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情與中 國文化 吳森

• ──作者的意見
※ ──讓同學參考的論點

一、「情」的內容
• 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說,「情」是形聲字,從「心」旁得意義,從「青」
得聲。「青」字含有「美好」之意,例如︰「晴︰日之美者」、「清︰
水之美者」、「倩︰人之美者」。因此,「情」字可理解為「心之美
者」。由此可見我們的先人對情非常重視,非常欣賞。
• 根據孔孟的意思,「情」源自人善良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孔子說︰
「我欲仁,斯仁至矣。」
• 《論語》一書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情」的觀念,但「仁」字卻出現了
一零五次之多,而其實「仁」就是一種合乎禮義,發而中節的情感──
中國人不主張放任情感,主張人情要有所節制,要平淡中和,合乎禮節,
儒家理想中的君子就是能夠控制喜怒哀樂,情感表達恰到好處的人。
• 中國人所說的「情」的本質是眷念、關懷和珍惜,當中還包含了對情義
的誓守和承擔。這種情感不限於父母、兄弟、子女、夫妻和朋友,對死
者、古人、鄉土、歷史文化,以至大自然的萬物,都有一份深厚的情誼。
• 我們更可以將情感昇華至「感通」的境界,即是做到「身無彩鳯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包括人與人、後死者與已死者、今人與古人,以
及人與自然物之間的感通,因著這種感通,可以使世界事事圓融無礙。

二、中國傳統喪葬之禮的討讑
• 孔子認為守喪三年是發自內心的,源於生者對死者的親情,是人人都應
具備的倫理道德之情。
• 孟子亦指出厚葬(喪葬之禮)是源於對死者的深情厚意和惻隱之心。
• 儒家維護孝的禮節,目的在於提倡情感教育,從而維持一般人的道德水
平,做到曾子所說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孔子亦曾說過︰「其為
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
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

2.1 儒家重視喪葬之禮,是出於對死者的深情厚意,對死者的惻隱之心,對死者
雖死猶生的態度︰

1
上古時候的一個人,從沒有認識到潛藏在自己心裏面的一份真正感
情,以為父母都死了,隨便一骨碌把他們丟到溝裏也無不可。及至再經
過棄屍地點,看見父母屍體被野獸撕食、蛆蟲吸吮,才觸動他久經潛藏
的一份人之所以為人基本人「情」,把父母妥為安葬。
孟子引述的這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情一無所知,更加談不上培養
和擴充。他雖有天賦的惻隱之心,卻不自覺,以至未能盡人子情份。儒
家看重的喪葬儀式,在情的第一層次來說,是厭惡看到死者屍體被野獸
撕食,被蛆蟲吸吮。在情的第二層次來說,是出自子女對父母的一種雖
死猶生的深厚感情。在情的第三層次來說,是人自覺地負起人子的責任,
對父母生養死葬;對給予我生命來源的祖先,慎終追遠。這些都源於人
能對自己真正的「情」有所認知。

宰我不贊成守三年之喪的理由

宰我是從經濟的角度 來看問題︰三年不行禮樂,禮樂必然崩壞,而且一年過去,
舊穀已經吃完,新穀已經收成,取火的燧木,在四季以後又再重新開始;事物
的變化以一年為一個週期,為了增加生產,守喪一年已可表對父母的哀思,故
宰我覺得心安理得

孔子從人倫關係 來看問題︰一個人出生後,至少要父母提攜照顧三年才可以離
開父母的懷抱,所以一個有孝敬心的人,不會認為守喪一年便可心安;而且孔
子的守喪著重的是對父母一份深情厚意,孝子居喪,吃好東西不覺有味,聽音
樂不會起勁,甚至住華麗房子也覺得不舒服,所以居喪時禁絕一切享受是出於
人子一份自覺,不是基於形式的要求,所以孔子對宰我說︰「汝安則為之」,
如果宰我守喪沒有那份誠意,在孔子的角度裡,三年和一年也沒有分別了

孔子和宰我意見的分岐,在於對問題著眼點的不同。 宰我所考慮到的是除
了親情以外,還有實際生活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孔子那樣可以靠
朿修維生,平民百姓尚且要耕田種菜呢!
以今日社會來說,生活既急促又繁忙,每個人都要為謀食付出極大的代價,為
了保持自己的職業,為了繼續日常生活的運作,不要說守喪三年,就是十天半
月也沒有可能呢!
如此看來,豈非現代人全部不是孝子?其實儒家思想著重守喪,是著重人倫關
係的表現,是人子對父母的深情厚意,對父母雖死猶生的態度,因此孔子強調
「汝安則為之」。在我們今天來說,三年之喪乃至許多儀式都變得不切實際,
甚至是繁文褥節而不可行,不必行。但對父母的感念卻是古今無別的。現代人
當然不可以居喪謝客,但對父母的思憶,生辰死忌,清明重九的祭祀,不是仍
可以做到嗎?
著重人倫關係,著重禮儀是中國文化的可貴傳統,隨著時代的變遷,禮的形式
可以化繁為簡,但禮的涵意卻是值得我們珍惜和保留的

2
討論問題
(1) 三年之喪是否合理,試談談你的看法。
(2) 儒家主張厚葬,墨家提倡節葬,你對此有何看法?又你認為喪葬之禮是否
必須的?

