可以把噴灑 DDT 和其他化學藥劑的水果運往美國,即使

那些殺蟲劑不被美國的法律允許也一樣。巴西可以簡單地在日內

瓦的 WTO 上,主張美國的標準限制了貿易。如果施行得夠徹底,

這將完全排除任何的產品標準。83WTO 的協定不再允許國家去根

據產品製造、收成的方式而把產品摒在門外。此協定也不讓國家

去限制那些它們想要保護的貨品、動物或產品的出口,如熱帶木

柴或大象。藉由禁止那些限制貿易的措施,WTO 能夠破壞國際

的環境協定。全球自由貿易也將把產品的環保標準砍到最低水

平,因為為了保持競爭力,必須盡可能便宜地去製造產品。

因此,排除貿易的束縛與限制後,帶給了全世界更多的污染

自由—不只這樣,因為目前已有一個整合的有毒廢棄物的世界

83
見 F. Noakes,
〈新的貿易體制「摧毀了民主」 〉
(New trade regime ―destroys democracy‖)
,《綠左週刊》
(Green Left Weekly)
,1994 年
10 月 26 日,頁 9。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63

市場。危險廢棄物的國際貿易正在增加,有越來越多的垃圾被丟
到窮國去。1989 年至 1994 年間,24 個富有的 OECD 的成員國,

曾不只五百次地企圖把超過兩億噸的垃圾放到 122 個不屬於

OECD 的國家中。舉例來說,幾內亞比索(Guinea-Bissau)在 1998

年便同意讓一千五百萬噸的有毒廢棄物倒在自己領土內,以換取

六億美金,這比錢是它 GNP 的四倍之多。該國貿易與觀光部長被

要求解釋時,回答:「我們需要這筆錢。」84

破壞民主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另一後果是破壞了民主。NAFTA 便是一個

更普遍過程的例證:在協定中,
「市場」被鄭重確認為北美洲在組

織經濟活動時必須遵守的原則。這個原則得以執行,乃透過建立

基本規範,禁止政府去扶助公部門,並限制政府有效管制私部門

的能力(限制或排除某些型態的管制,以及讓企業有更多的漏洞

可鑽)。如此一來,NAFTA 便限制了民主,因為它限制了人民對

他們自己的經濟生活行使政治控制的能力。85

歐盟方面也一樣:歐盟的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是獨立且不負任何責任的,因此歐洲的貨幣政策便落在一

84
〈運走垃圾來瘦身〉
John Bellamy Foster, (Waste away)
,《美元與判斷力》
(Dollars and
Sense)195 期,1994 年 9-10 月,頁 7。
85
〈全球化與停滯〉
MacEwan, ,頁 131。
6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切民主的控制或影響之外。WTO 也不例外;此組織擁有各種權
力與能力去對不服從的國家與政府採取行動。拉爾夫‧奈德(Ralph

Nader)就是以特別反對 WTO 的姿態出來的;某國可以針對另

一國的法律,到 WTO 在日內瓦的審理機構投訴,要是申訴者贏

了—被申訴的一方必須證明自己的清白—那麼被申訴國必須

修改法律、繳納罰金或接受制裁。86

金融市場與不負責任的國際機構正取得越來越大的權力與影

響力。國家組織與國際組織這種獨立與自治的趨勢,已被稱做「新

立憲論述」(new constitutional discourse):

此論述涉及的是制度上的安排,其設計是讓主要的經濟機
構,特別是中央銀行,能夠不受候選政治人物的干預,而
這些政治人物被認為傾向在自由民主的體制中,為了選舉
目的而讓經濟產生通貨膨脹,或利用「通膨稅」(inflation
tax)來間接改善政府的財政狀況。舉例而言,曾主導一次
通膨繁榮而幫保守黨贏得 1987 年大選的英國前財政大臣

 譯註:生於 1934 年,美國著名的消費者運動領袖,1965 年因為出版《任何速度都


不安全》 (Unsafe at Any Speed) ,揭露汽車公司在設計汽車等方面的不負責任而成名。
之後曾推動環保署的成立,創立數個非政府組織(NGO) ,關注消費者安全和勞工議題,
並且揭露企業和政府的不當行為,他所創立最著名的 NGO 就是「公共公民」(Public
。近年來也關注 NAFTA 和 WTO 的問題,在 1996
Citizen:http://www.publiccitizen.org/)
年和 2000 年皆代表綠黨參選總統,Life 雜誌曾將他評選為二十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
人之一。
86
見 Noakes,
〈新的貿易體制「破壞了民主」
〉。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65

尼格‧樓森(Nigel Lawson)
,現在主張銀行要獨立,以及
加強 GATT 和 IMF 的監督能力。87

更廣泛來看,把權力與權威轉移給那些把門關起來做決策的

官僚國際組織和貿易集團,意味著我們的未來正在我們不知不覺

或無能為力的狀況下,被「市場」或不負責任的「權威」們決定

了。歐盟(更別提 IMF 或 BIS 了)的「民主赤字」


(democratic deficit)

是長期的現象;在既有的力量框架中是不可能消除的。

「商品化」

最後,我們還必須提及全球化對人民日常生活的另一重要影

響。市場的影響範圍持續擴大,加強了「商品化」的進程,透過

商品化,一切事物都被化約為可以買賣的產品。
「市場關係不斷被

讚譽為個人及社會互動的最可欲的形式;且以往從來沒有像現在

這樣,商品化更徹底地滲透到生活的所有層面當中。」88

人類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像是在談生意。對許多人而言,

「團結」
(solidarity)變成一個落伍的、不足為信的觀念—這當

然沒錯,像是被用在這種論述時:
「你應該與失業者團結在一起,

87
〈浮現的世界秩序與歐洲轉變〉
S. Gill, ,收於 Miliband & Panitch 編,
《社會主義文摘
1992:新世界秩序?》 ,頁 168。
88
Ralph Miliband,《提供給懷疑時代的社會主義》(Socialism for a Sceptical Age),
Cambridge: Polity,1994,頁 10。
6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所以你要同意減低你的工資。」由於貧窮、失業,且人與人、目
標與目標之間不斷相互對抗,因此人們賴以互助的社會連結與網

絡正在解體。

無所不在的商品化意味著,只要把更多的事物變成商品,就

可以從中賺錢:動物、植物、人類基因的專利權89;休閒時間(電

視、購物之旅、為當天往返的旅行者設計的遊樂園、賭場)
;文化

(媒體商品化、企業對博物館、展覽、文化活動的贊助)
;性(色

情觀光業、色情作品、色情電話)以及人類器官。 90國家角色的

轉變在商品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於國家所出錢贊助、組織

的社會與公共服務越來越少,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層面如教育、醫

療保健和文化便被(再度)商品化了。金錢在人們的日常經驗中

益加重要。

負面之處:小結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當然不是全世界一切罪惡的淵藪。但不可

否認的是,1980 年代早期以來的全球經濟發展,對世界上絕大多

89
見 Anke Hintjens,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對第三世界造成的災難〉 (A GATTastrophe for
the Third World),及 Vandana Shiva,
〈對第三世界多樣性的掠奪〉 (The pillage of Third
,收於 Toussaint & Drucker 編,
World diversity) 《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
織:自由市場的慘敗》 。
90
見 A. Kimbrell, 〈被封緘的身體:人類「零件」的商品化〉 (The body enclose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human ―parts‖)《生態學家》
(Ecologist)25 卷 4 期,1995。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67

數人以及後代子孫而言都有負面的深遠影響:不符合「市場」標
準者逐漸失去了取得資本的機會;國家內與國際間的雙元極化造

成更嚴重的社會不平等;移民增加;工資、勞動條件、社會安全

的「向下整平」
;生態的破壞;對民主的進一步限制;日益擴張的

商品化。這就是以市場為基礎的流行思維以及全球化邏輯的負面

之處。

現實、意識型態與迷思

全球化的進程代表了資本主義國際化在質方面的新階段。但

這些變化的範圍與效應常常被誇大,且其中許多例子是出於政治

原因。許多迷思正在被大幅宣傳。因此,重要的是要看見全球化

的限制。

全球化或三極化(triadization)?

全球化的趨勢並非一線性的過程,也並未導致全球經濟真正

同質化的統一。事實上,我們所見到的,是世界經濟環繞在三個

極區之間的垂直重組(vertical restructuring),也就是使世界大多

數地區落入邊緣化的所謂三極—歐盟、日本與美國:第三世界、
東歐與前蘇聯的國家仍然低度發展。我們從下列事實便可看到這
6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點:91

‧ 資本最重要的流出、流入地是歐盟、日本與美國。在 1980

年代,三極的資本流動共佔全世界 80%。同期間,開發

中國家的的比例則從 25%降到 19%;1976 年時都還有

30%。1990 年代早期,流向開發中國家的資本再度增加,

而在 1994 年,從工業化國家流向開發中國家的資本(私

人貸款、投資和官方來源的錢)達到 2274 億美元,比

1993 年多了 6.7%。92但其中大部分的錢都流向了核心

的十個亞洲與拉丁美洲的國家之中。

甚至對那些受外國投資者歡迎的國家來說,資本的到來

也並非總是一件正面的事情。即使在 1994 年底墨西哥危

機爆發前,人們就很清楚,絕大多數光臨的資本是被私

有化吸引來的投機資本,而不會創造出任何新東西。資

本流向開發中國家此一過程也正在發生變化。投資者的

偏好與第一選擇可能很快就會改變。因此還不能確定,

今天吸引了資本的國家,明天是否也會繼續如此。

91
部分取自 Ruigrok & Van Tulder, 《國際重組的邏輯》 。亦見 Hirst &Thompson,
《質疑
全 球 化 》, 以 及 Paul Doremus 等 ,《 全 球 企 業的 迷 思 》( The Myth of the Globa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Corporation)
92
《金融時報》
(Het Finaniele Dagblad)
,1995 年 9 月 26 日。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69

‧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直接投資來自工業化國家,也在工業
化國家結束,如表 1.4 所示。
內部 FDI 存量
已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 中歐及東歐

1985 72.3 27.7 --


1990 79.3 20.6 0.1
1995 70.6 28.1 1.3
1997 68.0 30.2 1.8

對外 FDI 存量
已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 中歐及東歐

1985 95.7 4.3 --


1990 95.6 4.4 --
1995 91.5 8.4 0.1
1997 90.2 9.7 0.2

表 1.4 內部(inward)與對外(outward)FDI 存量的區域分配(%)93

‧ 大多數的國際貿易擴張(約 80%)涉及的是已開發國家。

‧ 超過 90%的跨國公司總部位於三極之中。100 家最大的

跨國公司中,有 38 家的總部在歐盟,29 家在美國,16

家在日本。大多數跨國公司的子公司位於其他的已開發

國家。

‧ 85%至 90%的高附加價值的高科技產品是在三極中被生
產與消費的,而其餘則大多數由新興工業國所佔去。

93
資料來源:UNCTAD,《1998 年世界投資報告:趨勢與決定因素》
,頁 5。
7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 在註冊的專利中,1980 年時有 85%是在下列五個國家中


註冊的: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跨國公司仍

然在其母國中從事大部分的研究與開發。

有鑑於此,全球化實在應該叫做「三極化」—即使全世界

只有 15%的人口住在這三極。如我們前面所見,沒有一個國家能

夠擺脫跨國公司與國際金融市場的壓力與影響,但是世界上的絕

大部分,卻得到極少或無法得到全球重組據說會帶來的好處。許

多第三世界國家正變得越來越邊緣化。1980 至 1991 年,OECD

成員國的平均每人 GNP 每年平均成長 2.3%;非洲撒哈拉沙漠以

南的數字則是-1.2%,北非與中東則是-2.4%。

第三世界絕大多數的情況也沒變好。只有少數新興工業國快

速地成長,但就許多方面而言,這些國家仍然是依賴性的,其他

國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走上同樣的發展道路。 94 這些成功的故

事,卻也在 1997 年中的深刻危機中終結了,而且還讓這些國家的

經濟成長大幅倒退。

把邊陲與中心綁在一起的依賴關係持續存在。它們由各種特

94
見 Walden Bello & Stephanie Rosenfeld, 《苦惱之龍:亞洲奇蹟的危機》 (Dragons in
,San Francisco: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evelopment
Distress: Asia‟s Miracle in Crisis)
Policy,1990,以及 Thomas Coutrot & Michel Husson, 《第三世界的命運:分析、總結
與展望》 (Les destins du Tiers monde: Analyse, bilan et perspectives)
,Luçon: Editions
Nathan,1993,頁 105-37。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71

定機制所維持,包括金融市場的規訓,但幾個其他的機制也同樣
扮演了角色。95首先,第三世界國家深受外債之苦,除非大部分

的外債能一筆勾消,否則它們永遠沒辦法還清。根據聯合國的資

料,開發中國家的外債從 1980 年的 5670 億美元,成長為 1992

年的 1 兆 4190 億美元。因此,十二年間,外債成長了兩倍半—

同期間,開發中國家付了 7113 億美元的利息以及 8909 億美元的

本金,總數是 1 兆 6622 億美元,這比 1980 年原有的負債要多上

三倍。這種趨勢到 1990 年代仍然持續,到了 1995 年,總負債達

到了 1 兆 9400 美元。96雖然償還的錢已經是原來借的錢的兩倍

多,開發中國家仍在負擔越來越高的債務。此外,窮國必須對付

惡化中的貿易條件。從南方流向北方的「看不見的移轉」
(invisible

transfer)據估計是每年 2000 億美元。97

這些全都持續地擴大了中心與邊陲間的鴻溝,而這是整個資

本主義史上不斷在發生的:

全球化並非真的全球性。跨國企業的活動集中在工業世
界,並零星散佈在低度開發的世界中。大多數人被排除在

對所有這些機制—遠多於這邊討論的兩個—的評論,見 Toussaint & Drucker 編,


95

《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自由市場的慘敗》。
96
Eric Toussaint,《要錢還是要命!全球金融的暴政》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The
,London: Pluto Press,1998。
Tyranny of Global Finance)
97
Augustin Papie(北—南委員會前成員),《國家危機的解決方案》(Proyecto de
,Montevideo: PST,1995,頁 5。
Resolución sobre la Coyuntura Nacional)
7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這個體系及櫥窗購物的等級之外,而且失業成長得比就業
快。然而,全球化的進程正在改變國家的特性,及在國家
疆界內的生活品質。98

無拘無束的資本?

即便是最大的跨國公司,也僅在有限的意義上是真正國際性

的:

全世界最大的一百家核心廠商中,沒有一家是真正「全
球」、「無拘無束」或「無國界」的。然而在管理的運作區
域的國際化中,有層級產生;銷售額中至少超過一半是在
國外產生的,有約四十家廠商;執行董事會與管理型態看
來還是非常具國家特色(national)的,僅有非常少數的例
外;研發仍然牢牢掌控在國內手裡,這部分的例外又更少
了;且大多數公司似乎認為,一個企業融資的全球化是太
不確定的一件事。99

跨國公司卻往往藉威脅要移往其他更便宜的國家,來企圖迫

使政府與工會讓步,它們尤其會說工資實在太高了。100這種去地

方化(delocalization)實際上並沒有出現;且通常這些威脅只是

98
《全球幻夢:帝國企業與世界新秩序》
Barnet & Cavanagh, ,頁 427。
99
《國際重組的邏輯》
Ruigrok & Van Tulder, ,頁 159。更新的研究如 Hirst & Thompson,
《質疑全球化》 ,以及 Doremus 等,《全球企業的迷思》 ,都做出了類似的結論。
100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還要在荷蘭生產任何東西呢?荷蘭的僱主為什麼不到俄國
去進行大規模投資?」見 Alfred Kleinknecht, 《荷蘭需要加薪嗎?對利潤、就業與出口
的的新熊彼得式解析》 (Heeft Nederland een loongolf nodig?: Een neo-Schumpeteriaans
,Amsterdam: VU,1994,頁 7。
verhaal over bedrijfswinsten, werkelegenheid en export)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73

空話而已。今天,在最具競爭力的工業部門中,工資僅佔總生產
成本的 5%到 10%而已,比 1970 年代的 25%要低。101此外,工資

本身—通常以每個員工每小時的成本來比較—其實沒有多大

意義,除非考慮到每個員工每小時能夠生產多少,也就是勞動生

產力。102

認為資本已變得完全「無拘無束」,這種想法並沒有事實根

據。不論大小,公司總依賴於國家或區域的市場、基礎建設(供

教育、知識、研究之用,但也包括硬體上如運輸之用)
、網絡、與

工會和政府的關係、並且經常要考慮到它們過去辛苦建立起來的

銷售模式。公司並不會輕率放棄這一切,它們也無法輕易在幾週

內到別的地方去重建這一切。

因此,工業跨國公司並不僅注意到哪裡工資最便宜、補助最

101
OECD 經濟學家 Charles Oman,
《金融時報》
,1995 年 10 月 6 日。
102
舉例來說,不斷重複荷蘭工資太高的這種論點,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批評:
只看或主要看(直接與間接)工資成本是不對的。像訓練、技術、基礎建設、產品品
質、產品區隔、服務、文化、市場鄰近性以及其他許多因素通常都更重要。英國下議
院的就業委員會(Employment Committee)最近一份報告顯示,日商在決定是否到英
格蘭投資時,幾乎或完全不把低工資成本納入考量;例如 Nissan 的工資成本只佔總成
本的不到 10%。
(《金融時報》 ,1994 年 2 月 11 日)
較高的工資通常反映了較高的生產力,這可能意味著每單位中的勞動成本極低。兩位
恩多芬科技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Eindhoven)的研究員結論道: 「荷蘭是歐洲最
有效率的國家之一。跨國公司的每生產單位工資成本往往是西歐中最低的。」 ,見 A. Van
〈產業的未來〉
de Ven & A. Kok, (De toekomst van de industrie)
,《經濟統計報告》
,1994
年 3 月 23 日,頁 264。
7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高;它們還發展出整套因地制宜的策略。有些公司首先會尋找出
口基地,以便能以最低的成本製造;有些公司則嘗試在特定區域

建立起「全球在地化」(globally localized)的生產與銷售網絡。

對這些公司而言,國家市場的規模、與鄰近國家貿易的機會、客

戶的鄰近性—如此它們才能迅速對消費者的偏好做出反應並提

供服務—都比低成本來得重要。103只是概括瞭解公司的國際化

策略是不夠的;對公司及它們因地制宜的運作進行具體的分析更

是不可或缺。

小國家,大市場?

最後一種迷思,是關於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角色。許多政

治人物都說,國家對經濟的影響,尤其是政治人物對經濟的影響,

必須被盡可能地削減,以把空間留給市場。
「小國家,大市場」不

僅是自由市場論者的信條,還包括越來越多贊同「市場規訓」

(market discipline)的社會民主派。但現實可不是這麼一回事。

國家的影響力並沒有被削減;它正被給予不同的任務,但不必然

比以前少。當全球化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國家的權力時,國家在其

103
舉例而言,基於這些原因,製造商捷安特(Giant)決定把一家腳踏車工廠從台灣移
往高工資的荷蘭萊利斯塔德(Lelystad) ,見 Het Parool,1995 年 10 月 7 日。Ruigrok &
《國際重組的邏輯》
Van Tulder( ,頁 174-200)區分出七種企業國際化的方法,從設立
螺絲起子工廠到「雙區域化」 (biregionalisation)
、「全球在地化」 (glocalisation)和全球
化等。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75

他領域的角色甚至不減反增。104

在大多數「去管制」的案例中,政府把自由化與再管制
(re-regulation)結合了起來,一方面重新擘畫舊規則,一
方面創造新規則。因此,我們被更自由的市場與更多的規
則纏在一起。事實上,這中間通常有符合邏輯的連結:自
由化需要再管制。105

我們已有許多國家的政府任務轉變的例子。以「法國自由主

義的假象」為標題,《歐洲人》(The European)1994 年時抱怨,

當時法國右翼政府的政策「變得越來越干預,而非如承諾的越來

。106在英國,政府的計劃已被柴契爾夫人砍除了,而反國家
越少」

(anti-state)的攻擊所帶來的通常是「半自治的 非政府組織」

( quasi-autonom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 簡 稱

,它們持續在開辦那些以往由地方政府負責的服務。107
Quangos)

自由市場鬥士雷根的行動,也並不符合他的官方意識型態。在他

任內,國家做的事情並沒有比較少,只不過部分改變了優先選擇:

Hobsbawm,〈猜測全球轉變〉(Guessing about global change)


104
,《國際勞動與工人階
級史》 (International Labor and Working-Class History)
,47 期,1995,頁 43。
105
Steven Vogel,《更自由的市場,更多的規則:先進工業國的管制改革》 (Freer Markets,
More Rules: Regulatory Reform in Advanced Industrial Countries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頁 3。
106
〈法國自由主義的假象〉(The illusion of French liberalism),《歐洲人》(The
,1994 年 5 月 26 日。
European)
107
《經濟學人》
,1994 年 8 月 6 日。
7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然而,雖然雷根強調要限制政府的擴張,但他在削減政府
開支方面並不成功。我們看到的倒是政府開支的特性在
1980 年代有可觀的轉變。雷根就任前一年,國防預算佔聯
邦總開支的 22.7%。1988 年,也就是雷根就任那一年,這
個數字升高至 27.3%。相比之下,聯邦開支用於社會服務、
所得安全的比例同期間卻都下降了 2.4%…。聯邦政府開支
的重組,從就業機會以及可取得的服務(available services)
來看,都對女性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08

國家在資本主義下總是負責執行某些重要的經濟功能—保

障財產權,統一貨幣單位、重量與體積,調節經濟,幫助確保投

入經濟過程(勞動力、補助、技術發展、基礎建設)
,維持與其他

國家的關係,以及最後但同樣重要的,組織社會共識109—但用

各種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強度來做這些事。國家有各種工具可

供使用,且不需單憑己力來完成所有任務。一家瑞士的跨國公司,

在荷蘭設立公司,它便可以仰賴荷蘭政府去執行那些對公司運作

來說必要的經濟功能;它不需要瑞士政府的直接介入。國家也可

以把主要的工作委派給私部門。它們當然可以在國際組織中一起

合作,然後把它們的權威轉移給那些組織。

國家的任務是如何、被誰執行的,以及它們的任務內容為何,

Ann May & Kurt Stephenson,〈女性與大緊縮:1980 年代中性別的政治經濟學〉


108

(Women and the great retrenchm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ender in the 1980s)
,《經濟
議題期刊》28 卷 2 期,1994,頁 535。
109
見 Murray,〈資本的國際化與民族國家〉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77

這並非永恆不變的。這都端視具體的經濟、社會、政治與制度發
展而定。世界經濟的國際化已讓國家越來越常在國際機構中一起

合作。但是像歐盟這樣的國際組織無法以真空狀態運作;這些組

織需要其會員國去建立起它們決策的合法性,並強迫公民去遵守。

因此,當政府在削減社會與集體計劃,大肆打擊西歐福利國

家的基礎時—左派在意識型態以及組織上的弱點幫了不少

忙—國家在其他領域的活動正在增加。國家正花費納稅人大筆

的錢來拯救陷入危機的銀行110,拒絕移民入境、逮捕非法移工,

有必要時則鎮壓勞工的反抗(像柴契爾夫人對付礦工,雷根對付

空檢人員一樣)
,大規模投資於基礎建設計劃(海底隧道、高速列

車、又新又大的機場)以吸引投資者,獎助研發並讓高等教育與

研發的關係更密切,減稅並提高補助以取悅僱主。

簡言之,國家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定義,而非被削減。那些關

於國家消失的措辭,大部分都是意識型態,被用來正當化以下舉

措:削減社會開支、解散公部門、以及既得利益者能單方面透過

110
自由市場的鬥士雷根特別花了數十億美金,把問題重重的 伊利諾大陸銀行
(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國有化,見 Steven Solomon, 《信心遊戲:未經選舉的央行
總裁如何治理被改變的世界經濟》(The Confidence Game: How Unelected Central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Bankers Are Governing the Changed World Economy)
1995,頁 171-72。 《商業週刊》 (1995 年 10 月 2 日)在日本政府介入以化解銀行的破產
危機後,滿意地指出,日本財政部在猶豫多年後,終於頒佈計劃,未來一旦銀行發生
危機,政府將用公帑來介入。
7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金融市場來實現越來越多的利潤。111

範圍與限制

再重複一次:太陽底下真的有新鮮事嗎?我們已經看到,全

球化的趨勢是如何以各種方式被表現,以及它是如何明確意味著

資本主義的加速國際化。這個過程對世界經濟以及民族國家的運

作產生了重要後果,並對目前與未來的世界大多數人造成負面影

響。只要讀過關於全球化的書或文章就可知道,許許多多流行的、

意識型態的措辭被扯得天花亂墜,全都說一切遲早都會改頭換面

而且更好,理由是,科技的重大突破已把世界統一起來,並強迫

所有人都要尊敬市場的「健康規訓」
。現實情況跟這些措辭根本一

點關係也沒有。去分析經濟全球化的實際影響、限制與矛盾,是

極端重要的。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正不均衡地(unevenly)出現,因為全球

化的影響隨不同國家而異。全球化是一個矛盾的過程,因為它遭

遇了各式各樣的反趨勢(counter-tendencies)、矛盾與既得利益。

因此,雖然全球化的趨勢極為強大,但是(還)不存在一個完全

整合的世界經濟。各種保護主義仍然清晰可辨;勞動力市場尤其

111
見 Linda Weiss, 《國家無能的神話》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8。
第一章 全球化:有何新奇之處? 79

難以被看成一個全球市場。這世界的確比五十年前更加全球化
了,但離理論上可能的程度還有不小距離。隨著持續進行的全球

化,且部分正由於持續進行的全球化,未來幾年將會充滿衝突與

矛盾:富國與富國之間;不同貿易集團之間;第三世界與 OECD

的成員國之間;開發中與東歐國家,和 IMF、世界銀行之間。

所有這些發展的結果都是開放的,因為能充分主導或控制今

天這國際化經濟的超國家機構,並不是自然或自動出現的。由於

缺乏國際層次上的管制,將導致快速擴張的國際危機的風險。由

於政府已自動放棄許多以往擁有的權威與管制工具,現在個別的

國家似乎是太大而無法解決小問題,且太小而無法有效解決大問

題。未來這可能導致無法控制的局面與進一步的混亂。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8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想像看看我們的政府對技術發展漠不關心…你可以爭論可能會
發生什麼事、會發生多久,但是可以確定的事,荷蘭社會絕不可
能存活下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重要的結論。首先,我們無
法阻擋新技術的應用…再者,政府的政策大部分都是技術發展的
囚徒…第三,技術發展正導致深刻的文化變遷。而發生變遷的文
化接著會讓我們準備好去接受更新的技術。

—馬爾賽‧范達姆(Marcel van Dam)1

若要尋找 1980 年代早期以來經濟國際化加速的原因,一定得

考慮到技術變遷的範圍與影響。技術,在絕大多數對漸增的全球

化做出的解釋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管理學大師、政客、經

濟學家都一起把全球化描繪為一種自動的—因此是不可避免

的—技術創新的產物,且在運輸部門、電信、自動化中尤其明

顯。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這個問題不僅對我們瞭解世界而言重

要,其答案更可能蘊含社會變遷與抗爭(protest)的意涵。如果

技術變遷本身便導致了全球化,那麼社會抗爭就幾乎沒什麼意義

了。

用直覺就能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這種技術決定論事實上站不
住腳。如果技術是全球化背後的推力,那麼,要如何解釋,第一

1
Marcel van Dam,《事物的成長》
(De opmars der dingen)
,1994,頁 9-10。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83

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的國際貿易都比 1914 年之前來得少?甚至


更困難的是,要如何理解,從 1914 到 1970 年整段期間,竟是「資

本市場的不自由,政府對國際資本流動設下重要限制」?2

真相是,技術變遷僅僅促進(facilitated)了全球化的進程,

而全球化進程是由蓄意的政治決策所啟動的,其先驅為 1970 年代

早期到 1980 年代早期的右翼美英政府。這些決策摧毀了戰後固定

匯率、管制資本流動的的布列敦森林體系,把歐洲許多地方轉化

為單一市場,並強迫南方對北方的產品與投資大開門戶。新自由

主義,其影響比技術要大得多,讓過去二十年來金融投機的爆炸

性擴張成為可能。

為什麼會全球化?

上一章所勾勒出最常見的對於全球化趨勢的解釋中,有些成

分不斷重複出現。首先,對於市場的解釋—一方面是地理上的,

包括第三世界以及 1989 年來的東歐,另一方面是透過商品化—

據稱讓各種產業更方便到不同的國家、大陸去生產與銷售產品,

以及更方便把活動切割、分散到世界上去。就這方面而言,一個

2
C. Adam, 〈國際化與金融及資本市場的整合〉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financial and capital markets),收於 Amnon Levy-Livermore, 《世界經濟全球化手冊》
(Handbook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Cheltenham: Edward Elgar,
1998,頁 559。
8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全球勞動力市場的發展是很重要的:由於熟練技術工人(skilled
workers)數量增加,使得拓展或重置(relocating)(部分)生產

與流通過程的可能性也增加。

公司利用這些新機會的能力,端視其在生產與研發中能賴以

獲利的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在最先進的部門中,需要

越來越大量的錢來開發、行銷新產品或新一代的既有產品,比如

說晶片。由於公司已經擴張跨越了單一國家的疆界,使其不論獨

立發展或與其他跨國公司合作,都更有機會在新的生產線上獲

利。歐洲國家逐漸整合進歐盟,主因即是因應資本的需求,以使

歐洲公司在面對日商或美商時更具競爭力,這就是一個好例子。

公司能夠利用新機會,因為新的資訊、通訊技術和更低廉的

運輸成本,已讓公司能夠在國際上拓展原料與半成品的供應網

絡,及生產、裝配、流通和市場。由於各種形式的去管制(勞動

力市場、投資規定、工時與金融市場)和私有化使然,公司在尋

找吸引人的投資與銷售選擇時,就有更大的決策空間。這使得國

家之間為了吸引投資者,彼此的競爭愈加激烈,並削弱了一國政

府控制「它們自己的」公司的能力。一個「國家」的地位如何,
將越來越需考量其對跨國行動者的「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所做出的貢獻,但弔詭地,國家一方面卻也逐漸「藉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85

由參與國際化的賽局來申明自己的存在。」3

全球化的趨勢在金融部門中最為突出。國際金融革命已導致

「在權力平衡之下,從國家與國際的公共機關(public authorities)

轉移至私營市場(private markets)的戲劇性轉變」。4

技術變遷在金融部門中一樣重要:
「在全球金融革命的背後,

是通訊與資訊處理的革命,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就是後者可

能不斷在與時俱進。」5這已經使得政策改變(policy changes)的

消息、對政策改變的反應、經濟與金融資訊、甚至那些乍看之下

與經濟無關緊要的消息(「太陽黑子」)
,都得以導致大筆資金在貨

幣或持股之間轉移。

銀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種類的公司之間的區別也更為

模糊了。許多公司採用先進的金融管理技術。許多公司,如福特、

通用汽車、豐田及通用電子,都擁有部門(divisions)或子公司

來跟銀行競爭。有些跨國公司靠著金融交易賺了更多的錢,而非

像以往那樣靠生產與銷售產品來致富。

3
Charles-Albert Michelet ,《 世 界 資 本 主 義 》( Le capitalisme mondial ), Paris:
Quadrige/PUF,1998。
4
Andrew Walter, 《世界權力與世界金錢》 (World Power and World Money)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1993,頁 199-200。
5
同上,頁 202。
8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以上種種因素,自 1970 年代中期以來,都因為工業化經濟體


中經濟成長走下坡而增強了。和前二十年比起來,由於投資報酬

的潛力下滑,這使得主要工業化國家中對積累財富的再投資也減

少了。現在的公司更經常擁有為數可觀的現金存底(cash reserves)

可供使用,而他們便不能或不想投資,因為他們靠購買股票就會

有更高的報酬率。不斷增加的資本量在地球表面浮動,到處尋覓

最高的利潤。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s)也握有越來越

多的錢可供揮灑。在 1970 年代以前,這種情形已經發生,只是範

圍有限,但後來便邁向了新階段。金融部門自 1970 年代以來擴張

得如此迅速,以致於它很快就被看做是和身體不成比例的大頭,

而這個大頭卻是長在這個小身體之上的。

只有在固定匯率的布列敦森林體系(其基礎是以美元兌換作

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黃金)瓦解之後,以上一切才得以發生,隨之

而來的便是影響深遠的金融部門去管制化,以及資本流動的自由

化。布列敦森林體系崩解後,浮動匯率的波動性(volatility)刺

激了金融創新的發展,如互換(swaps)、期貨(futures)和選擇

權(options)
。這些金融創新,削弱了國家對於跨國資本流動、金

融機構、及金融中心間激烈競爭的控制能力,這不但提高了不穩
定性,更增加了對進一步自由化與去管制的要求。新領域不斷被

探索、被施壓、被推進。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87

技術決定論

在對逐漸增加的生產、貿易流動、金融市場全球化的解釋之

中,許多要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撇開某些純粹的同義反覆

(tautology)不看,這些解釋普遍都有賴於一些的確在起作用的

因素(factors)
,但是這些因素本身也需要被解釋。為什麼所有這

些發展到了 1980 年代才開始?為什麼全球化不是發生在,哎,更

早的二十年前?

