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8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

教学 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认识到市场经

济需要每个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而增强法律意识,培育社会

主义法治观念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之一。

教学 重点、 难点 :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2、我国法律制定、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

4、依法治国。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法律意识

基本 内容:

引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治国

方略,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

的民主法制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必将对我国的

改革开放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学习

1
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更是时代对大

学生提出的历史要求。因此,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

同时,结合我国法治现实,学习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重大

而深远意义。

第一节 领会 社会主 义法律 精神

一、 我国社 会主义 法律的 内涵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1、法的概念

关于“法”,日常生活中可做各种解释,如方法、办法、法则、定

律等。而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法,是指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严

格程序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

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具有如下特征:

(1)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特

点之一是它调整人们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法由专门机关制定和解释。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制

定法和对法的解释,则应由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实现。

(3)法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

2
的,每个社会成员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

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其他社会规范并不都是将权利和义务相

对应。

(4)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直接表

现为国家意志,谁对法的违犯,表现为对国家意志的挑战,因此对

违法者,必须以国家的名义予以制裁。这种制裁,表现为一种强制性

的制裁,而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5)法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严格程序。法的调控不是针对某个人的,

也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时间,而是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在连续

的某一时期均有效力。法要按程序制定,按程序执行,无论立法还是

执法,都要遵循程序,而不允许随意更改或变化。

(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特征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2)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

志的体现;

(3)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内容归根到底由

我国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社会主义法的主要特征

(1)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3
(3)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

(4)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5)国家强制力和人们自觉遵守相结合的统一;

(6)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1、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法的本质在社会中运行

的表现。

(1)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在微观方面对具体主体行为的调控和影响作

用。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直接的作用就在于规范人们的行

为。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指引、评价、预测,对合法行为

的保护和奖励,对违法行为的谴责、警戒、预防、制裁等等。而且法作

为一种思想、意志、原则的体现,它对人们的观念和品德也有一定的

教育影响作用。

(2)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在宏观上对社会关系的确认、调整和保护的

作用。法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具有广泛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

会公共职能,这些职能都是通过对具体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手段

而实现的。也就是说,法所调整、规范的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社会

关系中的交互行为,法规范具体主体行为的目的就在于确认、保护和

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所以,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

4
用是手段和目的关系,即国家通过法的规范作用的手段来达到法的

社会作用的目的。

2、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1)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2)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发展。

二、 我国社 会主义 法律体 系

(一)社会主义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是有权创制法律

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组

织法的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十类。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我国的各项基本制度、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等。我国宪法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2.法律

5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其中刑事、民事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制

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

律相抵触。

4.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管

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

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一般在全国范围

内有效。

5.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即省、自治区的

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

的市;下同)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

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

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且仅在本地区内有效。

6.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

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地方政府规章仅在本地区内有效。

6
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区、自治州、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

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

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

8.特别行政区的法

特别行政区的法是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

职权范围内制定或认可,在特别行政区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成文法

和不成文法。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因此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具

有一定特殊性。对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 基

本法》均做出了具体规定。

9.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

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中央军事委员

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可以根据法律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法

规、决定、命令,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建军事规章。军事法规、军事规

章在武装力量内部实施。

10.国际条约

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具有规范性内容的国际协定以及我国批准加

入的国际条约,也是我国的法律渊源。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
法的体系是一国以所有现行法为基础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统

一体存在的法的整体。现代法的体系,通常指一国所有现行法按一定

标准组合为若干部门法所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律体系是由法律部门构成的,法律部门则是依照调整社会关

系的领域和调整的手段为标准,对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构成我国社

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部门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

法、刑法、诉讼法、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军事法等。

三、 我国社 会主义 法律的 运行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

明 智 的 创 制 者 也 并 不从 制 订良 好 的法 律 本身 着 手, 而 是

事 先要考 察一 下 ,他 要 崐为之而立法的那些人民是否适宜于接

受那些法律。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1、法律制定的概念、特点

(1)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又称立法,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

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

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专指国

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会、国家立法机关等)制定、修改、补充、废

止基本法律(或法典)和法律的活动。

8
(2)法律制定的特点。

第1,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专有活动,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进

行活动的法律形式之一;

第2,法律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第三,法律制定是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2、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

我国《立法法》第 3 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

革开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工作的重心和基

本任务,集中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

愿望,也集中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价值取向,因此是我国法律制定的

指导思想。

(2)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第3,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第5,有选择的汲取和借鉴我国历史上的和外国的立法经验。

9
3、法律制定的程序

法律的制定程序又叫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

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或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

起草阶段,这一阶段从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列入起草工作开始,主要

是指围绕起草规范性法律文件草案进行的各项工作,如进行有关的

调查研究,草拟具体的法律条文,按照立法技术的要求对其进行相

应的修改、补充,同有关机关、组织和人员协商、征求意见等,直到把

草案提交有权制定法律的机关进行审议、讨论,准备阶段即告结束。

第二,确立阶段。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

通过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各种立法活动主要是围绕着有关的四个程

序进行的,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和讨论;法律草

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较之法律制定的准备阶

段,在形式上更法律化、制度化和程序化,通常所说的“立法程序”,

主要就是指这个阶段的过程和步骤。

第三,完善阶段。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又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后

