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第五章 社会 主义 的本 质和 根本 任务 (一 )

回顾提问: 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组织教学: 本讲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本质的
新认识,重点是第二部分内容。但对相关史实也要做重要补充。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本上选择了苏联模式 。
但苏联模式未必适合中国。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
度集中等等。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毛泽东于 1955 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
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从 1956 年 4 月到 1966 年 4
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十年。
(一)中国 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 道路初步 探索的理 论成果
1956 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以后,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面前,毛泽东率先提
出了科学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
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
成果。
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深
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
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
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 ,
是与非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其中的许多理论观点,例如经济发展的地区和产业平
衡协调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 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2、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指出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前进的经
济建设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
拜,加强党和群众联系。总的来说,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
设初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1957 年 2 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讲话提
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指出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的需要;是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个讲话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党对 社会主义 认识的曲 折发展
但是,1957 年反右派的扩大化, 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959 年的反右倾,
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
的国民经济在 1959 年到 1961 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即通常所称的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
比例关系全面失调。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
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 1963 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 1965 年,国民经
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1
[相关背 景资料链 接: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诞生的历史还较短,各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还不很清楚,需要逐步探索。
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
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因
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利的国内环境,可以很快实现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经济建设上往往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发展
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阶
级斗争;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
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
了曲折,以致后来发展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正是由于过去的失误和偏差,才反证出今天我党的
理论、政策、实践的正确和妥当。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1956-1976 年,我党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的波
折和失误,主要有:
1、195 7 年反右 派的 扩大 化 1957 年 4 月,我党为了搞好群众与执政党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于是在全党进行整风。我党邀请党外人士提批评、意见、建议,以便帮助我党整风。但少数资
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的“大鸣”、“大放”、“大民主”,放肆地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反对
共产党执政,鼓吹“轮流坐庄”。极少数右派借“鸣”、“放”之机向党和人民发动猖狂进攻,是中央没
有预料到的。本来中央不主张“大鸣”、“大放”,但在 5 月,中央决定对少数右派的错误言论暂不批驳,
原样在报纸上报道,以暴露其反动面目。这样,“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在高校和党政机关迅
速蔓延开来,人为地加剧了全国的政治紧张空气和不稳定状态。6 月,毛泽东和党中央开始反右派,并在
全国大规模展开。但是这是必要的,但反右派严重扩大化了。全国共划出右派分子 55.28 万人,除极少数
右派外,大部分是错划的。并把反右派的斗争性质从人民内部左、中、右的矛盾,改变为资产阶级右派同人
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毛泽东对当时右派进攻的形势的估计严重脱离实际。认为中国天空上突然黑云乱
翻。反右派斗争采取了阶级斗争而非法制的办法,造成的后果就是,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
积极性,损害了民主,造成国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许多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党员、同党长期合作的爱国人
士和朋友、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富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工商业者、政治上热情而不成熟的青年遭受了打击,
致使他们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上的失误 1957 年,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改变了八大对社会主义
基本矛盾的正确认识。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
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这就难以将工作重点真正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并导致党用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
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此时,毛泽东对国际国内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1957 年 11 月,毛泽东在莫斯科
64 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上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论点。认为苏联发射两颗人造卫星后,在最重
要的科技部门社会主义占了压到性优势,社会主义力量对于帝国主义力量占了压倒性优势。他在会上提出,
中国的钢产量 15 年赶上和超过英国。1958 年第一季度,我国工农业生产获得了较为高速的发展,工农业
产值比上一年同期增长 26%的情况,使毛泽东等人认为中国正在进入一个“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这
种估计导致在建设速度上犯急于求成的错误。 1958 年,据毛泽东的建议,我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
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它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
的普遍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盲目求快。
3、195 8 年的“ 大跃 进” 运动 它是企图在总路线的引导下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尝试。实践
的结果不但没有“大跃进”,相反导致了大挫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次失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中央和毛泽东一直考虑:怎样才能尽快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果社会主义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建设,
就不能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不能粉碎帝国主义妄图扼杀我们的企图,人民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
就不能迅速改变落后状态。因此,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在生产上来一个“大跃进”。1958 年,毛泽东根据苏
联发射两颗人造卫星使得“东风压倒西风”,以及我国 1957 年工业总产值超额完成任务的形势,认为发
动“大跃进”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跃进”运动。首先
2
从农业开始,兴起高指标和浮夸风。1958 年转向工业,以“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
”为特征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迅速掀起。结果炼了 300 万吨土钢,不能使用,合格的钢不足 800 万吨,还
不到原计划(1070 万吨)的 3/4,欲速则不达。严重破坏了我国生产力,使人民发展生产的头脑越来越热,
盲目提高指标,原定钢产量 15 年超过英国,后缩短为 7 年,最后又缩短为 2-3 年。
4、19 58 年农 村人 民公 社化 运动 1958 年兴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实质上是
一次生产关系的“大跃进”。它是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它由于严重脱离
了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给人民生活带来
巨大灾难。1958 年 8 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
决议》,大办人民公社的全民运动迅速展开。之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就基本实现了人民公
社化。全国建立了 2.6 万多个人民公社,全国 99%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公社。毛泽东认为建成社会主义最主要
的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农村中的集体所有制要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因此,“
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大二公”,具体说:(1)规模大。2 万户以上的特大公社全国就有 51 个。
当时认为,规模大,人多势众,办不到的事情也可以办到;大,好管,好纳入国家计划。( 2)公有化程
度高。社员的自留地、家畜等都收归集体,家庭副业、小商小贩、集贸市场也被取消。(3)实行供给制与工
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食堂吃饭不要钱,被说成是按需分配。少数公社实行全面供给制,即衣、食、住、行、
