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

—— 以 粮 食 生 产 为 研 究 中 心

黄 今 言 温 乐 平

( 江 西 师 范 大 学 中 国 经 济 史 研 究 , 江 西 南 昌 330027)

《 中 国 社 会 经 济 史 研 究 》 2006 年 第 3 期

[内容提要]汉代不同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有别。就一个普通农民的年均粮食生产而言,
当时南方人均垦田 23 小亩,亩产量 1.37 石,总产量 32 石;中部人均垦田 30 小亩,亩产
量 1.5 石,总产量 45 石;西、北部屯田卒人均垦田 74 小亩,亩产量 0.4 石,总产量 29 石。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社会历史条
件 不 同 。

[ 关 键 词 ] 汉 代 ; 农 耕 区 ; 劳 动 生 产 率 ; 粮 食 总 产 值

农业劳动生产率,一般是指“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生产的农产品
数量(或产值)来表示”①。以往,我们对汉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缺乏全面研究。虽然对当时
的粮食亩产量有过不少探讨,也取得了一定成就②,然而众说纷纭,认识不一。有的在论述
汉代亩产量时,于史料运用上也稍嫌笼统,且多用中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来概括全国情况,
未曾注意各农耕区之差异。这里根据文献、考古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分别就汉代
南方、中部及西、北边郡这三个农耕区的农民(田卒)人均垦田面积、田亩产量与粮食岁收总产
值 等 有 关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不 同 及 其 原 因 问 题 , 做 些 具 体 的 考 察 。


南方农耕区,这里主要是指淮河、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说,这里在战国时期属楚、越及秦的巴蜀之地。而在汉代乃包括汝南、广陵、会稽、江夏、南郡、
豫章、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及巴蜀等地。 这一地区稻作起源很早。迄至汉代,各地农业发
展的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地方步伐走得较快。例如,吴地有“三江五湖之利”,人们利用这
里的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国用富饶”。江陵的“云梦”之地,物产丰富,成为南、北经
济对流的枢纽。巴蜀平原,“民食稻鱼,无凶年忧”③。但从总体来看,秦至西汉前期,南
方大多数地区仍然经济封闭,生产力水平较低。 《史 记·货殖列传》说:“楚越之地,地广人
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
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汉 书·地理志》说:“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
猎山伐为业”。又《汉书·严助传》还说:“南方暑湿,近夏庳热,暴露水居,蝮蛇蠚生,疫
疾多作”。所以,当时中原人往往以此为畏途,其实也是对江南不甚了解。不过南方地广人
稀乃是事实,当时每平万公里只有 2—3 人左右④,人口分布密度甚为疏落,生产发展极不
平 衡 , 大 部 分 土 地 尚 未 得 到 开 发 和 利 用 。

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南方,农业生产的工具和技术除平原地区外,一般较为滞后,有的
地区还实行“火耕水耨”。此法,据《史记·货殖列传》注引《正义》的解释是:“言风草下种,
苗生大而草生小,以水灌之,则草死而无损也。耨,除草也。”对此,今人解释更是众说殊
异⑤。事实上,“火耕水耨”是指先放火烧掉田中的禾稿和杂草,以增肥力,再深翻土地,
然后灌水、耙田整地种上水稻。主要是在一些沼泽地和山区的冷浆田实行。当时“火耕水耨”
尽管脱离了原始的水田农业形态,不同于“刀耕火种”,也有其特定的某些功效,然而它
毕竟是一种较为粗放的耕作方式。南方的广大平原地区,并非皆为“火耕水耨”,特别是东
汉以后,随着北人南迁和先进经验的传入,农业生产便有了新的进展。如部分地区开始推广
牛耕,施用底肥,开渠蓄水,实行育秧移栽等,这在文献及出土的陶水田模型中可以得到
实 证 。

种植水稻的工作程序比较复杂。除了整地、耙田、播种、插秧外,还有经常性的田间管理,
如及时灌溉、施肥、中耕、防止病虫害等,费时多,劳动量大。因此普通农民的垦田亩数有限。
这里先要说明的是,西汉前期大、小亩制并行。当时关东的许多地方,仍实行“百步为亩”
的小亩制⑥;而秦故地及南方的原楚地,实行“二百四十步为畛”的大亩制⑦。自汉武帝后
期开始,才在全国统一亩制,不论南、北皆实行“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大亩制⑧。当时一大
亩等于 2.4 小亩。下文提到的亩,若原来是大亩,皆折成小亩,旨在便于在此前后南、北各
地的对比。汉代有关南方一个农民的垦田数量问题,见于记载者有如下几处:

作者:伊洛河谷

2006-11-7 17:19 回复此发言


2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

《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木牍》⑨记载:郑里有 25 个农户,能田者(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
动者)69 人,人口 105 人,全里共有田 617 亩,平均每户有田 24.6 亩,每个能田者仅耕 9
亩 土 地 。 文 景 之 时 , 这 里 实 行 大 亩 制 , 人 耕 9 大 亩 , 约 合 22 小 亩 。

《淮南子·主术训》说:“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踱耒而耕,不过十亩”。这是反映西汉前
期 江 淮 以 南 一 人 垦 田 量 的 记 录 , 行 大 亩 制 , 10 大 亩 , 合 24 小 亩 。

《三国志·钟离牧传》说:东汉时钟离牧曾在会稽郡“躬自垦田,种稻 20 余亩”。这里
没有说明究竟是钟的一家还是他个人。若一家种稻 20 余亩,则“五口之家”以 2 个劳动力
计 算 , 一 人 耕 种 10 大 亩 , 合 24 小 亩 。

从这些记载来看,南方一个农民耕种稻田的亩数,通常在 9—10 大亩,即 22—24 小亩,


平 均 23 小 亩 左 右 。

南方水稻的耕作制度,汉时为一年一熟。其播种量,据云梦秦简《仓律》:“种:稻、麻
亩用二斗大半斗”⑩。秦与汉大致相近。简文中的“斗”,是大斗。尽管当时的量制有大石、
小石之分⑾,但根据有关文献考古资料,汉代较为通行的是大石、大斗。又杨联隍先生在《汉
代丁中、禀给、米粟、大小石之制》一文中,认为“大石小石盖皆虚名,以别米粟”。“非实有
两种斛斗”⑿。故本文下面提到的石,皆权且视为大石、大斗。汉代南方水稻的播种量,每亩
为“二斗大半斗”,则其亩产量有多高 ?我们可以参见下列记载:

《淮南子(主术训)说:“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率岁之收,不过四石”。
即 耕 作 中 等 土 地 10 亩 ( 大 亩 ) , 年 均 每 大 亩 产 谷 4 石 , 合 小 亩 收 1.7 石 。

《东观汉记(张禹传)说:元和三年,张禹迁下邳(今江苏睢宁)相,修蒲阳坡(陂),“垦
田四千余顷,得谷百万余斛”⒀。斛与石同义。是知每亩(大亩)产谷约 2.5 石左右,合小亩
每 亩 约 1.04 石 。

稻谷的品种,汉代南方主要是粳、灿、糯三大类。品种不同,产量稍有微别,但不会相差
很大。以上两处记载表明,南方稻谷的亩产量,一般为每大亩收 2.5—4 石,即每小亩收
1.04 石 — 1.7 石 , 平 均 每 小 亩 收 1.37 石 。

根据上举事实可以窥知,南方一个普通农民,若一年耕种 9—10 大亩,或 23 小亩左右


的土地,亩产 1.47 石,则其年均稻谷的总产量是 1.37 石×23 小亩=32 石。汉代的谷价,
各个时期高低不一⒁。若以宣、元二帝时期为例,当时有“石八钱”⒂,“石五钱”⒃,“
石三百余钱”⒄,也有“石二百钱”至“石四、五百钱”⒅者。我们权且以“石百钱”计算,
32 石 谷 , 折 合 货 币 是 3200 余 钱 的 产 值 。
汉代南方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户,如果有两个主要劳动力,耕种 20 大亩以上的稻田,农
闲季节从事“渔猎山伐”的农副业经营⒆,则农民虽然难有什么积聚,但可以解决吃饭问
题。所以司马迁说:“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⒇。

中部农耕区,这里主要是指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和关东地区。西自秦陇,东至海滨,包括
关中的泾、渭平原和关东的“三河”、上党、太原、赵国、中山以及梁、宋、齐、鲁、颍川等地。

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有悠久历史,向来以旱地作物的种植为主。据《史记·货殖列传》说:“关
中自訮、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好稼穑,殖五谷,地重”。“三河在天下之中,
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
纤俭习事”。梁宋“好稼穑……能恶衣食,致其蓄藏”。鲁地“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
地小人众,俭啬”。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文采布帛鱼盐”。这些记载说
明,中部地区有“以农为本”的传统,到处有良田沃野,是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

位处东亚大陆的中部地区,由于长期重视种植业,这里到了汉代,人口密集,不仅铁农具
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而且水利事业发达,生产技术明显进步,形成了“精耕细作”
的生产模式。当时一个普通农民的耕作能力,即垦田亩数,见于文献者,有如下一些常见的
记载:

作者:伊洛河谷

2006-11-7 17:19 回复此发言

3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

《汉书·食货志》记李悝之言曰:“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又同书记晁错的话说:“今
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魏人李悝讲的“一夫”,是指一
个“五口之家”的户主,是战国时期“授田百亩”的一夫,非谓一个农民。李悝、晁错说的
“百亩”,皆为武帝改制之前,关东地区的小亩,即周制“百步为亩”的亩。按晁错所云,
“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若以两个劳动力计,则每个农民垦田 50 小亩。
《史记·陈丞相世家》谓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
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集解》徐广日:“阳武属魏地。户牖,今东昏县,属陈留” 。
而《汉书·地理志》曰:“属河南郡,盖阳武乡属梁国耳”。可见,阳武这个地方,属地处在
实行小亩制的“关东”乃无可疑。汉初的陈平不事农业,全由其兄耕种,是知,一人耕地
30 小 亩 。

看来,中部地区五口之家的普通小农,二个劳动力耕垦 100 亩(小亩),一人耕 50 小亩,当


是最高极限。故晁错说“不过”,即不会超过这个数字。普通农民,一年通常的垦田亩数为
30 小亩左右,应该是比较符合当时一个农民耕作能力的。当然,生产条件较好者,若用人
力挽犁或畜力犁耕,垦田面积则可扩大。如《汉书·食货志》说:“民或苦少牛,无以趋泽,
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
者十三亩”。这里尽管没有讲明“多人”与“少者”的确切人数,无法判断其人均日耕数量,
但耕作效率提高是肯定的,不然就不会“教民相与庸挽犁”。 《崔 寔·政论》说:汉时犁耕,
“用二牛三人,日耕二十亩”。西汉中期以后,有些地方由于使用“二牛抬杆”式的犁耕,
故垦田数量有明显提升,比人力耕种超过多倍。但中部地区牛的价格很贵,据载:“每头牛
高 达 1818—3750 钱 [21] 。 一 般 农 民 的 经 济 能 力 难 以 承 受 , 购 买 不 起 。

中部地区粮食作物的种类很多,有粟、麦、禾、黍、豆、菽等。这些作物的播种量,据云梦
秦简《仓律》载:“种……禾、麦一斗,黍,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22]。农作制度和南
方一样,一年一熟制。至于田亩产量,由于土质肥瘠、水利条件及耕作技术的不同,各地不
完全一样。据记载,在一些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采用特殊耕作方法的地方,亩产很高。如
《史记·河渠书》谓秦在关中修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皆
收亩一钟”。
《史 记·货殖列传》说:“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 《汉 书·食货
志》说:赵过行代田法时,“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畮一斛以上”。又
《太平御览》卷 821《田》曰:汜胜之在进行区田法试验时,“收至四十石”。但肥沃膏腴的“
亩钟之田”,相比之下,当时毕竟不是很多,而“区种法”则因投放成本极高,也不可能
大 范 围 推 广 。

那么,汉时一般中等土地,即普通旱田或某些水浇地的粮食亩产量是多少?这可从下列
记 载 中 得 到 反 映 :

《汉书·食货志》记载晁错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
百石”。即每小亩年产粟 1 石[23]。
《史 记·河渠书》载:“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
汾阴蒲坡下,度可得五千顷……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汾水在秦故地,当时
实 行 大 亩 制 , 1 大 亩 得 谷 4 石 多 , 折 合 小 亩 1.7 石 。

《后汉书·仲长统传》云:“今通肥饶之率,计稼穑之人,令亩收三斛”。东汉时期,1 大亩
平 均 产 粟 3 石 , 合 小 亩 1.25 石 。

此外,有的论者还用《管子》的材料说明汉代中部普通土地的亩产量。例如:其中的《治
国篇》曰:“常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蓄熟也,四种而五熟,中年亩二
石,一夫为粟二石”。常山即恒山,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可“四种五熟”,四年收获五
次,故每小亩产粟 2 石。又《轻重甲》曰:“一夫之事,终年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
”。一钟为 6.4 石。则 1 小亩产粟 1.28 石。
《管子》以上诸篇的成文年代虽然学界众说不一 ,
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反映了西汉前期的亩产量,与前引《食货志》 、
《河渠书》的记载相近。诸 多
记载说明,中部地区的粮食岁均亩产量为每小亩 1 石以上至 2 石,平均 1.5 石当是可以成
立 的 , 我 同 意 宁 可 先 生 的 结 论 [24] 。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中部一个普通农民,通常耕种 30 小亩土地,一年一熟,亩产量
1.5 石,其粮食生产的岁均总产值是:1.5 石×30 小亩=45 石。粮价各个时期波动很大,我
们仍以西汉宣、元二帝的价格为例,以“百钱一石”计算[25],则 45 石粟,折合货币 4500
钱 。

