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陈 业 新

(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历 史 系 , 上 海 , 200240)

《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论 丛 》 2007 年 第 1 期

[提要]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钻孔孢粉资料等,对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
候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战国初期,该地气候温暖湿润;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武
帝后期,气温下降,气候温凉,极端寒冷事件不断出现;约从公元前 100 年始,气温明显
回升,至公元初年前后,长江中游地区复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公元之初的新莽政权时
期,气候经历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降温过程大致持续到东汉明帝时期;之后至东汉中
后期,气候暖湿,尤其是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汉后期,气候再度出现了幅度不大的波动 ,
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降温的开始。此间气候虽屡有起伏,但总体而言,战国秦汉时期长
江中游地区的气候仍以暖湿为主,气温略高于今,或与现今差别不大。在干湿状况方面,具
有 干 湿 相 间 的 特 点 。

[关键词]气候变迁 长江中游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史

[ 中 图 分 类 号 ]P467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001-5205(2007)01-0005-12

[ 收 稿 日 期 ]2005-12-20

[作者简介]陈业新(1967—),男,安徽省霍邱县人,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
教 授 。 主 要 从 事 专 门 史 、 历 史 地 理 研 究 。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重要因子,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甚密。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生态变
迁史,历史时期的气候状况是其一主要方面和内容。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蒙文通、竺可桢、
胡厚宣、文焕然等曾对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状况作了相当杰出的探讨。诸学者的开拓性工作,
为后来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线索。嗣后,地理、地质、气象和历史学界对历史
时 期 的 气 候 状 况 展 开 了 更 为 广 泛 、 深 入 的 研 究 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蒙文通:《中国古代北方气候方略》,《史学杂志》,1920 年第 3、4 期合刊。竺可桢:《中国


历史上之气候变迁》,《东方杂志》,1925 年第 3 号;《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
究》,《考古学报》,1972 年第 1 期(另见《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年)。胡厚
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 4 卷(1933 年)上册。文焕然:
《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
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年。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
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年。杨怀仁等:《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与地生态系统》,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 年。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6 年。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年。李文漪:
《中国第四纪植被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年。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
迁》,(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 年。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
察》,《历史研究》,1995 年第 2 期,第 3—19 页。陈良佐:《再探战国到两汉的气候变迁》,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67 本第 2 分册,1996 年。王晖等:《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
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2 年第 1 期,第 13—18 页。许倬云:《汉末至南北朝
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陈业新:
《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 年第 4 期,第 76—95 页。

相关研究中,就其影响而言,执牛耳者无疑为竺可桢之成果。具体到战国秦汉时期,竺氏认
为:春秋战国时期气候温暖,秦和西汉继续温和;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
于寒冷之势,但东汉冷期不长,魏晋时期的气候已比现在寒冷。然从竺文所附“五千年来中
国温度变迁图”来看,战国秦汉时期,气温总的呈下降之势,降温过程由两个阶段构成:
一是从战国前就已开始的气候波动,气温由原来约高于现今的 2℃(战国初期的气温约高于
今 1.5℃)下降到战国末期的仅高于今 0.5℃。嗣后,气温回升,在约公元 50 年前后,气温
上升至高于今 1.5℃左右,恢复到战国初期的气温水平;另一个气温下降事件出现于公元
50 年前后,该过程约持续到东汉后期,气温下降至现今的气温水平。总的说来,战国秦汉
时期气温上下波动的幅度为 1.5℃左右①。不可否认,既有的成果,特别是竺可桢的研究具
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有关结论业已被后来学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所印证。如朱明道②、王
开发③、王子今④等。