生、老、病、学、婚、育,全由公社包干。实际上。大多数公社除了只能保证社员最低标准的吃粮外,发不了工
资,基本上是吃大锅饭。(4)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在人民社的各级组织中,建立相应的
民兵组织,按团、营、连、排、班编制,实行全民皆兵;在生产组织上,打破社、乡、县的界限,像打仗一样
搞大兵团合作;人民公社还办食堂、幼儿园、学校、幸福院,把农民引向集体化生活。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
质,就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普遍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超越阶
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是大大降低了共产主义在人民心中的标准,使共产主义庸俗化,
助长了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思想;二是它无视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大搞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破
坏了农业生产,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阻碍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还助长
了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对生产瞎指挥风。
5、19 59 年庐 山会 议和 反右 倾斗 争 1959 年 7-8 月的庐山会议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纠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后期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议方向
急转直下,由纠“左”变成了反右倾斗争。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虽然认识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过
程中的一些失误,但没有系统地纠正。他认为当时的成就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成就和缺点是九个指
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或者是七个指头和三个指头的关系。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彭德怀对此
深感忧患,于是写了一份长信,系统地总结了近期的成就和教训,递给毛泽东。毛泽东先是把此信的内容
交给大会讨论,然后就尖锐地批评了彭德怀的信。认为彭德怀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示怀疑
和反对,是向中央领导下战书,是右的表现。并把彭德怀和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华的攻击联系起来,
认为他的意见有国际反华背景。总参谋长黄克诚、外交部副部长张闻天、湖南第一省委书记周小舟等人支持
彭德怀的意见。会议把他们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庐山会议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严重损害了党内
从中央到地方的民主生活。在这次反右倾斗争中,被重点批判和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干部和党员有
300 多万人。这些敢于讲真话,提批评意见的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党内民主,助
长了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发展,从而中断了纠“左”,掀起了继续跃进的高潮。
6、发动文 化大 革命 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单方
面撕毁援助合同的影响,到 1960 年,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
严重的困难。从 1960 年夏天开始,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三年“大跃进”运动进行反思,对经济进行调整。毛
泽东号召大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 1961 年定为调查研究年,中央的调整政策使国民经济出现转机,但
由于“左”的错误思想还未彻底纠正,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好转,还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全面调整。 1962
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工作会议,也叫“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带头纠“左”,但目的是为了更好
地坚持大跃进。他虽然同意中央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一治理经济的八字方针,但只把它当
3
作克服困难的权宜之计,在毛泽东的思想深处并未解决求快求纯的问题。会后,由陈云担任中央财经小组
组长,负责大幅度的国民经济调整。到 1963 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全面好转的形势。到 1965 年,国民经济
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复杂的问题。国际上,中苏论战激烈化,苏联在中苏边
境不断制造事端。印度挑起中印边境冲突。在国内,台湾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并派特务潜入大陆进
行破坏活动。社会上极少数反动分子也蠢蠢欲动。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的活动也有所增加。国内一定范
围之内的阶级斗争有所激化。另外,由于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并未从根本上得以纠正,
对形势和政策的许多看法在党内和党的领导层中实际上存在着分歧。这些分歧在严重困难面前暂时潜伏下
来,随着形势的好转,党内对当时形势的估计及工作指导上的意见分歧又逐渐发展起来,这时毛泽东又
重新强调阶级斗争。在 1962 年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问
题,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进一步系统化,为“左”倾错
误的再度发展,作了理论准备。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阶级斗争提到如此高度,还因为他把当时党
内关于国内形势、关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办法、关于干部甄别等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和不同主张看成是
阶级斗争的反应,看成是右倾机会主义即修正主义的表现,斥之为黑暗风(毛泽东指的就是对 1958 年“
大跃进”以来造成的困难以及对经济形势的不同看法,他把刘少奇等人对困难实事求是的估计说成是黑
暗风加以批判);单干风(指刘少奇、邓小平、邓子恢等人支持的在农村进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试验,
这是对人民公社生产方式的否定。毛泽东认为这股单干风是搞资本主义);翻案风(指 1962 年彭德怀两
次写信给中央和毛泽东,要求对他所犯的错误全面审查、正确处理,被认为是闹翻案。毛泽东认为彭德怀
的问题有国际背景,它是在配合国际上的“三尼”,即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美国领导人肯尼迪、
印度领导人尼赫鲁进行反华活动。所以不能给彭德怀平反)。由于毛泽东把党内的分歧看成是严重的阶级
斗争,这就将全党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到了抓阶级斗争的轨道上。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修正主义,毛泽
东于 1966 年亲手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首先从文化教育界开始,重点是整党内的“走资派”,结果是
犯了全局性的错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左”的指导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在 1967 年提出的“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又被林彪、江青两个阴谋集团利用,成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幌子。他们
无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歪曲为“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
要资本主义的苗”,使国民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10 年间,经济损失达 5000 亿元,相当于
1949 年到 1979 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 5/6。“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严重歪曲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
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濒临崩溃的边缘,整个社会遭受浩劫。]
20 世纪 50 年末 60 年代初,党和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深化了对中国工业化道
路的认识(例如,毛泽东提出既要发展重工业,又要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要两条腿走路) ;
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例如,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前提
下,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存在,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提出要扩大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实行民主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
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陈云提出“三个主题三个补充”,即在
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
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
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
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邓子恢、邓小平等人提出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提出要发
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毛泽东提出要重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作用,价值规
律是个大学校。不能孤立看商品生产,要看它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相联系
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跟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提出要逐步认识
社会主义自身的客观规律,克服盲目性(毛泽东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要实事求是,大兴调
查研究,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是不行的,要充分估计到社
4
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难性。社会主义可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
社会主义);要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和各民主党派搞好监
督合作,反对官僚主义,注重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防御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的“和平演变”,等。
上述几个方面体现了党和毛泽东从 1956 年到 1966 年,为摆脱苏联模式,探索适合中
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
严重挫折,但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
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这些成果,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
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
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
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
践价值 [ 即使在犯严重错误的文革时期,毛泽东仍不乏真知灼见,例如他在此期间提出