汉代中部地区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户,如果有两个主要劳动力,垦田 60 小亩,“男耕女
织”,又从事家禽家畜、种植蔬菜与农副业生产[26],则年收入可达中等自耕农水平。在没
有天灾人祸、年景正常、赋税征课较轻的情况下,其生产、生活基本上可以得到维系。

作者:伊洛河谷

2006-11-7 17:19 回复此发言

4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

西北农垦区,位处关中、关东的西部和北部,也即司马迁说的“龙门、碣石”以北。据《史记·
货殖列传》

《汉 书·地理志》的记载,其地理范围大致上包括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天水、北
地 、 五 原 、 朔 方 、 云 中 、 上 谷 等 郡 。

这一地区,在经济上具有半农半牧的特色。一方面地广人稀,成片草地,有发展畜牧业的
良好条件。如《史记·货殖列传》说:“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天水、陇西、北地、上郡
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狄之畜,畜牧为天下饶”。 《汉 书·地理志》说:“自
武威以西,……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又云:“安定、北地、上郡、
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这一带因与游牧民族相邻,在生
产、生活方式上受游牧民族影响很大,畜牧业较为发达。但另一方面,自秦以后,由于中原
内郡大量移民西、北边郡,故这里也有相当程度的种植业,特别是从汉代开始更为明显。如
文帝时,为“守边备,劝农力本”,接受晁错的建议“募民徙塞下”,在那里,为移民解
决土地、田器、水源和居室问题[27],以资发展种植业。武帝元狩三年,“山东被水灾,民多
饥乏……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28],次年冬,又“有司
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29]。同时,
为反击匈奴,曾在那里兴修水利,广泛开展屯田。如元狩四年,漠北战后,“汉度河自朔以
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接近匈奴以北”[30]。又云:“初
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31]。太初三年,
李广利“益发戍田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32]。汉时,由于大量
实行“移民殖边”和大规模的屯田,所以,西、北边郡的种植业比以前获得了相对发展。

西北边郡屯垦区,汉时从事种植业的劳动者,就其身份而言,既有内郡“移民”,也有被
征应役的士卒和弛刑徒。在文献及简牍中对其有种种称谓:例如:“田士”、“屯士”、“屯
田吏”、“田卒”、“戍田卒”、“积卒”及“弛刑”等等。有关内郡农民徙边的垦田量,文
献简缺。但“屯田卒”或“戍屯卒”及“弛刑士”的垦田量,即耕作任务,乃有记录在案。
例 如 :

《汉书·赵充国传》说:“愿罢骑兵,留弛刑应募及淮阳、汝南部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
二百八十人……田事出,赋人二十亩”。是知,宣帝时赵充国率领的部队,人垦二十亩(大
亩 ) , 合 48 小 亩 。

《居延新简》:“用积卒二万七千一百卅三人,卒百廿一人奇卅九人,垦田四十一顷四十四
亩百廿四步,率人卅四亩”(72(E(J(C:1)所谓“积”是屯田积谷的“积”,积卒当为屯田
卒的一种。当时在 27143 个积卒中,每天用 121 人耕种 41 顷 44 亩 25 步的土地,平均每人种
地 34 亩 ( 大 亩 ) , 约 合 80 小 亩 。

《汉晋西陲木牍释文》:“玉门屯田吏高年垦田七顷,给了弛刑十七人。”因弛刑在边郡主要
是从事军中后勤或农耕,故劳动强度大,每人的垦田量超过 41 亩(大亩),约合 98.4 小亩。

除这些记载外,《流沙坠简考释》卷二《戍役类》也云:“将张佥部见兵二十一人,大麦二顷
已截廿亩;小麦卅亩,已截廿九亩,禾一顷八十五亩,溉二十亩,莇 (锄)五十亩,下九十
亩,溉七十亩”。“将梁襄部见兵二十六人,大麦六十六亩,已截五十亩,小麦六十三亩,
溉五十亩,禾一顷七十亩,莇(锄)五十亩,溉五十亩,下八十亩,溉七十亩”。从简文来看,
张佥部见兵 21 人,种田 512 亩,人均 24 亩多;梁襄部见兵 26 人,种田 380 亩,人均
14.5 亩多,二者平均约 20 亩(大亩)。这虽是反映魏晋时的情况,但去东汉不远,与前引
《 汉 书 · 赵 充 国 传 》 所 记 的 兵 卒 垦 田 数 “ 赋 人 二 十 亩 ” 相 近 。

由此可见,屯垦区的劳动者,因身份、任务不同,他们的垦田数量有别。且耕且守的“屯兵
”一般耕种 20 大亩,专事耕种的“屯田卒”为 34 大亩,而“弛刑”则 41 大亩。若打通来
计算,平均每人垦田约 31 大亩,合 74 小亩。这虽与使用铁器和牛耕有关,但也是超经济强
制剥削的程度相当严重。