供參考的論點
※ 喪葬之禮及守喪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就等於我們現今仍會到墳場拜祭先人
和獻花一樣,是對死者盡一點情份。
※ 生者可以通過喪葬之禮及守喪等形式,恰當地表現對死者的深情厚意,是情
感合理的宣洩途徑。
-------------------------------------------------------------------------------------------------------
※ 盡孝應在父母在生之時,而非身後,況且父母對子女的養育之恩不止三年,
難道要守一世喪?喪葬之禮及守喪三年,全是做給別人看的 ,對死者已沒
有任何意義。
※ 盡孝道不應受形式和時限的限制,沒有理由要規定形式和時限。
※ 守喪三年有礙社會的正常運作和生產,厚葬亦會浪費社會資源。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應加以珍惜,,不應刻意折磨。
-------------------------------------------------------------------------------------------------------
※ 喪葬之禮及居喪是子女表達對父母的追思之情的一種途徑,然我們所應重視
的是對父母的真心敬愛,而不應拘泥於形式,若非出自真心,一切便失去意
義。孔子提出的三年之喪及孟子所說的厚葬,最大的根據亦在於「心之不
安」、「心之不忍」。
※ 喪葬之禮的豐儉應量力而為,居喪之長久亦應按本心而為。
※ 喪葬之禮及居喪的形式應隨時代而改變,因時制宜,不應拘泥古法。
※ 喪葬之禮及居喪是表現孝心的一種途徑,所重者乃真情厚意,能令人民顧念
其所生之本,有其存在的價值及意義,不宜廢除;只是不應太執著於形式而
已。

《情與中國文化》引述了《論語》所配的一個故事。故事是
說葉公告訴孔子。說他的家鄉有一個很正直(直躬者)的人,因
為他指證他的父親盜羊的事。但孔子卻對葉公說,他的家鄉的人
認為正直不是那麼一回事,父親雖然盜羊,兒子是不會頂證父親
的。
父親能為兒子隱瞞其過失,兒子能為父親隱瞞其過失,這才是真
正正直的行為。
葉公的觀點
葉公從法理關係來看問題 ︰父親偷了羊,兒子便去告發他,葉公說這是正直
的行為,因為偷羊的確是犯了法,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應該不別親疏,秉公辦
事,主持正義,維護法紀

孔子的觀點
孔子是從人倫關係來看問題 ︰孔子不贊同那個頂證父親偷羊的兒子是正直的
人,因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其中已表現了人與人之間一份可貴的親情,
所以孔子說「直在其中矣」。孔子覺得兒子不近人情,不近人情的人是儒家的
大敵,怎可以叫做正直呢?

3
從現代法治社會的角度來看,盜竊行為是一種罪行,犯罪而
受到法律的制裁與懲罰,是公平而合理的。不能因為犯罪的人是
自己的父親就可以寛恕他的罪行並隱藏起來,理應挺身而出,指
證這項罪行,才是一個守法的公民應盡的責任。子隱父「罪」
(已斷父過為罪)並不符合社會公義的原則,也非一種正直的行
為。
不過,這個問題也可從另一些角度來考慮。

世上的事物那有絕對的是非呢?我們處理事情,就只是按事情的對錯,應該和
不應該,合理和不合理,在具體環境中衡量,而不是死守抽象的原則

首先我們要衡量事件的嚴重性,父親偷羊是犯法,但也只是人的一時貪念,不
是不可彌補的惡行,在人事和法治的影響都是有限的。而且,我們年幼時,亦
常常會犯上無心之失或者一時做錯,父母不總是原諒我們嗎?人與人相處,除
了恩怨分明外,不是還有可貴的諒解和寛容嗎?何況是對生我養我的父親呢?

其次,盜羊一事,以古今中西社會的道德和法律標準來衡量,
畢竟也只能算是小惡而非大罪,如果所犯之事是罪大惡極,法律
與道德當不能容許。但如果罪行甚輕,當以勸戒為主,使犯者可
以改過自新。盜羊之事,當作如是觀。作為兒子的,在顧全父子
間的恩義和社會的公義兩事上,應可作出理性的抉擇。兒子若頂
證父親盜羊之罪,雖或可博「正直」的美名,但不能說對社的公
義有何重大的裨益,而父子的情義所受的損害卻甚大。以父子之
親,仍不能對其偷羊的小過失予以寛容,則這個社會的人性何其
涼薄,苛刻?若人人如此,則此社會勢必冷酷無情、刻薄寡恩。
此與現代極權政府要人民互相告發罪行,以維持其對人民的思想
與行為的高度控制,又有何異?難道不個公義的社會應當如此的
嗎?較合情理的做法,是兒子應該使父親知道盜羊之事是不正當
的,設法讓失羊的一家獲得補償,以彌補父親的過失。若失羊之
家堅決要興訟,那就沒法了,只好由官府按法理、據事實斷罪。