“两个中间地带”(指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间的亚、非、拉国家和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西兰、日本等)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至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正如邓小平
指出的:“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
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
们也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可以说,正是党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
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成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
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这个概念,但他们曾对社会主义
本质做过深刻地分析和明确的阐述,他们从目的性与规律性去研究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
主义目的是实现人类解放,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重新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 主义本质 理论的提 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不解放思
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第 312 页)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第一次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鉴于我们
过去搞了 2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生活提高不多,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同世界
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实际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 ,
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13 页)。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
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
收入是否增加。他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实际上已经揭示了
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始陆续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排除的过程就是个很好的
摸索过程)。他先是提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
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12 页),进而强调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55 页)。
5
使用这种方法,邓小平后来又陆续阐述了“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
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他有别于他人阐述社会主义问
题的新方法、新思路。
第三阶段,邓小平逐渐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1985 年邓小平指出: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11 页)后来他又提到:“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
第二是共同致富。”(《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72 页)1991 年他明确断定,“社会主义
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64 页)这表明邓小平不断尝试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性的表述。
最后,邓小平在明确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后 ,
1992 年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科学的、精辟的、完整的概括:“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3 页)(搞建设和改革必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否则会偏
离)
邓小平正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
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保留了以往对社会主义认识中的合理部分,澄清了原来对社会主义
认识中的不科学成分,强调了过去被忽略了的社会主义内容,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
本质,用新的思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度。
▲重点 例证: 邓小平反对以往人们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空谈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
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例如计划
体制、绝对平均主义),把许多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
复辟”加以反对的作法(例如引进外资、技术、开设股市),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
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例如一直抱着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不敢引入能够
较好地激发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市场经济),正确区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基
本特征(表现为基本制度)和模式。本质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核心标志,是
我们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就是发达的生产力和共同富裕;基本特征是本质的外在体现,是
实现目的的手段,例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等;模式是本质和核心得以发
挥作用的运行平台,我们可以非常灵活地在某个时候选择计划经济模式、也可以在某个时
候选择市场经济模式,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只要能在这个模式下很好地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很好地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
新论断,从根本上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以车轮 图形象 说明三者 关系:

模 式

特 征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历史与现实的回答:
6
A.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的基本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
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为什么要把这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呢?
[案例 ]新中国 50 年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 50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历史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
大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体现。第一,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比 1952 年增加了 100 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 7.7%。工农业产品产量
位居世界前列,钢产量跃居现在的第一位,原油产量跃居第五位,粮食产量增长了 3.3 倍。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格局。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状况有
了极大改善。新中国 50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使我们
的社会主义制度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内外政治动荡的局面中,不但岿然屹立,
避免了苏东剧变的悲剧,而且顶住了西方的经济制裁和强大的“和平演变”攻势。因此说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 。
50 年来,社会主义中国能以资本主义国家无法企及的经济发展速度创造辉煌,从根本上
印证了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主要是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
▲ 答疑 : 有人会问:“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能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吗,资本主义
国家不也在发展生产力吗?
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社会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资本主义代
替封建专制制度,无疑是解放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就不再有解放生产
力的任务,只有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过去受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也曾经以为社会主
义制度建立后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再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才
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一些体制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
力。只讲发展生产力,不讲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
会主义制度,继续解放生产力。这无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有人认为,发展生产力,似
乎是一切新制度都具有的,怎么能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呢?其实不然。发展生产力是社会
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同其他社会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以往的私有制社会,新制度建立初
期还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后就逐渐成为生产力的桎梏,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
主义公有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极其广阔的余地。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完全
是自发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为自己生产掘墓人,导致自身灭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
产力则是自觉的,发展水平越高越能推动社会主义前进。(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
大生产的必然趋势不相适应)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
的需要。因此,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才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唯有社会主义才具有的本质。
▲答疑: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与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有些人可能要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些私营、三资企业中,
难道没有剥削吗?有的下岗职工刚解决温饱,而有的人却腰缠万贯,这又难道不是两极分
化吗?”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看待呢?
