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8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系列三

孙南达禅师 (Sayædaw
Sayædaw Dr. Sunanda)
Sunanda

第一版:3000本(2010年4月)
这本书只供自由传阅,非售卖品。
你能够引用或者重印本书的任何内容,倘若你能够遵守下列两
倘若你能够遵守下列两
个基本条件:
一)你不能够从本书中引用任何部分的内容以获得盈利
以获得盈利。
二)你不能修改本书任何部分的内容。(但是,你能够重组其
你能够重组其
格式。)
鲁乃佛教修行林
Buddhist Hermitage Lunas
Lot 297, Kampung Seberang Sungai,
09600 Lunas, Kedah, Malaysia
www.buddhisthermitagelunas.org
Tel: 012-4284811

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2
简介
这本书的内容是译写自孙南达禅师(Sayædaw Dr. Sunanda)
在鲁乃佛教修行林从 2009 年 1 月至 6 月份的佛学开示及
佛学问答的录音。内容稍微有些修饰。

第一本书是为了纪念2009年度卫塞节而出版的。接着,我
们出版系列二以庆祝2009年卡缔那。现在,我们特别准备
这有十四个题目的系列三,以庆祝2010年的卫塞节。

那些真诚想在修行上,有良好、顺利的进展的佛教徒,必
须跟随佛陀所规定的、循序渐进的教导修持。这训导是顺
序地由守戒(Søla),修定(Samædhi)到智慧(Paññæ)。有两种
禅修,即止禅(Samatha,定禅)和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
内观智慧禅是最崇高和最有益的禅修。它是唯一导致涅槃
之道。

因此,本书的内容是根据循序渐进的训导修持的。我们把
普通的课题,如尊敬,请求原谅,布施(Dæna)和戒(Søla)
放在前面。当读者对布施(Dæna)和其他善行所带来的利益
有些理解后,他就可以继续的阅读31界和禅修的重要性。

最后,读者可以多研讨内观智慧禅的修持法,比方如何在
日常活动里修正念、十二因缘和因果、观察在六根门的五
蕴以及七种清净。

我们希望这本书的佛法知识,能够鼓舞你在修行的道路上
更加精进。通过修持正法(Saddhamma),愿您早日成就涅
槃之永恒极乐。
善哉! 善哉! 善哉!

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我们的真诚谢意
我们要特别感谢孙南达禅师,在过去的六年里,
,无厌无倦
地在马来西亚鲁乃佛教修行林宣扬佛法。

他的仁慈、慈悲、耐心及很善巧地宣扬佛法的精神
的精神,令人
敬仰。我们这些修行者对他尽心尽力的了解我们的疑问
我们这些修行者对他尽心尽力的了解我们的疑问,
并且以最佳的方式来解答,使我们很满意,令我们感恩不
令我们感恩不
已。

拥有这么一位良师指导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使我们更有
使我们更有
勇气及更精进的去习修佛法。

我们译写他的佛理开示及问答的资料,不只是给修禅者
给修禅者,
同时也是给其他信众及真理追求者研读及学习,
,进而从中
获益。

善哉! 善哉! 善哉!

4
致谢
我们对参与译写此书的全体人士致以谢意。
华语翻译 : S.查乐, 董警章
华文编辑 : 董警章
以及全部信众,布施者,赞助及协助出版此书的人士
赞助及协助出版此书的人士。

愿所有众生对这法施的功德同欢喜!

一切布施中,
一切布施中,以法施为最上

Sabba Dænam Dhammadænam Jinati*


*Sabba Jinati*

願正法久住世间
願正法久住世间

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6
孙南达禅师生平简述

尊敬的孙南达禅师以前是一位医生,名为乌坦銮
名为乌坦銮。禅师拥
有中、缅血统,在一九三三年九月廿九日出生于缅甸阿耶
在一九三三年九月廿九日出生于缅甸阿耶
瑶哇底府坤耀镇的阿达温乡村。他的双亲是虔诚的佛教徒
他的双亲是虔诚的佛教徒,
他年幼时就被送入乡村佛寺接受小学教育和学习佛法
他年幼时就被送入乡村佛寺接受小学教育和学习佛法。

从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一年,他就读于仰光市主教区的圣
他就读于仰光市主教区的圣
约翰学校。在一九五一年,他被录取进入医学院升造
他被录取进入医学院升造。在
一九五八年,考获医学士学位。

他在几间医院服务了十年后,便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升造
便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升造,
专攻皮肤病和性病。毕业后,回缅甸仰光中央医院
回缅甸仰光中央医院,从一
九六九至一九七七年,前后当了八年的皮肤病和性病专科
前后当了八年的皮肤病和性病专科
顾问。

在一九七二年在医院服务时,他便开始在傍晚时分到玛哈
他便开始在傍晚时分到玛哈
斯修禅中心,在最尊敬的玛哈希乌苏峇纳大长老和他的首
在最尊敬的玛哈希乌苏峇纳大长老和他的首
席徒弟们的指导下,当一名非全日性的修禅者实习禅修
当一名非全日性的修禅者实习禅修。
在一九七七年,他辞掉政府公务,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修禅
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修禅
和传播佛法上。他到玛哈斯修禅中心協助禅师们指导修禅
他到玛哈斯修禅中心協助禅师们指导修禅,

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成为外国禅修人士的翻译员。

在一九九五年九月廿九日,他放弃在家生活, ,在玛哈斯修
禅中心的萨散纳玛拉维素坦尼戒坛(Sasanæma ma lavisodhani
Søma) 剃度出家。他被赐于‘孙南达’(Sunanda)这个名字,
其意义是“讨人喜欢的孩子”。后来,尊敬的孙南达陪同的孙南达陪同
他的禅修老师到欧洲、美国和亚洲,当一名翻译员
当一名翻译员。

在二零零四年,尊敬的孙南达接受邀请,到吉打鲁乃佛教
到吉打鲁乃佛教
修行林当一名驻寺的禅修老师。禅师是一位很诚恳
禅师是一位很诚恳、献身、
积极、平易近人的佛学导师。

8
目录
1. 我们为什么必须尊敬父母......................... 12
2. 做布施而期待利益,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布施....... 18
3. 守持五戒....................................... 22
4. 戒 (Søla) ...................................... 26
5. 请求原谅....................................... 36
6. 31 界以及禅修................................... 40
7. 禅修如何影响健康?.............................. 44
8.
48
正念如何帮助我们面对老、病、死,以及获得最终的
自由? ..........................................
9. 对治三种烦恼障的三种训练....................... 54
10. 莲花的比喻..................................... 60
1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66
12. 十二因缘和因果................................. 74
13.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84
14.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96
附录一:身心(精神与物质)..................... 109
附录二:四大元素的特征......................... 110
十二 Æyatana (六内处和六外)
附录三: 四念处的概要........................ 111

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10
为什么必须尊敬父母

好乐敬礼者

常尊于长老

四法得增长

寿美乐与力

abhivādanasīlissa,

niccaṃ vuḍḍhāpacāyino

cattāro dhammā vaḍḍhanti,

āyu vaṇṇo sukhaṃ balaṃ.

法句經 Dhammapada 109


法句經

1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我们为什么必须尊敬父母

佛陀在吉祥经里开示38项最吉祥之事项。其中之一就是尊敬
(Garavo)。

我们必须尊敬值得我们尊敬之人或物,比如三宝 - 就是佛、
法、僧。为什么我们必须尊敬及顶礼三宝呢?这是因为三宝
具有无限的美德或品德。

从这些无穷的美德中,佛陀把它们归类为九大美德如 "Itipiso
Bhagava, Arahaṃ..." "世尊乃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三宝中之第二宝是佛陀的教导或佛法。佛法也是具有无穷的
美德,佛陀把它们简 洁的归类为六大美德 ,如"Svækkhæto
Bhagavatæ Dhammo, Sandi¥¥hiko..." " 善 说 世 尊 之 法 , 自 见
的..."

三宝中之第三宝是僧宝。僧宝是佛陀的弟子、佛法的追随者
及传播者。他们也拥有无穷的美德。佛陀把他们归类为九大
美德,如"Suppa¥ipanno Bhagavato Sævakasa³gho..." "善良行
道是世尊之声闻众..."

我们也必须尊重父母。佛陀说父母也是有无穷的美德。其中
之一的美德就是父母像梵天神(Brahma)。在三十一天界里,
最上面的二十层天是梵天界。梵天神身上发华光。

父母就像梵天
为什么佛陀形容父母像梵天呢?因为梵天神终其一生散发最
崇高的四种心境,称为四梵住(Brahma-vihæra):-
1. 慈爱心(Mettæ)
2. 慈悲心(Karu¼æ)

12
为什么必须尊敬父母
3. 欢喜心(Muditæ)
4. 平等心(Upekkhæ)

就如梵天神,父母也终其一生散发这种崇高的四梵住给其子
女们。所以,佛陀赞美父母,将他们和梵天神媲美。

当一个小生命怀胎于母体时,为人母者开始散发第一梵住 -
慈爱(mettæ)给小生命。"愿胎儿远离一切疾病、痛苦和畸形。
愿他顺利地从胎里出生到这世界,快乐地、平安地、健康地
参与我们"。这就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怎样从怀胎开始,就
像梵天神一般,散发这崇高的梵住 - 慈爱 - 给幼小的胎儿。

为人母者必需牺牲她们的自由、舒适,避免做仓皇和危险的
动作,她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她不能随心所欲地吃东西,
只吃对胎儿有营养的食物,以保护胎儿。这也是另外的一种
慈爱心。现今的为人母者必须询问妇产科医生,或者接生的
医生,或者去妇产科药房,以获取足够的关于怀孕和生产的
知识。她必须保护胎儿,远离危险。这些都是对于胎儿的一
种慈心的发挥。

出世后,初生的婴儿是完全无助的,根本不能照顾自己。当
他感觉不舒服或饥饿时,他只会啼哭。因此,父母,尤其是
母亲,对婴儿充满慈悲和同情。她必须照顾他的日常的要求,
如喂奶、清洗粪便、冲凉等。当婴儿哭了,她感受到同情及
慈悲(karu¼æ)。这是第二种崇高的心境 - 慈悲心。为人母者
必须牺牲自己的舒服来照顾、抚爱、养育这无助的小生命。

不久,婴儿慢慢长大了。她开始认识他的环境和家庭。她开
始学习叫'爸爸,妈妈',开始学习走路、跑动和自己吃饭。
父母亲很高兴的看着他在学习,看着他长大。当他已经适龄
上学时,他们带他上学。当他在学习上表现标青时,他们对

1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他的成就和进步,感到很欣慰。在这里,父母显露他们的第
三种崇高心境-欢喜心(muditæ)。

当这孩子步入少年期,他接受优良的教育,获得高深的学问,
之后,步入社会去找生计了。他成功了,富有了,生活在幸
福中。他的双亲变得平和、高兴。在这里,他们在发展第四
个崇高心境 - 平静心(upekkhæ)。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详细的解释,把父母比喻为住在三十一天
界的最高二十界天里的梵天神。

父母是我们最早的师长
父母亲的第二美德,他们是我们生命中的最早师长
(pubbæcariya)。通常,孩子五岁左右上学,在这之前,当孩
子开始好奇地发问和学习时,父母是他们最早的老师。父母
亲教导他各种生计,比如要怎样注意行为、进食、睡觉、穿
衣、交有益的朋友、远离损友。当他已经达到适婚的年龄时,
父母要劝他找个善良的女子,助他早日成婚。

父母在很多方面教导子女,使他们免于做出愚蠢的错误事情,
而使生命充满痛苦。根据佛陀的教诲,即是佛法,正确的行
为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要有良好的素质,要远离恶行。父
母把自己所知道的教导孩子;不会教的,由老师来教。

他们也把子女送进佛寺或者佛学班,使他们学习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邪恶的。这就是佛陀赞
美我们的父母为最早的老师(pubbæcariya)的原因。

单单为了两种素质,我们就应该崇敬和尊敬父母亲了。然则,
我们要怎样礼敬我们的父母呢?

14
为什么必须尊敬父母
子女对父母的五种义务
佛陀曾经宣示子女对父母的五种义务:
1. 子女们必须以父母在他们年幼时所给与他们的崇高的
心意来回报他们。因此,做子女的必须在生理、心理上照顾
年老体衰的双亲。

2. 子女们必须负起他们的父母一路来,但现在已无能为
力地肩负的家庭事业和家庭重任。

3. 子女们必须表现他们值得承继父母的遗产。现在很多
子女们只会企望遗产,但是却不会崇敬或者照顾父母。子女
们要怎样做才值得领取遗产呢?他们不要只会等待父母的遗
产,因为它会自动来临。他们必须以善良和慈悲的孝顺的心,
来照顾年老体衰的父母。

4. 子女们必须保持家庭的信用、宗教和原则。现今,由
于一些不幸的原因,如经济和薄弱的信心,子女们改变了家
庭的风俗习惯。因此,子女们必须保持家庭的风俗习惯和信
仰,以表示对父母的敬意。

5. 子女们在父母去世后,必须崇敬父母。子女们必须布
施或者做其他善事,而把功德回向给他们。因此,这就是做
子女们的必须做的事,来表达对父母的礼敬、尊敬、崇敬。

结论
当我们礼敬值得尊敬的事物或人物,比如三宝、父母、师长、
长辈时,我们会得到 什么利益呢?佛陀曾经开示,我们会
获得四种高尚的礼物。
a. 长寿(æyu)在未来的每一世里,你将会寿比南山,而不
会年轻夭折。
b. 美貌(va¼¼o)在未来的每一世里,你将貌若天仙。

1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c. 欢喜(sukha)在未来的每一世里,你将出生在快乐的舒
适的境界
d. 健康强壮(bala)在未来的每一世里,你将会健康及强壮

明白了三宝的无限美德,孝敬父母的功德,愿你们时常礼敬、
尊敬、崇敬他们。

善哉! 善哉! 善哉!

16
期待利益而做布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布施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布施

无病最上利

知足最上财

信赖最上亲

涅槃最上乐

ārogyaparamā lābhā,

santuṭṭhiparamaṃ dhanaṃ.

vissāsaparamā ñāti,

nibbānaṃ paramaṃ sukhaṃ.

法句經 Dhammapada 204


法句經

1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期待利益而做布施,
期待利益而做布施,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布施

问题:
人们通常做布施(Dæna)因为期待它所带来的利益。有一句
俗话,你应该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做布施。这两个声明看来
含糊不清。请给予看法和意见。

答案:虽然佛教徒通常会做布施(Dæna),但是许多人都想
获得回报或利益。所以,可以说,他们是以期待的心做布
施。其实,做布施的真正精华是圆满舍离的波罗密
(Nekkhamma pæramø)。原因是,当你要做布施时,你必须
抛开对自己的财富的贪取,或修持舍下。比方,你把自己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舍给他人,或把自己的东西跟需要、
困苦的人分享。

在做布施时,除了修持舍离波罗密(pæramø),你也是在培
育其他的内心的美德。你也是圆满其他波罗密。比方,除
非你对接受者有慈爱(mettæ),否则你不能给他任何东西,
尤其是你所讨厌的人。另外一个例子是养宠物的人,他必
须给它们食物吃以及照顾它们。他必须花钱买宠物的食粮。
他做这些事都是出于悲悯之心。所以,如果没有慈爱
(mettæ)或悲悯,我们不会做布施,也不会舍下对自己财富
的贪取。因此,当你在进行布施时,你也是在圆满一些或
全部的十种波罗密,如舍离、慈爱、悲悯等等。

因此,每当你做布施时,不应该只是注重布施的利益,你
应该思考修波罗密的美德。不管你是否期待或盼望布施的
结果,你肯定会尝到善果。这是业力的法制,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如果你尝到盐,它肯定是咸的。你不用做任何
18
期待利益而做布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布施
其他的期待。如果你吃辣椒,你不用发愿‘愿这辣椒会
辣’,它肯定是辣的。业力就像这样的自然的法制。对你
所作的行为,你肯定会获得相应的结果。

当你行善时,你将获得善果。因此,如果你想获得心识培
育,脱离生死轮回诸苦,你应该把心朝向圆满的十大波罗
密。这样你的善行就会成为你体证涅槃的扶持因素。在做
布施时,你必须抱着这种正确的态度。

第二部分的问题是,有一句世俗话说‘你该在你的能力范
围内做布施’。其实这不是世俗人的评语,而是佛陀对富
人给孤独(Anæthapi¼ðika)的劝诫。佛陀教导他正命(Sammæ
Jøvita)的意义,就是在你能力范围内过生活。你把自己的
收入分成四个部分。比方,某人一个月的薪水是四千块。
他用两千块(两个部分),再投资在自己的生意以便增加自
己的利润,和累积更多的财富。

保留一个部分以面对紧急的需要。从出生的那一时刻开始,
我们会碰到许多的问题和麻烦,如病症、意外、法律的纠
缠等等。有句缅甸俗语说道,‘一个人可能不会活到一百
年,却能在一生里碰到十万个问题’。当我们碰到麻烦时,
就需要用金钱来解决。所以佛陀劝诫我们,要把四分之一
的收入(一个部分),保留下来以面对紧急的需要。把最后
的一部分,即是四分之一的收入,应用在维持日常生活的
需要,如买食物、交通费用等等。从这收入的最后的四份
之一部分,我们可以用一些钱,为了未来的幸福而做布施。

总结
我们生为人类,必须为今世的幸福打算。可是我们也必须
有足够的远见,计划未来世的快乐生活。所以,我们必须
累积布施(dæna),持戒(søla),禅修(bhævanæ) 等的善德,,
1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以便在未来世可以享受甜美的善果。

你不能超越你的能力范围做布施,如把全部的钱财施舍给
他人。你需要养育自己和家人。如果你缺乏经济能力,你
会被忧虑和麻烦困扰。这些困扰会干扰你做布施的意念
(cetanæ) 。

所以你可以在四分之一的收入里,用一些来做布施。比方
你有一碗饭。你看到有人来托钵化缘。即使你只是给一匙
子的饭,这也算是做布施。请记住,做布施的时候,最重
要的因素是你的意念(cetanæ),钱额的多或少不是重要的
事。

愿你对布施有正见(正确的理解),而会累积善德。愿你的
善行是扶持你在将来体证涅槃的因素。

善哉! 善哉! 善哉!