2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然竺可桢的结论并非无瑕之璧,它受到了来自学界不同研究领域的挑战,研究者著文或陈
指竺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⑤,或得出了与竺说大相径庭的结论⑥。同时,其他学者彼此间的
研究结论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到本研究,如张丕远认为,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
候仍以亚热带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森林和毛竹林广布⑦;张天麟关于长江三
角洲历史气候的研究结果表明,春秋到东汉后期气候温暖,人们通常认为开始于公元初的
降温在三角洲地区则发生于公元 200 年以后⑧;而杨怀仁等却把战国初年作为包括长江中
下游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环境变迁的转折点,认为在此前后,我国气候就转变为温
凉偏干⑨;唐领余等在对洞庭湖地区和江汉平原的全新世气候进行研究时认为,战国以降 ,
该 地 区 气 候 逐 渐 恶 化 , 趋 于 冷 干 ⑩ 。

笔者以长江流域之中游地区为对象,对其战国秦汉时期 (前 475—220 年)的气候状况作一初


步的探讨。由于古文献载记之囿,本文所据文献除典籍记载、考古材料外,主要还有相关研
究 成 果 中 之 孢 粉 、 沉 积 和 泥 炭 资 料 等 。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年第 1 期。另见《竺可
桢 文 集 》 , 科 学 出 版 社 , 1979 年 , 第 475—498 页 。

② 朱明道:《我国集中尺度的气候振动》,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
集 》 , ( 北 京 ) 科 学 出 版 社 , 1977 年 。

③ 王开发等:《根据孢粉分析推论沪杭地区一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历史地理》创刊号,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1981 年 。

④ 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 年第 2 期,第 3—19 页。

⑤ 牟 重 行 : 《 中 国 五 千 年 气 候 变 迁 的 再 考 证 》 , ( 北 京 ) 气 象 出 版 社 , 1996 年 。

⑥ 任振球等:《行星运动对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影响》,《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
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任振球:《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文成
因》,《农业考古》,1986 年第 1 期,第 13—18 页。王晖等:《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
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2 年第 1 期。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
《 历 史 研 究 》 , 2002 年 第 4 期 , 第 76—95 页 。

⑦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
出 版 社 , 1982 年 , 第 31 页 。

⑧ 张天麟:《长江三角洲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 , 1982 年 第 4 期 。

⑨ 杨怀仁等:《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与地生态系统》,(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20 页 。

⑩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年,第 120 页。

一 战 国 秦 汉 长 江 中 游 地 区 具 体 气 候 波 动

大 量 证 据 表 明 , 战 国 初 期 , 长 江 中 游 地 区 气 候 温 暖 湿 润 。

鄱阳湖 ZK01 孔(文中各钻孔所在位置,具体参见图 1)年代为西周中期—战国中期的孢粉带


中,沉积物以蕨类和草本类花粉占优势,木本类花粉次之。而木本植物中,针叶树种以松属、
卷柏属和金毛狗属为主,阔叶树种以栎属、棒属、朴属、杨梅属为主;草本植物以蒿属、禾本
科、蓼属为主;以凤尾蕨属、鳞盖蕨属、里白属、水龙骨科为主的蕨类植物较繁盛。这一孢粉组
合形式所反映的落叶、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长江中游地区三种主要植被类型及其气候指标,
具体参见表 1)①,以及林下蕨类、草木类生长繁盛的植被状况,表明该地西周中期一战国
中期温暖潮湿,湿地植被繁盛,降水丰富。监利 1 号钻孔距今 2500 年处剖面内,木本、草本
植物花粉含量相当,蕨类植物孢子含量最低。木本植物中,以桦属等为主的落叶阔叶类含量
最高,常绿阔叶类次之,而针叶树种所占比例较小;草本花粉主要为蒿属等。可见,该孢粉
带具有湿地类型植物和阔叶类发育、蕨类不发育、针叶类少见的显著特点,其花粉组合及其
所代表的树种昭示该带植被类型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反映当时以暖湿为主的气候状况。该
钻孔沉积物有机质的 δ 碳 13 值在此时间前后的深处也达到整个剖面的最大值,揭示了当
时该地气候为温暖潮湿气候②。