首先,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
命,推翻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
剥削现象。彻底消灭剥削,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这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
史过程。两极分化,是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消除两
7
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
剥削、强化剥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如果没有
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就不可能消灭剥削;在分配领域,也就不可能用社会主义
按劳分配取代不劳而获,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富悬殊,造成两极分化。其次, 我国现在仍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把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求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完全做到。剥削现象与贫富不均、差距拉大现象恐怕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都将长期存在,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逐渐消
灭以至完全消除。这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
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邓小平文
选》第2卷第133页)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同时,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存在与两极分
化的产生具有必然的联系,中国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
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如果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就会产生两
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根本目标上的体现,它既说明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应该是富裕,也说明了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共同富裕。 (此
处要讲清楚我国当前贫富悬殊的状况,其标志是基尼系数,其原因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形成
的事实上的不均衡,解决的方式有征收个人所得税、培育中产阶级等,逐步打造纺锤型社
会结构;还要讲清楚我国私营、三资企业中存在一定程度剥削的现实性)
[基 尼系 数: 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
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
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 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 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
际的基尼系数介于 0 和 1 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
组织规定:若低于 0.2 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
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
重视和普遍采用。我国当然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共计算三种基尼系数,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城镇居民
基尼系数和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0.4 的国际警戒标准在我国基本适用。专家建议:在单独衡量农
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 0.4;而在衡量全国
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 0.5,实际工作中按 0.45 操作。]
B.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内容的有机联系: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内涵的两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
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前两者的最终目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体现了一
系列的辨证关系: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避免了从生产力或生产关
系单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容易产生的弊端。我国过去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脱离
生产力发展实际变革生产关系的典型代表。它无视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大搞生产关系
的变革,导致经济结构扭曲、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本质
的实现。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一概括把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
这一社会主义目标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社会主
义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结果即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
说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实践的角度把社会
主义本质的实现看作动态过程,即从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动力开始,到解决所存
在的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基本社会问题,直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在本质论断
中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展示了社
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
(二)社会 主义本质 理论的重 要意义— —开拓与 创新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水平,为科学回答“什么是社
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点。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
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本质”。(《邓小
平文选》第 2 卷,第 313 页)邓小平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经验和教训,指明了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困惑等,都与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有关。(理论意义)
2、在实践上,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
宁,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搞清楚。”(《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69 页)(实践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新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
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
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邓小平本质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我们可以在更广泛意义上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把它贯穿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囿于这五句话本身。因为,社会主义本质的
逐步实现需要个方面的支持条件。譬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
国做法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
视物质文明建设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屈服于外国的压力 、
丧失国格不是社会主义,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
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和按
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善于吸收并力求超越人
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成就的社会主义;是发扬民主和健全法制的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是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主张维护世界和平的社
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共产党领导的、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答疑: 有人会问,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什么没有提公有制问题?
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所以没有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与我们目前所处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特点有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确实只能实行以公有
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但对社会主义的概括不能仅局限于说明其初级
阶段,而应当对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适用。从社会主义的最终要求来看,当然是要实
现单一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但若强调这一点,又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突出生产力,是为了突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
9
重要特征,但是相对于“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两个原则来说,只是具有前提条
件和方法手段的意义。“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同“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在社
会主义理论中不是处于同一个层次上的,从社会主义的目的来说,“共同富裕”处于最高
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则处于最高层以下的手段层,是表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经济
制度范畴。但是,这并不能否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重要性。就重要性而言,都同
等重要。现阶段的中国还必须坚持这两条,它们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不能改变,否则,
私有经济就会占主体,导致两极分化,社会就会从新回到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阶级