在使全球化得以成為可能的發展所做的比較全面的解釋中,

有一個因素被特別強調:技術變遷往往被引證作為對全球化的根

本解釋。為何如此,其實並不難理解。我們只要環顧四周,就會

發現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理性、混亂而捉摸不透。身處新世界

秩序之中,我們對自身生命、周遭世界的控制能力漸失。政客與

學者透過書寫與口述來強化這種印象6,說社會已變得如此複雜,

故有意識的人類行動將不再可能改造這個社會。7我們所面臨的生

6
主流經濟學者無法解釋世界上發生的改變,遑論發展出人們可藉以更加控制這些改
變的工具。見 Paul Ormerod,
《經濟學的死亡》
(The Death of Economics)
,London: Faber
and Faber,1994。
7
這類說法時常充滿明顯的矛盾。以 Frits Bolkestein(荷蘭執政黨自由民主人民黨前領
導人,現為歐洲委員會的成員)為例,在他的《手中的權力》(Het heft in handen)
(Amsterdam: Prometheus,1995)一書中,他不斷譴責 1970 年代的激進份子,以及所
有與他意見相左的人士,譴責這些人竟迂腐地認為社會能夠被改變。但 Bolkestein 自己
也做了同樣的預設。在回應「失業是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想法時,他寫道: 「沒有歷
史決定論這種東西。並非發生的一切都無法避免。我們正站在一旁袖手旁觀;我們就
是讓事情發生的人。」他據此來主張削減最低工資、讓解僱員工更方便等等。如果這
8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產與日常生活的轉變當中,技術變遷所扮演的角色也清晰可見。
那麼,除了把技術說成是全球化與這個時代的其他一切社會變遷

的原因以外,還有什麼比這更明確呢?難道技術不是無所不在、

複雜、難以捉摸又中性(neutral)嗎?

所謂全球化趨勢是技術發展的直接後果,這種宣稱最常也最

貌似有理地被用來解釋擴張、國際化與金融部門的去管制化。電

子媒體在量與質上的擴張,給國家管制機構帶來了大問題,而且

技術與創新似乎已讓一切人事物都無力招架。然而,如果我們檢

視事實,我們便可發現,這樣的宣稱是站不住腳的,且唯有透過

政治決策,金融創新與應用新技術才得以成為可能。

直到 1970 年代早期,所有主要的工業化國家都還控制了跨國

界的資本流動。之所以如此,是肇因於布列敦森林所達成的協議。

為了因應駭人的經濟大恐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時便針對戰後

的國際金融秩序展開了協商。最後,1944 年,在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的布列敦森林,成立了 IMF 和國際重建與開發銀行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即世界

銀行)。同一時間所籌畫的國際貿易組織並沒有實現,但是幾年

還不算是一種改變社會的主張—朝 Bolkestein 所希望改變的方向走—那我可真不


知道什麼才是了。不論他如何努力把他的經濟理念描繪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他終
究還是無法不揭示出:我們有選擇不同方向的自由。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89

後,經 GATT 主辦,目標在於降低關稅及貿易壁壘的國際貿易談


判回合展開了。

布列敦森林是一種固定匯率的體系。每個國家都依固定比率

將其貨幣與某數量的黃金或美元掛勾;也可拿美元來兌換固定數

量的黃金。匯率可以改變,但一般而言並不受歡迎,而且在一國

被允許這樣做之前,該國必須證明自己正在對付「根本失衡」

(fundamental disequilibria)的境況。

到 1960 年代末期以前,這個體系都運作得相當不錯。只有銀

行能依官方匯率進行貨幣交易,來為出國旅遊的客戶或國際貿易

服務。當時的貨幣世界相當簡單、容易理解,對中央銀行來說也

是這樣。

但布列敦森林體系一崩解,情況便改觀了。1969 年八月,尼

克森(Nixon)總統中止了美元對黃金的兌換關係,以避免美國的

黃金存量被兌換殆盡。然而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貨幣,而

且當美國在 1971 年八月永久關閉黃金櫃檯時,全世界實際上還是

轉換為某種美元本位制度(dollar standard)。但這種情況並不持

久,因為英國在 1972 年便受到逐漸增加的資本流動的壓力,而決


定讓英鎊浮動。其他的歐洲國家遂起而效尤。1973 年間,所有主

要貨幣都被允許浮動了。
9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固定匯率轉換為浮動匯率之後,原本受控制的資本流動變得
難以控制了。布列敦森林曾經是為了因應 1930 年代的保護主義,

主要目標即促進貿易增長。為了讓整個體系維持或多或少的固定

匯率(被視為貿易所必須)
,也為了控制住國內的經濟成長,各國

都持續管制跨國的資本流動。這些管制早在 1958 年就被破壞了幾

分,原因是當時美國境外的歐洲美元(Eurodollar)市場開始興

起;它快速崛起,尤其是 1960 年代的下半葉。8美國政府想要保

證美元的強勢地位,而英國政府則想要藉倫敦市在金融世界中的

角色來盡量獲利,這兩國便因其自身的利益分別促成了這些境外

市場的出現。9

 譯註:指存放於美國境外銀行的美元存款。
8
境外市場(offshore market)指的是這樣的市場:以外幣進行金融交易,以服務非本
國居民(non-residents)。由於稅率較低,控制與管制較少,故這些市場中的銀行業務
可能是吸引人的。有些小國如百慕達(Bermuda)、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摩納
哥、香港、盧森堡、利希登斯坦(Lichtenstein) ,已建立起廣泛的境外金融中心。
歐洲美元是由個人與機構在發行國之外所持有的貨幣。BIS 將歐洲美元描述為由美國境
外運作的銀行所獲得的美元,多半是存款(但某種程度是以互換[swaps]的方式將美
元兌成其他貨幣) ,且拿來借給世界其他地方的非銀行借款者。第一批歐洲美元,是由
一家位於北美的 Narodny 銀行(總部在莫斯科)所持有的美元,其在倫敦的辦公室把
這些美元借到西歐的其他地區;但現在的歐洲美元實際上不一定是美元,也不一定在
歐洲被持有。今天所有可能的歐洲貨幣是在全世界被交易的。見 G. Bannock, R. Baxter &
E. Davis,《企鵝經濟學辭典》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London: Penguin,
1992,頁 138;G. Bannock & W. Manser, 《企鵝金融國際辭典》 (The Penguin International
,London: Penguin,1995。
Dictionary of Finance)
9
Eric Helleiner,〈解釋金融市場的全球化:重新將國家納入考量〉(Explain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Bringing the states back in)《國際政治經濟學評論》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 卷 2 期,1995。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91

當越來越多國家解除對資本的管制,整個體系就土崩瓦解
了。美國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時間是 1974 年一月。10這比英

國的柴契爾夫人還要早了五年多。但柴契爾夫人一出手,日本、

德國、荷蘭及其他國家立刻尾隨其後。日本並不是主動要這樣做

的,而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才展開自由化。11

因此,解除戰後對資本流動的控制,是政治決策的後果。這

些決策為國際金融流動的增長、金融市場的整合與去管制化廓清

了道路,以及那些在布列敦森林體系瓦解後越來越普遍,被設計

來從利率波動與匯率紊亂當中獲利的衍生性商品及其他金融創

新。1980 年代是金融革命的時期。1980 年時,期貨、互換和選擇

權還幾乎不存在;十年過後,所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總值竟超過

七兆美元。12

歐盟的資本流動自由化,也是歐盟政府所做的政治決策的後

果,在歐洲單一市場法案(European Single Market Act,1985 年)

10
Helleiner,
〈解放金錢:較諸貿易障礙,國家為何更願意將資本控制自由化?〉 (Freeing
money: Why have states been more willing to liberalize capital controls than trade

barriers?)《政策科學》 (Policy Sciences)27 期,1994,頁 310。他指出,1970 和 1980
年代時,新自由主義思想在工業國得到越來越多追隨者,而美國 1970 年代早期將資本
流動自由化的決策,部分即導因於新自由主義的影響。
11
《世界權力與世界金錢》
Walter, ,頁 208;Helleiner,
〈解放金錢〉
,頁 308。
12
《信心遊戲:未經選舉的央行總裁如何治理被改變的世界經濟》
Steven Solomon, (The
Confidence Game: How Unelected Central Bankers Are Governing the Changed World
Econom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5。
9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及馬斯垂克條約(1992 年)中被穩固下來;新興的技術的確讓資
本流動的國際化成為可能,但這並不是自由化的原因。大批的第

三世界國家參與了全球競賽,競相吸引投資與資本,但這與應用

新技術本身並無多大關聯,真正的原因反倒是世界銀行、IMF 之

類的組織對這些國家進行有目標的施壓。

這些機構要求這些國家履行苛刻的結構調整計劃,否則就不

准從國際組織與商業銀行那邊貸款 13,而結構調整計劃為市場、

私有化、去管制帶來更大的自由,並迫使工資凍結、減少食物補

助、壓低保健與教育開支、使本國貨幣貶值。

我們常聽到一種說法,即由於技術變遷與全球化使然,目前

已不可能實施金融管制。這也不是真的。下述事實清楚說明了這

點。

首先,世界上最成功的經濟體中,許多是緩慢地將其金融市

場自由化的。直到最近,日本跟韓國都是這樣的例子。像印度這

樣金融去管制化最為緩慢的國家,在 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卻

受害較小,而受到重創的國家如馬來西亞,現在已重新實施部分

13
Ulrich Duchrow,《全球資本主義的替代方式:援引聖經歷史,謀劃政治行動》
(Alternatives to Global Capitalism: Drawn from Biblical History, Designed for Political
Action),Utrecht: International Books,1995,頁 102。 (本書中譯本: 《全球資本主義的
替代方式》 ,宋林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93

的資本管制,且沒有遇到重大的困難。

第二,只要政治(the political)將繼續存在,合作與管制就

似乎仍有其可能,即使金融市場的自由化與國際化往往令其益加

困難。例如,國際間嘗試協調合作,介入毒梟的洗錢活動;或是

當訛詐的國際信貸商業銀行(BCCI)破產時,中央銀行之間進行

國際合作以盡快調查損失。
「當要讓市場自由化、限制民選政府的

權力時,就從來不缺國際合作;這樣的優先次序可以被倒轉。」14

針對金融交易的所謂「托賓稅」
(Tobin tax)的詳細提議,也很清

楚告訴我們這點。15

第三,即使連世界銀行和 IMF 有時都建議東歐和第三世界國

家,要更為循序漸進地讓金融市場自由化,以盡可能限制破壞穩

定的投機活動。這些建議等於承認了:受限制的或循序漸進的去

管制化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可能是有用的。

的確,IMF 只把這些視為特殊狀況,即有些國家(仍然)沒

有穩定的金融體系,或是必須應付總體經濟上的不穩定。為了避

免誤判客觀情勢,IMF 正在修改它的規章。自 1945 年以來,這

14
Michie,〈導言〉 ,收於 Michie & Grieve Smith 編, 《管理全球經濟》 (Managing th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頁 xxvi。
Global Economy)
15
見 François Chesnais, 《要不要托賓?:一種對資本課徵的國際稅》 (Tobin or not Tobin?:
,Paris: L’Esprit Frappeur,1999。
Une taxe internationale sur le capital)
9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些規章表示對資本流動的管制是可接受的,但是 IMF 的高階主管


想要重寫該條文,以使不受限制的資本流動成為所有成員的目

標。趨勢很清楚。1990 年代中期,有 60 到 70 個國家讓資本流動

完全自由化了;在此十年之前,只有 20 到 30 個國家如此。16

第四,人人都應體認到:至少某種形式的國際金融管制是必

要且可能做到的。位於瑞士巴塞爾(Basel)的 BIS,是重要國家

的央行總裁每月會面討論世界局勢之處,如果可能的話,便互相

協調政策。1988 年的時候,他們(經過漫長的談判)通過了一項

具約束力的規則,設立了準備金構成(reserves composition)的標

準,而所有在國際上活動的銀行皆必須遵守。同樣地,這個曾經

被描述為「在巴塞爾繁榮起來的國際共濟會」17的 BIS,於 1995

年通過一項臨時指示,銀行可藉其來計算必備的準備金存量,以

應付金融市場上可能遭遇的損失(包括衍生商品)。

由於世界金融極不穩定,故這些還只是非常溫和的作法;但

是它們的確是管制措施,這表示,管制措施事實上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國際管制可能做到,那麼國家管制亦然。國際管制要比國家

管制來得困難;它無論如何都要讓交易得以在某種次全球

16
Michel Camdessus,〈IMF 打開資 本帳的 方法〉( The IMF way to open capital

accounts)《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
,1995 年 9 月 29 日。
17
《信心遊戲》
Solomon, ,頁 111。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95

(subglobal)、區域或國家的層次上被追蹤、記錄。

第五,有人說技術的進步與國際化的深化必然導致較少的控

制與監督,但這並非實情。現在的確是這樣沒錯,但即使就現在

這種片面設計的技術工具來看,情況也不必然如此。若更大規模

地把新技術應用到國際化的金融市場,那麼原則上要追蹤、記錄

所有金融交易是更加容易的。 18這樣做的困難度往往被誇大了,

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中每個部門至多只要用三到四組電腦系統來

處理交易。絕大多數的貨幣交易都是以三組系統來完成的:商業

資訊企業集團路透社(Reuters)
;Minex,一家日本公司;以及透

過電子交易系統(EBS)
,貨幣市場中最大型的銀行與電子資訊企

業集團國通(Quotron)一起合作。路透社在全世界有超過一萬九

千組終端機,而且據估計,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貨幣交易是純粹靠

路透社的系統完成的。彭博(Bloomberg)壟斷股票交易的程度

也差堪比擬。19

我們無法不做以下結論:
「金融的去管制化以前是,且現在也

18
在倫敦《衛報》 (Guardian)撰寫經濟學議題的 Ruth Kelly,表示應該優先考慮把所
有的交易都交由政府登記。見〈衍生性商品:對國際金融體系的威脅〉 (Derivatives: A
,收於 Michie & Grieve Smith 編,
growing threat 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管
理全球經濟》 ,頁 224-29。

譯註:著名的財經傳媒集團。創辦人是美國的 Michael Bloomberg,他於 2001 年代
表共和黨參選紐約市長,並獲得勝選。
19
同上,頁 227。
9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是,主要由政治推動的結果」
。問題不在於這種趨勢可否逆轉,而
在於它還能持續多久:

追根究底,管制所依賴的是執行適當約束的政治意願,這
樣一來,由於有被揭發的風險,大多數人就會遵守法令。
雖然這樣的法令總可以在技術上被(某些人,暫時)規避,
但這不足以成為反對這些法令或反對執行這些法令的理
由,正如雖然存在無法偵破的謀殺案,但這也不能被拿來
反對謀殺罪。20

此外,全球菁英們自己也不完全相信情況是不可逆轉的。若

如此,他們便不會竭力創建國際組織與協定,用集體懲罰來威脅

那些企圖轉向的國家了。像美加自由貿易協定、NAFTA、GATT

烏拉圭回合這些協定,可不只是單純的商業協議而已。它們明顯

地嘗試要削減國家的主權。21

新技術所帶來的的可能性,顯然在國際化與全球化中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它們讓革命性的轉變得以成為可能,而且一旦應用

上的(法律、社會、財政或管制的)障礙被排除或削減,新的應

用與各種可能性便透過一種自我強化(self-reinforcing)的過程而

20
Manfred Bienefeld, 〈處於二十世紀炎夏的資本主義與民族國家〉 (Capitalism and the
,收於 Ralph Miliband and Leo Panitch
nation state in the dog day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編, 《社會主義文摘 1994:全球主義與國族主義之間》 (Socialist Register 1994: Between
Globalism and Nationalism) ,London: Merlin Press,1994,頁 101-02。
21
同上,頁 102-03。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97

成形,讓更多的金錢與知識投資進來。但這並不是發生在真空狀
態的獨立過程:制度因素與力量關係(relationships of force)劃定

了競賽場地。學界已越來越注意到技術創新與以下現象的緊密連

結:生產與市場組織的轉變、制度變遷、新基礎建設的發展。22在

此架構下,「促成技術」(enabling technologies)這種說法被創造

出來了。23即使是常被指責為決定論者的馬克思,都把技術描寫

成「更接近一種促成的因素(enabling factor),而非原始的事由

(original cause)、獨立的力量或決定性的因素。」24

促成技術讓市場擴張至新的地理區域。低成本的地點若要為

人所用,則一定要拉近距離,又不需耗費過度的成本,且一定要

讓這樣的操作能夠被有效協調與追蹤。對國際生產、金融流動、

跨國公司的發展來說,
「促成技術」的發展是先決條件。在運輸、

通訊、組織複雜而廣闊的活動等領域的技術特別重要。但不論這

些技術可能有多重要,它們都不能被視作國際生產與跨國公司的

原因;它們只是讓這些現象得以成為可能。

22
特別見 Christopher Freeman,〈技術變遷的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劍橋經濟學期刊》18 期,1994,頁 483。
23
Peter Dicken,《全球轉變:混亂世界中的產業變遷》 (Global Shift: Industrial Change in
,London: Harper & Row,1986,頁 106-7。
a Turbulent World)
24
B. Bimber,〈技術決定論的三種面貌〉 (Three faces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收
於 Merritt Roe Smith & Leo Marx 編, 《技術驅動了歷史嗎?:技術決定論的兩難》 (Does
Technology Drive History?: The Dilemma of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Cambridge: MIT
Press,1995,頁 95。
9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邁向解釋

我們彷彿看到一幅教條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謔畫,許多解釋方

式都把全球化呈現為革命性技術變遷的直接結果。但唯有透過國

家與國際的社會(也就是說,經濟、政治、法律與制度)變遷,

才有可能應用這些技術的創新。舉個有趣的例子來說,歐盟委員

會(Commission)優先考慮解決一切可能的法律與制度的議題與

障礙,以讓歐洲在世界的技術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有個「高層

團體」(high-level group),成員包括重要的企業主管,針對這個

議題寫了份建議書給歐盟委員會,信中特別強調要保護智慧財產

權,且最好是在國際的層次上;更快速地發展電子與法律的保護

措施;發展媒體所有權(media ownership)的新規範;以及適用

新市場環境的反托辣斯政策。

然而,這些根本的社會變遷為什麼會出現?我們絕不可忽視

這個問題,除非我們假定人類所經驗的一切都是偶然發生的,如

私有化、去管制化、技術變遷、自由化、金融部門(相較於生產

部門)不成比例的成長、政治決策的去政治化、市場的擴張。若

是如此,那就沒有需要解釋了,而針對「為何所有使全球化得以
成為可能的改變都發生在 1980 年代早期」這樣的問題,就有了簡

單的解答:純粹偶然。但是那些滿足於這種說法(全球化的出現,

是由於具同樣效果的個別決策之間偶然的聚合)的人,卻根本什
第二章 全球化:技術變遷的產物? 99

麼也沒有解釋。此外,他們只能對既成事實做出反應,但事情已
經太遲了,而他們卻不去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接下來的章節將嘗試解釋,我們能夠如何理解那些讓全球化

得以成為可能的政治、社會、經濟與制度變遷。這個嘗試本身可

能會讓某些人覺得奇怪。在「碎裂」
(fragmentation)或「意識型

態終結」的後現代時代中,對於世界上紛然雜陳的社會、經濟、

意識型態發展與趨勢,已經不流行去提出統攝性(overarching)

的關聯(connection)與連貫解釋(coherence),而是通常把這些

發展與趨勢視為彼此割離、互不相干。大學或學術期刊中,沒有

很多人會去麻煩地做這種連結的工作。

但對於那些希望在看來失去控制、無法阻遏的全球化浪潮中

破除絕望、無力感的人來說,去解釋這何以正在發生、其原因為

何、其走向又為何,就變得至關重要。這本身就有足夠的正當性,

讓人去尋找、討論那些得以用來梳理、解釋、理解社會中劇烈變

遷(經濟首當其衝)的分析架構。我們可以從檢視資本主義經濟

的運動規律開始,來作為進一步分析的紮實基礎。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0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從某些方面來說,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比如說我認為經濟優
先。瞧,戴高樂(De Gaulle)說:
「經濟就像是軍隊的食物補給:
它負責殿後。」胡說八道。經濟一馬當先,其餘緊跟在後:不管
經濟蓬勃還是蕭條,你都可以立刻看到其長遠的文化、政治、社
會後果。

—弗利茲‧伯克斯坦(Frits Bolkestein)

荷蘭右翼政黨自由民主人民黨(VVD)前領導人,
現為歐洲委員會委員(European Commissioner)
1

在以往,經濟波動與週期,不論長期、中期、短期,都被商人與
經濟學家所接受,就像農夫接受天氣的變動一樣。我們對其無力
可施:它們創造機會與問題,它們可能為個人或產業帶來意外之
財或破產倒閉…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
2

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國內與國際間的研究中

心、經濟學家和分析師,每天都試著預測經濟增長的水平、通貨

膨脹的伴隨現象、失業率升降的幅度。要做出這些預測並不容易;

有的時候,經濟走向似乎並非人力所能掌握。3有個廣為人知的例

1
《NRC 每日電郵》
Frits Bolkestein, (NRC Handelsblad)
,1994 年 11 月 29 日。
2
Eric Hobsbawm, 《極端的年代:二十世紀簡史 1914-1991》 (The Age of Extremes: The
,London: Michael Joseoh,1994,頁 87。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
3
舉例來說,貨幣政策對經濟趨勢有直接影響的美國聯邦準備銀行公開市場委員會
(Open Market Committee) ,在 1980 到 1994 年間,預測 GNP 增長生效者僅達三分之
一,見《商業週刊》 ,1995 年 9 月 25 日。經濟學家 E. Westerhout 曾一度下結論,認為
荷蘭中央計劃局(Central Planning Bureau)根據前一年度趨勢所預測的次年趨勢,其
準確度平均而言不比任何人好到哪去,見〈中央計劃局預測的品質〉 (De kwaliteit van
CPB-voorspellingen)。這實在讓那些宣稱能依其模型來做出準確預測的經濟學家傷腦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03

子是,OECD 在 1994 年後期出的紕漏—就在墨西哥的批索危機爆


發前—竟然預測墨西哥經濟將迎向黃金時期;到了 1997 年初,
「亞

洲之虎」危機發生之前,OECD 又犯了同樣的錯誤。IMF 也好不

到哪裡去。比如說,它在 1994 年九月預測主要工業國次年將成長

3.6%,但六個月後便向下修正為 3.0%,再過半年則又向下修正為

2.4%。

然而,經濟發展並不是隨機的,也不會持續、穩定地向前運

動。成長期與停滯期交替出現,節奏不一,但有某種規律

(regularity)可尋。沒有經濟學家會否認經濟發展有週期存在。

當十九世紀的政治經濟學家開始研究經濟發展的波動時,這些商

業週期大約持續十年。今天,其長度只有四到五年,粗略來說也

就是公司設備的平均壽命。這些規律出現的週期,是經濟內在機

制 運 作 的 結 果 , 因 此 是 內 生 ( endogenous ) 且 自 我 調 節

(self-regulating)的。

正如所有基本經濟學教科書會提到的,僱主的目標是盡可能

獲取利潤。他們所做出的個別決定,是為了使利潤率最大化—利

潤率是利潤與其投資的固定資本(constant capital,生產工具與原

筋。
「預測是困難的,尤其是預測未來」是個開玩笑的評語。有個對經濟學家的定義更
不討喜:
「經濟學家是那些可以今天向你解釋,為什麼他前天做的預測沒有在昨天成真
的人。」
10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料)、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工資)間的比率。如果所有這
些未經協調的決策能導致平衡的經濟發展,那可真的是奇蹟了。

事實上可不是這麼一回事,它們真正帶來的結果是經濟發展中的

盛衰起伏。

令人驚訝地,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運動的規律所做

的分析,仍然切合當今現實4,但是他並沒有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危

機理論。隨著時間的遞移,自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經濟學家發展

出四種對經濟週期的基本解釋:5

4
Daniel Bensaïd 寫了兩本傑出的著作,討論馬克思與今天的關聯: 《時間的不和諧:論
危機、階級與歷史》( La discordance des temps: Essais sur les crises, les classes,
,Paris: Editions de la Passion,1995;
l‟histoire) 《不合時宜的馬克思:批判性冒險的偉
大與悲慘》 (Marx l‟intempestif: Grandeurs et misères d‟une aventure critique XIXe-XXe
siècles) ,Paris: Fayard,1995。
5
見 Christian Barsoc, 《資本主義的齒輪:馬克思主義經濟分析原理》 (Les rouages du
,Paris: La Brèche,1994。本章與
capitalisme: Eléments d‟analyse économmique marxiste)
第四章無法避免會使用一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觀念。我盡可能將術語描述或定義得簡
單些(有時候太過簡單了) 。讀者若覺得不足或想進一步研究,可以參考許多馬克思主
義經濟學概論中的任一本,如曼德爾,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簡論》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New York: Pathfinder,1970(本書中譯本: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簡論》 ,
台北:唐山,1998) ;或 Duncan Foley, 《理解資本論:馬克思的經濟理論》 (Understanding
Capital: Marx‟s Economic The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以下是對本節所用觀念的解釋:
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馬克思解釋道,剩餘價值可分割為利潤、利息與地租。此處
我們則忽略這點,而將利潤率定義為「利潤除以固定資本加可變資本」
(s/c+v)

如果我們同時把這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都除以 v,我們便得到(s/v)/[(c/v)+1]
。把
公式這樣寫,則我們對利潤率的可能變化會有更深刻的瞭解。
s/v 是剩餘價值率或剝削率。它表示的是以下兩者的比率:僱主所攫取的創造出來的價
值,以及被當成工資付出去的部分。其含意是:如果工資上漲(用利潤來支付) ,那麼
原則上—如果沒有相反的趨勢在作用—利潤率便下降。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05

剝削率的下降(falling rate of exploitation):在擴張階段中,


由於失業減少,工人運動比較容易要求較佳的勞動條件。職是之

故,和可變資本(工資)相應的利潤便下降了。

比例失調(disproportionality):若要有平衡的經濟增長,則

對不同種類的商品的需求,必須以均衡的方式成長。由於個別僱

主所做的決策未經彼此協調,故現實情況很少是如此。

消費不足(underconsumption):由於僱主試圖盡可能將工資

壓低,故生產能力與對消費品(第二部類)的有效需求之間出現

了落差。這種需求上的不足,也會對生產工具的需求(第一部類)

產生影響。

過度積累(overaccumulation):由於投入固定資本的速度高

於剝削率成長的速度,故增長的投資導致了較低的資本回收率。

事實上,對於短週期的具體分析顯示,通常這些因素是以不

同的組合方式在一起運作的。單一原因(monocausal)的解釋很

少能充分掌握現實。

c/v 是資本的有機構成。它表示的是以下兩者的比率:投資於機器與原料的資本,與投
資於勞動力的資本。其含意是:如果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比如說透過自動化,那麼
原則上—如果沒有相反的趨勢在作用—利潤率便下降。
 譯註:可參考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第二十、二十一章的分析。「部類」的德
文原文是 Abteilung,英譯是 department,此處我按照中國大陸一般的譯法。
10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這些短週期並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所能找到的唯一模
式。另外還可區辨出持續約五十年的長波運動,包括擴張期(A)

和衰退期(B)
。這些波動通常稱做康德拉季耶夫長波,是依俄國

馬克思主義者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v)命名的,1920

年代時他在莫斯科主持了一個研究所,研究資本主義的經濟週

期。康德拉季耶夫(1930 年被史達林放逐到西伯利亞的拘留營,

隨後在該地過世)並不是第一個討論長波的人。6但是他首先提出

豐富的經驗資料,從而促成了延伸的討論。

雖然有大量的經驗資料可證明長波的存在,但這個觀念在經濟

學家之間仍然極具爭議。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
,現代經濟理

論的教父之一,便曾把長波稱做「科幻小說」 。7相
(science fiction)

對地,曼德爾(Ernest Mandel)描述道,對於長波存在的接受度,

也同樣有其長波,且與長波這個經濟現象呈反週期性的運動。8

6
在康德拉季耶夫之前,有些人已為文探討過長波,俄國的帕武斯和荷蘭的范格德倫、
德渥爾夫(De Wolff)是其中幾個。見 Jaap van Duijn, 《經濟中的長波》 (De longe golf
,Assen: Van Gorcum,1979,頁 30-32;另見 Frank Kalshoven,
in de economie) 《論荷蘭
的 馬 克 思 主 義 經 濟 學 》( Over marxistische economie in Nederland, 1883-1939 ),
Amsterdam: Thesis Publishers,1993,頁 119。
7
在 1978 年的一期《花旗每月經濟通訊》 (Citibank Monthly Economic Letter)中,長波
也同樣被描述成一種迷思,被那些相信歷史的神秘開展(unfolding)的人所散佈。見
《現代的長週期、繁榮與戰爭》
Joshua Goldstein, (Long Cycles, Prosperity and War in the
Modern 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8,頁 21-22。
8
曼德爾,《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Long Waves of Capitalist
,London: Verso,1995,頁 97。
Development: A Marxist Interpretation) (本書中譯本:
《資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07

當帕武斯(Alexander Parvus)和范格德倫(J. Van Gelderen)


在 1893 至 1913 這段長擴張期中開始討論長波時,經濟學界幾乎

沒有任何反應。但到了兩次大戰期間的長衰退期,則情況開始轉

變,當時康德拉季耶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
、杜普列茲

(Leon H. Dupriez)的著作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在戰後的長擴張

期中,長波理論又再一次被遺忘甚至被拒斥。曼德爾幾乎是唯一

的例外,他在 1964 年便預測,到了 1960 年代晚期或 1970 年代早

期,長擴張期便會結束,進入新的衰退期。自 1970 年代中期的衰

退期開始,人們對長波的興趣又再度大幅增加了。汗牛充棟的論

文、專書都在討論這個主題。1976 年,甚至連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都委託進行了一項長波的報告。9

表 3.1 將十八世紀末以來的長波分為擴張期與衰退期。不同

的研究者會使用不同的日期來作為轉折點,這取決於(舉例來說)

他們所聚焦的國家,但是這不會影響整體的圖像。

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譯,北京:商務印
書館,1998)
9
《現代的長週期、繁榮與戰爭》
Goldstein, ,頁 62。
10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擴張期 衰退期

第一次長波 1789-1816 1816-48


第二次長波 1848-73 1873-96
第三次長波 1896-1919 1919/20-45
第四次長波 1940/45-67/73 1968/72 — …

表 3.1 十八世紀末以來的長波10

那麼,這些到底是什麼的長波?擴張期與衰退期之間的區別是

明顯可見的,尤其是平均經濟成長率的差別。從表 3.2 中即看得出

來,這張表列出了工業化國家平均每人 GNP 的年平均成長率。11

年 美元 年平均變 (%)
(1980 年價格) 化

1950 3,298 —
1973 7,396 1950-73 3.6
1989 10,104 1973-89 2.0

表 3.2 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每人 GNP

這些合計的統計數字掩蓋了不同國家之間的差異。但如同表

3.3 所顯示,長波運動是國際性的現象,在所有資本主義國家中都

觀察得到。

10
資料來源:Barsoc,
《資本主義的齒輪》
,頁 53。
11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轉引自 Harry Magdoff, 〈全球化:目的何在?〉 (Globalization:
To what end?)收於 Ralph Miliband & Leo Panitch 編,
《社會主義文摘 1992:新世界秩
序?》 ,頁 48。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09

A:1964-73 B:1983-92 B/A

西德 4.5 2.9 0.64


法國 5.3 2.2 0.42
義大利 5.0 2.4 0.48
英國 3.3 2.3 0.69
美國 4.0 2.9 0.72
加拿大 5.6 2.8 0.50
日本 9.6 4.0 0.42
荷蘭 5.6 2.4 0.45

表 3.3 實質 GNP 成長以及 1983-92、1964-73 之間的比率(%)


12

許多人都被經驗資料說服,認為長波的確存在。至於該用何

種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卻意見紛歧:

以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為基礎來做出準確的預測,已被證明
為可能—這在經濟學中並不常見—這使許多歷史學家相信
其中必定有值得探究之處,即使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13

