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第二章 神经元突触传递

第一节 电突触
3
人脑中的突触数惊人地庞大,如按人脑中约含 1000 亿(1011)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平均约有 10
个突触计算,则其总数应为 1014 个。这表明,人脑中的突触数比银河系中的星体还多。突触的数字虽如此
庞大,但按其活动机制却只有:电传递和化学传递两大类以及少数电与化学混合突触。电突触不仅见于包
括人脑在内的所有神经系统,在心肌,平滑肌和肝脏中也有发现,电突触的传递机制是电耦合,因此在传
递中无时间延搁,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调制。在神经系统中它们的功能是快速地传递定型化的去极化(兴
奋性)信号,并且多数是双向传递的。化学突触则不同,传递的结果既可传递去极化、也可传递超极化(抑
制性)信号,并且是单向传递,因为在传递过程中须将突触前的全或无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在突触后
膜再转换成全或无电信号或其他化学信号(如第二信使),所以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易于受到调制,可短
时间或长时间地改变传递效率,即具有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这对脑的学习记忆功能非常重要。
总括起来,在结构上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介于其间的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构成,在功能
上电突触主要是双向传递的兴奋性突触,虽也发现了单向传递的电突触的例子;化学突触则都是单向传递,
并且既有兴奋性的,又有抑制性的。电突触的传递是定型化的快速传递,化学突触的传递则具有可塑性和
突触延搁。

电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电突触在结构上虽也是由突触前膜、后膜和突触间隙三个成分构成,但与化学突触不同的是,其突触
前与后膜相同,无结构分化,成为双向传递的基础;在突触间隙处两神经元膜间的距离,由通常的 20nm
变成 3.5nm,这种结构又称为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电突触的间隙不仅如此窄小,还有多条排列整齐的,
长约 15nm 的缝隙连接通道(gap junction channel)将两侧突触膜连接起来(图 2-1A)
,这种横穿两侧突触
膜的通道为电突触所特有。它们是由分别位于两侧膜中的圆柱状半通道(semi-channel,又称 connexon)
准确对接而成。通道中的微孔道将两神经元胞浆连通起来,其两侧开口的直径约 2nm。中心部稍窄,为
1.5nm。微孔道的离子选择性不强,但阳离子较阴离子易通过。由于孔径较大,分子量在 1.2kDa 以下的小
分子物质也可通过。在实验中通常利用这一结构鉴定电突触的存在。当向一侧神经元注射可通过缝隙连接
通道的色素(如 lucifer yellow),若能在对侧神经元中发现此色素,即可证明两神经元间有电突触。此现象
称色素耦合(dye coupling)。每个半通道是由 6 个相同的亚基围成,亚基在胞内合成后,相互连接拼成半
通道,并准确地与对侧同伴对接起来,在两神经元间架起通道。
螫虾的腹神经索(abdominal nerve cord)中有两对,即内侧与外侧巨纤维。它们从头神经节穿过若干
个胸与腹神经节直通尾神经节。外侧巨纤维每通过 1 个胸或腹神经节便有 1 个间隔(septa) (图 2-2A)
,即
双向传递的电突触。事实上,该纤维是由多个神经元的轴突经电突触连接而成的融合体。每段轴突的胞体
位于相近的神经节中。由于电突触的传递的突触延搁仅约为 0.1~0.2ms,又是双向传递,所以该纤维虽由
数个神经元的轴突经间隔突触连接而成,但在传导兴奋的功能上,可以说它与普通轴突无明显差异。
外侧巨纤维与由每个腹神经节发出的运动巨纤维形成的巨突触被 Furshpan 等鉴定为单向传递兴奋性
电突触,如图 2-2 所示,在突触前与后轴突内各插入 2 根微电极。当刺激突触前轴突时,在突触前与后轴
突均可记录到动作电位,但当刺激突触后轴突时,则只能在突触后轴突记录到动作电位。这表明,此电突
触为单向传递者(图 2-2B)。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一整流现象主要是因为突触前轴突的静息膜电位比突
触后轴突的更负,两者相差-14.6±-7.5 mV。如果人工地使突触后轴突膜超极化,则该突触可成为双向传
递(Giaume and Kom,1983)。至于此电突触的电压门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此外,还有一类电与化学
混合突触,这类突触既在无脊椎动物,也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发现,在多数混合突触往往只可观察到电突
触的传递,至于化学传递,则只作为贮备机制,但当突触前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时有可能出现,在少数混合
突触既可观察到快速的电传递成分,也可观察到迟出的化学传递成分。关于混合突触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
清楚。
1
图 2-2 螫虾腹神经索中的电突触
图 2-1 缝隙连接通道三维结构示意图 A.外侧巨纤维与运动巨纤维间形成巨突触(插 4 根微电极)和
A. 缝隙连接;B. 缝隙连接半通道由 6 个亚单元围 外侧巨纤维的间隔突触的解剖位置示意图。B.刺激突触前纤
成,当每个亚单元同步地旋转 0.9nm 时,通道开放; 维(外侧巨纤维)在突触前(a)和后(b)记录的电位变化;刺激
C. 每个亚单元肽链穿膜 4 次。 突触后纤维(运动巨纤维)在突触后(c)和前(d)纤维记录的电
位变化。

第二节 化学突触

1 神经肌肉接头
这是位于脊髓前角中的运动神经元轴突的各分枝与骨骼肌
纤维(细胞)间形成的一类突触,又简称神经肌肉接头
(neuromuscular junction)。由于具有性质单一,即一块骨骼肌
上的所有接头都是以 Ach 为递质的兴奋性化学突触,突触后膜
的面积大,容易进行细胞内记录等特点,神经肌肉标本便成为
早期研究突触传递的好材料。事实上,我们关于化学突触传递
过程的基本知识大都首先来自对这种突触的研究。我国著名生
理学家冯德培便是这一领域神经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神经肌肉突触传递的过程大致是:动作电位沿轴突传导到
突触前末梢;由末梢动作电位触发一定量的乙酰胆碱(Ach)释
放到突触间隙;Ach 扩散到达突触后膜(终板) ;与位于其中的
Ach 受体(AchR)结合; AchR 的离子通道开放;Na+与 K+沿
浓度梯度跨膜流动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诱发肌细胞
图 2-3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动作电位和引起肌细胞收缩。另一方面,释放出来的 Ach,无
A.1 根神经末梢一般只与一根肌纤维
论是否已与 AchR 结合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Ach-esterase,
形成接头; B.A 图的局部放大,示突
AchE)所水解或扩散移去。突触又做好进行下一次传递的准备。
触泡和突触皱褶。
2
水解生成的胆碱再由胆碱转运体(choline-transporter)转运到突触前胞浆内,用于 Ach 的再合成。

