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空間的政治經濟學 第二講 書面摘要

大衛‧哈維(Harvey, David)(2008)。
〈不均地理發展理論筆記〉
,收於
報告文獻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王志弘譯)(pp. 65-112) ,台北:群學。
(原書出版於 2005 年)

日期 09/22/2009

報告人 城鄉所 林克叡 r97544018

摘 要

不均地理發展並非新奇的概念,但是由於多種思考方式重疊,使得
不均地理發展也難以形成一個清晰完整的理論詮釋。近年來資本主義世
界中地理與社會的不平等日益嚴重,新自由主義所提倡的開放、自由貿
易策略也造成更惡化、更不均衡的環境與社會後果。在此同時,對抗新
自由主義的社會運動在尋求出路的時候,不均地理發展既是機會、也是
阻礙。
作者依循強調內部關係的辯證法,以及地理學中的空間/空間性概
念,試圖建構出一套不均地理發展的「統一」場理論,這是一個鬆散但
包容動態的論證架構,它結合了不同認識論狀態的四大條件制約,這些
條件可以獨立作用,也可以且必須一起在同一互動場域中被以關係性的
方式討論。
同時作者也指出,他的筆記並未竭盡可能性的場域,理論應該總是
處於形成的歷程。同時他也主張個案研究應該納入理論化的實踐,從特
定事件的表象的批判分析與詳細檢查,以辨認出底層的主導性抽象過程。

內 容 概 述

資本主義內部,或一切其他生產方式下的不均地理發展,它涵括了幾種彼此
重疊的思考方式:
(1)歷史主義/擴散主義:資本主義先進國領頭發展,是一個源於中心的差異
化擴散過程之產物。
(2)建構主義:聚焦於「低度發展的發展」,強勢國族國家對於不同地區有所
差別的剝削模式,以及在地買辦階級的合作並將部分成果留為己用。
(3)環境主義:將發展差異歸因於環境 。
(4)地緣政治:不均地理發展是強權之間鬥爭的不可預測產物。
這些論證不見得互相排斥,但這引起了一項危險:最後只得到了折衷且不一
致的觀念大雜燴。因此作者以關係性的方式來探索所有主題的潛在互相作用。 目
標在於辨認出不均地理的「統一」場理論(”unified” field theory)
。但為簡潔起見,
僅聚焦於不均地理發展如何在資本主義下運作。

作者所想要建立的理論為一比較鬆散的架構,這種理論承認某些可辨認、相
互獨立的過程的力量與重要性,但這些過程可以且必須一起帶到動態的互動場域
中。同時作者也說明了他賴以組織思路的兩個重要初步論點:
(1)辯證法,強調內部關係(internal relation)的辯證法,持續不斷協商特殊
與普遍、抽象與具體之間的關係。
(2)有待鋪陳的空間概念。不均地理發展本身就奠基於有關於空間性
(spatiality)為何的觀念,從關係性和相對性的角度來處理空間,而非僅視
為社會行動的絕對框架。

不均地理發展的理論化,將圍繞著不同認識論狀態的四大條件制約來建構:
(1)資本積累過程於社會--生態生活之網中的物質鑲嵌
(2)奪取式積累(一般化-將既有資產聚集--當作資本納入循環)
(3)資本積累於空間和時間中的規律特質
(4)在各種地理尺度上的政治、社會與「階級」鬥爭

資本積累過程於生活
中的物質鑲嵌

常識

理解

日常行動
表現 產生

各種地理尺度上的政治、
不均地理發展 社會、階級鬥爭

奪取式積累 不同空間策略
時間與空間中的
貶值危機的內 資本主義 資本積累
部吞噬 霸權轉移
「生活網絡」中社會過程的物質鑲嵌

資本主義的活動總是奠基於某處。必須承認在目前工作場所與生產-
消費過程中所發生的每件事情,都以某種方式陷入了資本循環與積累。
應該如何穿透現象的底層意義,然後探索它們於日常生活中的縱橫交
錯? 作者在這裡引用了葛蘭西(Gramsci)有關於「常識」(未經批判即吸收
的概念) 與 「良好見地」
(以批判方式連結了生命活動與理解)的看法。 Antonio Gramsci

資本循環與積累的活動,透過真實的論述實踐、理解和行為(包含葛蘭西所
指出的被動順從與「常識」)而折射。這些中介塑造了資本主義的不均地理發展。
「常識」的不均等且不同的結構,體現也幫助塑造了資本主義空間的不均等發展。

