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2006.

1
芬兰、瑞典—不容忽视的北欧合作伙伴
2005 年的国际科技合作
知止而后有定 --记 2005 年所级领导赴德国培训
友好往来

芬兰、瑞典—不容忽视的北欧合作伙伴
----记路甬祥院长访问芬兰和瑞典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是 保科学和学术的积极发展,它要求研究提高
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 水平,确保全面性,增强社会效果并推动国
位的重要因素。芬兰和瑞典是以拥有高新技 际参与。芬兰国际化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有效
术和发达信息社会而闻名于世的北欧国家。 和具有竞争性的,对欧洲和全球内的国际科
2003 年,瑞典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达到了 4%, 学技术合作给予了系统性的投入,增加知
芬兰达到了 3.5%,超过美国处于世界前列。 识、技巧和创新。他们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
2004 年 , 在 欧 洲 创 新 排 名 榜 ( European 鉴和参考的,同时芬兰科学院在国家科技政
Innovation Scoreboard 2004)上,瑞典和 策研究制订过程中所拥有的很大发言权也
芬兰位居第一和第二,领先于瑞士、丹麦、 给我们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路院长应
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大国。在近两年的 邀也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及科研体制等。
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芬兰和瑞典一直名列 在会见芬兰议长利波宁时,议长对当前
前茅。对于这两个地理位置、科技基础、经 中芬在各个方面的合作表示满意。路院长表
济基础以及人力资源等在欧盟处于弱势的 示,芬兰的发展对中国也有借鉴作用。作为
国家,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 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尽管近年发展很快,
与发展,现已成为在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 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也面临许多新的
地位的经济和科技强国,其奇迹般的崛起越 问题,如贫富差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来越为世人瞩目,其原因对我国经济和科技 可持续发展等,在这些方面,中国希望学习
的发展是有启示与借鉴的。为此,路甬祥院 芬兰的先进经验。
长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应芬兰科学院、瑞典 路院长还会见了芬兰贸工部长贝卡里
皇家科学院以及隆德大学的邀请于 2005 年 宁,与芬兰科学技术政策委员会、国家技术
下半年正式访问了芬兰和瑞典。 局有关官员进行了接触,并访问了赫尔辛基
在芬兰科学院,Raimo Väyrynen 教 理工大学空间技术实验室。
授、首席规划官 Esko-Olavi Seppälä 等人 瑞典是路院长代表团北欧之行的第二
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芬兰科技的国际化情 站。在斯德哥尔摩,路院长会见了瑞典皇家
况和芬兰的科技政策。芬兰科学政策旨在确 科学院院长 Jan Lindsten 教授并与之重新
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瑞典皇家科学院科技 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与水平,应用研究
合作协议》,讨论了双方进一步实施协议和 又为基础前沿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财政
推进合作的有关具体措施。 的支持,例如激光技术在燃烧学中的应用,
瑞典皇家科学院具有辉煌的历史传 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在医学中的应用等,
统,但由于与社会的现实需求脱节,成员比 是中心得以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
较老化,整个机构的活力略显不足。对政府 人员具有多学科背景,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
制定科技政策的影响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和对象所发展的各种技术手段,也可以互相
越来越小。但是,由于它是诺贝尔奖评选工 借鉴与交叉,使得研究中心的科学研究前沿
作的挂靠单位,仍使其保持着在国际科学界 始终保持一种活力。这种组合也很好地发挥
的一种崇高地位,对于全球前沿学科领域的 了仪器的效率,有的激光器可供多个试验组
选择还是具有丰富的经验,仍然是我们值得 使用,也能够维持一支精干稳定的有丰富经
重视的一个合作伙伴。 验的技术与科研人员队伍,保证技术升级与
在瑞典隆德,路院长代表团访问了北欧 设备的维护改造。
最大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隆德大学, 第二个有特色的研究机构是工学院的
与该校校长 Goran Bexell 教授共同签署了 科学设计中心。设计中心以培养面向社会与
《中国科学院与瑞典隆德大学科技合作备 工业需求的应用人才为目的,学生所学的课
忘录》。隆德大学位于瑞典南部,离首都斯 程都非常实用。教授研究的课题也均来自于
德哥尔摩也有几百公里。从在网站上对隆德 工业界与社会的直接需求,但同时具有很高
大学的历史与现状所作的了解,我们对于隆 的学术水平与很好的前瞻性。利用大学多学
德大学所提出的要进入欧洲 top10 大学行列 科的特点,把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家,
的目标印象颇深。由于隆德大学的地理位置 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等有机地集中在一起,
并非处于欧洲的经济与文化中心,目前的声 不仅向学生传授设计的技术、方法与技巧,
望也不如很多欧洲的老牌知名大学,隆德大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技术与艺术
学将使用什么样战略来实现这一极具挑战 甚至是生物学与生理学的学习课程与多学
的目标,是我们参访这所学校之前最感兴趣 科交叉的学术氛围,不仅把工业产品的设计
的问题。在短短两天的访问中,我们真实的 看成生产链中的一个环节,而且把产品的设
感受到这所大学的活力和学术水平,特别是 计看成是再创造的过程。在应用设计的过程
保持三百多年来积累的学术传统与推动高 中,具有更高的眼界与判断力,使产品能够
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满足经济社会发展 尽可能多的兼顾经济、环境、能源、人文等
的现实需求与提高学术水平之间的和谐与 多种因素。
平衡,给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三个有特色的是该校同步光源研究
在隆德大学,一些很有特色的研究机构 国家实验室(MAX-lab)。这是一个设立在大
值得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一是隆德 学内的大科学工程装置,它尽管装置小,但
激光中心,该中心现有一百多名研究人员, 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功能全。完全有别于
通过长期持续的积累,建成了先进的能满足 我们以往在美国、日本看到的大投入、大装
从超快到超强激光以及多种应用研究的试 置的同类型装置。该实验室对于建设大科学
验装置,并对全欧洲的科学家开放。国际上 装置具有特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众多的大科学装置和大型实验室,但象这 在与隆德大学领导人和教授的交往中,
样以一种技术手段为核心,围绕激光科学, 能够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有三百多年历史及