再從法理和人情的原則上去討論;甚麼是正義和公平呢?若從表面的現象去看,
每一個人有同樣的義務和權利就是公平。假如有一百個人做搬運工作,則每個
人的工作量一樣,就是合理,但人群之中有老有少,有強有弱,如能按每個人
的所能而分配工作,是否更合理?
又好像警察發現人偷竊,就要把罪犯拘禁,這是警察的職責;但小學老師發現
學生偷竊,就只會給予訓斥和警誡了事,如果全都拘禁法辦,便顯得不合理了。
我們白這重關係,就明白孔子所謂「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時,不
是說父親偷羊不犯法,而是要注意父子關係和陌生人的關係有很大分別,若我
們接受父子關係的特殊性,那麼孔子的看法就變得合理了

孔子所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一語,我認
為不能單從隱瞞過錯的表面行為去判定是否合乎正直與公義的品

4
德要求,而是需要更深一層地去考慮父子之間是否可能為了愛惜
對方,規勸對方乃至為對方代罪而須採的必要行動。果屬如此的
話,則「子隱父過」或「父隱子過」就有更高層次的正直和公義
的精神了。
首先,即使是在法治十分進步的西方社會,疑犯本人尚且可
以對自己的罪行保持緘默、更何況是他的親人。犯罪的證據要由
指證的一方(通常是檢控官和警察)提供,而不是疑犯和他的家
人這一方。有罪與否,也要由法官來裁定。因此子隱父「過」
(因尚未定罪)應該理解為兒子知道父親盜羊的事實而不公開說
出來,正如父親明知自己盜羊的事實而不公開承認一樣,這項權
利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所以,從道德上來說,也許值得批評,但
從法律上來說,卻沒有半點不對不妥。

人對父母有「情」,就不會做出傷害父母的行為;父母對子女有「情」,
就不會做出傷害子女行為;人間有「情」,就不會出現互相傷害的行為。儒家
就是這樣透過「情感教育」去維持人的道德水平。

討論問題
(1)試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的說法,談談你的意見。

供參考的論點
※ 子女父母間的感情是與生俱來的,子女孝順父母是「仁」的開端,父親偷羊,
兒子為其隱瞞,其實是順著人的本性而行,是忠於自己的感情,故孔子說
「直在其中矣」。
※ 從法理觀點來說,任何人犯法都應受罰,即使是父親也不應替其隱瞞,葉公
認為那位兒子能不顧父子關係而指證父親,乃正直合理的行為。
-------------------------------------------------------------------------------------------------------
※ 正直合理不在於視父親為陌路人,而在於盡人子之理分。每個人在每一件事
中,都有不同的責任及義務,故不能以「證人攘羊」為「直」,應各依其分,
或證或隱,始得其直。事情的對錯、應否、合理與否要視具體客觀情況而定,
沒有絕對正確的抽象標準及原則。舉例來說,倘有一百人從事運石的工作,
從一抽象的公平的觀念來說,我們可以說令每一個人都運同樣重量的石就是
合理的。但具體而言,此一百人中或老或少,或強或弱,各有能力上的差異,
如僅僅令各人運石的重量一樣,實非公平之事。又例如謀殺犯要受到處罰,
但若被殺者的親友私自懲罰那位謀殺犯,則屬違法,要對這位謀殺犯進行刑
罰,是司法人員的職責。由此可見孔子並不是認為攘羊是對的,只是認為兒
子不應視父親為陌路人,不應舉報父親。
※ 兒子不忍父親受罰而替其隱瞞,乃自然親情之流露,重點在於親情之可貴,
並且可由孝父母,進而將感情推衍至愛他人,從而維繫倫理關係的親厚。換
言之,是為了家庭和諧而犠牲誠實。
※ 即使是現今的法律亦會豁免近親指證,從而維繫親人之間的親厚關係。
-------------------------------------------------------------------------------------------------------
※ 兒子不辨是非,為父親隱過,這樣使理崩法毀,破壞社會秩序,還談甚麼人
間溫暖。
※ 兒子的做法是把自己的親情建築在被攘羊者的痛苦之上,根本沒甚可貴。

5
※ 法律中近親不能互相指證,叫做「規避」,目的是要防止互相袒護,正正是
要避免「隱」。
※ 孔子身處封建時代,他不鼓勵父子互相告發,實有助維繫社會的穩定,但這
於現今社會已經不合時宜了。
-------------------------------------------------------------------------------------------------------
※ 在指證與隱瞞之間,會否有折衷的辦法呢?例如私下與失主商討賠償等。
※ 親情與法理的取捨,是一種道德價值的抉擇,並無絕對的標準。