第一場針對長波成因的討論發生在 1920 到 1950 年之間。有

四種基本的研究取向:14

12
資 料 來 源 : J. Eatwell ,〈 失 業 的 國 際 根 源 〉( The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unemployment),收於 Michie & John Grieve Smith 編, 《管理全球經濟》 (Managing th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頁 276。荷蘭的數據取自荷
Global Economy)
蘭中央計劃局。
13
Hobsbawm,《極端的年代》
,頁 87n。
14
此處的分類借自 Goldstein,
《現代的長週期、繁榮與戰爭》
,頁 23-39。其他的理論
則結合了多種不同的解釋。
11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1. 資本投資理論(capital investment theory),和康德拉


季耶夫自己有關,這種理論認為長波肇因於對資本財

(capital goods)的投資,以及長久下來資本財的折

舊,如鐵路、運河和工廠。經濟繁榮時,會產生對資

本財的過度投資,這便導致了衰退,而多餘的資本即

在衰退中被沖銷。這樣一來,資本的貶值又會促發景

氣好轉的可能性。

2. 資本主義危機理論(capitalist crisis theory)


,和托洛茨

基(Leon Trotsky)有關,主張長波是利潤率下降趨勢

(最早期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即曾描述過)的產物。

根據這種理論,長波首要是固定資本增加的徵兆,且

一個長衰退期並不會自動地,也就是內生地,導致一

個新的擴張期。進入新擴張期的轉折點,是外生因素

(exogenous factors)的結果—比如說發現新的自然資

源、擴張市場、或工人運動的歷史性挫敗—而使長期

的條件變得更有利於資本積累。利潤率的上升使新的

擴張期成為可能,但是新的衰退將不可避免地隨之而

來。

3. 創新理論(innovation theory),和熊彼得有關,認為

長波是特定時刻、特定部門中一連串的創新所導致的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11

結果。這一連串互相連結的創新,在經濟中創造出新
的領導部門,而這個領導部門迅速成長,導致新的復

甦。在這段擴張期中,幾乎不會有新的徹底創新出

現,因為只要對既有的技術進行投資便可以獲得不錯

的利潤。然而,經過一段時間,這些促成經濟擴張的

創新所帶來的報酬日益下跌,使得經濟冷卻,終究帶

來了衰退。在這段衰退期間,創新又變得富吸引力

了,但是創新並不總是在發生。這可能是最多長波理

論家支持的研究取向。

4. 戰爭理論(war theory),和一個以歐洲學者為主的團

體有關,包括杜普列茲,主張長波是重大戰爭的結果

(或至少密切相關)。週期性重大戰爭的後果—尤其

是通貨膨脹—使世界經濟反覆受創,並導致長波。有

一群貨幣學派的經濟學家(在某些方面和戰爭理論家

有關),在討論階段的初期發展出一套平行的理論,

根據該理論,不僅戰爭,就連黃金生產也會影響價

格。在這兩種理論流派中,長波首要是一種貨幣現

象。自 1950 年代以來,這個學派在經濟討論中沒有


扮演任何角色,雖然它在政治與社會學的爭論中有其

重要性。
11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在對長波的解釋類型上,資本主義危機理論與其他理論有根
本的區別。相對於其他理論,資本主義危機理論是屬於非決定論

(non-determinist)的,因為它認為,沒有任何事情能擔保衰退長

波會必然讓位給新的擴張長波。

自 1923 年起,康德拉季耶夫和托洛茨基環繞此一重要議題進

行了持續的討論。在康德拉季耶夫的長波解釋中,資本投資佔了

核心地位。在衰退期積累起來的積蓄,被集中起來進行大規模投

資,而導致新的擴張期。托洛茨基批評這種理論的循環式

(cyclical)特性,並主張長波是資本主義發展中經濟成長加速或

減緩的特定歷史階段。根據托洛茨基的說法,不像短期的經濟週

期,在長波中,新的擴張期並不會因為資本主義的內在動力而自

動啟始。非經濟因素—「系統震撼」
(system shocks)—是新的擴

張期的必要條件:資本主義攫取新國家或新大陸,發現新天然資

源,或發生重大事件如戰爭或革命。15

在戰後的擴張期年間,人們對長波的興趣減少了,但是在

1974 至 75 年的整體衰退(對所有資本主義國家而言,代表了第

15
康德拉季耶夫和托洛茨基之間的爭論,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內部深刻的意見紛歧,這
在長波爭論爆發之前就已在進行,且牽涉到長波以外的許多事情。這可以連結至考茨
基(Kautsky)與列寧針對資本主義穩定性或不穩定性的討論,以及從中可得到的關於
工人運動策略的政治結論:康德拉季耶夫傾向考茨基的保守立場,而托洛茨基則與列
寧具有同樣的革命樂觀主義,見 Goldstein,
《現代的長週期、繁榮與戰爭》
,頁 31。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13

四次長波中的轉捩點)之後,對長波的興趣又再度復甦了。針對
長波的第二度討論展開於 1970 年代中期,由曼德爾與羅斯托

(Walt Rostow)的著作啟其端。有三個研究學派興起,分別採用

康德拉季耶夫、托洛茨基、熊彼得(順帶一提,為非馬克思主義

者)的研究取向。
「資本主義危機學派」由比利時的托洛茨基主義

經濟學家曼德爾領導;受康德拉季耶夫影響的「資本投資學派」

由佛瑞斯特(Jay Forrester)及他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動態

系統建模(Dynamic System Modellers)團隊來主導;熊彼得式的

「創新學派」則以西德的曼希(Gerhard Mensch)和英國的弗立

曼(Christopher Freeman)為主。16

由曼德爾進一步闡發的理論 17及其他長波理論之間最重要的

差異,正如在此之前幾十年所進行的第一場討論一樣,在於以下

問題:新的擴張期是否會自動展開(也就是內生的)
,抑或有賴於

外在因素。熊彼得的研究取向「有幾分決定論的色彩,因其把重

。18這種
點放在創新,但卻沒有更廣泛地連結至社會與政治制度」

決定論與曼德爾是格格不入的。曼德爾明白表示,從長期擴張到

16
此分類取自 Goldstein,
《現代的長週期、繁榮與戰爭》
,頁 40。
17
於 1978、1980、1992、1995 年出版的英文著作,都列在參考書目中。
18
Phillip O’Hara, 〈以制度論的觀點評論長波理論:熊彼得式創新、調節模式與積累的
社會結構〉 (An institutionalist review of long wave theories: Schumpeterian innovation,

modes of regu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s of accumulation)《經濟議題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8 卷 2 期,1994,頁 496。
11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長期衰退這種實質上內生的轉折,與長期衰退到長期擴張這種非
屬內生、故需外部「系統震撼」的轉折,兩者不可相提並論。根

據這套理論,啟始於 1849、1893、1940/49 年的三次擴張長波,

並不是之前衰退狀態所無法避免的結果,而是肇因於戰爭、資產

階級革命、成功的反革命或黃金產量的大幅增加。19

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長波

第二章的結論是:全球化並非技術發展的直接結果;唯有具

備必要的社會關係時,技術創新方可被應用。據此,若要解釋那

些讓全球化成為可能的政治、社會、經濟與制度變遷,那這種解

釋必須是非決定論的。現有的長波理論之一,即資本主義危機理

論,提供了這樣的非機械式解釋。根據此一理論,到底什麼是長

波呢?

長波—也可以稱做資本主義或生產秩序的歷史時期—是持
續數十年的一段時期,在這段期間,一組制度形式
(institutional form)成形,並走向衰落…:這組制度形式
持 續 地 規 範 了 積 累 因 素 中 的 矛 盾 運 動 ( contradictory
play)。20

使用「波動」
(wave)而非「週期」
(cycle)有其原因。不像

19
曼德爾,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頁 105。
20
《資本主義的齒輪》
Barsoc, ,頁 52。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15

短期的週期,長波並非受資本主義的運動規律支配而自動啟始。
如表 3.1 所顯示,它們的長短也是有變化的。
「擴張長波並不會從

衰退長波中自動產生」是這種長波理論的關鍵,且將它和其他理

論區隔開來。整體而言,在資本主義之下,平均利潤率是處於下

滑狀態的。但歷史上發生過三次利潤率突然攀升的狀況:1848 年

後;1893 年後;1940 年左右的美國以及 1948-49 年左右的西歐與

日本。超經濟的系統震撼在三次當中都扮演了關鍵角色,並導致

世界市場的突然擴張,與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條件的根本改變。

1848 年後,利潤率之所以能夠長期上升,是因為歐洲發生自由派

或所謂資產階級革命,且緊跟在 1846-48 年美國征服半個墨西哥

後,加利福尼亞發現了金礦。對新征服的非洲、亞洲殖民地進行

大量投資,且在南非發現蘭德(Rand)金礦,是 1893 年後利潤

率上升的關鍵。要是沒有法西斯主義與戰爭的長期累積效果,也

不可能出現戰後的擴張期。21

為了瞭解理論背景,我們必須回到馬克思。在《資本論》第

三卷,他解釋了資本主義經濟中為何平均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22

21
曼德爾, 〈針對資本主義發展長波的國際爭論:仲裁總清算〉 (The international debate
,收於 Alfred
on long wav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 intermediary balance sheet)
Kleinknecht, Mandel,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 編,《長波研究的新發現》 (New Findings in
Long Wave Researc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2,頁 327-29。
22
馬克思,《資本論》,Harmondsworth: Penguin,1981,第三卷,頁 317-79。另可見
《理解資本論:馬克思的經濟理論》
Foley, ,頁 125-41;Geert Reuten, 〈資本積累與利
潤率傾向下降的基礎〉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endency of the
11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若我們假定事實上有這樣下降的趨勢—所有古典政治經濟學家
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那麼關鍵問題就在於,是否能夠對某個

特定歷史轉折點中平均利潤率的長期上升進行解釋。 23這的確是

可能的,只要我們瞭解到,馬克思的「體系」中不同的關鍵變項

是有部分自主性的,也就是說,不同變項之間沒有機械的對應關

係。24

讓我們來特別探討利潤率。根據馬克思,利潤率的主要決定

因素是資本有機構成(c/v)的波動、剝削率(s/v)的波動、資本

周轉時間的波動。 25據此,若出現剝削率急遽上升、資本有機構


rate of profit to fall)《劍橋經濟學期刊》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5 期,1991;
以及 Reuten & Michael Williams, 《價值形式與國家:資本主義社會的積累趨勢與經濟
政 策 的 決 定 》( Value-form and the State: The Tendencies of Accumulation and the
,London: Routledge,1989,頁
Determination of Economic Policy in Capitalist Society)
116-39。
23
在解釋利潤率下降的背景之下,對馬克思而言,解釋週期性的利潤率上升也是關鍵
問題。可參見如 Geert Reuten, 〈馬克思 1894 年利潤規律中趨勢的觀念〉 (The notion of
,收於 Fred Moseley & Martha Campbell 編,
tendency in Marx’s 1894 Law of profit) 《馬
克思方法新探》 (New Investigations of Marx‟s Method)
,Highland Park: Humanities Press,
1997。
24
「至今對馬克思經濟理論會有如此多的誤解,主因之一恰恰在於誤解了他在逐一不
同層次的抽象化上操作的方法…,而許多評論者與批評者都把這些基本變項間的機械
對應關係強加在馬克思頭上,然而這不僅與他體系的內在邏輯格格不入,更與他在這
個主題上的明確意見毫不相容。」見曼德爾,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
釋》
,頁 10。
25
如註五所示,利潤率(s/c+v)可以改寫成(s/v)/[(c/v)+1]。此公式讓我們可以
輕易看出資本有機構成(c/v)的波動—例如自動化所造成的固定與可變資本關係的變
化—與剝削率(s/v)的波動—例如因工資降低而利潤增加,便造成利潤與工資關係的
變化—會如何決定利潤率的發展。生產與流通的必要時間一旦發生變化,會進而改變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17

成增長率突然下降、資本周轉加速,或以上所有因素的任一組合,
都能夠導致平均利潤率的上升。

馬克思還指出了抵銷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力量。除了對應於以

上所提的利潤率決定因素的四個不同因素(更嚴重的剝削、削減

工資、相多過剩的人口—失業—和固定資本的價格下跌)之外,

這些力量還包括:剩餘價值「量」的增加,以及更重要的,資本

流入某些國家與部門,在這些國家及部門中,平均有機構成比工

業化資本主義國家中的主要產業部門要低得多。

如果這些因素中的一部份同時發生作用,進而克服了平均利

潤率的長期下降,那麼平均利潤率就會突然上升。平均利潤率的

正常、週期的波動並不會因此被消除,然而,只要抵銷的力量比

以前更加強烈、更同步地運作,就可以抑制住週期性的下降。擴

張長波正是指抵銷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力量強烈、同步起作用

的時期。相對地,衰退長波即是指抵銷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力

量較微弱、較不同步地起作用的時期。

這表示,唯有透過具體的歷史分析,才能夠告訴我們哪些因

素造成了歷史上的轉折點,使資本主義發展中的新擴張長波成為

資本的周轉時間,而這也會影響利潤率;如果更容易取得投入資本(invested capital)
以進行再投資,那麼就可以更常進行投資,也因此創造更多利潤。
11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可能。

決定這個轉折點的,並非資本主義的運動規律,而是整個
歷史時期階級鬥爭的結果。我們這裡所預設的,是歷史發
展的客觀與主觀因素的辯證,其中主觀因素的特色是具有
相對自主性(relative autonomy);換言之,它們並不是直
接、不可避免地被先前發生過的事情所事先決定
(predetermined)的,如資本積累的基本趨勢、技術變化
的趨勢、或這些趨勢對勞動組織過程本身的影響。26

長波與我們稍早討論的短週期是交錯在一起的。這些短週期

的平均波動不一,必須看它處於長波中的哪一時期,而在衰退期

中,波動的波峰會較低、波谷會較深。每個長波都以資本主義的

「支配性運作模式」(dominant mode of functioning)及「生產秩

序」(productive order)為特色,其中包含四個重要的層次:27

1. 積累模式(mode of accumulation),包括:競爭關係(產

業與金融結構、經濟壟斷程度、金融與工業資本間的關係、國家

介入經濟的型態)以及資本與勞動的關係(勞動組織、工資結構—

是否有最低工資、集體協商的協定?—和工人階級的消費型態)。

2. 物質生產力(material forces of production)


,其中創新扮演

26
曼德爾,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頁 37。
27
這個與法國調節學派(Regulation School)若合符節的概要,是借自 Barsoc,
《資本
主義的齒輪》
,頁 54-55。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19

了重要的角色。曼德爾說過,衰退長波的特色在於發明與技術創
新的增加,而這些發明與創新基本上仍是實驗性質的。自 1980

年代早期以來,這種情形似乎有所轉變,因為許多新技術已被加

以應用,雖然並沒有將勞動生產力的增長恢復到戰後擴張期的那

種水平。

3. 社會關係的組織(organ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亦即把

再生產(reproduction)、「社會秩序」(social peace)、服從統治秩

序的勞動力給結構、組織起來的(準)國家機構:政治代議制度、

教育體系(對勞動力的「生產」而言是很重要的)
、工作權、社會

安全體系和秩序的維持。

4. 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包括:軍事與

政治權力的等級秩序(hierarchical order),生產過程中不同經濟

體的位置(誰供應原料、誰生產最複雜的工業產品?)
、貨幣的國

際角色(是否有通用的國際儲備金?)以及國際金融流動的走向。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看到,長波遠不只是資本主義經濟成長

率的起起落落而已。它們是特定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實體,

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色:

馬克思主義者特別著重於內部的經濟因素、外部的環境變
動以及它們透過社會政治發展的中介(mediation)等各種
12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因素的相互作用,,從而為長波這個歷史事實賦予了一個
整合的「整體」(total)性質。28

在本章下一部份及第四章中,我們要應用這種理論框架,來

討論戰後的擴張期與 1974/75 年轉折以來的發展。

戰後的擴張…

從戰後到 1970 年代中期的這段時間,被稱做資本主義的黃金

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四分之一世紀,人們看到一系列已開

發的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興起。社會與集體服務擴張,教育、文

化、住宅、健康照顧的補貼增加,購買力持續上升,失業率也低。

這是經濟成長強勁、政府積極管理經濟的年代:
「現在我們全都是

凱因斯主義者」,美國總統尼克森 1971 年如是說。29

不管是學術圈,還是經濟顧問、政策制訂者,對經濟成長都

極其樂觀,也相信充分就業與技術進步的日子正如日當中。政治

人物與經濟學家都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已經歷了質變,危機的年

代已永遠消逝。後來的法國總理史多雷需(Stoleru)在 1970 年寫

道:

28
曼德爾,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頁 76。
29
〈黃金時代的興衰〉
A. Glyn, A. Hughes, A. Lipietz & A. Sing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oldern Age) ,收於 Stephan Marglin & Juliet Schor 編, 《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重新詮
釋戰後經驗》 (The Golden Age of Capitalism: Reinterpreting the Postwar Experience) ,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0,頁 95。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21

人們常說,像經濟大恐慌那樣的危機,今天已不可能再發
生,因為國家的反循環干預(countercyclical intervention)
的技術已有長足進步。這些宣稱,不管有多麼大膽,並不
是沒有根據的。30

不僅是工業國,就連對世界上許多窮國來說,戰後的頭一個

十年都是一個進步的年代。霍布斯邦回憶,黃金時代期間沒有發

生重大的飢荒,除了肇因於戰爭與「政治瘋狂,如中國」31的飢荒

是例外。世界人口增加了數倍,且同時平均壽命在 1930 年代與 1960

年代晚期之間也平均提升了十七年。糧食生產比人口增長得還

快,已開發國家與非工業化世界皆然。在 1950 年代,第三世界中

除了拉丁美洲以外,每人糧食生產每年增加超過 1%。糧食生產的

增長一直持續到 1960 年代,雖然速度減緩不少,但整體來說生產

當時已開始起飛。許多開發中國家經歷了世界經濟史上前所未有

的成長。42 個開發中國家—包括南美 12 國、中東北非 6 國、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 15 國—從 1960 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之間,平均

經濟成長每年至少超過 2.5%。就可以拿到的統計資料來看,這段

30
L. Stoleru,《均衡與經濟發展》(L‟Equilibre et la croissance économiques),Paris:
Dunod,1970,引自曼德爾, 《危機 1974-1982:事實,他們的馬克思主義詮釋》 (La Crise,
,Paris: Flammarion,1982,頁 8。這
1974-1982: Les Faits, Leur Interprétation Marxiste)
本曼德爾著作的英文版本, 《第二次衰退:七零年代衰退的馬克思主義分析》 (The Second
,是較早的版本,且不包括此段
Slump: A Marxist Analysis of Recession in the Seventies)
引言。
31
Hobsbawm,《極端的年代》
,頁 260。
12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期間只有 10 國的每人平均所得(per capita income)沒有增加。32

是什麼讓黃金年代成為可能?如表 3.4 與表 3.5 所示,當時經

濟成長迅速,生產力大幅提升。背後的主要原因可概要歸結為幾

點:33

‧ 1930 年代的經濟大恐慌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儲備的資本

財有廣泛的更新。

‧ 大量的廉價勞工,所意味的是剝削率大幅增加。在德國、日

本、法國、義大利等國尤其是這樣,當地的工人階級在戰爭

與法西斯主義中經歷了嚴重的挫敗。對美國來說某種程度亦

如此,工會官僚在二戰期間放棄了罷工這項武器。

‧ 從第三世界得到了大量的廉價原料。

‧ 一連串技術與組織的創新,對生產力成長和消費者需求有重

大影響。我們從以下事實可以看出其中最重要的發展:在工

業消費品的機械生產(19 世紀早期以來)、機器的機械生產

32
Dani Rodrik,《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中國家》(The New Global
,Washington: Johns Hopkins
Economy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Making Openness Work)
University Press,1999,頁 68。 (本書中譯本: 《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
中國家》 ,熊賢良等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33
見曼德爾, 《晚期資本主義》 (Late Capitalism)
,London: Verso,1978,及 Ralph Miliband
& Leo Panitch 編,《社會主義文摘 1992:新世界秩序?》 (Socialist Register 1992: New
World order?),London: Merlin Press,1992。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23

(20 世紀中期以來)之後,原料與糧食產品也開始透過機械
加工了。這是史上頭一次,經濟中所有分支都完成了工業化。
34

‧ 透過韓戰與冷戰所進行的不斷軍事通貨再膨脹(permanent

military reflation)。35

時期 GNP 成長 每人 GNP 成長

1820-1870 2.2 1.0


1870-1913 2.5 1.4
1913-1950 1.9 1.2
1950-1973 4.9 3.8

表 3.4 同時期的年平均經濟成長,1820-1973 年(16 國的加權平均)


(%)36

34
見曼德爾,
《晚期資本主義》
,頁 184-208 及 248-73。
35
通貨再膨脹是一種總體經濟政策,刺激需求以減少失業。
36
資料來源:Glyn et al.,
〈黃金時代的興衰〉
,頁 42。
12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1870-1950 1950-1973

法國 農業 1.4 5.6
工業 1.4 5.2
服務業 0.7 3.0
德國 農業 0.2 6.3
工業 1.3 5.6
服務業 0.7 3.0
日本 農業 0.7 7.3
工業 1.7 9.5
服務業 0.5 3.6
英國 農業 1.4 4.7
工業 1.2 2.9
服務業 0.2 1.6
美國 農業 1.3 5.5
工業 1.6 2.4
服務業 1.1 1.8

表 3.5 每年每受僱者生產力的提升(1870-1973)
(%)37

如我們在本章前一部份所見,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一個擴

張長波的啟動有賴於利潤率的劇烈增加。舉例來說,若要解釋利

潤率的突然高漲(這樣的高漲使資本主義能從 1914 至 1939 年的

長期相對停滯中脫逃出來),就要看到工人階級在 1930、1940 年

代所遭遇的歷史性挫敗。在德國、日本、義大利、法國、西班牙,

剝削率都大幅增加:介於 100%至 300%之間。除了剝削率的增加

外,還伴隨著資本有機構成增長率的下降、資本周轉的加速,故
得以解釋平均利潤率的突然高漲,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本積累的大

37
資料來源:Glyn et al.,
〈黃金時代的興衰〉
,頁 44。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25

量增加。另一方面,能夠將資本投資在軍火工業,並獲得政府保
證的利潤,也是重要原因。38

經濟發展到達轉折點並展開擴張長波之後,種種動態的過程

便開始啟動了。技術發展、工人階級的處境(工資水平、失業程

度、組織)與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環境一般而言都扮演了關

鍵角色。例如,西歐福利國家的特定性質,只有放在「共產主義

威脅」的背景之下才能被理解,也就是說必須考量東歐戰後的發

展,以及在戰事末期已經存在或即將興起的前革命態勢,尤其是

法國、義大利和希臘。

戰後生產秩序的成形,乃伴隨著下面所列出的四個層次的具

體、連貫的結合。若用一些關鍵術語來總結,可以說,戰後的擴

張期建立在四根支柱上:39

1. 泰勒主義(Taylorism):一種勞動的科學組織模式,將工

作節奏加快到前所未見的地步,其主要影響之一是使勞動生產力

大幅提高。

2. 福特主義(Fordism)
:黃金年代中有百分之四十的經濟成

38
曼德爾,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頁 18。
39
《資本主義的齒輪》
Barsoc, ,頁 56。
12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長和汽車生產與住房供給有關。 40回顧過去,像凱因斯曾預測的
那樣,只要大量消費不致比生產力增加得更快,並且不妨礙利潤,

那麼把受薪階級含納進消費者市場的動力之中,就成了診治傳統

生產過剩危機的最佳藥方。

3. 凱因斯主義(Keynesianism)
:不採自由放任的自由主義,

而是讓國家利用自動穩定機制(如社會安全體系)來主動地干預

經濟,並藉預算與貨幣政策以防止破壞穩定的股票崩盤與衰退。

4. 美國霸權(US hegemony)
:表現在布列敦森林上,美元獲

得國際儲備金的地位。布列敦森林體系並非自發而生,而是在戰

事期間準備而成。

技術變遷與組織創新兩者本身皆不足以建立起戰後的根本變

革 , 來 規 範 資 本 主 義 。 這 一 切 , 包 括 美 國 強 權 秩 序 ( Pax

Americana)、債務擴張、寡佔競爭(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與

福特主義對勞動與資本進行的折衷,都是必要條件。41

由於僱主、工會與國家三方進行了「社會妥協」
,西歐的福利

國家得以迅速成形。此乃戰後制度框架下勞資策略性合作的結

40
曼德爾,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頁 112。
41
Robert Boyer,《重探趨近假說:全球化,但仍是國家的世紀?》(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Revisited: Globalization, but Still the Century of Nations? ), Paris:
CEPREMAP-CNRS-EHESS,1993,頁 23。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27

果。這個所謂的「歷史性妥協」導致了社會安全體系可觀的擴張。
「僱主承諾要致力為絕大多數的男性工人創造合適的僱用環境,

而 受 僱 者 組 織 則 放 棄 它 們 對 生 產 社 會 化 ( socialization of

。42國家在
production)的傳統要求,且接受僱主擁有管理的權利」

總體經濟政策、勞資關係、社會服務的擴張與組織等方面扮演積

極的角色。

在這整個過程中,工會運動的角色極為重要。為了換取承認

與集中談判(centralized bargaining)
,工會領袖同意僱主可以繼續

發號施令,並確保激進的工人能被暫時被壓抑下來。以荷蘭為例,

戰後立即設立的勞工基金會(Foundation for Labour)便在過程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把工會領袖納入階級合作的形式之

中,藉此來持續檢查工會,並讓工會分擔整個制度的責任;另一

方面,它把在共產黨領導的聯合工會(United Trades Federation,

EVC)中組織起來的戰鬥性工會給孤立、邊緣化。一名僱主、創

建勞工基金會中的核心人物史提克(Stikker)
,便非常擔心聯軍在

戰爭中的勝利

42
Anton Hemerijck & Wieger Bakker, 〈觀點的搖擺:對福利國家反省的交會與分歧〉 (De
pendule van perspectief: Convergentie en divergentie in het denken over de
verzorgingsstaat),收於 Gottfried Engbersen, Hemerijck & Bakker, 《歐洲的福利:跨越民
族福利國家疆界的探索》 (Zorgen in het Europese huis: Verkenningen over de grenzen van
,Amsterdam: Boom,1994,頁 23-24。
nationale verzorgingsstaten)
12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會導致大眾在經濟上的熱切渴望,但這種渴望在短期內是
無法滿足的,而且他的擔憂是,希望的幻滅會讓群眾懷抱
革命思想。戰後立即面臨的最大危險是「許諾滾滾黃金的
主義」這種觀念,故史提克想要把這種觀念給改個樣子。
因此,他極力主張要在最短時間內創造最多的工作:
「群眾
一定要離開街道,他們一定得工作,必須要有和平穩定,
不管代價為何!」43

美國、法國、義大利、其他國家,以及世界工聯(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中工會運動的分裂,是那些與史提

克有類似想法的人蓄意推動的結果,並且得到美國政策制訂者、

基金會、情報機構的支持。因此「妥協」才會出現,僱主與工會

都做出讓步,以換取對方某種程度的節制,並同意讓國家扮演積

極的角色。

福利國家的興起,是這種妥協下的另一種產物。工運與其組

織的力量、社會民主政黨、工會都不是福利國家興起的唯一原因:

43
《工作去!:在勞工基金會的迴廊中》
Maarten van Bottenburg, („Aan de Arbeid!‟: In de
,Amsterdam: Bert Bakker,
wandelgangen van de Stichting van de Arbeid, 1945-1995)
1995,頁 50。難怪 Stikker 堅持認為是工會發起了勞工基金會: 「這個計劃的絕大部分
是由工人運動的領袖們發起的;這一定得是他們促成的結果—如此一來,這個計劃才
會為他們贏得自己所需要的政治重要性。」 (Van Bottenburg,頁 39)
 譯註:1945 年 10 月 3 日在巴黎成立。在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的工會代表認為
要建立一個團結的組織,以取代過去的「國際工會聯盟」 (IFTU,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 和 「 紅 色 國 際 勞 工 工 會 」( Red International of Labour Unions,
1920-1934) 。但是自從 1948 年起,因為冷戰的加劇,WFTU 分裂成兩派,在 1949 年
「反共」派分裂出去組成「世界自由勞聯」 (ICFTU,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 )
,目前 WFTU 在全世界共有 126 個會員組織。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29

在那些基督教民主政黨掌權的西歐國家中,福利國家也同樣發展
了起來。這種情況對興起的這種福利國家產生了影響。它們大部

分的性質都是反動的,其首要的目標放在所得移轉上面。它們無

意於「用任何根本的方式去影響社會經濟、勞動力市場關係中結

構性的因素」。44

及其終結…

到了 1970 年代中期—有些地方較早,有些地方較晚—整個資

本主義世界的擴張期面臨了終結。對絕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政治人

物來說,這個轉折是完全出乎意料的。人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開

始相信,某些根本的事物真的已經轉變了。遲至 1972 年,聯合國

都還寫了一份歐洲經濟體的報告,表示沒有理由懷疑 1960 年代的

成長趨勢不會延續到整個 1970 年代。OECD 在 1970 年代早期推

斷,以中程來看,成長會以每年約 5%持續下去。45結果並不是這

麼一回事。如表 3.6、3.7、3.8 所示,經濟成長衰退,年生產力增

長率下降,失業也增加了。

44
J. Roebroek,〈懺悔的福利國家〉 (De confessionele verzorgingsstaat)
,收於 Kees van
Kersbergen, Paul Lucardie & Hans-Martien ten Napel 編,
《相信權力:荷蘭的基督教民主》
(Geloven in macht: De christen-democratie in Nederland),Amsterdam: Het Spinhuis,
1993,頁 183。
45
〈黃金時代的興衰〉
Glyn et al., ,頁 39。
13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1950-73 1973-79 1979-83

美國 2.2 1.9 0.7


英國 2.5 1.3 0.4
法國 4.1 2.6 1.1
德國 5.0 2.6 0.5
義大利 4.8 2.0 0.6
日本 8.4 3.0 3.9

表 3.6 六個主要工業國的實質 GNP 平均年成長(%)46

1950-1973 1973-1981

法國 農業 5.6 3.5
工業 5.2 3.2
服務業 3.0 1.6
德國 農業 6.3 3.9
工業 5.6 2.6
服務業 3.0 1.6
日本 農業 7.3 1.1
工業 9.5 4.7
服務業 3.6 1.9
英國 農業 4.7 2.8
工業 2.9 1.8
服務業 1.6 0.7
美國 農業 5.5 1.6
工業 2.4 -0.2
服務業 1.8 0.1

表 3.7 每年每受僱者生產力的提升(1950-1981)
(%)
47

46
資料來源:Glyn et al.,
〈黃金時代的興衰〉
,頁 47。
47
資料來源:Glyn et al.,
〈黃金時代的興衰〉
,頁 44。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31

1952-64 1965-73 1973-79 1980-83

美國 5.0 4.5 6.5 8.4


英國 2.5 3.2 4.6 9.0
法國 1.7 2.4 4.2 7.6
德國 2.7 0.8 3.1 5.7
義大利 5.9 3.4 6.0 8.6
日本 1.9 1.3 1.8 2.3

表 3.8 平均失業率(1952-1983)
(%)
48

所有這些變化都造成重大的影響。經濟擴張創造了穩定提升

的生活水準與低失業率的物質環境,而且對福利國家整個體系而

言,是讓社會與集體服務得以在戰後充分擴張。一旦從擴張長波

邁入衰退長波,便已不再可能去保障充分就業、擴張社會安全體

系、增加實質年工資或削減貧窮。僱主的優先考量變成如何讓利

潤率止跌回升,因此開始打擊勞動條件、生活水準及福利國家的

種種成果。

為什麼戰後的擴張期結束了?整體而言,是因為創造黃金時

代的特殊條件已經結束,且擴張期帶來了新的矛盾:已開發資本

主義國家間的競爭加劇,導致布列敦森林體系的瓦解;由於幾乎
達到充分就業,工會開始日趨戰鬥性,在這種脈絡下,通貨膨脹

逐漸高漲;伴隨著福利國家改革而來的財政危機;第三世界原料

48
資料來源:Glyn et al.,
〈黃金時代的興衰〉
,頁 47。
13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價格上漲,於 1973 年的「石油危機」中充分表現出來。49