20
守持五戒

恶实由己作
染污亦由己
由己不作恶
清净亦由己
净不净依己
他何能净他?

attanā Va kataṃ pāpaṃ,

attanā saṃkilissati.

attanā akataṃ pāpaṃ,

attanāva visujjhati.

suddhī asuddhi paccattaṃ,

nāñño aññaṃ visodhaye

法句經 Dhammapada 165


法句經 1

2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守持五戒
问题:
一个人是否可以守持五戒的一部分或者分阶段性的守持五
戒? 比方,他还有杀害小动物,但可以守持其他的戒?

答案:
五戒或五种道德的条规必须一起的守持,因为它们是道德
(Søla戒)的主要根基。虽然它们被称为五戒,它们被认为
是Ariyakanta-Søla,一切圣者所珍惜和爱戴的戒。这五戒或
五种条规是一整套的。

如果一个人不虔诚、没有宗教的信仰,或者过着无道德的
生活,他不可能守持全部的五个戒律。在这种情况下,他
可以守持三四个戒,甚至一条戒。当然,他不能获得守持
全部五戒的圆满好处。虽然一个人不能守持全部的五戒,
他也可以获得守持一些戒的益处。原因是业力的法则是非
常公正无私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使你只是守持一
条戒而已,你也可以获得相关的益处。

根据你的心愿,如果你想成为一位阿罗汉,辟支佛
(Pacceka Buddha),或者正等正觉佛(Sammæ-sambuddha),
你就必须圆满有关的戒。

有三种戒。
一)普通的戒(Søla)
二)超越的戒(Upasøla)
- 奉献身体的四肢和内脏, 而守持戒律
三)究竟无上的戒(Paramattha Søla)
- 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守持戒律

22
守持五戒

一位阿罗汉,也被称为声闻乘(Sævaka Buddha佛陀的弟子),
他只是需要圆满普通的波罗密戒(Søla pæramø)。如果一个
人想成为辟支佛(Pacceka Buddha),他只需要完成超越的
波罗密(Upasøla) 。但是,如果他发愿想成为一位正等正
觉佛,就像现在的乔答摩佛,他就必须圆满究竟无上的波
罗密(Paramattha Søla),即是修持三十种的波罗密,或者修
持十种波罗密里的全部三种阶层。

有时,一些人由于他们的工作的性质,不能守持全部的五
戒。比方,有一位垂死的病人问他的医生,"我是不是要
死了?还有希望码?"。那位医生不可以说,"你很快就会去
世"。医生会说,“请不用担心,你没有事。你很快就会
恢复健康”。在世俗的生活里,有时当我们处在尴尬的境
地下,我们很难于保持真诚的心。

然而,如果一个人决定保持真实纯正的戒律,他不会为了
任何理由而破他的戒。当然,根据一个人的戒的成熟性,
他可以分阶段性的守持五戒。

做布施(Dæna)和 守戒律(Søla)是佛教徒的基本修行。以它
们为基础,佛教徒就可以继续圆满其他的波罗密(pæramø),
并进行禅修。

一位圣者(Ariya)有四种美德。他对佛法僧有完全的信仰和
信心,他也会一辈子的守持五戒。即使冒著生命的危险,
或被贿赂之下,他也不会放弃对三宝的信心,也不会违反
五戒。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到,遵守五戒对于修持道德的
重要性。
善哉! 善哉! 善哉!

2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24
戒 (Søla)

无逸不死道

放逸趣死路

无逸者不死

放逸者如尸

appamādo amatapadaṃ

pamādo maccuno padaṃ

appamattā na mīyanti,

ye pamattā yathā matā

法句經 Dhammapada 21
法句經

2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戒(Søla)
Søla)

在刚才的佛法开示里,禅师跟我们叙述一个一辈子严格守持
五 戒 (Pañca Søla) 的 人 。 所 以 他 被 称 为 守 持 五 戒 者 的 比 丘
(Pañca-Søla Samædæniya Bhikkhu)。当他去世后,他很多次出
生在天界和人界,从来不堕落四恶道。很多劫后,在佛陀的
时代,他成为一位阿罗汉。问题是,"他虽然严格守持五戒,
为何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成为阿罗汉?"

问题的第二部分:‘现在我在禅修。我需要多久才能证悟?’

答案:
虽然问题看来简单,却是有趣的。有四种证悟的阶段,而阿
罗 汉 是 最 后 的 阶 段 。 在 巴 利 文 , 觉 悟 者 被 称 为 Buddha 。
Buddha的意思是觉悟者、证悟者。有三种佛:
一)Sammæ Sambuddha- 正等正觉佛、圆满证悟者
二)Pacceka Buddha - 独觉者、辟支佛
三)Sævaka Buddha-声闻乘、 正等正觉者的弟子、阿罗汉

想成为证悟者,你必须通过修持波罗密(pæramø)来圆满你的
戒定慧(道德、禅定、智慧)。

什么是波罗密(Pæramø)?有十种波罗密。
1. Dæna-布施
2. Søla- 戒律
3. Nekkhamma -舍离
4. Paññæ -智慧
5. Viriya - 精进
6. Khantø- 忍耐、忍辱、宽容
7. Adi¥¥hæna - 决定、坚毅
8. Sacca - 诚实、诚恳
26
戒 (Søla)

9. Mettæ - 慈爱
10. Upekkhæ - 平等

有三种阶段的波罗密,即普通的波罗密,超级的波罗密,最
高无上的波罗密。如果一个人想成为声闻乘(Sævaka Buddha)
或阿罗汉,他只需要修持普通的波罗密而已。如果他想成为
辟支佛(Pacceka Buddha),他必须修持两阶层的波罗密或超
级的波罗密。然而想成为正等正觉佛(Sammæ Sambuddha)或
成为圆满证悟者,他必须修持三阶层的波罗密或者最高无上
的波罗密。

因此,如果他想成为阿罗汉或声闻乘(Sævaka Buddha),他只
需 要 圆 满 十 种 波 罗 密 。 如 果 他 想 成 为 辟 支 佛 (Pacceka
Buddha),他只要圆满二十种波罗密,或者十种波罗密里的
两 种 阶 层 。 。 但 是 如 果 他 想 成 为 正 等 正 觉 者 (Sammæ
Sambuddha),他必须圆满三十种波罗密,或者十种波罗密里
的全部三种阶层。

因此,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想成为阿罗汉,我们只需要圆满
十种普通的波罗密而已。让我们研讨关于这位守持五戒者的
比丘(Thera Pañca-Søla Samædæniya Bhikkhu)的问题。在其中
的一个前世里,他只是注重修持一个波罗密而已,即是戒
(Søla)。由于他的持戒的美德,去世后,他无数次出生在人界
和天界。他拥有极舒服和快乐的生活。问题是为何他不能早
点证悟? 原因是可能他没有激极修禅。

如果一个人没有修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 Bhævanæ),他就不
能证悟。佛陀在大念处经(Mahæ Satipa¥¥hæna Sutta)提到‘习
修四念处是唯一导至证悟的方法’。

2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这就是为什么他虽然严格守持戒律,却长时间的逗留在生死
轮回。直到最后,在佛陀的时代他才成为一位阿罗汉。

贪取
许多不理解佛法的平凡众生,他们的心时常被贪嗔痴等烦恼
障所压抑。在四圣谛里,佛陀说贪爱或集谛(Samudaya Sacca)
是苦谛(Dukkha Sacca)或这生命的起因。佛陀把贪爱(ta¼hæ)
分成三种。
一)Kæma ta¼hæ-贪欲(贪爱感官的享受)
二)Bhava ta¼hæ -对存在的贪爱
三)Nibhava ta¼hæ -对不存在的贪爱

即使人们在行善时,他们通常发愿要获得某些东西。这是由
于贪爱(ta¼hæ)的影响。比方,当他们做布施(dæna)或服务时,
他们通常发愿想获得财富,或者出生为人类或天神并且享尽
欢乐。结果是,他们就享受快乐的再生的善报。他们会享受
快乐的生活,却忘记了发展智慧,或发展其他的波罗密。结
果他们必须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证悟。

发愿想
发愿想体证涅槃
因此,每当行善时,我们必须发愿想体证涅槃,这是极重要
的事。我们比丘们时常教育信徒要诵念‘愿我的功德能扶持
我早日体证涅槃(Idaṃ me punnaṃ Nibbænassa paccayo
hotu)’。这是做出决心,来增强我们的意志力以便脱离生死
轮回诸苦。我们不需为了自己的善德祈求善果,原因是因果
报应是非常公正无私的。有意图的行为,不管我们要不要,
肯定带来相关的结果。就像当你尝试糖,它肯定是甜的,当
你尝试蜜糖,它也是甜的。反而,当你吃辣椒时,你感觉到
辛辣。同样的,行善者享有善果,而行恶者则承受恶报。

28
戒 (Søla)

所以,最好的发愿是脱离生死轮回诸苦、体证涅槃。当你以
这种心愿来行善,你就会在短时间内体证涅槃。所以,我们
比丘们时常祝福信徒,‘愿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体证涅槃’。
如果你发愿体证涅槃,你将比较快体证涅槃。

证悟的时间
第二部分的问题:‘现在我在修禅,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证
悟?’佛陀本身在大念处经 (Mahæ Satipa¥¥hæna Sutta)的结尾
里,给予禅修者答案。佛陀说,如果你能根据在这部经文里
所指示的真义和精神修持,即是修四念处,顶多在七年内你
将证悟。

如果你没有七年的时间修禅,你可以习修六年、五年、四年、
三年、两年,一年,或者,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两月、
一月或两个星期。根据你如何圆满自己的修行,即使你只修
禅七天,你也可以获得证悟。

许多人说他们是在修禅。如何以正确的方式修禅呢? 有37证
悟的因素,被称为37普提分法(Bodhipakkhiya),它能让你圆
满你的修行。你也必须完成十种波罗密。倘若你可以圆满修
持十种波罗密(Pæramø),以及根据佛陀的指示修持四念处,
你将在佛陀所提出的时间内证悟,条件是你必须具有过去世
以及今世的波罗密。

佛在世时,有许多人只是通过听经而已,就证悟了。其实,
当他们在听闻佛法时,他们也同时修禅。根据自己的波罗密,
有一些在短时间内就证悟,而有一些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不同种类的戒律(Søla)
不同种类的戒律(Søla)
现在让我们更进一部的探讨戒律(Søla)。如果你要圆满习修戒

2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律(Søla),你应该对这题目有正确的理解。有不同种类的戒律。
普通一般上,戒律可以分成:
一)在家众的戒 - 给普通在家佛门弟子的戒律,比方五戒
二)比丘戒 - 僧人的戒律

佛陀指定佛门弟子必须一辈子守持五戒(pañca søla)。如果可
以,你应该参加密集禅修,或在适当的场合和日子,守持八
戒以便圆满你的波罗密。然而,如果你只可以严格守持五戒,
你也可以成就戒清净(Søla Visuddhi)。

生为人类,我们需要一双好的手脚,才能处理日常活动。同
样的,为了脱离生死轮回诸苦而修持圆满波罗密,布施(dæna)
和戒律(søla)是成就一切善行的两种重要因素。其实布施和戒
律是非常崇高的善行,因为他们是一切善行的基本训练。

现在让我们研究波罗密。如果想实行其他波罗密,我们必须
建好布施和戒律的基础。他们是互相联系和扶持的。当你守
持五戒,第一戒是禁止杀害众生。通过不杀生,你是给其他
众生有机会继续生存。其实你是在做生命的布施。

这种布施在巴利文被称为生命的布施(jøvita dæna , æyu dæna)。


同时你也是在圆满其他的波罗密。由于慈爱(mettæ)和慈悲
(karu¼æ),你就禁止杀害其他的众生。所以,布施和持戒组
成了一切美德或善行(kusala)的基本修练。

在佛教的修持里,还有另外一种戒的分类。
一)止戒(Væritta Søla)-通过严禁恶行而修持的戒律
二)行戒(Cæritta Søla)-通过品行的修持的戒律。

30
戒 (Søla)

止戒Væritta Søla (严禁恶行戒)


止戒Væritta 严禁恶行戒)
严 禁 恶 行 戒 (Væritta Søla) 可 分 成 两 种 , 即 自 然 离 (sampatta
virati)和持戒离(samædæna virati)。自然离(sampatta virati)的
意思是当一个人碰到一个机会作恶,或违犯戒律时,他自动
地避免破戒,这是由于他的慈心和善意。

1。 自然离 (sampatta virati)


让我们研究在‘注疏’里的一个例子以便理解这个自然离
sampatta virati。佛陀圆寂(Parinibbæna)的几百年后,那时佛法
还昌盛时,在古代的斯里兰卡的一个村庄里,住了一个家庭。
父亲已经去世,留下妻子以及两个儿子名叫大加卡那(Mahæ
Cakkana) 和小加卡那 (Cþla Cakkana)。两兄弟在农场工作,
也照顾他们的母亲。有一天,母亲卧病在床。他们找医生来
看病。可能母亲营养不足和身体衰弱,所以医生指定他们炖
兔子汤给生病的母亲喝。

大加卡那就派弟弟去附近的森林抓兔子。在途中,那弟弟看
到一只兔子。兔子是一个胆小的动物。由于害怕,它跑进树
丛中,而被蔓草绑住了。这位小加卡那抓住那兔子,它害怕
的发抖大叫。他对它感到伶悯,一个善良的思想就出现了。
‘这是 太不公平的事,为了救自己的母亲而杀了这众生’。
所以他把蔓草砍断,放走兔子,空手而归。

当他回到家时,他的哥哥就问他,有没有抓到兔子?他告诉
哥哥他放走了兔子,因为他想到,‘为了救一个众生,而杀
死另外一个众生,这是很不公平的事’。他的哥哥就责骂他。
后来,他走近他母亲的身旁,用手触摸她,然后说出真心话。
‘从开始懂事时到现在,我从来没有故意夺取另外一个众生
的生命。如果我的声明是真实,愿我的母亲平安快乐。’由
于他的真诚的声明,他的母亲真的恢复健康。

3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从以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品德是那么圣洁。出于善
意、慈爱、伶悯,他把兔子放走了。他也同时修持诚实的波
罗密。这禁止杀生被称为自然离 (sampatta virati)。

我们有时也在报章上看到相关的现代例子。比方,某人不小
心把钱包留在巴士或的士里。这的士的司机没有拿钱,却出
于诚实心,而去警察局报案。他们找到了地址,把钱还给物
主。这也是自然离(sampatta virati)。出于自己的善意和慈爱,
一个人自动远离造恶。这些都是成就戒律的波罗密。

2。持戒离(Samædæna virati)
第二种戒是持戒离(Samædæna virati)。‘注疏’给的例子,也
是在同一个时候,在斯里兰卡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非常虔
诚的家庭。家庭成员每天邀请一位比丘到他们的家来接受供
养。一家之主时常去森林收集森林的产物,砍木柴,卖了它
们来谋生。有一天,当他要去森林时,一位比丘来到他的家。
那天他从那位比丘处获得五戒。当他在爬山时,一条蟒蛇抓
住了他。

这蟒蛇是一条非常强大的蛇。它不咬它的猎物,却环绕他,
紧紧绑住它直到窒息而死。然后蟒蛇才把他吞下。

那时,那樵夫有一个把非常尖锐的剑。当那蟒蛇环绕着他时,
他想要把它砍断时,他突然想起,他已经从那位来化缘的比
丘拿了五戒。他想到,‘既然我从一位受人敬仰的比丘拿了
五戒,我不应该违犯戒律。让这蟒蛇杀了我吧。’

其实,守持戒律的意思是,你在做个发誓或承诺,你将整天
守持戒律。所以,那村民就把手上的武器扔开。很有趣的,
那蟒蛇放开他,而离开他,回去森林了。所以,这种禁止恶
行而持戒被称为持戒离(samædæna virati)。由于那樵夫的虔诚

32
戒 (Søla)

的信仰以及对尊贵比丘的敬仰心,他就远离杀生的恶行。

我们可以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吸取教训。这两种行动是在圆满
十种波罗密,尤其是布施(dæna)和持戒(søla)。其他的善行也
以这两项为基础。当我们以真正的热诚心和诚实心来做时,
我们的布施和戒律变成很强的善行。它可以从严重的意外或
死亡边缘,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善行时常战胜恶行。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保持诚恳、诚实、也在心中培育四无量心,
即 慈 爱 (mettæ) , 慈 悲 (karu¼æ) , 随 喜 (muditæ) , 平 和
(upekkhæ)。全部的善行都是以圣洁的心境,四无量心为基础。
这四无量心是非常的有效,也保护我们的心,远离不善的结
果。

Cæritta Søla(
Søla(行戒)
行戒)
第二种戒是cæritta søla(行戒)。Cæritta的意思通过一个人的品
行来实行戒律。佛陀曾指定我们必须修持一些责任或任务。
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开化的众生,所以我们对彼此有一些
世俗的任务,虽然这些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法律。

佛陀在善生经(Sigælovæda Sutta)里,指定我们对社会的许多
责任。比方父母对孩子的五种责任,孩子对父母的五种责任。
其他责任如夫妻、雇主和雇员、政府和公民、师徒、朋友之
间等等。佛陀劝诫我们实行这些责任。

其他戒律的分类
其他戒律的分类
其他戒律的分类是別解脱律儀(Pæ¥imokkha Saṃvara Søla波罗
提木叉守护戒)。这些是进入僧团的比丘和沙弥所必须遵守的
指定的戒律。

3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第二是生活方式清净戒(Æjøva Pærisuddhi Søla)。想从生死轮回
解脱的人,必须有清净的谋生方式,也需要避免五种非恰当
的生计。

第三是资具依止戒(Paccaya Sannissita Søla),意思是对必需品


的戒律。当我们比丘们引用衣食住药的必需品时,必须作省
思后才应用它们。

第四种是防护六根的戒(Indriya Saṃvara Søla),意思是保护你


的六根门。当你有正念的观照出现在六根门的所有的现象时,
你其实是在守护你的六根门。因此,如果你发愿体证涅槃,
想脱离生死轮回,以上的四种戒律是你必须遵守的。

你们禅修者也被视为比丘(Bhikkhu)或比丘尼(Bhikkhunø),因
为你们努力想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奋力熄灭烦恼障(kilesa)。
这就是为何当佛陀讲经说法时,他通常称呼听众为
Bhikkhave(比丘们!)。所以,任何人,不管是出家人或在家
人,如果他努力修禅以便脱离生死轮回,他都被认为是一位
比丘(bhikkhu)。所以,禅修者必须守持以上的戒律。

总而言之,在家佛门弟子在世俗生活里守持五戒,为了修行
的目的已经是足够了。依靠五戒为基础,一个人就能修禅。
当然,如果你能,你应该尽量守持五戒,尽力守护你的道德。
原因是当你守持五戒,你也是在完成其他的波罗密(pæramø)。
在未来当你的波罗密成熟时,你将会体证涅槃。

善哉! 善哉! 善哉!