社会,社会主义就失败了。(我们过去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没有
区分开来,把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当成了目的本身,结果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邓
小平从目的和目标层上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不拘泥于实现目的的基本手段即制度,既
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又兼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属性,为我们在坚
持社会主义大方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改革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例如,若把公有制和按
劳分配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话,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不能采取以公有制为主体
的多种所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就不能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结果只能导致贫穷落后,社会主义就坚持不住;但从长远看,社会主义又必须坚持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必然要求以公有制为基础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否则就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在何种程度上实现公有制和按
劳分配,实行什么样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形式,只能根据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定。与
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只能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在
一定范围还存在私有经济和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范围内的私
有经济和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最终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邓小平的本质论里面,深刻蕴含着
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两条的要求,但是在多大程度,采取什么形式坚持这两条,要看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水平具体而定。)
小结: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基石。它
决定并规范着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和性质,而邓小平理论的各方面内容又从不同角度、不同
层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0
第五章 社会 主义 的本 质和 根本 任务 (二 )
回顾提问: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组织教学: 本讲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分别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方
面阐述,重点是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 主义的根 本任务是 发展生产 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
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必须进
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倡导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
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
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
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 卷 27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反复
强调,必须尽快把工作的重点从革命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
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列宁选集》4 卷 586)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同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则。社会
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认识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
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的
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 ,
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册 717、767,86 年版)遗憾的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没有将这一思想
很好地贯彻实施,从而延缓了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
历史经验和教训,明确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来抓。他强调:“马克思主
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第 63 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16 页)
这些科学论断,为我们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社会有机体及其矛盾关系中,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
面临的任务很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条件。 纵观历史,任何一种
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都取决于它能否创造比过去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否具有比
过去社会更高水平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并巩固下来,
归根到底靠的是这一条;社会主义制度要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并巩固下来,同样也要靠这一
条。也说是说,社会主义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政治、文化制度,要巩固和发展,都依赖于
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说:“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改革开放以来,我
们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改革不断解决了上层建筑和
生产关系中某些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环节和方面,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充分地证实了:只有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
11
第二,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
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关键是能否体现其优越性。 社会主
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具有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使社会生产以资本主义
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好;二是它能够兼
顾效率和公平,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明确指出,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
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越性,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
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1978 年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28 页)1980 年,他进一
步指出:“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
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方面。”(《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第 251 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要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
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
平文选》第 3 卷第 63 页)这充分说明,发展生产力既是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共同
富裕的基础,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直接体现。因此,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
本任务,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来展示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能否大力发展生产力,决定
着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能否取胜。因此 ,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 ,
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在当代新科
技革命的条件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
(二)发展 才是硬道 理
1992 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
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
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
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取
得的巨大进步,完全是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结果。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各国
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
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 1/5 的人口、广阔的市场、稳定的社会环
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各国经济依赖度不断提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经济保持良
好的发展势头,不仅造福 13 亿中国人民,而且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中国的
发展具有全球战略价值。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强大就意
味着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强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她的发展强大就意味着世界社会
12
主义力量的强大,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中,社会主义才能显示优越性,具有说服力、吸
引力,才能为一些国家选择社会发展道路提供很好的借鉴。(我们这里所讲的发展,是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