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立法解释;

法的修改和补充;法的实施细则的制定;法的废止;法的整理;法

的汇编;法典编纂。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

1、法律实施的概念

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法律实施不

10
仅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规范的活动,而且还包括社

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只有通过法律实施,才能把法律

规范中设定的抽象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利和

义务关系,转化为人们实际的法律活动。

法律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和守法等方式。其中,前三

者又称为法的适用,根据法律实施的主体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实施

的方式分为: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

2、法的适用

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

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英】培根《论司法》

法律适用有广狭两种涵义。从广义上说,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

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于具体的主体或场合,解决具体

问题的专门活动,包括一切司法和执法活动。从狭义上说,法律适用

专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

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也称司法或司法适用。

3、法的遵守

法律遵守,即通常所说的“守法”,是指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

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保

证各项活动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

(三)法的效力、法律解释、法律推理

11
1、法律效力

广义上理解,法的效力泛指法的约束力和法的强制性。狭义上理

解,法的效力是指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

点、对什么人适用。

(1)法的时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何时开始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

实施前的行为和事件有无溯及力。

(2)法的空间效力。

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生效的地域范围,即法在哪些地方具有拘

束力。

(3)法对人的效力。

法对人的效力,是指法对哪些人具有拘束力,包括自然人和法

人。

2、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是对具

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说明。

3、法律推理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导未知的判断的活动。法律推理是逻辑思

维方法在法律领域中的运用。一般的说,法律推理存在于法的整个实

施过程。法律推理包括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

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就是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它包括演

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12
辩证推理,又称实质推理,是指在两个相互矛盾的、都有一定道

理的陈述中选择其一的推理。所以,辩证推理是在缺乏使结论得以产

生的确定无疑的法律前提的情况下进行的推理。

四、 建设社 会主义 法治国 家

(一)正确认识法治

1、法治的基本涵义

法治是现代行之有效的、首要选择的治理社会、管理国家之道。其

基本内涵是:

(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它是指

一个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

而不是其它手段。即“依法治国”。

(2)法治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制度模式。法治社会需要一整套

完备的法律制度,但有了法律制度并不一定就是法治社会。通常所说

的法制并不必然是民主的,它完全可以为专制制度服务。而法治正是

指与民主相结合的法制模式,法律通过民主的手段制定,法律首要

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利。

(3)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法律是人们事先设定的规则,

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在制定法律之后,任何人和

组织均受既定法律规则的约束,即依法办事。

(4)法治体现了一系列价值的法律精神。这种价值和精神包括:

13
法律至上,即当法律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应当服从法律而不是权力

者个人的意志;善法之治,即通过民主的手段制定科学的体现人民

意志的法律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权利本位,即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

法律,法治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人民的利益、公民的权利;平

等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制约和正当程序,即权力必须

受到制约,权力的行使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尤其要受到法律程序的

制约。

(5)法治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法治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

理想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因此它必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确定

状态,而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具有由低到高发展的

阶段性。

2、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所谓法制,从广义上说,就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说就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核心

因素是现行法系统(即法的体系),同时还包括与现行法相适应的

法律意识(即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和一系列的法律实践(包括法

律制定、法律实施和法律解释的活动)。

一般来说法治就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

说就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

的原则,亦即依法办事的原则。

法制和法治尽管是两个概念,但它们毕竟是密切联系的。法制也

好,法治也好,它们都要以法律为核心内容和因素;它们都属于社

14
会上层建筑的范畴,都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它们都体现

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为统治阶级服务。

法制和法治尽管存在着上述联系和共同点,但它们毕竟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整个法律上层建筑

系统,更多的是就静态意义上讲的。而法治包括治国的原则和方略,

普遍的守法原则,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同政治民主相联系的;法制

是与国家政权相伴而生,有国家政权就有法制,而法治则是与民主

政治相伴而生,一个国家可以有健全的法制但不等于实行了法治,

有了民主政治才可能实行法治;它们各自在语言表述上,无论中文

还是外文也是有区别的。

总之,法制和法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开来,

也不能混淆起来。

3、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法治和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原则和方略。人治一般是提倡圣君

贤人的道德教化,主张因人而异,对人的行为作具体指引,推崇个

人权威;而法治一般同民主政治相联系,强调统治者通过法律来治

理,提倡一般性规则的作用,树立法律的权威。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

已经证明,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

以我们要实行法治,要依法治国,不搞人治。

(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

15
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具体来说,依法治国应该包

括以下涵义: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理所当然的是治理国家的主体。

(2)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3)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必须严格按照