四、儒家「以情治國」的觀點的討論
• 孔子提出以情治國,主張要用情來感化人民,嚴刑峻法絕對不是治國的
辦法;孟子亦提倡王道。
孔子反對以殺戮來治國,主張德治、感化。《論語.顏淵》︰「季康子
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
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
偃。』」孔子又認為治國者修己以德,則可教化人民,不必用殺戮刑罰,
主張施行以德服人的「王道」。《顏淵》︰「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
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吳森引用孔子的話說︰只要國君一心向善,人民自然會做好。在上位的
德行好比風,一般人民的德行好比草,風來的時候,草一定順風偃仆的。
很明顯地孔子的意思是說國君要以身作則,為人民的榜樣,國家才容易
治理得好。

4.1
為什麼以情治國比嚴刑峻法好?
以情治國,可以使人民感受到來自政府的關懷和愛護,可以教育人民使他
們彼此之間存在著一份愛和被愛的感情,並樂於見到自己的安樂和別人的
幸福,如此社會才有一股樂觀前進的健康力量。
以嚴刑峻法治國,人民終日惶恐,為求在峻法下生存,必互相猜疑提防,
甚至揭發舉報,或誣害別人以求自保,如此社會必趨欺詐暴虐,不會健全。
今日社會,法律至為重要,它使人民知道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法律有
審判,阻嚇的作用,社會能否正常運作,人民生命財產有否保障,視乎社
會有沒有完善的法制支持。
但法律以外,尤須人情。很多不合理的事,都在法律管制之外,(比如法
律沒有子女頂撞父母的罪),很多有組織的社會罪行,也在法律能力以外,
只要罪犯有足夠的聰明才智,毀滅一切犯罪證據,或鑽營法律漏洞,法律
亦莫奈之何。
預防之道,在使人民對社會有情,自覺負起社會責任,自己固然奉公守法,
對不法行為有一種憎惡,懂得維護法紀,制裁犯法的人社會自然罪案減少。

4.2

6
德治是用情來感化人民,使人民一心向善,是否好的治國方法?
以身作則,固然要順民之情,以情來感化人民,這在道理上固然說得過去,
但在事實上,每個人的欲望不同,要求不同,性格也不同,只靠統治者以
身作則的感化,是否能滿足每個人的需要?對每個人都有效?
其次如果沒有制度依循,以身作則的所謂「則」,豈不是因人而異或者以
統治者個人的好惡寛緊作依歸?所以中國的德治,除了傳說中堯舜之世外,
在歷史上始終未見有真正成功的例子。

討論問題
(1)孔子主張德治、王道,反對用殺戮、刑罰治國,你對此有何意見?

供參考的論點
※ 以情來感化人民,教化人民,可使人民向善,並且真心臣服,可達長遠的效
果,乃治本之法。
※ 以嚴刑峻法治國,人民終日惶恐,為求在峻法下生存,必互相猜疑提防,如
此社會必趨於欺詐暴虐。
-------------------------------------------------------------------------------------------------------
※ 缺乏明確具體的守則,會令作惡者有持無恐,破壞社會秩序,危及他人安全。
※ 仁政、德治相當理想,但卻不易落實。
※ 《孟子.公孫丑上》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
忍人之政矣。」以情治國要視乎統治者的素質,但這卻欠缺保證,中國幾千
年的歷史中又出現過多少能行「不忍人之政」的賢君呢?
※ 政治上除了要求統治者有德、有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合理而完美的法
制。
-------------------------------------------------------------------------------------------------------
※ 治安問題從表面看似乎與刑罰有極大關係,但背後所包含的因素卻與政治、
經濟、教育、心理、文化等有重大關係,要攪好政治,不能只從單一的角度
來處理。現在的問題不是德治與否,而是在於各種制度如何配合,方能安定
社會。德治可教化人民,令人民真心向善,亦能改過遷善;刑罰能夠懲治作
惡者,以警效尤。若果只用情來感化人民,而沒有合理的法律來配合,不能
長治久安;相反,若只有嚴刑峻法,而沒有適當的教化及改善民生,亦難長
治久安。因此必須兩者互為配合,方能達至理想的效果。

(2)你對死刑有何看法?

供參考的論點
※ 死刑能起阻嚇作用,減少嚴重罪案,保護市民。
※ 死刑是對嚴重罪犯的合理處分,亦能確保他們不能再作惡。
---------------------------------------------------------------------------------------------------
※ 生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任何人都無權剝奪他人的生命。
※ 執行死刑,萬一發生冤案,則無法挽救。
※ 死刑對一些喪心病狂的罪犯並不能起到阻嚇作用,反而是協助他們解脫。
※ 監禁也有一定的阻嚇作用。
※ 即使殺人填命也於事無補。

7
五、討論在中國文學中體現的情
• 中國人所說的情表現於日常生活中,乃平實而易行的。
• 從中國文學作品中,可體現出中國人不但對親人、朋友有情,對普羅
大眾亦會有一無私的惻隱之情,甚至對已死的親人,或者與自己毫無
親屬關係的古人,也會有一份深情厚意,更擴及對歷史文化和大自然
也有情。