為了掌握背後的運作機制,我們必須回到長波理論。曼德爾

注意到,二戰後國際資本主義的擴張是在債務的汪洋中誕生的。

高漲的通貨膨脹是其後果,但它最終不足以緩解資本主義的矛

盾。他列出下列八項因素,這八個因素共同導致了戰後擴張的終

結,開啟了資本主義的另一段時期。50

1. 在戰後擴張長波期間,資本的有機構成持續升高,連帶導

致利潤率的下降。51

2. 促成技術革命及因此發展出新產業部門的特殊環境—與

龍頭公司被以上兩者所保障的超額利潤—隨著技術革命的普及化

而逐漸消失。

3. 提高資本周轉率變得益加困難。電信部門仍然在發生革

49
〈新世界秩序與社會主義議程〉
Leo Panitch & Ralph Miliband, (The new world order
,收於 Ralph Miliband & Leo Panitch 編,
and the socialist agenda) 《社會主義文摘 1992:
新世界秩序?》 ,頁 10。
50
曼德爾,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頁 64-75。
51
曼德爾自己評論,認為這是一個有爭議性的命題,尤其(但不只是)在馬克思主義
經濟學家之間:
「在《晚期資本主義》一書中,我們向同行們提出了至今都沒有得到應
戰的挑戰。那些否認資本有機構成有提高趨勢的人,可能會舉出工業中某個單一部門
的例子,在這個部門中,勞動成本所佔總成本的比例比七十五年、五十年、或四十年
前要高。要找到這樣的例子是很困難的,更不用說要發現這樣一種趨勢。如果半自動
化不是一種帶有節約勞動傾向的技術進步,那又是什麼呢?」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馬克思主義的解釋》
,頁 65。)
第三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 133

命,但運輸部門、銷售、流動性持股(liquid holdings)的周轉等
在 1960 年代晚期與 1970 年代的進步相當有限。

4. 長時期的快速成長,為(1)資本與消費財的生產力成長

率,與(2)原料部門的成長率(更直接與自然環境相聯繫,故較

不具彈性)兩者之間的比例失調(disproportionality)創造了條件。

因此,二十年來(1952-71)原料價格的相對下跌已不可能持續下

去。1973 年的「石油危機」即是一例。這些事件的正面效應是促

使人們去尋找替代的原料與能源。它使資本主義那種生產至上

(productivist)
、造成污染的特性日益為人所知,也讓人們瞭解到

必須更節約使用原料與能源,並對付浪費與污染。

5. 擴張長波期間,生產過剩的潛力被建立了起來,因為生產

力成長得比消費者購買力來得快。

6. 基於上述因素,若要避免獲利率下降,就只能靠持續地、

充分地提高剝削率來達成。在擴張長波的第一階段中顯然做到了

這點,但是卻變得日益艱難,因為技術變遷失去了動力,且達到

幾乎充分就業的情況。正當資本有機構成開始加速時,剝削率的

上升也平緩下來。這不可避免地讓利潤率下跌。
13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7. 由於實現(realization)52益加困難、利潤率下跌,故通貨膨
脹的作用只在於把報應之日(the day of reckoning)往後拖延,在一

個接一個的週期中水漲船高。但對理論與實踐兩者來說都一樣,一

旦越過了某個點,無止盡的通貨膨脹對經濟擴張會產生適得其反的

效果。事實上正是如此,其中幾個重要因素如預期工資與價格上漲

的滾雪球效應、負實質利率、越來越難計算的長期回收率等等。

8. 不斷成長的跨國公司逐漸削弱了國家介入經濟的效果。把

這最後兩個因素—各國不同的通膨率、民族國家逐漸掌控不住跨

國公司—結合起來,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為什麼布列敦森林體系

會崩解,而漸漸導致國際間貨幣的無政府狀態。

總之,透過馬克思主義的長波理論,我們可以瞭解二戰以來

全球經濟的發展。每個長波的特色都在於其特殊積累模式、物質

生產力、社會關係的組織方式、國際分工等等因素的組合,因此,

一旦經濟在 1970 年代中期轉了向,那麼戰後生產秩序的每一個面

向都開始受到物質與意識型態的壓力。不再有任何事情是自動運

作的了。這啟動了廣泛而影響深遠的經濟、社會、政治、制度變

動過程,包括我們將會看到的,後來被視為全球化的進程。

52
一個公司不只在生產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創造利潤,還必須藉由賣掉商品來「實現」
包含在商品中的利潤。舉例來說,如果購買力下降,或有生產過剩的狀況,要賣掉商
品就變得益加困難:這些就是「實現的困難」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3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我們以往都會讀到一些預測,說到了西元兩千年,所有人的工作
時間都將會是每週三十小時,而其它則都是休閒時間。但當我們
接近西元兩千年,情況似乎卻更像是:我們當中一半的人將每週
工作六十小時,另一半的人則將會失業。

—威廉‧布里吉斯(William Bridges)1

在 1974-75 年間,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國家都遭遇了經濟衰退

的衝擊,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頭一遭。對政治人物與經濟

學家而言,不啻為晴天霹靂。主流的共識曾經認為,資本主義已

經歷質變,並將確保未來的成長、繁榮和充分就業。海勒(Walter

,甘迺迪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在 1967 年便預測,未來


Heller)

的經濟擴張甚至將更快速,經濟起伏也會比 1950 年代來得少。德

國教授韋伯(Wilhelm Weber)和外斯(Hubert Weiss)在同一年

也說「不會再有傳統意義下的危機出現」
,而且嚴重的衰退已變成

了非典型(atypical)現象。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哈羅德(Roy

Harrod)於 1969 年寫道,充分就業可被看成是英國經濟永遠的特

色。2

1
William Bridges,〈工作的終結〉
(The end of the job)
,《財星》
,1994 年 9 月 19 日,
頁 46。
2
《政治經濟學的新面向》
Walter Heller, (New Dimension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 W. W. Norton & Co.,1967,頁 104;Wilhelm Weber & Hubert Weiss, 《經濟情況
與就業理論》 (Konjunktur- und Beschäftigungstheorie)
,Cologne: Kiepenheuer & Witsch,
1967,頁 14;Roy Harrod, 《金錢》 (Money) ,London: St. Martin’s Press,1969,頁 188、
190,以上全轉引自曼德爾, 《危機 1974-1982:事實,他們的馬克思主義詮釋》 (La Crise,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37

轉折及其後果

但是戰後第一次普遍的衰退,如我們在第三章所見,是一段

性質發生變化的時期的開端。經濟成長持續衰退,利潤下滑(見

表 4.1),而失業急遽增加,OECD 國家在 1975-76 年有高達一千

七百萬人失業。3
年 利潤率 GNP 平均成長率

1965 22.4 4.0


1966 22.5 4.0
1967 22.1 4.3
1968 22.3 4.6
1969 21.5 5.0
1970 20.3 5.2
1971 20.2 5.1
1972 20.0 4.9
1973 19.8 5.1
1974 17.3 4.5
1975 16.4 3.6
1976 16.8 3.7
1977 17.0 3.8
1978 17.2 4.0
1979 16.5 3.6
1980 15.2 3.0
1981 15.1 3.0
1982 14.3 3.0

4.1 七大工業國(法、德、義、日、西、英、美)的利潤與 GNP 發展(%)4

,Paris: Flammarion,1982,頁 7-8n1。


1974-1982: Les Faits, Leur Interprétation Marxiste)
引用段落不包含在本書的英文版本:曼德爾, 《第二次衰退:七零年代衰退的馬克思主
義分析》 (The Second Slump: A Marxist Analysis of Recession in the Seventies)
,NLR,
1978。曼德爾提到,馬克思主義者「預見了危機的到來,並預言了危機的爆發,幾乎
準確到連日期都相同」 ,見《第二次衰退》 ,頁 9。
3
曼德爾,
《第二次衰退》
,頁 15。
4
資料來源:
〈附錄〉
,收於 OECD,
《經濟展望》
(Economic Outlook)
,55 期,1994。
13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政治人物與經濟學家對此轉折的反應,起先說這不過是「和
往常一樣的商業現象」
。他們試圖用凱因斯主義的政策來逆轉經濟

頹勢,包括刺激需求以及擴張僱主、家戶、第三世界國家的信貸。

1978 年七月,主要工業國的領袖高峰會於波昂召開。美國總統卡

特(Jimmy Carter)過去一段時間曾不斷對歐洲政府施壓,希望它

們用更大量的政府開支來把停滯的經濟拉出泥沼。這種想法是認

為,歐洲的經濟成長能夠支撐起整個世界經濟,且可改善美國的

國際收支平衡(balance of payments)。強勢的德國經濟被認為是

火車頭;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在會議中同意增加德國

的預算赤字。一種經由國際協作的凱因斯主義財政刺激(fiscal

stimulus)被認為可以扭轉經濟浪潮。但其主要的結果,卻是攀升

的通貨膨脹。各國(英國的柴契爾夫人、法國的巴赫[Raymond

Barre])相繼從波昂的承諾中抽出了手。5

為什麼起初對這種情況的反應會如此像例行公事(routine)?

首先,如前所述,此次衰退的時機和特性讓政治人物與經濟學家

大吃了一驚。因此,在將近三十年的繁榮後,此次危機的深度無

法立即被測知,且人們最初的反應跟以往的戰後時期並無二致,

這是不足為奇的。荷蘭當時的皇家殼牌(Shell)石油公司執行長

5
Bernard Connolly, 《歐洲的腐朽核心:為了歐洲金錢的骯髒戰爭》 (The Rotten Heart of
,London: Faber & Faber,1995,頁 20-21。
Europe: The Dirty War for Europe‟s Money)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39

瓦格納(Wagner)於 1976 年寫了封措辭嚴厲的信給丹烏爾(Joop


den Uyl)領導的中間偏左的政府,要求制訂對企業有利的政策,

而他在事後二十年回顧此事,認為當時荷蘭根本還沒準備好接受

這樣的訊息:

黃金的六○年代—工業化、充分就業、過熱的勞動力市場—
已經是過去式了。然而福利國家仍在繼續擴張。荷蘭陷在
自動機制(如編製指數[indexing])的圈套之中。兩次的
外來震撼,即 1973 和 1979 年的石油危機,都還不足以轉
變「共識經濟」(consensus economy)的走向。沒有人看得
清楚,人們就是還沒準備好。6

此外還有一個促成的、互相關連的因素:歐洲的僱主、工會

與許多左派(仍然)不願意接受激烈的緊縮措施。工會的力量強

大而且(至少和今天相比是如此)激進。例如,荷蘭產業工會(Dutch

Industrial Union)當時仍主張根本的社會變革,而天主教總工會

(Catholic Trades Union)還因攻擊主宰經濟的菁英「富人兩百」

(200 rich)而在歷史上留名。1970 年代停滯的生產力絕不能單

獨歸因於技術因素:工會、工人的力量與歐洲多處最具戰鬥性工

人的激進主義(radicalism)
,都壓制了企圖增加工作步調的社會、

政治壓力。幾乎達成的充分就業,讓工人能夠提出更多要求,且
受僱者在許多國家、產業、公司中發揮了力量,控制住工作步調、

6
《NRC 每日電郵》
(NRC Handelsblad)
,1995 年 9 月 30 日。
14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工時與勞動條件。
「對資本來說,工人的技術從工業發展的基本條
件,轉變為資本積累的障礙。」7

更普遍來看,世界上許多地方都被 1960 年代晚期深刻的社會

危機影響:越戰與大規模的反越戰;法國 1968 年五月革命、義

大利 1969 年的「熱秋」(hot autumn);墨西哥對 1968 年學生

7
John Holloway,〈深淵的開啟:凱因斯主義的興衰〉 (The abyss opens: The rise and fall
of Keynesianism),收於 Werner Bonefeld & John Holloway 編,《全球資本、民族國家與
金錢政治》(Global Capital, National States and the Politics of Money),London: St.
Martin’s Press,1995,頁 9。
 譯註:1968 年 5 月,法國爆發大規模的學潮與工潮,被稱做「五月革命」 。二戰後
的資本主義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下,高等教育結構受到衝擊,越來越多的腦力工
人投入生產,使得大批的白領階級無產階級化,學生人數的爆炸和教育資源嚴重缺乏
更加深了學生的不滿。法國左翼政黨(法共和社會黨)的官僚化、保守化(如法共對
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和越南革命態度曖昧,又為了執政不斷妥協) ,因而喪失了對進步
青年的影響力。在當時古巴、越南、中國等地革命浪潮的鼓舞下,出現許多更激進的
左翼青年團體(如當時影響最大的托派「革命共產主義青年團(Jeunesse C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JCR)、毛派、無政府派等)
。學運從反越戰、支持越南民族解放的抗
議活動開始,進而批判大學教育與整個體制。
反抗的浪潮從巴黎大學南特爾(Nanterre)分校(即巴黎第十大學)點燃,學生大規模
罷課、佔領校園,進而串連工廠工人進行全國大罷工。從五月中到六月中,約有一千
萬名工人參與,癱瘓了整個法國。法共及其掌握的工會(CGT)反對學生革命,限制
工學間的聯合,並和右翼勢力妥協,是革命失敗的主因。五月革命雖然流產,卻從中
產生了一批更激進的先鋒隊伍,也大大激勵了各國的運動。
 譯註:1967 年起義大利爆發學生運動浪潮,影響擴及工人階級。1968 年,義國工
人迅速激進化,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平等主義式的,即不同層級工人工資一體向上提
昇),更把焦點擺在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北方大城杜林(Turin)的飛雅特廠是運動的
中心,1969 年 7 月 3 日該市總罷工,以抗議房租過高,引發工人和警察大規模衝突,
同時擴散到各地。從 9 月起,成為全國範圍的現象,整個秋天有 550 萬工人參與罷工。
11 月 19 日更舉行了 200 萬人參加的大罷工,要求社會福利改革。
「熱秋」運動讓工人階級取得重大成果,增強了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的控制權,挑戰資
方的權威。金屬及機械工人工時縮短為每週 40 小時、加班受到限制、15 人以上工廠工
人有權每年召開 10 小時的集會等。這階段的工運也發展出工場代表這種基層民主的制
度。在工人的壓力下,政府還被迫在 1970 年通過有利於工會的「工人權利法」。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41

反抗的血腥鎮壓;青年反權威、反異化、反剝削、反壓迫,支
持深度的民主化;反獨裁的葡萄牙革命(1974-75 年)、西班牙

革命(1975 年);第二波女性主義中大量的女性激進化。在這

樣的脈絡下,突然而劇烈的經濟政策轉向,包括削減社會與公共

 譯註:1968 年墨西哥爆發學生運動浪潮,要求大學自治、民主改革、釋放政治犯和
社會正義。總統奧爾達斯(Diaz Ordaz)強硬鎮壓學潮,軍警多次衝入國立自治大學,
眾多學生死傷、被捕,學生成立全國罷工委員會,抗議持續擴大。10 月 2 日,罷工委
員會與政府進行談判,傍晚五千名學生與工人在墨西哥市特拉特洛爾科區(Tlatelolco)
的三文化廣場集會,軍警突然包圍並屠殺群眾,超過 300 人死亡,被捕達兩千人以上。
 譯註:1930 年代,葡萄牙建立了法西斯主義政權,獨裁者薩拉查(Antonio de Oliveira
Salazar)統治葡國四十年。在獨裁統治下葡國不但經濟發展落後、農村貧困、社會兩
極分化,更因強力鎮壓安哥拉、莫三比克和幾內亞的反殖民鬥爭,使得社會矛盾更為
加劇,群眾反抗逐漸興起。1974 年 4 月 25 日,由主張民主化、非殖民化的中下層軍官
組成的「軍隊運動」(Armed Forces Movement)發動政變,推翻了薩拉查繼承者卡埃
塔諾(Caetano),將領成立臨時政府,革命進程也隨之開始。
當時工農等群眾運動風起雲湧,提出提高工資、國有化、工人民主管理生產等政治經
濟要求,展開罷工、接管工廠等行動,成立工人委員會,政府和資產階級則力圖壓制
運動,反動勢力甚至接連發動政變。
由於缺乏清晰的革命領導,改良派的社會黨和斯大林派的共產黨又尋求與舊勢力妥
協,不願領導群眾走上徹底變革體制的道路,1975 年 11 月 25 日,反動勢力重掌政權,
葡萄牙革命以失敗告終。
 譯註:1936 年,共產黨、社會黨和部份資產階級黨派合組的人民陣線在大選獲勝,
組織政府。右翼軍官佛朗哥發動叛變,開始了三年的內戰與革命,佛朗哥最後獲勝,
建立長達三十六年的法西斯主義獨裁政權。從 1960 年代開始,以工人階級為主體、反
對佛朗哥的政治運動開始發展,學運也發展成大規模的風潮。1975 年,佛朗哥死亡,
王室復辟。工人階級仍持續要求肅清法西斯、社會改革與政治民主化,1976 年 11 月發
動了四十年來首次總罷工。西班牙最後於 1978 年成為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國。
 譯註:女性主義運動和思潮一般分為三個時期,第二波女性主義指的是 1960 和 70
年代風行的女性主義思潮,特徵是重視生理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的差異,
強調男女在生理上、本質上的差異,否定具有「普遍性」的人性的存在(第一波女性
主義浪潮則強調的男女「平等」 、女性也一樣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等等),肯定被長期
貶抑的所謂「女性特質」(femininity),例如感性、溫柔、敏感等等,希望挑戰並顛覆
男性中心的價值觀(例如對於理性的肯定) 。
14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服務、停止增加年薪,是不可能發生的:若硬要這樣做,可能會
導致政治爆炸的情勢。舉例來說,在 1970 年代,僱主絕不可能推

行今天流行的那種影響深遠的彈性化措施。8政策的目標在於緩解

或推遲經濟衰退,但代價則是飆漲的通貨膨脹與預算赤字。

這種狀況沒有辦法持久。從 1970 年代晚期開始,打擊通貨膨

脹被宣告為貨幣政策的第一優先選擇。1979 年 10 月 6 日,美國

聯邦準備銀行的新任主席—貨幣主義者沃克(Paul Volcker)—宣

佈將嚴厲限制貨幣供給,以抑制高漲的通貨膨脹。9在此之前,聯

邦準備銀行從來不曾如此迅速地縮減這麼多的貨幣供給。由於通

貨膨脹仍然維持高漲,讓沃克和他的同事極為吃驚,於是聯邦準

備銀行把利率調得更高,幾乎達到 20%。10其他的中央銀行也起

而效尤。從那時候起,對抗通貨膨脹就幾乎一直是所有中央銀行

的優先選擇。雖然沒有經濟學家能夠解釋,到底多幾個百分點的

通貨膨脹會帶來什麼災難,但維持物價穩定—亦即通貨膨脹率在

8
比較分析可見 Harry Shutt,
《資本主義的麻煩》
(The Trouble with Capitalism)
,London:
Zed Books,1998。
9
在 1970 年代晚期高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主要的輸家是金融機構與有錢人,即持有最
多定息(fixed-rate)
、以金錢計值(money-denominated)資產(尤其是債券)的人。如
果由於通膨而導致實質利率下降或甚至變成負數,這些人會損失最多,1970 年代晚期
即曾短暫出現這種現象;而一旦對通膨進行打擊,他們便能從中得利最多。
10
G. Millman,《野蠻人的王冠:反叛的貨幣交易者如何推翻世界的中央銀行》(The

Vandal‟s Crown: How Rebel Currency Traders Overthrew the World‟s Central Bankers)
New York: Free Press,1995,頁 170。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43

0%到 2%之間—是國家央行總裁最關心的事,且自 1999 年以來,


歐洲中央銀行也步上了後塵。11

央行總裁們的限制性貨幣政策所造成的後果,是 1980-82 年

的第二次普遍衰退,而且比前一次還要嚴重。成長進一步下降,

利潤持續下跌(見表 4.1),失業大幅增加,OECD 國家中失業人

口幾乎多達三千萬人。12對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來說,1980-82 年的

衰退代表了麻煩的開始。當通貨膨脹下降時,實質利率使這些國

家先前輕易借到的貸款大幅飆漲。 13同時,由於新的衰退使然,

它們經濟成長的可能性也劇烈減少了。後果到頭來便是債務危

機。1982 年,墨西哥首先宣佈無法償還外債,其他國家也隨之跟

進。14

央行總裁與經濟學家所稱中央銀行需具備最大獨立性的論點,與這場對抗通貨膨脹
11

的戰役直接相關。簡要來說,他們的論點是,獨立的中央銀行比較能夠抵抗來自政府
的壓力,如為了選舉目的而使用貨幣政策,以及抵抗來自人民的壓力,如超出國家的
負荷能力來要求提升生活水準。自主中央銀行的捍衛者承認,會讓未經選舉的公職人
員握有龐大的權力。但是據說中央銀行的獨立所能帶來的經濟繁榮,其好處會超出這
種「民主赤字」
(democratic deficit)的負面之處(根據他們的理論來說是這樣)

12
曼德爾,
《危機 1974-1982》
,頁 233。
西方銀行為了不讓他們的「石油美元」
13
(petrodollars)閒著,故很樂意把錢借給需錢
孔急的第三世界政府。
14
見 Steven Solomon,《信心遊戲:未經選舉的央行總裁如何治理被改變的世界經濟》
(The Confidence Game: How Unelected Central Bankers Are Governing the Changed
World Economy),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5,頁 193-273。他描述了這場債務
危機的出現過程、對數以百計西方銀行的潛在後果、以及主要工業國的中央銀行與 IMF
為了避免金融體系的國際性危機而採取的措施。
14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當大幅失業的效應開始穩固,歐洲僱主便得以漸漸控制住工
會與激進工人的力量,並且轉移資本與勞動的力量對比。歐洲許

多國家的轉折點是 1980 年代早期,當時失業率迅速攀升,幾個主

要的企業集團都破了產。用瓦格納的話來說,
「最後所有人都要承

認,市場是社會秩序的嚴厲規訓者(disciplinarian)。」15

戰後的擴張終結、經濟浪潮翻轉之後,戰後生產秩序的每個

層面都飽受壓力與質疑。急增的失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加

劇的競爭都扮演了關鍵角色。失業的大幅增加,對第三章所述的

生產秩序中的第二與第三層次有首要影響:積累模式與社會關係

的組織模式。在幾乎達到充分就業的時代,薪資勞動者擁有力量;

既較容易贏得改善,也容易擋下條件的惡化。失業增加後,使工

會運動衰弱下來,這讓僱主有膽量去發動攻擊,開始削弱薪資勞

動者的權利與過去掙得的成果。
「馬克思一個多世紀前在《資本論》

中就做出的分析,已得到最清楚的證實:要是沒有產業後備軍,

也就是失業,資本主義便無法長期存活下來。」16

快速增加的失業,和史上較早的時期一樣,被用來強迫那些

(尚)未失去工作的人接受較低的工資與更多的工作。僱主開始
在公司中重新組織勞動過程;他們賦予工時、勞動條件方面越來

15
《NRC 每日電郵》
,1995 年 9 月 30 日。
16
曼德爾,
《危機 1974-1982》
,頁 200。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45

越多的彈性,不斷地進行重組,並且把非其「核心業務」(core
business)的工作部分外包出去。17

擴張期一結束,與工會和政府進行的「國家妥協」
(對資本而

言曾經是相對有利的)便成為再度提高利潤率所需之「清理過程」

(cleansing process)的障礙。現在可供對薪資勞動者讓步的金融

空間變小了,而且事實上也已沒有這樣讓步的需要,因為資本與

勞動的力量對比已經改變了。

經濟擴張使勞動後備軍減少這項事實,是資本主義繁榮年代

走向終結的原因。剝削率停止了上升,且實際上已從高檔開始下

滑。緊縮的勞動力市場壯大了薪資勞動者的地位;在這樣子的狀

況下,某種程度的低成長時期是難以避免的,除非僱主能成功破

解受僱者的反抗,並獲得新的、大幅增加的剝削率。若不去凍結

或甚至壓低實質工資,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因此資本在 1970

年代下半葉引發了更劇烈的階級鬥爭。資本所發動的部分攻擊,

是自覺地把維持與擴大產業後備軍當作經濟政策的工具。

戰後的「協議」是被單方面廢止的。工會與「政客們」展開

17
針對這些通常被稱做「豐田主義」 (Toyotism)與「日本化」的過程,見 Tony Smith,
《臨界生產:資本主義的烏托邦?》 (Lean Production: A Capitalist Utopia?) ,Amsterdam:
IIRE,1994,以及 Hans Boot,〈管理哲學—從學校到公司:低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Management-filosofieën—van school tot bedrijf: De tijd van onderschatting is voorbij)

《團結》 (Solidariteit),68 期,1995。
14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了一段長期的游擊戰,而政客們的作戰目標是執行影響深遠的自
由化、解除管制、私有化、瓦解社會安全體系與公部門。 18這使

1980 年代變成了「福利國家的危機」的年代19:根據政治人物與

經濟學家的說法,我們的社會再也無法負擔一個高度評價懶散與

怠惰的福利國家,故這樣的福利國家應該被削減。其第一步就是

大幅刪減社會開支。

自然地,經濟學家不會不注意這些發展。世界上許多經濟學

家下了結論,認為凱因斯主義的政策—主動、反循環的國家介入

以及充分就業—已不再有效,且亟需由貨幣主義的政策來代替,

把焦點擺在維持物價穩定上面。
「自由化」
、「更多的競爭」
、「更多

的市場」是這個在政治科學與經濟學領域取得霸權的新典範的核

心概念。20但改變事實的並不是經濟學家的理論;他們只不過藉

18
以新自由主義觀點來描述這種改變者,可見 David Henderson, 《經濟自由主義的轉
運:昨日、今日和明日》 (The Changing Fortunes of Economic Liberalism)
,London: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1998。
19
Gottfried Engbersen,〈通往阿摩尼亞之路?貧窮體制與生活機會〉(De weg naar
Amonia?: Armoederegimes en levenskansen) ,收於 Engbersen, Anton Hemerijck & Wieger
Bakker, 《歐洲的福利:跨越民族福利國家疆界的探索》 (Zorgen in het Europese huis:
,Amsterdam: Boom,1994。
Verkenningen over de grenzen van nationale verzorgingsstaten)
「1976 年諾貝爾經濟學講頒給傅立曼(Milton Friedman)
20
,代表了資產階級經濟學意
識型態的『反凱因斯主義的反革命』 (anti-Keynesian counter-revolution)
。這種「反革命」

不論在就物質或階級鬥爭而言,都反映了資產階級在社會—經濟優先選擇上的改變。」
「的確,國際資產階級的官方發言人,以及學術界的資產階級代表,在這方面其實是
直言不諱的。布朗納(Karl Brunner)教授,一位現居美國的瑞士貨幣主義者,便宣稱:
『如果我們要消除通貨膨脹,就一定得付出代價,而代價就是失業。因此,失業是終
結通膨的社會代價。不要跟我說還有別的出路,因為根本沒有。』最重要的貨幣主義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47

由深刻的社會根源,給予了政治力量一種連貫與方向感。 21當時
發生的意識型態上的移轉,清楚闡明了以下事實:長波乃是擁有

無所不包(all-encompassing)特性的特定歷史時期。從這個角度

來看,經濟理論的轉移可被視作勞動與資本間力量對比轉移的表

現。22

同時,生產秩序中第四個層次也發生了轉變,亦即國際分工

的層次。直到 1970 年代早期,美國在經濟、軍事、政治權力方面

都是世界首強,但當日本與西歐重建起經濟,且國際競爭因經濟

停滯而加劇時,美國首強的地位開始受到了壓力。我們在第二章

已看到,布列敦森林體系在 1970 年代時瓦解。這不僅意味著一個

或多或少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的終結,在這個框架中,匯率只有

在例外情況下才能更動;此外,布列敦森林體系的第二個要素也

同樣消失了。

者之一,最近患病的強森(Harry G. Johnson)教授,以幾乎同樣粗糙的方式表示: 『〔通


貨膨脹〕的解答…就長期而言有賴於社會擺脫福利國家體制的意願。』」見《趨勢》
(Tendances/Trends)
,1976 年 9 月 8 日以及《銀行家》
(Banker)
,1975 年 8 月,皆引
自曼德爾, 《第二次衰退:七○年代衰退的馬克思主義分析》 ,頁 86-87。
21
Simon Clarke, 《凱因斯主義、貨幣主義與國家的危機》 (Keynesianism, Monetarism, and
,Aldershot: Edward Elgar,1988,頁 1。
the Crisis of the State)
「經濟學界的轉向…根本上是資產階級階級鬥爭優先次序轉換下的產物…」
22
「當我們
從擴張長波過渡到衰退長波時,已不再可能確保充分就業、消滅貧窮、擴張社會安全、
確保薪資勞動者實質所得的穩定(而適度的)成長。此時,首要選擇便是透過大幅提
昇剩餘價值率(也就是對工人階級的剝削率)來恢復利潤率。」 「經濟學界內貨幣主義
者的『反凱因斯主義的反革命』,不過是優先次序改變下的意識型態表現。」引自曼德
爾,《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頁 77-78。
14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為了回應 1930 年代的保護主義,戰後的國際體系主要把目標


擺在擴張貿易上。為了維持達到這項目標所需的固定匯率,國家

經濟某種程度上是與世界其他部分隔離開來的。固定匯率使貨幣

不致遭受世界市場上短期的貨幣波動。與此同時,國家利用好幾

種工具,透過控制跨國的金融交易,來某種程度上管制國際金融

流動。國家保留這些工具,這即是凱因斯主義觀念下那種主動的、

干預型國家的主要成分。23布列敦森林體系的終結,也大大衝擊

了由國家掌管的這些政策工具,政府開始大開門戶,允許國際資

本流動的大量增加—柴契爾夫人於 1979 年上台,雷根於 1980 年

上 台 , 以 及 不 久 之 後 的 荷 蘭 基 督 教 民 主 黨 魯 伯 斯 ( Ruud

Lubbers)、德國的柯爾(Helmut Kohl)—這些都造成了不穩定

的後果。

最後,當然還有另一根本的變化,對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重

大影響。柏林圍牆崩解後,東歐、蘇聯的官僚政權在 1990 年代早

期也跟著瓦解,這迅速開啟了一個新的廣闊時代,對投資、貿易、

生產、銷售帶來了遠景。柯爾和密特朗(FrançoisMitterand)首

23
Holloway,〈深淵的開啟:凱因斯主義的興衰〉
,頁 29-30。
 譯註:德國前總理。代表基督教民主黨執政長達十六年,任內完成東西德統一、催
生歐元,大力促成歐洲統合,被封贈「歐洲榮譽公民」,卸任後仍擔任國會議員,被黨
內奉為永久榮譽主席,因為德國軍售沙烏地阿拉伯狐式坦克所爆發的政治獻金醜聞案
而黯然下台。
 譯註:1971 年任法國社會黨黨魁,主張在策略上聯合法共,與法共聯合發表了共同
政見,內容包括工資收入提升、社會福利擴展、反性別歧視、勞動者保護、產業民主、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49

先推動加速歐洲的整合,導致了馬斯垂克條約的簽訂,此即對這
些發展的一種反應。

柏林圍牆的崩解不僅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引進了穩定成長的

東歐與前蘇聯;新自由主義浪潮橫掃世界,成功地把第三世界國

家開放給投資、投機、出口,且這個浪潮可說是無遠弗屆,因為

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替代 IMF、世界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方案了。蘇

聯對第三世界的支持並不是出於慈善,而是藉此來確保自身的影

響範圍,因此會附帶政治條件。但對許多國家來說,這總比沒有

來得好。當蘇聯垮台時,許多國家如古巴,幾乎一夕之間失去了

盟友、主要的貿易伙伴與經濟奧援。福山(Francis Fukuyama)宣

稱歷史的終結已然降臨,此乃時代精神(Zeitgeist)之表現。24這

種意識型態的訊息是很清楚的:在世界新秩序中,資本主義已經

勝利凱旋,任何人都別想置身其外。

現在我們可以瞭解,自 1980 年代早期以降,在所有資本主義

國家中如火如荼進行的重組過程中,經濟全球化是如何變成了其

中的重要成分。戰後的繁榮於 1970 年代中期終結以後,政策制訂

者拒絕重新回到 1930 年代的保護主義與分立的貨幣集團。戰爭期

國有化、加稅、廢死刑、保護抗議自由、憲政改革等;1981 年當選總統,其後推動凱
因斯主義的經濟改革失敗。
福山(Francis Fukuyama)
24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London: Penguin,1992(本
書中譯本:《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李永熾譯,台北:時報文化,1993) 。
15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間的回憶仍歷歷在目—還有為期三十年的國際貿易擴張,由此產
生的國家經濟間的互賴,與跨國公司日增的重要性—都讓國際化