作者:伊洛河谷
2006-11-7 17:19 回复此发言

5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

汉代的军事屯田,是国家有组织的耕垦活动。当时屯田用的土地,耕作所需的种子、农具、
耕牛由国家提供,劳动者的口粮、衣物乃至零用钱均由国家供给。当然,屯田生产的收获物
如谷、麦、大麦、小麦、黄米等也要全部上缴官仓。那么,行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屯垦区,其亩产
量是多少?过去学界意见不一,有的说,这里的粮食亩产量相当高,“可能是四、五石之多
”[33]。有的说:汉代“河西亩产量的低限大约不会低于全国亩均一小石的水平,其高限也
不至超出太多”。“粮食亩产量大约在 1.1—1.2 小石左右”[34]。看来,这至多只能说是局
部地区的情况。若以之视为整个西、北部的亩产量,则估计可能偏高了些。为进一步探讨这个
问 题 , 让 我 们 先 看 下 面 两 片 简 文 :

《居延新简》:“第四长安亲,正月乙卯初作尽八月戊戌,积二□□日,用积卒二万七千一
百卅三人,卒百廿一人奇三十九人,垦田四十一顷四十四亩百二十四步,率人卅四亩,得
谷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一斗一升,率人得廿四石奇九石”。(72·E·J·C:1)依该简文所记,
“垦田”41 顷 44 亩余,“得谷”2913 石多。则 121 个田卒,人均垦田 34 亩,得谷 24 石。亩
产 量 为 24 石 ÷34 亩 = 0.7 石 。

《疏简》615 简:“入二年粟百五十六石□田二顷七十亩一石”。出土敦煌的这片简文,意
思有些含混,只记有“田”2 顷七十亩,“粟”156 石,“”41 石。所属关系不明。若我们
将其理解为 270 亩田,产粟 156 石,产 41 石,共粮食 197 石。其亩产量当为 197 石÷270 亩
= 0.73 石 。

要说明的是以上两片简文所讲的亩,皆为武帝改制后的大亩,如果和前面一样都折成小亩
计 算 , 其 平 均 亩 产 量 不 到 半 石 , 每 亩 只 有 0.4 石 左 右 。

西、北地区的屯田卒,若一人平均耕种 31 大亩,即 74 小亩,一年一熟,亩产量 0.4 石,


则其年均总产粟谷仅为 0.4 石×74 小亩=29 石。边郡的粟谷时价,据《居延汉简》,有“石
百 一 十 钱 ” (314·4) , “ 石 八 十 五 钱 ” (276·15) , 最 高 者 “ 粟 一 石 , 四 百 一 十 钱
”(167·2)。今按中等价,仍以“石百钱”计算,29 石粟,折合货币为 2900 钱。这个劳动
收获或许可以解决田卒的部分口粮问题,但如果将国家提供的农具、耕牛、种子计价在内,
他们的劳动所获诚然不能自给,故屯田卒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内郡其它地区。

但是,对西北屯田的作用、意义不能低估。对此,学术界多有论述,这里再强调两点,首先,
从军事政治上看,西北汉代的屯田,加强了对边境的防卫。屯田卒是边塞上的一支重要武装
力量,他们且耕且守,对阻扼边犯入侵,巩固边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汉廷在边地移
民、建立郡县,加强行政管辖等打下了一定基础。其二,从经济上看,汉廷数十万军队长期
屯驻在西北,一边戍守,一边屯垦。在那里兴修水利,推广铁农具和“代田法”等先进技术,
不仅促进了边郡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通过屯田,也节省了从内郡长途转运的大量消
耗。当时几十万边兵的军需粮饷主要依靠内地,而转输耗费巨大。史称:武帝时,“千里负
担餽饟,率十余钟至一石”。又“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
数十百巨万,府库并虚”[35]。在转输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屯田解决军士的一部分口粮、草
料问题,这对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内郡人民军粮转输的痛苦是有积极意义的[36]。所以,我
们考察西北屯田区的劳动生产率时,似又不能只看那里的田亩产量,还当看到屯田劳动者
在 军 事 政 治 和 经 济 上 的 其 它 方 面 所 付 出 的 劳 动 和 贡 献 。

综合以上所述,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不同,专就粮食生产而言,南、北差
距 较 大 。 为 便 于 对 比 , 今 列 具 下 表 :