1.1 接头的结构
当运动神经元轴突接近被其支配的骨骼肌细胞时,便发出数根到百根以上的分枝。l 根分枝与 1 条肌
纤维在一处形成神经肌肉接头(唯在个别骨骼肌如眼球外肌等的慢肌纤维上形成 2 个以上接头)。l 根轴突
连同所支配的肌纤维都同步活动,故称运动单位(motor unit),由于多种动物,如哺乳动物和晰蜴等的神
经肌肉突触在显微镜下膨大呈板状,所以它们又被称为运动终板或简称终板(end-plate),即使后来发现有
些动物(如蛇)的接头膨大呈球形,也通称终板,但是,现在在文献中终板一词往往只限于代表接头后膜
部分。
如图 2-3A 所示,神经纤维分枝在接头处失去髓鞘,再发出长约数十或数百 um 的细小分枝,即神经
末梢。此末梢沿肌纤维长轴方向半嵌入在肌纤维表面所形成的沟中,上面覆盖着许旺氏细胞,与神经末梢
相对应的那部分肌纤维膜特化为突触后膜,即终板。此膜有规律地在与肌纤维长轴成垂直方向形成多数皱
褶,称接头皱褶(junctional fold)。突触前侧的结构特点是,在末梢膨大处的轴浆中含有众多直径约 50nm
的突触泡(synaptic vesicle)和一些线粒体,突触泡不是均匀分布的,在靠近突触前膜处的密度较大,并且
沿末梢长轴每隔约 1um 处(大约与突触皱褶相对应处)汇聚成丛(图 2-3b)。在用磷钨酸处理的标本上,
用电镜可在突触泡汇聚部位观察到一条横向的致密带(dense bar) 。在冰冻蚀刻标本,又可在致密带的两侧,
不只有些突触泡排列成行,还有一至二行排列较为整齐的膜内粒子(被认为是 Ca 通道分子) 。突触前的这
些特化部分称活化区(active zone) (图 2-3)。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只是位于活化区的突触泡方能与突触前
膜融合和开口,释放内含的 Ach。
Ach 是突触前末梢轴浆中由乙酰辅酶 A 和胆碱在胆碱乙酰化酶(CAT)作用下合成的,然后由转运体
主动地转运到突触泡内贮存。在突触泡内尚含 ATP 和粘多糖等物质。

1.2 递质分了(Ach)的释放过程
1937 年冯德培就发现了 Ca2+ 能增加运动神经末梢在神经冲动的作用下释放 Ach。后来有工作证明,
神经末梢的去极化引起 EPP 的前提条件是在浸泡神经肌肉标本的生理溶液中必需有正常的 Ca2+ 浓度,若
在该溶液中无 Ca2+,则末梢去极化便不再能引起 EPP。另一方面,在被无 Ca2+ 溶液已阻断了接头传递的
标本上,若先用电泳电极向接头区表面施放少许 Ca2+,则末梢去极化又可引起 EPP,若在电刺激之后再施
放 Ca2+,则无效。事实上,神经末梢去极化激活突触前膜中的电压门控 Ca 通道(N 型) ,导致 Ca2+ 内流,
使靠近前膜内侧胞浆中的 Ca2+ 浓度突然升高方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充分条件。

1.2.1 突触递质释放依赖于钙
由于 Ca2+ 的这种信使作用也无例外地发现在其他类型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中,所以 Ca2+ 依赖性递质
释放己成为鉴定化学突触的条件之一。钙依赖性递质释放的三个重要特性。

1.2.1.1 递质释放机制的三个重要结论
电学测量和胞内钙测量得出了递质释放机制的三个重要结论:①递质释放依赖于钙离子浓度的高次
幂;②递质释放对钙较对其他二价阳离子的敏感性要高;③钙离子的内流极迅速地引起递质释放。我们现
在一一简要地讨论这些结论的证据。
① 递质释放需要结合几个钙离子 正如前面所述,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外钙。在低浓度的细胞
外钙离子情况下,青蛙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释放依赖于胞外钙离子浓度的四次幂。在钙离子电流和钙离
子浓度的升高都可被直接测量的枪乌贼巨突触的实验表明,钙离子进入终末并不依赖于外界钙离子浓度的
四次幂,但释放过程本身则依赖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高次幂。对这个发现最简单的解释就是递质释放前,
终末的一些反应需要结合几个钙。
②释放机制与钙离子的相关程度超过其他二价阳离子 当胞外钙离子被其他二价阳离子所替换后,
递质释放通常减少或消失。镍、镉、锶、镁、钴和三价离子镧等离子是钙通道阻断剂,不可能期望它们来
3
诱发释放。然而,钡离子和锶离子容易通过电压依赖性
钙通道进入细胞内。即使对这些二价阳离子来说,它们
所引起递质的释放量与等量的钙离子所引起的释放量
相比要少得多。这类实验表明,就释放过程对离子敏感
性而言,钙离子明显高于其他离子。其顺序是 Ca>Sr>Ba。
③钙内流后递质迅速释放 当枪乌贼突触前终
末去极化引起钙通道开放时,递质释放通常在数毫秒的
延迟之后增加。然而,这并不能理想地度量钙激活的递
质释放的速率,因为突触前钙电流的激活也需要数毫秒
的时间。一种更直接地度量这个释放速率的方法是测量
钙离子尾电流(calcium tail currents)。
在电压钳实验中,如果突触前终末从静息电位跳到
一个接近于钙离子平衡电位的非常正的电位时,钙通道
将由于去极化而开放。但在此电位下,钙离子并不进入
终末,因为此时只有很小的或根本没有钙内流的驱动
力。因此,在如此大幅度的去极化条件下,并不发生递
质释放。电压钳可快速地使膜电位跳回到静息电位。使
得钙通道在关闭之前仍可在静息电位水平维持一定的
开放时间。因为在静息膜电位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的
驱动力较大,钙离子因此可通过仍在开放的通道进入细
胞内,在去极化冲动结束时,可测量到一个快速、瞬时
的钙尾电流。这个尾电流伴随着递质释放.同时在突触 图 2-4 细胞内钙的测量。A:由 Roger Tsian
后膜可记录到去极化电位。突触前终末发生钙尾电流与 合成的钙指示剂 fura-2 染料的结构。B:fura-2
检测到突触后电位之间仅有 200μs 的延迟。这意味着该 荧光密度随钙浓度改 C:显示巨突触前末梢内
突触的释放过程是如此迅速,以至于钙离子的作用似乎 由 fura-2 荧光测量的钙离子水平是如何在刺
未经过复杂的多步生物化学反应就可发生。 激过程中变化的(Smith and Augustine,1988)。

