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5

Care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病 人 護 理



國立台南護專
陳雪 老師
DM
 DiabetesMellitus 來自希臘文,
Diabetes 指虹吸管, Mellitus 指
蜜或甜之意,即指排泄出含有糖
分之尿液,中醫記載中有謂“消
渴症”
DMp.462
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是由於
胰臟蘭氏小島的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不
足或胰島素利用不良,因而使血中葡
萄糖持續過高的現象。是一種慢性葡
萄糖新陳代謝障礙而引起的疾病,同
時也會造成體內碳水化合物、蛋白質
與脂肪的代謝異常。
DM ( 台灣醫界 46(1))
 1997 年亞洲地區糖尿病人數約為
1 億 2 千萬人,到了西元 2001 年
,糖尿病人數已增加到 1 億 7600
多萬人左右,增加的幅度在四年
內約達 40% 。
DM ( 台灣醫界 46(1))
糖尿病增加的趨勢,其原因
是伴隨高危險因子之加成作
用如「糖尿病隨著年齡的增
加而增加(得病的比較危險
值約為 1.78 倍)
「糖尿病家族史(得病的比
較危險值約為 3.09 倍)」
DM ( 台灣醫界 46(1))
   「遺傳因素」、「種族因素」和「外
在環境因素」、肥胖( BMI 大於 35
kg/m2 )時,得病的比較危險值約為
93.2 倍
   飲食(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型
態得糖尿病的比較危險值約提高為 3
倍)、不運動及生活城市化等
糖尿病增加的原因
以上原因以下兩種扮最重要
角色 :
糖尿病家族史
 外在環境因素
DM ( 當代醫學 31(2); 台灣醫界 46(1))
在台灣地區,估計約百萬人
有 DM,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
亡原因的第 4 名,同時健保
花費在糖尿病及其相關併發
症上的費用,每年超過新台
幣 350 億元
DM
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但是其所
引發或伴隨的慢性併發症,如慢
性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失明、
截肢等,卻是造成上述死亡、殘
疾、個人或社會經濟負擔的主因
最新分類標準( ADA1997 版
) ( 臨床醫學 42(1); 基層醫學 18(10))
• 第 1 型糖尿病(自體免疫型及不明原因
型) - βcell 破壞
• 第 2 型糖尿病 - insulin 阻抗與分泌缺陷
• 其他類型 - 各種基因缺陷及一些因素所致
  ( 甲 )β 細胞基因缺陷致功能不全
  ( 乙 ) 胰島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 丙 ) 外分泌性胰臟疾病
分類標準之其他類型
  ( 丁 ) 內分泌異常
  ( 戊 ) 藥物或化學藥品引起
  ( 己 ) 感染症
  ( 庚 ) 不常見的免疫性糖尿病(例如:抗
胰島素接受器抗體、 Stiff-man 症候群等
等)
  ( 辛 ) 其他基因異常症候群合併糖尿病
四 妊娠糖尿病 (GDM)
年輕 DM 分類 ( 基層醫學 18(10))

 Type 1 DM
 自體免疫
 多種基因之相互作用
 環境因素
 年輕 DM(MODY;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young)
 早發性 type2DM
DM 前身分類 
 葡萄糖耐量減弱(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指飯後 2 小時血糖
介於正常與糖尿病之間( 140~200
mg/dl )
 空腹葡萄糖耐受不良(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指空腹 8~12 小時之
血糖值介於 110~126 MG/DL
 妊娠性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懷孕期間胎盤分泌的
激素,使血糖暫時升高
DM 常見原因 
• 自體免疫反應: 85% 之 IDDM 病人
血中含有對抗胰島細胞之抗體
• 基因遺傳:遺傳因子與非胰島素依賴
型糖尿病 (NIDDM) 有絕對的關係
• 環境因子:飲食過多、肥胖、運動量
減少等
• 病毒感染
DM 常見原因 
5. 其他:
  (1) 毒物
  (2) 藥物:生長激素、類固醇等會使血
糖上升
  (3) 胰臟、胰島細胞之疾病或異常:如
慢性胰臟炎
  (4) 長期壓力
DM 比較 
Type I (IDDM) Type II(NIDDM)
1. 幼年發病型 1. 成年發病型 DM(>40
DM ( <30 歲) 歲)
2. 佔 10% 2. 佔 90%
3. 多為急性發作 3. 多為潛伏漸進進行
4. 體重正常或較輕 4. 80% 為肥胖者,高遺
傳性
DM 比較 
5. β 細胞幾乎無功能 5. 50%β 細胞仍有功能