在廣度上來看,中國人的『情』可分三個層次︰
1.人對人的情 2.後死者對已死者的情 3.今人對古人和歷史文化之情
---人對人之情︰
儒家重視人倫之情,孝是子女對父母應有之情
悌是兄弟儕輩應有之情
忠是對長上君國應有之情
禮是表達情感應有的方式
義是適宜的意思,也就是情感表達恰到好處

---後死者對已死者之情︰
中國人對情重視,不是對父母兄弟子女夫婦朋友之情,也不只是對一般貧苦
大眾的同情,而且對死人有情,進而對古人有情
--- 古人父母死後,子女守孝三年,春秋二祭,是對已死祖先的情分
--- 中國文學中有祭文一種體裁,表達後死者對已死者的頌揚和懷念
--- 中國文學中的悼亡詩,對已死配偶的懷念和追思,作者舉出潘岳、元稹、
蘇軾、陸游等詩人的作品,說明中國對已死者的纏綿悱惻
--- 作者更相信這種感情不是情感特豐的騷人墨客才會有,就是沒有受過教
育的普通老百姓也會流露出來。
作者引述自己遇到的一位煤礦工人,怎樣千辛萬苦把亡妻的骸骨親自帶
回家鄉安葬以証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也能有詩人般情深義重的感情和
行為。

---今人對古人和歷史文化之情︰
中國人不僅對人有情,對物也有情,物情包括感謝和崇敬天地之情,欣賞自
然之情乃至鄉土之情,也就是對整個民族歷史文化的感情
--- 中國文學中的懷古詩和詠史詩便是詩人對和自己完全無親屬關係的已死
的古人和他們的事跡的感情流露。例如︰
陶潛︰ 詠荊軻
杜甫︰ 詠諸葛亮、王昭君

六、討論中西文化的愛情觀
• 吳森認為西方人的「情」源於探究、好新(wonder);中國人所講的情的
本質乃關心、顧念和珍惜(concern)。

8
wonder concern 的分別
wonder 是一種好奇,探究的情,只是屬於一種刺激,見到新奇的事物,
便有探究的欲望,滿足了後也就不再新奇,沒有興趣,而這種情也就完
了。
concern 是一種關懷,顧念,珍惜的情,是自覺地負起責任的情,歷久彌
堅,不會輕易改變。

最高層次的情,是人自覺地負起責任的那一種「情。」
我對父母有情,於是我自覺地負起對父母的責任;我對妻兒有情,於是
自覺地負起對妻兒的責任;我對自然有情,對生命有情,於是自覺地負
起對自然對生命的責任;這種情有自覺,有擔荷,是人情中尤為可貴的
一意義。

男女間的愛情,如果以 wonder 為主,將使愛情的質素下降。


如果他們 wonder 的是性行為,他們將不停轉換男女朋友,以求更新的刺
激,愛情只是動物式的情慾反應。
如果他們 wonder 的是戀愛生活,那麼過了一段日子後,不再好奇和新鮮,
這一段情也完結了。
如果男女間的愛情是以 concern 為主,他們就能尊重自己和對方的感情,
努力使自己的感情以「合乎禮義,發而中節」的行為表現出來,同時亦
會對對方顧念而生出一份情義,不會因新鮮感的消褪而分開,這種感情
才能持久。

感通
感通的意思是兩個心靈在完全不經外在條件的影響下圓融無礙的交流,
即所謂「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感通是情感的交流,不受時間,空間,或者客觀環境的束縛,直指兩個
人心意的互通。

一般人的情感溝通,要求具體,可把握的,實在的。
例如你喜歡一個人,你會把這種感覺具體化,一一分析為喜歡他的原因,
再把這些原因化為可把握的事實;例如有沒有在外遊時給你買禮物或掛
長途電話等。
但雙方感情中間出現的阻礙可能也就是這些「具體」、「事實」,好像
沒有了這些原因、條件,你對他的喜歡不過是假象,彼此的情是建築在
這些條件上,當這些條件消失了,情也失去了依據而結束。
感通是兩個心靈直接的溝通,不受外在條件的影響,因而這種感情有一
份諒解,信任,顧念,不會因時間和環境的轉變而生猜疑或疏離,驟看
似乎很抽象,其實這才是最真實可靠和持久的感情。

9
情是與生俱來的,但未必人人都能利用這種天賦真正地去愛恨,甚至
不懂得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感情,以至「濫於用情」,「怯於用情」,
『被情所困』。「為情所傷」等,都是不懂用情的結果。而且人是群
體的動物,個人的行為,包括情感的宜泄,無可避免會影響別人,儒
家洞悉人「情」的可貴和「用情」的困難,於是教人用情時要「發乎
情,止乎禮」,在個人充分自由和尊重他人群體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儒家主張發而中節正是此意。
至於何謂中節,如何才算是合乎禮義,則須視乎當時的社會所認同接
受的標準,可隨時代、處境、文化的差異而不同。
今人比古人較為主動宣泄情感,從男女之情,師生之情,上下級的關
係皆然,這是因為思想上,價值觀上的改變,但只要合乎身份,禮貎,
仍算是合乎中節。
反過來說,如只顧個人感情的宣泄,而不考慮對他人的影響,放縱情
欲,是不負責任,心理不成熟的做法,實不足取。