3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江汉平原沔城 M1 钻孔时代为战国初期的孢粉带中,木本花粉含量较大,禾本科花粉量减少 ,
反映的植被类型为温湿气候条件下栎—青冈栎—松—蒿占优势的常绿和落叶阔叶针叶混交
林③。徐瑞瑚等对江汉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研究也显示,钻孔距今约 2500 年处的孢粉中,
木本、草本和蕨类含量分别约占 44%、30%和 26%,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植被,由此可
知该地其时为气候温暖湿润时期,研究者估计这一时期的气温比现今约高 1℃—3℃④。另
外,洪湖 1174 孔孢粉带Ⅱ距今约 2500 年的 5 号样品孢粉组合为松一栎,反映的植被类型
为北亚热带一暖温带植被⑤,亦表明那时的气候为温暖湿润型气候。

战 国 初 期 长 江 中 游 地 区 的 温 暖 湿 润 气 候 是 公 元 前 1000 年 降 温 后 气 候 恢 复 的 继 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长江中游地区各地气候或自然植被类型、年均温度和降水量:湖北沔城:中—北亚热带
常绿阔叶及落叶林,16℃~17℃、1000—1200mm;湖北监利周老镇:中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
区,1200—1400mm;武汉:属于北亚热带湿热季风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
林),19.1℃;洪湖:北亚热带季风气候,15.9℃—16.6℃、1000—1300mm;神农架大九湖
(海拔 1700m):7.2℃、1535mm;龙感湖地区:亚热带湿润季风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
林),16.6℃、1316mm;江汉平原: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15.9℃16.6℃、1100—1300mm;洞
庭湖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16.4℃—17℃、1200—1400mm;鄱阳湖地区:中亚热带湿润
季 风 区 , 16.5℃—17.8℃ 、 1470mm 。

② 顾延生:《长江中游钻孔沉积物记录的 5000 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重建》,武汉大学历史


系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2004 年 , 第 41 、 45 、 77 页 。

③ 朱育新等:《中晚全新世江汉平原沔城地区古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湖泊科学》,
1999 年 第 1 期 , 第 33—39 页 。

④ 徐瑞瑚等:《江汉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与湖群兴衰》,《地域研究与开发》,1994 年第 4 期,
第 52—56 页 。

⑤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年,第 63 页表 2.2—


3 。

竺可桢认为,在公元前 1000 年左右,中国出现了一次幅度较大的降温,这一结论既为学界


的深入研究所证实①,同时也有文献记载相关照②。然大量的研究表明,尽管此次降温幅度
较大,但在长江中游地区延续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到距今 2900 年前后,当地气温就急剧回
升,在距今 2800 年前后,气温和降水既已高出现今水平③。降温后的持续升温一直延续到
战国时期,从而造就了战国初年长江中游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战 国 中 后 期 , 长 江 中 游 地 区 的 气 温 开 始 下 降 。