激光光学与光谱学,激光的应用型研究机构 学术传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这一传统
并不多见。激光中心主任 Sune Svanberg 教 所体现在学术上的严谨与沉稳,以及建立在
授是目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 这一传统之上的学术自信。从上述两个中心
激光中心现有燃烧物理,物理化学,原子物 中,我们可以发现隆德大学在坚持学术传统
理,原子谱,医学激光等分部,研究范围覆 的同时不断创新,不仅努力去满足经济与社
盖了激光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 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来
用。通过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不断拓展激光 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2
学习。 作,我们在一些具体技术方案的选取中更加
北欧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高比例 注重实用性和可实现性等,由此加快接近世
投入、在选取优先领域发展、促进学科交叉 界一流水平的速度。
和完善创新价值链的成功做法给代表团留 在与北欧已有的合作基础上,我们建议
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政府和企业都很注 创新三期重点放在通讯信息、资源环境、生
重科技发展战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注 命科学、纳米技术、大科学光源、科技发展
重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开展有特色的研究工 战略等领域加强进一步与其合作与交流。
作。在我院创新三期的国际合作中,包括芬 从多年有效合作的情况看,维护好合作
兰、瑞典在内的北欧四国将成为我们不可忽 关系,稳步有序推进合作交流工作的基础一
略的一个战略版块。 是双方研究工作互补、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在这次访问北欧期间,我们深深地感 二是双方项目落实、人员落实、合作者间有
受到对方科学界上层、大型研究机构、大学 密切的交往、合作工作有专人负责。三是我
和企业对与我国的合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 方能够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或能够联合培
热情。对方看重的是我们的人力资源和中国 养研究生。四是双方能够在欧盟框架计划、
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欧洲企业与我们的合作 政府间合作协议或双边合作协议的框架下
主要看重了中国的市场和人力资源,希望能 各自找到资助渠道,落实合作经费。
够通过和我们主流研究机构的合作把握我 2005 年底至 2006 年,我院将认真安排
们技术发展的方向、了解政府的技术政策、 组织好 2006 年春天我院与芬兰、瑞典、丹
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等。在政治上,北 麦和挪威四国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学院与北
欧国家拟联合起来在欧盟内部竞争资源,他 欧科技合作战略研讨会”,共同探讨进一步
们就必定要联合中国、印度等发展中的大国 加强双方在重点领域的合作、共同资助合作
共同发展。 项目、加强信息交换等事宜,将我院与北欧
同样,我们与其合作也具有很强的互补 的合作推向实质化。
性。通过合作,我们可接触到世界先进的科 我们还将邀请瑞典隆德大学物理系教
技人才、研究成果、科技前沿,学习先进管 授 Sune Svanberg 作为我院爱因斯坦讲习教
理理念。如,我们过去的一些研究选题往往 授 2006 年春天来华访问。同时协调和组织
脱离具体应用,提出的一些技术方案也过于 我院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主的大科学
理想化,较少考虑到在应用方面的局限性。 工程代表团访问瑞典隆德大学。
虽然发表了一些好的文章,也体现出了研究 (国际合作局)
实力,但在实际中却难以得到应用。通过合

国际奖励 30 人次;与国外人员合作发表论
一、国际合作与交流概况 文篇数为 240 余 篇;新签国际合作项目协
议 362 项;设立国际或区域组织的秘书处、
年度出访 7800 余人次,年度来访 13200 办事处 21 个;与国外共建联合研究小组 60
余人次;聘请国外名誉和客座教授 484 人; 个;在新加入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期刊中任职
举办多边和双边会议 306 次;我院科学家获 136 人次。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3
继续深化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合作。与德
国马普学会共建了“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
国际交流规模(人次数) 学会上海生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
14000
12000 出
所”;新建了 3 个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
10000 访 伙伴小组;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
8000
6000 来 学会管理层面的定期交流机制”;设立了“中
4000 访
2000 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联合培养博士生计
0 划”。与法国农业科学院在生命科学领域的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合作得到拓展,共建了“哺乳动物胚胎细胞
生物学中法联合实验室”;中法生物安全实
二、主要工作成绩与进展 验室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落实了“中国科
学院与法兰西科学院培养博士后基金计
2005 年可以归纳为国际合作的规划战 划”。结合“中英科技年” ,组织召开了“中
略年、规章制度年和开拓发展年,情况如下: 英氢能研讨会”和“中英植物保护会”等会
(一)开展战略研究,规划国际合作 议;与 BP 国际公司共建“面向未来清洁能
2005 年高度重视战略研究工作,参与制 源技术中心”,签署技术合作合同。与意大
定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的 利大学教育与研究部合作,确定了重点领域
指导意见》、《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的合作框架。确定与北欧战略板块思路。
(纲要)》国际合作部分。组织了对西欧、 加强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合作。中
美、日、俄、发展中国家、国际科技组织、 俄科技园工作取得实质进展,长春、辽宁落
港澳台地区和全院科技合作战略与管理的 实了合作项目;北京成功组织了中俄贝加尔
“7+1”系列研讨会,围绕国际合作的国别 湖地区联合科学考察;宁波联合地方政府遴
与重点领域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路甬祥院 选出了合作项目。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子
长、陈竺副院长、曹健林副院长等院领导出 午工程”大科学项目的构想趋于成熟,促进
席相关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梳理了思 我院空间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与白俄罗斯
路,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对研究所制 国家科学院重签了两院科技合作协议。设立
定本单位国际合作战略具有很强的指导作 了“中国科学院与俄乌白科技合作专项基金
用。 计划”。
(二)制定管理办法,指导规范工作 与北美和大洋洲的合作取得新突破。在
年内坚持开展调研工作,组织 4 个调研 引进学术思想、引进优秀人才、拓展实质合