6. 需終生注射胰島素 6. 飲食、運動、口服降
(Insulin) 血糖藥優先使用,若效
果不佳,可注射胰島素
(Insulin)
7. 易出現低血糖及酮酸 7. 易出現高血糖高滲透
血症 (D.K.A) 壓、非酮姓昏迷
(H.H.N.K.C.)
DM 生理病理機轉 p.464  
• 胰臟的蘭氏小島含 α 細胞及 β 細胞, α 細胞
可以合成升糖素 (glucagons) , β 細胞則能
合成胰島素 (insulin)
• 胰島素的作用:
  (1) 促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內
  (2) 抑制肝內的肝醣轉換成葡萄糖
  (3) 增加 ATP 的生成及葡萄糖的消耗率
  (4) 抑制蛋白質分解轉變成胺基酸產生能量
  (5) 抑制脂肪分解產生能量
DM 生理病理機轉 
3. 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缺乏時,會阻斷身
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於是葡萄糖堆
積在細胞外,造成高血糖,滲透壓增加
,造成細胞內脫水。
 當血糖超過腎閾質 (180 mg/dl) 時,尿中
會出現葡萄糖 (glucouria) ,又稱為滲透
性利尿。
DM 生理病理機轉 
4. 葡萄糖為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當胰島素
不足時,對葡萄糖的利用不良,此時蛋白質
與脂肪會被分解作為能量來源。
 因蛋白質同化作用受阻,形成負氮平衡
(Negative Nitrogen Balance) ,造成組織細
胞的破壞與耗損,使得個案有飢餓感、體重
減輕等問題,導致多吃 (polyphagia) 及體重
減輕的症狀。
 
DM 生理病理機轉 
4. 脂肪分解除產生能量外,亦會使游
離脂肪酸及酮體增加,游離脂肪酸
會導致脂肪沉積於血管壁上,形成
慢性的大小血管病變,如動脈粥狀
硬化。酮體增加會導致酮酸血症
(ketosis) 及酮尿 (ketouria)
胰島素缺乏的生理病理機轉 
Insulin 缺乏或利用不良
DM

葡萄糖利用不良

血糖上升 蛋白質分解 脂肪分解

細胞 滲透性 能量 飢餓多吃 能量 游離酸 酮體


脫水 利尿 體重減輕
動脈 酮尿 酮酸
硬化 血症
臨床症狀與護理評估 
• 多尿 (polyuria)
• 多渴 (polydipsia)
• 多食 (polyphagia)
• 體重減輕 (body weight loss)
• 視力減退:視網膜病變或白內障引起
• 皮膚、會陰搔癢
• 傷口不易癒合
• 疲倦、虛弱
WHO 診斷 DM 的檢驗值標準 ( 台灣醫界
45(8) )
Whole blood Whole blood Plasma Plasma
Venous capillary venous capillary

DM fasting ≧110mg/dl ≧110mg/dl ≧126mg/dl ≧126mg/dl


DM 2h PPG ≧180mg/dl ≧200mg/dl ≧200mg/dl ≧220mg/dl
IGT 2h < 110mg/dl < 110mg/dl < 126mg/dl < 126mg/dl
fasting ≧120 < ≧140 < 200 ≧140 < ≧160 <
IGT 2h PPG 180 ≧100 < 110 200 220
IFG fasting ≧100 < < 140mg/dl ≧100 < ≧110 <
IFG 2h PPG 110 126 126
< 120mg/dl < 140mg/dl < 160mg/dl
飯後血糖症

 PPG
 post prandial glycemia
IFG 處理流程 ( 台灣醫界 45(8))
Diabetes Random Diabetes
excluded ≦99 ≧200
glucose

