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由表演來看表現教育的重要性

要了解表演對表現教育的重要性,必須先了解何謂表現教育,所謂的表現

教育即是鼓勵孩子將所感、所想,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享受表現的樂趣,因而

認識自己、發掘自己。例如:能夠唱出所言,寫出所感,唱出所樂,舞出所動,

畫出所悟,捏出所造,塑出所形,剪出所影……等,都是實現表現教育的目標。

而在表演的領域裡包含了繪畫、建築、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等,佔有空間和

時間,即需用視覺來看,需要用聽覺來聽、身體去感覺……等各方面的探索、學

習,這些都可以稱做是表演藝術。簡單來說就是一種人直接面對觀眾的表演,甚

至是個體在獨立空間自由創造、探索的過程都可以稱作「表演」 。

我們認為「表演」與「表現教育」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因為孩子本身有極

喜歡「作秀」

「愛現」的表演慾,這種表演慾是兒童的天性,只要給予孩子表演 的

機會、空間,他們就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如果教師能因勢循循善誘,他將能

藉由肢體語言或輔助的道具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創造、想像能力,開發個人

內在與外在的世界,進而養成孩子健全的人格,發展其獨立性、協調性、自立性、

激發兒童的創作力,加強其自信心,使他們的思想靈活,反應更為敏捷。

因此,表演對於表現教育是極具重要性的,而教師能做的就是先瞭解每位

學生的個別差異。由於每個人的學習條件不一樣,教師不可能完全改變這些條件,

不管學生的天份或是家庭背景如何,教師若能營造某種在創作或表演課程裡應

有的氣氛,例如:開放和諧的學習環境、自由發揮的表現能力、溫暖包容的團體

互動等等,一切讓孩子去探索創作,從中學習經驗,進而記憶、領悟、了解,讓

孩子能夠發揮各自的創意思考潛能,將表演在表現教育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文 / 賴培芬、劉芝卿
創造性肢體動作課程與幼兒的動作創造力

發展狀況

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運用身體與感官去展開他們認知世界,就

像幼兒開心時會「手舞足蹈」,生氣時會「捶手頓足」一樣,所以,肢體動作對幼

兒來說,是他們表達感情與有效學習最有基本的工具。要談創造性肢體動作課程

與幼兒的動作創造力,同樣的,我們必須先了解何謂動作創造力?動作創造力

包含:動作的原創性、流暢性、想像力。其實,簡單來說,動作創造力就是運用肢

體來表現動作,讓自己的動作獨具風格。

創造性的舞動肢體是一種探索的過程,而幼兒又最需要享受動作帶來的樂

趣,他們的學習大多由個人的生活經驗及動作的發覺探索而來,因此,我們必

須給予幼兒機會,讓他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並嘗試更多新的經驗。創造性肢體

動作課程就是一個這樣的探索課程,以創意為主,富有想像力,是即興的、自發

的、獨立的、多樣的,沒有對、錯,美、醜之分,只有不斷的鼓勵、探索與運用肢體

來傳達內在思考及情感,也因創造性肢體動作課程非常注重觀察、創造、表現、合

作的能力,在課程中又強調以各個元素(空間、時間、力量等)和運用身體的部

位來發展肢體的自覺與潛能,這樣一來,又更能刺激幼兒的身體感官與機能,

讓他們深刻的體會與探索,用創意建構出他們的認知世界。

創造性肢體動作課程並非傳統式的模仿式教學,幼兒可以在創作的過程激

發個人的內在潛能,從不斷的訓練、學習中,發掘更豐富的肢體創造能力,進而

培養個人獨創的風格。

幼兒動作創造力的發展,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探索,創造性肢體的課程在台
灣也僅處於起步的狀態,幼兒的動作創造力在台灣有被扭曲的傾向,希望為人

師表者均能了解其相關性,千萬別讓孩子的創造力被光鮮又大型的成果展及表

演訓練給取代了,畢竟看到孩子自發性的表演,才是最自然、最真實的,不是嗎?

