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

宏观经济 学总 体框架 结构

一、国 民收入范 畴及核算理论 ( 12 章)

二、国 民收入决 定理论


1 、封 闭条 件下国 民收 入决定 ( 13-17 章)

简单 的凯恩斯模 型

:产 品市场均衡 ( 13 章)

( 1 )总需求 决定国民收 入模型 扩大 的凯恩斯模 型:产品市 场与货币市 场一般均


衡 ( 14 章)

宏观经济 政策分析
:引 入政府的三 部门分析 ( 15 、 16 章)

( 2 )总 需求与总供 给共同决定 国民收入模 型: AD-AS 模型( 17 章)

2 、 开放经 济条件 下国 民收入 决定 :四部 门分析 ( 19 、 20 章) 1

三、主 要宏观难 题:失业(通 货紧缩);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经济周


第 19 章、国际经济学
 一、贸易增长数 据观察
 二、国际贸易理 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资源) 秉赋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 三、政府调节国 际经济往来 的措

2
一、贸易增长数据观察
全球贸易增长
 国际贸 易指 不同国 家之 间商品 和劳 务交换 活
动。经 济全 球化首 先表 现为国 际贸 易增长 。

120000

1000000 货物进出 口 ( 单位: 亿美 元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47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年份
3
我国贸易依存度变动
 贸易依存度 : 一国外贸额占 GDP 比重。
 贸易依存度越高,开放度或外向度越高;
反之亦然。
比例 (% )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2
55
58
61
64
67
70
73
76

82
85
88
91
94
97
79
年份
4
比重 (%) 我国贸易结构变动

100 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
90 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8
50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52

年份 5
一、绝对优势理论
1 、概 念
比较 优势是 与绝 对优势 对应
的概念 。绝对 优势 建立在 生产 绝对成 本比
较上。 如果一 国生 产单位 数量 某种商 品使
用的资 源绝对 量较 少或效 率较 高,它 在这
种商品 生产上 具有 绝对优 势。

6
2 、举例:
( 1 )假设 中国 和印度 ,各 有 100 亩土 地用 于生产
棉花 和大 米两种 商品 ,并且 同世 界上其 它国家 隔绝

( 2 )假设 两国 人们对 两种 商品 有相同 偏好 ,并且
各消 费相 同数量 的大 米与棉 花;
( 3 )假设 它们 各自棉 花和 大米 的土地 生产 效率即
单位 面积 产量如 下表 所示, 改变 不同数 量土地 在两
种商 品之 间调配 ,不 会影响 土地 生产效 率,因 而不
两国棉花,大米每亩单产水平
存在 规模 经济。

中国 印度
大米 6担 2担
棉花 2担 6担 7
( 1 )封闭情形的绝对优势

中国 印度
大米 25 亩 X 6 担/亩 = 150 担 75 亩 X 2 担/亩 = 150 担
棉花 75 亩 X 2 担/亩 = 150 担 25 亩 X 6 担/亩 = 150 担

( 2 )开放条件下的绝对优势
通过国 际贸易 往来 ,依据 生产技 术上的差别
及由 此造 成的劳 动生 产率和 生产 成本的 绝对 差别,
中国 集中 生产并 出口 其具有 绝对 优势的 产品 大米,
而印 度集 中生产 并出 口其具 有绝 对优势 的产 品棉花

8
二、比较优势理论
1 、比较优势

 比较优势建立在 生产活动的 机会成


本基础上。如果 一国生产某 种商品
机会成本低于其 它国家,该 国则在
该生产上有比较 优势;反之 ,如果
生产某种商品机 会成本高于 其它国
家,则缺乏比较 优势。

9
2 、比较优 势举例
中国 印度
大米 6担 1担
棉花 6担 3担

( 1 )封 闭情 形下的比 较优 势
仍假 设两 国消费 者对 于大米 和棉 花的偏 好, 使
各自 国内 两种产 品消 费数量 相等 。在封 闭条 件
下, 中国 把 100 亩土地 资源 在两种 产品 上平 分
,生 产和 消费了 300 担棉花 和 300 担大 米; 印
度则 将 75 亩土地 用来 生产大 米, 25 亩生产棉
花, 最终 产量为 75 担大米和 75 担棉花 。
10
( 2 )开放条件下比较优势作

中国 印度
第一阶段(专业化)
大米 75 亩 X 6 担/亩量= 450 担 0亩
棉花 25 亩 X 6 担/亩量= 150 担 100 亩 X 3 担/亩 = 300 担
第二阶段(交换)
大米 350 担大米(出口 100 担大米) 100 担大米(进口 100 担大米)
棉花 350 担棉花(进口 200 担棉花) 100 担棉花(出口 200 担棉花)