小组,分别到新疆、昆明、合肥、西宁等地 作方面取得进展。组织了“第 8 届中美科学
区的研究所进行国际合作工作调研,实地了 前沿研讨会” 、“中美第 13 届全球气候变化
解研究所的国际合作情况,听取一线科技与 会议”、“中美第 26 届高能物理合作年会”、
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 “国际生物医学研究组织领导人论坛”等重
国际合作管理工作的意见。 要中美双边会议;推动“中美生物复杂和生
在开展调研基础上,制定了 “关于加 态服务计划”项目取得实质性合作,签署了
强国际科技合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国 10 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和意向书。协调举办
际合作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国 “首届中国-加拿大双边生殖健康研讨
际组织任职人员出国开会的资助办法”、 “中 会”,并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签署了生殖健
国科学院引智工作手册”等一系列国际合作 康领域科技合作协议。组织召开了“第二届
指导文件和外事工作规范管理办法或实施 中澳科技研讨会”,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墨
细则。 尔本大学国际水资源研究中心”,与澳大利
(三)加强组织协调,有效吸纳资源 亚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必和必拓公司”签
1.拓展原有优势,深化与科技发达国家 订了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协议。由我院与美
合作。 国科学基金会、俄罗斯科学院联合发起的环
球科教网络进一步拓展,吸引韩国、加拿大、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4
荷兰三个新伙伴加盟,拓展为六国合作计 协议。促成了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共建
划。 “中巴盐生植物利用研究实验室”。利用古
与日韩合作向政策层面和多边合作发 巴科技部长访问,推动中古纳米科技研讨
展。推动中日、中韩等双边合作项目向多边 会。
合作发展。举办了第二届“中日高层科技战 科技援外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略研讨会”。促成我院和日本总务省签订协 “蒙古草原生态定位站建站计划书” 、
“柬埔
议,推进我国与日本信息通信领域的研究合 寨王国国家植物园”、“厄立特里亚国家遥感
作。多家 500 强企业高层领导以及国立研究 中心”、“发展中国家科研项目管理者研修
机构和大学的代表访华,促进中日两国企业 班”和“发展中国家科研院所领导人研修班”
的合作与交流,引导中日产业发展的良性互 等项目均有了良好开端。
动,促进沪甬杭地区与国际开展科技与经济 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
合作。与韩国汉阳大学、韩国高等科学技术 学院奖学金计划”。落实了首批奖学金项目,
研究院等机构签署了备忘录、协议,开展纳 通过在研究所设立的“发展中国家培训基
米、生物、高能物理、地质等领域的合作; 地”,提高了我院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三星集团与自动化所、化物所、长春光机所
3.加强多边合作,扩大提升国际影响和
等共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韩国原子能研究
地位。
院与上海光机所建立“中韩光学研究中心”。
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
2.突破薄弱环节,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
国际科学院委员会(IAC)、国际科学院组织
合作。
(IAP)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合作,路甬祥院
与泰国的科技合作取得了明显突破。印 长当选 IAC 联合主席,李静海副院长担任
度洋海啸突发后,及时与外交部和泰国使馆 IAC 能源项目专家组成员,方新副书记当选
联系和协调,四个小时内派出我国第一批专 第三世界妇女组织副主席。TWAS 北京办公室
家组抵泰灾区。代表我国政府向泰政府移交 在我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合作中发挥
我院完成的印度洋海啸遇难者 DNA 检测数 重要作用,我院的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据;泰国诗琳通公主、朱拉蓬公主、副外长 我院牵头启动的 IAP 项目-“自然灾害
以及农业合作部部长分别访问了我院,我院 与减灾项目”建议书初稿工作已经完成。我
与泰国农合部签署了生物质能合作备忘录。 院重点支持的“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计
加强了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合作。派出 划”、“一平方公里的射电望远镜 (SKA)”等
植物、动物等考察队到越、老、缅、柬、印 项目都有了较大进展。
度等东盟和南亚国家进行资源考察,获得许 支持了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大
多宝贵数据和标本。考察扩大了我科研人员 会、自然史学大会、世界光学大会等在内的
的试验场所,帮助我院实用技术和产品走出 33 个高水平国际会议和中小型专题研讨会,
去,为发展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为参与 促进了我院国际交流。
大湄公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开发作了基础工
4.继续大力推动港澳台工作,促进两岸
作。
三地实质合作。
有选择地开展与中东、非洲和拉美发展
中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埃及国家科研中心签 2005 年,组织落实了“中国科学院—裘
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以色列在干旱区农业 槎基金联合实验室项目”。促成了香港中文
技术方面开展交流,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探 大学与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合作,香港
讨了开展石油方面的合作,协助摩洛哥建立 中文大学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第一期工程
国家科学院,帮助厄立特里亚国建立国家遥 完成。
感技术中心等。与印度和朝鲜国家科学院开 2005 年度,共组织了 12 个海峡两岸学
展了计算机技术、纳米、动物和植物方面的 术交流研讨会,为促进两岸交流做出了贡
学术交流。与孟加拉国科学院、伊朗科学院 献。
等发展中国家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与交流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5
(四)落实高层交往,拓展合作关系 外交方针,更加有效地开展国际合作,是我
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认真落实安排一批高层出访团组,分别 1.需认真学习和落实我国我院中长期
出访了德国、芬兰、瑞典、乌克兰、捷克等 发展规划,提出新思想、构建新理念、开拓
欧洲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洲 新思路,更加有效地吸纳国际科技创新资
和大洋洲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 源。
列等亚洲发达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 2.需研究国际合作发展策略,充分发挥
克兰、捷克、匈牙利等独联体国家,泰国、 院的主导作用、研究所的主渠道作用和科学
印度、蒙古、埃及、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 家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全院国际合作的
访问了多个国家的国立科学院、政府科技部 开展。