该表说明,汉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中部农耕区最高,南方次之,西、北部
最 低 。 形 成 这 种 状 况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首先,从地理条件看,全国各农耕区域不一样。南方的淮河、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生
态环境好。降水量充足,在 800 毫米以上,地下水位高,河网湖泊众多,平原、丘陵相间。但
除吴地、江陵、巴蜀有较大的平原外,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山地。“江南卑湿,丈夫早天
”[37],人口稀少,是尚未开发的水田区。中部农作区,处在黄河中下游,属温带季风气候,
降雨量大致在 400—800 毫米左右,地势比较平坦,土质松软、肥沃,便于耕垦,有较好的
水利灌溉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人口稠密,自周秦以来皆以旱地种植业为主。而西、北农垦
区,大部分处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地势复杂“穷险”,土质比较贫瘠,降水量在
400 毫米以下,气候干燥,不适宜大面积的农作物生长,只有在狭窄的河川之地能搞些种
植业。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好坏,对各地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伊洛河谷

2006-11-7 17:19 回复此发言


6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

其二,生产工具对农田垦辟等有重大作用。史称:“铁器者,农夫之死事”,“民之大用
也”[38]。铁制工具虽然于春秋战国时,在农业上已被使用。但自秦至西汉时期,它在全国
各地的普及程度并非一致。当时南方,除福建、广西等个别地方曾使用铁犁铧和牛耕外,大
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推广。农民使用的工具仍多为耒、耜之类,所谓“一人蹠耒而耕
”[39],“耕者释耒而不勤”[40],“民蹠而耕,负担而行”[41],“秉耒抱”[42],等
等。民间用耒耜种田,除文献记载外,还有大量的考古资料可证。如湖南长沙、湖北江陵等地
汉墓中均出土过木质耒、耜的模型[43]。只不过这时的耒、耜都套上了铁刃而已。在丘陵、黄土
及薮泽地带,若无锋利的铁农具,仍然“蹠耒而耕”,自然很难提高生产力,垦田亩数,
必然受到限制。中部地区由于铁矿资源丰富及冶铁业的发展,铁农具成为农业主要工具。不
仅分布广,遍及关中、关东各地,而且数量也多,如在今河南临汝夏店西汉冶铁遗址发现铁
镢 300 余件[44]。1975 年在西安西郊一个铁农具窖藏中,一次性发现大小铁铧、铁犁等农具
达 85 件[45]。特别要指出的是,中部铁农具的种类也较前增多。如据文献、考古资料所见的
有耒、耜、锸、耰、杷、锄、耨、钩、钹、镰、铚等,各种农具齐全。此外,牛耕在中部也广为使用。
据考古发掘,出土了很多汉代“牛耕图”,如有枣园村王莽时期的壁画墓牛耕图[46],陕
西米脂东汉画像石牛耕图[47],山东滕县黄家岭东汉画像石牛耕图[48]等,牛耕的发展趋
势,西汉时尚处在“二牛抬杠”阶段,到东汉乃出现一牛挽杠的短辕犁,有了明显改善。由
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使用铁农具,富裕农民还用牛耕,故耕作能力与生产效率显得较
高。西、北垦田区,尽管政府在那里也推行了铁器和牛耕,但使用程度、发展力度均不如中部,
同时,劳动者的素质、任务不同,对铁农具的功能、作用也发挥得有限。

其三,生产技术与农田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
已开始形成。迄至汉代逐渐走上成熟,出现了不少总结汉代生产经验的农学著作[49]。但由
于各地自然条件与开发程度不同,南、北生产技术存在着差异。当时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在
一些草创人稀之地,在一些沼泽地或山区长期采用“火耕水耨”,牛耕未及使用,耕作方
法滞后。到了东汉,才开始逐步推广牛耕,并采用插秧、施肥、耘田等方法,使水稻栽培技术
走向进步。而中部的旱田区,以种植粟、麦、菽等为主,“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得到日渐丰
富和发展。如反映当时这里农业生产基本原理的《汜胜之书》说:“凡农之本,在于趣时,和
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即及时耕作,改良土壤,多施粪肥,保墒灌溉,及早除草,
及时收获。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亦说:“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至人工,以助地力”。又
《四民月令》亦记录了洛阳地区一些与农事活动相关的内容。如耕地、播种、分栽、除草、收获、
储藏等。所有这些都具体体现旱地作物栽培经验之积累和基本原理的确立。不仅如此,同时
还实行“一亩三畎,岁代处”的“代田法”[50],以及集约施肥、充分灌溉、合理密植、等距
管理的“区田法”[51]。这些精耕细作的先进技术,对充分发挥地力,提高田亩产量等起有
相当大的作用。西北屯垦区,开发较晚,那里虽然也在局部地方推行了“代田法”等生产技
术,许多“移民”也来自内郡,但由于“屯田卒”耕垦面积太大,“且耕且守”任务繁重 ,
许多先进技术的具体措施,难以得到较好落实,一般只能广种薄收。