古代中國人對情感的宣泄,每多採消極的態度,不主張放任情感,而
要有所節制,主張人情之發,要平和中淡,合乎禮節,所謂「發乎情,
止乎禮」。
道家對情態度更消極,莊子教人要忘情去欲,認為人一旦為情所牽絆,
便不能逍遙自得。
佛教主張去煩惱,一切人間情愛乃至喜怒哀樂,都不要生於心間,要
保持心如明鏡。
宋明理學,即使不完全否定人的情感活動,但仍教人要節情復性,去
人欲以全天理。

故此,傳統中國人的情感表現,是謹慎而畏縮的,是委曲而婉轉的,
不會直接宣泄自己的感情,往往因顧念名教、禮節、利害等因素使得
人與人的交往都受到壓抑而不能坦誠,做成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悲劇。

討論問題
(1)作者認為中西方社會對兩性之間的「愛情」的看法迴異,你同意他的看法嗎?
又今日香港人對「愛情」、「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如何?試談談你的意見。
供參考的論點
※ 作者的看法有所偏頗,關心顧念和好新探究並不能截然劃分。西方並非只有
薄情人,中國亦非全是痴情漢。
-------------------------------------------------------------------------------------------------------
※ 愛情能使人由平凡的個體,變為對方生命的最重要。愛情所追求的是一個唯
一的不可被取代的個體。愛情是從新求合一的趨向,我們要追尋自己的另一
半,令自己變得完全。愛情是……
※ 愛情並不是純粹兩個人的問題,同時涉及社會、道德等問題,有其複雜性。
事實上,中國儒家不講男女之情,認為此乃私情,但儒家講的是夫妻之情,
將夫妻關係看成倫理關係的一種,要求其合乎禮節,主張以德統情。
-------------------------------------------------------------------------------------------------------

10
※ 當有了堅實的愛情基礎後就應該結婚,在婚前不應該有性行為。婚姻是基於
深刻的愛,感到須彼此相屬,一起生活,是兩個獨立生命的連結,成為共同
生活的伴侶,互相扶持。婚姻亦是有約束的連合,彼此確認關係,受社會約
束,在此時進行性行為,亦等同簽署一份生命連結的契約。而婚姻也有其社
會意義,要負起經濟合作、傳宗接代、傳遞文化的責任。再者,社會以家庭
為基本單位,有了正常的夫妻關係,可以確保子女得享父母之愛,令社會更
趨和諧。
※ 愛情自由並不等於放縱,愛侶會有性行為的的衝動,但要加以約束,我們要
對雙方的愛有承擔,婚姻就是對愛情的承擔。欠缺承擔的性行為容易使人沉
溺於慾望的滿足,有礙感情的正常發展。
※ 愛情與社會道德同樣重要,不是有愛就凡事可做,例如愛上有夫之婦或有婦
之夫,這中間還牽涉到道義和責任的問題。至於同居或婚前性行為則忽略了
愛情的社會作用,亦漠視了倫理道德的問題。
※ 愛是神聖的,若愛到要彼此融合,就應結婚,進行生命的連結。
※ 若只重 wonder 的愛,是無法長久的。
※ 愛情是善變的,拒絕同居或婚前性行為是一種保障。
※ 從現實的角度而言,婚前性行為有可能導致性病或意外懷孕等嚴重的後果。
-------------------------------------------------------------------------------------------------------
※ 愛情是純潔偉大的,人人都應有戀愛的自由,不應受到各種繁文縟節的拘束。
※ 愛情是兩個人的私事,只須忠於自己的感情,向自己負責。
※ 婚姻亦非愛情的保障,結婚後一樣可以離婚。
※ 過份抑制生理需要,會導致心理不平衡。
※ 性和愛都是神聖的,性是身體語言,是愛情的表達和溝通,是最親密的接觸,
最深厚的愛情、信任和認識。
-------------------------------------------------------------------------------------------------------
※ 事實上,wonder 和 concern 是無法截然劃分的,任何的愛情都同時包含了這
兩種元素。我們對自己的愛侶,除了關心顧念之外,亦存在著一種探新之情,
愛侶就好像一本內容豐富的書,我們要用自己的一生來閱讀他/她。
※ 然而只有互相顧念的感情才能長久,愛情是短暫的,只有感情才能一生一世。
※ 愛情除了是一種情緒外,還有承擔和責任。

七、討論中西方對自然的看法

中國人和西方人對大自然的態度不同
中國人對物也有深情,中國人自始即對天地有無限感激之情。
中國人視大自然為有生命的機體,採取欣賞,融和的態度,對萬物皆有情,甚
至視萬物為友,主張萬物並育而不害,認為和諧共處,天人合一才是理想的宇
宙。
西方人對自然一開始便以好奇(wonder)探索為主,再進一步是征服自然,視自
然為競爭的對象,對自然無任何感情。

