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閱讀能力評估

試卷 一 應





(1) 閱讀策略

(2) 分類文體概述
★ 記敘
★ 說明
★ 描寫
★ 抒情
★ 議論
1 閱讀策略

掌握字義
以下是一些認讀字詞的方法:
(1) 辨識字形:掌握漢字的字形,對認讀文字有幫助。如示是古代的神祇,其偏旁的字和
祭祀有關,遇上「祭」
、「祠」等字詞時,可以推斷和宗教拜祭有關。又如貝是古代的貨
幣,其偏旁的字和金錢有關,遇上「貸」
、「賒」
、「貨」等字詞時,可以推斷和財務借貸
有關。這方法在閱讀文言文時特別有用。
(2) 推斷詞義:從詞素相同或相反的字詞推斷其本意。例如「狹隘」一詞,不懂「隘」的
本義,但可從「狹」字推斷有狹窄之義;
「褒貶」一詞,未必人人都懂「褒」字的意思,
但貶字有貶低之意,貶低的反義詞是讚揚,從而推斷出「褒」的意思。
(3) 字詞多義性:不少漢字一詞多義,如「市民繳交的稅款只肥了這批庸官」
,這句的「肥」
字不是肥胖之義,而是增加了財富的意思。
摘句法
閱讀時選取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中心句或過度句),原則如下:
(1) 總述句:概括了全文總體意思句子,如《背影》:「我 與 父 親 不 相 見 已 二 年 餘 了 ,
我 最 不 能 忘 記 的 是 他 的 背 影 」。 抓 緊 總 述 句 對 了 解 文 章 很 有 幫 助 。
(2) 過渡句:過渡句承接上文,開啟下文,如《風雪中的北平》
「原來是一天大雪,竟在一
個晚上,不聲不響,將我家那院子粉妝玉琢起來」
,既為昨天北平的大風作了一個終結,
亦開啟了下文寫雪的部分。弄清過渡句,有助了解文章的佈局和發展。
(3) 中心句:中心句又叫主題句,尋找中心句並不困難,可將文章中舉例子、說明、引申
部分刪去,便能輕易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段落歸納
在閱讀時留意各段意思,然後將各段段意歸納,再把段意和全文內容有密切關係的地方聯繫起來,便
能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大要。
(1) 關鍵句:摘取段落中的關鍵句子,原則如尋找中心句一樣,把舉例、渲染、烘托、說
明的句子刪去。另外,可留意「首先」
、「其次」
、「總之」
、「第一」
、「第二」
、「除此之外」、
「總體而言」等標示語。標示語後往往揭示重要訊息。
(2) 串連重點:揀選了各段的關鍵句後,可將意思相近的段落(自然段)歸併,歸併一起的段
落稱為結構段,各結構段應有清晰的重點,把重點串連,就找到中心思想了。!
文章題目
讀了文章的題目,可大概猜到文章內容的梗概,如《九鐵風雲》
,一看便知介紹有關九鐵的事情;
《遊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看了題目便知介紹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歸納文章重點時結合題目分析,
便能準確了解文章的主旨。

- 10 -
2 分類文體概述



(1) 定義
記敍文是指以記載事情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文章。就其內容可分成記事和記人兩類:
記事類:以事情的發展為主幹,敍述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記人類:以記述人物的事跡為主線,可以記述人物的生平(如傳記便屬此類),又或截取人物的某
些片段加以敍述。
(2) 記敍要素
記敍文一般具備了(i)人物、(ii)事件、(iii)地點、(iv)時間、(v)起因、(vi)結果六要素。
(3) 記敍人稱
記敘文章中運用的人稱,可分兩類:
第一人稱:作品以「我」(作者未必是主角)的口吻展開敍述,令讀者感到親切真實。
第三人稱:作品從第三者全知的角度來展開敍述。作者不受時空限制,可自由地展開故事情節。
(4) 記敍線索
記敍文通常都有清晰主線,如按事情發展先後次序敍述,或以某事物和特徵推演,如魯迅的《一
件小事》便是以乘搭人力車的事件作為記述主線。
(5) 記敍方式
順敍:按時間的先後次序將事件寫出來。
倒敍:把事件的結局或最重要事情寫在文章的最前面,然後按事情發展的先後次序敍述。
插敍:在敍述的過程中,暫時中斷敍述,加入和敘述情節有關的事情,補充情節後再繼續敍述。
補敍:敍述主要情節後,再加入一些和主題情節有關的事情,傳記中常用這種敍述方法。
(5) 記敍文的其他成份
記敍文中往往兼具抒情、議論和描寫的成份。作者會借所記的事或人去說理,常用的表達方法有:
「先議後敍」:作者先提出道理,然後再通過所記的事讓讀者思考;
「先敍後議」:作者先敍述事情,再提出自己的觀點。
有些文章會借事抒情,常用的方法有:
「直接抒情」:在記敍事物的基礎上直接提出自己的所想所感;
「間接抒情」:在敍述中借景、物、人等滲透自己的感受,兼具敍事、描寫及抒情的成份。