34
请求原谅

是故真实
贤者智者多闻者
持戒虔诚与圣者
从斯善人贤慧游
犹如月从于星道

tasmā hi dhīrañca
rañca paññañca bahussutañca,

dhorayha sīlaṃ vatavantam ariyaṃ.

taṃ tādisaṃ sappurisaṃ sumedhaṃ,

bhajetha nakkhatta pathaṃva candimāā

法句經 Dhammapada 208


法句經

3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请求原谅
问题:
一)如何确定一个人已经原谅自己和他人?
二)原谅对于禅修是否重要?

答案:
你可以确定你已经原谅自己,原因是通常人们都是自我和
自私的,所以我们通常会原谅自己。这是自然的事,因为
每个人最爱的人是自己。因此凡夫俗子自然而然地会原谅
自己。

佛陀训诫我们,不要只会原谅自己,你也应该看到自己的
错误和过失。之后你应该承认自己的过失,也应该发愿和
下定决心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你错怪他人,你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向他人道
歉。被他人原谅是一件重要的事。然而,原谅他人通常是
很难于做到的事。

第二个问题是‘原谅对于禅修是否重要?’是的,原谅对
禅修是不可或缺的事。如果一个人不会原谅自己的过失,
或原谅他人的错误,他就会被烦恼的思想困扰,这些被称
为盖nøvara¼a (障碍、妨碍)。这五盖会阻碍或延误一个人
的禅修进展。它们是:
一) Kæmaræga - 贪欲
二) Vyæpæda - 嗔恶,恶意
三) Thøna-middha - 昏沉及睡意
四) Uddhacca-kukkucca -掉悔(掉举,后悔/担忧)
五) Vicikicchæ- 疑惑

36
请求原谅

Uddhacca掉举的意思是心不安,思潮此起彼伏,流荡不止。
Kukkucca悔的意思是担忧、焦虑、内疚的心。如果一个人
有内疚的心,他就有许多困扰的思想,比方‘我不应该这
样做,不应该这样说’。

所以,要修禅的人,或在进行密集禅修的人,必须把这些
障碍从内心清除。所以,一个人必须原谅自己和他人,这
样他的心才会明亮、平静,而能集中精神在禅修的目标。

善哉! 善哉! 善哉!

3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38
31 界以及禅修

若住于放逸,

爱增如蔓萝。

(此)生又(彼)生,

如猿求林果。

manujassa pamattacārino,

taṇhā vaḍḍhati māluvā viya.

so plavatī hurā huraṃ,

phalamicchaṃva vanasmi vānaro.

法句經 Dhammapada 334


法句經

3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31界以及禅修
31界以及禅修

根据佛陀的教导,众生生活在31界里。四恶道是地狱,阿
修罗(妖魔)(asura),饿鬼(peta),畜生。四恶道的上面是
第五界的人界。人界的上面是六个天界(deva)。之后是20
梵天界(brahma)。总共是31界。

只有在人界,天界,梵天界的众生才可以修禅,而在四恶
道的众生不能修禅。

四恶道
众生出生在四恶道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过去世的恶业,在
那儿他们一直受苦。尤其是在地狱的众生,分分秒秒都在
受苦。大多数在四恶道的众生的心不能发展,所以他们根
本不能修禅。

如所周知,动物是跟据森林适者生存之道。在那儿,弱者
强食。它们杀害其它动物,因此时常造恶业。它们也没有
智慧理解佛法。它们连最基本最简单的善德也不会修,更
不用说领悟深奥的禅修。

六个天界(D
六个天界(Deva)
(Deva)
人界之上的六个天界,它们的情况跟四恶道迥然不同。住
在 那 儿 的 众 生 被 称 为 deva 或 天 神 。 由 于 过 去 世 的 布 施
(dæna)、持戒(søla)、禅修(bhævanæ)等等的善行的善果,
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享受愉快的生活。这是为何他
们绝大部分都不修禅。

我们也可以把天界跟人界做个比较。比如,在很多富有的
发达国家里,许多人不能修真正的宗教,或有任何内心的

40
31 界以及禅修

的训练,因为他们热衷于追求物质的享受,以及沉迷於感
官的享受。只有很少数的人努力禅修。同样的,在六个天
界里,许多天神们都放纵于感官的享受,只有少数会禅修。

二十个梵天界(Brahma)
二十个梵天界(Brahma)
在六个天界上面的二十个梵天界里(Brahma),由于一些众
生修持定禅(止禅),他们就出生在那些界里,享受禅那之
乐,寿命也是非常的长。

在有些梵天界的众生,比方在五净居天(Suddhævæsa)里的,
还有修禅。通过修内观智慧禅和获得三圣阶段的不还
(Anægæmø),就再生於五净居天(Suddhævæsa),在那儿继
续修禅直到获得阿罗汉的圣位。

人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人界。根据阿毗达摩(Abhidhamma),我
们人类是过去世的善业和恶业的结果。因此,出生在人界,
我们感受到苦乐混合的经验。如果我们看看周围的人,没
有人,包括我们自己,是在整世人都有完美的快乐,也没
有一个人是时时刻刻都受苦。

有时,由于我们有能力获得可以享受的东西,我们在某些
程度上有舒服、快乐的经验。有时,我们却在生命中碰到
痛苦、悲剧、忧愁、困苦的经验。

所以人界被认为是苦乐混合的界。这会启发内心的迫切感。
除非在生命中碰到痛苦不乐的经验,否则我们不会激起内
心的迫切感。这就是为什么出生在人界被认为是最佳修禅
的机缘。

4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这也是为什么,当天神们要去世时,他们的亲属鼓励他们,
把心倾向于出生在人界。原因是天神们认为人界是善趣
(sugati),因为在人界,我们有机会修持一切的善行如做布
施(dæna)、持戒(søla)、禅修。

沙门天神 (Sama¼a
Sama¼a deva)
deva) 的故事
现在我们引用记载在三藏的沙门比丘的例子。在佛陀的时
代,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名叫沙门(Sama¼a)。在那时,比丘
们习惯地会从佛陀处取一些适当的法门来习修。之后这些
修行的比丘们会去附近的村庄托钵化缘,而通常在森林里
的大树下或在山洞里修禅。

这位沙门比丘(Sama¼a Bhikkhu)也从世尊处获得禅修的指
示后,就去山洞修禅。他奋力的精进修禅,甚至没有去托
钵化缘。其实一顿餐能维持一个人七天的生命而已。如果
没有即时得到补充,他将会去世。由于沙门比丘缺乏营养,
他在修禅的时候去世了,而立刻出生在天界。

出生于天界在巴利文被称为化生(opapætika),意思是立刻
的出生。他立刻出生在天界为成年的天神,他在那里继续
的修禅。由于他的善业,有许多女天神在等待欢迎他。她
们以天界的音乐和舞蹈来招待他。他却受到极大的干扰。
他就回去人界,寻求佛陀的协助。佛陀给他禅修的指示。
他努力修禅,不久获得第一圣位而成为须陀洹(Sotæpanna)。

现在他已成为沙门天神(Sama¼a Deva),他还生活在三十三
天(Tævatiṃsa) 里。这简短的故事证明,在天界还有一些众
生热衷于禅修,甚至有些已经证悟。

42
禅修如何影响健康?
由禅修生智
无禅修慧灭
了知此二道
及其得与失
当自努力行
增长于智慧

yogā ve jāyatī bhūri,

ayogā bhūri saṅkhayo.

etaṃ dvedhā pathaṃ ñatvā,

bhavāya vibhavāya ca.

tathāttānaṃ niveseyya,

yathā bhūri pavaḍḍhati..

法句經 Dhammapada 282


法句經

4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禅修如何影响健康?
禅修如何影响健康?
首要的事是,我们必须理解所谓的人或众生,其实只是身
体 (rþpa色/物质)以及心(næma名/精神)。心只是一种能
量,它依靠物质的身体而升起,。

佛陀以发趣法(Pa¥¥hæna),解释一个人的身体和心是一起
出现,也互相依靠的。所以,一个人的身和心会以积极或
消极的方式互相影响。

心对身体的消极影响
一切人生的问题会出现都是由于烦恼障或心的污染所造成
的。烦恼障的主要三种恶根是贪(lobha) 、嗔(dosa) 、痴
(moha)。多数的人,当被烦恼障影响时,他们会以不善良
的方法放纵在六根门。其实我们用六根门跟外界的环境沟
通。比方,我们用眼睛去看景象,耳朵去听声音,鼻子去
嗅气味。

平凡人以颠倒、不自然的方式沉迷于感官享受。他们放纵
于喝酒、抽烟、吸毒品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在他们的身
体内造成无数不可治疗的病症,导致严重的下场。这就是
不善的心会在身体内造成负面的效果。

即使一个人有轻微的愤怒,他也可以感觉到心脏在激烈的
跳动,身体可能也会发抖。后来其他的问题也会出现,如
腹部的疼痛。由于这疼痛,他开始担心,是否会患上癌症,
而为此事担忧。所以,身体的病痛会导致内心的失调,而
内心的失调会导致身体的病症。这是其中的一种苦,被称
为苦中苦 (dukkha dukkha)。

44
禅修如何影响健康?
苦中苦 (dukkha dukkha),或双重苦的意思是心与身两方
面的痛苦。原因是我们是由心和身所构成的。当身体失调
时,心也失调了。比方,当一个人不小心滑倒,折断了他
的脚。折断的脚是身痛之因。由于脚折断,他的心就开始
忧虑了,忧心的思想就在心里出现了,如‘我是日薪工人。
现在不能去做工赚钱了。家庭如何过活呢?如何还医药费
呢?’因此,身体的痛苦导致内心的悲痛,这被称为苦中
苦 (dukkha dukkha)。

心对身体的积极
心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我们通过禅修尽力培育心,是它更善良,远离烦恼障,也
压制在六根门的过度享受,如抽烟、喝酒、引用麻醉物等
等。所以,中庸之生活方式和良善的心会对身体产生善良
的影响,而会协助改善健康。

佛 陀 曾 开 示 ‘ 让 身 受 苦 , 心 却 不 苦 ’ (æturakæyo
anæturacitto)。意思是你必须训练自己,‘虽然身体有疼痛
的感受,但心却不受到影响’。这就是那些伟大圣人,如
阿罗汉、辟支佛、佛陀,在禅修里有超凡入圣的成就的人,
能如此的行事。虽然他们象我们一样,有身体,所以也有
身体的痛苦,但是在内心里他们却不会有悲痛。原因是他
们已能非常娴熟地掌握这‘让身受苦,心却不苦’ 的修持。

在另一方面,一位不熟悉修禅也没有获得任何观智的平凡
人,当面对身体的痛苦时就会产生内心的悲痛。所以他有
苦中苦(dukkha dukkha)或者双重苦。

总结地说,我们都必须尽力保持正念。修法是观照在身体
上所出现的任何现象,不管是乐受或苦受,我们都要观照
它。当身体出现疼痛的感受,我们必须无间断地观照为
‘痛,痛’,尽量体验到痛的生起和熄灭的本质。当我们
4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理解到任何感受都是无常、苦、无我,内心就能稳定,而
以平等心面对疼痛。如此,我们就没有苦中苦,确实熟习
于‘让身受苦,心却不苦’(æturakæyo anæturacitto)的训练。
因此,禅修会对我们的身体造就非常大的益处。

善哉! 善哉! 善哉!

46
正念如何帮助我们面对老、病、死,以及获得最终的自由
以及获得最终的自由?
盛饰王车亦必朽

此身老迈当亦尔

唯善人法不老朽

善人传示于善人

jīranti ve rājarathā sucittā,

atho sarīrampi jaraṃ upeti.

satañca dhammo na jaraṃ upeti,

santo have sabbhi pavedayanti.

法句經 Dhammapada 151


法句經

4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正念如何帮助我们面对老
正念如何帮助我们面对老、病、死,以及获得最终的自由?
以及获得最终的自由?

问题:
第一问题:正念如何帮助我们面对老病死?
第二问题:正念如何帮助我们获得最终的自由?

答案: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应为它们的精华是一样
的,只是呈现不同。佛法(Dhamma)或佛陀的教导,能引
导我们通过正念而导向心的自由。通过修持佛法,我们可
以从老病死之苦解脱出来,在心里获得最终的自由。

四念处
正念的意思是修持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 Bhævanæ),此禅
法是依据四念处来习修。在这里,禅修者是依据记载在大
念处经(Mahæ Satipa¥¥hæna Sutta)里的佛陀的指示,而修持
四念处。

四念处是:
(1) 身念处 (Kæyænupassanæ Satipa¥¥hæna) - 观照色身,
物质的现象
(2) 受念处 (Vedanænupassanæ Satipa¥¥hæna) - 观照感受
(3) 心念处 (Cittænupassanæ Satipa¥¥hæna)- 观照心及心所
(4) 法念处 (Dhammænupassanæ Satipa¥¥hæna) - 观照法

这巴利字dhamma没有正确的英语或华语的翻译,所以我们
保留和引用这巴利字,因为它包含了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
现象。

从修持四念处,我们能得到什么的好处?在大念处经(Mahæ
Satipa¥¥hæna Sutta) 的开端,佛陀给予禅修者保证,他们会
48
正念如何帮助我们面对老、病、死,以及获得最终的自由?
获得七种利益。它们是:

第一) 众生的清净(Sattænaṃ visuddhiyæ)


巴利字satta的意思是众生, visuddhi的意思是清净。众生
的清净的意思是净化众生的心。为何众生必须清净他们的
心呢?原因是非禅修者的心时常和通常被烦恼障困扰和影
响。烦恼障在巴利文是kilesa。烦恼障是由于三种恶根引起,
即贪(lobha)、嗔(dosa)、痴(moha)。如果我们想脱离一切
老病死之苦,获得最终的自由,我们必须净化我们的心。

倘若我们不净化自己的心,我们就不断的在生老病死之恶
性轮回内兜转。佛陀保证,通过修持四念处,我们可以获
得第一个利益,即众生的清净(sattænaṃ visuddhiyæ) 或心
清净。

第二和第三)克服忧伤和哀痛(Sokaparidevænaṃ
samatikkamæya)
通 过 四 念 处 的 修 持 , 你 可 以 克 服 忧 伤 (soka) 和 悲 痛
(parideva)。

第 四 和第 五 ) 克服 身体 的 痛苦 以及 精 神 的悲 痛 (Dukkha-
domanassænaṃ attha³gamæya)。
Dukkha是身体上的痛苦,而domanassa是精神上的悲痛。
众生是由精神(næma心)和身体(rþpa)所组合的。所以,痛
苦可以来自身体或精神。由物质所引起的痛苦被称为
dukkha,而由精神所引起的痛苦则被称为悲痛。第四和第
五个利益是你可以克服身心两方面的痛苦。

第六)获得道和果(Ñæyassa adhigamæya)
通过内观智慧禅的训练,你将获得道智(magga)和果智
(phala) 。
4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第七)体证涅槃 (Nibbænassa sacchikiriyæya)


通过修持内观智慧禅或四念处,你将获得上述的七种利益。
你将从老病死这三种普遍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及获得最
终的自由。通过道果智(magga-phala),你会获得证悟。

证悟的意思
什么是证悟?当你在修正念之禅,而获得证悟,在那时,
你会体证三件事。就如点燃的蜡烛或油灯,三件事会发生:
一)油芯和蜡烛的燃烧
二)驱除黑暗
三)光的发散

同样的,在证悟的时刻,你会体验三种件事:
一)道心(magga citta)和果心(phala citta) 的出现,而取涅槃
(Nibbæna)为目标
二)烦恼障(kilesa)的熄灭
三)四圣谛的深入领悟

根据阿毗达摩(Abhidhamma),升起的心识必须取一个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心识能出现。当没有目标时,心
就沉浸在有分心(Bhava³ga citta)。当一个目标出现在六根
门的其中一个根门时,觉知的心就出现了。

在证悟的时刻,道心和果心会出现,而取涅槃为目标。你
也能深入领悟四圣谛。这就被称为证悟或体证涅槃。

四圣谛
什么是四圣谛?只有在佛教才有四圣谛。因此,所有佛教
徒必须熟悉这四圣谛。
一)苦谛(Dukkha Sacca)
50
正念如何帮助我们面对老、病、死,以及获得最终的自由?
二)苦之因谛(Samudaya Sacca)
三)苦之灭谛(Nirodha Sacca)
四)苦灭之道谛(Magga Sacca)
在证悟的时刻,你能自己体验到以上的四圣谛。

你要怎样在实际的禅修里引用四圣谛呢?当你在观照精神
与物质(næma-rþpa)或五蕴时,你其实是在观照第一圣谛的
苦谛(Dukkha Sacca)。

在第一圣谛里,佛陀详细叙述人们在每日生活里所体验到
的痛苦(dukkha不满意)。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爱别
离苦,怨憎会苦,求却不得是苦,不要却得到是苦,这些
都是苦(不满意)。最终,佛陀做个总结论,‘总之,五取
蕴是苦’(‘sa³khittena pañcupædænakkhandhæ dukkhæ)’

当你取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或五蕴为禅修目标时,你是
在观照第一圣谛的苦谛(Dukkha Sacca)。这就是为什么培
育心或禅修能让你克服老病死之普遍的痛苦。

什么是第二圣谛?它是苦的起因。欲望或贪爱是行动的缘
起,当你做出这行动时,它就成为第一圣谛,苦谛。所以
苦的缘起是贪爱(ta¼hæ)。

有三种贪爱:
一)贪欲(贪爱感官的享受)
二)对生存的贪爱
三)对不生存的贪爱
通过修持正念之禅,我们可以熄灭苦的起因。

第三圣谛是灭苦的真理(灭谛Nirodha sacca),即是体证涅
槃。在体证涅槃的时候,一切苦会被熄灭。
5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第四圣谛是导向苦灭的道路,即是道谛(Magga sacca)。在
这里禅修者是在修持道谛。道谛有八种因素或八道支。
1. Sammæ Di¥¥hi (正见)
2. Sammæ Sa³kappa (正思维)
3. Sammæ Væcæ ( 正语)
4. Sammæ Kammanta ( 正业)
5. Sammæ Æjøva (正命)
6. Sammæ Væyæma ( 正精进)
7. Sammæ Sati ( 正念)
8. Sammæ Samædhi (正定)

这八种因素(八道支)被归类为三种修持,即戒(søla)、 定
(samædhi)、 慧(paññæ)。通过修持内观智慧禅或正念之禅,
你其实是在修炼这些八正道。

结论
当你已成就八正道,你就会体证涅槃,成为一位圣者
(ariya-puggala)。之后,你继续修练直到成为一位阿罗汉。
当一位阿罗汉圆寂(parinibbæna)后,他就没有任何再生。
因为没有再生,也就没有老病死。这就是怎样,通过修持
正念之禅或内观智慧禅,你将脱离生死轮回诸苦以及获得
最终的自由。

善哉! 善哉! 善哉!