的進一步加速成為可能。

藉由減少對「母國」的依賴、藉由挑撥不同國家的工人、工

會與政府,跨國公司、投資者與投機者得以在各方面製造遠較以

往單一國家內還要多的壓力。他們能夠得到更低的稅率—「否則

我們就要外移」—更多的補貼—「否則我們就要外移」—用更低

的直接或間接工資成本來換取同樣或更多的工作—「否則我們就

要外移」—工會與政府不應過問公司發生的事情—「否則我們就

要外移」—更寬鬆的環保法規—「別的國家可沒這麼麻煩」—規

範可在哪些國家、銷售哪些產品的限制必須鬆綁—「我們要是不

賣得更多,就會被競爭者打垮」—影響勞動力市場運作的規定與

要求必須更寬鬆—「美國根本沒有這些規定,但一樣搞得很好」。

所以這些因素都對利潤率的提升有實質的貢獻。

在資本主義之下,國際化並不是新鮮事,且跨國公司也已出

現一段時日。但現在,在質的方面(qualitatively)影響更深遠的

步伐已經展開了,它利用危機之下所改變的力量對比,並利用以
往從未被大規模引進的新技術潛力。其中最清楚的即是金融部門

所發生的革命。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不僅僅讓對國家、政府規訓、

施加壓力變得更容易;現在也更容易把大量的利潤(由於過度積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51

累使然,其中僅有部分會被投資在生產之上)送到世界各處,以
尋求最高的報酬。其結果是影響極深的經濟金融化,以及(前面

提過的)投機性金融流動的暴增。

全球化—國家框架的滲透與超越—已成為資本主義重組過程

中的重要成分,而資本主義重組,是 1980 年代早期以來,為了因

應停滯的成長、下跌的利潤率而展開的過程。戰後擴張期結束後,

僱主開始體驗到,以往數十年那種他們賴以生存、甚至獲利的國

家框架與妥協,已越來越讓人感到束縛。為了取得成長與獲利的

新機會,他們需要不受拘束地拓展尋找更高額的利潤、更廉價的

投入(尤其是原料與勞動力)與全球範圍的新市場。跨國公司穩

定成長的力量、影響與規模都正在膨脹,以使自己在國際化上面

不至受限,並對政府施加壓力,以鬆綁法規、解除跨國資本流動

的障礙。倫敦、美國的大型銀行正持續施壓,來贏得金融部門的

進一步自由化與去管制化。25瑞典的跨國公司如宜家(Ikea)和利

樂包(Tetra Pak)
,「瑞典福利模式的產物」
,其行為像是「忘恩負

義的國際主義者。從一切法律限制中解放出來的瑞典資本,正遷

離瑞典,以更接近外國市場或純粹去尋找更便宜的勞動力。」26

25
見 Eric Helleiner,
〈解放金錢:較諸貿易障礙,國家為何更願意將資本控制自由化?〉
(Freeing money: Why have states been more willing to liberalize capital controls than trade

barriers?)《政策科學》 (Policy Sciences)27 期,1994。
26
〈瑞典模式為何失敗?〉
R. Meidner, (Why did the Swedish model fail?)
,收於 Ralph
15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大型公司和金融機構正在利用新的技術發展,以自更大的操
作空間中得利,這種空間的出現,肇因於金融市場的自由化與大

量失業所削弱的工會運動。他們在全球進行投資、投機、生產、

銷售、採買零件與半成品(即所謂「全球採購」)
。他們挑撥工人、

從中漁利。這是從「國際經濟轉變為真正的世界經濟。這種相互

貫穿(interpenetration)摧毀了傳統國家政策的效力,把整個體系

翻轉了過來,使之聽命於世界市場—包括市場所犯的錯誤。」27

當前的全球化潮流是兩種互相連結又有清楚區別的過程的產

物。第一個過程的特色是,資本主義自約 1870 年以來,朝向不斷

積累、資本國際集中的長期發展。28第二個過程則是 1980 年代早

期以來的自由化、私有化、瓦解社會與民主成果等政策。 29合併

起來看,這兩個過程啟動了全球化,而全球化則具備了自身的動

力,無情地向前推進,似乎無人能夠加以控制。

此時,整個世界似乎比以往變得更加複雜而難以理解,許多

Miliband & Leo Panitch 編, 《社會主義文摘 1993:真問題,假解決》 (Socialist Register 1993:


,London: Merlin Press,1993,頁 226。
Real Problems, False Solutions)
27
Samir Amin, 〈資本主義的新世界宰制:問題與展望〉 (De nieuwe wereldoverheersing

can het kapitalisme: Problemen en vooruitzichten)《法蘭德斯馬克思主義期刊》 (Vlaams
Marxistisch Tijdschrift),28 卷 3 期,1994,頁 34-35。
28
見曼德爾,
《晚期資本主義》
(Late Capitalism)
,London: Verso,1978。
29
見 François Chesnais,
《資本全球化》
(La mondialisation du capital)
,Paris: Syros,
1994,頁 22-23。 (本書中譯本: 《資本全球化》,齊建華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1)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53

人對社會變革可能性的信念都已粉碎,甚至消失,這實在並非偶
然。新的可能性(亞洲較低的薪資)
、新的政治禁忌(國家政府的

經濟「調整」
、反循環的自動穩定設施)與新的制度安排(獨立的

中央銀行與自由化的資本市場)都正導致越來越多新的問題(貨

幣一個接一個的瓦解)
、新的回應(歐洲經濟整合加速,以支撐住

歐洲企業的競爭力)與新的倡議(自由貿易區與關稅同盟的擴

張)
。因此,所有上一章提到的戰後生產秩序的支柱,都有了重大

的改變:

1. 泰勒主義:所謂「泰勒主義的終結」30只有部分的道理。

新式的「豐田模式」
(Toyotist)管理技術把重點放在團隊合作上,

這種技術雖然流行,但並沒有被普遍採用;在某些部門當中,層

級式管理與嚴密的勞動分工正在進展。 31但一般而言,在最重要

的公司和機構中採用新的通訊與管理技術,對勞動組織、僱主地

位、勞工組織的運作與處境來說都有重大的影響。32

2. 福 特 主 義 :「 福 特 主 義 的 終 結 」 與 後 福 特 主 義

30
《商業週刊》
,1995 年 1 月 23 日。
31
見 Robert Boyer & Jean-Pierre Durand,《後福特主義》(L‟après-fordisme),Paris:
Syros,1998。對豐田模式管理更詳細的描述,可見 Tony Smith, 《臨界生產:資本主義
的烏托邦?》 。
更詳細的描述可見 Thomas Coutrot 的傑作,
32
《新自由企業?:新資本主義烏托邦?》
(L‟entreprise néo-liberale: Nouvelle utopie capitaliste?)
,Paris: La Découverte,1998。
15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post-Fordism)的建立等說法也常被鼓吹。由於這牽涉到勞動的
直接組織(彈性化、豐田模式化)
,故和泰勒主義一樣,這種說法

也僅有部分的道理。然而,也有必要注意,就生產、勞動生產力、

工人階級消費平行成長這個層面而言,與「福特主義」之間的確

發生了根本的斷裂。 這些戰後的連結,自 1980 年代早期以來已

被扯斷;生產力增加,已不再帶來工人階級更多的消費。

3. 凱因斯主義對經濟學家與政策制訂者來說,已完全不足為

信。很少有政治人物或經濟學家會著重於國家政策,其中一項原

因是,他們說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國家政策已不再可能—雖

然亞洲危機之後,在有限的圈子內,又開始流行支持凱因斯主義

的措施。有些人現在會說,長遠來看,凱因斯並沒有死亡。 33事

實上,全球化本身並沒有解釋為什麼幾乎普世都拒絕凱因斯主

義:雖然歐盟經濟體整體來看夠大、夠自給自足,這使得以歐洲

為範圍的凱因斯主義成為一個可行的選擇,然而,那些企圖以協

調的政府政策來對付失業的提議,卻幾乎得不到正面的回應。34同

33
見 Paul Krugman, 《蕭條經濟學的回歸》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New
(本書中譯本:
York: W. W. Norton,1999。 《蕭條經濟學的回歸》 ,朱文暉、王玉清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4
舉例來說,這樣的提議可見「另類經濟政策歐洲經濟學者網路」 (Network of European
Economists for an Alternative Economic Policy)出版的備忘錄: 〈歐洲的充分就業、社會
凝聚與公平:競爭性緊縮政策的另類出路〉 (Full employment, social cohesion and equity
,1997 年 5 月,以及〈歐洲的充分就業、
for Europe: Alternatives to competitive austerity)
團結與永續發展:經濟政策的舊挑戰與新契機〉( Full employment, solidarity and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55

樣地,美國經濟也夠大、夠獨立,足以施行凱因斯主義的政策。
但是對主流的經濟共識來說,只有新古典、親市場的政策是可被

接受的。

4. 絕對的美國經濟霸權已經是過去式了,即使所謂歐洲或日

本會接管美國的經濟地位這種預言到頭來證明是完全錯誤的。美

國利用美元的中心地位、世界經濟的逐漸開放與北美經濟的力

量,從 1980 年代下半葉開始,逐漸重新確立了其世界主要經濟與

軍事強權的位置。35

對於那些導致資本主義戰後擴張期終結的因素來說,穩定進

展的全球化本身並不是答案。但是國際經濟重組的過程,即資本

對經濟停滯的全面回應,在許多重要的方面都推進了全球化的發

展:

‧ 去管制與國際化已使運輸與電信部門的擴張成為可能。這可

以縮短資本流通與周轉的時間。

,1998 年
sustainability in Europe: Old challeng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policy)
12 月。
35
見 Gilbert Achcar, 《帝國與金錢:論美國帝國主義策略的基礎》 (L‟empire et l‟argent:
Essai sur les fondements de la stratégie impériale des Etats-Unis d‟Amérique),Paris:
University of Paris VIII: Saint-Denis,1993;Achcar, 〈策略性三強:美國、俄國與中國〉
(The strategic triad: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
,《新左評論》 ,228 期,1998;
Robert Brenner, 〈全球混亂的經濟學〉 (The economics of global turbulence)
,《新左評
論》 ,229 期,1998;Peter Gowan, 〈全球化豪賭:美元∕華爾街體制及其後果〉 ,發表於
國際價值理論工作小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Value Theory)1999 年研討會。
15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 由於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被整合、吸納進資本主義世界經濟
之中,而且與黃金時期相比,經濟成長率趨緩,因此原料下

格持續下跌。這使得生產得以更為便宜。

‧ 僱主藉由挑撥不同國家的工人,並利用失業的規訓效果,成

功地把直接與間接工資壓低。某種葛萊興定律(Gresham’s

Law)36在全球範圍中運作著:劣質的勞動條件正在威脅較優

良的勞動條件。37歐洲的化學公司,
(比如說)一旦其美國對

手再次將每生產單位成本削減了 5%,它們便受到龐大的壓

力去合理化(rationalize)其運作;當美國競爭者裁減了數萬

名員工時,歐洲的跨國巨人如賓士汽車(Daimler Benz)
、阿

卡特爾電信公司(Alcatel Alsthom)和法興集團(Société

Générale)也一定要設法克服這種威脅。38

這種運作機制是顯而易見的:這是惡性循環。「在全球經濟

中,我們無法負擔任何實質的工資調升,因為這樣一來我們

就冒著在競賽中敗戰的風險,畢竟競爭者當地的工資可能低

36
葛萊興定律:
「劣幣驅逐良幣」。
37
W. Sengenberger & F. Wilkinson,〈全球化與勞動標準〉(Globalization and labour
,收於 Jonathan Michie & John Grieve Smith 編,
standards) 《管理全球經濟》 (Managing the
Global Econom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頁 129。
38
C. Farrell,〈爬高:企業美國現在較全球敵手取得優勢〉(Riding high: Corporate

America now has an edge over its global rivals)《商業週刊》
,1995 年 10 月 16 日,頁 42。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57

得多。」39多虧了這種機制,剝削率才得以有可觀的提升。40

‧ 近幾年,沒有任何新的、穩定的國際經濟或貨幣秩序成形;

還差得遠。但是出現了不平衡的轉移,把任務與責任從民族

國家轉移到區域、全球協調的組織(EU、NAFTA、G7)
,並

移向各種未經選舉的、不必負責任的機構(世界銀行、IMF、

。基於此原因,且因為政府越來
BIS、WTO、歐洲中央銀行)

越不用心去引導或影響經濟生活,故跨國公司的權力與影響

力已日漸增加。41

全球化的趨勢是必要的、無法避免的嗎?我們能否將之與對

全球化的技術決定論解釋方式相比,然後說全球化並非被技術決

定,但是的確被經濟給決定?這種宣稱可說是太大膽了;步出危

機的方式從來就不會只有一種。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國際經濟重

組擁有某種特殊的動力,但是資本與勞動之間力量對比的發展、

各種部門內力量關係的發展卻不是靜態的。這取決於許多不同的

因素,如政治、社會經濟與意識型態衝突的結果。如上一章所述,

39
〈失去平衡〉(Verbroken evenwicht)
A. van Zweeden, ,《NRC 每日電郵》
,1995 年 9
月 30 日。
40
當然,這裡是針對整體資本而言,不一定是個別的僱主。
41
Raymond Vernon,Raymond Vernon, 《身處颱風眼:跨國企業的不安前景》(In the
Hurricane‟s Eye: The Troubled Prospect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本書警告,由於全球化及其日漸增加的權力使然,將
可能出現針對跨國公司的政治反撲。
15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許多發展與機制可能抵銷利潤率下降的趨勢。決定論可因此而被
排除了。

目前為止的結果

1980 年代早期以來的發展過程,導致了社會、文化、經濟與

制度上的巨大改變。新的生產秩序開始逐漸浮現。但由於一切都

尚處於不穩定狀態,故似乎比較好的方式是把目前的情勢描述為

過渡階段。42這樣的變遷,讓工業化國家的成長與利潤率也不免

受到影響,如圖 4.1 與表 4.2 所示。但是數據顯示,衰退長波的終

結尚未到來。經濟成長仍然處於普通水平,比戰後繁榮期要低上

4-6%。這有其主要後果:更多的成長會導致更低的預算赤字(由

於有較多的稅收、較低的社會安全開支)
,且當更多的工作被創造

出來時,便會有更多的空間去增加實質薪資與減輕社會衝突。

同時,自 1980 年代早期以降,利潤率可觀地提升了。資本主

42
見 David Harvey,
《後現代性狀況》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0,頁 124。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59

義正朝向一種生產秩序發展,在這個生產秩序中,恐怕是史上頭
一回,利潤率的增加沒有帶來更多的經濟成長。 43更多的利潤並

沒有創造出更多的工作,因為投資並沒有增加;利潤並不是被積

累出來的,而是被轉移至金融市場。積累、生產力提升、經濟成

長與消費之間的關聯(戰後繁榮期的特色)已經瓦解了。

圖 4.1 七大工業國(法、德、義、日、西、英、美)的利潤率與經濟成長44

43
更細緻的分析,可特別參考法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Michel Husson 的作品, 〈危機
之後的調節學派〉 (L’école de la regulation après la crise),收於 Farida Sebaï & Carlo
Vercellone 編,
《調節學派與經濟理性批判》 (É cole de la regulation et critique de la raison
économique) ,Paris: L’Harmattan,1994。
44
資料來源:各期 OECD《經濟展望》

16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年 利潤率 GNP 平均成長率

1980 15.2 3.0


1981 15.1 3.0
1982 14.3 3.0
1983 15.4 3.1
1984 16.7 3.0
1985 16.8 2.7
1986 17.2 2.7
1987 16.9 2.4
1988 17.3 2.8
1989 18.1 3.3
1990 18.1 3.3
1991 17.7 3.4
1992 18.0 3.1
1993 18.2 2.7
1994 18.7 2.7
1995 18.8 2.5
1996 19.2 2.2
1997 19.1 2.2

表 4.2 七大工業國的利潤率與經濟成長(%)45

1970 年代中期以來,銀行與工業資本之間的關係在整個世界

範圍內都改變了。金融性資產(與投機)的高報酬使得短期投資

變得更具吸引力,而在生產發展方面的投資就沒這麼吸引人了,

因為需求增加的速度已經因薪資福利停滯、、不平等加劇、公共

開支削減等原因而趨緩了。 46更多的利潤並不會自動帶來生產的

擴張:僱主在著手進行生產前,必須先預期能夠賣得掉這些產品。

45
資料來源:各期 OECD《經濟展望》

見 Sengenberger & Wilkinson,
46
〈全球化與勞動標準〉
,此篇文章說明了逐漸擴大的收
入不均對經濟成長的負面意涵。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61

如果情況不是這樣,或如果預期獲利不夠高,那麼利潤的很大一
部份就會被儲存起來、拿來分紅給股東、或者投資在股市或其他

金融市場之中。金融收益增加了,私有化促長了共享所有權(share

ownership),且銀行利潤與工業利潤相比要增加了。跨國公司的

財政部門在這個持續進行的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過程中扮演

了積極的角色,因為在金融市場上交易,與投資在新的產量

(production capacity)上比起來,能夠賺取更多的短期利潤。

美國長期的多頭市場(bull market)已成功創造出新的一
群投機者,他們甚至比短線投資者(day traders)—美國企
業—還要讓人畏懼…。這揭示出一個充滿警訊的前景,即
美國的股市現在某種程度上是在靠自己維生(feeding on
。網路、新科技公司的股價飆漲—其中很多都不甚被
itself)
理解,甚至被高估了—幫助提高企業利潤,而企業利潤再
源源不絕地投入這個瘋狂的股市。47

然而,經濟的非金融部門中,有兩個領域必須被區分出來。

在第一個領域中—現代工業與資訊服務(information services)—

生產力正有系統地增加,而勞動力在其中佔的份額則逐漸減少。

公司不論有沒有賺取實質的利潤,都堅持削減人事成本。除了公

司以外,政府也在持續裁減員工,以達到「組織瘦身」(lean and
mean)的目的。大多數薪資勞動者的購買力,以及福利金(welfare

47
〈利潤的大餅〉
David Bogler, (Big share of the profits)
,《金融時報》
,2000 年 1 月 24
日。
16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benefits)的購買力,正在停滯或下降,因為即使這些所得增加,
通常也趕不上勞動生產力的增加速度。所得分配因此變得對工資

勞動者不利,而且相較於生產而言,勞動者的消費是停滯不前的。

那麼,到底是誰在購買堆積如山的產品呢?並非大多數國家

的政府;一般而言,這些政府都在縮減開支。既然工人的消費落

後於生產,那麼,僱主若想要實現利潤,則對於增加利潤的投資

與∕或消費就一定要增加。但是一定要有更多銷售的可能性,僱

主才會願意投資—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

以這種方式運作的經濟,是低成長的經濟。與福特主義黃金

時代(增加的生產力相應於工資勞動者消費的提升)相比,這種

經濟也比較不穩定。相對地,到了今天,生產的增加卻注定只能

為全球少數具備實質購買力的人服務。由於在多數國家中,這樣

的人只佔了少部分—尤其是三強(Triad)之外的國家—而且,由

於規模經濟變得益加重要(投資新產品所需的規模經濟越來越

大)
,因此,若希望藉生產來獲利,則市場的全球化(亦即跨越國

家疆界進行操作)對創造利潤而言變得極為關鍵。二十一世紀的

資本主義恐怕將倚靠於一個非常異質的(heterogeneous)擁有購
買力的群體,「全球中產階級」(global middle class):

要對這個全球中產階級的組成下定義,是相當棘手的,因
為亞洲與拉美國家發展的水平相當不一致…。但據合理的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63

推測,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大約十二億人,可以享有中
產階級的生活…。以最廣義而言,對新中產階級最佳的描
述是可以支配收入(with disposable incomes)的人—他們
不用像那些加入現代消費者行列的人一樣,需要擔心日常
的生計。48

在工業與資訊領域旁,還有第二個領域,它本質上即不受國

際競爭影響,且生產力無法提高很多,或甚至無法提高。在此領

域中,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必須設法保住飯碗,但是同時工資(因

此即購買力)維持在低水平。這個領域包括了如健康照護、教育、

平價住屋與大眾運輸等,大眾對它們的需要(need)越來越多,

但是需求(demand)卻不足,因為大多數人沒什麼錢可以拿來購

買。這些服務,若要廣泛提供給大眾,就勢必無法牟利(at a

profit)—但資本主義正是賺取利潤這麼一回事。由於這個部門的

生產力難以提昇,政府又沒有增加社會與公共服務的開支,因此

這個部門的成長緩慢,甚至完全不成長或縮小。

個人服務業(personal services,如保全、清潔服務、乾洗、

外燴)中,薪水極低、欠缺保障、不穩定的工作數目也明顯在增

48
〈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主義:國家與產業將如何在浮現的全球經濟中競爭—第二部分〉
(21st Century capitalism: How nations and industries will compete in the emerging global
economy - part 2) , 《商業週刊》 ,1994 年 12 月 19 日,頁 56-7。有位鹿特丹聯合利華
(Unilever)公司的工會運動者告訴我一個故事,和這邊非常有關。他曾經向一個在斯
里蘭卡聯合利華工廠中組織工人的工會聯合會的理事長解釋,為什麼向斯里蘭卡這樣
的窮國,不去生產大多數飢貧人民所需的食物,而是去製造奢侈的冰淇淋產品。原因
在於,像聯合利華這樣的跨國公司,所關心的只是那些少數有能力進行消費的人。
16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加。越來越不平均的收入在這裡扮演了重要角色,因為逐漸出現
一類大賺其錢(忙得幾乎沒有時間)的人,他們可以輕易地僱用

薪水極低的人,來從事那些他們從不會做的瑣碎工作。

因此,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的運作,意味著且有賴於國內與

國際間逐漸擴大的社會不平等,正如我們在第一章所描述的那

樣。今天幾乎不會有人否認,自 1980 年代早期以來,社會差距已

逐漸擴大,雖然市場的擁護者傾向堅持認為一切事情到最後都會

有美好的結局。49然而,世上沒有任何自動的機制會讓事情以美

好作結。恰恰相反,擴大的社會不平等、金融化、緩慢的成長、

物價穩定、雙元勞動力市場、持久的失業與暴增的利潤,都只能

被理解為是一個一致整體(coherent whole)中的一部分。它們都

是浮現中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生產秩序的特色。

新的擴張長波?

自 1980 年代早期以來,我們在第三章中所區分出來的生產秩

序,其中每個層次都發生了重要的轉變。這些轉變有部分是全球

化所造成的後果。50

49
如見《經濟學人》
,1994 年 11 月 5 日。
全球化對資本主義重組的重要性,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也就是回到第三章所
50

提的利潤率的決定因素。在上一節中,我們提到,自 1980 年代早期以來,利潤率已經


開始慢慢提升了。為什麼會這樣?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65

1. 積累模式:銀行與工業資本間的關係已發生長足的改變。
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ing)
、國際投機與金融服務的成長幅度

都相當驚人。51此外,民族國家換了個方式來介入經濟,而非介

入得更少(見第一章)
。全球化也轉化了資本與勞動的關係,使之

對資本有利(勞動的重組、薪資結構、集體談判協定的意義也在

轉變)
。最後,如我們在上一節所見,一種不同的消費模式正在全

世界浮現,有別於以往那種國家的、「福特主義」的模式。

1. 很清楚地,由於以下幾個原因,剝削率增加了:實質工資落後於生產力的增加;
社會服務(延遲的工資)的開支減少;彈性化(更多的生產、更少的員工)的
趨勢。本章中,我們解釋了全球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全球化還降低了未來重
新出現充分就業的機率,並使剝削率有下跌的壓力,因為全球採購(global
sourcing)、生產外移意味著全世界失業人口的增加—根據聯合國的資料,是世
界人口的 30%—這些失業人口實際上會成為勞動後備軍。勞動力市場幾乎不可
能真的全球化,但是,由於跨國公司可以更輕易地在世界各處投資、採買、分
散化生產(或威脅要這麼做) ,因此,即使勞動力相對來說較不易流動,勞動力
市場仍然變得更加全球化。Dani Rodrik,《全球化走得太遠了嗎?》(Has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
1997(本書中譯本: 《全球化走得太遠了嗎?》,熊賢良、何蓉譯,北京:北京
出版社,2000)指出,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對勞動力的需求的彈性(elasticity)
日益增加。
2. 金融部門的全球化、去管制化、自由化,以及民族國家日漸衰弱的控管能力,
都讓資本的回收時間得以縮短。
3. 在那些能夠抵銷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力量(根據馬克思的說法)中,有一種力量
因為全球化而特別顯著。由於全球化使然,自 1980 年代早期以來,資本主義支
配與影響的範圍迅速擴大,且跨國公司、投資者、投機者能夠將其生產、銷售、
投資、投機擴散到全世界去。
51
對新自由主義的興起、背後的利益、所使用的網絡與結構所做的分析,可見 Hans
Overbeek & Kees van der Pijl, 〈資本與霸權的重組:新自由主義與戰後秩序的撤除〉
(Restructuring capital and restructuring hegemony: Neo-liberalism and the unmaking of the
post-war order),收於 Overbeek 編, 《全球政治經濟學霸權的重組:1980 年代跨國新自
由主義的興起》 (Restructuring Hegemony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Rise of
Transnational Neo-Liberalism in the 1980s) ,London: Routledge,1993。
16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2. 物質生產力:在目前的衰退長波(相對於先前的歷史時期)
之中,像電腦、資訊科技這樣的新技術正大量普及,但是截至目

前為止並沒有使勞動生產力有大幅度的成長。因自由化、去管制

化政策而成為可能的規模經濟,以及國際金融部門的成長,都助

長了這種現象。

3. 社會關係的組織:在這個層次上,全球化也同樣帶來了重

要的物質與意識型態後果。我們只要想想,在所有諮詢組織

(advisory bodies)之中,教育是如何被用來服膺於僱主的需求,

想想社會安全體系的變化,想想工會影響力的衰微,就可以瞭解

了。

4. 國際分工:全球化對這個層次影響也很深。金融流動不僅

劇烈增加,而且還扮演了重要的規訓(disciplinary)角色。今天,

第三世界國家對資本流動的依賴,比起對原料供應的依賴還要

深。不同國家與貿易集團之間的相對重要性也有重要轉變。

這些現象足以啟動一個新的擴張長波嗎?顯然不可能。如我

們前面所述,似乎還需要更多才行—利潤率的大幅增長以及市場

實質的擴張。這種組合是極其關鍵的,但是卻不會自動出現。此
刻,沒有任何跡象顯示資本將會超越其各種分歧的利益與優先考

量,以形塑出一個擴張性的生產秩序。對左派、工會、社會運動
第四章 停滯與重組:邁向新的擴張? 167

來說,針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所提出的問題與挑戰,它們仍然
還沒有找到適當的解答。

簡言之,我們正處於一個過渡性的情勢,這個過程的最終結

果仍是未定數。52未來會如何發展,乃取決於勞動與資本的力量

對比、工業國菁英與第三世界反抗運動的力量對比、資本內部的

力量對比、工人運動內部的力量對比、以及反抗運動內部的力量

對比。我們將在第五章討論一些可能的結果,且不致落入決定論

或宿命論。

在一篇引發討論、資料詳盡的分析中,Robert Brenner 對新繁榮期的可能性也表示懷


52

疑:「比較可能發生的,是國際供應過剩與生產過剩狀況的持續與加劇,而非克服」,
見〈全球混亂的經濟學〉,頁 261。
16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7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對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所抱持著的樂觀主義,會不會最終被證明
是錯誤的?數以億計的人將無法從這個新經濟秩序中得到好
處。受害者包括老一輩的俄國失業者、流離失所的印度人、美國
與歐洲近來找不到工作的人。那種最恣肆無羈的資本主義,雖然
的確帶來了財富,但是卻無法公平地加以分配。對資本主義的憤
恨,可能會衝擊自由貿易與其倡議者。現在幾乎沒有任何機構能
夠管制過剩的全球金融以及後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

—商業週刊1

現在要記起這個世界在全球化之前是長什麼樣子,已經有點困難
了。

—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2

1989 年後,東歐與蘇聯官僚政權的垮台—開始讓這些國家以

不平衡的方式整合進世界市場,至今還沒有整合完全—意味著這

世界上不依資本主義邏輯運作的主要集團消失了。與此同時,全

球資本主義也自 1980 年代起開始重組,使(尤其是第三世界的)

國家逐漸無力選擇新自由主義以外的經濟發展模式。此外,東歐

與蘇聯政權的垮台,也等於除去了一個障礙,讓西歐福利國家中

體現的成果得以被攻擊。

1
《金融時報》
,1994 年 12 月 20 日。
2
Paul Krugman,《蕭條經濟學的回歸》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New York:
(本書中譯本:
W. W. Norton,1999,頁 16。 《蕭條經濟學的回歸》 ,朱文暉、王玉清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71

在過去的十年或二十年中,誰要是膽敢反對全球化,那不僅
可能被排除在討論之外,還似乎與現實完全脫了節。像 OECD 這

樣的組織堅稱,除了調整自己以適應全球化外,你別無選擇,不

管你喜不喜歡都一樣。若根據處於支配性地位的正統經濟學的說

法,無拘無束的資本、財貨、服務的跨國流動,將使稀缺的資源

獲得最理想、最有效率的配置。可是沒錯,就如同每個經濟學一

年級學生都會學到的,效率與公平可不是同一件事。但就像第一

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世界經濟高度整合)一樣,目前經濟全球

化的加速進行,是牢靠地建築在自由貿易的國際體制與資本的自

由流動之上的。

然而,自 1997 年以來,這兩種國際經濟整合的基石,又再度

遭到質疑。我們已看見,世界經濟國際化的趨勢是真實而強勁的,

但是全球化的進程是不平衡、矛盾且絕非線性的。我們也已見到,

雖然的確有逐漸全球化的趨勢,但目前為止尚未出現一個真正充

分整合的世界經濟。跟五十年前相比,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得多,

但還遠遠達不到理論上可以推估的程度。

接下來幾年,衝突與矛盾將持續在各處進行:國家之間、國
家內部、貿易集團、政府、像 IMF、歐盟、NAFTA、世界銀行、

G7、WTO、BIS 這樣的機構等等。此外,對社會運動與非政府組

織(NGOs)來說,他們的網絡與行動也正逐步全球化,以全球
17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為尺度來對抗自由貿易的社會與生態影響,以及對抗金融市場的
獨裁。這種種進程與衝撞,取決於許多不同的發展與因素。我們

要在本章中檢視未來一些可能的發展。

回到未來?