1.2.1.2 钙离子进入的结构域
因为钙通道是不连续分布的膜蛋白,因此去极化后
终末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呈不均一分布。初始时的钙离子
水平在钙通道所在区域的膜下较高(图 2-4C)。当考虑钙
离子进入细胞的量与其诱发递质释放作用的关系时,考
虑其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量化模型在预测钙离子通过钙通道进入突触前终
末后的分布方式时是有用的。图 2-5a 显示在钙通道开
放一毫秒左右时,胞内钙在钙通道口处的预期分布模
式。计算出的钙离子浓度在钙通道口处形成“火山口”
样。在通道附近,钙离子浓度可高达 100μmol/L(静息
水平的钙离子通常在 0.1 μmol/L 左右)。随着钙离子
的扩散,它的浓度随着远离通道而下降。因而通道口附
近的蛋白质,包括神经递质释放位点,就比远离通道的
蛋白质暴露于较高浓度的钙离子中。
这种钙离子结构域的设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递
图 2-5 在钙通道口出现的高水平钙。a:钙
质释放。例如,它提示,相同量的钙离子在两个不同电
离子在细胞内开放的钙通道口附近形成火山
压时进入细胞,理论上可对递质释放或其他钙敏感反应
口样分布。b:强去极化与弱去极化时胞内钙
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知道,当一个细胞渐进性去极化
空间分布的比较。
4
时,钙电流首先在钙通道开放时升高,之后在电压逐渐达到钙离子平衡电位时下降。图 2-5b 显示两个不
同电压所产生的“净”钙内流相同时,钙离子浓度在终末内的空间分布。在第一种情况下,一个弱的去极
化仅使一小部分钙通道开放,因为钙离子驱动力较高,钙在这些开放的通道口附近有很高的浓度。在第二
种情况下,一个强的去极化引起几乎所有的通道开放,在这种较正的电位下,钙离子驱动力被极大地削弱
了。在第一种情况下,钙离子局部浓度较高且空间分布不均,因此可以作用于靠近通道的钙敏感蛋白。在
第二种情况下,虽然钙浓度水平更均一,但在每个位点上都不足以达到触发关键的钙激活过程所需的浓度
水平。因此,钙通道和释放位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对于有效地释放神经递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1.2.1.3 突触蛋白敲除
我们已描述了突触终末递质释放的一些动态特征。
尽管在前面章节中对突触蛋白的生物化学学有了深入
了解,但是我们目前仍不了解大部分蛋白质是如何参与
基本的释放过程,或者如何调制随时间而改变的释放的
变化。目前研究某一特定蛋白质在递质释放过程中发挥
作用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是敲除(knockout)鼠或果
蝇中该蛋白质的遗传基因。利用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我们可以用一个无功能的突变基因来 图 2-6 rab3A 蛋白的基因敲除对突触电
替换鼠的一个编码蛋白的基因。这种突变鼠就能产生缺 流的影响。突变动物的突触在接受一串刺激
乏某一种功能蛋白的鼠系。可以推测,如果某一重要的 后,迅速出现突触压抑(Geppert 等,1994)。
蛋白质被敲除,突变动物可能就无法正常发育,因此常采用一些实验技术使胚胎活得足够长以分离细胞进
行研究。不管怎样,这种方法产生了一些令人振奋的结果。例如,敲除 rab3A(脑中 rab3 蛋白的主要形式)
不阻断突触释放,似乎只加速重复刺激突触时突触压抑的速率(图 2-6)。与此类似,敲除泡融蛋白 I(这类
分子的两种主要形式之一),不减少突触诱发的递质释放,但会改变动作电位传入后的递质释放时间性。
一种替代突触蛋白基因敲除技术的方法是在枪乌贼巨突触末梢中注入特定突触蛋白质的功能阻断剂。
例如,注入了 GTP 类似物 GTPTS 不可逆地阻断了递质释放。这种类似物能与 rab3 蛋白或其他 GTP 结合蛋
白不可逆地结合,因此,突触囊泡循环被抑制。同样,注射泡融蛋白分子的一个小片段,通过影响泡融蛋
白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而阻断递质释放。但是,通过比较注射实验和基因敲除实验的结果,仍未能给出一
幅统一的图像。这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在基因敲除实验中,其他突触蛋白的水平可能发生了代偿性变
化;第二,并不是所有的突触都相似。本章只是突出说明了两种非常特殊的突触,即枪乌贼巨突触和神经
肌肉接头。我们对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那些较小的、难以检测的突触仍知之甚少。而且,对突触接头
处神经肽的释放机制研究得仍不够充分。在这些突触中。很有可能有更缓慢的、更完美精密的生化过程调
节着递质的释放。