52
对治三种烦恼障的三种训练

一切恶莫作
一切善应行
自调净其意
是则诸佛教

sabbapāpassa akaraṇaṃ,

kusalassa upasampadā

sacittapariyodapanaṃ

etaṃ buddhāna sāsanaṃ..

法句經Dhammapada 183
法句經

5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对治三种烦恼障的三种训练

问题:有三种阶段或三阶层的烦恼障,在巴利文是Kilesa。
请详细解释它们。

答案:
佛陀在一些经文里提到烦恼障(kilesa)。在其他经文里,世
尊提到束缚(saṃyojana)。这些束缚把众生绑在可恶的生死
轮回,就象一个囚犯被锁住,或手被扣着,使他不能逃跑。
同样的,一切众生都被绑在生老病死之可恶的轮回。

在一些经文里,佛陀说到ogha。它的意思是外流,如河流
从上端流到下端,或高处流到低处。这些烦恼障或消极的
思想从我们心里流去感官的目标,所以佛陀把它们比喻为
ogha。

不论用什么词汇,我们必须理解的事是,烦恼障(kilesa)的
意思是腐败、污染、污秽、污点和任何不善的心。烦恼障
的主要的起因是三种恶根,即贪(lobha)、嗔(dosa)、痴
(moha)。

三种烦恼障
这些烦恼障会以三种方式烙印在我们的心流里。
一)潜伏的烦恼障 (anusaya kilesa)
二)困扰的烦恼障 (pariyu¥¥hæna kilesa)
三)违反的烦恼障 (vøtikkama kilesa)

第一种是潜伏的anusaya kilesa。Anusaya的意思是潜伏、天
生、隐藏的烦恼障。共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我们的精神与
物质(næma-rþpa身心)的复杂组合里所烙印的烦恼障,在巴

54
对治三种烦恼障的三种训练
利文被称为santænanusaya kilesa。

第二种是依靠外在目标(æramma¼a)的烦恼障。当任何目标
和其中一个根门接触时,如眼睛接触景象,耳朵接触声音,
鼻子接触气味,嘴巴接触味道,身体和触觉的目标,烦恼
障就会在心里升起。这些烦恼障被称为潜伏在所缘的烦恼
障(æramma¼anusaya kilesa),因为它们是依靠目标,特别
是感官目标,而生起的烦恼障。

由于某些条件,这潜伏的烦恼障就开始活跃了,它会不断
地困扰一个人的心。所以,第一阶段的烦恼障引变成第二
阶段,即困扰的烦恼障(pariyu¥¥hæna kilesa)。当困扰的烦
恼障累积力量,而变得极强时,第三阶段的烦恼,即违反
的烦恼障(vøtikama kilesa),就产生了。对于这困扰心的烦
恼障,我们就会以语言或身体,作出反映。

火山的比喻
为了得到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引用睡火山的比喻。睡火
山是在山顶有个口的火山。通常它好几年不活跃,没有任
何的活动。这情况可以跟第一种烦恼障,即潜伏的烦恼障
(anusaya kilesa)相提并论。在这阶段,烦恼障还没有活跃,
只是隐藏在我们的精神里。

当因缘条件聚积时,火山就开始活跃,它的环境也变了。
住在火山附近的居民开始感受到温度的上升。有时候,人
们会发现灰尘被风吹到自己的家,有时从山顶冒出的烟雾
也明显了。

这证明这睡火山已经慢慢开始活跃了。这跟第二阶段的烦
恼障(pariyu¥¥hæna kilesa),即困扰的烦恼障,是相应的,
因为这烦恼障无间断地困扰一个人的心。当这阶段的烦恼
5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障逐渐累积力量时,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滚热的岩浆就
从火山口流下来。这可以比喻为第三阶段的烦恼障,违反
的烦恼障(vøtikkama kilesa)。

既然这些烦恼障和束缚把众生都绑在生死轮回里,它们也
是苦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对治它们。要怎样做呢?

三种训练
佛法的主要精华是三种修持,即戒(søla),定(samædhi),
慧(paññæ)。为了对治或淡化这些烦恼障,我们必须以这戒
定慧三学来训练自己。

通过修持戒律(søla),我们可以对治或压制第三阶段的烦恼,
违反的烦恼障(vøtikkama kilesa)。

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定力或者修持定禅(Samatha Bhævanæ止
禅)来克服第二阶段,困扰的烦恼障(pariyu¥¥hæna kilesa)。
如果能够的话,我们可以训练自己以便获得安止定(appanæ
samædhi)。如果不能,至少获得近行定(upacæra samædhi)。
通过这两种定之一,我们可以暂时压制困扰的烦恼障。

只有修持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 Bhævanæ),我们才能熄灭
第一阶段的烦恼障, 即是潜伏隐藏性的烦恼障(anusaya
kilesa)。

在这世界上,有两种主要的修禅法,第一种是定禅
(Samatha Bhævanæ 止 禅 ) , 而 第 二 种 是 内 观 智 慧 禅
(Vipassanæ Bhævanæ)。定禅只可以暂时性的压制烦恼障,
而不能完全断除它。只有通过修持内观智慧禅,而获得道
果智,你才能够完全熄灭烦恼障。

56
对治三种烦恼障的三种训练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大念处经(Mahæ Satipa¥¥hæna Sutta)
的开端宣说‘比丘们,这是唯一引导众生导至清净的路’
‘Ekæyano ayaṃ bhikkhave maggo sattænaṃ visuddhiyæ’。在
巴利文里,Satta 的意思是众生,而visuddhi是清净。所以
Sattanaṃ visuddhiyæ是众生的清净,也就是从烦恼障净化出
来。

Satipa¥¥hæna或四念处是唯一不二引导众生导至清净的道路。
其他方法只可以暂时性的压制烦恼障,却不能彻底地消灭
它们。当因缘聚合或累积力量时,这些烦恼障可以困扰一
个人的心,甚至能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即是违反的烦恼障。

一位修行者的例子:
一位修行者的例子: 暂时性的压制烦恼障
在经典里的许多例子里,我想引用佛陀在前世做菩萨时的
一个例子。每当菩萨出生为人时,他只是短暂的逗留在世
俗生活而已。在这一世里,他的名字叫阿黑大加(Ahidaja)。

后来,如以往一般的前世,他就舍弃所拥有的一切,如家
庭、钱财、富裕等等。他去森林里,修持定禅,过着隐士
的生活。他时常获得禅那(jhæna)和神通力。所以在他有生
之年,他在森林里享受禅那之乐。

既然他能暂时压制一切的烦恼障,他的仪态就像一位阿罗
汉或圣者。有一天,当他去化缘时,贝拿勒斯(Bæræ¼asø)
的国王,未来的阿难尊者,看到了这位隐士。国王被他的
尊贵的仪态吸引住了。国王就邀请隐士住在他的花园,每
天来皇宫接受食物供养。隐士就接受国王的住所和食物的
供养。

每天隐士去皇宫化缘。引用神通力,他从他的住所处的花
园飞过天空,到达皇宫。
5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有一天,国王还没去铲平暴乱之前,他请求他的皇后名叫
Mudu-lakkha¼a-devø,好好的照顾隐士的起居。在古代的时
候,通常国王会选择美女为皇后。所以皇后的名字显现出
她是非常美丽的女子,拥有非常温柔和美丽的特征。皇后
答应了国王的请求。

那天,皇后已经准备好供养的食物。由于隐士还没到,还
有一些时间,她就躺在躺椅上,稍作休息,结果睡着了。
当隐士以神通力飞进窗口时,她突然醒过来。她急急忙忙
的站起来,她的衣服,就是围绕遮盖她身体的一条长巾,
掉下了。

当那隐士见到她的长相时,他的潜伏烦恼障开始困扰他的
心。由于这困扰的烦恼障,他几乎要做出一些违反道德的
行动,但他立刻制止自己。由此可见,第一阶段的烦恼障
已经变成第二阶段,也差不多要到达第三阶段了。

结论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理解,从定禅所得到的禅那
(Jhæna)和神通力,并不能完全熄灭或根除隐藏潜伏的烦恼
障。定禅只能暂时性压制烦恼障。

因 此 , 我 们 必 须 修 持 四 念 处 或 内 观 智 慧 禅 (Vipassanæ
Bhævanæ)以净化自己的心。通过正确的方法,我们可熄灭
在精神里的全部三种的烦恼障,即潜伏,困扰,违反的烦
恼障。

58
莲花的比喻
比丘入屏虚
彼之心寂静
审观于正法
得受超人乐

suññāgāraṃ paviṭṭhassa

santacittassa bhikkhuno

amānusī rati hoti

sammā dhammaṃ vipassato.

法句經 Dhammapada 373


法句經

5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莲花的比喻
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用‘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比
喻?

答案:
佛陀时常从大自然吸取教导和比喻,如‘莲花出污泥而不
染’。莲花生长在泥池塘里。在那里的水,被污泥和沼泽
污染,水时常变得很肮脏。当莲花生长,之后开花,莲花
确实又漂亮又芬芳。它不被所生长的池里的脏水所污染。

佛陀用莲花的比喻,劝戒努力修禅的佛门弟子,要象莲花
一般, 出污泥而不染。虽然我们过著世俗生活,我们必须
净化自己,远离烦恼障(kilesa)。烦恼障就是精神的污秽,
心之染、世间法。一个没有培育内心的人,他的心通常被
烦恼障所影响。‘注疏’把烦恼障描述为1500种。主要是
10种,或可以再缩简为三种恶根。就像树根是树长大之因,
同样的这三种恶根是一切烦恼障的起因。它们是
一)贪爱(lobha) 二)嗔恶 (dosa) 三)愚痴 (moha幻觉)

我们人类有六根门,用眼睛看景象,用耳朵听声音,用鼻
子嗅气味,用嘴巴尝味道,通过身体感觉触觉,用心知道
法(精神的目标)。通过这些六根门,我们跟外界的环境接
触。这就是为何这些根门在阿毗达摩(Abhidhamma)被称为
门(dværa)。

就像这建筑物有许多门让我们进进出出。同样的,通过自
己的六根门,我们跟外界(环境)接触。 其实世界的意思
就是我们的六根门和六尘(它相对的目标) 而已。六根门是
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
法(精神的目标)。
60
莲花的比喻
烦恼障
对一位没有正念的非禅修者,当六根门和六尘接触时,烦
恼障就出现了。如果目标是愉快的,贪爱(lobha)就出现了。
如果目标是不愉快的,嗔恶(dosa)就出现了。如果对目标
的触觉不是很强,我们可能认为它是愉快的,或不能理解
目标的本来特征,这样愚痴(moha幻觉)就出现了。

比方,我们用眼睛看到一个目标的时候,那目标可能是有
生命或无生命的东西。如果目标符合我们的兴趣,或者目
标是愉快的,我们就感到快乐。不只是快乐,我们想要一
而再再而三的看到它,还想紧抓不放。因此,贪爱(ta¼hæ)
就发展到执著(upædæna)。其实贪爱是想抓紧东西的欲望,
而执著(upædæna)是更强的贪爱。因此,当一个人没有正念
时,愉快的目标就会使他的心被贪爱所影响。

不管是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目标,如果它是不愉快的,或是
我们不喜欢的目标,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厌恶,甚至一看到
它时就觉得生气。这种感受在听到某种声音的时候更明显。
当我们听到一些声音时,如果声音是悦耳的,我们就感觉
快乐,想对它紧抓不放。如果那声音是不悦耳的,我们就
会感到厌恶,甚至生气。所以,当我们的心跟感官目标接
触时,它就被烦恼障污染了。

正念之禅
因此,我们必须听从佛陀‘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告诫。
就像莲花,虽然生长在肮脏的泥水里,它不会被泥水所污
染,却生长在水上,清洁又美丽。同样的,我们必须远离
贪嗔等烦恼障。要怎样铲除它们或者防止它们污染我们的
心呢?

习修正念之禅或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 Bhævanæ)是灭掉烦
6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恼障的唯一不二的方法。根据法念处(Dhammænupassanæ
Satipa¥¥hæna)或观照法,我们必须观照六根门的活动,如
观照任何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想到的事物。当六根
门和相对的目标接触时,六根门的活动就出现了。

佛陀曾说:
Di¥¥he di¥¥hamattaṃ bhavissati (在看到时只是看到)
Sute sutamattaṃ bhavissati (在听到时只是听到)
Mute mutamattaṃ bhavissati (在触到时只是触到)
Viññate viññatamattaṃ bhavissati (在觉知时只是觉知)
我们必须以上述的方式来观照,使六个根门的活动不致引
来烦恼障。

佛陀劝告我们,在看到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让看到只
是看到’的觉醒的心。它的意思是,不让心对景象(看到
的目标)达到辨别、判断、决定的阶段,原因是这些都是
烦恼障,它们会促使贪嗔痴的出现。

究竟真理
什么是在看到过程的究竟真理呢? 我们需要一些因缘条件
以使眼识或看到的过程发生。其实,是精神(心)看到,不
是眼睛看到,因为眼睛只是工具而已。眼根和看到的目标
是物质(rþpa)。当它们接触时,眼识就出现了。眼识是精
神(næma)。所以,根据究竟法,在看到的时候,只有精神
与物质(næma-rþpa),没有看到东西的人或‘我’。如果你
以究竟法的角度去辨认看到的过程,烦恼障就没有机会干
扰你的心。

在看到的过程里,你也必须理解因果(原因和结果)。景象
和眼睛是原因,而这两者接触的结果是眼识。所以,物质
(rþpa)是原因,物质接触而生起的精神(næma)是结果。这
62
莲花的比喻
是因果的运作,根本没有‘我’、‘人’在看到东西。也
没有乐或不乐的目标。所以,如果你可以用上述的方式,
辨认看到的过程,贪嗔等的烦恼障就不会出现。

当你理解这些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 如精神与物质、


原因和结果、看到的过程如何运作,你就有无幻觉
(asammoha)。因此贪嗔痴(lobha, dosa, moha)就不能影响
你的心。所以当你,虽然过著世俗生活却能领悟到究竟法,
你的心就从烦恼障(kilesa)净化了。你就像莲花出污泥而不
染。

当我们听到一种声音,我们通常会以世俗谛、概念去辨认
那声音,如‘是鸟在唱歌,钟在响,有人在唱歌’。如果
那是悦耳的声音,我们就喜爱它。反而那是不悦耳的声音,
我们就讨厌它。因此贪嗔等烦恼障就污染我们的心。

在最高真理里、究竟法,这只不过是声音而已。听到的时
候必须观照为‘听到’,‘听到’。在听到的时候,你只
是听到声音而已。声音和耳朵只是物质(rþpa)现象。当耳
朵和声音接触的时候,耳识就出现,或听到的过程就开始
运作了。耳识是精神(næma)。其实,是精神听到,耳朵只
是工具而已。没有‘人’,‘我’在听到东西。还有,声
音和耳朵是原因,产生的耳识是结果,这是原因和结果。

如果你不去辨认是‘我在听到’、‘一个人在听到’,那
时 你 就 弃 除 幻 觉 、 无 明 (moha) 了 。 你 就 看 到 究 竟 法
(paramattha dhamma)了。总之,当你不把听到的声音当成
‘我’ 、‘我的’,不把它辨别为悦耳或不悦耳的声音,
相应的贪心或嗔心就不会出现了,也阻止烦恼障的出现。

当你观照嗅到的气味为‘嗅到,嗅到’,气味和鼻子是物
6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质(rþpa)。产生的鼻识是精神(næma)。所以只有精神与物
质(næma-rþpa),而没有‘我’、‘人’。在这里,鼻子和
气味是原因,而产生的鼻识是精神,也是结果。如果你能
领悟到这些真理,愉快的目标导致的贪心,而不悦的目标
导致的嗔恶,这些烦恼障就没有机会出现了。当你领悟到
真正存在只是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因果,你获得无幻
觉(asammoha)。因此贪、嗔、痴(lobha, dosa,moha)就不
能影响你的心。

当我们观照尝到味道,我们必须知道舌头和味道是物质
(rþpa),而出现的舌识是精神(næma)。这是分别物质(rþpa)
和精神(næma)的观智。舌头和味道是原因,舌识是结果,
你也该理解这因果关系。

结论
通 过 理 解 精 神 与 物 质 (næma-rþpa) , 因 果 等 的 究 竟 法
(paramattha dhamma),贪嗔痴就不能影响我们的心。当我
们理解当下所发生的究竟法,就能防止烦恼障污染我们的
心。

这‘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是你必须修持的。虽然莲花生长
在污泥,却不被环境污染,而保持干净、芬芳。同样的,
虽然我们生活在感官享受的世界,我们必须净化自己的心,
远离烦恼障,而保持内心的纯净。

善哉! 善哉! 善哉!

6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若人知自爱
须善自保护
三时中一时
智者应醒觉

attānañce piyaṃ jaññā,

rakkheyya naṃ surakkhitaṃ.

tiṇṇaṃ aññataraṃ yāmaṃ,

paṭijaggeyya paṇḍito.

法句經 Dhammapada 157


法句經

6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问题:
在刚才的佛法开示里,禅师建议禅修者必须做密集的观照。
密集的观照的意思是,不单是在修坐禅和走禅时,在日常
生活里也要保持持续不断的观照。可是,在用餐时,没有
太多的时间以供放慢速度进食,以便仔细的观照一切动态。
在这时,要如何观照呢?