定因素,所以我们首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上产力,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发展 是党执政 兴国的第 一要务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
的标准,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
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
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
作用。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
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
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的根本要求。 发展是当代世
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
各国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中心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上,发展问题已经
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
命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
担负着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把
握时代主题,完成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党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 。
惟有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实现。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江泽民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
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
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
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0 页)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
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
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江
泽民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
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改革
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
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
大幅度跃升,是人民得到最多实惠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
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
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的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既有
过去积累起来的老问题,也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但不论解决什么问题,最终都要靠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伟大旗帜,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
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
13
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
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着力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代表 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
1、先进生产力的含义: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科学技术、信息、管理都是当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者、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属于生产力的有形要素,或称硬件要素;科学技术、信息、管理属于生
产力的无形构成要素,或称软件要素。软件要素要通过硬件要素发挥作用。先进生产力是一
个历史概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其具体含义是不同的。在新的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
特别是逐渐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在以当代生产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迅猛
发展的巨大推动和知识、智力的不断投入加大的特征下,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的先进性质,突出表现在它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和最后
形成的结果。所以,先进生产力应具备以下特点:
其一,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即智能化的生产力,就是
人的智力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广泛应用。
其二,生产要素先进科学的结合方式、管理方式和配置方式。一方面是指社会化的生产
力,也就是生产者和生产组织管理从小农经济那种孤立的、封闭的状态,转向专业化分工
不断深化,社会化协作日益广泛紧密,管理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的过程和趋势,因而获
得了较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指市场化的生产力,就是从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状态转向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主要是竞争机制)实现生产
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流动,进而促成相对先进的生产力形成。
其三, 环境破坏轻、自然资源消耗小的经济效益的获取。
其四,对社会进步和人自由全面发展起积极的、巨大的、显著的推动作用。例如,先进设
备的使用使得人的劳动时间减少,必然增加人的学习、休闲、娱乐、锻炼时间,极大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2、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瞄准世界的先进生产力,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
越式发展;同时,对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 ,
从而尽快推动中国总体生产力由比较落后向比较先进转变。
[案例: “ 东北 振兴 规划 获批 沈 阳装 备制 造业 获强 力助 推” 2007 年 8 月 8 日,“沈阳机床”突
然强势上涨,令不少股民喜笑颜开。内中原因很简单,国务院正式批复《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消息 8 月 7
日发布,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而沈阳机床作为装备制造业中的“龙头”,领涨
当仁不让。“《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无疑将为沈阳老工业
基地振兴提供巨大推力。”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说。今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
东北办为铁西区授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这是对沈阳发展装备制造业最
大的肯定。”铁西区长李松林说,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铁西经济已经连续 5 年实现高速增长。
前几天,铁西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实施意见。“铁西要建设公共制造、公
共研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五个公共服务平台。”李松林说,这五个平台将强化专业化协作配
套。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与辽宁省达成共识,给予铁西区政府以及机床集团、沈鼓集团、北
方重工集团等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累计提供逾百亿元贷款。以在扶持建设五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缓解
企业资金短缺矛盾。 除了金融支持,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还将获得国家重点项目支持、重大项目导向、
国债项目贴息以及省级财政政策、科技政策等重点扶植。其中,省财政将以 2005 年为基数,聚集区缴纳的
14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营业税,部分返还投入聚集区,搭建更加完善的发展平台,
加速装备制造企业向这里聚集。“今年,铁西要确保沈阳机床、北方重工、远大集团实现过百亿元目标。同
时,加快沈鼓、北方交通重工、特变电工沈变、三一重装等一批装备制造领军企业的建设步伐。”李松林介
绍,下半年,铁西将加快机车车辆、兴华电器、东药等重点企业的搬迁进度,不断扩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内企业的规模和体量,同时,结合企业改造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建设速度 ,
将其率先建成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晚 报 200 7 年 08 月 09 日 郭宏 颖 ]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创造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国家要保持优势地位,依靠的主要
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具有协作创新精神的人,即高素质
人才。目前我国劳动者的素质状况同现代化建设还很不适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
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
的迫切要求。
[补充: 人力资 源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以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
倾向等为具体表现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四个基本特征:(1)人力资源具有双重性。人力资源既具有生
产性,又有消费性。(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人力资源是体力与智力的结合,具
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断开发的潜力。(3)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性是指,人力资
源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资源,不仅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是开发的过程,培训、积累、创造过程也是开发的过
程。(4)人力资源的时效性。人力资源的时效性是指,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退化。]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并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 当今
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这就要求我们,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进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力的