门、重要科研机构和大学、大型跨国企业和 3.需建立科学的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研
重要国际组织等。 究解决国际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共建联合
认真安排接待一批国外重要代表团和 研究机构、外籍人员来院工作与学习的管理
重要人物,包括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原子能 问题。
总署、欧洲科学院、爱尔兰皇家科学院、芬 4.需学习国外一流研究机构的经验,结
兰科学院、欧洲专利局、新西兰研究与科技 合科技援外工作,认真研究“走出去”机制。
部、美国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
学、密尼苏达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四、2006 年度的工作要点
蒙古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
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巴基斯坦科 1.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研究,完成我
技部、墨西哥科学理事会、古巴科技部等高 院中长期国际科技合作规划和国际合作评
级代表团,以及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美国商 价体系的制定工作,组织编译若干国家的创
务部部长、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帮办、日 新体系报告。
本文部科学大臣、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泰国 2.深化与欧美日俄等发达国家的战略
科技部部长和次长、泰国外交部副部长、泰 伙伴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工作层面的交流和
国农业合作部长、越南共产党中央科技委员 磋商,确保与重要合作伙伴合作计划的组织
会第一副主席和科学技术院副院长、厄立特 与实施。
里亚国总统等重要外宾。通过高层交流,我 3.开拓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做
院与国外机构新签和续签了一批院级国际 好科技援外项目的组织与落实工作;继续做
科技合作协议,为研究所搭建了广阔的平 好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
台,推动全院的国际科技合作。 4.加强“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
院奖学金计划”等专项基金的管理与落实工
作。
三、需要思考的问题 5.做好重要国际科技组织的工作。协调
重大国际计划。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
创新三期对国际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更好地围绕院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国家

附表: 2005 年我院签署的院级国际合作协议

协议名称 签署日期 签字人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科技合作备忘录 2005 年 10 月 陈竺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与意大利教研部科学合作备忘录及其附件 2005 年 7 月 路甬祥院长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6
中国科学院与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科技合作协议 2005 年 4 月 郭华东副秘书长
2005-2007 合作项目附件
中国科学院与瑞士苏黎士高工合作备忘录 2005 年 7 月 路甬祥院长
中国科学院与瑞典隆德大学科技合作备忘录 2005 年 9 月 路甬祥院长
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散裂中子 2005 年 4 月 白春礼副院长
源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签署合作议定书修 2005 年 12 月 陈竺副院长
订案 白春礼副院长见证
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国家科学和标准研究所科技合作谅 2005 年 9 月 郭华东副秘书长
解备忘录
中国科学院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协议 2005 年 9 月 郭华东副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与澳大利亚必拓公司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 2005 年 1 月 郭华东副秘书长
协议
中国科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水资源研究中 2005 年 10 月 傅伯杰局长
心合作协议 陈竺副院长见证
中国科学院和日本总务省交流备忘录 2005 年 1 月 路甬祥院长
麻生太郎大臣
中国科学院和日本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机构交流备忘录 2005 年 1 月 白春礼副院长
长尾真理事长
国家纳米研究中心与三菱商事株式会社项目合作协议 2005 年 10 月 施尔畏副院长
小岛顺彦社长
国家纳米研究中心和韩国汉阳大学合作备忘录 2005 年 8 月 白春礼副院长
金中亮校长
中国科学院和孟加拉国科学院交流备忘录 2005 年 3 月 路甬祥院长
孟加拉科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和伊朗科学院合作备忘录 2005 年 5 月 路甬祥院长
伊朗科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和泰国关于开展生物质能源技术合作的协 2005 年 7 月 路甬祥院长
议 泰国农业部长
中国科学院和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合作备忘录 2005 年 12 月 路甬祥院长
埃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与秘鲁科技合作与交流协议 2005 年 5 月 陈竺副院长
(国际合作局)

知 止 而 后 有 定
——记 2005 年所级领导赴德国培训
“知止而后有定”,是《大学》中的 怎样的境界呢?作为中国科学技术的火车
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们只有在知道所要达到 头,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要达到怎样的境
最后的境界或目标后,才能有现在的定向和 界呢?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所长们,就
要采取的措施。中国的科学技术最终要达到 必须清楚各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应占有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7
的位置。2005 年下半年的德国之行,让我们 学会构成。马普学会主要从事前沿领域的研
进一步看清了一个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究工作,有 78 个分布于全国的研究所组成,
的定位,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自己的进步和 由于偏重于基础研究,先后有 15 位科学家
差距,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获诺贝尔奖,显示了雄厚的研究实力。赫尔
这次培训历时 21 天,参加培训人员 21 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
人,参观考察了德国多家科研机构,业余时 科研团体,经费也相当于马普学会、弗朗霍
间进行了文化考察,行程中开展了各种形式 夫学会和莱布尼兹协会的总和。下属有 15