答案:
请不要忘记这里是密集训练的禅修营。如在任何教育中心,
有课程的时间表,同样的在这里,禅修者必须跟随我们的
修禅时间表。

是的,如提问者所询问,根据情况,你必须加于调整你的
正念的训练。作为禅修者,你是守持八戒,而第六戒是过
午不食(vikælabhojanæ verama¼ø sikkhæpadaṃ samædiyæmi)。
在中午十二点之后,你必须停止进食。因此,根据这时间
的限制,你就该调整自己的观照或训练。

这内观智慧禅,就如名字所示,正念之禅是保持正念或清
楚觉知一切的活动。有两种方法修持正念和观照。

第一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默念(
默念(标记目标)
标记目标)
第一种方式是默念,意思是在心里标记禅修的目标。你以
默念的方法跟随每一种身体的活动。比方,修坐禅时,当
腹部升起,你就观照为‘升起’。当腹部下降时,就观照
为‘下降’。进食的时候,当你把食物拿上嘴巴,请观照
为‘拿起,拿起’。在咀嚼食物时,你观照为‘咀嚼,咀
嚼’。当把食物吞下时,请观照为‘吞下,吞下’。当然,

66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如果你以默念的方法,跟随一切身体的动态或一切禅修目
标,你会花很多的时间。

默念禅修目标或在心里做个标记的好处是,你必须付出更
多精力把心放在禅修的目标。以这种透彻深入的心,你将
会觉知目标的本质和特征。反之,如果你不默念,你的观
照是肤浅,心容易散乱。如果可以,请尽力做默念。

第二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保持觉知
第二种修正念的方式是对自己的动态保持觉知或有醒觉的
心。比方,在用餐时,特别在午餐,你需要调整观照的方
式以便能配合时间。只是觉知身体的动态就足够了,如知
道手的移动,或嘴巴在咀嚼食物。不必以默念跟随每一种
身体的活动。这样,你才可以在十二点之前吃完饭,也能
守持八戒。原因是这里是训练中心,有人准备食物,所以
我们必须在十二点之前吃完,之后他们要整理食堂。

这样我们可以以上述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训练,而不会心
不在焉。通常,在世俗生活里或者在自己的家里,当你在
用餐时,你也同时做其他的事,如看电视,接电话,或忙
于计划未来的活动。这样是心不在焉,因为主要的身体的
活动以及觉知的心不一致。

当你越过繁忙的马路,或在紧急的关头时候,你不用默念,
因它会花时间。只有在密集禅修里,你才可以放慢身体的
活动,以默念的方法跟随一切的动作。

观照的主要目标
要记得最主要的条规是,任何明显的目标,必须被当成观
照的主要目标。如在修坐禅时,你舒服自在地坐下,那时
6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没有任何的干扰。所以腹部的升降是清楚的。坐下的身体
以及触到座垫的臀部也清楚的。因此,在坐禅时,主要观
照的目标是,腹部的升降和身体的坐姿和触觉。

修走禅时,主要观照的目标是脚的动态。有三种观照的方
式。第一,你观为‘右步,左步’。当你比较熟练时,你
可以增加到第二方式,即‘提起’,‘放下’。之后,第
三种方式是‘提起’,‘推前’,‘放下’。所以,脚的
动态是走禅的主要禅修目标。

除了坐禅和走禅之外,其他的活动被称为‘日常活动’ ,
如洗澡,进食,去厕所。一切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必须被
视为观照的目标。比方,你想去洗澡。还没离开禅修的大
殿之前,你必须观照‘意图站起来’。后来,观照身体起
来的一切动态。之后,你观照‘意图行走’以及行走的动
态。在行走的时候,依据自己的时间,你可以跟据第一、
第二或第三种的方法,来修走禅。

到达房门前,你观照‘意图开门’,之后开门的动态。同
样的,还没有更换衣服之前,请观照‘意图换衣服’。洗
澡时,一切身体的动态和感受,如洗澡、 用肥皂 或其他
明显的动态,你都必须观照。

在晚上,当你回去房间时,这时是修卧禅的时候。根据身
念处(Kæyænupassanæ Satipa¥¥hæna)或者观照物质(色身)的
活动,你可以在行、住、坐、卧四姿态来修禅。在禅修的
大殿,你修坐禅,是第一部分。走时,你修行禅。在走道
的尾端,你可以修站禅。走禅和站禅合成两个部分。另外
的一部分是还没入睡之前的卧禅。

68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用餐后,你该修卧禅,这也符合科学及医学的见解。你该
抱著回去卧室以修卧禅的意图,却不是为了睡觉。有些禅
修者说,由于环境的改变,使他们不能睡觉。其实,我们
的心就像顽童一般。如果你逼自己的心睡觉,那你就不会
睡觉。可是,如果你在睡觉之前修禅,那么你就很容易地
入睡。

晚上诵经后,你想回去自己的房间。首先,请观照‘要回
去的意图’。之后,请尽力观照一切身体的动态,如‘右
脚’,‘左脚’,‘开门’,‘准备床’等等。当你躺下
及关上眼睛时,你可以观照‘腹部升起,下降’,或观照
‘躺下,触到’的时候,你可以想像自己躺在床上。可以
选择一个触点,如头触到枕头或臀部触到床,就观照为’
触到,触到‘。如果你真的入睡了,这时是休息的时候。
当你睡醒的时刻,你必须继续的观照。

你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楚觉知的心。不要让心跟着
妄想而流荡,或被喧哗的环境干扰。进食时,请把注意力
放在进食的过程。你不用对一切动态在心里做个标记,只
要觉知当下发生的动态。有时,你会有许多的杂念,你应
该停止身体的动态,观照‘想到,想到’,之后回去观照
身体的动态。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身体的动态都是主要的
观照目标。

概念(Paññatti 、观念)
概念( 和究竟法(Paramattha)
观念) 和究竟法(Paramattha)
根据佛法,在这世界上,有两种真理。第一种是概念
(paññatti、观念),而第二种是究竟法(paramattha) 或绝对
真理。在修禅做的标记是属于概念。在修内观智慧禅时,
我们必须观照禅修的目标以便理解它的究竟法或真相。

6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在开始修禅时,我们用标记,概念和观念来观照禅修的目
标。比方,我们观照为‘右步’,‘左步’,‘提起’,
‘推前’,‘放下‘,‘看到’。但是我们需要把自己的
见解或理解改成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而尽力抛弃
概念(paññatti)。我们必须把禅修的目标辨认为究竟法以便
获得证悟,或者获得对事物的真实、非真实的知识。

对于概念、观念的用法,没有人需要多学习或训练。从幼
小时,我们就习惯地以概念来辨认周围的环境和所体验的
经验。不只是今世,从无始以来,我们依然以概念和非真
实的观念,活在这世俗的世界里。可是当修行者倾向脱离
生死轮回的诸苦,想得到最终的解脱,他必须改变他的世
俗观念的理解,转去究竟法。我们必须训练自己的心,去
看待一切事物的究竟真理。

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的重点是发展智慧。这智慧是究竟
法、绝对的真理、真实的智慧,却不是我们习惯性的概念
或世俗的知识。可是,我们习惯性地或倾向于辨认事物为
‘人’、‘女人’、‘畜生’、‘狗’、‘猫’等等。这
些都是世俗的概念或名称。

修内观智慧禅的行者,必须改变把事物辨认为概念的习惯,
而改为究竟法。我时常在佛法开示里,讲述如何在实际的
禅修,辨别究竟法。这所谓的‘众生’、‘人’、‘我’
只是名色或精神与物质的复杂组合而已。在巴利文,被称
为næma-rþpa 。

你可以以四大元素来辨认物质(色身rþpa )的存在。四大元
素是:
1.土(Pathavø dhætu)或坚固性。可以通过硬、软、粗、滑的
感受,来辨认出土质。
70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正念?

2.水(Æpo dhætu)。通过粘合性和流动性,你就能辨认水质。
3.火(Tejo dhætu)。有三种热度 : 热、温、冷
4.风(Væyo dhætu)是动态和扶持性

当你观照腹部的升起和下降时,其实腹部的‘升起,下降’
只 是 概 念 (paññatti) 。 这 腹 部 升 起 和 下 降 的 动 态 是 风 质
(væyo dhætu),这动态是究竟法。其实当你感觉到腹部的坚
固性,你是感觉到土质。当你感到热或冷时,这是火质。
有时,你感觉到在衣服里的腹部部分潮湿时,这是水质。

当然在概念和标记里,那只是腹部升起和下降。但是,如
果你能通过四大元素的特征,而辨认出四大元素,你就是
看到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 或真相。

结论
如上所述,有两种方式修持正念。第一种是,对禅修的目
标做个默念,或在心里做个标记,如观照‘升起,下降’,
‘右步,左步’,‘提起,放下’等等。第二方式是对禅
修的目标纯粹保持觉知。

不管你是在心里做个默念(标记),或者只是纯粹保持觉知,
最重要的事是,你应该把心倾向于究竟法或绝对真理,去
观 照 禅 修 目 标 。 依 此 方 法 , 你 就 能 理 解 到 , 没 有 atta
‘我’ 、‘我的’ 。真正存在只是精神与物质(næma-
rþpa)。他们是无常、苦、无我(anicca, dukkha, anatta)。
通过继续不断地训练你的心,去体验到究竟法,你将能理
解一切现象的真相。
善哉! 善哉! 善哉!

7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72
十二因缘和因果

得生人道难

生得寿终难

得闻正法难

遇佛出世难

kiccho manussapaṭilābho,

kicchaṃ maccāna jīvitaṃ.

kicchaṃ saddhammassavanaṃ,

kiccho buddhānamuppādo..

法句經 Dhammapada 182


法句經

7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十二因缘和因果

如果想要脱离恶性循环的生死轮回,我们就必须彻底领悟
因果的原理。现在让我们讨论十二因缘和因果。

有三种因果,即:-
一)十二因缘 (Pa¥icca samuppæda 或 pa¥icca samudaya)
二)业力的缘起(Kamma samudaya)
三)刹那的缘起(Kha¼ika samudaya)

每天,当我们诵念十二因缘时,其实不只是诵念经,我们
是 在 观 想 佛 法 ( Dhammænussati ) 。 佛 陀 在 尼 连 禅 河
(Nerañjaræ)边的菩提树下修禅时,世尊重复探索十二因缘。
透彻领悟此法理后,世尊就熄灭一切烦恼障,证得正等正
觉佛(Sammæsambuddha)。

理解十二因缘和因果的原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这些
是究竟法。事实上,它们构成了世界和众生。

一)十二因缘
第一种因果是十二因缘。它的第一联系是‘因为无明的缘
起,行就出现’ ( avijjæpaccayæ sa³khæra)。

首先,让我们理解巴利字 Avijjæ。它是 A(非)和 vijjæ


(智慧)的组合。Avijjæ 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无明。这不
是世间或普通的不明白而已,如不知道地方、人、事等等。
它的真正的意义是对四圣谛的不了解。

74
十二因缘和因果

四圣谛是:
一)苦谛 (苦的真理)
二)集谛 (苦的缘起的真理)
三)灭谛 (灭苦的真理)
四)道谛 (导至灭苦的道路的真理)

其实,当我们修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时,我们的目的是
想领悟四圣谛,而把无明(avijjæ)化为 vijjæ(智慧)。

Avijjæ 的第二意义是幻觉。没有修禅经验 或不理解正法


(Saddhamma)的普通人都是被以下四种方式所迷惑:-
(Anicca)无常的事物,他误解为(Nicca)永恒
(Dukkha)苦(不满意)的事物,他误解为(Sukha)可喜
(Anatta)无我(不受控制)的事物,他误解为(Atta)有我、
有实体
(Asubha)丑恶的事物,他误解为(Subha)漂亮、美丽

当行者修内观智慧禅时,他观到禅修的目标刹那至刹那的
生起和灭去。这样,他们就会领悟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anicca)。可是被迷惑的平凡人却错误认为无常(anicca)的
事物为永恒不变(nicca),这是第一种幻觉。

当禅修者的五根,即信心、精进、正念、定力、智慧,已
达至平衡而禅修已成熟时,他就会领悟到一切事物都是无
常和短暂的。他感到不安全,不再喜爱它们。他对自己的
一直生灭的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感到厌倦、恐惧、厌恶。
当旧的精神与物质消失了,而新的精神与物质却不生起,
这就是死亡的时刻。其实,精神与物质是危险、厌恶,充
满苦的现象。充满幻觉的平凡人却把苦(dukkha不满意)的
事物,误信为可喜及快乐(sukha),这是第二幻觉。
7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禅修者会体会到精神与物质是短暂、无常以及充满苦的。
他也会领悟到所谓的‘人’、 ‘我’只是身心或精神与
物质的复杂组合而已,其实并没有整体的我的存在。

根据究竟法,真正存的只是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或五蕴
(色,受,想,行,识)或者十二处(六根和六尘)而已。
它们不受控制,原因是它们是因缘聚合的现象。当因缘聚
合时,现象就升起。当因缘消失时,现象就灭去。

但愚痴的凡夫却把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名色)视为有实体
的‘我’(atta),相信有一个永恒的‘我’ ,一直存在和
活 着 。事实 上, 没 有‘我 ’(atta) , 绝对 的真理 是 无我
(anatta)。所以,第三种的幻觉是把无我(anatta)视为‘我’
(atta)。

第四的幻觉是把不净的(asubha) 、视为漂亮、美丽(subha)。
佛陀曾详细把身体分成 32 个主要部分。如果把皮肤剥开,
你就能理解到身体是不净、丑陋的。我们甚至也不想看到
自己的身体,更不会以它为乐。就如俗话所说,‘美丽只
不过是肌肤之浅’(Beauty is but skin deep)。身体是丑陋
(asubha) 的,但是迷惑和无明之人却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美
丽的(subha)。

没有修内观智慧禅的凡夫,或不理解正法之人,就会被上
述的四种方式所误导。

十二因缘的第一联系是,‘因为无明的缘起,行就出现’
(avijjæpaccayæ sa³khæræ) 了。在佛法里,业力(Kamma)是
行(sa³khæra)。 业力(Kamma)的意思是有意图的行为。

76
十二因缘和因果

我们以三种方式来行动。
用心想到东西(mano kamma)
用口说话(vaci kamma)
用身体行动(kæya kamma)

任何有意图的行为都会造成业力。佛法(Dhamma)是深奥
无比的,业力不只是指有意图的行为,它真正的意思是有
意图的行为及其果报。

任何因无明及幻觉所做的的行为,都制造生存之业
(kamma-bhava)。Bhava的意思是生存。生存之业 kamma-
bhava有制造生存的潜力,它就像累积能量一样。当因缘和
合时,它就导致再生(upapatti bhava)。

为什么修正念或内观智慧禅(Vipassanæ bhævanæ)是重要的

缘起
呢?因为当你领悟究竟法,即是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名
色法)、因果(paccaya pariggaha )以及理解一切现象的
无常苦无我(anicca, dukkha, anatta) 三法印,你就能防止果
报的形成。

每当你觉知究竟法时,你的无明或幻觉(avijjæ)就会转变成
智慧或无幻觉(vijjæ)。根据你的正念的程度,你可以获得
不同阶段的证悟。这就是为什么修正念是件重要的事。

如果你不觉知究竟法,十二因缘的第二联系,‘因为行
( 业 力 ) 的 缘 起 , 心 识 就 出 现 了 ’ (sa³khærapaccayæ
viññæ¼aṃ)。什么这这心识会出现呢?

生命的第一种心(citta)是结生心(pa¥isandhi citta),而最后
的心是死亡心(cuti citta)。前世的业力或行(sa³khæra)导致
7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今 世 的 第 一 种 心 识 (viññæ¼a) 。 这 心 识 被 称 为 结 生 心
(pa¥isandhi citta)因为它连接前世和今世。

十二因缘的第三联系是,‘因为心识的缘起,精神与物质
(名色)就出现了’ (viññæ¼apaccayæ næma-rþpaṃ)。根据
阿毗达摩(Abhidhamma),一切众生有两方面的精神(næma
名、心)和色身 (rþpa物质)。唯一的例外是出生在无想天
(Asaññasatta) 和 无 色 天 arþpa 的 众 生 。 。 无 想 天
(Asaññasatta)的众生只有色身,却没有精神。出生在无色
天(arþpa)的众生没有色身,只有精神,只以精神能量而生
存。我们人类有色身和精神(næma-rþpa)。依靠色身,精神
就出现了。

现在让我们探索人类的再生。在受胎的时刻,精神与物质
互相依靠(aññamañña)而存在。结生心(pa¥isandhi citta)是
精神,而由母亲的卵和及父亲的精子结合而成一个接合子
(zygote)是物质(rþpa)。所以精神和物质互相依靠而生存。

十二因缘的接下来的其他联系是:-
Næma-rþpapaccayæ sa¹æyatanaṃ
因 为精 神 与 物质 (Næma-rþpa 身心 /名 色) 的 缘 起 , 六根
(sa¹æyatana) 就出现了。

Sa¹æyatanapaccayæ phasso
因为六根的缘起,触觉 (phassa)就出现了。

Phassapaccayæ vedanæ
因为触觉的缘起,感受(vedanæ)就出现了。

Vedanæpaccayæ ta¼hæ
因为感受的缘起,贪爱(ta¼hæ)就出现了。人们贪爱愉快的
感受。当他体验苦受时,他希望苦受消失而乐受出现。

78
十二因缘和因果

Ta¼hæpaccayæ upædænaṃ
因为贪爱的缘起,执着(upædæna取)就出现了。当贪爱升起
时,他会执着不放。 。其实执着是更强烈的贪爱。

Upædænapaccayæ bhavo
依靠执着的缘起, ,存在(bhava)就形成了。

Bhavapaccayæ jæti. Jætipaccayæ jaræmara¼aṃ sokaparideva-


dukkha-domanassupæyæsæ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依靠生存(新存在)的缘起,再生(jæti)就出现。再生后,
人就必须面对病痛,老化,死亡,忧愁,悲叹。因此整堆
的痛苦又产生了。

其实,十二因缘阐释了众生存在的原因以及世界的真实意
义。

缘起(Kamma samudaya)
二)业力的缘起
业力的缘起( samudaya)
第二种因果是业力的缘起(Kamma samudaya)。由于过去世
的行为或业,我们今世就体验到乐苦或好坏的经验。由于
过去世以及今世的行为,在未来世我们将会体验到果报。