1.2.1.4 钙/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与神经递质释放
虽然我们对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化学活动仍知之甚少,但有证据显示,一种被称作多功能钙/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在调节释放中起作用。我们已经知道突触接头处神经递质的释放是如此的迅
速,因而不可能由复杂的酶反应介导。因此,这种酶很可能不直接参与触发释放,但可决定伴随每个
动作电位的递质的释放量。我们先介绍一下这种酶的特性,然后描述提示它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的证
据。
蛋白激酶 在细胞中有一些负责把 ATP 的一个磷酸基转移到多种蛋白质上的酶,被称为蛋白激酶
(protein kinase)。蛋白质的磷酸化改变了蛋白质的电荷数(磷酸盐为负电荷),也改变了它的三维构象,
因而也影响磷酸化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可以通过将γ-末端磷酸基被放射性标记的 ATP 和神经组织匀浆
一起孵育的方法来测量蛋白激酶的活性,放射性标记的磷酸基转移到特定的蛋白质能够轻易地被检测到。
如钙离子也被加到匀浆中,会明显促进磷酸基与某些蛋白质的结合速度。当加入钙调蛋白后,也发现了同
样的现象。钙调蛋白是在所有真核细胞内发现的一种小分子钙结合蛋白(16.7kDa)。钙依赖性蛋白质的磷
酸化是由几种不同的蛋白激酶介导的,其中一种是多功能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这种酶是被钙和
5
2+
钙调蛋白调节的无数细胞活动中的一员。它也被称为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II,常被缩写为 Ca /
Cam 激酶 II。
2+ 2+
Ca /Cam 激酶 II Ca /Cam 激酶 II 在大部分细胞中均有发现。在神经系统中特别丰富,占蛋白质总
量的 0.5%~1.O%,对一种酶来说,这个浓度是异常的高。它是一种很大的、多亚单位的复合体,由两种
不同的亚单位α和β组成,分子量分别为 50 000 和 60 000。有活性的酶似乎有 12 个亚单位(图 2-8),α
和β亚单位的比例在不同的细胞中不同。例如,在一些细胞中酶完全由α亚单位组成,而在其他细胞中较
大的β亚单位数目占优势。
2+
随着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钙离子与胞质中的钙调蛋白结合。钙/钙调蛋白复合物于是结合到 Ca
/Cam 激酶 II 的亚单位上,酶被激活了,并能使磷酸基从 ATP 转移到多种不同的蛋白质上。它的一种最适
底物是突触蛋白 I(synapsin I)。突触蛋白 I 除与囊泡结合外,还与细胞骨架的肌动蛋白结合,将囊泡与
2+
骨架连接起来。已经发现,当突触蛋白 I 被 Ca /Cam 激酶 II 磷酸化后,它与囊泡和肌动蛋白的结合较未
磷酸化前减弱。
2+
Ca /Cam 激酶 II 的一个有趣特性是可以磷酸化它自己,被称为自身磷酸化(au-tophosphorylation)。
当自身磷酸化发生时,酶仍保持活性,但变得不依赖于钙和钙调蛋白,直到被磷蛋白磷酸酶
2+
(phosphoprotein phosphatase)将磷酸基切除后,才又恢复对它们的依赖性。自身磷酸化可以使 Ca /Cam
激酶 II 的活性在钙离子浓度恢复到基础水平后仍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图 2-8c)。
2+ 2+
Ca /Cam 激酶 II 与枪乌贼巨突触的递质释放 在神经末梢。Ca /Cam 激酶 IIC 主要分布于突触囊
泡膜的表面,并与突触蛋白 I 结合。它在调节神经递质释放中的作用的证据源于:当把它注射到枪乌贼巨
突触末梢后可导致神经递质释放增加,但并不改变突触前的钙电流的幅度,提示注射这种酶提高了递质胞
2+
吐的效率。Ca /Cam 激酶 II 在枪乌贼巨突触上的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磷酸化突触蛋白 I 或某一相关分子
2+
而产生的。注射非磷酸化的突触蛋白 I 到前突触末梢可降低或阻断释放,而注射已被 Ca /Cam 激酶 II 磷
酸化的突触蛋白 I 则对释放无明显作用。对此现
象,人们已经提出一种假设,即当静息条件下(如
细胞内钙处于低水平),去磷酸化的突触蛋白 I 与
众多小突触囊泡紧密结合,将囊泡与细胞骨架连
接在一起,因而阻止了囊泡与浆膜的融合。一旦
2+
突触蛋白 I 被 Ca /Cam 激酶 II 磷酸化,它就与
囊泡解离,使囊泡易于进行胞吐。
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去除大鼠主要的突触蛋白
I,对突触传递似乎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会增
强突触易化,提示突触蛋白 I 主要起调节作用,
而不是释放过程的必需因素。但如前所述,这种
基因处理可能导致其他蛋白质的代偿性改变。例
如,突触囊泡蛋白中与突触蛋白 I 作用相似的还
有突触蛋白 II。这种蛋白质在结构上与突触蛋白
2+
I 相似,但不被 Ca /Cam 激酶 II 磷酸化。
2+
因为 Ca /Cam 激酶 II 的含量如此丰富,分
布又如此广泛,因此,它可能有许多与分泌无关
的其他作用。例如,在突触后神经元紧靠神经递
2+
质受体下的区域,它是一种主要蛋白质,但其作 图 2-8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磷酸化:a:Ca /Cam
2+
用仍不清楚。另外,在许多突触上,递质释放也 激酶 II 的激活:b:突触蛋白 I 的磷酸化。c:Ca /
可被另一种钙依 Cam 激酶 II 不同的机制发挥作 Cam 激酶 II 的自动磷酸化。
用。

1.2.2 Ach 量子释放引起的小终板电位


Katz 等发现把微电极刺人蛙骨骼肌终板区进行胞内记录时,只将记录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加大,便可
6
在示波器基线上观察到随机出现的,约每秒 1 次的。
形状与刺激神经所诱发的 EPP 相似的,但振幅仅约
0.5mV 的去极化电位变化。鉴于在对药物反应方面这
种自发的去极化变化也和 EPP 相似,如箭毒碱和胆碱
酯酶抑制剂对它们都分别有抑制或增强作用等,便将
这种自发性去极化变化称为小终板电位(miniature
EPP,mEPP)。
除了 mEPP 是自发产生的,而 EPP 是由神经刺激
诱发产生之外,两者的区别还在于若在实验溶液中除
去 Ca2+,如前所述 EPP 即迅速不再能被诱发产生,但
mEPP 则往往在经过较长时间(如 2 小时以内)仍可
图 2-9 从置于高 Mg2+ (12.5nmol/L)溶液中的猫
维持自发出现。但当用实验手段改变突触前的胞内
神经肌肉标本记录的 mEPP (A)和 EPP(B)振幅直方
Ca2+ 浓度时,便可改变 mEPP 的自发发放,即 mEPP
图 B 图中连续曲线是由 Poisson 分布计算的理论值
的发放也与胞内 Ca2+ 密切相关。与 EPP 不同之点还
在于,mEPP 是全或无式反应,虽其振幅有所波动,但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差异。若按长时间记录到的相同
振幅的 mEPP 个数作图,便可得到如图 2-94A 的正态分布,平均振幅为 0.4mV。很显然,mEPP 不可能来
自单个 Ach 门控通道的开放,因为它只可引起约 0.3μV 的膜去极化。这提示 mEPP 应是由一固定量的 Ach
分子(约 1 万个)引起若干条通道同步开放而产生的,此单位量的 Ach 被称为量子,递质的量子式释放称
为量子释放(quantal release),而 mEPP 便是由 1 个量子的 Ach 所引起的电位变化。

1.2.3 mEPP 的同步发放形成 EPP


EPP 不是全或无反应,它的振幅随末梢释放的 Ach 量连续可变,但在实验中用适当的低 Ca2+(或高
Mg2+)溶液处理标本,则由刺激神经引起的 EPP 将明显变小。Katz 等观察到,这种小的 EPP 的振幅便不
再是连续地下降,而呈现出阶梯式不连续下降。当 Ca2+浓度降至使 EPP 消失之前,即在某固定阈上刺激条
件下有的电刺激已完全不能引起 EPP,但其中另些尚可引起最小的 EPP 时,此 EPP 与 mEPP 的形状极为
相似,如在 Bovd 等的哺乳动物接头实验中,得到了 mEPP 的振幅分布(图 2-9A)。当用高 Mg2+溶液处理
标本,再以选定的刺激强度每秒刺激神经一次,共 198 次,其中完全未引起反应,即失败 18 次。在其余
的刺激中所得到的 EPP 的振幅分布如图 3 几个峰的中心值都是 mEPP 平均值的倍数。此时,以 mEPP 平均
振幅值去除 EPP 平均振幅值所得的商(m),称量子含量(quantum content)
,可作为突触前递质释放功能
的指标(有关统计学计算请参考专著)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EPP 应是由同步发放的 mEPP 形成的(图 2-9B)