贊成西方的態度︰
由於西方人欲征服自然,促使近代科學發達,社會進步
中國人好欣賞自然,結果欠缺進取心,好奇心,造成落後。
贊成中國人的態度︰
西方人以為人是宇宙的中心,自傲自滿,以人類有限之知欲征服自然,對
萬物有情,能虛己接物,因此愛護自然,保持環境優美。雖欠進取,正補
11
西方文化之不足。
八、討論「中國文化的情是世界人類精神病良藥」的問題
• 西方社會由於個人主義流行,使人與人之間出現孤立、疏離的問題。
• 西方應學習中國文化重視倫理關係和珍惜人情價值,中國文化的情是世
界人類精神病的良藥。

吳森認為西方文化出了毛病,那是甚麼毛病?

吳森指出,今日西方文化的大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孤立」,而它的根源
是個人主義流行。這個問題造成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情的溝通,連父母子女
兄弟姊妹之間都沒有感情的交流,以至他們都不重視天倫之樂。至於朋友,
那就更不用說,大家只是互相利用來謀求增加自己的利益,談不上甚麼同
舟共濟、患難相扶之情。師生是朋友關係的擴大,本應有互敬互愛之情,
但在西方社會裏,師生的關係只是表面化的及商業化的,學生交學費來
「買」老師的知識,老師為薪酬和地位而「出賣」知識,造成一種雙方只
在進行交易而缺乏感情的關係。因此,西方社會出現了「疏離」的現象,
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互不親近的社會問題。

12
現代社會人與人相處的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疏離︰
由於生活的忙碌,人們沒有時間真正了解和溝通,父母子女,夫婦,朋友
不通音信,甚至發生許多倫常慘劇。

崇尚物質主義︰
父母子女之間,以物質來維繫感情,子女以父母能供養的物質享受來斷定
父母對自己的重視,父母也往往以子女的物質奉養或名成利就來衡量子女
的孝義。
現今社會多為小家庭制度,子女對父母沒有反哺之心,反而往往把父母當
作一種負擔,不願供養父母,把這推為社會福利,近來更有提議政府立法
迫使子女奉養父母,就更反映出現今親情的淡薄。
夫婦之間也是建基於物質之上,現代人多要求經濟獨立,甚至因財失義,
離婚時爭拗的往往不是感情問題,而是財產分配的糾紛。
朋友之間更是互相利用,再沒有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朋友相處要求
是同聲同氣,互相包庇,遑論甚麼和而不同,相規以善。

不負責任
現今社會,人人逃避責任,青年男女相交只求一時的歡樂,又或只是追求
情慾,更說什麼只求一時擁有,不求天長地久,其實就是害怕束縛和責任,
於是反映在婚姻制度上便是離婚的數字激增,合則來,不合則去,再甚者
就是同居,一夜情,即使結婚,亦不願生兒育女。

放任自我,沒有節制能力
現代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而為,以為這就是自由,獨立,其實是罔
顧人與人之間的體諒和尊重,父母子女有衝突,動輒反目成仇;夫婦離異
是家常便飯;朋友就更加唯利是圖,濫交和濫情的現象見怪不怪,這亦做
成許多社會問題。

13
吳森認為怎樣可以治好西方文化的毛病?

吳森指出了西方文化的毛病後,即將它連繫到中國文化上去尋
求解決的辦法。由於他認為西方文化的毛病就出在人與人之間
缺乏感情的溝通這一點上,因此他認定只有中國重人情這一種
文化特色才足以挽救西方的文化。他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他
相信西方的宗教已不能解決西方的文化問題,而西方人追求物
質享受的風氣更只能火上加油,使人與人更加為私利而疏離,
故此西方人惟一能自救的方法,就是向中國文化學習怎樣「重
視倫理的關係和珍惜人情的價值」。「重視倫理的關係」是針
對西方人不重視天倫之樂的毛病;「珍惜人情的價值」是針對
西方人互相利用、表面化及商業化的毛病。吳森認為,生活在
無情的社會裏的人,「雖生猶死」,既然西方社會缺乏情,用
中國文化的情來醫治無情這人類精神病,正是對症下藥,帶給
西方人幸福。

情未必是世界人類精神病的良藥

(一)文化背境不同,個人主義自有其優點,不必崇己抑人
至於吳森所說中國文化的「情」,是世界人類精神病的良藥,這句
話雖然不是沒有道理,在今日的工商業的社會中,人人都在為利益而爭
奪時,如果能提倡一下道義,的確可以是一劑醫治人類精神病的良藥。
但是西方的個人主義,自然有它存在的文化背景。在西方社會,個人自
少便接受強調獨立自主的訓練,培養創造力與獨特性,人際間和諧關係
的維持居於次要,更重要的是個人特點的表現與個人利益的維護,所以
父母會教導子女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思想,如何去表現自己的情緒
與行為。個人的表現與利益既居首要,人們不免互相競爭與衝突,以期
獲得最多的表現與最大的利益。因此自少便學習以他人為競爭的對象而
非謙讓的對象。角色期望與角色行為不是強制性的,而是建議性的。人
們所努力追求的,是個人的成就和自我的表現。父母必須強調子女的成
就訓練,以使其養成凡事追求優越的心理需要,及做事獲得成功的技巧
能力。