的讨论,整个过程紧张而又有序,有劳顿也 个著名的研究中心,共有 250 个研究所,是
有轻松,就像德国六月的天气,令人愉悦, 从研究到开发,并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主
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的研究机构,有宽阔的研究范围。弗朗霍夫
一、丰富的内容 学会则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57 个研
踏上德国土地的第二天就开始了紧张 究所分布于全国,其研究经费三分之二来自
的培训行程。先后访问了联邦教 于工业部门的合同和公共研究项目,三分之
育研究部,马普学会及下属的部分研究所, 一来自国家和当地政府。以上看出德国的三
赫尔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及下属的 大研究体系各有分工,互有补充,形成一个
于利希研究中心,环境研究中心和波茨坦地 完整的由基础研究到开发研究,再到应用研
学研究中心,柏林科研联合会,联邦环境、 究的完整系统。
自然与核安全部,还访问了拜耳(Bayer) 3、了解了不同研究所的运作模式
公司和 Amaxa 医药公司等。培训期间还参加 这次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来自中国科学
了由中国大使馆教育处组织的两次与华人 院的生物学科和资源环境领域,在德国访问
学者的座谈会。 的研究所基本集中在马普学会和赫尔姆霍
1、了解了德国的科技政策和走向 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并多与生物和资源
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全面了解 环境领域有关。无论是在马普学会的植物研
了德国地学研究机构的分布与调整、重点研 究所、化学生态研究所、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究领域、研究系统与大学系统的关系以及宏 所还是在赫尔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
观政策走向等。在德国环境保护与核安全 的于利希研究中心、莱比锡-哈勒环境研究
部,了解到了德国环境管理部门的变化,环 中心、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学员们了解到
境研究的规划以及在促进环境研究方面所 各研究所都有相似的运作模式,从中受到很
采取的措施。德国的科研工作一直以研究机 大启发。德国这些研究所的研究经费主要来
构为主,大学的科研只起辅助作用,而学位 自联邦的资助,而所长在确定今后计划和经
教育则以学校为主,研究所没有学位授予 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研究所都有比较好
权。财政上,研究机构基本由联邦政府拨款, 的定位和比较严格的计划,研究所的国际化
所在地的州只承担 10%的固定拨款,而大学 则来自各类人员面向世界的招聘。更让所长
则全部属于各州,财政也基本由各州负责。 们羡慕的则是研究所宽松自由的环境和相
但近几年来,联邦政府也加大了对大学的监 对单纯的科研管理。
管力度,大学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4、了解了不少专业研究动态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机构也与大学合作,增 这次访问的研究所多集中在生物与资
加了教育的投入,如马普学会与各大学合作 源环境领域,而接待单位都尽可能地介绍了
共建的国际马普研究学校,采取双导师制, 他们各自的主要研究工作。其中不乏研究细
以培养高水平的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博士 节,不少时候,情况介绍更像是作学术报告
研究生,既培养了人才,又促进了学科的发 和学术研讨。不少学员学到了除管理之外的
展。 科研信息,这对各自系统的研究工作不无启
2、了解了德国的三大研究系统 发作用。在参观实验室和室外实验的过程
德国的研究体系,除了各大学和莱布尼 中,大家更充分体验了德国科研机构在研究
兹协会外,主要由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赫 设施上的投入,看到了他们在基础数据获取
尔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和弗朗霍夫 方面所下的功夫。科研人员自行研制的设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8
备,各具特色,在原始创新研究中发挥了主 二、丰硕的收获
要作用。 尽管这次培训班的学员们是来自各研
5、了解了一些研究所管理的改革措施 究所的所长和副所长,经常出国交流,“见
柏林科研联合会是由柏林地区的 8 个研 多识广”,但象这次培训集中访问多家类型
究所组成,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生命和环境 不同的科研机构,全面了解德国的科研体系
科学,共有人员 1100 多人,其中科学家 400 的机会仍然很少,各位学员都从这次培训中
余人。这是东西德统一后,科研机构改革的 汲取了营养,这对各位所领导而言无疑是一
尝试,将相对独立的 8 个研究所在行政上纳 次有意义的充电。
入统一管理。原有的 8 个研究所在学术上保 1、开阔了视野
留其独立性,仍然有权制定各自的研究计划 学员们在国内多数时间都忙于所内的
和科研人才计划。但在建设、后勤、人事及 具体事务和各自的科研工作,尽管在创新系
其他行政事务上由联合会负责,减轻了各研 统中也对全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发展趋势有
究所的负担,也使研究所的所长们更能集中 所了解,但对发达国家研究机构的管理缺少
精力于研究所的科研目标,从目前的运行情 深刻认识。以前出国学习和访问,也只能局
况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限于个别研究机构,很难对整体科研体系做
6、了解了国外华人学者的现状和想法 深入的调研。这次培训,学员们有机会从德
在大使馆教育处的安排下,两次与华人 国科研政策的制定、研究和教育系统的分工
学者的座谈都取得圆满成功。第一次座谈对 合作,不同科研系统的定位、研究所的科研
象基本上是 80 年代出国,现在学有所成, 管理和计划,一直到科研方向的设置和研究
在国外已有稳定工作的科学家。对他们而 工作的推进,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
言,放弃在国外的工作回国已有难度,他们 的获取,促使大家深入地思考我国科研体制
所关心的是与国内科研单位的合作,而其中 存在的问题,既帮助大家从宏观层面上考虑
大部分已与国内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在是想 我国科研系统的布局和定位,又帮助大家从
寻求更多单位、更加广泛的合作。对这批华 所的层面上思考如何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
人学者,科学院应考虑双方互利的合作。而 管理的水平。
第二次座谈的对象则是在学的博士生、博士 2、学到了好的经验
后及刚工作不久的青年学者,他们渴望了解 这次访问的研究所集中于马普学会和
国内科研机构的情况,有回国工作的强烈愿 赫尔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这些研究
望。这些出国时间较长的人对国内近几年的 所与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有许多相似之处,
变化了解较少,通过座谈,减少了他们的不 在与这些研究所的交流中,学员们学到了先
少疑虑,只要专业对口,他们应当成为科学 进的科研思想和管理理念;学到了如何根据
院未来人才引进的重点。 学科定位而进行行之有效的研究布局;学到
7、了解了德国科研机构与中国合作的 了如何招揽人才,人尽其才;学到了如何进
强烈愿望 行科研条件的建设;学到了与国际机构和大
这次参观的所有科研机构都表现出了 学的合作方式。尽管这些研究所比科学院的
与中国合作的兴趣,不少研究所已经与中国 研究所更少后顾之忧,没有要考虑的社会保
建立了某些合作关系。在访问的研究所中不 障问题,但他们宝贵的管理经验,良好的运
时可以看到学员所在单位的青年科学家和 作模式,仍然对我们有所启迪,有些经验是
学生在德国学习或工作。在研究机构的情况 我们现在就可以操作的,有些经验是留待今
介绍中,也经常会碰到与学员所在单位已经 后考虑的。如各研究所对研究设施,对支撑
开展合作的情况。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条件的投入,都瞄准了一流的研究工作,都