体现人民意志、集中群众智慧和反映客观规律的宪法和法律来进行。

(4)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

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现国家政治

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杜绝以言废法、以权

凌法、因人改制的现象。

(5)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

种途径和方式治理国家,确保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2、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

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

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

能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6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

展,保障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的实现;只有坚持依法治

国方略,才能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政治纲领的实现;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

政治局面,保障国泰民安;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才能促进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纲领的实现;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才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

核心作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顺利发展。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说来,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是具有人们可以遵循的代表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利益、体现

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富有时代精神和切实可行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的国家。

(2)是具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完善的行政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

和有力的监督制度,有着高素质的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人员,有着

崇尚法治的人民群众的国家。

(3)是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

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司法,公民依法活动,国

家机构的权力受到法律有效制约,公民权利和自由有充分和切实保

障的国家。

(4)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7
(5)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

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追求共同富裕的国家。

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

(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

(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以确认、保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

维护、巩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4)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

工程,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还

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促进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需要做好如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为 2010 年形成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努力;

(2)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反腐倡廉,努力建设高效、协调、规

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3)健全司法制度,推进司法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

正和独立的司法体制;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努力建立一支

18

素质的干部队伍;

(5)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社会主义监

制约体系;

(6)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努力推进建设社

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7)增强依法治国观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努

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思想基础;

(8)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从严治党,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的领导核心。

第二节 增强 社会主 义法治 观念

一、 社会主 义民主 与法治 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概念与特征

民主是个多义词,它可以指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可以指公民的

民主权利,还可以指一种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但是,就其基本含义

而言,民主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作为一种国家政治制度,民主

的本意是大多数人的统治。

19
1、社会主义民主的概念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

求。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社会主义民

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符合民主本意的民主,它是以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

度。

2、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

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

(1)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没有

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人民民主,这是被历史证明

了的客观事实。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

卓绝的斗争实现的。

(2)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人

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3)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

主。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要求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尊重

和保障人权,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为人民服务;另一方

面要求对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

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依法使用专政

手段予以制裁,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
(4)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

动方式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

则。

(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法治的基本观念

法治观念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在今天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仅

是法律领域的事情,而是一个对全社会的要求。在社会领域,它表现

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治领域,它

就表现为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司法、依法监督等等。

2、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观念

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法律引导、规范、调控和保障的

法治社会。这种以和谐为内在要求的法治社会,不仅需要有一系列法

律规范、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各种法治机制作为其“硬件”,也需要有

相应配套的法治观念、

改革开放后法制教育所宣传的宪法精神和法治观念,其基本内

容和观点、主要精神和原则等,体现了现代法治的要义,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将继续发挥作用。在新时期,还要根据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要求,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法治观念,着

力宣传和谐社会的以下法治观念。

(1)民主法治的观念。民主法治应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

要观念。在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和谐社会要求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

民主权原则,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使这种权力做到

21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求发展人民民主,切实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保证人民的有序参与。在社会主义法治方面,和谐社会要求崇尚

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

办事,在良法善治的前提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建立法律秩序和法治社会,切实做到监督制约公权

力、尊重和保障人权。

(2)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因为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与人民

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具体化、条文化和法律化。

(3)公平正义的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公平正义的社

会,没有公平和正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人际的和睦、民族

的团结。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的公平正义的标准,首要的是指法律所规

定和确认的规范准则,道德、习俗等则主要作为法律准则的补充,且

不得与法律准则相抵触。社会主义法治,通过民主立法的方式,公平

地分配正义,使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所要求的

公平正义;通过依法行政的方式,高效地实现法律所分配的各种正

义,使每一个社会主体依法各得其所;通过公正司法和法律监督的

方式,对偏离公平正义的行为进行规制,对受到侵害的利益予以救

济,从而实现社会正义。

(4)平等自由的观念。平等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社会主

22
义和谐社会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其重要的法治原则,以实现

每个人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其崇高目标。对于每个公民而言,平等和

自由都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平等是法律上的平等,

这种自由是法律内的自由;谋求宪法和法律之外的平等和自由,必

然会导致特权和不自由。因此建设和谐社会,一方面要求人人应当获

得法治内的平等和自由;另一方面,也要求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和法

律监督的法治的各个环节,根据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诉求,提供真正

的、切实有效的平等和自由。法律不应当违背人民意志而任意限制和

剥夺公民的自由,不应当成为制造法律上不平等的工具。

(5)保障人权的观念。充分保障和实现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

的必然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载入我国宪法,成为一项宪法原则

和宪法精神;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6)安定有序的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主要通过法治

来实现的安定有序的社会。在现代社会,法治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法律是社会利益的分配器,与人治的治国理念和方式相比,通过法

治的途径和方式最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秩序。通过法治的和谐社

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不是没有纠纷的社会、也不是没有违法犯

罪的社会,而是在这种社会中,法治能够提供预防和解决矛盾纠纷

的机制,具有预防、惩罚和矫治违法犯罪的功能,具有补偿、救济和

修复权利的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有效

23
发挥法治的机制、功能和制度等多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的长期安定、

秩序与和谐。

(7)良法善治的观念。和谐社会不仅要求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而且要求“良法善治”。良法是对“恶法”的否定,是善治的前提,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渊源。实现良法善治,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