列斐伏爾(Lefebvre)則引導我們從日常生活的單純描述的領域
(類似常識),轉而考察日常生活轉變的可能性(尋求良好見地)。
他凸顯批判之必要性,作為整合物質關切與更寬廣架構的認識論的
支撐。他提議要批判: Henri Lefebvre
a.個體性--私人意識
b.神秘化--神秘化的意識
c.貨幣--拜物教與經濟異化
d.需要--心裡與道德的異化
e.工作--勞工的異化
f.自由--凌駕自然與人性的力量

日常生活的不均地理發展,是我們藉由轉變性的行動,包括論述理解與日常
實踐,來造就自己與我們的世界的過程的產物。

而作者認為,在閱讀了葛藍西與列斐伏爾以及眾多個案研究之後,
可以建構出一種或可稱為「由下往上理論化」的模式。不是某種集合廣
泛經驗資料的歸納法,而是從少數特殊事件的表象,下降到底層的主導
性抽象過程。(作者在後文中提及之著作:《巴黎,現代性之都》(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即為這方面之重要經驗。)

另外,也需要更仔細檢視資本積累和「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關係。在生態
這一方,我們必須理解資本積累如何透過生態系統的過程而運作,重塑、擾亂這
些過程。

生活網絡中社會過程之物質鑲嵌的 how, why, where, 的豐富變化,是建構不


均地理發展一般理論所必須之一環。
奪取式積累 / 貶值

透過奪取而積累,是資本主義存活的必要條件,而資源與資源複合體的分佈
並不平均,就會環繞著譬如農業生產力或原油礦藏等條件,產生某種類型的不均
地理發展。對於資源的佔用方式也就取決於接近與掌控它們的空間策略,雖然資
本與這些事物的創造卻極少或毫無關係。同時,資本循環的力量一旦展現,臣屬
群體即可能加入資本主義的系統,以控制他們自己的剩餘。

奪取式積累發生於何時、何地,以及如何進行,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一般性
的命題仍然有效:資本主義系統要達至穩定,必須維持規模龐大的奪取式積累。
據此推論,透過奪取而造成的不均地理發展,是資本主義穩定性的必然結果。

另一個部分則比較關注資本主義系統本身內部的資產吞噬,這部分是考察某
些集團如何掌握機會,透過商業競爭或政治操縱來奪取競爭對手的資產。

在資本主義危機時期,資本會貶值,貶值危機卻又提供了機會以「廉價」獲
得資產,因此掌握力量安度危機者,將變得更富裕。在世界舞台上,這就意味著
資本積累的霸權中心地理上的轉移(義大利--英、荷--美國)
,而這種情況所導致
的跨區域或國家的不均等地理效果,正是不均地理發展。

空間與時間中的資本積累

我們已擁有時間與空間中,資本積累之一般理論的接近版本。這個理論的預
設是原初積累已經發生,資本家與與無產階級以形成,實施某種制度性安排的「促
進式國家」已經到位,物質世界已經順服而易於操控。以及以下特徵:
(1)活動是擴張性的,成長是不可避免的好事
(2)成長是透過在生產中剝削活勞動來維持的
(3)階級鬥爭是特有的病態,但不構成威脅
(4)技術變遷不可避免,同時本身被視為好事
(5)系統充滿矛盾,內含不穩定
(6)危機無法避免,特徵是過度積累
(7)剩餘一旦無法吸收,將會貶值。過度積累的危機可透過時間移轉或空間
修補獲得暫時的抒解。

但我們仍需通過以下理論步驟,以建構較為清楚詳盡的不均地理發展理論。

市場交換
資本家及其中介者,除了促進商品流通交易,挑戰空間阻礙的極限之外,也
設置無數抽取價值與剩餘價值的地點。不均地理發展即透過這些手段產生。

空間競爭的強制法則
生產的功能需求不斷改變,使得區位的優勢永遠是臨時性的,造成資本主義
地景恆常的不穩定。

地理分工
既存地理差異會因自由市場競爭而放大鞏固,例如不同資源天賦所造成的區
域專殊化、群聚經濟等現象,地景因而反映了資本在地理上集中與分散的張力。

壟斷式競爭
資本家必須不停尋找方法,以建構或確保他們的壟斷特權。因此除了空間中
的壟斷要素之外,另外兩項主要行動是導向資本的漸趨集中化,以及藉由專利法
與智慧財產權來保護技術優勢。這兩大行動的效果,都是在關鍵位址(例如所謂
的全球城市)集中了資本積累的強大力量,位於其他空間的力量則成為附屬。

加速與經由時間消滅空間
為了縮短資本的周轉時間,加速生產、行銷與消費的週期,所謂「經由時間
消滅空間」,空間中的壟斷式競爭元素透過交通與通訊時間的縮減而縮減。而運
輸成本的降低,並未瓦解疆域區分和勞動專殊化,反而使其更加細緻,從而擴大
了地理不均等的發展。

