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年代 都市計畫(建築)相關 與市街空間改造相關

1668 建唭里岸慈生宮祀媽祖 以寺廟及祠堂之廟埕廣場以及合院明堂為


主要開放空間

1684 清將台灣納福建省

1723 設淡水廳於新竹

1738 建艋舺龍山寺
1746 建蕃薯市於艋舺新興宮
1758
1874

1875
1878 府後街(館前路)
1879 公告城內民間建築方式及土地使用
規模,為台北府城第一個都市計畫案
1880 建西門街
1880 建北門街
1880 建台北府衙、文廟、考棚、家廟
附近其他道路
1884
1885
1885 台灣建省,設省會於台北城,成為全台
的政治中心
1886 組興市公司建石坊、新起及西門三街
1886 設機械局
1887 林維源及李春生見千秋及建昌二街(貴陽
街)為台北市洋樓地景之始
1887 興建大稻埕火車站(建台北基隆鐵路)
1889 大稻埕淡水河鐵路橋樑竣工
1889 獅球嶺鐵路隧道竣工
台北及基隆段鐵路竣工
1893 鐵路全長已達189 華里、
邵友濂力陳鐵路經營之難
而准奏停建
1896 聘請英國K.Burton 進行上下水道計

1896 官廟保存諭示

1896

1897

1897
1898
1899 實施公用及官用目的用地其土地
保留收的規定
1899 市區計畫事業預定地(公用及官
用)土地使用限制令
1900 公佈台灣家屋規則及其施行細則
,制度化「檐庇步道」地景形式
1900 公告台北城內市區計畫
1900 年台北城牆及西門拆除(至1904 年)
1901 建台北火車站(1941 改建)
1901 公告台北城外南方市區計畫
1904 拆除台北城牆
1905 築三線道(城垣遺址)
1905 台北市區改正計劃
1906 規劃西門圓環

1902 成立台北基隆市區計畫委員會
(1910解散)1905.5.25 公布土地
登記規則
1906
1910 闢建東西南北三線道路、台北州廳
成立台灣總督府市區計畫委員會 前廣場及圓環、東門圓形、東三線圓形、
1910頒布台灣市區計畫委員會規程 南門橢圓公園、小南門圓形、西門橢圓公
(1936 廢止) 園、北門圓形之綠地並種植街路樹或綠蔭

1910 成立總督府土木課,負責土木、
都市計畫規劃事務
1911 台北廳直轄地區分為艋舺區、大
龍峒區、大稻埕區
1912 進行台北市區改正
1913 始用鋼筋水泥修築淡水河堤岸
1914 始建台灣牌樓厝,規定以三樓洋樓為主
1917 實施土地重劃
1918 公 街路取締規則
1920 台灣地方制度改制(台北市制之
始,正是設市,人口17652 人)
台北改制為台北市
1924 台北州署訂定道路修改計畫
開始京町改建、台北橋改建竣
1925 工
1926 台北至基隆公路汽車駛行
1926.5 京町市容改築完工
1927 北門街改建
1929 台北後火車站完工
1930 公 土地法 亭仔腳改用公制為設36.4m
1932 公告大台北都市計畫 延伸小南門街直通北門(延平北路)
台北市市區計畫委員會開會決定
1932 大台北市區新計畫
公園道第1 號、第2號、第34 號
1933 路線等實施建築管理1935 年松山機場完

1935 草山市區計畫及建築管理
頒布台灣都市計畫令及
1936 其施行細則、頒布台灣都市計畫關係土
地區劃整理登記規則
擴大台北州其他地區指定7m以上
1937 頒布台北州建築物限制規則
道路,應留設亭仔腳,並沿用公制
發布地域決定標準(為土地使用
1938 分區計畫規範
建直興市場

1939 國民政府頒布都市計畫令
1940 台北車站改建
公告北門町台北驛站前廣場都市
1941 計畫
公告第一號飛行場松山機場都市
計畫
修正台北市都市計畫
1946 年廣場、圓環及綠地面積為
1946 訂定中華民國憲法
71,638 平方公尺
台北市劃分為十區,設立十個區公所
1946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為
1947 省政府
台北市取締違章建築暫行罰則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著手原總督府
廳舍修復計畫,分6期進行廢町名改今街