11
三、要素秉赋理论
1 、含义:
要素 禀赋指 一国 (或地 区) 实际拥 有
的要素 总量和 结构 。比较 优势 取决于 它们 能
否比较 密集地 利用 该国相 对丰 裕的要 素。 越
能密集 利用一 国丰 裕要素 的生 产项目 ,越 具
有比较 优势; 反之 亦然。

12
我国 农业贸易 结构
图1 :我国农产品贸易(1 9 8 1 - 2 0 0 2 )

出口总额
18000
进口总额
16000
净出口
14000
贸易额(百万美元)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000
1982

1988
1989

1991
1992

1995

1998
1999

2001
2002
1981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90

1993
1994

1996
1997

2000
年份 13
农产品出 口结 构

中国农产品出口构成(1981-1999)

16000
大宗农产品 食用畜产品
14000
非食用畜产品 水产品
出口额 (百万 美元)

12000 园艺类产品 饮料

10000 其他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年份
14
农产品进 口结 构
中国农产品进口构成(1981-1999)
14000

12000
大宗农产品 食用畜产品
非食用畜产品 水产品
10000
进口额(百万美元)

园艺类产品 饮料

8000 其他

6000

4000

2000

0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年份
15
四、规模经济理论
一、不 同行业 商品 和服务 发生 的国际 交换 即“
行业间 贸易( inter-i ndust ry t rade )”

二、是 同一行 业内 部不同 商品 和服务 的国 际交
换即“ 行业内 贸易 ( intra-i ndus try
trade )”。
存在 规模经 济时 ,不同 国家 即便要 素秉 赋相
五、偏
同,仍 然可能好差异与贸 易 业化 生产和 贸易 获得
通过 进行专
利益。 即便 不同 国家生 产条 件相同 ,居 民消费 偏好
差异 可能 促使它 们进 行互利 贸易 。

16
第四节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
措施
一、国 际贸易 政策 简述
– 第一, 限制进 口的 贸易政 策。 指一国 对产
品进口 水平所 设定 的一系 列措 施。包 括进
口关税 和进口 配额 及其他 非关 税壁垒 。
– 第二, 鼓励出 口的 贸易政 策。 指一国 (或
地区) 对产品 出口 水平所 设定 的一系 列措
施。
⑴ 出口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⑵ 低价外销。 17

二、贸 易政策 争论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 部门 的作用
1 )外汇和汇 率
 2 )国际收支 及其平衡

 3 )开放经济 条件下的国 民收
入决定 理论与政策

18
第一节 外汇 和汇 率
一、汇 率及其标价
1 、汇率 又称汇 价, 是一国 货币 折合成 另一
国货币 的比 率或比 价。
2 、两种 标价方 式:
一种是 以一定 数额 外币为 标准 ,折为 相应
数额本 币表 示汇率 , “ 直接 标价法 ”。
一种是 用一定 数额 本币作 为标 准,折 为相
应数额 外币 表示汇 率, 称为“ 间接 标价法
”。美 元和 英镑采 用这 种“以 我为 中心”
的标价 法。
19
3 、关于两种标价法的说明

采用不 同汇价标示 方法,标价变


化与汇率变动关 系不同:
 如采用直接标价 法,汇价数 值上升表示
本国货币贬值和 外国货币升 值,汇价数
值下降则表示本 币升值和外 币贬值。
 如采用间接标价 法,则反之 。

20
二、汇 率制度
1 、固定汇 率制 : 指汇率 水平在 一定 时
期内固 定不变 ,中 央银行 为任 何国际 收
支赤字 和盈余 提供 融资。
2 、浮动汇 率制 :指官 方不 规定汇 率, 汇
率水平 主要由 市场 供求关 系自 发决定 。
又分为 自由浮 动与 管理浮 动。

21
三、汇 率决定的 供求分析

如同商 品价格 取决 于供求 并且 影响


供求一 样,汇 率取 决于外 汇供 求并
影响外 汇供求 ,因 而可以 从供 求关
系角度 对汇率 形成 机制进 行分 析。
以美元 作为外 汇代 表,分 析人 民币
对美元 汇率。 由于 对外汇 需求 意味
着人民 币供给 ,外 汇供给 意味 着对
人民币 需求, 因而 讨论汇 率供 求决
定关系 ,只要 考虑 对人民 币或 美元
的供求 关系, 无需 同时讨 论对 本币
和外币 各自供 求关 系。
22
三、汇 率决定的供 求分析
汇率 取决于外汇 供求并影响 外汇供
求,因 而可从供求 关系角度 对汇率形成
机制进 行分析。
1 、对人民币需求
决定 人民 币需求 的四 方面因 素:
 第一 是中国 对外 出口。
 第二 是资本 流入 。
 第三 ,国际 交易 媒介因 素和 外国 储备资产 。
 第四 ,投机 行为 。
与商品 需求线 相类似 ,对 人民币 需求 线向右 下方
倾斜 ,说 明用美元 表示 的人 民币价 值越 高,对 人
民需 求越 小,反之 亦然 。
23
2 、人民币供给
决定人 民币供给的 三方面因素 :
 第一, 中国公 民、 企业和 其它 机构购 买
国外商 品和劳 务时 ,要把 人民 币变成 外
汇。
 第二, 中国人 国外 投资导 致人 民币供 给