其四,从社会历史条件看,各农耕区也不一样。南方虽是中国古代人类发祥地之一,人们披
荆斩棘,曾相继创造了灿烂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但后来由于受到交通、及劳动
力等的制约,加之远离统治中心,故在总体上南方比中原落后。闽越之地,当时尚处在与外
界隔绝的封闭状态。据淮南王刘安说:“越,方外之地,劐发文身之民也”。严助也说:这
里“非有城郭邑里,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贾,不用天子之
法度”;风俗“与中国异,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52]。这
虽有些夸张,但它反映了江南有些地方的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程度较低,乃是事实。中部地
区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后又“王者所更居”,地理位置重要。这里的当政者历来比较关注
辟土垦荒,提倡“重农”。如战国时的李悝在魏国“作尽地力之教”。商鞅在关中的秦“行
耕战之赏”,国富民强,“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
什居其六”[53]。至汉代,发展农业进一步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在历代重农政策的倡导下,
于具体措施上,中部地区贯彻得最为有力。例如:先后修建的许多水利工程包括:漕渠、龙
首渠、六辅渠、白渠、灵轵渠、成国渠等均集中在关中;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如“代田法
”,首先在三辅、河东、弘农等中部地区推广;土地开垦率,在全国以关东为最高,约占全
国总耕地的百分之五十。大量事实表明,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中部的农业已占居龙头地位,
在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西、北地区,汉人与羌人、匈奴、乌桓、扶余等游牧民族杂居或相邻,
受游牧民族影响较深,自然形成半农半牧经济,“地踔远,人民稀”,农业还未能得到充
分发展。

作者:伊洛河谷

2006-11-7 17:19 回复此发言

7 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

注 释 与 参 考 文 献 :

① 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词典》下册,第 334 页。并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年


版 第 1624 页 。

② 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宁可的《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问题》,《北京师院学报》1980 年
第 3 期;吴慧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 1985 年第 112 页;王全忠的《西汉
亩产管见》,《农业考古》1986 年第 1 期;周国林的《关于汉代亩产的估计》,《中国农史》
1987 年第 3 期;于昆琦的《秦汉粮食亩产量考辨》,《中国农史》1990 年第 1 期;杜绍顺的
《战国至汉初一般亩产量探析》,《秦汉史论丛》第七辑,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8 年版。
③ 《 汉 书 》 卷 28 《 地 理 志 》 。

④ 据 《 汉 书 》 卷 28 《 地 理 志 》 统 计 。

⑤ 分见李根蟠:《对“火耕水耨”的再认识》,《平准书》第三辑,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6 年;
彭世奖:《“火耕水耨”辨析》,《中国农史》1987 第 2 期;杨振红:《论两汉“火耕水耨”》,
《中国史研究》1990 年第 1 期;郭开农:《论两汉时期的“火耕水耨”与“千金之家”》,
《江汉论坛》1990 年第 3 期;刘磐修《两汉六朝“火耕水耨”的再认识》,《农业考古》1993 年
第 3 期 。

⑥ 《 史 记 》 卷 5 《 秦 本 纪》、 《 汉 书 》 卷 24 《 食 货 志》 。

⑦ 张 家 山 汉 墓 整 理 小 组 : 《 江 陵 张 家 山 汉 简 概 述 》 , 《 文 物 》 1985 年 第 1 期 。

⑧《盐铁论·未通篇》:“古者制田百步为亩,民井田而耕,什而籍……先帝哀怜百姓之愁
苦 , 衣 食 不 足 , 制 亩 二 百 四 十 步 而 一 亩 , 率 三 十 而 税 一 ” 。

⑨ 李 扬 明 等 : 《 散 见 简 牍 合 辑 》 , 文 物 出 版 社 1990 年 。

⑩ 《 睡 虎 地 秦 墓 竹 简 》 , 文 物 出 版 社 1978 年 。

⑾ 汉 时 大 、 小 石 的 折 算 关 系 : 一 小 石 合 大 石 六 斗 , 一 大 石 合 1.66 小 石 。

⑿ 见 《 杨 联 升 文 集 》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1992 年 。

⒀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张禹传》说:顷田“千余顷作四千余顷”。

⒁ 黄 今 言 : 《 秦 汉 商 品 经 济 研 究 》 , 人 民 出 版 社 2005 年 3 月 。

⒂ 《 汉 书 》 卷 69 《 赵 充 国 传 》 。

⒃ 《 汉 书 》 卷 8 《 宣 帝 纪 》 。

⒄ 《 汉 书 》 卷 24 《 食 货 志 》 。

⒅ 《 汉 书 》 卷 79 《 冯 奉 世 传 》 。

⒆ 南方养鱼、采伐的资源很丰富。文献虽然对当时 70 多种鱼类和各种竹木价格缺乏详细具
体的记载,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有个概括的说法。所谓“通邑大都……木千章,竹竿万个
……鲐鮆千斤,鲰千石,鲍千钧……此亦比千乘之家”。这虽然是就竹木业、渔业专业户来
讲的,普通农民作为副业生产,其数量不可能有“千章”、“万个”,或“千斤”、“万石
”,更不可能成为“千乘之家”。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窥知“渔猎山伐”有利可图,可以增
加 稻 作 以 外 的 经 济 收 入 。
⒇ 《 史 记 》 卷 129 《 货 殖 列 传 》 。