江汉平原 QR8 孔距今 2290—2030 年处剖面的孢粉组合是:木本植物占 35%—30%(以柳、栎、


漆、槭、杉科、松为主),草本植物占 32%—20%(以香蒲、莎草科、乔本科、蒿、藜等居多),孢
子植物占 40%左右(以水龙骨、凤尾蕨为主)。该带以喜温喜湿植物占优势,反映的是以阔叶
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草甸植被景观,其气候为温和湿润型气候,气温较前有所下降④。唐
领余等根据江汉、洞庭地区钻孔之柳—栎—松的孢粉组合和由此反映的暖温带针阔混交林、
稀疏草地的植被景观,以及剖面之孢粉数量和种类都降至最小的事实,也认为长江中游地
区的气候在战国初期以后逐渐恶化,趋于冷干⑤。监利钻孔时间为公元前 350 年及其后的剖
面孢粉组合的情况是:木本类中,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林树种含量增加,阔叶类含量下降(以
山核桃属等落叶阔叶居主导地位,以常绿栎、栲属为主的常绿阔叶类次之);而以鳞盖蕨属
为主的蕨类植物含量开始上升;同时,以蒿属等为主的草本类含量占优势。由该孢粉组合状
况及其代表性植物科属可知其植被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但其中常绿阔叶类含量和类型的
大量减少,表明该时期气候以凉湿和温湿交替为主,气温较前期已有所下降。另外,该钻孔
公元前 476—前 100 年间的沉积物植硅石组合带主要由表示温暖湿润型的长方型和示暖型
的鞍型,以及表干冷型的棒型、尖型与少许裸子类、阔叶类植硅石组成,温暖类型植硅石含
量下降,说明战国后期气候开始由温干向凉湿转变。鄱阳湖 ZK01、ZK1 孔沉积物孢粉中,指
示干旱的麻黄属增多,同样表明战国后期气候已温凉偏于⑥。该湖梅家洲 ZK2 孔距今 2350
年处剖面孢粉组合形式及孢粉含量显示,那时孢粉总浓度较低,暖性尤其是常绿树种减少

4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2 年,第 23
页;杨怀仁等:《中国东部近 20000 年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海洋与湖沼》,
1984 年第 1 期,第 3—15 页;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年,第 156—157 页;彭红霞等:《5kaB.P.鄱阳湖地区古气候演化的有机碳稳定同
位素记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第 123—125 页;朱育新
等:《中晚全新世江汉平原沔城地区古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湖泊科学》,1999 年第
1 期,第 33~39 页;羊向东等:《沔阳地区一万多年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湖泊科学》,
1998 年 第 2 期 , 第 23—29 页 。

②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录《太平御览》卷 84 引《史记》:“周孝王七年(前 903 年),厉


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现在的汉水在冬季是不结冰的,公元前 903 年的
冬季结冰当是由强烈的降温所致,且降温后的气温明显低于现今当地气温。

③ 马振兴等:《鄱阳湖沉积物近 8ka 来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变化特征》,《地球


化学》,2004 年第 3 期,第 279—285 页;吴艳宏:《鄱阳湖湖口地区 4500 年来孢粉组合及
古气候变迁》,《湖泊科学》,1997 年第 1 期,第 29—34 页;吴艳宏:《鄱阳湖湖口地区
4500 年来环境变迁》,《湖泊科学》,1999 年第 1 期,第 40—44 页;杨礼茂等:《武汉地区
全新世孢粉组合与古气候的初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 年第 2 期,
第 90—93、97 页;顾延生等:《武汉部分先秦遗址考古土壤中的植硅石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 年第 2 期,第 167—172 页;童国榜等:《龙感湖地区
近 3000 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 年第 2 期,第 53
—61 页 。

④ 张晓阳等:《全新世以来洞庭湖的演变》,《湖泊科学》,1994 年第 1 期,第 13—21 页;


李长安等:《长江中游环境演化与防洪对策》,(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6
页 。

⑤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年,第 119—120 页。

⑥ 顾延生:《长江中游钻孔沉积物记录的 5000 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重建》,武汉大学历史


系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第 45—46、58、69、71 页。鄱阳湖南区 ZK01 孔孢粉组合及其所反
映的植被、气候情况,另见马振兴等:《鄱阳湖沉积物近 8ka 来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
气 候 变 化 特 征 》 , 《 地 球 化 学 》 , 2004 年 第 3 期 , 第 279—285 页 。