从立法“工厂”生产出良法“产品”,逐步形成与和谐社会建设要

求相适应的“良性”体系。这就要求:立法应当体现良法的价值要求,

充分表达和汇集民意,立法程序应当科学化与民主化,立法结果应

当具有可实施性(可操作性),立法应当具有整体协调性。其次,法

律应当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和公正执法

司法等途径,使法治成为人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再次,切实做到依

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办事,真正实现“

良法善治”。

(8)共同富裕的观念。我国立法对于正义的分配,也就意味着

是对于权利和利益的分配。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权利和利益,才是符

合社会主义法治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正义,这是问题的关键。邓

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据

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是消灭两极分

化、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的社会。法治不仅应当避免成为制造贫富差距

的合法化渊源,而且应当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24
二、 法律权 利与义 务观念

(一)权利与权利观念

1、权利的概念

权利,就是每一个人都是具有“自由意志”,即具有“自在自

为的意志”的自主人格的人,并受到他人的尊重的资格。“成为一个

人,并尊重他人为人。”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要求自己因成为

一个人而有尊严并得到尊重,同样也必须尊重他人的尊严。人若丧失

了这一“资格”,就成了“会说话的工具”。而为了维护人的尊严,

就有资格主动地提出应享有的要求或诉求(而不是恩赐)。

法律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

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法律权利的特点表现为:(1)权利享有者依法有权自己作出一

定的行为。(2)权利享有者依法有权要求他人作出或抑制一定的行

为。(3)权利享有者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有权要求有关国

家机关予以保护。

2、权利的分类

“权利”有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和约定权利之分。“道德权利”,

是指作为一个“人”有资格提出的要求,往往称为“人权”。“法定

权利”,是指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有资格提出的并由一个国家的法

律所规定和保障的要求。无论是“道德权利”还是“法定权利”都是

普遍权利;“道德权利”是“法定权利”的依据,并往往纳入宪法

25
获得法律的确认和保障。“约定权利”,是指当事人依据契约各自所

享有的权利,它仅仅与当事人有关,因而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遍的。

根据权利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权利;企业、事业单位和

其他社会组织的权利;国家机关的职权;国家的权力。

根据权利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社会权利和诉讼权利等。

根据权利行使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权利和特殊权利。一般

权利,其主体为一般的权利人,同时无特定的义务人;特殊权利,

其主体为特定的权利人,同时有特定的义务人。

3、权利观念

“以人为本”,这已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

标。所谓“以人为本”,首先应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

个人、每个公民都享有普遍的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都应

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

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

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

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义务与法律义务

1、义务的概念

义务是与权利相对的观念。义务概念最初是一个道德上的特定概

念。

26
法律义务,是法律上关于义务主体应当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的约束。表现为要求负有义务的人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被禁止作出一

定行为,以维护国家利益或保证权利人(有权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法律义务的特点表现为:(l)义务承担者依法必须按照权利人

的要求作出一定的行为。(2)义务承担者依法必须按照权利人的要

求不得作出一定的行为。(3)义务承担者不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有

权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义务,义务承担者必须承担由此而

引起的法律责任。

2、法律义务的分类

对法律义务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根据义务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民的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