- 11 -


(1) 定義
用言簡意賅的文字,解說事物/事理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構造、功能、方法、規律、
發展過程等。
按內容性質分類,可分說明事物和說明事理兩類:
說明事物:以說明事物的形態、性質、功效等知識性為主的文字
例:產品說明書、食譜、購物指南
說明事理:闡釋事理的形成過程、發展程序,或透徹說明道理
例:科普文字、哲學文字

(2) 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按時間的發展先後為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
空間順序:按照空間、方位等來說明事物的結構和形貌等。
邏輯順序:按照文章的內部聯繫(例如從原因到結果、局部到全體、主要到次要、概括到具體等)
來安排說明的先後次序,說理類的文字多採用邏輯順序。
程序順序:指按步驟去說明,多見於說明書一類的實用文字。

(3) 說明的方法
概括說明:對事物/事理的性質作介紹性說明。
定義說明:用簡明的語言,闡述事物/事理的本質,予讀者明確的概念。
分類說明:按事物的形狀、性質、 功用等,分成若干類加以說明。
舉例說明:舉出例子進行說明的方法。(適用於說明抽象事物,使內容具體化)
引用說明:引用有關的資料作為說明的內容,或作為說明的依據。
比較說明:將兩種或以上有關事物/事理,加以對比。
比擬說明:借助擬人、比喻等手法說明事物/事理,主要用於說明抽象事物。
數字說明:從數量上表明事物/事理的特徵和本質。
圖表說明:加入圖表幫助說明事物或事理。

- 12 -


(1) 定義
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文章常用的表達方法。
(2) 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從描寫的角度分類,可以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兩大類。
正面描寫又叫直接描寫,特點是對描寫的對象作正面的、直接的描述。
例句:她有一雙又圓又大的眼睛。
側面描寫又稱為間接描寫,指對描寫的對象不進行直接描寫,而是由第三者介紹、反映或採用間
接烘托的方法進行描述。
例句:我到現在還不曾看過比她更明亮的眼睛。
(3) 細描與白描
白描:用質樸的文字,勾勒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作者常在敘述情節的過程中,穿插對象的形象,
以推動情節的發展,使形象更突出。好處是能抓住對象的特點,傳神地勾勒出對象的形象,用語
簡單精煉。
例句:她是一個聰明的人。
細描:即細節描寫,又稱「工筆」。這方法要求刻畫細緻、全面具體地對人物或場景進行描摹,
通常用使用大量比喻,以及絢麗的文字。好處是可以將對象寫得維肖維妙、活靈活現,加強作品
的感染力。
例句:她是一位很聰明的學者,有人說她的智商與愛因斯坦不相上下;最近,她更獲得某
雜誌選為全球最聰明的人。
(4) 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
人物描寫:
1. 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具體描繪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態或打扮等,表現其身分及
特徵。
2. 語言描寫:通過人物的獨白、語氣和對話,展現人物的性格和內心世界。
3. 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描畫人物的行為和動作,展示人物的個性和風格。
4. 心理描寫: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將人物的內心世界透視眼前。
景物描寫:
5. 動態描寫:描寫活動狀態的景物變化。
6. 靜態描寫:描寫靜止狀態的景物。
場面描寫(環境描寫):綜合整體場景內的人物或景物作出描寫,可描寫整個場景,也可側重某
些細節作局部描寫。
- 13 -


(1) 定義
作者抒發內心感惰的文章。抒情文可分為:
1. 借事抒情:透過事件去抒發感情。
2. 借景/借物抒情:通過景物/事物抒發內心感情。
(2) 直接和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將心中的感情直接表達出來,又稱為「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作者通過人物、事件、景物等,將感情寄託其中。
(3)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中國文學家常用的手法。通常,作者會依景物而觸發感情,然後將感情反過來投
射於景物之中,令文章色彩更豐富、感情更真摯。



(1) 定義
作者通過事實材料、邏輯推理,以概念、判斷、推理等方法,直接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
證明。
(2) 議論三要素
論點:作者所提出的觀點,需要加以闡述和說明的主張;
論據:建立觀點的理由和依據,是說明自己觀點的材料;
論證:以論據來說明論點的過程。說明論點和論據間的關係的過程,就是論證過程。
(3) 論證方法:
立論: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
(i) 舉例:用實例作為論據立論。
(ii) 分析:通過分析問題論證,確立論點。
(iii) 引證:引用經典名言、科學公理論證。
(iv) 對比:舉出實例並加比較,以突出事物本質,確立論點。
駁論
作者設法證明反方論點是錯誤的,從而駁倒對方,反證自己的論點正確。

- 14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