1.2.4 Ach 量子释放的突触泡假说


mEPP 应是由被称为量子的单位量 Ach 作用于突触后膜 AchR 开放所引起的电位变化。下一步需要找
出答案的问题便是 Ach 量子是如何从突触前膜被释放出来的。1954 年有几组学者报道了用电镜在神经末
梢膨大的轴浆内发现了众多的直径约为 50μm 的圆形透明小泡,其中 De Robertis 等当即将其称为突触泡
(synaptic vesicle),并指出了它们参与递质释放的可能性,于是 Katz 等便明确地提出了递质释放的突触泡
假说,即认为突触泡内含 1 量子 Ach,而 mEPP 便是由单个突触泡释放的 Ach 所引起的,换言之,在安静
时神经末梢随机地有少量(约每秒 1 次)突触泡将内含的 Ach 释放到突触间隙,引起 mEPP;待有动作电
位传到神经末梢,引起多数(约 200 个)突触泡同步地将内含的 Ach 释放出来,便引起 EPP。
至于 Ca2+进入神经末梢触发突触泡释放内含 Ach 的机制将在后边讨论,尚须指出,生理与生化测定都
表明,除上述 Ach 的量子释放外,在安静状态从神经末梢尚有 Ach 的非量子释放(non-quantal release)

这种 Ach 释放只能引起终板区接头后膜维持着轻度的去极化状态。

1.3 AchR 的分子结构


这是集受体与通道于一个大蛋白分子内的所谓递质门控通道的一种,其分子由 5 个亚基构成:2 个α
和 β、γ、δ各 1 个。它们的相互关系是γ亚基位于 2 个α亚基之间(图 2-10C)
。每个亚基有 4 个疏水
7
穿膜区(M1--M4)(图 2-10A)
,微孔道被认为是由 4 个 M2 围成(图 2-10B)

图 2-10 nAchR 结构图


A,B 人细胞膜中 a 亚基模式图 A. 此亚基开始的 210 个氨基酸残基位于胞外,糖基化位电位于残基
的 141 位(Asn)。ACh 的结合位点靠进 192 和 193 残基(两个 Cys)处,形成 4 个跨膜螺旋,在 M3 和 M4 间
存在一个大的细胞内环(残基 310-430),P 表示残基 350—375 之间的磷酸化位点;B. 从上向下看受体呈现
一个五角型结构=每个亚基的 712 形成了孔道的衬里。Ml,M3 和 M4 可能是一种 β折叠结构。与 M1 或
M3 相比,M4 氨基酸序列的变异最大,这表明它很可能离孔道的距离最远:c. 根据电镜和 x 射线衍射实
验所作的 ACh 受傩模型

1.4 接头传递的可塑性,药理和有关疾病
突触传递效率由于活动而发生的短时间或长时间的增强或减弱现象称突触
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接头为一种化学突触,它的可塑性可来自突触前
和后两方面的调控,前者又可分为 Ach 代谢和释放过程的改变,后者又有来自
Ach 灭活。终板膜电位以及 AchR 对 Ach 敏感性等方面的改变。熟悉了接头传
递过程和这些调制因素就可用来分析接头药的作用点和某些接头病的病因。
在生理状态下,仅单独一次的接头传递是极少见的,通常都是以不同频率
的重复活动,并且前一次传递往往将影响紧接着发生的后来的传递。在实验中
2 个或 1 串刺激所引起的 EPP,若相继变小,称接头压抑(junctional deprssion),
反之若相继变大,称接头易化(junctional facilitation)。如图 3-9 所示的接头压
抑和易化现象都是在大鼠箭毒化标本上记录到的,除溶液中的 Ca2+浓度不同外,
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这两个现象都主要来自突触前调制(图 2-11)。在神经肌
肉标本当一串较高频率(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的刺激作用后,再隔不同时间 图 2-11 在箭毒化大
给与单个刺激,以检测传递效率时,则由检测刺激引起的 EPP 将在一定时间内 鼠膈神经膈肌标本记
变大或变小,然后再恢复到正常值。因为这种变化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分别 录的传递压抑 (A) 和 传
称为强直后增强或抑制(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or inhibition)。 递易化(B)两者都是由一

在作用于接头传递的药物中,密胆碱(hemicholine-3,HC-3)的作用是以 串 刺 激 (120/s) 引 起 的

阻碍神经末梢重吸收胆碱,用于再合成 Ach 的方式而影响接头传递,自然界己 EPP,但 A 是在正常生理溶


2+
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BoTX)是从肉毒杆菌 液中。B 是在低 Ca 生理溶

提取的毒蛋白,它选择地阻遏 Ach 的释放过程。从毒蛇毒纯化的一β银环蛇毒 液中记录的。

素(β-bungarotoxin,β-BuTX),从我国北方产螟蛇毒纯化的β-蝮蛇毒素(β
-agkistrodotoxin,β-AgTX)等也是阻遏接头前释放 Ach 的毒素,还有,从我国中药川楝皮提取的三萜类
化合物,川楝素(toosendanin)是植物来源的阻遏 Ach 释放的突触前阻断剂,但 BoTX 与β-BuTX 或川楝
素的作用机制应有不同;因 BoTX 与β-BuTX 或川楝素同时应用时,接头阻遏作用不是相加,而是部分阻
遏解除。
至于接头后阻断剂可分为两类,即竞争型(或非去极化型)和非竞争型(或去极化型)接头后阻断剂,
前者以箭毒为代表,它们与 Ach 竞争 AchR 上的结合位点,但它们与 AchR 的 Ach 受点结合后,不能改变
AchR 分子构形,开启闸门,即由于它们占据了位点,而使得 Ach 失去作用,属于这一类者尚有α-银环蛇
8
毒素(α-BuTX)和眼镜蛇毒素(cobrotoxin)等。去极化型接头阻断剂以琥珀酰胆碱(succinylcholine)
为代表,它们与 AchR 的 Ach 受点结合,可以开启通道,但不易被水解,而持续地作用于 AchR,使突触
后膜处于去极化状态,导致 Ach 去敏感化(desentization)。它们对接头传递的作用往往是先易化后阻遏。
神经肌肉接头研究的进展又带动了神经肌肉接头病的病因研究,重症肌无力(myathenia gravis, MG)
是临床上并非罕见的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病,患者的骨骼肌均可受累。但眼外肌无力和麻痹往往是本病首发
症状,其表现是眼睑下垂,复视和斜视等。早已知道,此病系神经肌肉接头病,但长期以来关于其病因曾
有接头前与后两种观点。近年来,在成功地纯化了 nAchR 蛋白之后,当以此蛋白制作抗体(给动物注射
nAchR)时,发现实验动物出现了 MG 症状,进一步研究又表明,在多数(约 3/4)MG 病人血清中发现
有 nAchR 抗体,并且给实验动物注射 MG 病人血浆也可复制出 MG 症状。MG 病人接头的形态变化为 nAchR
数目减少。突触皱褶变浅和突触间隙变宽等。于是 MG 被确定为 nAchR 的自身免疫病,即由于目前尚不
十分清楚的原因在患者体内产生了 nAchR 抗体,影响了 nAChR 的结构功能,但进一步研究资料又表明,
尚有部分(约 1/4)MC 病人血中无 nAchR 抗体,并且给实验动物注射这种病人的血浆,仍可复制出 MG
动物模型, 因此 nAchR 抗体的产生应不是 MG 的唯一病因。 已有工作提示,接头的突触前受体蛋白(β-BuTX
结合蛋白)抗体也是 MG 的致病因子,既在部分 MG 病人血中检测到这种抗体,给动物注射这种病人血浆,
也可复制出接头前传递功能变化(Xu et al,1998)。
还有一种被称为 Lambert-Eaton 肌无力综合征的,以神经肌肉接头受损为主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与重
症肌无力的相似,但明显不同的是,以串刺激(频率为 20 至 50 HZ)诱发的肌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是逐次
增大,而重症肌无力的则是逐次变小,有实验表明,本病的病因是接头前 Ca 通道蛋白的自身免疫病(Vencent
等,1989) 。