有一位名字叫须婆<Subha>的年轻人曾经询问佛陀关于业
力(Kamma) 的问题。他问佛陀,为何众生有不同的生活状
况,如高贵或低贱的生活。佛陀给予详细的解释。如果一
个放纵于杀生,在来世他会短命。如果严禁杀生的人,在
未来很多世他将享受长寿。如果对他人和动物残忍的人,
来世他就体弱多病。假如严禁伤害众生的话,他在未来世
将享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业力及其果报或者业力的缘起
(kamma samudaya)。
7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刹那的缘起 (Kha¼i
三) Kha¼ika
¼ika samudaya)
samudaya)
第三种因果是刹那的缘起(Kha¼ika samudaya)。对于一位
修内观智慧禅的行者,这第三种因果是非常重要的,他必
须理解此因果,因为它对他的禅修有直接的关系。

比方,在走禅时,当还没有开步之前,你必须观走的意图。
在走道的尾端,你观照要转身的意图。你将理解到,要走
的意图是原因,脚的踏步是结果。右脚的踏步是原因,而
对右脚的观照是结果。之后,右脚的踏步是原因,左脚的
踏步是结果。

在修站禅时,你会注意到,要转身的意图是原因,而转身
是结果。之后,转身是原因,而观照‘转,转’是结果。

当观照六根的现象,禅修者也可以领会因果的关系。比方,
当你听到一个声音时,你观照‘听到,听到’。耳朵和声
音是原因,而耳识是结果。耳朵和声音是物质(rþpa),而
耳识是精神(næma)。

通过保持正念和清楚觉知的心,禅修者就会体验到每个刹
那都有精神和物质(næma-rþpa)的因果的关系。这种理解被
称为刹那的缘起(kha¼ika samudaya)。

总结
禅修者必须尽量在禅修的时候以及在日常生活里,体会到
上述的三种因果关系。通过这样的修持法,他就会理解在
究竟法里,根本就没有整体的‘我’(atta) 或者坚固的实
体。根据究竟真理只有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名色)或五蕴,
因果以及无常苦无我(anicca, dukkha, anatta)之三法印。

80
十二因缘和因果

通过理解和深入领会因果(缘起),禅修者可以克服各种疑
惑,获得因果智(paccaya-pariggaha ñæ¼a缘起智),获得第
四清静的度疑清净(ka³khæ-vitara¼a visuddhi)。所以禅修者
必须透彻地理解因果和十二因缘的关系。

8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82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若人常正念
诸蕴之生灭
获得喜与乐
知彼得不死

yato yato sammasati

khandhānaṃ udayabbayaṃ

labhatī pītipāmojjaṃ

amataṃ taṃ vijānataṃ

法句經 Dhammapada 374


法句經

8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五取蕴(Pañcupædænakkhandhæ)。佛陀在
一些经典里时常提到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或者更详细的
五蕴。有时,佛陀也提到十二处(æyatana),即是六根门和
六种感官的目标。

这些是佛陀讲经的主题。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他会以
各种方式讲经说法,最终主题还是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
五蕴,十二处(æyatana)。想在内观智慧禅获得进展的禅修
者必须熟悉这些主题,佛法名词及各种现象。

色身或物质现象
巴利字rþpa的意思是物质或色身。它构成了一个众生的物
质部分。依靠这色身,精神(næma心)就出现了。色身或物
质现象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

四大元素是:
一)土(Pathavø)
二)水 (Æpo)
三)火 (Tejo)
四)风 (Væyo)

这些四大元素的特性,可以让我们在身体里辨认出为物质
现象,物质是名色法的一部分。

Næma (精神)
精神)
身心现象的另外一个部分是精神。它有四种精神的部分,
即三种心所(cetasika)和一个心识(citta)。

84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精神(Næma名法)

1. 感受 (vedanæ)

2。想(认知)(saññæ) cetasika (心所)

3。行 (sa³khæra)

4。心识 (viññæ¼a) citta (心)

通过辨认以上的四种名法,你可以察觉到精神(næma心)的
存在。精神可以感觉到目标,而身体或物质是精神的缘起
处。这是精神与物质现象的普遍的构造。

佛陀有时应用比喻来解释这些五蕴,以使他的听众能更容
易地领悟佛法。佛陀曾经把身体比喻为泡沫,感受为水泡,
想为幻象,心识为魔术表演。

五蕴
1) 色蕴(Rþpakkhandha物质的组合)
五取蕴 pañcupædænakkhandhæ) 的 第 一 是 色 蕴 (rþpak-
khandha)。佛陀曾说‘phenapi¼ðupamærþpa’,意思是我
们的身体好比 一团泡沫(phenapi¼ða)。过了干季后,风和
灰尘就 出现在河面上。之后由于下雨,泡沫就出现在河
岸。水泡被累积起来,就形成了一团的泡沫。其实这一团
的泡沫里面没有任何的实体。只是一堆的水泡连接一起就
形成了泡沫。这些泡沫容易被风摧毁。当新的水泡形成了,
有些又消失,有些就出现了。

8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佛陀曾经把我们的身体跟泡沫做个比喻。其实身体是非常
脆弱和无常的东西。但是我们却认为身体是长久和有实质
的。这确确实实是倒反的事。让我们看看鸡蛋。鸡蛋看来
是非常脆弱因为他们很容易被打破。但是我们的身体比鸡
蛋更脆弱。蚊子和其他昆虫能刺破皮肤,而带来疾病,但
是它们不能刺破这些所谓脆弱的蛋。

其实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所组成的,这些元素时常在
变化。所以,因为身体容易化解,它就像泡沫一般。这就
是为什么,佛陀把我们的身体比喻为泡沫的原因。

2)受蕴 (Vedanækkhandha)
第二蕴是vedanækkhandha(受蕴)。佛陀说,感受就如水泡
(bubbulupamævedanæ)。巴利字bubbula的意思是水泡。随
著一点一滴掉下的雨,个别的水泡升起后就消失。当禅修
者以强力的观照心,观察在身体内所出现的任何感受,他
就可以从刹那至刹那地观察到感受的不断改变。感受可以
以三种方式来改变。

一)强度的改变
首先,你以正念的心观照轻微的感受,它可能逐渐变得更
强。在开始禅修期间,苦受有时是非常疼痛,令人难以忍
受的。

二)性质的改变
你可以在禅修时辨认出的第二改变是性质的改变。当你继
续观照这疼痛时,它有时会改变为硬、热、麻。

三)位置的移动
你可以观照疼痛的位置的移动。有时从背部开始,之后移
上颈项,或移下到膝盖或脚踝。

86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以这种方式观照时,你可以感觉到感受的不断的改变。有
三种感受。
一)乐受 (sukha vedanæ)
二)苦受 (dukkha vedanæ)
三)不苦不乐受 (adukkhamasukha vedanæ)

这些感受只出现在一刹那间,就快速地消失了。感受就像
泡沫一样,一直生起和灭去。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把感受
比喻为泡沫(bubbulupamævedanæ) 的原因。

3。想蕴(Saññækkhandha)
第三蕴是想蕴。巴利字marøcikæ就是幻象、蜃景。佛陀比
喻想蕴为幻象(marøcikþpamæsaññæ)。在热带国家,还没下
雨之前的热气把水和灰尘蒸发。照射过这水蒸气的阳光就
制造一种幻境或假的水床。一只口渴的动物就会以为在远
方有水床或水。当它走近时,水床看来更遥远。其实这只
是水的一种幻觉,被称为幻象、蜃景。

同样的,佛陀把想蕴比喻为幻象,它欺骗我们,使我们把
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东西,当成是长
久、快乐、有我(有实体)。所以佛陀把想蕴比喻为幻象、
蜃景。

4。行蕴(Sa³khærakkhandha)
对 于 第 四 蕴 (sa³khærakkhandha) , 佛 陀 宣 称 为
‘kadalþpamæsa³khæra’。巴利字kadala的意思是香蕉树。这
种树的树干里没有任何实体或硬体,只有很多的软绵绵的
组织。它不能被用来做家具或建屋子。这行蕴是由五十种
心所所构成的,所以它构成大部分的五蕴。由于无常苦无

8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我之三法印,这些心所就像香蕉树一样,是没有实体或硬
体、所以,佛陀把行蕴比喻为香蕉树。

5。识蕴(Viññæ¼akkhandha)
佛陀把第五蕴描述为‘mæyupamæviññæ¼a’,maya是魔术表
演。现在,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到现场魔术表演,只有在电
视机和录音带才能看到。在古时,魔术表演是非常受人们
欢迎的娱乐。魔术表演团四处流荡。

魔术师把一顶高帽子放在桌子上。从口袋里,他拿出一条
头巾,把它放进那高帽子里面。之后他假装念一些咒语。
然后他从帽子里把头巾拿出来,可是它却变成一只鸽子了。
魔术师以这种方式欺骗了观众。所以,魔术表演被称为
mæyæ,意思是欺骗、哄骗、瞒骗。

真实发生的是,在舞台的窗帘后面和桌子下,他的助手把
头巾和一只鸽子调换。以这种方式,他在公开表演时欺骗
了观众。观众,特别是小孩子,真的以为头巾已经变成鸽
子了。

同样的,我们的心识(viññæ¼a)也这样欺骗了我们。根据究
竟法或真理,众生只是一种观念、名词、构想。真正存在
的只是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或者五蕴。但是心识欺骗了
我们。让我们以观念、构想的角度,去看待真实存在的东
西。它让我们相信这些为男人、女人等等。所以,心识就
像魔术师的骗局。

如何观察五蕴?
如何观察五蕴?
要如何在修禅时观察五蕴(Pañcupædænakkhandhæ)? 佛陀把
五蕴归类在大念处经(Mahæ Satipa¥¥hæna Sutta)里的法念处
(Dhammænupasanæ)或观察法(dhamma)的修法。这巴利字

88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Dhamma是一个难以翻译的字,所以我们用回这个字。如
何习修法念处?你可以观察在六根门所出现的五蕴。

五蕴是:
1. Rþpakkhandha (色蕴/物质)
2. Vedanækkhandha (受蕴)
3. Saññækkhandha (想蕴)
4. Sa³khærakkhandha (行蕴)
5. Viññæ¼akkhandha (识蕴)

根门(
根门(内处)
内处) 外处(
外处(感官的目标)
感官的目标) (所缘)
所缘)
1. 眼 色(景象)
2. 耳 声
3. 鼻 香(气味)
4. 舌 味
5. 身 触(触觉的目标)
6. 意 法(精神的目标),如思想、计划
等等)

一)看到的过程
每当你看到一个景象,不管是愉快或不愉快,你必须观照
为‘看到,看到’。你可以在眼根门察觉到五蕴的存在。
1 。 眼 睛 和 景 象 (rþpæramma¼a , 看 到 的 目 标 ) 是 色 蕴
(rþpakkhandha)。
2。在看到一个景象时,会出现乐、苦、不苦不乐的感受。
这是受蕴(vedanækkhandha)。
3。当你看到一个目标时,根据你在之前所学到或所记得
的,你会立刻辨认为人、动物、桌子、凳子等等。之后你
会尽量把它记起来。这是想蕴。(saññækkhandha)。

8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4。任何以意图、意念、倾向、费力去看到一个景象,这
些是属于行蕴 (sa³khærakkhandha)。
5。以上从第一到第四项完成了你纯粹觉知看到的过程,
这觉知是识蕴(viññæ¼akkhandha)。
通过上述的方式,当你观照出现在眼门的任何目标时,你
就可以察觉到五蕴。

二)听到的过程
每当你听到一种声音时,你必须观照为‘听到,听到’。
你也可以在耳根门察觉出五蕴。
1。声音和耳朵是色蕴(rþpakkhandha)。
2。在听到的当下,会出现一些乐、苦、不苦不乐的感受。
这是受蕴 (vedanækkhandha)。
3。在观照为‘听到、听到’的时候,我们以已往的经验,
辨认为,或倾向于辨认为‘这是鸟声,这是钟声,有人在
发出这声音’。这是想蕴(saññækkhandha)
4.由于你的作意(manasikæra),或特地集中注意力以便听
到声音,耳识(听到的意识)才会出现。这听到的意图或费
力去听是行蕴(sa³khærakkhandha)。
5。通过听到过程而生起的耳识是识蕴(viññæ¼akkhandha)。
所以,当你观照‘听到、听到’时,你可以辨认出五蕴。

三)嗅到的过程
同样的,当你嗅到一种气味时,请观照为‘嗅到,嗅到’。
你也可以在鼻根门察觉出五蕴。
1。你会知道鼻子和气味是色蕴(rþpakkhandha)
2。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是受蕴(vedanækkhandha)
3。我们辨认或回想起过去所嗅过的气味,比方花、树根、
水果的气味。这回想或辨认是想蕴(saññækkhandha)
4。去嗅气味的动作是行蕴,或意图 (sa³khærakkhandha)
5。生起的鼻识是识蕴(viññæ¼akkhandha).

90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四)尝到的过程
接下来的根门是舌头。当你饮食时,你必须观照为‘尝到,
尝到’。你可以在舌根门察觉出五蕴。
1。舌头和食物是色蕴 (rþpakkhandha)
2。当尝到爽口或不爽口,如苦、甜、酸、辣等的味道时,
这些都是属于受蕴(vedanækkhandha )
3。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就会把所尝到的食物的味道,
辨认出来。比方,这是饭、面、鸡肉、猪肉、菜肴等等的
味道。这是想蕴(saññækkhandha)。
4。任何在用餐的过程中的意图或动作,这是行蕴
(sa³khærakkhandha)
5。从尝到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心识是识蕴(viññæ¼akkhandha)

五)触到的过程
同样的,当你观照在身体的触觉时,你该观照为‘触到,
触到’。你可以在身根门察觉到五蕴。
1。触觉能从身体的任何部分出现。身体是物质或色蕴
(rþpakkhandha)。
2。在身体所出现的一切感受是受蕴(vedanækkhandha),比
如风的吹动、太阳的炽热、昆虫的侵袭、衣服的粗滑等。
3。辨认出各种感受,如‘这是衣服的触动、昆虫的袭击、
痒、麻、热、冷’,这种辨认是想蕴(saññækkhandha)。
4。触觉的意图、触到的动作,这些都是行蕴
(sa³khærakkhandha)。
5。出现的身识是识蕴(viññæ¼akkhandha)。

六)精神活动的过程
当你观照精神的活动,如思想、回忆、计划,你可以在意
门察觉到的五蕴。

9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1。精神的缘起处是身体,可能是脑筋或心脏。这是色蕴
(rþpakkhandha)。
2。通过意门,一些感受就出现,如一些思想让我们快乐,
一些却让我们生气。这些乐或苦的思想都是属于受蕴
(vedanækkhandha)。
3。就如在以前所体验过的思想,我们现在会自动把它辨
认为目标,如‘这是我家庭、这是椅子’。
这辨认是想蕴(saññækkhandha)。
4 。 精 神 上 的 任 何 意图 、 意 念 或 行 动 , 都 是 属 于 行 蕴
(sa³khærakkhandha)。
5。升起的思想的心识,都是属于识蕴(viññæ¼akkhandha)

领悟真理
佛陀曾说,每当你观察五蕴和十二处(æyatana)时,其实你
是在修法念处(Dhammænupassanæ)。为何必须理解十二处
(æyatana),或者六根门和六根的目标(六根六尘)? 原因是
我们想领会究竟法的三法印,即是无常(anicca不永恒),
苦(dukkha不满意),无我(anatta无受控制)。其实你所观照
的任何出现在六根门的目标,只是暂时存在而已。生起后,
它很快就熄灭了。

比方,现在你听到我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的声音出现。
你只是暂时听到,之后就没有听到。这是生起和消灭。同
样的,世间的每一种事物都是无常、刹那停住而已。它们
生起就会消失。这是无常(anicca)的特征。因无常,它是
苦、不满意、不值得珍惜和执著。这是第二法印的苦
(dukkha)的特性。

在这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甚至自己的精神与物质也
是不断地生灭。由于生灭的特征,它们是无常(anicca)。

92
观察在六根门的五蕴

因为无常(anicca),它们是苦(dukkha不满意)。因为无常
和苦的特征,它们是无我(anatta 没有实体、不受控制)。

事实上没有人、众生在操作事物,只有是精神与物质而已。
它们由于某些因缘就出现了。有因缘,就有生灭。没有因
缘,就没有生灭。其实没有人、我在控制东西。精神与物
质,由于一些因缘,就会自动地出现,不久就消失了。这
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特征,即是无我(anatta)的特征。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大念处经(Mahæ Satipa¥¥hæna Sutta)


里劝告我们,要观照任何出现在六根门的目标,使我们能
无间断地观察无常苦无我这三法印,以及不久将体验到的
永恒快乐之涅槃。

善哉! 善哉! 善哉!

9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94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已饮独居味
以及寂静味
喜饮于法味
离怖畏去恶

pavivekarasaṃ pitvā ,

rasaṃ upasamassa ca.

niddaro hoti nippāpo,

dhammapītirasaṃ pivaṃ.