其他社会组织的义务;国家机关的义务;国家的义务。

根据义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积极义务,即必须作出一定行为

的义务;消极义务,即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义务。

根据义务适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义务,即任何主体都必

须承担的不作为的义务;特殊义务,即特定义务人对特定权利人作

出积极行为或消极不行为的义务。

(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

首先表现在权利义务的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

中。言其对应,是说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

现的义务,而不管这个义务是权利人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有其一,

27
必有其二,无其二,其一便毫无存在意义。言其依存,是说权利以义

务的存在为存在条件,义务以权利的存在为存在条件,缺少任何一

方,它方便不复存在。就像婚姻关系中的男女,缺少任何一方,其夫

妻关系便无法结成一样,夫为妻而存,妻为夫而存。言其转化,是说

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受权利,

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从一个角度看该主

体是权利人,从另一角度看,该主体是义务人,也可能他既是权利

人又是义务人。权利和义务就是对应、依存、转化的过程中在一组关系

内由对立走向统一。

2、权利和义务之间是社会的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的等式

如果把权利作为数轴的正侧,把义务作为数轴的负侧,则权利每

前进一个刻度,义务必向另一方向延展相同的刻度,权利的绝对值

总是等同于义务的绝对值。该关系式的原理可适用于每一社会主体。

一个为社会履行义务量多的人,必然社会应赋予其更多量的权利,

这种量的对等关系是社会公正与正义的基本标准。如果允许没有贡献

的权威存在,如果允许没有劳动的财富存在,那么必定是做了贡献

的人反而受制于人,付出劳动的人反而成为愈加贫穷的人,这种社

会便是容忍罪恶存在。虽然社会权利的总量与义务的总量不因罪恶而

失衡,但总量平衡关系在具体主体身上的不公却能证明社会实体的

不正义。

3、权利义务关系是价值的一致性与功能的互补性

价值的一致性是说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其设立的目的都等于立

28
法目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主体所需要的,它们是主体所执左右两柄,

共同构成了主体支配客体的手段。功能的互补性是说权利与义务对同

一主体同时贡献着启动与抑制、激励与约束、主动与被动、受益与付出

两种机制。以社会需要而言,当活力与创造及革新为人们所追求时,

权利的功能就会被人们格外重视;而当稳定、秩序与安全为人们所珍

视时,义务的功能更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4、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权利义务守恒定律

该定律表现为权利义务在不同关系中的三大比例关系:第一,在

权利义务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私权利义务与公权利义务间成反比例

关系;第二,私权利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成等比例关系;第三,权利

义务相对于一国经济、社会文化及民主的状况成正比例关系。用权利

义务守恒的定律来分析公民与国家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两种不同本

位的对立。以国家权利(权力)为标准,强制公民只有服从的义务,

该类型的法律便是义务本位的法,资本主义以前的法皆具这一特征。

反之,以公民权利为标准,以此判断国家是否以服从于公民权利为

根本义务,该类型的法律便是权利本位的法。民主制的法必定是权利

本位的法。权利义务关系,如果从价值主次上分析,也可得出相同的

结论。

三、 法律面 前人人 平等观 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原则。这一重要原则已经载入我国宪法

之中。

29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口号的提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

斗争中提出来的。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他们就把这一口号

确立为资产阶级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并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

式把它肯定下来,最早记载在法国 1789 年的《人权宣言》里。这一宣

言的第 6 条规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

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以后,在各国资

产阶级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一般都有这一规定。封建主义的法律

是以公开维护等级与特权为特征的。它不仅确认地主阶级可以根据其

土地多少、官职大小、爵位高低,享有不同的封建特权,公开肯定族

权、夫权和尊卑贵贱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地位;而且它用五花八门

的种种规定,如中国封建法典中的“八议”、“官当”等等,使封建

帝王的皇亲国戚和统治阶级的各级官吏,超越于法律约束之外。资产

阶级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对封建法律维护等级与特权的

直接否定。它不仅在摧毁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曾经起过教育人民、

动员人民的革命作用,而且在以后作为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一项基

本原则,在整个人类的法律制度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我们所主张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资本主义国家

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字面上是一致的,但本质是不同的。在我国,

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建立起了生

产资料公有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的社会主义原则,从而也就消除了产生一切不平等的社会根源。人们

30
在经济上的平等,必然反映为政治上文化上的平等。人们在经济、政

治、文化上的平等,必然要求法律予以确认和保障。我国的宪法和法

律确认公民有各种平等的权利,正是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上层

建筑的客观要求。

(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涵义和特点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

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基本法律,

也从不同的角度确认了这一原则。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涵义

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涵义是:(1)我国公民不分

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

住期限,都必须平等地遵守宪法、法律和其他法规,依法平等地享有

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必须毫无

例外地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3)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必须毫无例

外地依法平等地得到追究和制裁。概括地说,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就是要用同一尺度把法律适用于所有公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

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法律上的

平等同经济上的平等的一致性;(2)法律上的平等原则的实现有充

分的物质保证,因而具有真实性;(3)法律适用的平等原则在内容

31
上的广泛性。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我们的国家机关在运用法律时对所有公民都按照“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的原则办事,强调不管什么人都应该毫无例外地遵守宪法

和法律,决不允许任何人有违反宪法和法律而不受制裁的特权;国

家赋予公民以这样广泛而真实的平等权利,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提高

社会主义觉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新的

道德风尚;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调动各阶层、各民族、各行

业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都有重大的作用。在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斗争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作用,

就必须树立法制的极大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如果我们允许有一部分人具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就

不能做到人人都守法,法制的权威就要受到破坏,法制就形同虚设。

第三节 增强 国家安 全意识

一、 确立新 的国家 安全观

(一)国家安全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国家安全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关系一

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历来都高度重视。

随着国际交往关系的愈益扩展,对一国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

32
国家安全问题由原来主要表现为国内事务而日趋国际化,变得更加

紧要和复杂。因而,特别需要加强安全方面的理论研究,以提高人们

认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的水平,增强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能力。此

外,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过去的诸多研究

禁区不同程度地走向公开化,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在更大的

社会范围内展开。维护国家安全决不仅仅是某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的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坚实的

社会基础。必须通过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加强对广大民众的

国家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大力提高人们的国家安全意识,树立

正确的国家安全观,使之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更自觉、更有力的

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带全局性的两大战略问题。新的世界大战有可

能推迟和避免,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

设。实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要求,国家主权和安全要始终

放在第一位,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处理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干涉我国内政和威胁我国安全。“四化”建设、改革开放,