就目前來看,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趨勢似乎會持續下去。矛

盾叢生、問題重重;新自由主義的信用,自 1997 年中期的一連串

危機以來,已迭遭質疑;許多國家中都可以見到反抗行動,來對

抗統治性國際經濟邏輯所帶來的後果;但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

對世界經濟的整個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生活在一個新時代,國際經濟正被轉化為貨真價實的世

界經濟。生產的福特主義式組織(目標是實現規模經濟)正被越

來越多強調彈性化「即時」
(just-in-time)生產的公司與部門代替,

(economies of scope)變得益加重要。3對於國家在
「範疇經濟」

經濟過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思考方式,已發生了劇烈變化,我們只

要檢視這些變化,就可以清楚獲知一個新時期已然到來。凱因斯

已被埋葬,取而代之的是新自由主義的新古典學派(貨幣主義者、

 譯註:指不同部門、不同產業間彈性、快速的水平整合。
3
見 Tony Smith,《臨界生產:資本主義的烏托邦?》(Lean Production: A Capitalist
Utopia?),Amsterdam: IIRE,1994。這絕對不是線性的發展。有些新部門,尤其是服
務業,才剛剛引進福特主義與豐田式的方法。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73

供給學派、理性預期學派)
,這些人認為應盡可能讓市場來決定一
切。 4雖然不時有呼聲倡議一個新型態的布列敦森林國際貨幣秩

序 — 譬 如 1998 年 底 , 當 時 的 德 國 財 政 部 長 拉 封 丹 ( Oskar

Lafontaine)便這樣要求,但後來便辭職了—但是幾乎沒有人真

的認為,在可見的未來,這樣的秩序會成真。

可能重回黃金時代嗎?問這個問題,就等於問:導致戰後繁

榮期的經濟、社會、政治與制度的集合—戰後的生產秩序—能否

重新再來一遍。換言之,問這個問題,等於已回答了它:如我們

在第三章所見,戰後的擴張期是特定因素造成的結果,這樣特殊

的組合將不可能重新上演。5因此,我們已不太可能重新走回戰後

4
見 Philip Klein,
〈重估制度論—主流關係〉 (A reassessment of institutionalist-mainstream

relations)《經濟議題期刊》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28 卷 1 期,1994,頁 197。
 譯註: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生於 1943 年,從薩爾(Saar)地區崛起,在 1980
年代早期是黨內「和平派」的領袖,反對當時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的核武政
策、並要求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 1995 年,他成為社民黨的主席,在
1998 年成為施洛德政府的財政部長,但是在 1999 年,因為政策上的分歧(例如對於北
約轟炸南斯拉夫的看法,拉封丹持反對的態度)而辭去所有的職位(包括國會、政府
和黨的職位) 。讀者可參閱其《心在左邊跳動》(Das Herz schlägt links,周惠譯,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一書。
5
「懷念穩定的、戰後的民族福利國家是…不合時宜、不切實際的。這個歷史的折衷方
案是以冷戰年間穩定的國際秩序為基礎的。1989 年後的新國際秩序,其首要特色即是
混亂無章。凱因斯與貝弗里奇(Beveridge)的福利國家的基石,是一個同質的社會、
由凱因斯主義總體經濟政策所調節的充分就業、福特主義的生產結構、集中組織化與
制度化的勞資利益團體、自信的干預型國家、傳統家庭等。今天不可能滿足以上任何
條件。撇開生產結構的巨大變化不論,凱因斯主義的刺激需求的政策,在今天這種全
球競爭與自由資本市場的世界中,也是行不通的。民族國家在失去經濟疆界之時,也
喪失了貨幣與財政政策的自主權。很大程度上,這限制了福利國家矯正市場的能力—
即使在整合的歐洲政治經濟領域中也一樣。在歐洲貨幣聯盟的通貨緊縮標準下,凱因
斯主義的政策並不很實際。」見 Anton Hemerijk & Wieger Bakker,
〈觀點的搖擺:對福
17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擴張的黃金時代。那段時期,在資本主義的歷史中是個特例,而
且就算利潤率進一步復甦,也並不表示回到了戰後的秩序。世界

經濟的組織與運作已經產生了太多的轉變。就如熊彼得顯然曾注

意到的:如果有人被卡車碾過去,你不可能叫卡車倒車再碾他一

遍來使他恢復健康,因此,你也不可能重新使用糟糕的經濟政策

來恢復經濟的健康。6

若說我們正在重回較早的歷史時期,那麼對世界上許多人來

說,意思是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中,或

甚至更早。全球化的效應(如第一章所述)對許多人而言,進步

實際上等於倒退。對 OECD 國家中越來越多的人來說,戰後的那

種確定感,如工作權、穩定增加的工資、優良的社會體系、像樣

的公共服務都已不復可得。對第三世界部分國家來說也一樣,和

常被認為與宣稱的恰好相反,戰後直到 1980 年代早期這段時間,

。7舉例來說,與 1980
比今天還要更稱得上是進步(雖然進步不多)

利國家反省的交會與分歧〉 (De pendule van perspectief: Convergentie en divergentie in het



denken over de verzorgingsstaat)《歐洲的福利:跨越民族福利國家疆界的探索》 (Zorgen
in het Europese huis: Verkenningen over de grenzen van nationale verzorgingsstaten) ,
Amsterdam: Boom,1994,頁 50-51。
6
〈擠壓利潤與凱因斯理論〉
Stephen Marglin & A. Bhaduri, (Profit squeeze and Keynesian
theory),收於 Stephen Marglin & Juliet Schor 編, 《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重新詮釋戰後
經驗》 (The Golden Age of Capitalism: Reinterpreting the Postwar Experi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0,頁 184。
7
譬如見 Dani Rodrik, 《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中國家》 (The New Global
,Washington: Johns Hopkins
Economy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Making Openness Work)
(本書中譯本:
University Press,1999。 《讓開放發揮作用:新的全球經濟與發展中國家》 ,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75

年相比,墨西哥的實質工資到了 1995 年初時,整整低了 10%—


這是在墨西哥總統塞地猷(Ernesto Zedillo)於一月宣布拯救披索

之前所做的統計,而塞地猷的計劃會使薪資繼續往下降—雖然

IMF 和世界銀行多年來一直把墨西哥當作第三世界其他國家的典

範。

全球化繼續發展下去,將使其負面效應更加尖銳與嚴厲。也

就是說,市場的獨裁將越演越烈,特別是那些想要吸引資本的國

家;雙元極化的過程使得國內與國際的社會不平等加劇;工資、

勞動條件、社會安全將進一步被整平(leveling down)
;生態的毀

滅與惡化;不必負責任的國際機構與集團的角色益加吃重;民主

將進一步被破壞。

這一切將帶來什麼後果?如我們所見,不會自動帶來新的擴

張期;因為必須出現市場的大幅擴張,以及剩餘價值率的可觀提

升。這段期間,對既有權利與成果的攻擊將持續下去。8有些觀察

家把這些攻擊描述成十九世紀早期的菁英策略,對民眾不滿的標

準反應是漠視與鎮壓—在將近兩個世紀後,這種策略至少到目前

熊賢良等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8
見 Charles Tilly,〈全球化威脅勞工權利〉 (Globalization threatens labor’s rights)
,《國
際勞動與工人階級史》 (International Labor and Working-Class History) ,47 期,1995,
頁 5。
17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為止都被證明相當有效。9

這種反擊的其中一項後果是瓦解了福利國家。但是,這個過

程進展得比許多經濟學家、政治人物所希冀的還要緩慢與艱難。

對既有權利與成果的否定,是一點一滴發生的,是蠶食,而非鯨

吞。為數可觀的反抗行動展開了。

在第三世界,國際經濟組織(如 IMF、世界銀行)的正統經

濟學已獨領風騷多年,變成某種形式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10對許

多生活在那兒的人們來說,這種野蠻是活生生的現實。就算在哪

次事件中,IMF、世界銀行的親市場處方真的被完全實行了,這

種狀況也不太可能改變。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於 1990 年代早期計

算,到 2010 年時,在最好的狀況下,世界人口上最富有的百分之

二十與最貧窮的百分之二十,其財富比例會從 60:1 降為 50:1。

但他們寫道,要是出了什麼差錯,比例可能會上升到 70:1。11自

那時起,世界多處都遭受了金融危機的衝擊,經濟發展向後倒退

了數十年。看來,上演的似乎是那齣較悲觀的戲碼。

9
如 Immanuel Wallerstein,
〈衰落的國家,衰落的權利?〉 (Declining states, declining

rights?)《國際勞動與工人階級史》 ,47 期,1995,頁 26。
見 J. Breman,
10
〈晚期資本主義宣言〉 (Een laat-kapitalistisch manifest)
,《人民日報》
(Volkskrant)
,1995 年 10 月 7 日。
11
〈二十一世紀的工人展望〉
Ishac Diwan & Ana Revenga, (The outlook for workers in the

21st century)《金融與發展》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1995 年 9 月,頁 11。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77

二十一世紀的首波危機

在不久的將來,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趨勢及其帶來的風險,

似乎都無法抵擋。如我們在 1990 年代所見,大型的國際危機可不

只是人們的想像而已。核心問題是:國家管控機制被去管制化、

私有化、尤其是金融創新所削減,但還沒有任何國際的機制來填

補這個空缺。現在的問題,亟需國際性的行動來加以應付,而像

OECD、世界銀行、IMF、WTO、G7、歐盟、聯合國等組織的責

任與權威正在重新洗牌。但在可見的未來內,沒有任何一個以上

的組織將會擁有資源、工具、空間與權威,來施行國際的控管。

此外,主導的典範仍然會認為,原則上應由市場來解決所有

問題,而且風險並不像大家想像得這麼嚴重。許多事實與事件所

顯示的卻恰恰相反:1987 年十月股市崩盤;歐洲貨幣體系危機

;1977-79 年、1986-87 年的美元危機;新加坡與英國的霸菱

(Barings)銀行醜聞案;1998 年長期資產管理(Long-Term Capital

 譯註:1987 年 10 月 19 日,道瓊工業指數歷經了史上最深的跌幅,下跌了 508 點。


當日成交量達到史無前例的六億四百萬股,隔天更突破六億八百萬股。
 譯註:1992 年 9 月,歐洲貨幣體系受到投機資本攻擊,迫使義大利和英國退出歐洲
貨幣體系。投機客大量拋售英磅,使英磅在短期內暴跌 5000 點,英國銀行一再提高利
率,但都無力回天。1993 年 8 月,歐洲共同體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發表聯合公報,
決定將匯率波動的上下限擴大到 15%,使歐洲貨幣體系的固定匯率制度名存實亡。
 譯註:具有 232 年歷史、素以經營保守名聲卓著的霸菱銀行曾名列歐洲六大列強之
一,1995 年,由於新加坡的英籍交易員尼克‧李森(Nick Lesson)交易衍生性金融商
品而遭受鉅額虧損,私下進行了 11 億 7 千萬美元未經批准的交易,造成英國霸菱銀行
倒閉,而後荷蘭國際集團(Ing)以一英鎊象徵性的價格收購霸菱銀行。
17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Management)避險基金的崩潰。12不穩定性大幅增加了,金融部
門尤然。與 1960 年代(布列敦森林體系將匯率控制在小範圍的波

動內,資本流動受到管制)相比,金融市場的波動正日益增加。
「金

融危機現在幾乎以單調的規律方式發生」
:除了以上所列之外,
「債

券市場於 1994 年崩盤了;同年稍晚,墨西哥亦發生危機;東亞於

1997 年開始一片混亂;俄國 1998 年的拖欠債款及相關衝擊震撼

。13已不再有人真的知曉金融市場上發生的所有事、正在
了世界」

冒哪些風險、地方性危機或股市崩盤像油一般溢流到全世界的機

率有多少。

墨西哥 1994 年底、亞洲 1997 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對全球化

擁護者所持的樂觀進步的願景來說,是第一波重大的衝擊,並且

讓人察覺到未來危機的潛在效應。特別在亞洲危機中,被認為是

發電機的經濟體紛紛深陷危機,因為金融市場上的交易人開始看

衰這些經濟體。數百萬人突然失去工作、收入、基本的維生工具。

所有被這場危機摧殘的社會,都經歷了嚴重的「社會構造的腐蝕,

。14現在出現了一
家園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社會動盪、犯罪與暴力」

12
一些更早的危機或近似危機的事件可見 Steven Solomon, 《信心遊戲:未經選舉的央
行總裁如何治理被改變的世界經濟》(The Confidence Game: How Unelected Central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5。
Bankers Are Governing the Changed World Economy)
13
《經濟學人》
,1999 年 6 月 12 日。
14
《1999 年人類發展報告》
UND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頁 4。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79

些熱情的報告,表示前東亞之虎的成長率與股市交易正在復甦反
彈。但是,要讓遽增的失業率與貧困重新回到危機之前的水準,

勢必得耗費多年的時間。

亞洲危機之於金融市場的學生,就好比「東歐集團之於蘇聯

。15由於這場危機,那種認為金融市場總
學學者(Sovietologists)」

是有效率的立場,已無法再被嚴肅對待。交易人綿羊般的行為、

短線的思考,讓亞洲與拉美面臨「自我應驗的危機」
(self-fulfilling

crises)以及誇張的匯率波動。雖然有各種可愛的故事與會議在倡

議改革「國際金融結構」
,但一切依然如故。所有人只是在那邊等

待著下一場金融危機。

在墨西哥危機—咸認是全球化新世界的第一場危機 —於

1994 年爆發前,幾乎沒有人敢預測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會導致這樣

的混亂。墨西哥曾是「新興市場」中勞斯萊斯級的巨星。1994 年

時,它是第一個獲准加入 OECD 的第三世界國家。同一年,它加

入了美國、加拿大,共同形成 NAFTA 自由貿易區。墨西哥恰恰

是 IMF、世界銀行向南方與東方國家鼓吹的那種新自由主義結構

調整政策的成功典範。但 1994 年 12 月 20 日,童話故事霎時結束

15
Barry Eichengreen, 《邁向新的國際金融結構:一份實際的後亞洲議程》 (Toward a New
,Washington: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rchitecture: A Practical Post-Asia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頁 9。
18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了。披索的幣值跌掉超過 40%,股市崩盤,政府雖然採取了嚴峻
的緊縮政策,但完全無法阻止資本外逃。危機到來,一時前途茫

茫。

政治學與經濟學往往緊密聯繫在一起;但是墨西哥的權力結

構指責薩巴塔游擊隊(Zapatistas)佔領了恰巴斯省(Chiapas),

又指責墨西哥的一黨統治,認為是這些原因造成了披索危機,這

種說法實在是過於阿諛諂媚了。薩巴塔游擊隊佔領了部分村落這

個事實,僅僅讓人確認了墨西哥存在嚴重的社會不平等,而且有

人拒絕接受這種不平等。16對投資者與投機者來講,這或許是很

糟的消息。但是危機的根本原因卻不在此:從嚴格的經濟學觀點

來看,危機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義計劃完全行不通。

墨西哥實行了影響深遠的去管制化、私有化和市場自由化,

對外國資本大開門戶。首要目標擺在出口。但也有許多國家想要

增加它們在出口市場上的佔有率。此外,在 NAFTA 內部,墨西

哥身為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根本無法與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

國家—美國—相比。墨西哥出口增加之時,進口增加得更多。結

果收支赤字增加到 280 億美元,超過墨西哥 GNP 的 7%。赤字被

16
對恰巴斯省反抗行動的描述,以及對其背景的分析,可見如 John Ross, 《來自草根
的反抗:恰巴司省的印地安人起義》(Rebellion from the Roots: Indian Uprising in
,Monroe: Common Courage Press,1995。
Chiapas)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81

資本進口(capital imports)抵銷,但是許多流進拉丁美洲的資本
都是投機性的,或用來購買在私有化計劃中被廉價出售的公司。

這是極端浮動、不確定、不穩定的資本內流。只要有輕微的混亂,

就會讓內流變成外流。

為了盡力挽救,塞地猷宣布了嚴厲的緊縮政策。這不啻是好

夢初醒,特別是對那些幾個月前才投票給他的選民來說。塞地猷

在競選時大開支票,保證有 4%的經濟成長,保證創造大量工作

機會,以及保證「您全家的興旺」。他有句競選口號:「他知道該

怎麼做。」沒錯,他真的知道。他的緊急政策導致了衰退,利率

提高,投資與消費減少,銀行、公司問題叢生,通貨膨脹激增,

失業快速增加。一份巴西的週刊在這場危機爆發後立刻精明地評

論道:
「墨西哥的真實情況,就是窮國裝闊。代表中產階級的黨已

經完蛋了。工人階級的黨,則根本還沒個影,而且被無限期地延

後了。」17

墨西哥危機爆發後,尾隨而至的是阿根廷、巴西、智利的股

市下挫,許多貨幣(如巴西里拉)的匯率開始遭受壓力。在拉丁

美洲,這叫做「龍舌蘭效應」(tequilla effect),但是危機在其他
地方也一樣有影響。奈及利亞、保加利亞、摩洛哥、俄羅斯政府

17
《展望週刊》
(Veja)

18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的債券價格下跌,美元亦走軟。墨西哥這場危機的「輻射」第一
次突出表現了當前世界經濟爆炸性的問題:由於國際管制呈真空

狀態,一國的危機很可能迅速擴散,甚至導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

股市、匯率一一如骨牌般倒下。1997 和 1998 年時,同樣的現象

再度出現,規模甚至更大。

主流的經濟學教條以前認為、現在也認為應盡可能把一切留

給市場,但這次卻是該為看不見的手伸出援手的時候了—畢竟重

要的金融機構都威脅要破產了。1995 年 1 月 31 日,美國總統柯

林頓提交一份國際援助計劃,對象包括墨西哥在內—來得正好,

因為墨西哥中央銀行實際上已經耗盡了準備金,政府已快要必須

宣布延期償付債務了。要是真的如此,根據 IMF 主席康德蘇

(Michel Camdessus)的說法,勢必會導致全球的大災難。警報

發出,甚至帶點恐慌的味道。柯林頓當時這項援助計劃,並沒有

在國會中獲得足夠的支持。

位於達沃斯(Davos)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全世界最高層的經理人、央行總裁、財政部長每年在

此聚會—安排了一場會議,討論危機接下來可能在哪裡爆發:匈
牙利、中國、阿根廷、還是印尼?大亨索羅斯(George Soros)認

為大災難正在成形:譬如 1987 年的新股市崩盤,不只發生在墨西

哥,也發生在華爾街、倫敦、法蘭克福、東京和香港。「B 計劃」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83

(Plan B)立刻匆忙地啟動了。柯林頓在國會中動用了特別總統
權力。IMF 與 BIS 提出前所未見的大筆金額。合計起來,墨西哥

政府暫時有 500 億美元可以使用。但這可不是禮物:錢借了就要

還,而且要動用這筆錢,得先完成由 IMF 所指定的削減措施。墨

西哥還必須把石油的收入當作貸款的抵押,且必須償還貸款的利

息。1995 年結束前,墨西哥的外債達到 1700 億美元。光是 1995

這一年,利息與主要的支付款項就高達 570 億美元:超過 1821

至 1976 年支付給國外債權人的總金額。

柯林頓提出的這套計劃有很多名稱:「災難計劃」、「最後手

段」
、「緊急煞車」
,甚至還扯到波斯灣戰爭,
「金融操作沙漠風暴」

18
但有趣的問題是:這些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到底在焦慮什麼?

他們為什麼要聯合 IMF、BIS,為了墨西哥這樣的國家,提出史

上最大宗的援助計劃?

原因有好幾種。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擔心,要是墨西

哥停止了付款,危機可能會失控地擴散開來。由於金融市場持續

進一步整合,經濟學家與銀行家所深深畏懼的「系統風險」
(system

risk)的確存在。

第二,墨西哥經濟絕不能被允許徹底崩解,因為它是「新興

18
《商業週刊》
,1995 年 2 月 13 日。
18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市場」的模範生。直到披索危機爆發前,墨西哥都被用來證明 IMF
的政策是通往繁榮與幸福的康莊大道。把危機檔掉,對挽救 IMF

的信譽而言可說相當關鍵。

第三個原因與美國的世界位置有關。美國絕不能容忍 NAFTA

失敗,因為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功與未來的進一步擴張,是美國提

昇自己世界經濟位置的主要策略。NAFTA 要是瓦解,對美國的全

球經濟角色來說會非常不利。

最後還有第四個原因。大筆的利益正處於危急關頭;如果墨

西哥宣布延期償付債務,那麼投資基金、銀行、投機者將蒙受大

筆損失。援助計劃事實上是納稅人送給有錢人的禮物。 19其中一

個有錢人就是美國財政部長魯賓(Robert Rubin),他在援助計劃

的安排中是關鍵人物。魯賓擔任財政部長前,是高盛證券

(Goldman Sachs,美國最大的證券商之一)的副董事長。1992

年,也就是魯賓在高盛證券的最後一年,高盛證券賺進了 14 億美

金,其中一項就是在墨西哥的投資。這家證券商是柯林頓競選總

統時最大的資助者之一,而魯賓部長的財產在 1995 年約值 1 億

5000 萬美金以上。

從國際援助這樣的背景來看,我們也就毫不意外,所有對世

19
《國際先鋒論壇報》
Willem Buiter,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995 年 2 月 2 日。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85

界經濟情勢的焦慮,並不包括關心世界經濟對一般墨西哥人民的
影響。但這些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由於利率遽升、政府縮減開支、

購買力下跌,墨西哥陷入了嚴重的衰退。超過一百萬人失業;根

據官方資料,現在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貧窮中。1995 年時,平

均每人所得從 3800 美元滑落為 2600 美元,是 1989 年以來的最低

點。無怪乎犯罪率與自殺率大幅攀升,許多墨西哥人必須在非正

式部門中工作以設法維生。

墨西哥危機顯示出世界經濟是多麼不穩定、多麼難以預料。

危機發生後,G7 對缺乏「全球治理」
(global governance)一事大

感焦急。他們決定,IMF 應該與世界銀行、WTO 更加密切地合

作,以即時回報哪些地方可能出亂子。他們也同意給予 IMF 更多

基金,以便發生類似墨西哥的狀況時能迅速反應。在決定給予 IMF

更多額外資源以迅速應付災難時,這些世界上最重要的政府首長

們其實已經默認,IMF 或其他任何組織都無法防止新災難的發生。

以上所言在 1997-98 年的金融危機時已屢經證實。墨西哥危

機爆發後幾個月,國際組織的評論家和分析師便警告還會發生更

多危機,雖然沒人曉得時間與地點。結果比許多人預期得都還要
快,自 1997 年中期開始,亞洲之虎一個接一個深陷危機。這場危

機與衝擊接著擴散到其他大陸,導致嚴重的貧困,並對整體世界

經濟造成持久的負面效應。它「刺激了某些激進的新想法」
,部分
18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知名的經濟學家公開對自由貿易、自由資本流動的教條表示質
疑。20

東南亞危機的全球化,對自由貿易與金融自由化的倡議者來

說,是一場不受歡迎的衝擊,因為他們一直用這些亞洲經濟體的

發展,來證明其政策比傳統的進口替代策略還要有效。以下引用

一段自由貿易提倡者的典型敘述方式(實在有夠反諷,這篇文章

1997 年出版時的標題是「我們如何學習」):

以往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進口替代體制的成本高昂,而與
此同時,另一種重要的發展出現了。首先從台灣開始,接
著好幾個東亞經濟體都開始快速成長,而其政策與進口替
代可說是恰恰相反。…東亞經驗—沒有別的更好的例子
了—證明了另類貿易政策的可行性…。另外東亞經驗還證
明它們實現了高成長率,比巴西、土耳其這樣最快速成長
的進口替代國家還要高。21

按照這些觀念來看,也難怪 IMF 沒能預見亞洲的危機。南韓

危機爆發前不到三個月,IMF 寫道:「董事們對南韓持續的優異

總體經濟表現深表歡迎,並對南韓當局的傑出財政記錄大為讚

賞。」22同樣地,對自由貿易與金融自由化的無比信心,表現在

20
《邁向新的國際金融結構:一份實際的後亞洲議程》
Barry Eichengreen, ,頁 9。
21
〈貿易政策與經濟發展:我們如何學習〉
Anne Krueger, (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7 卷 1 期,1997,頁
9-10。
22
Jeffrey. Sachs,〈自我膨脹的權力〉
(Power unto itself)
,《金融時報》
,1997 年 12 月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87

IMF 交涉者對需要金融援助的國家所做的要求上面。就連主流的
經濟學家也表示:
「危機一發生,亞洲國家便發覺,他們的政策大

部分都是由華盛頓指派的—也就是 IMF 與美國財政部」。23

國際組織、經濟學家與政策制訂者,也嚴重低估了亞洲危機

對世界整體經濟的影響。根據 1970 年代晚期以來更加牢固的新自

由主義全球化的十誡(Ten Commandments),去管制化、私有化

貿易自由化、資本自由流動、縮減社會與公共部門以及更多的市

場紀律,應該會保證全球的繁榮與豐裕。由此觀點出發,世界某

處所發生的危機,不可能終結世界其他地區的歡樂。但是那些促

銷新自由主義念珠(prayer beads)的人,卻威脅說自己會變成他

們自己成功之下的受害者。馳名的自由化、去管制化與國際化已

創造出新形式的依賴,而在經濟逆境時期,便提供了傳送途徑

(transmission route)
,讓危機沿著這些途徑擴散開來。1998 年以

前,一國接著一國,包括俄國與巴西,都遭受了貨幣投機、股市

下跌、資本外逃、外國投資減少與成長率下滑的衝擊。
《華爾街日

報》
(Wall Street Journal)警告會有「金融越南」
(financial Vietnam)

的出現,超級投機客索羅斯(George Soros)也提及「全球資本主

義危機」。241997-98 年間有幾千萬的人失業,研究報告也顯示,

11 日,頁 11。
23
《蕭條經濟學的回歸》
Paul Krugman, ,頁 103。
24
見 George Soros,
《全球資本主義危機:岌岌可危的開放社會》
(The Crisis of Global
18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在陷入貧困的國家中,雛妓都大幅增加了。

IMF,這個由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股東支持的組織,是如

何反應的?它把情況搞得更糟了,因為它對情勢艱難的國家,施

以虐待狂似的貨幣主義(sado-monetarist)援助條件。近幾年來,

華盛頓強加在各國身上的政策,其核心概念幾乎是凱因斯主義的

完美反轉:
「由於面臨危機,各國被力勸提高利率、大砍開支與加

稅。」很明顯地,除了那些如狼似虎的避險基金以外,沒有人該

對這些造成反效果的政策負責。
「世界新秩序的規則,似乎讓發展

中國家別無出路。因此,情勢惡化至此,實在不是任何人的錯。」
25
IMF 所提出的要求使危機惡化了,而這些危機的基礎,根本是

以市場為根基(market-based)的原則,亦即,這些國家必須盡快

贏回金融市場的「信心」。

今天,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邏輯是乖張、反社會的,沒有人

能找出更顯著的例子了。為了提供投機者與投資者充分的利潤遠

景,身處二十一世紀分水嶺的政府,竟必須加深衰退、大規模摧

毀工作機會、甚至大力砍除社會與其他支出。

近幾十年來,情況已越來越明朗,由 IMF、華爾街和富國政

,Boston: Little, Brown,1998。


Capitalism: Open Society Engendered) (本書中譯本:
《全
球資本主義危機:岌岌可危的開放社會》 ,聯合報編譯組譯,台北:聯經,1998)
25
《蕭條經濟學的回歸》
Paul Krugman, ,頁 112、117。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89

府所強加的出口導向成長策略,對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而言
是行不通的。由於世界經濟影響深遠的全球化進程使然,金融市

場變得權力龐大,因此,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就被犧牲了。全球

化的世界經濟再生產(reproduce)
、加強了資本的宰制。幸運地,

新自由主義秩序的基石—資本的自由流動與自由貿易—正逐漸被

挑戰。在各國、各式運動中,一種另類的議程(agenda)正在成

形,以要求「與世界經濟進行談判下的、選擇性的整合」 26,其

中部分的意涵是:控制資本流動;以進步的賦稅體制為基礎來進

行財政改革;土地改革;國內發展優先,而非出口優先;經濟要

民主,讓社群、公民團體、人民運動來決定經濟發展的優先順序;

應優先考慮永續發展,畢竟身處危機的國家中,有嚴重的環境問

題。只有等到這種根植於不同的經濟與社會邏輯的計劃被施行,

世界上的大多數人才不會繼續被金融市場交易人、搞黑箱作業的

跨國經理人視為玩物。

與此同時,新的金融危機可能會強化民族主義、沙文主義、

保護主義的趨勢(且事實上這些趨勢已正在勃興),並導致其擅

場。有些觀察家表示,全球化趨勢與民族國家功能弱化之間的矛

盾,是無法解決的,並預測最終會以混亂做結。27其他人則認定,

Walden Bello,〈亞洲奇蹟的終結〉(The end of the Asian miracle),《國家週刊》


26

(Nation)
,1998 年 1 月 12-19 日,頁 20。
27
可 見 如 Samir Amin ,〈 資 本 主 義 的 新 世 界 宰 制 : 問 題 與 展 望 〉( De nieuwe
19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經濟強權之間的矛盾會加深,並做了不詳的暗示,表示可能發生
新的軍事衝突。
「合作是理性的行為」此一事實,不應讓我們做出

「強權事實上總是會合作」這種結論:

1914 年開打前不過幾個月,安傑爾(Norman Angell),一


位著名的經濟權威,還在其《幻景的年代》(The Age of
Illusion)一書中預測,歐洲重要國家彼此互相依賴的程
度,將使戰爭永不可能發生。28

然而,未來若發生危機,其後果無法事先確知,也並非依賴

於任何經濟法則,而是要看國家與全球鬥爭的發展狀況而定。29

邁向不同的經濟邏輯

危機、混亂或國際金融體系的崩潰,並不是唯一能讓莫之能

禦的全球化趨勢停止下來的途徑。一個不這麼天啟∕末世論


wereldoverheersing can het kapitalisme: Problemen en vooruitzichten)《法蘭德斯馬克思
主義期刊》 (Vlaams Marxistisch Tijdschrift) ,28 卷 3 期,1994。
 譯註:此處有誤。安傑爾著作的正確名稱應為《大幻景》(The Great Illusion,1910
。他是 1933 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1933、1938])
28
A. Glyn& B. Sutcliife, 〈全球但無領導?:新資本主義秩序〉(Global but leaderless?:
,收於 Ralph Miliband & Leo Panitch 編,
The new capitalist order) 《社會主義文摘 1992:
新世界秩序?》 (Socialist Register 1992: New World order?)
,London: Merlin Press,
1992,頁 93。Henk Overbeek 向我指出,考茨基(Kautsky)在他論及「超帝國主義」
的文章中也有相同的觀點,該文出自《新時代》 (Die Neue Zeit)
,1914 年 8 月。
29
Simon Clarke,〈資本的全球積累與資本主義國家形式的歷史分期〉(The global
,收於 Werner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periodisation of the capitalist state form)
Bonefeld, Richard Gunn & Kosmo Psychopedis 編,《開放馬克思主義第一卷》(Open
Marxism I),London: Pluto Press,1992,頁 146-47。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91

(apocalyptic)的版本是可以想像的,在這樣的版本中,其他的
經濟與社會優先次序取代了利潤導向的資本主義邏輯。這樣一個

正面的替代選擇,其中的許多成分,已在近年來南北的社會運動

中 組 裝 起 來 。 多 邊 投 資 協 定 ( 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MAI)與 1999 年 WTO 西雅圖高峰會的失敗,都增

加了人們的信心,相信這樣的替代選擇或許是可以企及的。

新自由主義份子對這些挫折的反應,是更激烈地堅持認為沒

有別的出路。他們高喊,西雅圖會議的挫敗當中,真正的輸家是

是發展中國家超過五十億的居民。 30 但是,即使是蠱惑人心

(demagogy),也會有其限度:那些美國與歐盟的談判代表哀嘆

會議的失敗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表面上是為了世界上的窮人而一

掬同情淚,但主要還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有部分是衝突的—利益

與貿易。舉例來說,歐盟想要在 WTO 的議程上增加新項目,以

消除北方跨國公司進入南方市場的障礙,但是同時歐盟自己卻仍

然大幅補貼其農產品出口。無論如何,第三世界的進步人士都傾

向將西雅圖會議的失敗視為開發中國家的收穫,而非損失。31

可不可能做出一些事情,來有效反擊全球化的猛烈進程,而

30
如《經濟學人》
,1999 年 12 月 11 日。
如 Walden Bello,
31
《關注貿易》
(Focus on Trade)42 期,1999 年 12 月,由電子郵件
散發。
19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不只是讓它的速度減緩?近年來,有許多提議都試圖讓世界少一
點不公平,並或多或少限制金融市場與投機者的權力,如:取消

(或減少)替三世界國家的債務;針對航空旅遊課徵國際性的稅,

於各機場徵收,以資助國際的發展援助;歐盟的社會憲章(social

,其目的在於保障歐洲公民的基本權利,如醫療保健、教
charter)

育、工作、基本收入;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James Tobin)

,建議對所有貨幣交易課徵 0.5%的稅;32對資
所提出的「托賓稅」

本流動的控管與限制;對衍生性商品的交易進行更多管制等等。

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經濟中,這些提議是可以期待的嗎?部

分觀察家表示,當這些提議將焦點集中在問題的本質時,
「實際的

建議必須承認那些推動資本流動成長的強大力量。」 33但是,去

設想這些「強大力量」的挫敗,也是很實際的。我們已經看到,

當國家的功能已改變時,國家絕對仍有其角色,而且我們仍然可

以做出選擇,來決定國家該如何扮演這樣的角色。反對加強管制、

國家介入的人也承認這點。即使是《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也拒絕接受「國家已喪失力量」這種說法。政治人物非常急切地

想要利用世界中的劇烈轉變,來為自己拋棄舊政治目標與理想的

作法辯護。事實上,雖然不太容易去重建幾十年來被政治人物摧

32
〈國際貨幣改革芻議〉
James Tobin, (A proposal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
,《東
方經濟期刊》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4 卷 3-4 期,1978。
33
《邁向新的國際金融結構:一份實際的後亞洲議程》
Eichengreen, ,頁 116。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93

毀的防火牆,但絕非不可能。34

西雅圖慘敗的一個顯著副作用是,那些多年來壓倒性、不容

許討論的論斷,突然以多元的方式被拿出來討論了。比如說,人

們現在回想起,
「第一次的全球經濟」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降臨

而瓦解,即使當時的人們跟現在一樣,都認為全球經濟整合是無

法阻擋的。35全球化不再保證代表進步。要讓催促世界進一步經

濟整合的強大技術力量「若非停止,至少也緩慢下來」 36,似乎

是可能的。

即使是商業媒體,現在也讓出了一些空間,讓異議者得以說

明,全球化的力量不但可能被阻擋,而且也應該被阻擋。有位專

欄作家用以下標題玷污了《商業週刊》
(Business Week)
:「西雅圖

的抗議者做得對」,並解釋:「WTO 的議程是由領導世界的政府

所設立的,它們忘記了,自己被選舉出來,不應只是增進跨國公

司的利益,也應該為公民的利益著想。」 37一位以主流自居的哈

佛經濟學家也發了言(這不是第一次)
,反對把手段—貿易—當作

〈國家無能的神話〉
34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經濟學人》
,1995 年 10 月 7
日。
35
《紐約時報》
Paul Krugman, ,2000 年 1 月 2 日。
36
〈全球化的挑戰〉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金融時報》
,1999 年 12 月 28 日。
37
Robert Kuttner, 〈經濟觀點:西雅圖的抗議者做得對〉 (Economic viewpoint: The Seattle

protesters got it right)《商業週刊》
,1999 年 12 月 20 日。
19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目的本身。他表示,我們不應該追問哪一種貿易體系對貿易來說
最適合,而是應該追問哪一種貿易體系最能幫助人民去支撐他們