(二)中西文化可以互補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西方人其實一樣重情,西方人普遍信奉宗教,在同
一宗教團體之內,往往能表現出互助互愛的精神,而且沒有中國的倫理階級
等差的分別。如果要以中國文化的情來醫治西方的精神病,即是要西方社會
同化於中國傳統社會之中,這似乎不是三言兩語即可以奏效的事,我們不如
說,在中國走上現代化的同時,除了要學習西方的民主與科學之外。還應該
要保持中國人重情的特點,這才算是比較有實質的意義。吳森精通中、西哲
學,卻有如此偏狹的抑人崇己之論,不免失於過份主觀。

14
總結︰
作者認為西方文化精神主流是以理性為根本,而中國文化精神卻以情為根本。

中國文化重視「情」
論語一書,雖然沒有明顯的提出情的觀念,但仁字卻出現 105 次之多,而其實
仁就是一種合乎禮義,發而中節的情感
o 孟子︰仁,人心也
o 孝是子女對父母應有之情
o 悌是兄弟儕輩應有之情
o 忠是對長上國君應有之情
o 禮是表達情感應有的方式
o 義是適宜的意思,也就是情感表達到恰到好處的規範
o 君子是理想的人格,也就是發乎情,止乎禮,喜哀樂發而皆中節的人格

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流,而論語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材料,論語中重視仁的討
論,也就是重視人情的關係,而儒家思想的孝悌忠信禮義其實也就是圍繞著人
情的探討,建立和諧親切的人際關係,故說中國文化重視情感教育

o 論語中孔子批評宰我不守三年之喪,讉責他對父母無情,對父母的死無
動於衷,反映出孔子對人情的重視
o 孟子維護葬儀最為有力,是出於對死者的深情厚意,對死者的惻隱之心,
對死者雖死猶生的態度,反對的墨子正是不能欣賞情感的價值和意義
o 論語中有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的故事,孔子批評指証父親
的人是不近人情,表現儒家思想對人情的重視,不近人情的人,是儒家
倫理思想的大敵,還可叫做正直嗎?
o 儒家也提出以情治國,以為嚴刑峻法絕對不是治國的辦法,儒家主張德
治和仁政,德治就是用情來感化
o 中國文學上把人情發揮得最極致的是詩聖杜甫,他繼承了儒家的精神,
作品描寫人情的深度和廣度猶勝論語,如寫和妻子兩地相思的《月夜》,
和朋友久別重逢的《贈衛八處士》,對整個貧苦大眾憐憫的《茅屋為秋
風所破歌》,和《三吏》《三别》,其實代表中國人情的思想,儒家仁
這立場的極致

總結︰中國人情的觀念
(1) 中國人的人情,不是陝隘的兒女私情,它是廣義的情,人情是中國文
化最寶貴的遺產,不論是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而至對鄉
土,家國,先祖歷史文化,甚至於自然萬物,我們都要珍惜和愛護。
(2) 愛可以分為探究和好奇(wonder),關心和顧念(concern)。中國人的情
著重後者。好奇和探究只是一種刺激,見到新奇的事物,便有探究的
欲望,滿足了便不再新奇,沒有興趣,這份情也就完了。中國人的情
要求一種關懷顧念和珍惜,對對方生出一份情義,不會因新鮮感的消
失而改變
(3) 中國人即使是兒女私情,也強調重愛尤重敬,是自覺的負起情感的責
任,歷久而堅,不易改變,我對父母有情,故要負起對父母的責任,

15
對妻兒有情,故要負起對妻兒的責任,餘此類推,這種情有自覺,有
擔荷,著重犧牲精神,是人情中的一種義
(4) 中國人情的最高層次是『仁』,仁就是一種發乎禮義,合乎中節的情
感,中國人所謂君子,就是能發乎情,止乎禮,喜怒哀樂皆恰到好處
的理想人格。中國人主張情感需要節制,情是與生俱來的,但如何表
達卻要賴後天的教育和培養,人是群體的動物,個人的行為包括情感
的宣泄,無可避免的會影響別人,儒家洞悉情的可貴和用情的困難,
於是主張用情要發乎情,止乎禮,在個人自由和群體尊重中取得平衡,
對中國人來說,只顧個人感情的宣泄,不考慮對其他人的影響,只是
濫情,煽情,縱情,是不成熟的表現,實不足取
(5) 中國人對感情的昇華,稱為感通,是情的最高表現,所謂『身無彩鳳
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感通是情感的交流,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不受客觀環境的束縛,兩個心靈直接的溝通,這種感情有一份諒解,
信任,顧念,不因時間和環境的轉變而疏離或猜疑,是最真實和持久
的感情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