生產與消費的實質基礎(鑲嵌於土地的固定資本)
不均等的地理投資導致更高度的不均地理發展。

區域體的生產
資本循環的區域空間中,會有某種「結構一致性」。消費模式在這裡,即根
據財富與權力的集中而在地理上分化,文化分化則被積極生產出來,以便形成利
基市場。依據消費者偏好所形成的分化世界,以及破壞這種結構一致性的力量,
也成為不均發展的因素之一。

尺度的生產
經由時間消滅空間,也導致了資本積累之時空結構尺度轉變。資本積累發生
所在之主導性尺度既然會改變,區域結構因而內含了不穩定。

政治管理的疆域系統(干預主義國家)
這個世界已由資產階級力量再疆域化了,國家行政是資本循環與積累中的積
極能動者,但國家與其他政治實體(城市、都會區)也都不得不加入與其他實體
爭取政治與經濟優勢的競爭,這也引導我們到下一項地緣政治的考察。

資本主義的地緣政治
資本主義裡有著領土邏輯與資本主義邏輯的核心矛盾,它們之間卻有緊密的
糾葛。所有被資本主義主導的疆域,都會產生資本剩餘而尋求空間修補,因此地
緣政治的對抗即無可避免。雖然各種區域間發展(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的
版本看來可以整合成為互相支持的經濟成長模式,將貶值與危機限制在地方層
級,但兩個重大因素將瓦解這個「快樂良性循環」:區域階級聯盟之間的競爭所
造成的政治結構調整與資源分配不均,以及全球長期過度積累的全球性危機。

疆域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誰要去承擔貶值代價的競爭。

社會鬥爭的政治

階級與集團以及其他政治與社會鬥爭形式出現,也可以成為不均地理發展的
積極決定因素。這其中的族群、宗教認同等力量是交織的,和奪取式積累之間可
能也存在著關連。 因此參照論證結構中其他三種元素,來檢視社會鬥爭的變化
特質,會有所幫助。

社會運動與奪取式積累
非常多樣,如果沒有遇見奪取或排除的主題,就無法深入探索。這種奪取逐
漸超越了積聚某個社會群體相較於其他群體的暴力,而越來越涉及有關於資本積
累及其力量,畢竟資本積累已是積聚與流通權力的主要手段。

環繞著資本擴大再生產的衝突
第一種是剩餘價值生產中,資本與勞動的階級敵對。第二種則是直接圍繞著
區域體而產生的鬥爭,第二點直接聚焦於不均地理發展。

有關「生活網絡」中社會過程之物質鑲嵌的衝突
資本主義將生活網絡中的各種元素當成了商品,異化即隨之而
來。依博蘭尼(Polanyi)所闡述,未經管制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要能
存活,唯有摧毀其自身財富的兩個主要根源:土地與勞動。因此鬥
爭環繞著商品化影響生活網絡的方式而爆發,包含了個人與集體、
環境、社會關係、社會再生產過程、集體記憶與文化傳統的防衛等
等。

Karl Polanyi
問 題 討 論

作者將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化的嘗試,始於近年來全球化的「新自由主義」策
略許諾的失落。更加開放、流通的經濟環境不止沒有消弭,反而更擴大了各式各
樣的不平等。由此我們似乎可以說,所謂自由主義追求的是資本策略的自由,而
非提供翻轉資本積累結構的可能性。而作者更提到,反抗新自由主義的運動在尋
求出路時,不均地理發展既創造了機會,也造成了阻礙。

那麼它創造了哪些機會?有造成了什麼阻礙?

資本主義確實會發生危機,從三零年代的大蕭條到近年的金融風暴都可以當
作案例。但是資本主義的危機卻未必就是反對運動的機會,危機也許透過有意無
意的暴力衝突而抵銷,或是由政府出面向未來借貸而舒緩。

也許簡單地說,機會就是更多引爆衝突的因子以及更多串連的可能性。而阻
礙正是問題與利益的高度分歧。

在最後一段有關於各種鬥爭的綜合論述中,作者辨認出這些分歧的政治與社
會鬥爭中的一貫性,也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策略以及競爭所造成的諸多矛盾與衝
突,但也透過考察不同鬥爭的不同條件,而不至於掩蓋當代環境下鬥爭的多面
向、且未必是古典意義的特質。

作者強調不可忽略這種多面向特質,以作為打造反資本主義聯盟的特質。但
當鬥爭的目標指向生活議題的改善的時候,萬惡的資本主義並非沒有安撫以及暫
時解決的工具與資源,它有能力掩蓋、沖銷自己的失靈,而訴求各異的反對運動,
也大有可能被敷衍、收編、誤導、污名化,對於反對運動來說,弱點並不只存在
於資本主義的剝削結構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