文 / 賴培芬、劉芝卿

「幼兒創造性舞蹈課程之探索」文章之心得

之所以會選擇這篇文章,是因為發現作者所提及到的內容以及所介紹的舞

蹈元素,都是我們在「創造性肢體動作課程」裡所學習到,例如:空間、焦點、方

向、速度、平衡、
、、等等。所以,在閱讀此文章時,我會不斷地去回想自己在「 創

造性肢體動作課程」裡身體表現出來的動作有哪些?是不是還有自己沒有運用到

自己的身體部位或是自己沒有做過的肢體動作呢?經由這樣的回想,以幫助自

己在每一次的課程裡,都能有更多樣化的表現方式。

另外,在此篇文章裡,作者會運用一些想像的詞語讓孩子較容易去體會感

受,例如:將自己想像是一片羽毛,或是一條紗巾,正保護著一個充滿氫氣的

氣球,這樣孩子便能輕易表達出「輕」的力道;想像你是破了氣的氣球或破掉的

氣球碎片,全身上下一絲力氣也沒有,這樣孩子所使用的動作「力度」便會非常

的「鬆」。在這裡所提及到的時間、空間、強度抽象等等認知概念,經由老師言語上

的引導之下,孩子較易覺知,此外,也能激發孩子原始的創造力及想像空間。

作者也有提及到,教師在引導的過程裡要不斷以語言鼓勵孩子,並保持高

度的熱忱以增進孩子的參與度。我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在探索過程裡

缺乏變化或是遇到一些瓶頸時,教師若能適時地提醒孩子一些可以運用的舞蹈

元素,將能讓孩子從中發現自己的潛能與獲得創作的樂趣。
文 / 賴培芬、劉芝

「喚醒身體的本能」文章之心得

第二篇與第一篇的文章作者是同一個人,第一篇的內容也在第二篇有出現,

但,第二篇的內容又比第一篇更加深入地去探討創造性舞蹈的課程,她清楚的

解釋創造性舞蹈課程與一般以表演為目的舞蹈課程的不同之處。

目前國內的課程設計較多是偏重於表演式的技巧演練,這樣刻板的教學模

式,讓我覺得老師和孩子就像是做動作的機器,是不自由,被侷限的。這讓我想

到這一次見習園所的老師們為了學校的聖誕節,老師指導孩子們表演一支老師

已編好的舞蹈,在整節課裡,老師不斷的在強調動作,當孩子們動作不一致或

做錯時必須要不斷地重來,反覆的練習。一節課下來,音樂大約被切斷了 8 次左

右,這樣的感覺很不好,雖然孩子看起來玩得很快樂,但,孩子們的內在獨特

的本質卻無法從如此的課程中被引發出來,這真的很可惜。孩子舞動的動機,是

經由情境的引導以及和同伴互動發展、互相學習模仿而來的,我覺得重點不在於

要求孩子「會做」,而是在於「體驗」,在這樣的過程裡,孩子全心投入,每個不

經意的動作,其實就是最自然的舞蹈。我們只要為孩子創造環境,不教孩子拉筋,

不教下腰,甚至不教跳舞,引導他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動作;讓孩子實際去感覺,
去認識自己的身體,也接受別人的身體。

「創造性舞蹈」的課程則較符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老師在教學上

不以「對」

「錯」

「美」

「醜」來評斷,而是以評析的方式進行。每一個人的身體 都

很美,動作的重點,是在於將內在獨特的想像力引發出來,進而享受身體帶來

的愉悅。當孩子認識並且開始喜歡自己的身體時,他將會發現身體有許多創造性,

透過課程與遊戲,他不再畏縮、顧慮,孩子有了自信,他的動作就會越來越自然,

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動作語言與表情,這樣的學習過程,細膩、真實而緩慢,

但學習效果卻是最深刻、長久的。

文 / 賴培芬、劉芝卿

幼兒在活動當中赤足的必要性

您有聽 到腳腳 說話的 聲音嗎 !把鞋 鞋脫掉 您會聽 的更清 楚!

我們總是為了保護腳腳,好心的替他穿上衣服,可是我們曾幾何時,問過他
想不想出來走走了!腳腳也是我們身體的一部份,他有感覺,有情緒,有動作,
有表情,唯有將鞋子、襪子通通脫去之後,腳腳,才能真正幫助我們去感受踩在
地板上的感覺,腳腳有抓地的能力會幫助我們平衡,他可以擺不同的 POSE 讓
我們盡情表達自己。如果你愛你的腳腳,就必須去學習在赤足的情況下用技巧去
保護他,而不是一再的束縛他,替他穿鞋子。
腳腳需要一個回歸自由的時間,跟孩子一起沒有束縛的表現自己。親愛的家長,
放腳腳出來走走吧!
文 / 劉芝卿

微笑的腳丫子

放 鬆 ~ 仔 細 聆 聽 腳 丫 子 說 話 的 聲 音

親愛的爸爸媽媽您們好:
您多久沒有和您的腳對話了?仔細看看您的寶貝,他/她健康嗎?他/她快
樂嗎?這封信主要是想告訴您,孩子在活動當中赤足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簡
述說明幼兒在活動當中赤足的必要性:
1. 安全的學習 -
穿著鞋襪在平滑的地面活動時是非常危險的,著鞋襪的腳與地面的吸附力差,
不能有效防滑,極易跌倒;要從事大動作或是使用道具時,也較不能完全地延
展自己的肢體動作以達成活動目標。
2. 身體健康 -
大部分的孩子活潑好動,腳很容易出汗,如果長時間穿著鞋襪,鞋裏會又濕又
悶,而孩子的皮膚細嫩,對細菌的抵抗能力差,容易因此感染腳部軟組織炎症。
若能脫除鞋襪,不僅散發熱氣,孩子的腳也不易滋生細菌,如此更為健康。且幼
兒經常赤腳行走,能提高踝關節的柔軟性,防止扁平足的發生。
3. 腦神經發展 -
由於足部擁有許多神經,所以當足部與地面接觸時,不僅可以刺激孩子的腦神
經發展,調節肌體內的許多功能,使孩子感到輕鬆愉快,還能提高孩子的抵抗
力和耐寒能力,有效預防感冒、神經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經由上述的說明,讓孩子在活動中赤腳,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幫助的,
大人們也不妨一起來試試喲!

文 / 賴培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