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打開人生百寶箱1

人生回顧作為創造性高齡生活的行動旨趣

2
分享人:方雅慧

壹、是蝴蝶還是沉船?是藝術還是結束?

「如果我們都會老,那麼最好盡可能活得老,也活得好!」這是史丹佛大學
醫學院的華特博茲(Walter M. Bortz)對生命的看法,他因此提出「敢」 (DARE)
活到一百歲的妙方,從飲食(Diet) 、態度(Attitude)
、更新(Renewal)、運動
(Exercise)四個方向「熱活」 。

這段文字取自商業週刊一期關於【人生二部曲:熱活族】的報導。對於一個
成人教師的我3來說,這四個方向都關乎著生活的學習。但是,態度(Attitude)

更新(Renewal)才是學習者能夠真正轉化學習到生活改變的關鍵。弔軌的是,
態度、更新是兩個雙關,態度的改變才可能啟動自我更新,但這兩元素又往往礙
於過往的經驗,需要經過反省與改變的過程才得以完成。也因此高齡者「態度」
和「更新」,隱現了一個成人教育中亟需開展和努力的課題。

我從三年多來的教學過程中,陸續累積一些對於國內在地(以南部地區為範
疇)。自去年春季起在社大開設銀色之旅4系列課程起,開始從「做中學」的過程
當中,不斷地思索著如何帶出更多有價值的高齡生活的想像。身為成人教師,我

1
本文討論為作者教授【人生百寶箱】教學歷程的階段性心得札記,由於教學回顧仍需要大量整
理,僅供參考,請勿引用。
2
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博士。現職為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樹德科技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南社大講師、高雄第一社大講師暨金華人生學程召集人。聯絡方式:
yahui.fang@gmail.com
3
我的教學位置,由以下幾個歷程所支撐:一個是我的博士學位為成人教育領域,在學理上接觸
高齡教育相關的理論,自己特別對於老化的創意與社區參與這兩個面向特別酌墨;二是我長期在
推動非正式和非正規教育的教學與學習規劃經驗。我所實踐的場域從社大這種較機構式的教學、
社區、非營利組織,乃至於技職院校的在職專班和一般大學課程。由於面對多元且差異的學習者,
引發我在教學方法論上不斷的調整與修正。而我自己也以引發學習者學習熱情的教學信仰,以及
跳脫僅從認知角度、以學習能夠反映在生活改變的多元面向來評量學習者的學習成果。這些教學
哲學使我努力在教學歷程中挪動自己的「教師角色」位置,朝向更能傾聽與理解學習者生命經驗
的教學情境挪移。
第三,來自我自己的生命經驗當中,影響我的兩個長者:目前高齡 94 歲的奶奶和婆婆。在自小
奶奶就是我的主要照顧者(「母職」角色) ,這樣的代間生活經驗某種程度也成為我個人後來成人
教育實踐當中很關鍵的養份。和未受過教育的婆婆相處互動,幫助我在過程中看見彼此生命經驗
和生活習慣的落差,也刺激我去理解世代差異和社會結構如何影響個人的發展,以及個人可能的
生存技巧。
4
銀色之旅系列課程包括了老化社會學專題、預約你的金華人生;之後也在台南市社區大學開設
六週的通識課程-探索金華人生。

1
持續地努力讓自己看到課堂上的學員,藉此辨識這個時代的社會氛圍與結構,提
供給高齡者哪些空間,又同時抑制了哪些機會?

我的發現是,縱使普遍的社會情境當中,對於「高齡」和「老」仍舊是脫離
不了某種負面的刻版印象,也因此大部分屆退休或者已經邁入高齡階段的成人,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當中,對於如何成功或者是活躍老化的想像仍舊是貧乏的。
「是
蝴蝶還是沉船?是藝術還是結束?」這雖然是一個對於老化想像的對比的隱喻,
普遍上來說,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很努力地去對話,讓社大學員能夠從打破
綑綁在自己身上習以為常的負面老化印記。經過課堂上的團體討論和辯證,確實
對於學員的觀念和視野的開展有所助益。但是,學員對於自己的高齡生活想像,
自己能否如同「蝴蝶」般的轉化,創造第二人生的高峰,其實仍是存疑的。

這樣的質問,對於教學者來說,反而變成一個刺激課程研發的動力。 「如果
學員要相信自己可以活躍老化,
學員要相信自己可以活躍老化,如果設計了一個陪伴與支持的教學過程,
如果設計了一個陪伴與支持的教學過程,提供學
員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始進行生活方式的轉化,
員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始進行生活方式的轉化,他就不是理解一個空泛的「
他就不是理解一個空泛的「活
躍老化」
躍老化 的概念,
」的概念 而是用身體經驗這個過程。」
,而是用身體經驗這個過程 。」

貳、設計理念與理論基礎

人生百寶箱課程,某種程度是站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上,和幾位熱情於探究自
己的學員以及高雄第一社區大學共同發展出來的。關於課程規劃的理念,可以說
是以一種即興和直覺引導所發展出來,從我實際成人教學的經驗當中,補捉與詮
釋理論的觀點。課程當中引用或轉化了的理論觀點包括:

一、 從終身發展的觀點看創造歷程:

Robert Kastenbaum(1992)從研究高齡者的日誌以及相關文獻探討中,提
出以下觀點:

 …. 我們也沒有理由認為,沒有人和他們一樣,會在年少時受到強烈的
 激發,去創造潛在的未來,並在年老時,將過去和未來織在一起,使成
 為完整。 (25)

作者主張創造思考具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包括:幫助一個人從這裡(例如,
困惑的年輕人)到那裡(例如,一個理想的成熟狀態)
,將「表達的衝動」與「合
乎嚴謹架構」兩個需求加以平衡,面對老化與死亡的挑戰,以及從創作中獲得愉
悅。晚年的創作似乎受到社會期待、經濟、及其他情境的因素所影響5。
(45)

5
Kastenbaum 的觀點很吸引我,包括他對於創造力的定義:(1)創造力不但是一組認知與美學的

2
二、Erikson 的生命週期理論以及高齡階段的生命課題

Erikson 在《老年報告書》中,主張處在老年階段的人必須努力地在尋找完
整的自我的努力與絕望感侵襲之間保持平衡。Erikson 非常重視老年期關於統整
與絕望的任務,包括老年人對於自己生活的回顧、感悟與評價,以及把鬆散的生
活片段聯繫起來的努力(Schaie & Willis,2002)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回憶的過程與撰述自傳作為生活回顧的一部分,對於受
過良好教育的人解決他們所關注的老年問題特別有用(Birren,1993;Kenyon,
Ruth & Mader,1999;引自 Schaie & Willis,2002)
。近來代表性的一個案例,
即美國當代文壇的重要作家 Didion,將喪親之慟書寫成【奇想之年】 ,作為自己
面對、撫慰及療癒哀慟的方式。

書寫生命,探索內心底蘊的生命印記,形式不限於書寫,也能開拓其他多樣
的「書寫」形式。形式的考量,重點在於讓高齡者沒有進用的障礙,同時也能隨
時使用。North Carolina State U.成人教育系教授 Colleen Aalbsurg Wiessner
及 Davenport U.教授 Susan Aalsburg 兩位學者於 2006 年 AAACE 年會中發表一
篇【Life Storying:Creative Arts Approaches to Summative Adult Learning】。
她們根據發展理論,認為高齡者尋求生活經驗的意義創造,從普遍生命故事的方
法探尋可能的高齡者教學內容。她們借重多類型藝術(multiple-arts)的形式,
教導高齡學習者編製自己的生命故事集,證實高齡者不但能從編輯創作生命故事
集中展現創意、回憶美好的生命經驗,同時也成為傳承給家族後代最珍貴的禮物。

另一種生命故事的對話,來自於運用文學中的作家在遲暮之年所寫下的自傳
作為素材,藉以引發高齡讀者/學習者的靈感與自我內觀。主修哲學的 Ronald J.
Manheimer 於瑟斯頓郡年長公民活動中心講授哲學,長達二十多年,是一個能夠
營造高齡學員間心靈激盪的精采案例。當時他在面臨人生困頓之際,以志工身份
開設了「透過自傳發現哲學」的課程,為了從現實生活中的老年人當中,探尋自
我轉化和生命更新的秘密。從教授老年人哲學的過程,以及與老年學生的對話,
Manheimer 自認如同是經歷一場從絕望邁向新生的歷程,一如丁尼生筆下年老的
尤利西斯。

技能,它亦是一種生命的態度和一種生命的哲學。(2)創造力是研究人類經驗的一個主要項目而
非次要項目。(3)一生中,個人在成長和停滯之間的掙扎,與成就創作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在創
造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重新創造自己。(4)年老是創作精神的一種考驗,就如同聖人也必須經過
考驗(
(當然,很少人能成為聖人)老年創作精神的勝利──既使是個人的或不顯著的勝利──將
會被更有感覺的社會所欣賞,就像現在更有感覺的人們,會在辛苦的一天結束時,珍惜著夕陽的
光輝。

3
作者累積多年教授高齡者哲學課程的經驗,寫成【A Map to the End of Time
(銀色的旅程)】一書。從他的教學經驗中發現,與其把人生歷程看成一直線,
不如視之為一系列的螺旋和圈圈。以這樣的觀點看人生,就有能力重新詮釋經驗
和獲得嶄新的動力(頁 22,2002)
。因此,從絕望的當下,回溯和檢視生命歷程,
從生命底蘊中銘刻的情感與記憶探去,在反芻與醞釀之間,或許就孵育出靈光乍
現的一刻,而迎向統整。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對這個原先認定的意義有所修正,或是再發現到一
些其他的意義罷了。會有這樣的修正或發現,是因為我們對人生的整幅圖像
的看法改變了。我們會根據轉變了的新處境去重新調整過去的意義,有些東
西保存下來,有些東西則刪去。
這種重新詮釋過去的能力,乃是開啟生活的創造性的鑰匙。(頁 155,2002)