关键是稳定。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展是硬道理。以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为准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力争以和平

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大业,但不承诺放

弃使用武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

域占领一席之地。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

33
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家安全观

安全是综合性的,是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的

有机结合。安全必须是各国的普遍安全。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

有享受安全的平等权利。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得不到安全,整个世界

也就不可能安定。必须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并积极探索维

护和平与安全的新途径。

新安全观的核心,应该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各国相互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

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

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要顺应冷战后世界

发展的大趋势,从国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综合使用政治、经

济、军事、外交、文化、宣传等各种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确保长治久安,

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

安全利益的方略。国家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国

家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决策都应受其

指导并与之协调。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维护海洋权益;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的周边和亚太地区

34
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维护世界和平,反

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国

家安全战略的特点是内向型、防御型、和平型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不会欺侮别人,中

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决不容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这是我国国家安

全战略与美国和西方大国外向型、进攻型、扩张型的安全战略根本不

同之处。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可概括为:“卫主权、求和平、保稳定、

谋合作、促发展”。卫主权,即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

一,捍卫和维护海洋权益。求和平,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

护周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保稳定,即确保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

会秩序;致力于稳定周边环境。谋合作,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

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谋求与所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环保、

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发展,即以加快发展经

济为中心,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国防力

量,发展民族团结,发展生态环保工程,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第三

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 掌握国 家安全 法律知 识

(一)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法

国家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

35
统一、独立、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以及公共秩序、社会秩序、公民和国

家的财产及其他权利等各个方面的安全。 狭义的国家安全仅指国家

的政权以及与政权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广义的国家安全法,是指一个国家所制定的涉及维护国家安全

的法律规范,总和起来就称其为广义的国家安全法。狭义的国家安全

法,是指以国家名义系统的规定有关维护国家安全并形成一定体系

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就是我国现行的狭义的国家 安

全法。

(二)国家安全的种类

1、领域内的国家安全和领域外的国家安全

领域内的安全,是指国家安全对国家内部来讲,政权是否巩固 ,

制度是否牢固,各种统治秩序是否正常,国家的一切权力是否在国

家内正常、顺利的行使。领域外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对外是否独立,

是否享有主权,其领土是否完整。还包括国家的外交活动,在国际上

的政治、经济地位是否正常和稳固。

2、政治上的安全和经济上的安全

根据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划分,国家安全可分为政治上的安

全和经济上的安全。政治上的安全主要指专政的政权、社会制度以及

统治地位的安全。经济上的安全,既指作为经济基础的所有权形式、

分配制度的安全,又指生产和公私财产的安全。

3、领域的安全和政治制度的安全

领域的安全,主要是指国家领土的安全,即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

36
国家不可分列,抵御外来侵犯等方面有关的安全。政治制度的安全,

包括统治制度的安全、国家不变颜色及政权安全。我国国家安全的维

护,是有一个庞大的保护体系来完成的,涉及到的主体是国家安全

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种团体、公民个人;

涉及的法律保障来自于宪法、刑法、国家安全法、保护国家秘密法、治

安管理处罚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我国的国家安全就是由这些主体

和法律共同维护的。
《国家安全法》只是对国家安全中最重要、最突 出

的部分进行保护,同时指导国家安全工作。

(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

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

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 (1)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

翻社会主义制度的;(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

人的任务的;(3)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4)策

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5)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

破坏活动的。

(四)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

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主要包括下列内

容:(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

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

37
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

犯罪中的秘密事项;(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

国家秘密事项。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

1、义务

《国家安全法》对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作如下七个方面的义

务规定:(1)教育和防范、制止的义务;(2)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的义务;(3)及时报告的义务;(4)如实提供情况和协助的义务;

(5)保守秘密的义务;(6)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

料和其他物品的义务;(7)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

谍器材的义务。

2、权利

《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

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

控告的公民和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权利是法律赋予

的,只有依法行使,才能受到保护,如果故意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

行诬告陷害的,要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有国家就有国家安全工作,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无论处于什么

38
社会形态,或者实行怎样的社会制度,都会视国家利益为最高、最根

本的利益,将维护国家安全列为首要任务。所以,每位公民都应当成

为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自觉维护者。

第一,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国家安全涉及的国家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保障。科学技

术是没有国界的,但知识分子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把国家安

全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又是个人安全的需要,

也是世界各国的一致要求。

第二,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有关国

家安全的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依法保护国家安全。

第三,要善于识别各种伪装。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

要内外有别、不卑不亢;既要珍惜个人友谊,又要牢记国家利益;既

可争取各种帮助、资助,又不失国格、人格。

第四,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确思想。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安全