缺失,喜湿的草本和蕨类孢子增加,也说明当时气候偏凉①。同处于长江中游地区的龙感湖
情况也基本相同,据瞿文川等,取自该湖中部钻孔距今 2400—2070 年处剖面的沉积物孢粉
带内,其草本植物中蒿、蓼较前带增多,而水生、湿生草本如莎草科减少,也较好地体现了
该 地 气 候 偏 凉 、 较 干 的 特 征 ② 。
此次降温,从江汉平原 QR8 孔孢粉带碳 14 的年代看,至少始于距今 2300 年前后;监利钻
孔略微提前,为公元前 350 年左右,或更早;鄱阳湖钻孔亦为距今 2350 年前后;龙感湖地
区则开始于距今 2400 年前后;而唐领余等则认为江汉、洞庭湖地区的降温出现于距今 2200
年前后,其持续时间在 300 年左右,降温幅度为 2℃—3℃③。从上述各地钻孔剖面孢粉组
合及其所体现的植被类型来看,降温始于距今 2200 年的估计略有些迟晚,至少在距今
2300 年以前,然唐领余等 300 年左右的降温持续期之说似不虚。这与顾延生的长江中游地
区降温持续到公元前 100 年的结论大致吻合④,同时也与笔者对两汉时期以北方地区为主
的气候变迁考察所揭示的情形基本相同⑤。据文献记载,西汉初年,北方地区异常降雪、陨
霜 、 冰 冻 等 寒 冷 事 件 多 有 发 生 。 如 :

文帝四年(前 176 年)六月,大雨雪;景帝中六年(前 144 年)三月,雨雪;武帝元光四年(前


131 年)四月,陨霜杀草木;武帝元狩元年(前 122 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武帝元
鼎二年(前 115 年)三月,雪,平地厚五尺;武帝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
余郡人相食;武帝元封二年(前 109 年),大寒,雪深五尺,牛羊皆踡蹜如蝟;武帝太初元
年(前 104 年)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武帝后元元年(前 89—前 88 年)前后,匈奴连
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疾疫⑥。

作者:昊天不惠

2007-3-31 17:39 回复此发言

5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这些雪霜冻寒冷事件年内发生的时间不等,有的发生于冬季,但有相当数量发生于冬季以
外的时间,尤其是夏季和春季,表明西汉初年至武帝后期亦即公元前 100 年左右的北方地
区 和 长 江 中 游 地 区 一 样 , 同 处 于 降 温 阶 段 , 寒 冷 事 件 频 有 发 生 。

气候波动延续到公元前 100 年左右后,气温又有明显的回升,约至公元初年,长江中游地


区 复 为 温 暖 湿 润 的 气 候 环 境 。

鄱阳湖 ZK01 孔 2.82—2.32m 深处剖面对应于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期。该剖面孢粉以蕨类为


主,木本类次之,草本类花粉含量最少。木本植物中,针叶树种以松属等为主,阔叶树种则
以栎等属为主;草本花粉主要为盐肤子等;以凤丫蕨属等为主的蕨类植物较为繁盛。花粉组
合反映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针阔叶混交林,林下蕨类植物繁盛,湿地植被不太发育,说明该
地 自 战 国 中 后 期 到 西 汉 末 期 的 气 候 以 凉 湿 和 暖 湿 交 替 为 主 ⑦ 。
由以上研究可知,从距今大约 2300 年前,长江中游地区就已开始降温,直至西汉武帝时期
以温凉气候为主。鄱阳湖 ZK01 孔剖面所揭示的所谓战国中后期到西汉末期之暖湿气候,具
体当指武帝以后的西汉时期。湖南君山 1229 孔孢粉带 I 之 1 号样品的起始年代约为距今
2000 年,其孢粉组合为柳—栎(含青冈),植被类型为暖温带—北亚热带植被⑧,相较于战
国初期的孢粉组合所揭示的北亚热带—暖温带植被类型,说明气温已有很大的回升;鄱阳
湖平原 ZK01 孔有机碳同位素值和孢粉组合也表明,西汉中后期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⑨

————————

① 吴艳宏:《鄱阳湖湖口地区 4500 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湖泊科学》,1997 年第 1


期 , 第 29—34 页 。

② 瞿文川等:《龙感湖地区近 3000 年来的气候环境变迁》,《湖泊科学》,1998 年第 2 期,


第 37—43 页 。

③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年,第 156—157 页。

④ 顾延生:《长江中游钻孔沉积物记录的 5000 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重建》,武汉大学历史