Diabetes <110 Fasting ≧126


glucose Diabetes
excluded
110~126

IFG
To dianose IGT In absence of IFG

Diabetes
2h glucose<140 OGTT 2h
No IGT glucose≧200
2h glucose 140~200

IGT
DM 診斷 ( 台灣醫界 45(8))
 1997 年美國糖尿病協會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公佈新的糖
尿病診斷標準
 以空腹 8 小時血漿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 ,大於等於
126mg/dl)
DM 診斷 ( 台灣醫界 45(8))
 有糖尿病典型症狀,加上任何時
間血漿血糖大於等於 200mg/dl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也在 1999
年修正其 1985 年舊的標準
DM 診斷 ( 台灣醫界 45(8))
 以空腹血糖檢查比 75 公克口服葡萄
糖耐量測試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更具診斷價值,並且
明定以 75 公克 anhydrous glucose
做 OGTT 檢查
 測服用 75 公克糖水後 2h
glucose ,若此血糖質大於等於
200mg/dl 則為糖尿病
DM 診斷
 介於 140 至 199mg/dl 稱為葡萄糖耐
性不良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 正常空腹血漿糖小於 110mg/dl , 若
血糖介於 110 至 125 ,則定義為空
腹血糖異常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DM 診斷 ( 台灣醫界 45(8))
WHO 建議所有發現空腹血糖
異常 (IFG) 之患者,皆須接受
進一步 75 公克 OGTT ,測二
小時後血糖,以確認其是否
符合糖尿病標準(大於等於
200mg/dl )﹔
DM 診斷 ( 台灣醫界 45(8))
 或為葡萄糖耐性不良( 140 至
199mg/dl )
 或單純為空腹血糖異常(小於等於
139mg/dl )
 隨機 (random) 抽血沒有空腹情況下,
glucose 小於 100mg/dl 屬正常血糖﹔大
於等於 100mg/dl 至 200mg/dl 之間,仍
需另日再測空腹血糖。
DM 診斷 ( 台灣醫界 45(8))
對於無症狀群眾的糖尿病篩
檢而言,建議 45 歲以上應每
三年檢測一次血糖, 65 歲以
上每年一次, 45 歲以下若有
危險因子,則應密切追蹤,
不只三年一次
DM 高危險因子
• 年齡超過 45 歲者。
• 有家族糖尿病史者,特別是第一等親
者。
• 肥胖,特別是腹部肥胖型者(國人
BMI 大於 24kg/m2 ,或腰圍男性超過
90cm 而女性超過 80cm 者)。
• 有高血壓 ( 血壓超過 140/90 毫米汞柱
) 病史者。
DM 高危險因子
5. 有血脂肪異常者 ( 高密度之膽固醇值小於
40 mg/dl 或三酸甘油脂超過 150 mg/dl) 。
• 有空腹高血糖或葡萄糖耐受性異常者之病史
者。
•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或曾產下體重過重之嬰
兒 ( 超過 4000 公克 ) 者
• 出生時之體重偏低者 ( 即低體重之新生兒 )
DM 高危險因子
有人主張空腹血糖異常 (IFG)/
葡萄糖耐受性不良 (IGT) ,是
介於正常血糖與糖尿病中間
的一個過度階段, IGT 更易
進展 (progression) 成糖尿病
DM 高危險因子 ( 台灣醫界 45(8))
 導致IFG/IGT 進展成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為中樞性肥胖、日常活動量不足、年
紀過大、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型糖
尿病過去史、高脂肪飲食、胰島素阻抗
性、及高血壓。
 無症狀高血糖除了定期追蹤血糖及糖化
血色素之外,還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無症狀高血糖治療方向 : ( 台灣醫界
45(8))
 糾正不正常生活型態
 控制理想體重
 以 DM 標準做飲食控制
 規律運動
 積極治高血壓 高血脂
 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 澱粉脢抑
制劑 ) 可能有助於預防或延緩發展成 DM
實驗室檢查
Blood glucose test:
F.B.S(fasting blood sugar)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sugar
OGTT
Urine glucose test
HbA1c
C-peptide
OGTT( 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 44(8))

 成年人以 75gm 為標準劑量


 小孩以 1.75mg/kg, 最高為 75gm
 檢查 GDM 則 需以 100gm 為準
 OGTT 正常 , 即 120 分 <120mg/dl
 DM, >200mg/dl
GDM 診斷方法 ( 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 44(8); 臨
床醫學 42(1))

 不用空腹 , 先以 50gm glucose 做篩檢 ,


60 分後 BS>=140mg/dl, 視為陽性 , 應做
標準試驗 .
 服 100gm glucose 後檢驗 ,
 0 分… ..105mg/dl 60 分… ..
190mg/dl
 120 分… ..165mg/dl 180 分… ..
145mg/dl
 若四點中有兩點超過限值 , 及符合
實驗室檢查