1948

台灣省政府在台北市建500 幢住
1949
宅以解決房荒問題

1950 定台北為省轄市

1951 因作戰關係,開放空間出現防空壕

1952

1953
1954 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47 條)
1956 實施都市平均地權
嚴格規定公路兩側使用方式,
1957 以免影響交通以區域發展角度檢視都市開
放空間系統
1958 台北市市政建設委員會成立
1964 都市計畫法第一次修正(共69 條)

1967
1969 公佈台灣北部區域
建設計畫
1970 訂頒中央法規標準法
1971 實施建築師法 愛國西路兩側列為特定區,
建物高度不得低於30 米
1972 公佈國家公園法(計30 條)
1974 發布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臨 青年公園正式開放
時建築使用辦法 闢建介壽公園
公佈台北市建築管理規則
發布都市計畫法定期通盤檢討實施
1975 辦法
1977 全面實施平均地權 西門町特定行人徒步區開始實施
建設局輔導300 戶市民
設置簡易屋頂花園
闢建公園綠地採不同形式、每行政區至少
二處公園以上,以盲人、傷殘、交通及敬
老四個公園形式修建
1979 訂定台灣綜合發展計畫

內政部通過信
1980 義計畫區都市計畫
公布台北市公園管理辦法
1981 信義計畫區內實施都市設計審議 舊台北火車站拆除
公佈縣市綜合發展計畫及其實施
要點
1982 立法院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一次修正都市計畫法台北市施
1983 行細則
訂頒台北市都市更新實施辦法
1984 修正建築法
1985 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
發佈「首都核心區細部計畫」為「修訂忠
孝西路、中山南路、愛國西路、縱貫鐵路
所圍地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
1986

修訂信義路、金山南路、和平東路、羅斯
1987 福路、中山南路所為地區細計畫第二次通
檢暨配合修訂主要計畫
第三次修訂都市計畫法(修正地
1988 49 至51 條及增訂50 條之1)
第二次修正都市計畫法台北市施
行細則
第一次修正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
管制規則
公共設施保留地取得期限(15 年
內要取得
成立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擴大
全市都市設計審議
1989
1990
1991
1992
台北市都市計
第三次修正都市計畫法台北市施 畫委員會通過商業區通
1993 行細則 檢案(原商939 變為1316
公頃)
公佈修訂台北
車站特定專用區主要計
第二次修正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 畫案及細部計畫案(府都
管制規則
秘第八二0 六一二六一
號)
1994 公佈省縣及直轄市自治法
函頒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管制審議
1995 行政院核定加強推動環境影響評估方案
作業程序
北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
經建會檢討修訂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及研
1996 訂國土開發計畫法
研訂城 計畫法
台北市開始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畫
1997 公佈新市鎮開發條例
1998 實施都市更新條例
原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管制審議
1999 委員會修正為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
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
與社會文化因子相關

賜姓熟番,效漢俗
清廷依欽差大臣沈葆楨建議並派船護送鄉試士
赴福建會考

「六三法」,採委任立法授權總督府
頒布法律

公布修正台灣總督府地方機關組織規
程,重新劃分全台治理區域

設大稻埕警察署
改正地方制度,改六縣為三縣

「三一法」授權總督府律令及命令權
,惟不可牴觸日本國

廢科舉制度
始政40 周年台灣博覽會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再次公告除表列法
規外其餘自隔日廢除
實施交通新規定改一律靠右走

為抑制惡性

通貨膨脹,物價飆風,各公會組織
評價委員會以評定物價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成立
台灣省政府舉辦第一屆台灣省博覽會,介壽館
(總統府)為會場之一

國民黨撤退來台

實施台灣戒嚴令
實施三七五減租土地改革
開始實施地方自治
邁入白色恐怖時期
因韓戰而恢復美援
公地放領
本市沿用日式地名,經議會重新改訂
原有町均改為段
中日重新建交
實施耕者有其田
發生越戰(至1973)
改制時,本市計有廣場八處,圓環十一處,綠
地十四處。

高雄美麗寶島事件
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

台北市立美術館啟用

民主進步黨成立
舊台北車站拆除
木柵動物園正式開幕

解嚴
台北火車站落成
經建會同意基隆河截彎取直案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建國高架橋下新生假
日書市正式開幕