2 乌贼巨突触

2.1 递质释放量与突触前动作电位振幅成正比
通常在乌贼巨突触的前纤维可记到 110mV 的动作电位和在后纤维记录到很大的突触后电位。若向实
验溶液 (人工海水) 加河豚毒素 (TTX) 用以阻遏电压门控 Na 通道,则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逐
渐变小,待前者降到约 40mV,后者消失。递质释放量与突触前动作电位振幅成正比。在可诱发递质释放
的去极化范围内(-40~-70mV),每去极化 10mV 导致递质释放增加 10 倍。若用 TTX 和四乙胺(12A)分别并
完全地封闭了电压门控 Na 和 K 通道之后,再向突触前纤维通去极化电流,则仍可诱发出正常值的突触后
电位。这又表明 Na+和 K+本身都不是诱发突触后电位之所必需。

2.2 Ca2+内流与递质释放
在脊椎动物神经肌肉接头标本已证明了 Ca2+内流是诱发递质释放的必要环节。但 Ca2+又如何影响递质
的释放过程? 在乌贼巨突触的实验中仍用 TTX 和 TEA 完全封闭了 Na 和 K 通道之后,由突触前纤维的阶
段式去极化可诱发出相应的阶段式 Ca2+电流 (图 2-12)。从图可看出,此 Ca2+电流无明显灭活过程,即只要
去极化存在,此电流便持续出现。
实验中向突触前纤维注射可显示 Ca2+ 浓度的色素 (fera-2)(图 2-13),再测定由一串刺激 (80Hz,0.5s)
引起的突触前胞内[Ca2+]的变化,结果如图 2-8 所示,在活化区处的 [Ca2+] 有了明显升高 (多个剪头处),
至少比邻近的非活化区的要高出 10 倍。这表明电压门控 Ca 通道在突触前膜的分布不是均匀的,而是显著
地汇聚在活化区。从 Ca2+流入至递质的释放之间的潜伏期仅约 0.2~0.3 ms。这又提示 Ca 通道应紧靠其作
用点,因在此时间内 Ca2+扩散距离不应大于少数突触泡直径之和。据估算 Ca 通道与突触小泡开口释放处
约距 2.5nm。
Llinase 将在乌贼巨突触上得到的资料绘成模式图,用以表示突触前动作电位、Ca2+ 电流、突触后电
位和动作电位的时间关系。在突触前动作电位开始下降时 Ca2+电流开始出现。所谓突触延搁便指这两者间
的时间间隔。

9
图 2-12 用 TTX 和 TEA 分别封闭乌贼巨突触标本的
图 2-13 在枪乌贼巨突触以 fera-2 技术显示,在
Na 和 K 通道后,将突触前轴突膜电位钳在 6 个去 2+
2+ 传 递 过 程 中 突 触 前 纤 维活 化 区 Ca 浓 度 升高
极化水平时记录到的相应的突触前 Ca 电流和突触
(由 80Hz 持续 0.5 秒的串刺激诱发)。
后电位。

2.3 Ca2+对突触泡的动员、停靠、着位和融合以及胞吐的调控
来自乌贼巨突触标本及其他标本的实验资料己证明了,突触前去极化,引起 Ca2+内流,显著地升高活
化区的 Ca2+浓度,便引起递质的量子式释放。突触泡假说又认为,递质量子贮存在突触泡内,并由位于活
化区的突触泡以胞吐 (exocytosis) 方式,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据估算青蛙神经肌肉接头约有 300 个活
化区,约有 106 个突触泡,但它们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较多地汇聚在活化区及其周围。如前所述,神经
肌肉接头每个活化区的突触前膜增厚呈棒状(但中枢突触活化区突触前膜增厚呈金字塔形)。在致密棒的两
侧有 1 或 2 行被认为是电压门控 Ca 通道的膜内颗粒。用电镜已观察到,突触活动时,突触前膜中有的大
颗粒出现变形与附近的突触泡出现与前膜融合现象(图 2-14)。
实际上,在同一时间内只有少数突触泡着位在活化区,作为可释放突触泡,大多数则是被肌动蛋白细
丝 (actin filament) 锚在活化区周围的贮备突触泡。因此,Ca2+进入胞内一方面可能经过几个步骤将被固定
在活化区周围的少数备用突触泡移至活化区,着位于那里的突触前膜;另方面又促进活化区内突触泡与前
膜的融合和开口放出递质。己得到了几种可能参与这些步骤的蛋白:

2.3.1 动员或解锚
在 Ca2+作用下将少数突触泡从细胞骨架上解锚下来, 使
之 成 为 可 释 放 突 触 泡 (releable vesicles) 的 过 程 称 动 员
(mobilization) 或解锚。已纯化了 4 种被称为 synapsins (I a,
I b,II a 和 II b) 的、由 4000 到 7000 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
蛋白可能参与这一过程。它们都是 cAMP—dependent kinase
(PKA) 和 Ca2+--calmodulin--dependent kinase I (CAM kinase
I) 的生理学底物,其中 synapin I 还是 CAM kinase II 的生理
学底物,并且已有资料提示,它们可能参与突触泡的动员。
用抗体标记的 synapsin I 实验显示,它应含在突触前膜靠近
突触泡部位。在试管中它们能和肌动蛋白丝结合,但如被
CAM kinase II 磷酸化,则其结合力变弱。将非磷酸化型
图 2-14 咆吐电镜图像(醛-鞣酸材料)
synapsin I 注射到乌贼巨突触的前侧轴突中可抑制自发与诱
在突触活性区处可见两个 SSV 的 Ω 样咆吐象(箭头)
发的递质释放的同时,该轴浆内的 Ca2+浓度却无相应变化;
10
若注射的是 CAM kinase II,则突触后电位振幅增大和持续时间延长。有假说认为,在安静时多数 synapsin
I 为非磷酸化型,由它们将突触泡锚在细胞骨架的肌动蛋白丝上。当以 CAM kinase II 被升高的 Ca2+ 浓度
而激活,则 synapsin I 被磷酸化,导致少数贮备突触泡的解锚。