与利益自不待言,也有别人没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资源

和秘密,还有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等等。也就是说,再富有的国家不

可能应有尽有,再贫穷的国家也不可能一点没有别国羡慕的东西。中

国是发展中的国家,但又是不可小视的国家。所以,作为中国人要挺

直腰板,决不妄自菲薄、悲观失望。要看到我们也有许多世界第一和

“中国特色”,有一系列国家秘密和单位秘密。对这一切,如果没有

正确的认识,就可能在许多问题上产生错误的看法,乃至做出亲痛

仇快的事情来。

39
第五,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

为做斗争,以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

进行。

第四 节 加 强社会 主义法 律修养

一、 培养社 会主义 法律思 维

(一)法律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包括按照逻辑程序来进行的理性

思维,也包括随情感而去的非理性思维活动。法律思维是思维的一种

形式,虽然法律思维过程难免有非理性因素,但从其总体要求和规

定性来看属于理性思维。

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

思维方式,依法行政、依法行事。社会问题通常是一个复合性问题,

往往包含着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和法律的等多种因素。如果说政治

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利与弊的权衡,经济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成本

和收益的比较,道德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善与恶的评价,那么法律

思维的重心则在于合法性的分析,即把合法性当作思考问题的前提,

围绕合法与非法来判断一切有争议的行为、主张和关系。

任何一种思维方式的产生总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法律思

维方式也不例外。人们对法律思维方式问题的关注缘于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时代强音。时代需要人们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

要进行法律思维必须具有一定量的据以进行法律思维的“基础

40
”。法律思维的“基础”决定着法律思维的质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

“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这些“基础”可分为三

个基本层次:

法律心理层次,主要包括思维者对法律态度、情感等非理性因素。

法律理论层次,主要包括对法律概念、原理、规范的掌握程度,其

中法律概念最为重要,它是法律思维过程中推理、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所谓法律思维主要就是运用法律概念、术语来进行思维。

法律经验层次,主要包括思维者对法律生活的体验,如阅读过

多少案例,旁听过多少审判,参加过多少诊所式法学教育,以什么

身分参加法律实践等都会影响法律思维。

法律思维方法是进行法律思维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和工具。从理论

与实践关系的角度,可以把法律思维方法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

思维过程的操作方法,如刑法中的定罪、量刑等方法,民法中的明晰

法律关系及其归责方法等;二是作为理论工具的方法,如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法律论证、价值衡量等方法。

(二)法律意识

1、法律意识的概念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

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法律意识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对法

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制度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规定的

理解,以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

41
公民的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指

导下形成的。法律意识是敦促公民自觉守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公民自

觉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精神力量。它不仅是一种知法、守法的法治观

念,而且包含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和尊重,对法律规范的内在服从,

是一种内化的、自觉的法治观念。因此具备了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

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2、法律意识的分类

对法律意识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从社会政治属性的角度,可以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法

律意识,它是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法律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现行法律往往是对立的,对法律的

制定和实施起消极作用。

(2)从人们对法律这种社会现象的认识阶段上的不同,可以分

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

阶段,它直接与人们日常的法律生活相联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

表面的、直观的、自发的反映形式。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

识的理性阶段,它表现为系统化、理论化了的法律思想、观点和学说,

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自觉的反映形式。

(3)从意识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

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个人法律意识是具体的个人对法律现象的思想、

看法、意见和情绪,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的反映。一个

42
人的法律实践和生活的社会环境对其法律意识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

群体法律意识是指家庭、集体、团体、阶层、阶级、政党、民族等社会集

合体的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是群体内的个人法律意识、群体间法

律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法律意识总要受其所属群体的法律意识

的影响;而群体法律意识也不可能脱离个人法律意识。社会法律意识

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具有的法律意识,是一个社会中的个人法律

意识、各种群体法律意识相互交融的产物。因此,社会法律意识往往

是一个国家法治状况的总的反映。

(4)从专业化、普及化程度的角度,可以分为职业法律意识和

群众法律意识。职业法律意识是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育研究人

员以及其他专门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的法律意识。群众法律意识是广

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现象的最一般的理解。在群众法律意识中,法律心

理通常占有很大成分,缺少专门的法律知识和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

所以,有必要在群众中普及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水平。

3、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法律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主体和

客观环境的有机结合,对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律

体系,坚持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统一,一切国家机关、社会

团体和全体公民都严格依法办事,反对权大于法、人大于法的特权。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其现状和水平看,建设的速度之快、水平

43
之高,举世公认。但放到世界大环境之中比较,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

之后面临的挑战,法制建设仍面临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加

强立法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是加强法律实施的思想保证,是加强

守法的重要条件,总之,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手段。同时,搞

好立法,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必将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为增强法

律意识创造了条件;搞好法的适用,坚持法的实施中的基本原则,

必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

秩序,是最现实的、最生动的法制教育。总之,社会主义法制对提高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2)充分发挥法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的制定,法律体系的完善,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