 第三, 外汇市 场上 投机。
人民 币供给 线向 右上方 倾斜 ,说明 用美
元表示 的人民 币价 值越高 ,对 人民币 供
给越大 ,反之 亦然 。 24
3 、人民币供求分析框架

S














D

人民币 数量

25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

从两种货币一般购买力比较角度分
析汇率决定问题。
本国与外国货币之间兑换关系取决
于两国货币购买力。又由于货币购买力大
小受到物价水平影响,所以货币兑换率取
决于两国价格水平比较。

26
五、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由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
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

E ⋅ pf
e=
p
e↑, 本币贬值,国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
得昂贵,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
e↓, 本币升值,国内商品相对于国外商品变
得昂贵,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
27
第二节 国际 收支及其平衡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
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
金的对比关系。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反映在
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和
他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
记录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常帐户
、资本帐户、官方储备。
28
二、净出口函数与净资本流出函

1 、净出口函数( NX )
( 1 )影响净出口函数的因素有:
① 汇率。 NX = 自发净出口 + 引致净出口
NX =q +n e
② 收入。
( 2 ) NX 曲线
NX=q+ne-γy
( 3 ) e 对 NX 影响的 进一步 说明 。
① 时滞— 贸易 J 曲线
本币贬值 ,贸易 J 曲线 的形 状?
本币升值 ,贸易 J 曲线 的形 状? 29
② 弹性问 题( 马歇尔 - 勒纳条 件)
2 、净资本流出函数( F )
( 1 ) F= 资本流出 - 资本流入
( 2 )影响 F 的因素: r 和 r w
F = σ ⋅ (rw − r )

F = σ ⋅ (rw − r )

30
三、国际收支平衡与 BP 线
1 、国际收支差额。 BP=NX-F
2 、国际收支平衡。 BP=0
NX=F
q + n ⋅ e − γ ⋅ y = σ ⋅ ( rw − r )

γ n q
r = ⋅ y + ( rw − − )
σ σ σ

31
3 、几何推导
r BP

r0

r1

F y

45
32
NX
4 、线上点与线外点的含

① 线上点。保 证这个国 家国际收入 与支
出相等 时的利率和 收入组合。
② 线外点。国 际收支顺 差或逆差时 的利
率和收 入组合

5 、 BP 线移动

①NX 增加时, BP 线将如 何移动?


②F 增加时, BP 线将如何移 动?
③p 和 e 变动通过影响 NX 线从而 影响 BP 线
33
BP 线是如何移动?
r BP

r0

r1

F y

45
34
NX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1 、市场调节。
价格 - 铸币流动机制、弹性论、
乘数论、货币论。
2 、国家干预
( 1 )吸收论
( 2 )具体政策手段。

35
第三节 开 放经济 下 NI 决 定 理
论与政策
一、四部门下的 IS-LM 模型。
1 、四部门下的 IS 线和 LM 线。
(1 ) 四部门下的 IS 线要发生调整。
LM 线
则不发生变化。
( 2 ) IS 线推导:消费函数法,
储蓄函数法
36
y = c + i + g + nx
y = ∂ + β ⋅ ( y − t ) + (e − dr ) + g + (q − γy + ne)

∂ + e + g + q − β ⋅ t dr − ne
y= −
1− β + γ 1− β + γ
1 1− β + γ
r = ⋅ (α + e + q + g − β ⋅ t + n ⋅ e) − ⋅y
d d
( 3 ) IS 线移动:出口、进口、汇

37
二、资本完全流动下 IS-LM-BP 模
型。
1 、资本完全流动的含义及 BP
线。
(1 ) 资本完全流动。
( 2 ) BP 线呈水平状。 BP 线上
方,国际收支盈余; BP 线下方,国
际收支赤字。
( 3 )现实中, BP 线是正斜率的 38

线。
2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政策调节
(上 ):固定汇率
r (1 )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IS LM0
E0 LM1

E1 BP

y
yf 39
(2) 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r
IS1
LM0
IS0
LM1
E0
BP

y 40
2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政策调节
(下 ):浮动汇率
r (1 ) 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IS LM0
E0 LM1

BP

y 41
(2)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r
IS1
LM0
IS0
E0
BP

y 42
三、具体的调整内部均衡与外部
均衡的政策。

1 、内部不均衡和外部不均衡的表现

(1 ) 国内经济均衡和外部不均衡。
( 2 )国内经济不均衡,外部经济均

( 3 )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双不均衡
2 、调 整内 部均衡 和外 部均衡 的政 策: 43

(1) 改变总需 求的 政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