发展是借助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即经济体制进行的,当经济体制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
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曾发挥过
积极作用,但它难以充分、及时反映复杂多变的供求关系,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随着
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这种缺陷进一步显现了出来。市场经济是有效地配置资
源和对生产经营者提供有效激励的合理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引入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和
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五)科学 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一个核心观
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独特贡献。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人类正经历着近代史上
的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科学开始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革命直接引起了产业革
命。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技术给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带来的变化予以高度的重视。他们
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称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欢呼它给世界带来的巨大进步。他们还预见到
当时正方兴未艾的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会使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取
得更大的进步,认为科学技术作为变革历史的“伟大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
量”。人类进入 20 世纪以后,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4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发
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宙航天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 70 年代后期开始,
又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
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的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科学
技术促进了人类劳动生产率成十倍、百倍、千倍的提高,已经成为实际上的推动经济发展的
15
最重要因素。这不仅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正确的,而且显示出科学技术对生产
力的推动作用是最主要的、第一位的。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1975 年 9 月 26
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工作报告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
产力”的观点,并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必须走在国民经济的前面。1988 年 9 月,邓小平又
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
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75 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
断,继承了马克思的观点又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从而奠定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方针 、
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马克思明确指出:
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 46 卷下册,第 211 页),“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664 页)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
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
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
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
主导性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
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
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
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
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
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如蒸汽机技术革命
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
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
情况发生了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
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
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所以,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
体现和主要标志。为此,1995 年党中央提出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3 年 12 月,在北京召
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
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指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的轨道上来,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的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是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
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
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
16
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 案例 :微 观世 界的 利剑 —— 纳米 技术 对人 类社 会发 展的 影响
纳米,作为一种长度单位,仅为十亿分之一米。大约相当于 10-45 个原子的排列长度。做个形象的比
喻,一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像一个乒乓球放到地球上一般。纳米材料,是指微观结构至少在一维
方向上受纳米尺度(1mm-100mm)调制的各种固体超细材料。纳米技术,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进行观察、
操纵和加工的技术。就是在这极其微小的世界里,纳米技术正在发挥着超乎人们想象的巨大作用。著名物
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查理·费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纳米科学和技术的人。20 世纪 80 年代初,费曼所
期望的纳米科技研究的重要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研制出来了,它们对纳米技术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纳米技术迅速发展,一大批相关新学科随之产生,如纳米物理学、
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机械学、纳米摩擦学等。纳米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它将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家预言,纳米时代
的到来不会很久,它在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并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纳米技术有着广
泛而神奇的用途。其一,在新材料制备和现代制造技术方面。以新原理和新结构,在纳米层次上构筑特定
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材料,如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等,将是纳米技术的用武之地。其二,在微
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方面。集成电路的发展引起了一场改变人类生活的数字化信息革命,但是它也正向自己
的物理极限和工艺极限日益逼近,许多微电子学家也为寻找新的途径和出路费尽心机。而纳米技术与微电
子技术结合出现的纳米电子学,可以超越集成电路的物理与工艺极限,研制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功耗
更低的新一代量子功能元件,使微电子技术获得更大突破。纳米电子学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深
蓝”、“银河”等巨型计算机就能装入人的口袋,“亚洲一号”通讯卫星可以只有鸽子大小。其三,在环
境与能源技术方面。当今世界能源的运用正在步入重大转折时期,环境与生态学以及环保技术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高度关注。纳米材料可以用来消除水和空气中的污染,成倍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其
四,在医学与生物技术方面。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用
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伤损组织;在人工器官外面
涂上纳米粒子,可预防移植后的排异反应;还可以研制疾病早期诊断的纳米传感器系统,大大提高医生
的诊断水平。纳米技术对于动植物的基因改善和治疗,测定 DNA 的基因芯片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在纳米
材料和器件中植入生物材料能使其兼具生物功能和其他功能。其五,在航天航空技术方面。用纳米技术研
制的低能耗、抗辐射、高性能计算机,用纳米集成的测试、控制仪器和电子设备以及抗热障、耐磨损的纳米
结构涂层材料,将更多地应用到未来航天航空技术领域中。其六,在国家安全技术方面。纳米技术在国防
领域的应用越来越走向综合化,通过先进的纳米电子器件在信息控制方面的应用,将使军队在预警、导弹
拦截等领域的快速反应程度提高;纳米材料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武器装备的耐腐蚀性、吸波性和隐蔽性。
舰船、潜艇、飞机乃至国家核卫系统的性能将大幅度提高;把纳米微粒加入到陶瓷中,可以使脆硬的陶瓷
韧性增强,新一代坦克的装甲材料便是这种陶瓷与钢材的混合体;运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润滑剂,能在物
体表面形成半永久性的固态膜,产生极好的润滑作用,既大大降低装甲、车辆、舰船等主机工作的噪声,
又能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第二,它将会给人们的工作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纳米时代,体力劳动比重越来越低,脑力劳动比
重越来越高;白领工人继续增加,蓝领工人大为减少。美国《纳米技术杂志》的主编比尔·斯彭斯认为,在
纳米技术时代,所有的手工劳动包括手术在内将被淘汰。在纳米技术时代,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办公。
利用纳米技术,人们可以用一个手掌大小的计算机,运用无线通信系统与自己的办公系统相连。用生活的
方式来工作,而不是用工作的方式来生活,这意味着“工作将不是一种痛苦”的梦想可能实现。