Urine glucose testp.467


 blood sugar>180mg/dl 會出現尿糖

Glycosylated hemoglobins-HbA1c
葡萄糖分子會與血色素結合成糖化血
色素 , 可反應過去 2-3 個月內平均值
正常 :<6%
血糖控制之目標 ( 中華民國內分泌暨 DM 學會會
訊 88/5; 國防醫學 30(6)); 台灣醫界 45(4); 基層醫學 18 (5)

          正常 目標 其他處置
空腹平均全血血糖 mg/dl <100 80-120
<80/>140
睡前平均全血血糖 mg/dl <110 100-140
<100/>160
空腹平均血漿血糖 mg/dl   <110   90-130
<90/>150
睡前平均血漿血糖 mg/dl <120 110-150
<110/>180
糖化血色素(%)    <6 <7 >8
飯後 2hrs <140 <140
老年人血糖控制指標 ( 台灣醫界 44(3))

 HbA1c
<7%
 空腹血糖 <140mg/dl
 飯後血糖 <180mg/dl
飲食的調整 ( 中華民國內分泌暨 DM 學會會訊 88/5)
1. 飲食調整:要考慮質和量的的問題。如
降低熱量的攝取,同時減少脂肪之攝取
( 小於總熱量的 30%) 、降低飽和脂肪酸
的攝取 ( 小於總熱量的 10%) 、而增加纖
維素的攝取 (1000 大卡的熱量需 15 公克
以上纖維攝取 ) 。
營養的計算 p.469

總熱量=理想體重 x 每公斤體重所需
熱量
理想體重 (IBW) 計算程式
  男性 ( 公斤 ) =身高 ( 公分 )-
80x0.7
  女性 ( 公斤 ) =身高 ( 公分 )-
70x0.6
   
營養之計算 p.470
        超重 理想體重 薄瘦
家務事或辦公室 20-25 30 35
工作
工作需經常走動 30 35 40
但不粗重
粗工作 35 40 45
六大類食物代換 p.471
 二份主食:蛋白質 4 克、糖類 30 克、 140 卡

 半碗飯=一碗稀飯 = 兩片土司=半個饅頭
 一份低脂奶類:蛋白質 8 克、醣類 12 克、脂
肪 4 克一杯脫脂奶粉 3 平匙 (80 卡 ) 一杯低脂
奶粉 (120 卡 ) , 3 湯匙脫 ( 低 ) 脂奶粉=一小
杯脫 ( 低 ) 脂鮮奶
 一兩肉類:蛋白質 7 克、脂肪 3 克、 55 卡、
兩湯匙肉鬆、 35 公克魚肉、瘦肉、 35 克油豆
腐、 110 克豆腐。
六大類食物
 一份油脂: 45 卡,植物油一茶匙 ;15 麗花生
米。
 一份水果:醣類 15 克, 60 卡。
 一個橘子 ( 中 )= 一個柳丁 ( 中 ) = 1/2 個水梨
=一個蘋果 ( 小 ) = 5 個荔枝= 10 粒葡萄= 2
力蓮霧= 1/2 條香蕉
 一份蔬菜:蛋白質 1 克、醣類 5 克, 25 卡
100 公克綠葉蔬菜 ( 空心菜、小白菜、芥菜、莧
菜)
= 100 公克瓜類 ( 冬瓜、刺瓜、苦瓜、小黃瓜 )
= 100 公克荀類 ( 茭白荀、綠竹荀 、玉米荀、 )
代糖產品
 阿斯巴甜代糖:         
 如:益富金美適甜代糖、保健甜代糖、 三多甜
代糖、 思維樂低熱量糖。對熱不穩定,適合沖
泡或不需煮沸之食物。
 糖精代糖:               
如:三多蜜而康,耐受性佳,可加熱食用。
 醋磺內酯鉀               
如益富煮甜甜、思維樂熱甜甜,耐熱性佳,可
與食物一起加熱食用。
Alcohol and Diabetes
 空腹時喝酒,會加速降血糖藥作用造成
低血糖。宴席上因為多喝酒而減少食慾
,有可能造成低血糖反應。
 飽食狀態下喝酒,則會使血糖上升,酒
也有大量的糖分,含糖量過高的酒類,
如:烏梅酒、玫瑰紅、甜葡萄酒、香檳
酒、紅酒、水果酒等,糖尿病患少喝為
宜。
Alcohol and Diabetes