立法院通過核四興建
首都推動首都核心
區計畫

李登輝登選第一任台灣民選總統
對總統府廣場舉辦我對總統府前廣場規劃構想
之全民徵圖活動
台北新公園改名為二二八紀念公園
拆除中山14、15 號公園預定地違建
廢省長選舉及省議會
年代 都市計畫(建築)相關 與市街空間(改造)相關

天津條約中的淡水港界擴充(包括艋舺
1862
及大稻埕),大稻埕興起。

1866

1869

1870
1872
1875
1878
1880
1881
1882

1884

1885

1887

1891
1893
1894
1895
1898
1901
1905

1908

鐵路運輸重要性取代河港功能,基隆港
1916 貿易額超越淡水,成為全台第一大港。
淡水港出口的貨物由原先占全台百分之
1920 七十減為百分之十一,大稻程逐漸衰
落。
1945
1947
基隆港正式取代淡水港地位,大陸貨品
1905 改在基隆卸貨再轉運至迪化街對外批
發。
1953 推動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與社會文化因子相關

英人杜特引入茶樹、樹苗
,設精緻場於艋舺。
由林右藻發起興建之媽祖
廟『慈聖宮』落成。台灣茶葉出口直銷往美
國,茶開始程為台灣北部最重要的輸出品。
茶葉精緻廠移入大稻埕。
大稻程五大洋行設立。
華商加入大稻埕茶葉貿易。
發起興建法主宮。
台灣對外貿易南北重要性翻轉,由南重於北變
成北重於南。
包種茶開始生產。
台北府城興建完成。
中法戰爭爆發,劉銘傳炸船沉於淡水河口,以
堵港政策防止法軍侵入,卻使淡水河淤積情形
加劇。
劉銘傳任台灣巡撫,開始積極建設台灣,將重
心集中北部發展。
鐵路開始興建,由大稻埕開始往北移築,設全
台第一個火車站。
劉銘傳設立『茶郊永和興』,如今日之同業公
會。
大稻埕至基隆段鐵路興建完成。
大稻埕至新竹段鐵路興建完成。
日據時代開始。
台北府城正事程為台灣省會。
淡水河沿岸可容納船隻。
日人建設淡水鐵路。
興建忠孝西路現址之火車站,縱貫鐵路完成,
開創以大稻埕為中心的三個同心圓商圈。

台灣光復,日據時代結束。
基隆港務局為應行政業務需要,於淡水地區設
立淡水辦事處。
年代 都市計畫(建築)相關 與市街空間改造相關
康熙48年 漳泉二地移民著手開荒 漳泉移民漸集漸多再從大溪口東方的
最初在沙麻厨社大溪口蓋茅屋從此開 曠地新築民房,而形成一個小小的市
墾漸漸的進展 街(番藷市街),也是艋舺建街的端緒

乾隆5年 三邑人士建龍山寺 在番藷市至龍山寺之間又新見了舊


街、新店街、龍山街

乾隆11年 建立天后宮、福德宮 建媽祖宮口街、土地後街


此時艋舺就以天后宮為中心,漸漸向
東發展

乾隆55年 建立水仙宮、清水岩祖師廟、啟天 建大眾廟口街、水仙宮街、夏新街、


宮、設置料館、增建民房、旗亭妓院 頂新街、土地前街

咸豐3-9 建立青山宮清水巖祖師廟被摧毀
年間

光緒12年

光緒21年 日本據台後並無具體之都市計劃,僅
有應急之衛生工程

光緒25年 第一次市區改正計劃
內容包括就有道路之改建、新設道路
之訂定

光緒27年 第二次市區改正計劃
內容包括水溝改善及新設計劃

民國34年 完整的市區改正
進行道路拓寬,此時的市街觀瞻漸漸
具有近代都市美觀了
與社會文化因子相關

ss
因街道發展關係而促進了行郊的發達

各郊商為了祀奉共同的主護神水仙主而建廟與街,
此時期艋舺對外貿易大為躍進,亦是艋舺達到繁華
極點

發生分類械鬥,部分戰敗漳仁遁入大稻埕,奠定後
來大稻埕發展的基礎,後來又發生流行瘟疫艋舺地
方漸衰敗

劉銘傳初任台灣巡撫選擇大稻埕為商業區,急速增
加了大稻埕的繁盛,反之艋舺地區一步一步走向衰

日軍入寇、攻陷台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