法句經 Dhammapada 205


法句經

9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七种清净(Visuddhi)
七种清净(Visuddhi)
以及十种观之染 (Vipassanþpakkilesa)
以及十种观之染

有七种清净, 它们是:
1。戒清净 (Søla Visuddhi)
2。心清净 (Citta Visuddhi)
3。见清净(Di¥¥hi Visuddhi)
4。度疑清净 (Ka³khæ vitara¼a visuddhi)
5。道非道智见清净 (Maggæmagga 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6。行道智见清净(Pa¥ipadæ 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7。 智见清净(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最后的两种清净是之前五种清净的结果。

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巴利文
( Pæ¹i),道路被称为 magga 。总共有三种道。
第一种是基础道或根道(mula magga)
第二种是预先道或初步道(pubbabhæga magga)
第三种是圣道(ariya magga)

通过勤修第一和第二种的道,我们就会达至圣道。根道也
就是自业正见(kamma-sakata sammæ-di¥¥hi) ,意思是对业力
和其果报有信心和诚心(saddhæ)。通过培育此信心,你
就会开始修禅以便净化自已的心。所以,自业正见也被认
为根道或基础道。除非你对业力和其果报有信心,否则你
不会认真修禅。修禅首要的事情就是建立这基础道。

96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通过启发对业力和其果报的信心,你就开始修行的旅程,
直到最后你达至圣道。修行的中部也被称为预先道,它就
是内观智慧禅的训练。
1.第一清净---戒清净 (Søla Visuddhi)
1.第一清净---
第一清净---戒清净 Visuddhi)
修行的第一步骤是戒清净。这是禅修者的基本修持,他也
必须完成十种波罗蜜。对于俗家弟子,他必须最少守持五
戒。在密集禅修的修行者应该守持八戒。僧伽必须守持22
7条戒律(Pæ¥imokkha 波 罗 提 木 叉 , 別 解
脱)。通过严格守持戒律,禅修者就能成就戒清静。

2.第二清净 ---心清净 (Citta Visuddhi)


2.第二清净---
第二清净---心清净 Visuddhi)
几乎每位禅修者在开始修禅时,都会碰到一些禅修上的阻
碍, 被称为五盖(nøvara¼a)。它们是:--
(i)贪欲(Kæmacchanda nøvara¼a)
是欲望的思想,它是以贪心(Lobha)为根。
(ii)恶意,嗔恨,愤怒(Vyæpæda nøvara¼a)
它是以嗔(Dosa)为根。
(iii)昏沉及懒散(Thøna-middha nøvara¼a)
(iv)掉举(焦虑不安)和追悔(Uddhacca-kukkucca nøvara¼a)
(v)怀疑(Vicikicchæ nøvara¼a)

一般上,禅修者的心会被五盖困扰。当他继续努力修禅,
这五盖就会逐渐被压抑。他就成就心清净(Citta visuddhi),
意思是暂时压制五盖或烦恼障,

3.第三清净---见清净 (Di¥¥hi Visuddhi)


3.第三清净---
第三清净---见清净
当这些阻碍(nøvara¼a)暂时被压制时,禅修者就能观到目标
和观照的心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比方在坐禅时,禅修
者观照腹部的升降。由于升起和下降的动态,所以它是物
质的现象。腹部的膨胀和收缩是由于吸气和呼气。这动态
9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是风的特质(væyo),而风质是物质(rþpa)的现象。在观照的
是精神(næma)的现象。这物质和精神是不同的东西。

当一位禅修者持续观察这精神和物质现象 (næma-rþpa) ,
清楚地理解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时,他就会理解这所谓
的‘人’,‘我’ ,其实只是精神和物质现象的复杂组合而已,
这会使他暂时的终止我见(Sakkæya-di¥¥hi)。这就是见清净
(Di¥¥hi Visuddhi)的阶段。

如果他把心趋向观察究竟法,他就能自已确定这精神和物
质(næma-rþpa) 构成了所谓的‘我’、‘人’ 。

在走禅时,禅修者被指示以三种方法来观照,即是‘左步,
右步’,‘提起,放下’,‘提起,推前,放下’。当你
观照脚为身体的一部分,其实你观察到土质(pathavø)。当
你观照脚的动态,你观察到风质(væyo)。土质和风质都是
物质(rþpa),而观照为‘右步,左步’的心是精神(næma)。
通过这方式禅修者能辨别出精神和物质的现象。

同样的在修法念处(Dhammænupassanæ,)时,就是观照‘看
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想到’,你也可以探查到精
神与物质现象的存在。如当你观照‘看到,看到’时,你领
悟到景象和眼睛是物质(rþpa),出现的眼识是精神(næma)。
事实上,精神看到东西,不是眼睛看到东西,眼睛只是工
具而已。

当你在观照'听到,听到'时,你理解到声音和耳朵是物质(rþpa)
,而出现的耳识是精神(næma)。所以,你领悟到只有精神与
物质(næma-rþpa), 并非有‘我’、‘人’、‘众生’。

当禅修者能清楚察觉出精神与物质(næma-rþpa)现象, 他就
成就第一种的观智,分辨精神与物质的智慧 (næma-rþpa

98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pariccheda ñæ¼a 色分别观慧)。他也获得第三种的清净,


见清净 (Di¥¥hi Visuddhi)。

第四清净--- 度疑清净 (Ka³khæ


4.第四清净
第四清净--- Ka³khæ Vitara¼a
itara¼a Visuddhi
Visuddhi)
isuddhi)
禅修者被劝导在任何时候和地点,在任何四个姿势中之
一,都要尽量观照任何升起的意图。比方,从静坐要去修
走禅,还没站起来之前,请观照意图要起来,观照为‘要站
,要站’,之后你才站起来。他会理解到意图要站起来是原
因,身体站起来的动作是结果。身体不会自动站起来。其
实身体就像椅子桌子等无生命的东西,。

所谓的‘人’是由精神与物质(身心)所构成的。如心指示,身
体就如此行动。意图要行动是原因,之后身体相应的动态
是结果。如果禅修者在任何地方和时间,尽量观照这些意
图和所产生的行动,他就能体会到因果关系或刹那的缘起
法。

同样的,一位禅修者在观照六根的现象时,如‘看到,听
到,嗅到,尝到,触到,想到’ 。在看到的过程中,景
象 (看到的目标)和眼睛是原因,而眼识(看到的心)是结
果。当观照‘听到,听到’时,他理解听到的声音和耳朵
是原因,而听到的过程或者耳识是结果。 因此,你能在
任何时间和地点观照到精神与物质的因果的关系。


有三种因果或缘起。
一)十二因缘或缘起法 (Pa¥icca samuppæda pa¥icca
samudaya)
二)业力的缘起(Kamma samudaya)
三)刹那的缘起(Kha¼ika samudaya)

禅修者在修内观智慧禅时,能体验到第三种的刹那的缘起
9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法。当他深刻体会到这三种缘起的关系时,他就获得第二
的观智,即缘起观智(Paccaya pariggaha ñæ¼a 因果观智)。
他就会克服许多疑惑和以及获得第四种清净,度疑清净
(ka³khæ vitara¼a visuddhi)。

通过清楚的观照任何出现的精神与物质现象,他就能继续
修行的旅程。他就能清楚观察到一个现象的三种阶段。就
像赛跑一样,运动员须先在起点排队,之后开始跑,后来
实际的跑动。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赛跑就结束了。同样
的,每个现象都有三个阶段,即是‘开始,中段,结束’。
在巴利文称为生(uppæda),住(¥hiti),灭(bha³ga)。

比方,当禅修者观照腹部的升起和下降时,这升起的动作
也可以有三个阶段,即是‘开始升起’,‘实际的升起’,‘升
起的结束’。升起的结束导致腹部的下降。腹部的下降也有
三个阶段,即是‘开始下降’,‘实际的下降’,‘下降的结束’。

当一位禅修者清楚地体会到现象的三个阶段时,无常观智
(aniccænupassanæ ñæ¼a) 就出现。他理解到没有永恒 不变的
事物。升起的事物只是逗留一刹那,之后它一定熄灭。每
个现象都有‘生,住,灭’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是‘有生
必有灭’。

我们每次诵念此经:

Sabbe sa³khæræ aniccæti,


Yadæ paññæya passati,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æ

一切行是无常的,
当人以智慧领悟时,
他就会远离苦,
100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这是清净之道

当我们能理解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不永恒,随后的思维正
智 (sammasana ñæ¼a) 就出现了, 它 包 含 了 苦 随 观 智
(dukkhænupassanæ) 和无我观智 (anattænupassanæ)。

无常苦无我三法印是一切现象的特征。因此,一切现象的
共同特征 (samaññæ lakkha¼a普遍的特征) 就出现了。禅修
者就 会获得第三的观智,思维正智 (sammasana ñæ¼a)。

5.第五清净
5.第五清净---
第五清净--- 道非道智见清净
(Maggæmagga Ñæ¼a Dassana
assana Visuddhi)
isuddhi)
当他继续修禅,他只是能观照现象的两个阶段。心不能清
楚观照现象的中间的阶段(¥hiti住),只能观照开始和
尾端的阶段。这时生灭观智(udayabbaya-ñæ¼a)就出现了。

比方当你 观照‘听到,听到’。你开始时听到,很快声音
就消失了。如当你听到钟声响‘咚……’ ,不明显地暂
时听到,之后声音就消失了。这代表听到现象的生起和灭
去的特征,在心里是非常清楚。这是生灭的观智。

对禅修者而言,这生灭的观智(udayabbaya ñæ¼a) 的阶段 是


非常重要的。在这阶段之前,禅修者必须对五盖(禅修上
的障碍)以及痒疼等的苦受尽力奋斗。在生灭观智的阶段,
会有一些愉快的经验和善心境的出现。他们是:-
1.光 (Obhasa)
2.智慧、观智 (Ñæ¼a)
3.喜悦 (Pøti)
4.平静、宁静、轻安 (Passaddhi)
5.坚固的决心、决心 (Adhimokkha)

10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6.努力、精进 (Paggaha)
7.快乐 (Sukha)
8.觉知、理解 (Upa¥¥hæna)
9.平等 (Upekkha)
10.喜爱 (Nikanti)

在修禅时,禅修者会看到 第一的善心境,光(obhasa),使
他的心兴奋。第二乐善心境是智慧 (ñæ¼a)。每当禅修者
醒觉地观察他的禅修目标时,他可以清楚体会到观智或究
竟法。比方,当禅修者观照腹部的升降,他会报告“腹部
的升降会自己运作,心在观照,就像另一个人在观看腹
部 ” 。 因 此 他 能 清 楚 观 察 精 神 和 物 质 (næma-rþpa)
为两个不同 的东西。

就如在念处经(Satipa¥¥hæna-Sutta),禅修者在观照目标的
时候被形容为拥有正念和清楚觉知的心。对目标拥有非常
的正念和清楚觉知,使他充满满足感。结果他感到舒服和
自在,无痛苦和苦难。所以这智慧(ñæ¼a)是如此的生动和
清楚,导致第三的善心境,喜悦(pøti)的出现。

这巴利字pøti有许多不同的翻译如快乐、平静等等。根据阿
比达摩(Abhidhamma),pøti的确实意思是对目标的愉快
兴趣。理由是当一个人清楚体会到真理,或面对地见到
究竟法, 他的心变得兴奋、喜悦。

当这喜悦(pøti)逐渐弱化时,心就变得平和和宁静。那时另
外的一个善心境,平静(passaddhi)就出现了。之后,禅修
者会享受sukha。这巴利字sukha也有许多不同的翻译,如
快乐,平静,喜乐等等。最好还是用回巴利字sukha。
Sukha的意思是在修禅时所体验到的舒适和自在。比如,
他可以静坐许多小时也不会觉得疲倦和不舒服。原因是当
他看到真理时,心变得活跃和对禅修的目标感到兴趣。其

102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实他是在享受修禅,也不会觉得无聊。心不会被昏沉及懒
散困扰,却对禅修感到兴趣而活跃。这是sukha的心境。

Sukha之后是坚定的决心、adhimokkha。当他被真理说服,
理解到从努力修禅所获得的益处后,在他的心里,就自动
出现决心要继续修禅,也会更精进地达到他的目标, 完成
他的心愿。

下一个善心境是paggaha努力、精进。当他有决心要修禅,
他就会做出第二次的努力,就像在运动比赛的'第二劲'。
比方,在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会以规则的速度和力度来
开始赛跑。原因是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不要耗尽自
己的精力。当他们快到目的地时,他们就会发动第二次的
努力以便获得第一名。这是运动词汇的'第二劲'。由于个
人对自己禅修的满足感,他下定决心更奋力修禅。在巴利
文这种努力被称为paggaha。

这努力导致觉知(upa¥¥hæna理解)。在每次的观照时,他的
觉知是那么清楚,深刻和舒适自在。比方,在佛陀的时代,
在古老的印度,人们是用牛车来代步和旅行。如果拉车的
两头牛的力量,年龄,体格都是相等的,车夫不必花太多
的力气控制车只。他的手只是握住缰绳,舒适自在的坐着
,看着那两头牛自动地出力在拉车。

另外一个例子是如现代人在一段优质、顺畅的、没有车辆
的马路上驾车,司机不必费尽心机。他只是舒服自在的坐
着驾驶,享受旅程。

因此,每个观照都是那么的深刻,修禅者又舒服又轻松的
奋力,觉知是非常清楚和生动,这觉知是upa¥¥hæna。

10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然后,这觉知的善心境就会导致平静(upekkha)。这善心境
对一切行(精神与物质现象)保持平静或舍离, 而出 现 的 智
慧是行舍观智(sa³khærupekkha ñæ¼a)。通常好的体验会在
此阶段出现。即使出现不愉快的体验,如热的天气或被昆
虫干扰,禅修者也能以平和的心面对它们,不会有任何的
激动。

最后也是第十的心境是喜爱(nikanti)。由于以上的九种心
境是那么生动、深刻、非凡、舒服,使禅修者感到兴奋。
他的我慢也会膨胀。这时他必需谨慎,原因是他会被上述
的九种非凡的体验误导。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已证悟。有些
人甚至宣布他己获得特定成就。它们会延误禅修者的进展。

当我们清楚了知这十种心境后,我们会发觉只有喜爱
(nikanti)才是真正的烦脑障。全部的十种心境被称为观之
染Vipassanæ-upakkilesa 或vipassanþpakkilesa。它们是修内
观智慧禅的障碍。其实除了喜爱(nikanti),其他九种都是
好的心境。但是假如禅修者喜欢,享受,执着于这些非凡
的心境和体验,而不想继续修禅,这十种心境就会阻碍他
的禅修进展。所以,这全部的十种善心境都被称为观之染
(vipassanþpakkilesa)。

禅修者必须清楚了知,享受这些非凡的体验是错误的修行
道路。不管乐苦的经验,或好坏的禅修目标, 他的任务
是继续观照当下所发生的现象。如果他继续观照,不停留
在那些体验,他就会获得第五种的清净,即道非道智见的
清净 (maggæmagga 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修‘正道’是禅修者进行自己的任务,继续观照当下所发
生的一切现象。反而修‘非正道’是享受非凡的经验和善
的心境,还以为自己已获得某些成就或已证悟。

104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6.第六清净
6.第六清净---
第六清净---行道智见清净
---行道智见清净
(Pa¥ipadæ Ñæ¼a
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Visuddhi)
isuddhi)
获得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æmagga 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后,他就继续修禅以便获得更高的九种观智。它们是:
1) 生灭 (udayabbaya ñæ¼a)
2) 坏灭 (bha³ga ñæ¼a)
3) 怖畏 (bhaya ñæ¼a)
4) 祸患 (ædønava ñæ¼a)
5)厌离 (nibbidæ ñæ¼a)
6)欲解 (muñcitu-kamyatæ ñæ¼a)
7)审察 (pa¥isankhæ ñæ¼a)
8)行舍 (sa³khærupekkhæ ñæ¼a)
9)随顺 (anuloma ñæ¼a)

他会清楚看到和觉知到修行的道路,即是第六的清净,行
道智见清净(Pa¥ipada 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7.第七清净
7.第七清净--- 智见清净(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第七清净--- 智见清净( Visuddhi)
isuddhi)


之后,从世俗境界转去出世间境界的种姓智(gotrabhu-
ñæ¼a ,须陀洹(Sotæpanna第一圣阶)的道智(magga)和果
智(phala)就出现。随后是省察智 (Paccavekkhana - ñæ¼a)
也会出现。禅修者会省察道智,果智以及涅槃(Nibbæna)。
他也会省察已经被驱除的烦脑障以及还存在的烦脑障。

当他继续修禅,他就会获得第二圣阶(Sakadægæmø)的道和
果,第三圣阶(Anægæmø)的道和果。终于他会体验阿罗汉的
道和果。

10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如何获得这七种清净?

‘注疏’记载的舍利弗长老(Særiputta Mahæthera)
和富德尊者(Pu¼¼a-Mantæ¼iputta芬那满达尼弗多)
的讨论。富德尊者是女婆罗门满达尼(Mantæ¼i)的儿子。舍
利弗长老是智慧第一的阿罗汉,而富德尊者是具有四种无
碍解的阿罗汉。每当两位尊者会面,他们就讨论佛法。

有一次,舍利弗长老询问富德尊者,“您为何放弃世俗生
活而出家成为僧人,是否想体征涅槃?”。简单的说,富
德尊者的回答是想获得戒清净,而获得戒清净是为了获得
心清净。获得心清净是为了获得见清净。 从一个清净到
另外一个清净,直到获得最后的第七个清净。

就如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憍萨罗(Kosala)国王名叫巴谢
那地(Pasenadi)。他想从在舍卫国(Sævathø)的皇宫,到距
离大约70公里外的沙计多城(Sæketa)。在那时没有汽 车。
国王必须乘御车,由纯种的马拖拉。 如果在整个旅程 上
只用同样的车和马,那些马肯定会疲倦,旅程也会被耽误。

因此,整个旅程被分成七个站,每个站之间的距离是十公
里 。国王从皇宫坐上第一辆马车。到第一站时,他转搭第
二辆马车, 而 继 续 他 的 路 程 。 又在下一个站,他又换马
车。采用这方法,国王的路程就很舒适,也不会浪费任何
时间。

结论:
结论:
当一些禅修者开始修禅时,他们非常热心地想尽快体征涅
槃。只有一步一步的修行才能体征涅槃。即使在世俗的教
育,我们也不能直接上大学。要从小学,中学,之后才能
去学院或大学。

106
七种清净以及十种观之染

正如以上的例子所示,禅修者必须先获得戒清净(第一清
净)。当你肯定你的戒行已圆满清净时,你就必须努力以
获得心清净(第二清净)。获得心清净后,你必须努力获得
见清净(第三清净)等等。‘注疏’明确的指示禅修者必须
一步一步的修持这七种清净,才能证得涅槃。

愿所有的禅修者,通过上述方法修持七种清净,在不久后
体征涅槃,熄灭一切苦和获得永恒的宁静。

善哉! 善哉! 善哉!