德国科研机构对中国科研体系不了解。合作 有一个长期稳定研究的理念,值得我们借
带有盲目性与偶然性,他们的合作伙伴也往 鉴。
往不是国内同领域最好的研究机构,这也启 3、引发了深入的讨论
示科学院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一 通过参观和学习,学员们很容易将德国
些主动的措施,扩大与德国同行的合作。 的科研体系与中国的科研体系加以比较,很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9
容易联想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试点工程, 转,从事各类科研活动。稳定的经费投入也
并由此而产生了深入思考和广泛的讨论。随 使这些研究所能有条件吸引世界一流的科
着培训进程,这种讨论也愈加热烈。 学家来所工作,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国际化程
讨论中,大部分学员都欣赏德国对科研 度。外争经费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外争
机构的比较稳定的投入模式,这种模式更容 经费多,可以使研究所或课题组有更大的影
易稳定研究方向,对科研的原始创新活动有 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精英和流动人员合
促进作用。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 作,做出更有显示度的工作。
管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在国家科技创新中 稳定的投入使科学家们有了相对宽松
的作用与德国马普学会的研究所和赫尔姆 的研究环境,能使他们从事各自感兴趣的研
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的研究所相近,但 究工作,减少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急功近
我们仍然没有他们如今的宽松科研条件。从 利”现象。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由于投入不
长远来讲,一个国家要在原始创新方面取得 足,课题组要承担相当的人员费用,这种与
突破,国家稳定支持的比例还应该扩大,这 个人收入直接相关的机制,促使科研人员不
一点应该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另 惜一切手段外争课题,以保证课题组的运行
一方面,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与德国这些研 和研究所的运行,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逢
究所比较起来,在争取外来经费支持方面, “钱”必争的局面,使科研人员无法致力于
更有强劲的动力,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院的 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大大影响
研究所稳定经费不足,必须以外来经费支持 了科研质量。一些不正当的“恶性竞争”如
运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两个国家在科技政 不加以克服,将严重制约中国科技的发展。
策和科技投入机制上的不同所致。德国“计 2、相对严格的定位和计划
划”内的稳定投入和科研上倚重科研机构的 德国现有几个研究系统,而各系统间有
特点比较明显,而我国公共竞争的比例比较 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侧重点,也有不同的
大,教育系统、各主管部门的科技单位与科 运行机制。有的研究系统主要从事基础研
学院的研究所,完全“平等”,没有分工, 究,有的系统从事从基础到开发阶段的研
没有侧重,再加上部门利益所在,往往竞争 究,有的则从事从开发到应用方面的研究。
激烈。这表面上看是能促科技的发展,实际 这样的设置,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重复研
上大家都做同样的事情。竞争中的“平衡” 究,使各研究系统有明确的目标,而不会为
容易造成研究上的重复,资源上的浪费。 强调基础或强调应用而左右摇摆,事实证明
三、深刻的印象 这种相对稳定的定位更有利于出成果。在国
三个星期对德国科研行政管理部门,不 内的一些研究单元由于难以定位,有什么课
同的研究机构以及公司的参观考察,学员们 题就做什么工作,发挥不出特长,长期以来
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员都会将学到的 研究总是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
和看到的与中国所经历和所做的加以比较, 况。理论上没有创新,应用上存在相当大的
其中有几点,给学员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距离,这与长期以来的“左右摇摆”有关。
1、政府对研究所长期稳定的投入 在德国研究系统内,每个研究所都有明
访问的马普学会及下属的研究所和赫 确的定位,都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
尔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下属的研究 计划,这种长期的稳定研究,比较容易出一
中心及研究所都能获得政府的长期稳定的 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工作的深
支持。在政府投入中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 入,各课题组也会需要学科的交叉,而这种
就是联邦政府的投入占固定经费的 90%,各 联合是针对出现的科研问题的,通过联合,
研究所的所在地—州政府的投入占 10%,而 解决了问题,推动了科技进步。反观我们的
各研究所的外争经费一般都在全所经费的 一些研究所,由于投入不稳定,有项目必争,
20%以下。政府投入的固定经费在满足研究 又急于“交帐”,研究工作时常“漂移”,研
所的所有运行和人员支出费用的情况下,还 究组之间,科学家之间界限不清。在强调学
有相当的比例用于研究项目,也就是在没有 科交叉时,总是将不同学科的人组合在一
外来经费的情况下,各研究所也能独立运 起,而不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致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10
使很多大项目将不同领域的人捆绑在一起, 新建的现代化自动控制温室,能对作物生长
但实际上各做各的工作,其结果是成果分 的条件实现严格的控制;在化学生态研究所
散,水平不高。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 看到的新增 300 万欧元的测定碳同位素的大
的重视。 型设备;在于利希研究中心及药物公司看到
3、德国科学家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 的为研究药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而建的大型
在走访研究所、参观实验室的过程中, 原装土柱(lysimeters),这些设备都耗费
学员们都有感于德国科学家精细的研究工 巨资,但保证了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另外,
作和个人动手能力。正是科学家们对“细节” 在欧盟的框架下,建立了多种大范围数据监
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实实在在地推进研究 测网络,分工负责,统一技术与方法,对于
工作的进展。这与我国的一些研究工作形成 掌握资源和环境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起到了
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往往追求大成果,不注 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数据的系统分析
重“小节”,或没有时间研究这些“小节”, 和动态变化研究,对推进科研进展打下了坚
使研究成果过于粗糙,难有实质性进展。 实的基础。正是各种基础数据的获取,才使
在德国的实验室,学员们经常看到科学 研究工作稳定地向前推进,才产生了令人信