2.3.2 停靠
将解锚了的突触泡摆渡到突触前膜的限定点的步骤称为停靠 (targeting)。停靠可能是在小分子 G 蛋白
作用下实现的。由脑组织纯化的蛋白 Rab 3a 和 3b,特别是前者可能参与这一步骤。在突触泡的膜上附有
几种小分子 G 蛋白,其中最多的是 Rab 3a。当它与 GTP 结合时为活化型。与 GDP 结合时为灭活型。有实
验表明,电刺激可使此蛋白从膜上游离下来 (Von Mollard 等,1991),但在包被小泡膜未能发现此蛋白
(Maycox 等,1992)。这提示 Rab 3a 可能以 GTP 和 GDP 转换方式将被解锚了的突触泡摆渡到突触前膜上的
限定点,即泊位。

2.3.4 着位
将被摆渡来的突触泡
又整齐地锚在限定点,即泊
位 上 的 步 骤 称 着 位
(docking)。着位就意味着需
要有既能与突触泡膜,又能
与突触前膜结合的蛋白的
存在。事实上,在所有细胞
内都发现了小泡着位
(vesicle docking) 现象。如图
2-15A 所示,在核糖体中合
成的分泌蛋白进入内质网
腔内,然后内质网膜形成内
含此蛋白的小泡,小泡离开 图 2-15 结构性小泡着位、融合和胞吐的分子机制示意 图 B 为图 A 的部分
内质网着位于高尔基器的 放大。
膜上,并与之溶合,将内含
的分泌蛋白释放到高尔基器腔内,还有些小泡往返于高尔基器小束 (cistemae) 之间,直到将分泌蛋白调制
成熟,形成成熟分泌蛋白的小泡,并移动和着位于细胞膜,再以胞吐形式释放内容物。这种发生在高尔基
氏器小束之间的小泡运输是持续发生的、Ca2+非依赖的现象,称结构性胞吐 (constitutive exocytosis),但突
触前膜的胞吐是 Ca2+ 依赖的,为调节式胞吐 (regulated exocytosis)。研究发现,两者有共同机制,唯一的
区别在于后者有一个“融合钳”(fusion clamp),即有一个在低 Ca2+浓度时存在着一种可防止着位小泡与泊
位突触前膜融合的机制。
关于结构性胞吐机制的分析研究可以说是从在无细胞系统实验中发现了 N-乙烯马来酰亚胺(N-ethy
maleimide,NEM,一种 SH 阻断剂) 可阻断上述高尔基小泡与高尔基束堆 (stack) 的融合现象后开始的,
即在此试剂的作用下高尔基束堆虽仍能形成小泡,但失去与小泡融合的功能,于是就有小泡集合在泊位膜
附近。利用这种实验条件分离和纯化了一种 NEM 敏感融合(NEM-sensitive fusion,NSF) 蛋白。这是一种
可溶性 ATP 酶,因此它又需要有一种胞浆蛋白,即可溶性 NSF 附着蛋白 (solution NSF-attachmentt protein,
SNAP) 将其附着在高尔基束堆的膜上。这种蛋白也己被纯化。这是在胞浆中普遍存在的蛋白。另一方面,
在小泡膜和细胞膜分别存在着可接受 SNAP 选择性作用的受体,即 SNAP 受体 (soluble NSF-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 SNARE) 分子。此分子却因分泌或释放系统的不同而各异。突触泡方面的 SNARE
(vSNARE) 为 synaptobreven (或称 VAMP);在突触前膜泊位 (target) 上的 SNARE 受体 (tSNARE) 为
syntaxin 和 SNAP-25。这三者都是有肽段露出膜外的蛋白,它们与 NSF 和 SNAP 的相互关系见模式图 (图
2-15B)。

11
2.3.5 融合 (fusion) 和胞吐 (exocytosis)
在结构式胞吐,当小泡被锚到泊位便发生融合和胞吐。但在调节式胞吐曾设想在结构式胞吐的基础上
有一“融合钳” ,在低 Ca2+ 浓度时可抑制胞吐。synaptotagmin 被认为是此融合钳的候补者。
这里还须提到,有几种阻遏和促进递质释放的毒素在过去的研究中,一方面起了有益的作用,另方面
它们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阐明。肉毒杆菌毒素 (botulinum toxin, BoTX) 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体外毒
素,共 7 种 (从 A 至 G 型),
它们的重链 (100kDa) 选择地与神经细胞膜结合, 并将有毒性作用的轻链 (5kDa)
移送胞内。BoTX 的毒理作用机制被认为是,由于轻链具有的内切肽链酶活性,可分解 VAMP 和 syntaxin。
如用黑寡妇蜘蛛毒 (α-latrotoxin) 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则引起 mEPP 发放频率明显增加,然后降低直至
其完全无发放。已纯化和克隆了此毒素的结合受体的多种异构体,统称 neurexin。

2.4 神经递质作用的终止和递质囊泡膜的再循环

2.4.1 有效的移走可以终止递质在突触后膜上的作用
当神经递质释放后,它的移走是通过酶的作用或者末梢及胶质细胞的重新摄取来完成的,末梢重吸收
是最常见的机制(图 2-16),儿茶酚胺类、5-羟色胺、谷氨酸、甘氨酸以及 GABA 都是被各自特异的、高
亲和力受体重新摄入末梢的,除此之外.胶质细胞也具有高亲和力的转运系统,用来摄取 GABA 和 5-羟
色胺,递质是与钠共同转运的,后者的跨膜浓度梯度为重吸收提供了能量。某些情况下,特定的药物可以

图 2-17 神经肌肉接头处基底层乙
图 2-16 在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末梢。递质回收的模式图。在肾上 酰胆碱酯酶的结构。乙酰胆碱酯酶的
腺素能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依赖于末梢膜上的 Na+依赖载体。随后, 催化亚单位形成三个单体,这三个单体
去甲。肾上腺素被转运到囊泡,以备再次释放。在胆碱能末梢,释放出的 通过二硫键结合成一个长的、胶原性的
ACh 经分解成胆碱和乙酸。胆碱被重吸收,用来合成新的 ACh。(NE:去甲 尾巴,目前认为,这个尾巴与基底层中
肾上腺素,Ch:胆碱) 的硫酸盐性胆索蛋白多糖相结合