任务。同样重要的是使社会主义的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以实施,充

分发挥其作用。法的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反映法对社会的规范程度,

直接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实现程度,并对人们的法律意识产生直接

的影响。一般地说,法的作用发挥得好,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法律

意识;法的作用发挥得不好,则极不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甚至形成相反的、消极的法律意识。

(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法律意识的形成不是自发的,除了完善的法律制度、良好的执法

状况、健康的法制氛围之外,人们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对良好法律意识

的形成同样是重要的。宣传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分析、

违法犯罪的危害和教训等,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包括有组织的普法宣

44
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在特

定的时间,组织专门的人,到特定的公共场所进行宣传教育等。

二、 树立社 会主义 法律权 威

(一)法律权威的概念

权威,一方面,是指把一些人的意志强加于另一些人;另一方

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含有尊严、权力和力量的意思,指人

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威望和支配作用的力量。

法律权威是一个具有广博而丰富内涵的概念。法律权威至少包括

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法律至上,即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处于最受敬重的地

位,具有至高无上的威严。

第二,法律至圣,即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最高的威力。法律

一旦被侵犯,不管违法者是谁,无论是个人或机关,都要受到相应

的法律制裁。

第三,法律至贵,即法律至为重要。“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

不立”所提示的正是这个道理。

第四,法律至信,即对法律的真诚信仰。人们对法律的认同与崇

尚是一条沟通法律与社会的金色纽带。“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

同虚设。”

(二)法律权威的结构

法律权威的结构由两方面构成,即外在影响力与内在影响力。

法律的外在影响力,它主要是通过国家性、责任性和强制性三个

45
要素来建立和维护的,它是任何社会类型的法律的共性,只是它在

专制社会被变成淫威(也是一种类型的权威或影响力)。

法律的国家性指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来制定和颁布,是国家意

志的表现,适用于国家主权界域。法律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驾于社

会之上的力量”,它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具有被普

遍遵守的效力,所以法律的国家性派生了法律的权威性。

法律的责任性指法律包含了大量命令和义务的内容,并且违反

这些命令和义务则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它是人们必须履行的责任。

法律的强制性指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如果没有国家强

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在许多方面就变得毫无意义,违反法律的行

为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保障。

法律的内在影响力表现为法律自身内容与施行方式的优良品质。

它的内容是深得人心、深入人心的,它的方式是人们信任和崇敬的。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

则它将形同虚设。宗教之所以受到教徒的无限膜拜,根本的一条是它

在教徒们心目中是一种信仰。法律能否实施得好,关键在于有无至高

无上的权威,受到信仰。对法律的信仰是指法律被人们信赖,法律受

人尊重,受人爱戴,受人推崇,受人敬慕。而信仰的基础则是法律为

人们熟知、需要和信赖。所谓法律为人们所熟知,并不只是指法律制

定出来之后简单地要求人们学习和了解,而是应当制定出一些人们

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被公众认可的规范或者是制定之后很快能被公

众认可的规范。所谓法律为人们所需要,是指人们出于生活和生产的

46
需要而要求法律存在并发生作用;所谓法律为人们信赖,是指人们

对法律的执行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的信任和依赖,强制不可能换来

信赖。

法律的内在影响力主要是靠法律的习惯性、利导性和程序性三个

要素来树立和维持的。法律如果本身就来源于人们生活与生产的行为

习惯,即具有习惯性,并且,法律的内容是以利益的机制进行导向

的,即具有利导性,那么法律就会为人们所熟悉和需要。法律具有内

在影响力还在于它的执行方式的程序性。

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法律规范不需要通过国

家机关的强行要求而被人们自觉运用于生活或生产,相反,有些法

律规范则会出现三令五申、屡禁不止的状况。其原因除了法律上的权

利规范与义务规范之区别外,恐怕与法律是否深得人心、深入人心有

重要关系。

法律外在影响力与法律权威的关系相当于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

之关系。外在影响力是法律效力意义上的,法律权威是法律实效意义

上的。我们说“法律具有国家性、责任性和强制性”,是就法律效力

意义上的权威而言的,当法律的国家性、责任性和强制性与法律的习

惯性、利导性和程序性相结合时,就是实效意义上的权威了。

(三)法律权威的养成

法治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是法律现代化唯一正确的方向,

而若要实现法治,首先必须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地位。但这势必是一个

光荣而艰巨的旅程。在我国,不仅既无法律权威的传统,而且现实中

47
培植法律权威也会遇到重重的障碍,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它孕

育着中华民族光明的前途。基于此,法律权威的养成便有了其必要性。

法律权威的养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执政党必须在宪

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二,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第三,立法

过程中,注重法的稳定性与实用性;第四,司法过程中,法官的裁

判应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样情况同样对待的精神;第五,培

养社会大众的权利意识,唤醒民众以法为据,为权利而斗争。

教学 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认识到市

场经济需要每个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素质,而增强法律意识,培育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之一。

问题 探索:

1、试述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

2、依法治国的内涵?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5、什么是法律意识?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律意识?

讨论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律会是怎样的状况?

4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