家们自己制作和改造的仪器设备,这意味着 服、有影响力的大的研究成果。在这些方面,
他们的工作是以独特的方法进行的,不可替 我国的科研体系中尤为缺乏,在科学院三期
代、具有原始创新性。这一方面使他们在本 创新试点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身的研究工作上独树一帜,做出前人未有的 四、几点体会
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一旦他们的方法成熟 为时三周的德国培训,学习的东西很
以后,就会开发出新的仪器设备而投放市 多,看到的东西很多,思考的东西就更多了,
场,这样的科研活动可从两个方面获益。应 学员们结合我国的科技政策、我国科技体
该说,最近几年,特别是知识创新试点以来, 系、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工程,通过与德国科
我们各所都购买了各种先进的大型仪器,这 研状况的比较,谈了很多体会。
无疑对我们的科研工作是大有帮助的。而实 1、国家科技创新的定位
际上这类大型仪器的最原始的创新任务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崛
经完成,剩下的功能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帮 起,令世人瞩目,我国的科研工作也迅速与
助科学家们在其他方面取得创新成果。我们 世界接轨。特别是近几年来,科技投入不断
“只引进,不会做”的结果,使我们的科研 增加,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
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在追踪世界的创新成果, 引起世界的关注。就一般的科研成果而言,
而缺少自主创新的内容。 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各个领域我
德国科学家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 们都紧跟世界的研究潮流,在各种场合,几
力得益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他们有一个相对 乎都能听到中国科学家的声音。中国的科学
宽松的研究环境,使他们能有“时间”在这 研究已经融入了世界,中国对世界科技的影
方面下功夫,而不会为生存和“交帐”而急 响在日益扩大。正是这些成就,也正是我们
于求成,能够沿着他们的思路,深入地思考, 现在拥有的条件,才使我们有可能深层次地
根据需要动手或创新;另一方面,则得益于 思考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
他们优秀的研究传统和文化。德国有较长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
间的现代科学研究历史,这种历史文化的淀 高,我们在世界科技发展中应该发挥更重要
积,使今天的科学家们获益匪浅,形成了独 的作用。在未来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际竞
特的科研传统,并得以延续。 争日益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技术的封锁
4、注重获取基础数据的能力建设 不会放松,我们越来越要倚重自身的科技创
基础数据的获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对 新成果。如果我们仍然只满足于现有科技成
资源环境领域更是如此。没有可靠的数据, 果的转化,我们就很难占据世界强国的位
一切都是不准确的。在德国培训期间,随处 置。未来形势的发展,已迫使我们要强化我
可见各研究机构在提高获取数据能力方面 国的自主创新体系。也就是说,我国科学技
所做的努力。如在与植物有关的研究所中所 术发展的定位或者是要达到的境界,不仅是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11
紧跟世界潮流,而且要走在世界潮流的前 必不可少的。当然我们现在还不可能一步达
列,要有更多的原始创新的内容。要做到这 到德国这些科研机构的投入水平,但在国家
一点,我国政府不仅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 统一计划下,中国科学院应尽快实现离退休
入,还要改变投入方式,要有一部研究力量 人员与在职人员待遇的分离,逐步增加研究
专心致力于基础研究工作。政府的高层管理 所的自由度,吸引更多的国际上高水平的科
者应该梳理我国的各种科研系统,有必要对 学家来科学院工作,这无疑会促进我院三期
各类系统分类定位,分工合作,不能使全国 创新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产生自主创新的研
各种科研力量都做同一类的研究课题。现行 究成果。
的研究机制,造成的直接结果是重复研究 3、研究所创新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多,水平上不去,同时也容易产生“恶性竞 在访问德国的科研机构后,学员们觉得
争”和科技腐败的土壤。在分类定位的基础 我们院大部分研究所现有的研究条件与他
上,国家应加入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们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羡慕的是他们
的投入力度。创造一种更加宽松的环境,让 能得到政府的稳定支持。尽管大家都期待着
科学家们有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有沿着同 在院三期创新中能够有比现在更宽松的研
一方向深入研究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才 究环境,但大家也充分意识到研究所自身管
会有条件吸引国外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华工 理的重要性。对研究所的领导而言,要领导
作,提升我们的国际化水平。德国科技政策 好研究所,就要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一个
和科研体系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要做出原创性的研究成
2、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定位 果,研究所应该构建怎样的创新体系。作为
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试点以来,科 所领导,要进一步明确研究所的定位,稳定
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 主攻方向,重点建设能够出原创成果的条件
成果。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 和能力,所领导治所理念对研究所的定位和
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中国科学 发展极为重要。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技中要
院在未来国家科技创新中继续起到引领作 起到引领作用,科学院的大部分研究所也应
用,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成 该是本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从这种认识出
果。中国科学院党组针对我院在国家创新体 发,研究所的改革和建设就应该放在构建自
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提出我院三期创新 主创新体系上来。不仅如此,研究所在提供
的宗旨是创新跨越和持续发展。三周来在德 必要条件的同时,还要引导科研人员,解放
国的学习,使学员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了院党 思想、改变观念、潜心做学问,及时将过去
组提出的这一宗旨的内涵和重要性。 以跟踪学科前沿的思路变为实实在在的自
我院要引领和带动中国创新体系建设 主创新行为。与之相应的,有条件的研究所
进入到能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新 要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评价体系,营造自主
阶段,有效提升我国的原始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的氛围,吸引世界最高水平的人才,不