阻断移走,比如,可卡因能阻断多巴胺的重吸收,这是该药物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基础。利用爪蟾的卵母细
胞作为表达系统,人们已经克隆了 GABA 的转运载体,它有 12 个跨膜段,在序列上与其他己克隆的载体
蛋白没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递质被转运进末稍后,则贮存于突触囊泡内并再次被释放,重吸收的效率非常
高。在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中的 50%要被末梢重吸收,如果这一过程被阻断,则神经对靶器官的作用
就会增强,说明重吸收实际上是限制了递质的生理作用。
从胆碱能末梢释放出的乙酰胆碱没有被直接回收,而是由乙酰胆碱酯酶分解成无话性的胆碱和乙酸
(图 2-16)。如上所述,胆碱被吸收入末梢用于新 ACh 的合成,在胆碱能突触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可以
延长递质的突触后效应。在脊椎动物,抑制胆碱酯酶则可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的麻痹,最终可致呼吸衰竭而
死亡,最常见的神经毒气(Sarin 和 Tabun)
、有机磷农药中毒或新斯的明对胆碱脂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可使乙酰胆碱降解受阻,使乙酰胆碱积聚,产生肌肉震颤的中毒症状,而解磷定作为有机磷中毒的特效解
毒药,则是通过使失活的胆碱脂酶活性恢活发挥治疗作用;美洲箭毒或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性地
与接头后膜的通道蛋白结合,但却不使 Na+通道开放,阻断接头信息传递使肌肉丧失收缩能力。
在神经肌肉接头,大多数乙酰胆碱酯酶与突触间隙的基底层有关。酶的催化亚单位通过二硫键与一
12
个长的胶原样的尾巴结合,后者附着于催化硫酸肝素——基底层的成分。在终板的基底层,高密度的乙酰
胆碱酯酶是传统组化染色的基础,这类突触酶可能是由肌细胞产生,然后存积到细胞外基质(图 2-17)。

2.4.2 囊泡膜再循环
突触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形成胞吐之后,囊泡膜去向如何,
是突触传递研究中的另一重要问题,囊泡膜必然要有一个回收的过
程,即膜再循环(图 2-18),否则突触前膜的表面积,将由于囊泡
膜不断的并入而无限的扩大。现发现有一种被称为小清亮突触囊泡
(small clear synaptic vesicles,SSV),其膜再循环的过程如图所示:
(1)小囊泡(SV)导入突触活性区并形成胞吐; (2)胞吐后的囊
泡 壁 与 质 膜 融 合 并 转 移到 非 活 性 区 的 质 膜 上 ; ( 3 ) 通 过 胞 吞
(endocytosis)陷落形成有衣小泡(CV);(4)进入胞浆内有衣小
泡外衣脱落形成新的突触囊泡; (5)与来自胞体囊状结构芽生的
SV 一起在终末内装载合成的递质,以备下一次的释放; (6)可能还
有部分再循环的囊泡回到胞体,并入质膜的囊泡壁还可内吞形成大
空泡。同胞吐一样,对膜再循环有不同意见,问题是囊泡膜是否能 图 2-18 突触囊泡膜再循环图解
转换成质膜?再循环的囊泡膜的成分是否与质膜混合?还是保持它 sv.突触囊泡;Az.突触前致密突起;

的原有成分,近年来 Ceccareli 等又做了进一步的工作:他们应用黑 cv.有衣小泡;sc.突触间隙。

寡妇蜘蛛毒提出的 αLTX 引起神经一肌接头处大量囊泡胞吐释放,同时又使其缺钙阻止膜再循环,导致了


质膜的表面积增加。这一次研究再一次证明了胞吐后的囊泡膜转移到质膜上。同时他们在此实验中用免疫

组化方法显示囊泡的 synapsin I 和 synaptophysin,在缺 Ca2 条件下阻断膜再循环时,也见此二种突触蛋白

分布于除突触前膜以外的质膜上,当用同样剂量的 LTX 在给予 Ca2 的条件下(不阻断膜再循环) ,此两种
蛋白又呈现在囊泡膜上,而质膜不再被标记。这一结果不仅证明了突触囊泡膜可转移到质膜上,同时也证
明了两膜的成分不是混合,再循环的囊泡膜仍保持原有的膜蛋白成分。

3 中枢化学突触
中枢神经系统中、还有神经节中的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虽与神经肌肉接头的基本一致,但无论其突触
前或后过程都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例如:① l 根肌纤维只与运动神经元轴突的 1 根分支形成 1 个接头,但
1 个中枢神经元一方面与多个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另一方面,它的轴突又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
② 脊椎动物骨骼肌终板只接受兴奋性输入,但中枢神经元不只接受兴奋,也接受抑制性输入。③ 参与神
经肌肉接头传递的只有 1 种递质 (Ach) 和激活 1 种受体 (nAchR),但在中枢除 Ach 外,被公认的递质已
有 8 至 9 种之多。此外尚有许多神经活性多肽参与信息传递。还有,1 个中枢神经元上有多种受体,从而
可接受多种递质的作用,它所释放的递质和神经活性物质也可作用于多种受体。④ 在正常情况下运动神
经元发出 1 个动作电位即可在所支配的肌纤维引起 1 个动作电位,但中枢神经元本身则需同时接受约 50
以上、由上位兴奋性神经元传来的动作电位的作用方可导致下位神经元产生 1 个动作电位。⑤ 与神经肌
肉接头相比,中枢突触有高度的可朔性。这对学习与记忆功能都极为重要。

中枢突触的结构特征
神经元的树突、胞体和轴突的 3 个区域上虽都有突触分布,但最常见的突触类型是轴突树突型
(axo-dendritic)、轴突胞体型 (axo-somatic) 和轴突轴突型(axo-axonic)突触。其中轴突树突型突触还可分
为形成在树突棘 (spine) 或树突干上的。至于树突和树突间和胞体与胞体间虽有突触形成,但不多见。轴
突从胞体发出的部位特称轴丘 (axon hillock)。这里胞膜中的电压门控 Na 通道的密度较高,其兴奋阈值较
低,如神经元的膜电位为-65mV,则在胞体处去极化 30mV,即至-35mV 方达阈值,但在轴丘处只要去极
化约 10mV。即到-55mV 便可达阈值。因此轴丘又被称为触发区(trigger zone),即神经元是否给出动作电位
首先是由这里决定的。在一些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树突上尚发现有 1 个或几个附加触发区,但它们远离胞体,
对神经元的兴奋性的影响较小,其功能意义尚不详。
13
依电镜观察所得资料,Gray 将中枢突触分为 I 型和 II 型。前者多分布在树突棘上,后者多分布在胞体。
如图 2-19 所示,Gray I 型的突触间隙稍宽 (约 30nm) (其间充填无结构基质)、活化区面积稍大 (1~2 μm)、
致密体 (dense projection) 和突触前膜特化较显著、突触后膜增厚明显,并且范围较大;Gray II 型的突触
间隙较窄 (20 nm) (其间无或很少基质充填)、活化区面积较小 (小于 1 μm2)、其致密体和突触前膜特化不
显著和突触后膜虽有增厚,但面积小也欠明显。尚有报道,Gray I 的突触泡为圆形,Gray II 为椭圆形。

图 2-19 高等动物中枢突触中最多见的两种精细结构类型:GrayI 和Ⅱ型


在中枢突触中发现的突触泡也有一定的多样性,除在有些突触可观察到直径约 30~60 nm 的、被认为
是贮存 Ach 和氨基酸类递质的透明突触泡,尚有直径为 70~150nm 的、带芯突触泡,还夹杂着不同电子
密度的直径较小的突触泡。这些可能是含神经活性多肽的小泡。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