[21] 参 见 《 九 章 算 术 》 的 《 方 程 》 、 《 盈 不 足 》 。

[22] 《 睡 虎 地 秦 墓 竹 简 》 , 文 物 出 版 社 1978 年 版 。

[23]这个石,非战国时的魏小石,而是汉时的大石。 1 小亩产粟 1 大石,合 1 市亩产粟


1.16 市石,这与李悝说的魏国亩产量 1.5 石相近,并非汉初产量比战国产量更低。参见杜
绍顺《战国至汉初一般亩产量探析》,《秦汉史论丛》第七辑,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8 年版。

[24]参见宁可:《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问题》,《北京师院学报》1980 年第 3 期。

[25] 参 见 《 史 记 》 卷 129 《 货 殖 列 传》、 《 汉 书 》 卷 69 《 赵 充 国 传》 。

[26]《汉书·龚遂传》说:宣帝时,龚遂为勃海太守,“躬率以俭约,劝民条农桑,令口种
树榆,百本、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从事这些副业生产,对维持生活起着不
可忽视的作用。如《管子·禁藏篇》曰:“糠秕六畜当十石粮”。 《急就篇》说:“园蔬果瓜 助
米粮”。 《盐铁 论·散不足》云:“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十五石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说 明 副 业 生 产 是 粮 食 作 物 的 重 要 补 充 。

[27] 《 汉 书 》 卷 49 《 晁 错 传 》 。

[28] 《 汉 书 》 卷 24 《 食 货 志 》 。

[29] 《 汉 书 》 卷 6 《 武 帝 纪 》 。

[30] 《 史 记 》 卷 110 《 匈 奴 传 》 。

[31] 《 汉 书 》 卷 24 《 食 货 志 》 。

[32] 《 汉 书 》 卷 61 《 李 广 利 传 》 。

[33]孙正甲:《试析汉代边地屯田的经济效益》,《大庆师专学报》1988 年第 1 期。

[34]李并成:《河西地区历史上粮食亩产量的研究》,《西北师大学报》1992 年第 2 期。

[35] 《 汉 书 》 卷 24 《 食 货 志 》 。

[36]参见刘光华:《汉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黄今言:《秦汉军制


史 论 》 , 江 西 人 民 出 版 社 1993 年 , 第 183—186 页 。

[37] 《 汉 书 》 卷 28 《 地 理 志 》 。
[38] 《 盐 铁 论 · 水 旱 篇 》 。

[39] 《 淮 南 子 · 主 术 训 》 。

[40] 《 盐 铁 论 · 刺 权 篇 》 。

[41] 《 盐 铁 论 · 未 通 篇 》 。

[42] 《 盐 铁 论 · 国 疾 篇 》 。

[43] 参 见 陈 文 华 : 《 论 农 业 考 古 》 , 江 西 教 育 出 版 社 1990 年 版 。

[44]倪自励:《河南临汝夏店发现汉代炼铁遗址一处》,《文物》 1960 年第 1 期。

[45] 《 文 物 考 古 工 作 三 十 年 》 , 文 物 出 版 社 1979 年 。

[46] 《 考 古 》 1959 年 第 9 期 。

[47] 《 文 物 》 1972 年 第 3 期 。

[48] 《 农 业 考 古 》 1981 年 第 2 期 。

[49]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以前的农书仅战国时期的两家:《神农》二十篇,《野老》
十七篇;而西汉的农书则有七家,包括《宰氏》十七篇,《董安国》十六篇,《尹都尉》十四篇,
《赵氏》五篇,《汜胜之书》十八篇《王氏》六篇,《蔡癸》一篇。可惜都已失传,只有《汜胜之书》
保 存 下 来 , 散 见 于 《 齐 民 要 术 》 等 书 中 。

[50] 《 汉 书 》 卷 24 《 食 货 志 》 。

[51] 万 国 鼎 : 《 汜 胜 之 书 辑 释 》 , 农 业 出 版 社 1957 年 。

[52] 《 汉 书 》 卷 64 《 严 助 传 》 。

[53]《史记》卷 129《货殖列传》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