第三,它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由于劳动效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而且也可能根据每个人的需要选择闲暇时间,带薪休假的机会就会更多。运用纳米技术制成的生活用品,
价格低廉,功能优越,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简便,更加舒适。比如,家庭折叠式飞机、能自动调节温度的衣
服、能防水防潮且有杀菌防霉效果的布料。纳米制成的家具产品可以大大减轻家务劳动。纳米技术在医学上
17
的成功应用,将会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延长人的寿命。运用纳米技术可以在
分子水平上制造手术工具。未来切除病人的病灶,可以用纳米手术刀通过人体的血管直达病灶,将其切除,
给病人施行无痛苦手术。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会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更加适合
人类居住。
第四,在军事方面也有重大影响。美国的兰德公司认为,纳米技术将是“未来驱动军事作战领域革
命”的关键技术。运用纳米技术可以大大改进武器装备的性能,提高武器装备的隐形性,使武器装备微型
化、灵巧化。未来的战场从太空、空中、地面及水域,到处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纳米武器。太空中有足球般大小
的纳米卫星,空中有黄蜂般大小的纳米飞机,地面上有草状的纳米地雷,水中有形状似鱼的纳米鱼雷。所
以对于身边的苍蝇、路边的草、水中的鱼,都必须小心提防,说不定它们就是敌人投放的纳米武器。
当然,纳米技术同任何技术一样,运用不当也会产生副作用。比如,纳米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提
高了武器的灵巧度,增加了武器的破坏力,加大了战争的残酷性。再如,军事上的微型探测器,一旦运用
到民用方面,或被不当使用,将使人们的安全感大为降低,人们的隐私权将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还有,纳
米技术在医疗上的运用,会人为地加剧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有钱与无钱、钱多与钱少,生活质量
将大不相同。但瑕不掩瑜,只要我们正确运用纳米技术,处理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纳米技术终
将使人类受益无穷。]
[案例: 京津城际 铁路 :我国铁路建 设史上的 又一座里 程碑
一、京 津城 际铁 路是 我国 第一 条拥 有完 全自 主知 识产 权、 具有 世界 一流 水平 的高 速铁 路
  京津城际铁路全长 120 公里,列车运行最高时速 350 公里,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等 5
座车站,其中永乐站为预留车站。该工程于 2005 年 7 月开工建设,2007 年 12 月全线铺通,2008 年 8 月 1
日通车运营。京津城际铁路汇集了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从线路基础部分看,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砟轨道技术。(砟:小石块)轨道结构是铁路线路的基础,是支撑列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
前世界上铁路轨道结构分为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种。与传统的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具有结构稳定,
使用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等特点,尤其适合对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具有很高
要求的高速铁路。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速铁路铺设了无砟轨道。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无砟轨道
有几十种,其中技术先进的有双块式和板式两大类。京津城际铁路采用的是板式无砟轨道。这种轨道板长
6.45 米、宽 2.55 米、厚 0.2 米,主要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混凝土底座(支承层)组成。无砟轨道的设
计、制造、安装要求非常高。轨道板是严格按照设计的几何尺寸、结构和规范的制作工艺,在工厂预制加工
的,其精度误差以毫米级计量;每个扣件承轨槽,要根据水平、高程三维坐标,采用数控机床进行精密打
磨加工,精度达到 0.1 毫米;无砟轨道的铺设需要采用专门施工机械和测量设备,经过粗调、精调等一系
列步骤。京津城际铁路共铺设了 34535 块板式轨道板。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实践,我国已完全掌握了
无砟轨道的设计建造技术,形成了中国铁路无砟轨道技术标准和规范。钢轨是铁路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承受列车传来的压力、冲击和振动。传统铁路线路采用 25~100 米长的钢轨,通过连接板联结,每
根钢轨端头留有一定的伸缩缝,当火车车轮经过时会产生撞击、振动和噪声。无缝线路的应用,保证了高
速铁路线路的高平顺性,大大降低了列车轮子与钢轨磨擦产生的噪音和列车的振动,提高了旅客乘坐的
舒适度,同时减少钢轨与列车车轮的磨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京津城际铁路全线铺设了无缝线路,也
就是说从北京南站到天津站,全线线路由两根中间没有任何缝隙的钢轨组成。
  2.桥梁建造技术。京津城际铁路途经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沿线经济发达,道路纵横交错,土地资
源极其宝贵。为最大限度的减少铁路线路对城市的切割,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选,
京津城际铁路广泛采用了桥梁替代传统路基,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 87%,每公里桥梁平均节省土地
44 亩,仅此就节约土地 1600 余亩。经过大量技术经济比选,京津城际铁路选用了 900 吨级重的 32 米简支
整孔箱梁。这种梁,稳定性好,更适合高速列车运行,并且能够实现工厂化制作,有利于控制质量和工期。
京津城际铁路的所有桥梁都做了耐久性设计和景观设计,桥梁主体结构使用寿命为 100 年。
  3.沉降控制技术。路基及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是铺设无砟轨道及保持轨道平顺性的关键。京津城际铁
18
路对基础的沉降有严格要求,其中路基及桥梁基础工后沉降不超过 15 毫米,桥梁相邻墩台沉降差不超过
5 毫米。京津城际铁路沿线地基为软土、松软土,天津段基岩在 1000 米以下。这类土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
高、透水性差、强度低的特点,在这类土质上铺设无砟轨道修,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经验。经过我国工程技术
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采用封闭部分水井,减少或控制沿线地下水开采;桥梁增加
桩长、桩径,采用可调高支座;轨道采取可调扣件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松软土地基地区的路基变形和桥梁
沉降,满足软土地基以及区域沉降条件下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4.精密控制测量技术。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对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传统测量技术的精
度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修建、运营的要求。为确保高速铁路的桥梁、轨道、接触网部件等的精确施工和安装,
京津城际铁路建立了精密控制测量网。设计时,用于对线路的测量;施工时,用于对桥梁的架设、轨道的
定位、路基沉降的监测;运营时,用于对轨道、桥梁及设备的适时监测、养护。精密控制测量网由平面网和
高程网组成,其中在天津建有一个深达 800 多米的水准基点,在测量方法、设备和软件等方面也采用了多
项新技术和新设备。
  5.声屏障技术。与普速列车相比,动车组本身具备噪声低、振动小的优点,加上高速铁路的轨道光滑
平顺、桥梁自重大、路基密实度高,高速动车组列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尽管如此,
考虑京津城际铁路与沿线群众生活环境的和谐,在设计修建京津城际铁路时,对经过学校、医院、居民区
等区段设置了一道声屏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和振动对两侧群众生活的影响。同时,铁路部门还对声屏
障的外观做了美化设计,采用了从上到下由浅至深渐变的色彩装饰,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旅客视线的影
响,在声屏障高度高于动车组车窗的部分,采用了新型透明的隔声材料,具有抗污、自净、防鸟撞、防眩目、
防破碎脱落等功能。
二、在 京津 城际 铁路 开行 的高 速列 车是 完全 具有 自主 知识 产权 的国 产时 速 35 0 公里“ 和谐 号” 动
车组
  在京津城际铁路开行的动车组列车,使用的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
CRH2 型和 CRH3 型“和谐号”动车组。CRH2 型动车组是由四方(青岛)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
CRH3 型动车是由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这两种动车组,是我国机车车辆企业在引进国
外时速 200 公里动车组技术,成功实现了时速 200 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国产化批量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再
创新,在中国时速 350 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上设计制造的,能够实现时速 350 公里平稳运行。由此,我国
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够设计制造时速 350 公里高速动车组的国家之一,标志着我国机车车辆技术实
现了历史性突破。京津城际铁路开行的动车组列车有以下主要特点:
  1.速度快。列车运营最高时速 350 公里,每秒近 100 米。
  2.动力强。动车组采用动力分散技术,也就是将列车的牵引动力系统分散布置在各车厢地板的下部,
列车牵引功率可以做得很高,并通过列车网络系统,实现有效的同步控制。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列车采用 8
辆编组,其中 4 辆动车、4 辆拖车,列车牵引总功率 8800 千瓦,是世界上牵引动力最大的高速列车。
  3.能耗低。动车组列车采用流线型车体和轻量化技术,在降低能耗方面效果明显。如:铝合金、中空结
构的车体,最薄处只有 2.5 毫米,重量比一般铁路客车轻 30%以上。大致测算,高速列车每小时人均消耗
功率 15 千瓦,北京到天津人均消耗仅为 7.5 度电,是陆路运输方式中能耗最低的。
  4.零排放。由于采用绿色能源的电力牵引,动车组列车没有任何废气排放。
  5.低噪声。通过高速列车外形系统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高速运行时的气动噪声;采用特殊设计的消
音车轮,配合使用全线无缝线路,有效降低了轮轨噪声;系统采用先进的隔音降噪技术,在车体的中空
结构和地板间填充了大量的隔音降噪材料,有效降低了车内噪声。高速列车运行时速达到 350 公里时,车
内外噪声均达到国际标准。
  6.宽车体。京津城际铁路运行的动车组列车,车体断面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比欧洲同类型车宽 400
毫米,最大限度增大了旅客使用空间。
  7.车内设备人性化。动车组列车设有完备的服务设施和残疾人专用服务设施;座椅可旋转,座椅间距
宽于飞机和大客车;采用先进的列车气密性技术,高速运行时旅客不会产生耳鸣;车内的温度、湿度、空
19
气流速和新鲜空气含量等均可自动调节,车内空气质量良好,含尘量不超过每立方米 0.5 毫克,远低于
相关标准。
  8.高安全性。京津城际铁路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其设备的安全冗余在 30%以上(冗余:技术术语,是
指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
统的故障时间。它可以理解为备用),列车走行部试验室试验达到时速 520 公里;列车运行间隔最小为 3
分钟;设备发生故障自动导向安全;一旦发生火灾时,车内防火系统自动启动。
  9.全天候运行。京津城际铁路运行的动车组列车采用全自动电子控制驾驶系统,在风、雪、雨、雾、雷等
恶劣气候条件下,可以安全运行。
  10.运行自动控制。京津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运行由中央集中控制系统发布列车运行信息,车载雷达
实时接收运行数据和指令,传递给车载计算机,自动调整各列车间的追踪间隔,防止列车超速和冒进信
号。当前行列车发生故障后,后面的列车能够直接得到信息减速或停车;当线路上出现异物或断轨后,列
车运行控制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
  通车运营前,铁路部门组织对京津城际铁路运行的动车组列车进行了 200 多项综合试验,历时近半
年,走行 40 万公里以上,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优良水平,完全满足高速列车运行对高安全性、高稳定
性、高舒适性的要求。]
小结: 略

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