系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2004 年 , 第 58 、 87 页 。

⑤ 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 年第 4 期,第 76—95


页;另见《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21—122、360—
362 页 。

⑥ 以上见《汉书》卷 27 中之下《五行志》中之下、
《汉书》 卷 94《匈奴传》
、《西京杂记》 卷 2。

⑦ 顾延生:《长江中游钻孔沉积物记录的 5000 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重建》,武汉大学历史


系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2004 年 , 第 41—42 页 。

⑧ 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年,第 63 页表 2.2—


3 。

⑨ 彭红霞等:《5kaB.P.鄱阳湖地区古气候演化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记录》,《华中师范大
学 学 报 》 ( 自 然 科 学 版 ) , 2003 年 第 1 期 , 第 123—125 页 。

武帝后期开始的暖湿气候持续了百余年左右,大约于公元初期,气候又有波动。

龙感湖地区钻孔剖面 B 带距今 1965—1819 年处孢粉含量较为丰富,木本植物中的阔叶树种


减少,针叶树种增多;草本植物中蒿、蓼较前带增多,水生、湿生草本略有减少,呈现的是
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景观,表明至少从距今 1965 年开始,温凉、半湿的气候就已成为塑造
该植被景观的主要环境因素①。神农架大九湖第 2 钻孔距今 1990—1620 年处剖面之栎—松
—桦—山毛榉孢粉带内,木本花粉中以落叶阔叶树花粉为主(落叶栎、桦、山毛榉等),针叶
树花粉次之(主要是松),常绿阔叶树花粉(以常绿栎为多)最少,但比以前略有增加;由禾
本科、莎草科等组成的草本植物花粉和以水龙骨、铁线蕨等居多的蕨类孢子各占 10%左右。
该剖面孢粉组合及其所反映的以栎、桦为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景观(与现今神农架海拔
1700—1800m 地 带 的 植 被 相 似 ) , 以 及 由 此 折 射 的 气 温 、 降 水 水 平 ( 分 别 为 7 . 2℃
7.8 。C 、1520~1535mm)分别低于其前时期的水平②,都表明该地于公元初期气候既出现了
波动。与此同时,北方地区的气候亦有较大的变化。有关文献记之云:

6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王莽天凤元年(14 年)四月,陨霜,杀屮木,海濒尤甚;王莽天凤三年二月乙酉,地震,大
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王莽天凤四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
王莽天凤六年四月,霜杀草木;王莽地皇二年(21 年)秋,陨霜杀菽,关东大饥;王莽地皇
四年秋,霜,关东人相食;更始二年(24 年)正月,(更始军)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
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未毕数车而陷;光武建武二年 (26 年)十月,(赤眉军)
至 阳 城 、 番 须 中 , 逢 大 雪 , 坑 谷 皆 满 , 士 多 冻 死 ③ 。

上述记载表明,在公元之初的新莽政权时期,亦即两汉之际,北方出现了比较严重和集中
的降温事件,气候经历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④;从有关钻孔的孢粉组合看,长江中游地
区在此前后也曾有降温记录,但可能由于当时南方“暑湿”的气候环境对当时的温度下降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该地区的气候波动幅度可能不是很大,以致某些钻孔剖面孢粉
对此没有明确的反映,鄱阳湖 ZK01 孔对应于西汉末年至魏晋中期深处的剖面即是一例。在
该剖面中,木本花粉和以蒿属、蓼属等为主的草本类花粉占优势,而以里白属等为主的蕨类
孢子含量则较低。木本植物中,以栗属、栲属等为主的阔叶树种较繁盛,而松属等针叶树种
不太发育。这种含常绿落叶阔叶林的植被类型,表明阶段内的气候相对较温暖湿润,森林、
湿地植被发育⑤。公元初年的降温事件在此孢粉带内即未得到真实的体现,但我们不能因此
而 否 认 此 次 降 温 事 件 的 存 在 。