 酒精本身也會傷害神經,加重糖尿
病患者擔心的神經病變問題。
 如果飲酒,就要將脂肪的份數扣除。
      ( 一份酒精代換= 2 份脂
肪= 90 大卡熱量 )
Alcohol and Diabetes
 In adult with diabetes,light-to-moderate
alcohol(5-15g/day)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M 飲食建議量 ( 中華民國內分泌暨 DM 學會會
訊 88/5)
 蛋白質─佔總熱量的 10-20 %    
 均衡飲食之建議: 1g/kg
特殊情況之建議量:
  (1) 肥胖─控制熱量時應提高蛋白質的
攝取 (15-20%) 以儲存體質量。
  (2) 生長期 ( 兒童及青少年 ) 和懷孕期兒
─需要較多蛋白質 1.5g/kg 供給生長發育
或胎兒生長。
DM 飲食建議量
  (3)老年人─平日供給 0.8g/kg 的蛋
白質,有慢性病或急性代謝性疾病
時,需增加攝取。
  (4) 糖尿病腎病變─視病患之前的
飲食狀況,給予 0.6-0.8g/kg 蛋白質
,減緩腎臟加速惡化。
  
DM 飲食建議量
 脂肪─蛋白質的量固定後,其餘的熱量
就由脂肪和醣類供應。其比例則是病患
之體重、血脂質 (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 )
而定。
 【 ADA 對糖尿病患者建議:將碳水化合
物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熱量
(CHO+MUFA) ,佔總熱量 60% 以上,
而飽和脂肪酸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各佔
總熱量 10% 以下】
DM 飲食建議量
體重和脂肪正常時,脂肪佔
總熱量 30% 以下,脂肪的來
源由飽和、多元不飽和、單
元不飽和三種各佔 10 %,膽
固醇量 300mg 以下
DM 飲食建議量

 血中三酸甘油脂高時,則將醣類比率降
為 40% 相對提高了脂肪為 40% 。主要
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提供。
 n-3 脂肪酸有增進胰島素脂敏感性,改善
胰島素阻抗性 (Insulin resistance) ;可
以降低血小板脂凝集,降低血液之黏稠
度,減少心血管阻塞;也可藉由增壓素
(vasopressor) 來降低血壓。
DM 飲食建議量
 碳水化合物─熱量主要來源    
     含碳水化合物得食物有較
大的體積,較低的熱量密度,尤其
是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它們可以減
緩醣類和脂肪的吸收,延緩血糖上
升,它們又有飽足感,能控制體重

碳水化合物

VLDL ;降低
 但過量的攝取會產生較多
脂蛋白分解;促進腎臟流失鈣,加速骨
質疏鬆發生。至於果糖或葡萄糖的使用
,並非完全禁止,但須在血糖、體重、
血脂肪控制良好的條件下,佔總熱量
20% 內供應。
DM 飲食建議量

 纖維素─不被腸胃酵素吸收的多醣類 
纖維素分成水容性及非水容性兩大類,
功能不同。控制血糖之機轉:一為纖維
吸水膨脹後產生黏性,在胃中停留時間
長,在小腸內壁水分層增厚,糖吸收速
度減緩,使飯後血糖較平緩。
纖維素

 一為纖維攝取時,因咀嚼次數增
加,熱量又低,容易有飽足感,
可避免肥胖。每日膳食纖維建議
量為 25-35 公克。
維生素和礦物質
1. 抗氧化劑 ( 維生素 C&E) :能清除自由
基,抑制脂質過氧化,預防冠狀動脈心
臟病有明顯的效果。
2. 鉻 (Chromium supplement) :是胰島素
與其接受體之間的橋樑,能加強胰島素
功能。
3. 釩 (Vanadium) 利於細胞代謝葡萄糖、
脂肪。
維生素和礦物質

4.alpha lipoic acid :刺激胰島素活性,扮


演葡萄糖轉變為能量的角色。
5. 鈉 (Sodium) :鈉的攝取應限制在
2400mg 以下。
6. 鎂 (magnesium) :可視為血管擴張劑,
也影響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控制
血壓扮重要角色。
運動治療 p.472
1. 運動治療的注意事項          
(1) 運動的時間最好在飯後兩小時。   
(2) 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勿在注射後一小時內
以及作用高峰期作運動,以免加速胰島素吸收
,導致運動期間低血糖。 
(3) 勿在空腹時做運動,以避免低血糖。
  (4) 運動應採漸進式增加。
(5) 隨身應攜帶糖果、果汁、餅乾及識別卡。
(6) 若血糖超過 240mg/dl 、有尿酮出現、發燒
或其他疾病尚未控制好,暫時勿做運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