的價值,並達到他們的發展目標。38這些可不是 WTO 想聽的評

論。舉例來說,這些評論可能暗示窮國應該擁有權利,把對抗貧

窮列為優先選擇,而非增加出口。

在全球化與市場教條的機器裡投進幾把沙子顯然是可能的,

只要這樣的政治意願還在的話。然而,不論這些小改變或小進展

有多重要—它們本身是十分值得支持的—只要世界資本主義體系

的基本特性與運動法則仍然健在,人們所能打擊的就只會是症候

(symptoms)。要是既有的經濟邏輯沒有被根本地全面檢修,社

會不平等、生態毀滅、對第三世界的壓迫與剝削、民主的進一步

淪喪、工資與勞動條件、社會安全的向下整平等等都將持續惡化。

發生國際性危機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向民族主義、保護主義、沙

文主義的倒退,也將繼續存在。

在既有的經濟邏輯(利潤極大化優先)之內,不可能解決人

類所面臨最重要的問題。在資本主義之下,投機者、僱主、投資

人的所作所為是根據個人利益來決定的。他們的行動的部分合理
性,會與世世代代的一般社會利益相衝突。

38
〈世界貿易本身不應是目的〉
Dani Rodrik, (Wereldhandel mag geen doel op zichzelf

zijn)《NRC 每日電郵》 ,1999 年 12 月 8 日。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95

事實上,資本主義正變得越來越不理性。經濟與社會方面所
可能做到的(what is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possible),與實際

上發生的(what is actually happening)兩者間的差距,可謂於今

最烈。對自由貿易意識型態的批判,正年復一年地揭露出這個體

系中越來越多的缺點。譬如近幾年來,環境運動便不斷指出,為

利潤極大化服務的不受限制的貿易,所付出的生態代價有多慘

重。那些肩負龐大債務的窮國,允許西方富國的毒物傾倒在自己

家園,以在世界有毒廢棄物的市場上賺錢,他們又有多少「自由」

呢?WTO、IMF、富有的西方國家把貿易自由化當作普世真理來

宣傳;但是北方與南方世界的運動正拒絕這些攻擊,以求取國家

的民主權利(第三世界尤然)
,以及選擇一條有利於自己人民的發

展道路。

如果社會的優先順序能夠依照真正民主的方式來決定,而不

是根據「一元一票」
(one dollar, one vote)的原則,那麼這個世界

看起來可以非常不一樣。越來越多的人正做出結論,認為革命性

的變革不僅必要,在客觀上亦可能實現。

由生氣盎然的社會力量聚集而成的行動,甚至可以改變那些
貌似最牢不可破的經濟與政治情勢。較諸以往,一個另類的出路

更必須考慮到不同的面向:
19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 政治層面。雖然政府刻意拋棄了部分的管制性功能,並允許
資本流動的去管制化,它們仍可能在壓力下重新恢復這些功

能。這是政治意願的問題;如果掌權者不能勝任,他們就該

下台或被罷免。

‧ 公民權與階級的層面。那些「從基層」
(from below)來的人,

以及他們的組織—不論是從十九世紀誕生的勞工運動(政

黨、工會)
、其他的草根運動或脫胎於二十世紀下半葉的新社

會運動—都必須重新主張自己的權利,要求介入社會、對公

共生活的若干層面施加控制、對其他政經角色施壓、具體提

出實際的政治權力的問題。

‧ 經濟層面。經濟決策是所有其他層面的核心。這樣的決策應

該針對限制資本流動,並限制那些掌控資本流動的人,即資

本的持有者。資本主義近來的發展,重新提出了辯論新形式

的激進主義的迫切需要。39

這樣的替代方案會是什麼樣子?如我們所見,有許多不同的意

見存在,但是必須回答兩個關鍵問題,以邁向一個不同的經濟與社

會邏輯。40首先,經濟發展的優先選擇與方向,應該如何決定、由

39
Eric Toussaint,《要錢還是要命!全球金融的暴政》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The
,London: Pluto Press,1998,頁 253-54。
Tyranny of Global Finance)
40
可見如 G.. Albo,
〈充滿機會的世界市場?資本主義障礙與左翼經濟政策〉
(A world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97

什麼樣的社會力量決定?今天是在每個人的背後由市場的「看不見

market of opportunities?: Capitalist obstacles and left economic policy),收於 Leo Panitch
編, 《社會主義文摘 1997:對一切現狀的無情批評》 (Socialist Register 1997: Ruthless
Criticism of All that Exists),London: Merlin Press,1997;Elmar Altvater, 《市場的未來:
論「現實社會主義」崩潰後的貨幣與自然管制》 (The Future of the Market: An Essay on the
Regulation of Money and Nature after the Collapse of “Actually Existing Socialism”) ,
London: Verso,1993;Samir Amin, 〈資本主義的新世界宰制:問題與展望〉 ;Bernard
Cassen, 〈朝向解放了時間的社會的強制過渡〉 (Impérative transition vers une société du
temps libéré) ,
《外交世界》 (Le Monde Diplomatique) ,1994 年 7 月;John Cavanagh, Daphne
Wysham & Marcos Arruda, 《超越布列敦森林體系:全球經濟秩序的另類出路》 ,London:
Pluto Press,1994;Ulrich Duchrow, 《全球資本主義的替代方式:援引聖經歷史,謀劃
政治行動》 (Alternatives to Global Capitalism: Drawn from Biblical History, Designed for
Political Action) ,Utrecht: International Books,1995(本書中譯本: 《全球資本主義的替
代方式》 ,宋林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Ewald Engelen, 《市場的迷
思:經濟中的真實與謊言》 (De mythe van de markt: Waarheid en leugen in de economie) ,
Amsterdam: Het Spinhuis,1995;第四國際, 〈無產階級專政與社會主義民主〉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nd socialist democracy),《國際觀點》 (International Viewpoint)特刊:
《第四國際第十二次世界大會決議》 ,1985;S. Halimi, Jonathan Michie & S. Milne, 〈密
特朗經驗〉 (The Mitterand experience) ,收於 Jonathan Michie & John Grieve 編,《歐洲
的失業問題》 (Unemployment in Europe) ,London: Academic Press,1994;Michel Husson,
〈面對外部的約束〉 (Face à la contrainte extérieure) ,收於《集體行動反對失業:數據
與爭論》 (Agir ensemble contre le chômage: Donnés et arguments) ,Paris: Syllepse,1994;
Kassa, 〈分裂的荷蘭:為另一種經濟邏輯呼籲〉 (Nederland in spagaat: Pleidooi voor een
andere ekonomiese logika)Amsterdam: ISP,1994;Tim Lang & Colin Hines, 《新保護主
義:讓未來不受自由貿易之害》(New Protectionism: Protecting the Future against Free
Trade) ,London: Earthscan,1993;Ernest Mandel,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
的解釋》(Long Wav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 Marxist Interpretation),London:
Verso,1995(本書中譯本: 《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南開大學國
際經濟研究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Ernest Mandel,《權力與貨幣:馬克思
主義的官僚理論》 (Power and Money: a Marxist Theory of Bureaucracy) ,London: Verso,
1992(本書中譯本:《權力與貨幣:馬克思主義的官僚理論》 ,孟捷譯,北京:中央編
譯出版社,2002) ;Richard Norman, 《自由與平等:政治價值的哲學檢視》 (Free and Equal:
A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 of Political Valu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Richard Peet, 《全球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理論》 ,London: Routledge,1991;Tony Smith,
《臨界生產:資本主義的烏托邦?》 (Lean Production: A Capitalist Utopia?) ,Amsterdam:
IIRE,1994;Eric Toussaint, 《要錢還是要命!全球金融的暴政》 ;Eric Toussaint & Peter
Drucker 編,《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自由市場的慘敗》 (INF/World
Bank/WTO: The Free-Market Fiasco) ,Amsterdam: IIRE,1995。
19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的手」決定,以及在跨國公司的會議室中決定。第二,我們所需要
的,是與世界市場發展什麼樣的關係?這表示,金融去管制化、公

平貿易等問題必須列入議事日程。若要發展出替代方案,表示必須

討論經濟、社會、政治與制度條件,而在這樣的條件下,目前這種

向下沉淪的漩渦—進步等同於倒退—能夠被逆轉過來。只有以一個

截然不同的出發點為基礎,這才有可能發生:組織生產不應以創造

最大利潤為考量,而是應該滿足全世界人民的需要。

所需之舉,可一言以蔽之:徹底的重分配,以及資源與結構

的民主化。我們還需要更多社會運動中(或與社會運動友好)的

工人、青年、女性、活躍份子、學者來進行集體辯論、分析、實

驗、經驗,來決定其具體內涵。其中的要旨必然將包括以下的議

題:

重新管制金融部門

將金融部門置於社會控制之下,以終結投機與經濟破壞,如

此一來,投入多少資源、用於何種目的等問題都能以民主的方式

決定。自然地,所有邁向這個方向的一小步,如對金融交易課徵

托賓稅,都值得支持。

取消第三世界債務

徹底終止對第三世界的剝削,代之以互利為基礎的合作。這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199

表示要對第三世界的產品支付公平的價格,並取消第三世界早已
償付多倍的債務。41

揮別出口導向的成長

揮別由 IMF、世界銀行、WTO、OECD 宣傳、強加在全世界

之上的出口導向的成長,優先考慮國內發展,並組織生產以滿足

在地與區域的需求。

永續生產

由目前這種浪費、污染的生產方式,過渡到對生態負責、永

續的生產。這需要的是計劃性的(不然還能怎麼做呢?)世界環

境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重分配—亦即,首先要審慎評估,

有限資源(如石油)的可允許的年最大使用量為何,以及某些若

不加控制就會危及生物圈的活動(如汽車生產)
,每年的最大限度

為何;第二,以民主的決策、公平的方式將這些最大值配置給全

世界的人民。42與當前情況相反,在這樣的替代邏輯中,經濟成

長本身不會是目的,而是服務於對世界目前及未來的總人口進行

見 Eric Toussaint & Peter Drucker 編,


41
《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自
由市場的慘敗》 。
關於資本主義之下經濟學與生態之間的不可調和,可見如 Ulrich Duchrow,
42
《全球資
本主義的替代方式:援引聖經歷史,謀劃政治行動》
,以及 Elmar Altvater,《市場的未
來:論「現實社會主義」崩潰後的貨幣與自然管制》

20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計劃性的滿足。

控制勞動過程

目前這種由管理支配(management-dominated)的勞動過程

要有根本的變革,引進由所有勞動人民控制、實施的結構與過程。

並且優先考量每個人的個人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以適切利用當前

工人們未被使用的創意、知識與洞察力。 43商品、服務的消費者

與生產者也能夠確保自己的需要能被更持續地滿足。

工作重分配

將有酬勞動(paid work)徹底重分配,縮短工時而不減薪,

如此才能讓所有人從生產力的提升當中受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被一小撮人所壟斷,這樣一來,所有能夠並想要工作的人便能夠

擁有工作。另外,透過家戶工作的社會化、縮短工作週(讓所有

人有更多時間從事照護的工作),將無酬勞動(unpaid work)也

徹底地重新分配。

所得重分配

徹底重新分配所得與財富,將其從薪水最高、最富有的一小
群人手中轉移至沒有資產、薪資較低者手中,並且根據一個全球

43
見 Tony Smith,
《臨界生產:資本主義的烏托邦?》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01

性的最低工資標準來設法建立最高的所得。優良、免費、基本的
公共服務—教育、醫療保健、大眾運輸、住屋與文化—適用於同

樣的架構。

民主與計劃

揮別主流的市場至上教條。機制與結構的建立方式,應該對

社會與生態負起責任,針對經濟發展的大方向與優先順序進行民

主的討論、決策與計劃—也就是說,由所有人一起參與。44

這些改變需要的是大量的社會壓力、動盪,以及強大組織與

運動的建立。無疑地,這樣做勢必與既得利益的統治菁英發生衝

突。若想打贏這場戰爭,就必須重建起左翼、工會運動與其他社

會運動。

若要強化社會變革的組織與運動,所需的不只是回顧、捍衛

過去的經驗。世界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這會對反對運動的結

構、主題與工作方法產生影響。所有左翼組織與社會運動所必須

44
以不同於資本主義及東歐、蘇聯官僚指令經濟的角度,來探討計劃、市場、民主之
間的關係者,可見 Altvater, 《市場的未來:論「現實社會主義」崩潰後的貨幣與自然
管制》 ,頁 237-62;Ernest Mandel, 《權力與貨幣:馬克思主義的官僚理論》 ;Catherine
Samary,《計劃、市場與民主:所謂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 (Plan, Market and Democracy:
,Amsterdam: IIRE,1988;Samary,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Called Socialist Countries)
〈曼德爾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觀點〉 (Mandel’s views on the transition to socialism)
,收
於 Gilbert Achcar 編, 《曼德爾的遺產》 (The Legacy of Ernest Mandel) ,London: Verso,
2000。
20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做出的最重要的改變,將是跳脫出老式的、幾乎無例外的民族國
家的框架。做出這樣的轉變時,它們可以利用新技術的龐大潛力,

如網路。

弔詭地,右翼與僱主在國際範圍的組織狀況,比左翼和工會

(就傳統來看,其語言是更為國際主義的)還要好得多。其他社

會運動跨國界組織的情形則已經更為普遍。全世界的環境、團結、

青年、移民、女性與同志組織的活動家,正積極從事由下而上的

組織。凡有 IMF、世界銀行、OECD、歐盟、G8 開會之處,都可

以見到 NGO 組織起反制性的高峰會(counter-summit)與各式各

樣的街頭行動。但當大部分工人運動的組織在制訂預算與工作計

劃時,卻仍未把國際合作與團結納入考量。不僅如此,只要多數

工會與左翼政黨都想要保護它們「本國」的利益,右翼與僱主便

可以輕易地讓不同國家的工人、窮人鷸蚌相爭。這種情形若不改

變,社會變革的成效便會很小,甚至連強大如工會運動的組織都

會注定越來越邊緣化。

這個問題實在非同小可。要對目前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做出

有效的回應,首先必須針對經濟層面,因此必定有賴於世界上的
勞動人民與窮人。有趣的是,工會工作國際化的可能性與出發點,

正隨著全球化每一波的新浪潮而與日俱增。由於公司在國際層面

上組織生產、管理、裝配與行銷,而且國際接管、合併、合資也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03

日增,因此不同國家的受僱者可能為同一家公司工作,或是身處
同一條生產鍊,而彼此發展出新的關係與接觸。勞動組織的改變

(例如盡可能減少存貨數量的「即時」生產)也讓工人的行動能

以嶄新的方式來突破生產過程中的弱點。如果生產鍊中有任何一

處罷工,不出幾天,其他環節就會因為零件短缺而癱瘓。

這讓國際的工會工作更可能相互連結、擁有共同利益。有個

不錯的例子:1994 年,福特汽車的工人在墨西哥市北方的瓜地藍

(Cuatitlan)的工廠罷工,反對解僱並要求改善工作環境,當時,

美國一家福特廠中的美國汽車聯合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

成員便出錢支持這項行動。他們的想法是:如果墨西哥的仗打贏

了,對我們來說也同樣有好處,因為福特就不會這麼快(威脅)

將生產遷到墨西哥了。 45另外還有相當多的可能性,讓不同國家

的工會得以密切聯繫、共同行動。現在的時機已經夠成熟了,應

開始在不同部分的國際企業中協調要求與行動,如雷諾汽車

(Renault)
、聯合利華(Unilever)和皇家殼牌石油公司(Shell)。

現在也正是好時機,可以至少組成一個歐洲工會,並發動領取福

利者(welfare-recipient)的進攻,以爭取更短的工作週而薪資不

減,以及爭取擴張的公共部門。

45
〈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主義:國家與產業將如何在浮現的全球經濟中競爭—第二部分〉
(21st Century capitalism: How nations and industries will compete in the emerging global

economy - part 2)《商業週刊》,1994 年 12 月 19 日,頁 54。
20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另外也有必要、有可能超越在個別公司中所進行工會國際化的工
作。僱主每每四處挑撥受僱者,並利用競爭對手公司中惡化的勞動條

件,來降低自己公司的標準。這增加了更多客觀上的可能性,讓針對

整個產業的國際工會策略,能夠在歐洲或全球層次上操作。大多數產

業是由兩或三家公司掌控的;如果這些少數公司中的薪資勞動者能成

功地讓工人不被挑撥離間,那麼薪資、福利與勞動條件的向下沉淪就

可以被緩慢下來,或是被扭轉。這當然需要大部分工會在路線上進行

根本的轉變。其他的社會運動與左翼政黨也面臨了同樣的任務。在某

些國家中,我們開始看到,戰鬥性的工會正發展成更廣泛的社會運動。

這很有可能成為對全球化最有效的嶄新回應之一。46

身處二十一世紀的分水嶺,左翼、工會運動與其他社會運動

面臨了根本的挑戰。在犬儒心態、宿命論與主流市場教條面前,

一個社會的、生態的、女性主義的、國際主義的另類出路必須贏

回大眾的信心,並藉由發展現實的烏托邦(realistic utopia)來提

供新希望。我們必須在實踐中展現,一個不同的邏輯是可能實現

的,並指引實現的路徑。為了力挽狂瀾,以團結與有教養的自利

(educated self-interest)為基礎的新經驗、新行動、新形式的實

際國際主義(practical internationalism)將是關鍵所在。

46
見 Kim Moody 的傑出著作, 《瘦身世界中的工人:國際經濟中的工會》 (Workers in a
,London: Verso,1997。
Lean World: Un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譯按:書名
的 lean 即是「臨界生產」中「臨界」的意思)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05

附錄

為了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全球化問題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

實踐,我們特別在這裡推薦一些和研究全球化課題相關的馬克思

主義理論讀物和談論全球化問題的部分中文書籍。我們還蒐集了

部分反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運動團體的網頁,並介紹一些國際上

活躍的馬克思主義團體,提供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有興趣的讀者

參考,也盼望讀者能在專制變態的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式的

所謂社會主義之外,認識一種強調由下而上的、民主的、比較能

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精神的革命社會主義流派。

中文書籍推薦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資本論》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布哈林,《帝國主義與世界經濟》

曼德爾, 《馬克思主義入門》
,向青譯,連結雜誌社與新苗出版社,
2002。
20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曼德爾,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導論》
,張乃烈譯,台北:唐山,1998。

曼德爾,《晚期資本主義》,馬清文譯,台北:谷風翻印,1988。

曼德爾,《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馬克思主義的解釋》,南開大學
國際經濟研究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Joseph E. Stiglitz,《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李明譯,台北:大塊
文化,2002。

Hans-Peter Martin & Harald Schumann,《全球化陷阱》,張世鵬等


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R. Barnet & J. Cavanagh,《無遠弗屆:跨國企業與世界新秩序》,


陳秀娟等譯,台北:牛頓出版社,1995。

Eric Schlosser,《速食共和國:速食的黑暗面》,台北市:天下雜
誌,2002。

《金融全球化》
François Chesnais, ,齊建華、胡振良譯,北京:中
央編譯出版社,2000。

G. Boxberger & H. Klimenta,《全球化的十大謊言》,胡善君、許


建東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糧食第一:世界飢餓與糧食自賴》
F. Lappe & J Collins, ,李約翰
譯,台北:遠流,1987。

《新自由主義與世界秩序》
Noam Chomsky, ,徐海銘、季海宏譯,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07

反全球化運動團體
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Focus on Globalization, FOG)
http://fog.ngo.org.tw/

台灣第一個以「全球化」為關注焦點的團體。2002 年二月由
連結、苦勞工作站、敬仁勞工中心、亞太勞動快訊、綠色公民行
動聯盟等社運組織與社運工作者共同發起。

ATTAC
http://www.attac.org/indexen.htm

國際上重要的反全球化運動組織,1998 年創立於法國,創立
的初衷是要課徵托賓稅(Tobin Tax),以管制金融資本流動,並
將所得稅款用以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環境與社會正義。ATTAC 目
前在世界 30 餘國皆設有支部,頗具動員實力。

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 WSF)


http://www.forumsocialmundial.org.br/home.asp

2001 年 2 月,為了反制由跨國財團主導的「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團體、進步學者
在巴西榆港發起了第一屆的「世界社會論壇」 ,往後每年都將在同
一地點舉辦會議,而第二屆已於 2002 年 2 月召開。ATTAC 是世
界社會論壇秘書處的成員之一。

全球化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n Globalization, IFG)


http://www.ifg.org/

1994 年 NAFTA 成立、GATT 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後,由數


十位學者與社運工作者成立的組織,宗旨在於(一)揭露經濟全
20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球化的多重效果以促進辯論;
(二)重新恢復地方經濟與社區的活
力,並尋求生態平衡的永續發展。

關注全球南方(Focus on Global South)


http://www.focusweb.org/index.htm

設於泰國的研究機構,集中分析全球化、IMF、世界銀行的
經濟政策對第三世界的影響。著名的學者、活動家 Walden Bello
是該組織的執行長。

全球化監察
http://globalmon.uhome.net/

香港的反全球化運動組織,也是唯一一份以批判新自由主義
全球化為主旨的中文刊物。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工人、性別、環
境、糧食、農業、社會福利、反戰等。舉辦各種講座、論壇等活
動,並曾與工會合作,發展關於全球化議題的工人教育計劃。

五十年足矣(Fifty Years is Enough)


http://www.50years.org/

美國超過 200 個組織串連而成的聯盟,旨在徹底反對 IMF 與


世界銀行各種導致貧窮、不平等、生態破壞的政策,並要求設立
國際性的「真相委員會」(Truth Commission)來調查其惡行。他
們的主張包括取消第三世界的債務、終止結構調整計劃、讓 IMF/
世界銀行的決策機制透明化、賠償結構調整計劃所造成第三世界
的損失等等。

學生反對血汗工廠聯盟
(United Students against Sweatshops, USAS)
http://www.usasnet.org/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09

以美國各大學學生為主的組織,要求大學在與廠商簽約生產
週邊產品(如印有該大學商標的球衣、襯衫、書包)時,必須要
求廠商恪遵「生產守則」(code of conduct)
,以保護工人的勞動條
件。詳細資訊可見洪家寧,〈反對血汗工廠的鬥爭—美國學運最
新報導〉,《連結》第三期,2000。

全球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Globalisation)


http://globalresearch.ca/

由美國、加拿大的學者與社運工作者組成的研究組織,總部
設於加拿大蒙特婁。宗旨是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與戰爭,廣泛關
注經濟、環保、反戰、國際政治等議題。目前主要負責人為 Michel
Chossudovsky,著有《貧困的全球化:IMF 與世界銀行改革的影
響》(The Globalisation of Poverty : Impacts of IMF and World Bank
Reforms,London: Zed Books,1997)等書,是國際知名的進步學
者。

企業觀察(Corporate Watch)
http://www.corporatewatch.org./

1996 年底設立的研究組織,位於英國倫敦。研究重點是跨國
公司的企業結構,以及相關的環保與農業問題,與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
、英國《衛報》
(Guardian)
、倫敦「討回街道」
(Reclaim
the Streets)等團體有密切的合作。

取消第三世界債務委員會
(Committee for the Cancellation of the Third World Debt)
http://users.skynet.be/cadtm/pages/english/english.htm

關注南北不平等、要求取消第三世界龐大債務的國際組織。
21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網站內有豐富的文件可供關心第三世界債務、IMF/世界銀行問題
者參考。

第三世界網絡(Third World Network)


http://www.twnside.org.sg/

國際性組織,秘書處設於馬來西亞檳城,關注第三世界的發
展問題,進行出版、教育、組織的工作,辦公室遍布十餘國。

現在就要經濟正義(Economic Justice Now)


http://www.economicjustice.org/

原先是「五十年足矣」的舊金山灣區分部,後經擴展成為此
組織,旨在批判結構調整計劃等新自由主義經濟方案,並推動兼
顧社會正義與生態平衡的經濟政策。

讓抵抗全球化(Globalise Resistance)
http://www.resist.org.uk/

英國的組織,以反戰與批判跨國企業為主,成員來自社會主
義工人黨(SWP)
、綠黨、勞動者力量(Workers Power)等組織,
以及部分獨立研究者。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文庫(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http://www.marxists.org/

獨立、不附屬於任何黨派的網頁,創立於 1987 年,目的在免


費提供馬克思主義知識給世界各地民眾。網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
義文獻、社會主義理論和運動的基本知識、重要馬克思主義者傳
記和其他參考資料等。網頁以英文為主,但有包含中文在內各種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11

主要文字的版本。

世界左翼黨派(Leftists Parties of the World)


http://www.broadleft.org/index.htm

馬克思主義文庫的姊妹網頁,廣泛匯集世界各國各種光譜的
左翼團體和國際組織,依地域和思想流派來分類。包括民主社會
主義、托洛茨基主義、無政府主義、毛派、綠黨、民族解放運動
和游擊隊等。網頁時常更新,並逐一針對各國左翼流派及組織進
行整理,想要認識不同思想流派的左翼團體,本網頁是最佳資源。

社會主義經濟學者會議(Conference of Socialist Economists, CSE)


http://www.cseweb.org.uk/

社會主義經濟學家的國際性組織,1977 年以來不斷舉辦或支
持各種會議、研討會,一年出版三期理論性刊物—《資本與階
級》
(Capital & Class)
,內容係從馬克思主義傳統出發,涵蓋全球
資本主義批判、反對種族主義以及和工會運動、環境及女性議題
相關的文章。

余松網(Hussonet)
http://hussonet.free.fr/

社會主義經濟學者、第四國際(統一書記處)成員、社會與
經濟研究協會研究員余松(Michel Husson)的網頁,有法、英、
西、葡、義、荷等國語文的文章。

國際觀點(International Viewpoint)
http://www.3bh.org.uk/IV/index.htm

第四國際統一書記處(USFI)的英文機關刊物,以每月出刊
21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為原則,分析報導世界各地的左翼與政治社會運動,介紹左翼運
動的論辯,是國際上最大型的新聞和分析性左翼刊物之一。第四
國際是世界性的革命社會主義派別,由托洛茨基於 1938 年創立。
統一書記處是各個自稱第四國際的團體中人數最多的一派,在全
世界大約 40 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支部或同情組織,如英、法、美、
日、義、葡萄牙、巴西、斯里蘭卡、印度和香港等,也和菲律賓、
巴基斯坦、南韓等地觀點接近的組織保持聯繫。知名的馬克思主
義經濟學家和革命者曼德爾(本書大量應用了曼德爾的研究成果)
生前是該組織的主要領導人和理論家。

勞動者國際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Workers’ International, CWI)


http://www.worldsocialist-cwi.org/

以英國社會主義黨(Socialist Party)為中心的國際社會主義
組織,成立於 1974 年,自稱在 35 個國家中活動,包括美國、南
非、奈及利亞、巴西、澳洲、瑞典等。社會主義黨前身是工黨的
戰鬥派(Militant),在柴契爾夫人當政時曾成功發動反對人頭稅
的大規模抗爭。透過打入工黨,戰鬥派取得更大影響力,曾在利
物浦碼頭工人及地方議會中有深厚基礎,掌握工黨青年組織達十
五年之久,並在 80 年代擁有三名國會議員,是工黨內重要的馬克
思主義流派。1986 年,被工黨領導層開除出黨,隨後成立了社會
主義黨。

澳洲民主社會主義黨(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DSP)


http://www.dsp.org.au/

澳洲主要的馬克思主義黨派,出版的《綠左周刊》
(Green Left
Weekly)和國際左翼運動的論壇性刊物—《連結》(Links)都
是質量優秀的刊物。該黨積極參與反全球化運動,其青年組織「抵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13

抗」(Resistance)是該國最大的左翼青年組織。目前正和其他澳
洲左翼組織共同成立「社會主義聯盟」 (Socialist Alliance),推動
左翼的重組。

世界社會主義網站(World Socialist Web Site, WSWS)


http://www.wsws.org/

國際社會主義組織—「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
(ICFI)成立
的網頁。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在英、美、加、澳及斯里蘭卡擁有
規模不大的組織。世界社會主義網頁每日更新,提供大量的時事
報導與分析,還有藝術評論和科技方面的議題。

全球工人力量(Workers Power Global)


http://www.workerspower.com/

英國左翼黨派「工人力量」(Workers Power)的網頁。該組
織是國際社會主義組織「爭取革命共產主義者國際聯盟」 (LRCI,
The League for a Revolutionary Communist International)的核心團
體。LRCI 成立於 1989 年,自稱目前在德、法、奧、捷克、斯洛
伐克、烏克蘭等國家有其組織。全球工人力量網頁每週更新,有
國際左翼動態和反全球化運動的訊息。

香港先驅社勞動民主網頁
http://www.xinmiao.com.hk

香港的社會主義團體,自許為「普羅民主派」
,主張把普羅大
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促使普羅大眾起來爭取自由和物質利益,並
且使國家主權和社會經濟的最高管理權都歸於人民大眾,建立沒
有壓迫和剝削的社會。先驅社長期反對港英的殖民統治,也批判
中共政權,認為中共過去是專制的官僚社會主義政權,現在則是
21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官僚資本主義性質的政權。勞動民主網頁有豐富的文章,包括社
會主義思潮、全球化、中國現況等。

日本橋樑週刊
http://www.jrcl.net/

日本革命的共產主義者同盟(JRCL)的刊物,1956 年創刊以
來未曾間斷,他們批判日本共產黨在組織上的官僚主義和政治路線
上的改良與妥協。橋樑周刊除了評析日本政經與社會動態外,還有
許多關於國際左翼運動發展的文章,尤其是南北韓的資訊。近年來
日本政治迅速的保守化、右傾化,過去的進步政黨中社會黨分崩離
析,日共為了參加聯合政權也逐漸背離原有理念,日本政治實在需
要新的選擇,懂日文的讀者,可以了解一下橋樑周刊的觀點。

保衛馬克思主義網站(In Defense of Marxism)


http://www.marxist.com/

英國社會主義團體「社會主義呼籲」 (Socialist Appeal)成立


的網頁,經常更新,評析國際時勢、介紹各國左翼運動和馬克思
主義的基本觀念等,並設有出版社—WellRed Publications。該
團體於 1992 年從戰鬥派中分離出來,主張在工黨內活動,格蘭特
(Ted Grant)和伍德(Alan Woods)是主要理論家。以「社會主
義呼籲」為中心成立了國際性的組織「馬克思主義者國際委員會」
(Committee for a Marxist International),在美國、義大利、巴基
斯坦等二十個左右國家活動。

英國社會主義工人黨(Socialist Workers Party, SWP)


http://www.swp.org.uk/

英國最大的馬克思主義黨派。其前身成立於 1950 年,曾在工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15

黨中活動,1977 年正式改名成立社會主義工人黨。已過世的巴勒
斯坦猶太裔社會主義者克里夫(Tony Cliff)是該黨創建者和主要
理論家,他們主張共產黨統治下的前蘇聯東歐是國家資本主義性
質,約克大學政治系教授柯林尼可斯(Alex Callinicos )是目前的
主要領導人。以該黨為中心成立了國際性的馬克思主義流派—
「國際社會主義者潮流」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Tendency)
,在義、
法、德美、加、紐、澳、挪威、希臘、辛巴威等二十多國家中活
動。社會主義工人黨擁有週報、月刊和理論性的季刊,並興辦知
名左翼書店 Bookmarks,更積極主導反戰、反法西斯、反種族主
義的運動。

英國社會主義聯盟(Socialist Alliance)
http://linkage.ngo.org.tw/links/links.htm

幾十年來英國革命左翼黨派首次的大聯合。先是 1999 年成立


了倫敦社會主義聯盟,後來發展成全國性的組織。參加聯盟的黨
派包括社會主義工人黨、國際社會主義組織(ISG)
、社會主義團
結網絡、工人力量、工人解放同盟、大不列顛共產黨等。聯盟成
立的目的是為了結合各左翼黨派的力量,形成選戰的聯盟,在工
黨右傾、成為新自由主義信徒後成為一股替代性的左翼力量。

蘇格蘭社會主義黨(Scottish Socialist Party, SSP)


http://www.scottishsocialistparty.org/

蘇格蘭社會主義黨是蘇格蘭各激進左翼在 1998 年 9 月共組的


政黨,由 1996 年成立的蘇格蘭社會主義聯盟轉化而來。召集人
Tommy Sheridan,屬於黨內主張托洛茨基主義的「國際社會主義
運動」派,在 80 年代是發動反人頭稅運動的重要人物,現為是蘇
格蘭議會議員。該黨立志成為蘇格蘭政治舞台上不同於新工黨和
21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蘇格蘭民族主義者、主張社會主義的的另一種選擇,近年來發展
頗為迅速,在幾次選舉中都有所斬獲,成為連主流媒體都不敢忽
視的政治力量,在民意調查中擁有接近 10﹪的支持率。