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针对前期 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逐步形成自主创
创新试点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 新的优良传统。
施,创造科研人员能进行自主创新的条件。 4、中国的科学家们应该有自主创新的
从德国马普学会和赫尔姆霍兹国家研究中 意识
心联合会这些中国科学院相似的研究系统 自中国科学院进入知识创新试点以来,
来看,国家的经费投入是相对充足的。在这 科学家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无论是在国际
些研究机构中,政府的固定投入足以支撑研 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还是国际热点研究
究所的运行,并还有相当数目的研究经费用 参与的程度都是空前的。但我们的研究工作
于比较稳定的科学研究。相对而言,科研人 大部分停留在跟踪研究上,这与中国未来发
员在外面争钱的压力要小得多,使他们更能 展所应有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自主创新成果
专注于自己研究方向的工作。对中国科学院 的缺乏会制约中国未来的发展。应该说我们
来说,要在三期创新中实现创新跨越和持续 现有的创新体系已经为将来自主创新体系
发展,相对增加投入,扩大各所的自主权是 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在这一历史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12
转折时期的科学家,有责任担负起自主创新 五、简单的结语
的责任,树立起做世界一流研究工作的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心。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 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的深入,随着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工程的推 中所讲的这个过程是否也适合我们的科技
进,我们会越来越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即 创新呢?没有潜心做学问的思想,没有潜心
使现在,我们有些研究所,有些课题组也已 做学问的环境,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
经具备了这种条件,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接受 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期
新的挑战,自动寻求自主创新之路。同时, 待着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的诞生。作为中国科
我们的科学家要引导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 学院的研究所,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中的每一
从事自主创新的研究工作。只要我们持之以 个人都应该为创造这种体系而努力,这也许
恒,我们就会有所突破,我们就会享受到自 就是这次德国培训后学员们最切身的感受。
主创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我们就会形成自 (人事教育局)
主创新的氛围和传统,中国的科学家们任重
而道远。

◆1 月 6 日,韩国三星集团李润雨副会 核物理研究院院长Roberto Petronzio教授


长一行访问我院,路甬祥院长代表中科院对 一行。
李润雨副会长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愉快 白副院长回顾了中意双方长期以来愉快
回忆起 2004 年访问三星集团的情景,对李 的合作,再次肯定了双方在高能物理、核物
润雨副会长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 理、天体粒子物理、信息技术、和空间物理
韩国近年经济发展很快,三星集团在技术研 等领域进行的合作。
发、市场开拓方面等方面有很多值得中方学 Petronzio教授谈到了保持双方科技合作
习和借鉴的经验,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 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愿意寻求与中科院发展
作。 更为广泛的合作关系,例如在空间科学实
李润雨副会长对路院长在百忙中会见 验、粒子天体物理、科技考古等领域。
代表团一行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双方自 会谈结束后, 白春礼 常务副院长与
从签订合作交流备忘录以来,特别是路甬祥 Petronzio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中国科学
院长访问三星集团以来,双方科技人员交流 院与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科学合作协
频繁,共建了几个联合实验室,开展了技术 议》。
合作,并联合举办了研讨会。近年,中国经
济发展迅速并拥有巨大的市场,韩国需要和 ◆1 月 12 日,
中国合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双方就今后共 曹健 林副院长会
同感兴趣的领域以及如何加强合作等问题 见了由欧洲宇航
交换了意见。曹健林副院长等参加了会见。 防务集团卫星公
司 ( EADS
◆ 1 Astrium)出口总
月 10 日, 监 Olivier Brun
白春礼常 先生率领的代表团。
务副院长 曹副院长表示中国 科学院十分愿意与
会见了意 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加强交流与合作。高技术
大利国家 局相里斌局长向客人简要介绍了我院高技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13
术口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双方在微小卫 Ledermann 先生就核能源材料领域合作签署
星、遥感和空间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的 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
五点建议。经过磋商,双方同意成立两个专
门工作小组,深入探讨具体的合作内容和方 ◆1 月 13 日,法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
式。 Belloc 先生一行访问我院,国际合作局邱举
良副局长会见并宴请了客人。
◆1 月 12 日, Belloc 先生是新任驻华科技参赞,此行
法国原子能 是首次来我院院部访问。邱举良副局长对
总署核能源 Belloc 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客人详细
部 副 主 任 介绍了我院创新三期、“1+10”基地建设的
Patrick 基本情况,特别是与国外研究机构合建的研
Ledermann 先 究单位的情况。双方还就支持青年科技人员
生一行 6 人访 交流、加强研究单位合作等情况交换了意
问我院,国际合作局邱举良副局长会见了客 见。
人。双方重点讨论了我院金属研究所与法国 Belloc 参赞对我国近期召开的科学技
原子能核能源部的合作情况,以及中国科学 术大会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并询问了有关
院与法国原子能总署全面合作的机遇与发 的情况,希望对中国未来的科技政策走向有
展空间,并就联合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可能 一个完整的把握。Belloc 先生希望借上任之
性交换了意见。 机调整法国驻华使馆科技合作工作,进一步
会谈后,金属研究所周延春研究员与 推动中法之间的科技合作。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通 讯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