10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七种清净(Visuddhi) 以及十六个观智
七种清净(Visuddhi) 十六个观智(Vipassanæ ñæ¼a)
以及十六个观智( ñæ¼a)

清净 修持
1. 戒清净 (Søla Visuddhi) 守持戒律
2. 心清净 (Citta 暂时压制烦恼障 (nøvara¼a)
Visuddhi)
3. 见清净 (Di¥¥hi 1. 分辨精神与物质的观智/色分别智
Visuddhi) (Næma-rþpa pariccheda ñæ¼a)
4. 度疑清净 2. 缘起智, 因果智
(Kankhæ vøtara¼a (辨别精神与物质的诸缘)
visuddhi) (Paccaya pariggaha ñæ¼a)
5.道非道智见清净 3. 思维智 (Sammasana ñæ¼a)
(Maggæmagga dassana 4. 生灭智(Udayabbaya ñæ¼a)
ñæ¼a visuddhi) (未成熟的阶段)
6.行道智见清净 4. 生灭智 (Udayabbaya ñæ¼a)
(Pa¥ipadæ ñæ¼a dassana (成熟的阶段)
visuddhi) - 已克服十种观之染 (vipassanþpakkilesa)
5. 坏灭智 (Bha³ga ñæ¼a)
6. 怖畏智 (Bhaya ñæ¼a)
7. 过患智 (Ædønava ñæ¼a)
8. 厌离智 (Nibbidæ ñæ¼a)
9. 欲解脱智(Muñcitu-kamyatæ ñæ¼a)
10. 审察智 (Pa¥isankhæ ñæ¼a)
11.行舍智 (Sa³khærupekkhæ ñæ¼a)
12. 随顺智 (Anuloma ñæ¼a)
<介第六和第七之间> 13. 种姓智 (Gotrabhu ñæ¼a)
7.智见清净 14. 道智 (Magga ñæ¼a)
(Ñæ¼a dassana visuddhi) 15. 果智 (Phala ñæ¼a)
16. 省察智 (Paccavekkhana ñæ¼a)
其它更高的道智和果智

108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一:心身(名色/
名色/精神与物质)
精神与物质)

概念(Paññatti)
概念(Paññatti) 究竟法(Paramattha)
究竟法(Paramattha)

物质(Rþpa色身
物质( 色身)
Rþpa色身)

-土(Pathavø)
众生 -水(Æpo)
四大元素
-火(Tejo)
四大元素
-风(Væyo)

精神(Næma名
精神(Næma名/心)
-受(Vedanæ)
-想(Saññæ) 心所(Cetasika)
心所(
-行(Sa³khæra)
心(Citta)
-识(Viññæ¼a)

五取蕴 ñcupæædæænakkhandhææ)
五取蕴(Pañ
1. 色/物质 (Rþpa
Rþpa)
Rþpa
2. 受 (Vedanææ)
ññæ)
ññæ
3. 想 (Saññæ
³khææra)
4. 行 (Sa³
ññæ¼a)
ññæ¼a)
5. 识 (Viññæ¼

109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附录二:
附录二:

四大元素的特征:
四大元素的特征:
1.土 (Pathavø): 硬,软,粗,滑,重,轻
2. 水 (Æpo) :流动,粘合
3. 火 (Tejo) : 热,冷,温
4. 风 (Væyo) : 扶持,推动

十二 Æyatana (六内处和六种相关的目标
六内处和六种相关的目标)
(六内处和六种相关的目标)

内处 外处 媒体 相关的心识
(相关的目标)
相关的目标)
眼 景色 光 眼识
耳 声音 空间 耳识
鼻 气味 风 鼻识
舌 味道 水 舌识
身 触觉 - 身识
意(心) 法 - 意识
(心识的目标)

110
附录

附录三: 四念处的概要 (Satipa¥¥hæna)


附录三: 四念处的概要
(1) 身念处 (Kayænupassanæ)
(a) 安般念(观呼吸) (Ænæpæna)
(b) 观身体的姿势 (Iriyæpatha)
(c) 清楚的觉知 (Sampajæna)
(d) 思维不净/三十二身分(Pa¥ikkþla-manasikæra)
(e) 四大元素 (Dhætu-manasikæra)
(f) 九墓墟观 (Navasøvathikæ)
(2) 受念处(Vedanænupassanæ)
受念处(Vedanænupassanæ)
(a) 乐 (Sukha)
(b) 苦 (Dukkha)
(c) 不苦不乐 (Adukkhamasukha)
(3) 心念处 (Cittænupassanæ)
(a) 具贪/无贪 (saræga/vøtaræga)
(b) 具嗔/无嗔 (sadosa/vøtadosa)
(c) 具痴/无痴 (samoha/vøtamoha)
(d) 缩小/散乱 (sa³khitta/vikkhitta)
e) 广大/狭小 (mahaggata/amahaggata)
(f) 有上/无上 (sa-uttara/anuttara)
(g) 有定/无定 (samæhita/asamæhita)
(h) 得解脱/无解脱 (vimutta/avimutta)
(4) 法念处 (Dhammænupassanæ)
(a) 五盖 (Nøvara¼a)
(b) 五蕴 (Khandha)
(c) 六根门 (Æyatana)
(d) 七觉支(Bojjha³ga)
(e) 四圣谛 (Sacca)

111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Lists of Donors 捐助者名单
We appreciate the kind generosity of the donors. May all beings
share in this Dhamma merit.
我们赞赏信众的慷慨捐助。愿所有众生分享这法施的功德。
信众慷慨捐助的款项是用以出版下列孙南达禅师的佛书和

1。 问题与回答-系列三(英文版)-3000本书
光碟。

2。 问题与回答-系列三(华文版)-3000本书
3。佛法开示,问与答 (2008-2009年)-第二部分, 英语版
- 1000个CD
4。佛法开示,问与答 (2008-2009年)-第二部分, 华语版
- 1000个CD
5。佛法开示,问与答 (2008-2009年)-第一部分, 华语版
- 重印1000个CD
RM1200 IMO of Mdm Tan Ah Swee
RM1000
RM1000 Anonymous
RM500 Santisukharama (Kota Tinggi) Loh Chi Lan & friends
IMO Mr Tan Ghim Kheng Lim Seok Cheng & Family
RM400 IMO Vijaya Teoh Chin Song
RM300 Pang Kar Liat Tan Wooi Min Tan Sing Mee
RM200 Johnny Chow & Family Wednesday Dana group
Visakha Chow & Ananda Chow
RM180 Wong Hong Kiat Ooi Siew Siam
RM150 Lim Gaik Kee & Family
RM110 BM Chanting group
RM100 Loh Aik Hiang & IMO Lim Mee Hoon , Loo Si June,
Cheah Soo Jin & family Eng Ah Peng Lim Hock Ghim
Kwan Poh Choo Tan Ah Kaw IMO Lim Soon Lye IMO Chan Poh
Gaik IMO Kwan Seng Swee 李支生
Lim Seok Sim & Family

112
Ong Lay Peng Tævatiṃsa group (BM) Goh Siew Hua
Lim Ka Cheng & Family,Bee Koy Keek,Gina Eng, Kathy Kwok
Ng May Chu Yee Pee Gow Ho Chong Mong Ho Soo King
Goh Siew Hua, Gina Eng Tuesday Dana Group
Goh Kong Hooi Husband & Wife
Rm90 Mak Kok Soon Teoh Hong Hoon Mak Zhi Xuan
Ooi Siew Kien Ong Ling See Sim Teik Seng & family
Rm80 Kung Ching Kuay
RM70 Chua Cho Kio
RM56Tan Hun Seng & Family
RM50 Tan Hui Chung Ng Lay Hoon Ooi Guat Ngoh
Cheah Boo Eng & Friends Teoh Wai Lin Teoh Wai Chee
Khaw Ai Li Goo Chu Lai & Family Cheong Seah Heong
Lim Geok Hong Lu Family 洪文新
Tan Eah Tik & Tan Yak Leng & Tan Eah Heng & Tan Kia Seng
Aaron Lim Zi Yao Abigail Lim Yu Wei Adrian Lim Zi Quan
Aldo Lim Zi Teng Aldrik Lim Zi Sheng Lim Swee Hean
Hung Peng Seng & Family Lee Soo Hoon & Family
Ng Guik Hong Lau Ming Yoke & Family
Ng Siak Hooi & Tan Bee Choo & Family Sin Guan Lee
Lim
Suat Har Wee Gim Hwa Ong Siang King Toh Mei Chern
Lim Guat Im Green Family Ang Peck Hoon & Family
Ang Chooi Hoe & Family Law Kwai Luan Wong Yin Kay
Wong Zhi Hern Teoh Yih Min Teoh Hui Soo
Teoh Seok Geem Foo Chin Feng Yee Pee Gow
Kee Sor Lim , Darren Ho Shu Yi, Derrick Ho Shu Wei, Tiong
Teck Meng, In Memory Of Kee Soy Meng, Ho Koon How,
Lian Ah Siew, Koh Poh Nai, Koh Poh Chow, Low Leng Hong,
Jin Seng Mini Market, Fong Lai Teng & Family,

113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Ang Ah Ba & Family, Khor Peh Kee & Family, Tan Tho Kiah
& Family , 黄荟芳合家, Chen Yoke Meng,吴芸萍, Goh
Hoon Pheng, Cheah Kar Yoke, Goi Kim Tun Family,Heng Si
Kik
RM45
Chin Mee Heng Jan Liang Eng Mr & Mrs Loke Peng Quen
K.P. Loke & Evonne Loke Lim Phaik Imm & Family
Lim Kooi Heng & Family Ng Chin Hong Wong Yee Yain
Wong Wai Yain Ng Chin Soon Lim Chooi Hong
Lee Guat Choo
RM40 Lee Mou Zheng
RM30 Tan Choon Seng Tan Ah Ngia Chong Kwong That
Tan Nyok Fong Cheah Gek Kim How Yong Huat
Ho Soo See, Ho Soo Peng, Ho Soo Chay, Ho Siam Chin, Chua
Ah Moy, Visada, Oon Hoy Yong & Family
RM28 张俪蘋
RM26 郭碧英
Rm25 Koh Poh Boey, Ng Khan Meng.
RM20 Ang Chong Ang & Family Chew & Tan Family
Wong Soo Tuck Quah Guek Sim, Mr & Mrs Ng Gun Sing
Cheah Kok Seng, 李素端 邱慧芬
,
Tan Hook Mee & Family, Tang Weng Heng
Kang Hung Lim Angelyn Wong Tan Kim Ean Wong Siew Thean
郑珊心 Wong Boon Long Low Hun Seah Teoh BeeLooi
Chu Maw Ping Anny Tan Cheng Ley Sim Heah Gaik See
Ong Siew Lean Cheow Mei Ling Seow Beng Lay
Poon Moy Lim Mooi Hwa Ooi Phaik Geok
Eng Fang Fang Leong Yuit Chan Tay Yoke Chew
Luah Kim Heah Tan Siew Kew Saw Sai Ching
Ch’ng Hooi Eng and family Chin Kah Cheng
Lim Boon Hoe, Lee Sok Pin, Lim Yang Zhong, Lim Kai Yu,
Lim Cheng Feng, Kee Siew Lim, Tan Boee Kiang, Lim Ai
Hwai., Yeoh Moor Ee, Yeoh Kheng Heang & Family,

114
Lee Kuan Nye & Family ,Visittha, Yeoh Jia Wen, Yeoh Wei
Sheng

RM18 Ng Soo Gaik Ang Lim Huang 无名氏


RM18
RM10 Eou Chin Hui Eou Chuan Ann Tan Leng Klow Tan
Choo Keat Wong Kin Hoon Atlas Tiow Lim Siew Yong
巫金兰 Lam How Wei Kang Rou Xuan Ooi Mee Cheng
IMO Ooi Sing Hong Char Guit Ee Tang Yik Kong & Family
Tang Kar Weng & Family Tang Chong Hooi & Family
江蓮美 Koay Swan Sim Tao Ah Kim Law Yook Lin
卢茂荣 黄月娥 卢国彬 卢国安 卢愛玲 黄炳創 林玉兰
王秀堡 王文雅 林亚琼 Doreen 王文国 南 方 国际 贸 易
郑宇婷 陈育良 陈劲升 郑叔娟 王秀仪 王文俊 王秀慧
伍玉心 林亚凉 叶佩芬 Teoh Siew Phing 阿 B 阿福铁际
祭 黄月芳合家 黄月英合家 Cheng Lai Har Lee Bee Suan
Ng Ah Lan Koay Peik Yong Tan Hooi Ming Ng Sian Hwa
Fong Kah Leng Teoh Soo Koon Tan Lay See
Chuah Boey Sim Chuah Boey Teen Low Bee Leng
Gan Chee Meng Ng Gaik Khee Cheok Gaik Mei
Cheok Gaik Kean Lee Teik Hsien Sim Kah Seng
Ooi Swee Eng Kok Wei Khang IMO Lim Bak Leng
IMO Ang Kim Leong IMO Ang Kim Poo
IMO Ooi Siew Jong IMO Jan Weng Khim Whong Choon Boi
IMO Ooi Kim Lean Wendy Khor Yen Ni
Darren Wong Khor Weng Chia Poh Thin Khor Teik Khoon
Lim Ai Sim Tan Si Lin Tan Meow Ling Tan Wae Seng
Tan Xin Ling Chew Yan Lee James Wong Khor Heng
IMO Tan Chin Heik Chong Thean Ler Chong Khang Lee
Chong Zi Yang Antony How Chin Hup
Adrian How Chin Lee Aaron How Chen Wei How Ah Tek
Tang Su Tiang Goh Kok Kim Khor Shwu Wen
Goh Rou Qian Khor Hang Phong Ong Bee Lian Goh Ah
Eow
Lim Siew Chu Goh Kok Seng Koid Li Chen
Tiong Yee Fei, Tiong Yee Kee, Tiong Yee Sheng, Ho Soo
Meei, Kua Jin Yuan,Siau Boon Chun, Kee Kok Boon, Kee
115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Siew Kim, Cheng Lai Har, Wong Sioa Eng, Tan Kwee Kek,
Hong Sew Cheok, Lim Hoe Hin, Ooi Poh Lan, Lim Yee Wei,
Lim Liang Wen, Lim Liang Sheng , Anonymous
Aye Simgi,Cheah Aik Kuan, Cheah Aik Tat,Shanse Cheah Jia
Ting, Low Hooi Fern, Lau Hooi Cheng, Lau Hooi Choo
Chong Ah Fong, Tan Ya Keat, Yeoh Kok Chye & Yeoh Sok
Hoon, Vemala, Yew Thuan Heng, Chye Liu Song, Yew Tiam
Seong, Yew Tiam Chee, Yew Tiam Ceong, Yew Tiam Lung,
Yew Ker Ling, Yew Ker Ming, Yew Sin May 林淑清,
Goh Jia Li, Goh Jia Tong, Goh Jia Ni, Cheah Yew Siang,
Cheah Yew Tung, Cheah Yew Hung, 郑玉琼, 谢嘉燕, Wong
Chee Ming, Leow Mooi Yong, 曾水清, Cheah Yik Tong, 曾香
麟 (已故), 谢国强 (已故), 刘泰培 (已故), 谢延堂
(已故), 許兰, 谢嘉玲, 伍华盛, 伍芳葶, 伍眉娟, 伍媚芬,
伍彣珮, 伍洁湄, 冯桂妹
Tan Kim Hong, Goh Ling Yu, Liew Yeing Lean, Yew Chen
Kong, Ooi Geok Chuh, Yem Xing Zi, Yem Ming Fu, Yem
Wan Ci, Yeoh Heng Wah, Kong Choo Oon, Tan Kim Wah,
Kong Yi Leng, Kong Huann Hung, Tan Kim Lan, Lee Soo
Chai, Lee Kai Jiat, Lee Kai Yee, Tan Hock Sim, Tan Kim Kee,
Lau Yee Kuen, Lau Tark Thei, Lim Li Ming, Ang Lay Chin,
Teoh Lai Teong, Ang Joo Seng, Goh Siew See
Rm9.00 Seow Chin Ooi Tean Yan Khang Siew Mei
Ooi Geok Hwa Boon Ah Hong Kang Siew Fang Ooi Tyan
Lyeen Ong Choon Seng Ong Sing Pei Ong Sing Ying
Ooi Soo Giap Ooi Siew Ling Lee Kui Phing Lim Ah Ya
Ong Ah Chong Lim Chia Chong Lok Yan Yang Lim Shee
Niv Lim Chin Tat Vee Siang Tat Lim Phei San Lee Shawn
Lee Joe Ooi Soo Chuan Yeap Hong Lee Song Siew Hoon
Ng Jooi Keng Ng Lee Peng Ng Lee Hwa Ng Lee Jye
Ng Peng Jun Anna Chiam Cheah Boon Hoe Cheah Ah
Bong Cheah Aik Kuan Lim Ah Sim Cheah Aik Tat
Shanese Cheah Jia ting Pan Ah Mai Oh Ke Hong Oh Aik
Kim

116
Chiam Cha Boh Lee Lin Fong Chiam Henry Chiam Emily
Chiam Shu Chin Chiam Siew Huat (IMO) Ang Beng Chu
Ooi Lai Kuan Ooi Chong Lim Ooi Chong Liong
IMO Ng Soo Meng IMO Khor Gaik Nai IMO Teh Tiang
Ching Ng Siew Keang Teh Chang Ooi
Teh Hang Chuan Teh Hang Khim Teh Sze Thing Lim Sai
Kee
Khor Sock Lin IMO Tan Sock Eng Khor Meng Liang
Grace Ang Wei Qian Randy Ang Zhao Ken
Dennis Ang Zhao Cong Tan Stan Lee Neoh Ee Lim
Tan Peng Hai Tan Joo Lee
RM5
Thea Ah Heng Lee Chooi Beng Lim Ai Kim Lee Hooi Jo
Lee Hooi Yein Lee Zhi Chean Lee Swee Chuan
Lee Jing Ling Lee Ping Sheng Lee Cheng En Goh Hun
Chong
Lim Leong Twin Ong Ah Beng Ong Phaik Imm
Tang Ah Moi Ong Hee Hai Ong Boon Teng
Ong Chee Chuang Ong Sheau Chin Ng Ai Hoon
Tan Hooi Song Tan Teow Hock 洪珮箖 Tao Wan Hin
Tao Wan Han Tao Wan Pin Tao Chye Loon
Saw Hean Suan and Family 洪慧香,郑联楠, 叶雪湘, 郑文霖,
郑文静, 郑伟康, 郑伟勤, 郑伟祥

RM3Regina
RM3 Devi Suri

117
问题与回答 -系列三
*Sabba
Sabba Dænam Dhammadænam Jinati*

*The Gift Of Dhamma Surpasses All Gifts*

*一切布施中,以法施为最上*
一切布施中,以法施为最上*

May the merits be shared with all the departed ones


and all sentient beings.

May all beings rejoice in the merits of this


Dhamma-dæna.

愿将这功德与我们已离去的亲友和一切众生分享
亲友和一切众生分享。

愿一切众生对这佛法布施的功德同欢喜。

願正法久住世间
願正法久住世间

1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