法國革命共產主義聯盟
(Ligue C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 LCR )
http://www.lcr-rouge.org/

最活躍的法國革命馬克思主義黨派。可以溯源到 1930 年代的


法國托派組織「共產主義同盟」、1944 年組成的國際主義共產黨
(PCI)和在 1968 年法國激進青年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的「革
命共產主義青年」(JCR)。在兩次被法國政府強行解散,1973 年
正式重新組織成「革命共產主義同盟」。

革共盟積極參與反全球化、反失業、反戰、反法西斯主義、
女性主義和工人運動,在資本主義危機日深,而法國共產黨和社
會黨保守化的時刻取得了逐漸增加的影響。1999 年的歐洲議會選
舉,革共盟和另一托派聯合競選,獲得五個議席。2002 的總統大
選中,革共盟推出 27 歲的郵政工人參選,獲得 1,203,485 票
(4.29%),還勝過曾為歐洲首屈一指左翼大黨的法共。

美國團結(Solidarity)
http://www.igc.apc.org/solidarity/

「團結」成立於 1986 年,由來自不同思想流派的美國左翼結


合而成。團結的目標在推動美國激進左翼的重組,形成群眾性的
革命社會主義和女性主義政黨。團結積極參與工運和組織工黨的
運動,並出版刊物《反潮流》(Against the Current)。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17

巴基斯坦工人黨(Labour Party Pakistan, LPP)


http://www.labourpakistan.org/

巴基斯坦工人黨是巴國主要的馬克思主義黨派,在工人階級
區域有一定群眾基礎,其學生組織「全國學生聯盟」(National
Students Federation)也十分活躍。該黨起源於 80 年代因反對獨裁
政權流亡海外的左翼學生組織,1997 年正式建黨。在 911 事件後
的南亞,美國攻打阿富汗,使得伊斯蘭基本教義派聲勢高漲,並
和印度教基本教義派相互對抗。巴基斯坦工人黨在這複雜而困難
的環境中奮鬥,堅持以工人階級和貧農為主體,反對本國軍事獨
裁政權、保守反動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和極力擴張霸權的美國。
本網頁以英文為主,讀者可以從中一窺南亞局勢和巴國的左翼與
工農運動現況。

阿根廷工人黨(Partido Obrero, PO)


http://www.po.org.ar/

阿根廷紛雜眾多的馬克思主義黨派中的一支。其前身成立於
1963 年,以該黨為核心,有名為「爭取重建第四國際運動」 (MRFI,
Movement for the Refoundation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的國際
組織,成員來自拉丁美洲、巴勒斯坦、巴爾幹地區、義大利、美
國等地。2001 年底迄今的阿根廷民眾鬥爭中,工人黨扮演相當活
躍的角色。其網頁有英文版。
21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索引
A

AFRICA,非洲 44, 57, 113, 118


AGE OF ILLUSION,《幻景的年代》188
ALCATEL ALSTHOM,阿卡特爾電信公司 151
ALGERIA,阿爾及利亞 27
ALLIANCE PARTY(NEW ZEALAND) ,聯盟黨(紐西蘭)35
ALLIANZ,安聯(企業名)27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 43
ANGELL,NORMAN,安傑爾 188
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29
ARGENTINA,阿根廷 25, 181
ASIA,SEE ALSO EAST ASIA,SOUTHEAST ASIA. 亞洲,另見東亞、南亞
7, 29, 31, 44-45, 55, 91, 104, 113, 148, 156, 179-180, 185
ASSICURAZIONI GENERALI,忠利保險 27
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27
ATLANTIC,大西洋 23
AUSTRALIA,澳洲 25
AUSTRIA,奧地利 26, 41
AXA,安盛(企業名)26

BADEN-WÜ RTTEMBURG,巴登符騰堡州 38
BANGLADESH,孟加拉 27
BANKS. SEE BIS,DEBT,FINANCE. 銀行,見國際清算銀行、債務、金融
BANK OF AMERICA,美國銀行 27
BARINGS BANK,霸菱銀行 179
BARRE,RAYMOND,巴赫 140
BASEL,巴塞爾(地名)92
BCCI,國際信貸商業銀行 92
BEAVERTON(OREGON),比佛頓(奧勒岡州)23
BELGIUM,比利時 26, 37, 112
BERLIN WALL,柏林圍牆 145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19

BERMUDA,百慕達 98 註 8
BEVERIDGE,貝弗里奇(人名)200 註 5
BIENEFELD,MANFRED,賓菲爾德 12
BIS,國際清算銀行 4, 15, 18, 21, 31, 92, 151, 175, 182, 98 註 8
BLOOMBERG,彭博(企業名)93
BOEING,波音(企業名)27, 33
BOLGER,伯格(人名)35
BOLKESTEIN,FRITS,伯克斯坦 104, 97-98 註 7
BOMBAY,孟買 24
BONN,波昂 139
BP AMOCO,英國石油公司 27
BRAZIL,巴西 25, 50, 181, 185
BRENNER,ROBERT, (人名)171 註 52
BRETTON WOODS(NEW HAMPSHIRE) ,布列敦森林(新罕布夏州)19, 85,
87-90, 121, 125, 127, 145, 176, 179
BRIDGES,WILLIAM,布里吉斯 138
BRITAIN,SEE ALSO ENGLAND,UK. 英國 41, 43, 52, 56, 60, 85, 90, 138, 140,
80 註 102
BRUNNER,KARL, (人名)165 註 20
BULGARIA,保加利亞 182
BUSINESS WEEK,《商業週刊》2, 38, 190

CALIFORNIA,加州 113
CAMDESSUS,MICHEL,康德蘇 182
CANADA,SEE ALSO US-CANADIAN FREE TRADE AGREEMENT,加拿大,
另見美加自由貿易協定 25, 29, 33, 109, 180
CAPITAL. SEE DAS KAPITAL. 資本,見《資本論》
CAPITAL FLOWS. SEE FINANCE. 資本流動,見金融
CARTER,JIMMY,卡特 139
CARVILLE,JAMES,卡維爾 2
CATHOLIC TRADES UNION(NETHERLANDS) ,天主教總工會(荷蘭)141
CAYMAN ISLANDS,開曼群島 98 註 8
CENTRAL EUROPE,中歐 55-56
22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CENTRAL PLANNING BUREAU(NETHERLANDS) ,中央計劃局(荷蘭)128


註3
CHIAPAS,恰巴司省 180
CHILE,智利 27, 181
CHINA,中國 23, 26, 33, 37, 118, 182
CHRISTIAN DEMOCRACY,基督教民主 123, 145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 33, 107
CITIGROUP,花旗集團 26
CITY OF LONDON. SEE LONDON. 倫敦市,見倫敦
CLINTON,BILL,柯林頓 2, 33, 182-183
COLD WAR,冷戰 33, 119, 200 註 5
COLOMBIA 哥倫比亞 26
COMMODIFICATION,商品化 53
COMMUNISM,共產主義 121
COMMINIST MANIFESTO,《共產黨宣言》67 註 13
CONSERVATIVE PARTY(BRITAIN) ,保守黨(英國)52
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伊利諾大陸銀行 82 註 110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US) ,經濟顧問委員會(美國)138
CRÉ DIT SUISSE,瑞士銀行 27
CRISES. SEE ASIA,BRAZIL,MEXICO,RUSSIA,SOUTHEAST ASIA. 危
機,見亞洲、巴西、墨西哥、俄羅斯、東南亞
CROATIA,克羅埃西亞 41
CUATITLAN(MEXICO),瓜地藍(墨西哥)197
CUBA,古巴 146
CZECH REPUBLIC,捷克共和國 27, 37

DAI-ICHI MUTUAL LIFE,第一人壽 27


DAS KAPITAL,《資本論》105, 114, 143, 129 註 5
DAVOS,達沃斯(地名)182
DDT, (化學藥劑名)50
DE GAULLE,CHARLES,戴高樂 104
DE WOLFF,德渥爾夫(人名)130 註 6
DEBT,債務 35, 57, 122, 142, 182184, 189, 191, 194, 163 註 13, 163 註 14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21

DEL MONTE,地球牌食品公司 33
DEMOCRACY,SEE ALSO GOVERNANCE,STATE. 民主,另見治理、國家
7, 51-52, 148, 177-178, 187, 191-193, 196, 163 註 11
DEN UYL,JOOP,丹烏爾 140
DENMARK,丹麥 26
DEPRESSION,經濟恐慌 89, 119
DESERT STORM,沙漠風暴 183
DEUTSCHE BANK,德意志銀行 27
DUIVESTEIJN,ADRIE,杜維斯坦 40
DUNNING,J,當寧 14
DUPRIEZ,LEON H.,杜普列茲 107, 110
DYNAMIC SYSTEM MODELLERS,動態系統建模 112

EAST ASIA,SEE ALSO SOUTHEAST ASIA,東亞,另見東南亞 44, 179, 185


EASTERN BLOC,東歐集團 180
EASTERN EUROPE,東歐 35, 42, 47, 55-56, 63, 85, 92, 121, 145, 174
EBS,電子交易系統 93
ECOLOGY,生態 7, 32, 49-51, 54, 126, 146, 175, 177, 187, 191, 194, 198
ECONOMIST,《經濟學人》38, 190
EGYPT,埃及 26
EINDHOVEN,TECHNICAL UNIVERSITY OF,恩多芬科技大學 81 註 102
ENGELS,FRIEDRICH,恩格斯 67 註 13
ENGLAND,SEE ALSO BRITAIN,UK. 英國
ENVIRONMENT. SEE ECOLOGY. 環境,見生態
EU,歐盟 5, 15, 18, 29, 32-33, 39-40, 48, 51, 54-55, 62, 85, 91, 95, 149, 151, 175,
179, 189, 196
EURODOLLARS,歐洲美元 90, 98 註 8
EUROPE,歐洲 4, 23, 32-33, 37-40, 43, 85-86, 90, 113, 124-125, 140-142, 145,
148-151, 174, 188-189, 197, 200 註 5
EUROPEAN,《歐洲人》602
EUROPEAN CENTRAL BANK,歐洲中央銀行 51, 142, 151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歐洲貨幣體系 179
EUROPEAN MONETARY UNION,SEE ALSO MAASTRICHT TREATY,
22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STABILITY PACT. 歐洲貨幣聯盟,另見馬斯垂克條約、穩定協定 4, 200 註 5


EUROPEAN ROUNDTABLE,歐洲圓桌會議 43
EUROPEAN SINGLE MARKET ACT,歐洲單一市場法案 91
EXXON,艾克森石油 26

FARMER,法默(人名)37
FDI,外國直接投資 18-19, 25, 55-56
FEDERAL RESERVE(US),聯邦準備銀行(美國)21, 142, 128 註 3
FEMINISM,SEE ALSO WOMEN. 女性主義,另見女性 197
FIAT,飛雅特汽車 27
FINANCE,金融 4-5, 7, 19-22, 31-32, 34-36, 52, 57, 62, 86-94, 116, 145-148, 154,
157-158, 174-175, 179-189, 193, 9 註 13, 98 註 8, 170 註 50
FINLAND,芬蘭 26
FIRST WORLD WAR,第一次世界大戰 19, 84, 175, 188, 190
FORD,福特汽車 26, 86, 197
FORDISM,福特主義 121-122, 149, 155, 157, 176, 199 註 3, 200 註 5
FOREIGN INVESTMENT. SEE FDI. 外國投資,見外國直接投資
FORRESTER,JAY,佛瑞斯特 112
FORTIS,富通集團 27
FOUNDATION FOR LABOUR(NETHERLANDS) ,勞工基金會(荷蘭)122, 135
註 43
FRANCE,法國 14, 25, 37, 56, 60, 109118-120, 123-125, 139-141, 153
FRANKFURT,法蘭克福 182
FREEMAN,CHRISTOPHER,弗立曼 112
FRIEDMAN,MILTON,傅立曼 164 註 20
FUKUYAMA,FRANCIS,福山 146

G7,七大工業國 3, 15, 151, 175, 179, 184


G8,八大工業國 196
G-77,第三世界七十七國集團 29
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29-30, 34, 52, 89, 94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23

GENERAL ELECTRIC,通用電子 26, 87


GENERAL MOTORS,通用汽車 26, 87
GENEVA,日內瓦 29, 50
GERMANY,SEE ALSO WEST GERMANY. 德國,另見西德 25, 38, 41, 56, 90,
119-120, 124-125, 138-140, 145, 153, 176
GIANT,捷安特(企業名)81 註 103
―GLOBAL ASSEMBLY LINE‖, 「全球裝配線」23-24, 148
―GOLDEN AGE‖,「黃金時代」6, 117-118, 121, 125, 140, 150, 155, 176
GOLDMAN SACHS,高盛證券 184
GORDON,DAVID,戈登 12
GOVERNANCE,SEE ALSO DEMOCRACY,STATE. 治理,另見民主、國家
14, 63, 179, 184
GREAT DEPRESSION. SEE DEPRESSION. 經濟大恐慌,見經濟恐慌
GREECE,希臘 26, 121
GREENSPAN,ALAN,葛林斯潘 21
GRESHAM’S LAW,葛萊興定律 150
GUINEA-BISSAU,幾內亞比索 51
GULF WAR,波斯灣戰爭 183

HARROD,ROY,哈羅德 138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 190
HELLER,WALTER,海勒 138
HENWOOD,DOUG,韓伍德 2
HENZLER,HEINRICH,韓茨勒 38
HEWLETT-PACKARD,惠普(企業名)27
HITACHI,日立(企業名)27
HOBSBAWM,ERIC,霍布斯邦 104, 118
HONDA,本田汽車 27
HONG KONG,香港 26, 182, 98 註 8
HOUSE OF COMMONS(BRITAIN),下議院(英國)80 註 102
HSBC HOLDINGS,匯豐銀行 27
HUNGARY,匈牙利 27, 41, 47, 182
22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IBM, (企業名)26
IKEA,宜家(企業名)147
IMF,國際貨幣基金會 3, 15, 31, 35, 47, 52, 63, 89-91, 104, 146, 151, 175, 178-180,
182-187, 191, 194, 196, 163-164 註 14
INDIA,印度 24-25, 91, 174
INDONESIA,印尼 23, 26, 182
INDUSTRIAL UNION(NETHERLANDS) ,產業工會(荷蘭)141
INEQUALITY,不平等 6, 43-47, 54, 154-157, 174, 177-178, 180-181, 191, 195
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 154-155, 158
ING GROUP,荷蘭國際集團 27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EE WORLD BANK. 國際重建與開發銀行,見世界銀行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國際勞工組織 24
INTERNET,網際網路 154, 196
IRAN,伊朗 26
ISRAEL,以色列 26, 77 註 82
ITALY,義大利 25, 109, 119-120, 124125, 139, 141, 153
ITOCHU,伊藤忠(企業名)26

JAPAN,日本 17-18, 25, 29, 33, 37, 49-50, 54-56, 86, 90-91, 109, 113, 119-120,
124-125, 139, 145, 150, 153, 179-180 註 102, 82 註 110
JARAMILLO,LUIS FERNANDO,哈拉米由 29
JOHNSON,HARRY G.,強森 165 註 20

KAUTSKY,KARL,考茨基 131 註 15
KENNEDY,JOHN F.,甘迺迪 138
KEYNES,JOHN MAYNARD,凱因斯 20, 39, 1231, 149, 176, 200 註 5
KEYNESIANISM,凱因斯主義 117, 121, 139-140, 144, 149-150, 186, 164 註 20,
165 註 22, 199-200 註 5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25

KOHL,HELMUT,柯爾 145
KONDRATIEV,NIKOLAI,康德拉季耶夫 106-107, 109-110, 131 註 15
KOREA. SEE SOUTH KOREA. 韓國,見南韓
KOREAN WAR,韓戰 119
KRUGMAN,PAUL,克魯曼 2, 174

LABOUR PARTY(NETHERLANDS) ,勞動黨(荷蘭)40


LAFONTAINE,OSKAR,拉封丹 176
LATIN AMERICA,拉丁美洲 29, 36, 44, 118, 156, 180-181
LAWSON,NIGEL,樓森 52
LEFT,左翼 7, 158, 192, 196-198
LELYSTAD(NETHERLANDS),萊利斯塔德(荷蘭)103 註 103
LENIN,V. I.,列寧 131 註 15
LEUVEN,UNIVERSITY OF,魯汶大學 3
LICHTENSTEIN,利希登斯坦 98 註 8
LONDON,倫敦 36, 90, 147, 182, 98 註 8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長期資產管理 21, 179
LONS WAVES,長波 6, 104, 106-117, 120-121, 125-127, 144-152, 158, 165 註 22
LUBBERS,RUUD,魯伯斯 145
LUXEMBURG,盧森堡 98 註 8

MAASTRICHT TREATY,馬斯垂克條約 4, 32, 40, 91, 145


MALAWI,馬拉威 41
MALAYSIA,馬來西亞 26, 91
MANDEL,ERNEST,曼德爾 107, 112, 116, 126, 136, 註 51, 159 註 2
MANDELA,NELSON,曼德拉 35
MARUBENI,丸紅(企業名)26
MARX,KARL,馬克思 94, 105, 114, 143, 67 註 13, 129 註 5, 132 註 23-24, 170
註 50
MARXISM,馬克思主義 6, 95, 105-106, 114, 120, 127, 129 註 5, 131 註 15, 136
註 51, 159 註 2
226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MATSUSHITA ELECTIC,松下電子 27
MEIKSINS WOOD,ELLEN,伍德 12
MENSCH,GERHARD,曼希 112
MERCOSUR,南錐體共同市場 15
MERGERS,合併 18-19
METRO, (企業名)27
MEXICO,墨西哥 7, 25, 29, 33, 36, 48, 55, 104, 113, 141-142, 177, 179-185, 197
MEXICO CITY,墨西哥市 197
MIDDLE EAST,中東 57, 118
MIGRATION,移民 7, 32, 41-43, 54, 62
MINEX, (企業名)93
MINNESOTA,明尼蘇達 49-50
MIT,麻省理工學院 112
MITSUBISHI,三菱汽車 26
MITSUI,三井(企業名)26
MITTERAND,FRANÇ OIS,密特 145 朗
MOBIL,美孚石油 27
MONACO,摩納哥 98 註 8
MORGAN CRUCIBLE,摩根坩鍋化工集團 36-37
MOROCCO,摩洛哥 182
MOSCOW,莫斯科 106, 98 註 8
MULTINATION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多邊投資協定 188
MULTINATIONALS,跨國公司 14, 18-19, 22-23, 25-29, 33, 36, 43, 48, 56, 58-59,
87, 127, 146-148, 151, 154, 189, 193, 197-198

NADER,RALPH,奈德 51
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5, 15, 29, 33, 48, 51, 94, 151, 175, 180, 183
NARODNY BANK,(銀行名)98 註 8
NATIONAL PARTY(NEW ZEALAND) ,國家黨(紐西蘭)35
METHERLANDS,荷蘭 25, 33, 37, 40-41, 61, 84, 90, 104, 109, 122-123, 140, 145,
68 註 16, 77 註 82, 80 註 100, 80-81 註 102-103
NESTLE,雀巢食品 27
NEW WORLD ORDER,世界新秩序 187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27

NEW ZEALAND,紐西蘭 27, 35, 43-44


NEW YORK,紐約 19
NGOS,非政府組織 175, 196
NICS,新興工業國 56-57
NIGERIA,奈及利亞 182
NIKE,耐吉(企業名)23-24
NIPPON LIFE,日本人壽 27
NIPPON T&T,(企業名)26
NISSAN,日產汽車 27, 80 註 102
NISSHO IWAI,岩井(企業名)27
NIXON,RICHARD,尼克森 89, 117
NOBEL PRIZE,諾貝爾獎 2, 189, 164 註 20
NORTH,SEE ALSO OECD,TRIAD. 北方,亦見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三強
(三極)29, 44-45, 56, 85, 189, 192
NORTH AFRICA,北非 57, 118
NORTH AMERICA,北美 23, 42, 51, 150, 98 註 8
NORWAY,挪威 26

OECD,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 29
OHMAE,大前研一 12
OTC DERIVATIVES,店頭市場衍生性金融商品 21, 189

PACIFIC,太平洋 29, 50
PAKISTAN,巴基斯坦 27
PARVUS,ALEXANDER,帕武斯 107, 130 註 6
PAX AMERICANA,美國強權秩序 122
PAYE,JEAN-CLAUDE,貝伊 34
PERU,秘魯 27
PETRELLA,RICARDO,彼得列拉 3
PHILIP MORRIS,菲利普摩里斯(企業名)27
PHILIPPINES,菲律賓 26
228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POLAND,波蘭 26
PORTUGAL,葡萄牙 26, 141
PRIVATIZATION,私有化(民營化)3, 7, 14-15, 39-41, 46, 55, 86, 96, 144, 148,
154, 179, 181, 186

QUOTRON,國通(企業名)93

RAND,蘭德(地名)114
REAGAN,RONALD,雷根 61, 145, 82 註 110
REGIONAL BLOCS,SEE ALSO APEC,EU,MERCOSUR,NAFTA. 區域集
團,亦見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歐盟、南錐體共同市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5,
29-30, 148, 175
REICH,ROBERT,萊克 12
RENAULT,雷諾汽車 197
REUTERS,路透社 93
RICUPERO,RUBENS,李庫佩羅 44
ROSTOW,WALT,羅斯托 112
ROTTERDAM,鹿特丹 169 註 48
ROYAL DUTCH. SEE SHELL. 荷蘭皇家,見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RUBIN,ROBERT,魯賓 184
RUSSIA,俄羅斯、俄國 25, 106, 174, 179, 182, 186, 80 註 100

SAINT PAUL(MINNESOTA),聖保羅(明尼蘇達)49
SALVATION ARMY,救世軍 43
SAMUELSON,PAUL,薩繆爾森 107
SCHMIDT,HELMUT,施密特 40
SCHUMPETER,JOSEPH,熊彼得 107, 110, 112, 177
SEATTLE,西雅圖 2-3, 189
SECOND WORLD WAR,第二次世界大戰 16, 89, 117-119, 121-122, 125-127,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29

138, 176-177
SENATE(US) ,參議院(美國)182
SERBIA,塞爾維亞 41
SHANGHAI,上海 37
SHELL,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26, 140, 197
SIBERIA,西伯利亞 106
SIEMENS,西門子(企業名)27
SINGAPORE,新加坡 26
SINT,辛特(人名)40
SLOVENIA,斯洛文尼亞 41
SOCIAL DARWINISM,社會達爾文主義 178
SOCIAL DEMOCRACY,社會民主 123
SOCIAL-ECONOMIC COUNCIL(NETHERLANDS) ,社會經濟委員會(荷蘭)
37
SOCIÉ TÉ GÉ NÉ RALE,法興集團 151
SONY,新力(企業名)27
SOROS,GEORGE,索羅斯 182, 186
SOUTH. SEE THIRD WORLD. 南方,見第三世界
SOUTH AFRICA,南非 26, 35, 114
SOUTH AMERICA,南美 118
SOUTH KOREA,南韓 23, 91, 185
SOUTHEAST ASIA,東南亞 31, 185
SOVIET UNION,蘇聯 35, 42, 47, 55, 145, 174
SOVIETOLOGISTS,蘇聯學學者 180
SPAIN,西班牙 25, 120, 139, 141, 153
SPECULATION. SEE FINANCE. 投機,見金融
SRI LANKA,斯里蘭卡 169 註 48
STABILITY PACT,穩定協定 4, 40
STALIN,JOSEPH,史達林 107
STATE,國家 3, 15, 40, 42-43, 53-54, 60-62, 116, 122-123, 127, 157-158, 187-188,
190, 192, 65-66 註 6, 199-200 註 5
STATE FARM INSURANCE,州農保險 27
STIKKER,史提克(人名)122-123, 135 註 43
STOLERU,史多雷需(人名)118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結構調整計劃 91
230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SUMITOMO,住友(企業名)26
SWEDEN,瑞典 26, 147-148
SWISSAIR,瑞士航空 24
SWITZERLAND,瑞士 26, 61, 165 註 20

TAIWAN,台灣 23, 81 註 103, 185


TAYLORISM,泰勒主義 121, 149, 199 註 3
TECHNOLOGY,SEE ALS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技術,亦見資訊
科技 3, 6, 20-23, 39, 42, 49, 63, 65-66 註 6, 84-86, 88, 91-96, 110, 112-113, 116,
118-119, 121, 126, 141, 148, 151
TETRA PAK,利樂包(企業名)147
TEUNISSEN,JOS,湍泥森 12
THAILAND,泰國 23, 26, 186
THATCHER,MARGARET,柴契爾夫人 60, 62, 90, 140, 145
THIRD WORLD,第三世界 15, 30, 34-35, 39, 41-42, 48, 55, 57, 63, 85, 91,
118-119, 126, 139, 142, 146, 150, 158-159, 163 註 13, 174, 177-178, 180, 187, 189,
192, 194
TNCS. SEE MULTINATIONALS. 跨國公司(MULTINATIONALS 亦譯為多國
公司,與跨國公司在學術定義上略有不同,但現多已混用)
TOBIN,JAMES,托賓 189
TOBIN TAX,托賓稅 92, 189, 193
TOKYO,東京 182
TOYOTA,豐田汽車 26, 87
TOYOTISM,豐田主義 149
TRADE,貿易 2-3, 5, 13, 16-22, 28, 32-33, 37, 48-51, 56, 59, 67-68 註 16-17, 77
註 82, 89, 145-146, 174-175, 185-187, 190-191
TRADE UNIONS,工會 7, 24, 59, 62, 119, 122-123, 126, 135 註 43, 169 註 48,
141-144, 1446, 158, 192, 196-198
TRIAD,三強、三極 54-55
TROTSKY,LEON,托洛茨基 110-111, 131 註 15
TROTSKYISM,托洛茨基主義 112
TURKEY,土耳其 26, 185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31

UK,SEE ALSO BRITAIN,ENGLAND. 英國 14, 25, 52, 120, 124-125, 139, 153
UKRAINE,烏克蘭 27
UN,聯合國 5, 57, 124, 170 註 50, 179
UN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聯合國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 29
UNCTAD,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 18-19, 25, 28, 34, 44-45
UNEMPLOYMENT,失業 32-34, 36-41, 45-48, 53, 58, 106, 114, 117, 121,
124-125, 138-139, 142-143, 148-150, 157, 164-165 註 20, 169-170 註 50, 174, 180,
184, 186, 195
UNICE,歐洲工業暨僱主協會聯盟 39
UNILEVER,聯合利華(企業名)27, 169 註 48, 197
UNIONS. SEE TRADE UNIONS. 工會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7
UNITED AUTO WORKERS(US) ,汽車聯合工會(美國)197
UNITED TRADES FEDERATION(NETHERLANDS) ,聯合工會(荷蘭)122
URUGUAY ROUND,烏拉圭回合談判 34, 94
US,美國 2-3, 12, 14, 18, 24-25, 29, 33, 43, 50, 54-56, 61, 85-86, 90, 98 註 8, 99
註 10, 109, 113, 117, 119-125, 139, 145, 147, 150-151, 153-154, 164-165 註 20, 174,
180-184, 189, 197
US-CANADIAN FREE TRADE AGREEMENT,美加自由貿易協定 94
US POSTAL SERVICE,美國郵政 27
USSR. SEE SOVIET UNION. 蘇聯

VAN DAM,MARCEL,凡達姆 84
VAN GELDEREN,范格德倫 107, 130 註 6
VEBA GROUP,費巴集團 27
VELTMAN,CEES,維爾特曼 12
VENEZUELA,委內瑞拉 26
VIETNAM,越南 141, 186
VOLCKER,PAUL,沃克 141
VOLKSWAGEN,福斯汽車 26
232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WAGNER,瓦格納(人名)140
WAL-MART, (企業名)26
WALL STREET,華爾街 182, 187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186
WASHINGTON,華盛頓 186-187
WEBER,WILHELM,韋伯 138
WEISS,HUBERT,外斯 138
WEST. SEE NORTH. 西方,見北方
WEST GERMANY,西德 109, 112
WESTERN EUROPE,SEE ALSO EU,EUROPE. 西歐,亦見歐盟、歐洲 41, 62,
80-81 註 102, 98 註 8, 113, 122-123, 145, 174
WHITE HOUSE,白宮 34
WOMEN,女性 43, 47-49, 141, 196
WOMEN’S GLOBAL MARCH,全球女性遊行 49
WORLD BANK,世界銀行 3, 15, 28, 35, 39, 63, 89, 76 註 75, 91-92, 146, 151, 175,
178-180, 184, 194, 196
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經濟論壇 182
WORLD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世界工聯 12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衛生組織 24
WTO,世界貿易組織 2-3, 15, 29-30, 33, 50-51, 151, 175, 178-179, 184, 189-191,
194

YUGOSLAVIA,南斯拉夫 41

ZAPATISTAS,薩巴塔游擊隊 180
ZEDILLO,ERNESTO,塞地猷 177, 181
第五章 鳴鼓而攻全球化 233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Globalization: Neoliberal Challenge, Radical Responses)
叢書名稱 連結叢書二
作者 羅伯‧溫特(RobertWent)
譯者 萬毓澤
校訂 洪家寧、楊偉中、區龍宇、林垕君、劉惠敏
封面繪圖 楊雨青
編輯 邱羽凡
出版 連結雜誌社、新苗出版社
ISBN 962-7529-13-3

連結雜誌社
通訊地址: 台北郵政信箱 123-46 號信箱
聯絡電話: 886-2-29371142
傳真號碼: 886-2-2348495
電子郵件: linkage.taiwan@msa.hinet.net
劃撥帳號: 19271733,戶名:金惠雯
網址: http://linkage.ngo.org.tw

新苗出版社
通訊地址: 香港沙田中央郵箱 366 號
聯絡電話: (852)26948525
傳真號碼: (852)26940273
電子郵件: pioneerhk2003@yahoo.com.hk
網址: http://www.xinmiao.com.hk

Globalization: Neoliberal Challenge, Radical Responses


Copyright© Robert Went and IIRE 2000
First published 2000 by Pluto Press
ISBN 0 7453 1427 9 hbk
ISBN 0 7453 1422 8 pbk
IIRE Notebook for Study and Research No.31-32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2002 by Linkage and Sun Mui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2002 年 12 月初版一刷 售價:新台幣 320 元
234 全球化: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連結叢書一
【馬克思主義入門】
作者:厄內斯特‧曼德爾
譯者:向青

社會不平等的根源何在?為什
麼以往追求平等社會的努力都不成
功?資本主義社會怎樣產生?它和
從前各種社會制度有什麼分別?現
代工人運動發展的歷程為何?資本
主義能夠改良嗎?為什麼從十月革
命開始的「社會主義實踐」都失敗
了?什麼是斯大林主義?平等社會
是一種烏托邦思想嗎?這些都是關
心社會改革的朋友可能碰到的問
題。

曼德爾的這本書,繼承馬克
思、恩格斯、列寧、托洛茨基和盧
森堡等人的古典傳統,用非常簡潔
的篇幅分析了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和
資本主義社會的特徵,評介了國際
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說明如何爭
取群眾以通向無階級的平等社會,
也用精練的文筆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的精髓—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
論。他不但批判了斯大林主義、毛
澤東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更用馬克
思主義的角度解釋它們產生的原
因,提出不再重蹈覆轍的方法。

如果我們拋開過去對馬克思主
義的種種成見,仔細閱讀這本書,
或許對人生、對社會、對未來將產
生新的看法。
本書獲亞馬遜書店讀者評鑑五顆星最高評價

本書以活潑、非教條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分析架構,將「全球化」
放回歷史的脈絡詳加考察,有力駁斥了「全球化是不可避免」
、「全球化為全新
現象」
、「全球化帶來繁榮與成長」的主流說法。作者指出,人類雖已很難重回
二次戰後的經濟擴張模式,但是全球化的趨勢不但有可能被扭轉,更必須徹底
加以變革,以擘劃一個符合公正、民主、環保原則的另類出路。

「『全球化』仍然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概念之一。我們長期以來一直需要對
全球經濟的晚近發展做清楚的考察,並對其變化做出有意義的詮釋。溫特這本
書,已完美滿足了上述需要。溫特…以曼德爾(Ernest Mandel)及他人的作品
為基礎,揭示出一般解釋全球化的理論是如何地破綻百出。他還告訴我們,從
這些有瑕疵的解釋中所得出的實際結論,無法符合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利益。」

「任何人若想瞭解,為什麼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中,基進的社會變革是
必須的,都應該仔細研讀這本至關重要的著作。」

—通尼‧史密斯(Tony Smith)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哲學系教授

定價 新台幣 320 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