始于公元之初的降温延续到何时?笔者曾就两汉时期北方地区的情况做过研究,降温大约持
续到东汉明帝(58—75 年)时期⑥。明帝时期,北方气候时冷时暖的波动情况屡见于诸典籍。
如明帝永平元年(58 年)六月乙卯,(明帝)初令百官貙膢,白幕皆霜⑦;永平四年(61 年)春
二月辛亥,诏曰:“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烦劳群司,积精祷
求。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⑧;永平十四年 (71 年)前后,大雪积地丈余⑨。又

————————

① 童国榜等:《龙感湖地区近 3000 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


质 》 , 1997 年 第 2 期 , 第 53—61 页 。

② 刘会平等:《神农架大九湖 12.5kaBP 以来的孢粉与植被序列》,《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1 年第 1 期,第 101—109 页;张华等:《神农架大九湖 12500a.B.P 以来的孢粉植物群
与气候变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2 年第 1 期,第 87—92 页。
③ 以上见《汉书》卷 99 中《王莽传中》
《汉书》卷 99 下《王莽传下》

《太平御览》 卷 878《咎征部
五·旱寒疫》、《后汉书》 卷 91 上《光武帝纪上》、《后汉书》 卷 11《刘盆子例传》 。

④ 王子今:《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历史研究》,1995 年第 2 期,第 3—19 页;


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 年第 4 期,第 76—95 页。

⑤ 顾延生:《长江中游钻孔沉积物记录的 5000 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重建》,武汉大学历史


系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2004 年 , 第 42 页 。

⑥ 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 年第 4 期;《灾害与
两 汉 社 会 研 究 》 ,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2004 年 , 第 121—122 页 。

⑦ 《 后 汉 书 》 志 5 《 礼 仪 中 》 注 引 《 古 今 注 》 。

⑧ 《 后 汉 书 》 卷 2 《 明 帝 纪》 。 其 注 云 : “ 燠 , 暖 也 。 ”

⑨ 《 北 堂 书 钞 》 卷 79 引 《 录 异 传 》 。

章帝建初七年(82 年),盛夏多寒①。明、章帝时期,寒冷事件虽仍不时出现,但无论是在数
量上,还是从连续性来说,这些事件均无法与公元之初的情形相比拟。表明降温至此开始逐
渐减弱,气温复有回升,并偶尔出现“冬无宿雪”的情况,气候再度呈现出温暖的态势。兹
以《后汉书·五行志》中有关冬雷的记载为例,对此次气候的变动略加说明。

冬雷之有无,或可作为衡量冬季气温高低的一项指标②。 《后汉 书·五行志》有 16 则东汉雷


发的记录,其中有 12 则为冬十月以后发生的,具体为:

7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和帝元兴元年(105 年)冬十一月壬午,郡国四冬雷;安帝永初六年(112 年)十月丙戌,郡六


冬雷;安帝永初七年十月戊子,郡国三冬雷;安帝元初元年 (114 年)十月癸巳,郡国三冬
雷;元初三年十月辛亥,汝南、乐浪冬雷;元初四年十月辛酉,郡国五冬雷;元初六年十月
丙子,郡国五冬雷;安帝永宁元年(120 年)十月,郡国七冬雷;安帝建光元年(121 年)十月,
郡国七冬雷;安帝延光四年(125 年),郡国四十九冬雷;灵帝熹平六年(177 年)冬十月,东
莱 冬 雷 ; 灵 帝 中 平 四 年 (187 年 ) 十 二 月 晦 , 雨 水 , 大 雷 电 , 雹 。

12 则冬雷记载中,以公元 105—125 年的记载较为集中,而安帝时期(107—125 年)竟有 9


例。这一统计,与台湾王宝贯的公元 100—150 年为中国历史上冬雷出现较多的时期之统计
结果基本一致。在竺可桢的研究中,公元 100—150 年是气温下降阶段。王将这一冬雷统计结
果与竺可桢的近五千年来气候研究相附会,得出了“冬雷的出现频率与较冷的气候有关”
的结论③。事实上,冬雷之有无与冬季气温的关系恰与王说相反,冬雷出现的频率与气候的
较暖有关,为是否暖冬的标志,公元 100—150 年间冬雷之频繁是冬季气温较高而非较低的
标志。
《后汉 书·五行志》中记载的冬雷集中出现于公元 105—125 年的情形说明其间尤其是
安帝时期冬季较暖。这与顾延生的公元前 100 年—公元 150 年间长江中游地区气候曾经历了
暖—凉—暖之变化过程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④。由上述研究可知:顾之所谓“暖”,一为始
于约公元前 100 年亦即武帝后期至西汉末年间的暖湿气候,二是东汉明帝以后至东汉中后
期的暖湿气候;而其“凉”则为公元初年亦即两汉之际约到东汉明帝时期的温凉气候。

东汉后期,气候又出现了波动,此次波动为魏晋气候大降温的前奏。

相关文献载之云:桓帝延熹七年(164 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旁竹柏之叶有伤
枯者⑤;延熹八年,八九郡并言陨霜杀菽⑥;延熹九年,洛阳城局竹柏叶有伤者⑦;灵帝
光和六年(183 年)冬,大寒,北海、东莱、琅邪井中冰厚尺余⑧;献帝初平四年(193 年)六月,
寒 风 如 冬 时 ⑨ 。

从以上几次降温事件的记载看,东汉后期北方地区的气候波动大约发生于公元 160 年,而


许倬云则认为公元 180—200 年为中国气候的寒冷期⑩。长江中游地区因囿于文献而难以据
之对其具体情况作出判断。但通过对钻孔沉积物的分析、研究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顾延生在对
江汉平原、鄱阳湖地区一系列钻孔剖面沉积物孢粉、植硅石等具体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

① 《 后 汉 书 》 卷 26 《 韦 彪 传 》 。

② 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问世,如王宝贯:《过去二千二百年来中国冬雷与气候变迁的关
系 》 , 《 思 与 言 》 ( 台 湾 ) , 1981 年 第 4 期 。

③ 王宝贯:《过去二千二百年来中国冬雷与气候变迁的关系》,《思与言》(台湾),1981 年第
4 期;海外学者许倬云在其研究中,也认为公元 90—130 年为寒冷期。参见许倬云:《汉末
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年 。

④ 顾延生:《长江中游钻孔沉积物记录的 5000 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重建》,武汉大学历史


系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2004 年 , 第 87 页 。

⑤ 《 后 汉 书 》 卷 30 下 《 襄 楷 列 传 下 》 。

⑥ 《 袁 山 松 书 》 卷 1 。

⑦ 据《后汉书》之《桓帝纪》

《寇荣传》

《襄楷传》及其注引《续汉志》等,以及谢承《后汉书》 卷
4,此次竹柏叶伤乃寒霜使然,故视该年有寒冷之事件发生。又谢承《后汉书》卷 4 载窦武云:
“今冬大寒过节,毒害鸟兽,爰及池鱼,城傍松竹,皆为伤绝。”
⑧ 《 后 汉 书 》 志 15 《 五 行 三 》 。

⑨ 《 后 汉 书 》 志 15 《 五 行 三 》 。

⑩ 许倬云:《汉末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
育 出 版 社 , 2002 年 。

东汉中晚期即公元 150 年为魏晋时期气候大波动的开始,自此长江中游地区开始了长达约


400 年的温凉气候时期①;赵艳等也认为公元 150 年为其后 400 余年凉偏干气候的端始②,
均 与 北 方 地 区 降 温 开 始 的 时 间 基 本 一 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顾延生:《长江中游钻孔沉积物记录的 5000 年来气候变化与环境重建》,武汉大学历史


系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2004 年 , 第 87 页 。

② 李长安等:《长江中游环境演化与防洪对策》,(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6 页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