在張宜玲、方雅慧(2008)針對【奇想之年】所進行的文本分析當中,我們
對於 Erikson 所謂的高齡階段面臨的統整和絕望發展課題作了一個小小的註解。

相對地統整也沒那麼『統』,從 Didion 的故事編織裡,我們體悟它也許只是


一點發現、一點領悟、一些回憶的連結、一些失序後的小小整理、一些澄清、
一些新的疑問、一種誠實的勇氣,一種區辨理性與感性的能力,一種看到無
意義之中的意義,總之,這一點還真多呢。

這種一點一些,也引領了我們看到失落的歷程,彷彿失去之後的痛的回溯之
旅,是一漫迢迢、永無止盡的長路。(張宜玲、方雅慧,2008)

三、高齡者的學習需求

從教育的觀點來看,McClusky(1963)強調教育應當是協助學習者解決日常生
活問題的主要途徑。他依此觀點為基礎,主張高齡者的教育活動,應要能滿足應
付(coping needs)、表達(expressive needs)、貢獻(contribute needs)、影響
(influence needs)的需求以及超越的需求。

所謂的應付的需求,也稱之為生存的需求,目的在使個體能在複雜的社會中
充分發揮功能的需求,以適應與調適新的生活情境。表達的需求指的是從活動或
參與活動本身獲得內在的回饋,如滿足感和參與感。貢獻的需求指的是高齡者能
夠繼續幫助他人,藉此發展出更多社會互動的機會,也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影
響的需求則是因為個人的努力,使社會發生有意義的變遷。超越的需求則是藉由
回顧自我過往的生命,或是超越生理上的限制,來深入瞭解自己生命意義的需求。

4
這五項需求當中,McClusky 認為高齡者在超越的需求方面的感受,較其他
年齡層的人來得強烈。原因在於高齡者較其他年齡層的人更接近死亡,因此更需
要瞭解自己生命的意義(黃富順,2004)
。Erikson(1980)也曾經在老年期的發
展任務時提到,個體進入老年期之後即意味著已接近人生不可避免的終點,此時
高齡者必須能思索自己此生之意義與重要性,同時也要能是因應超越身體功能的
衰退,進而從統整的生命意義得到幸福感,並能坦然的面對死亡。

參、從相望到共成:人生百寶箱的課程經驗

一、以持續發展觀點設計課程

 在高齡期的認知發展上,最早盛行的觀點是一種「衰退觀」的主張,認為高
齡者的認知發展普遍而不可避免地呈現衰退現象。這樣的觀點在後近的研究討論
中,被批評是「從不幸的觀點來看認知老化,焦點都在強調認知老化的問題,也
無意間把老人描繪承亟需照顧、非常脆弱、鬱鬱不樂和機能衰退。」
(黃富順,
2004,頁 114)

我在課程的設計理念,基於「貳」之的理論觀點,我相信生命發展是具有彈
性和可塑性的,即持續發展觀點中所主張的,「老人的許多認知能力會隨著年齡
而增進,甚至有些認知能力到老年才會出現,例如智慧」
(黃富順,2004,頁 114)

回應到課程的情境上,【人生百寶箱】希望創造一個大家幫助學習者個人回
溯、在集體中彼此相望生命經驗,以及最後讓透過經驗分享的合齡學習過程,藉
由代間互動和價值觀的交流過程,讓學習者重塑與再定義的自己的生命經驗。

二、課程的插曲與關鍵

從理念到應用到實際課堂的教學與互動,在開學第一週確定開課後,成為授
課老師的我心頭最大的焦慮。我和課堂助理6從學員在課堂中的參與情形,有時
也參考社大行政人員7和資深學員的看法,動態地調整授課內容。其中也發生過
協作老師的授課風格的不同,引發少數學習者的焦慮。

這個歷程是這樣子的。我邀請了一位擅長心理諮商的老師在課程的第四、五
週進到課程教學,主題是關於童年經驗的回溯。課程中老師採取一種讓學習者去
面對自己的內在經驗的過程,創造出團體諮商的情境。過程當中,約三分之一至

6
助理秀華是我之前在美和老服系兼課時教過的學生,她對於高齡者和孩子的代間學習有著高度
的熱情,所以自願擔任本課程全程的紀錄觀察,也協助課程班代完成課堂日誌。
7
鶯蘭姐是金華人生學程的課程負責人,她全程參與本課程的規劃與課堂授課。

5
一半的學員是能夠接受且從老師的專業諮商中獲得幫助;少數學員因為在課程中
要「揭露」自己而感到不安,採取跟隨但沉默的態度;其中有一位學員因為出於
自我保護(這是這位協作的賴老師的評估),所以積極地干擾課程團體諮商的進
行。

這兩週課程之後,課程的核心參與者有了一次深入的探討。熟悉成長團體的
資深學員鐵中提到「團體諮商是心理成長課程常用的作法,學員是需要有心理準
備的。因為【人生百寶箱】並沒有設定是心理成長團體,參與的學員可能沒有心
理準備要做自我揭露」。鶯蘭姐也提到自己覺得對於我邀的課程老師不夠熟悉,
所以會有所質疑是否要分享自己的經驗。授課的老師他的看法是,
「我的目的是
把學員的生命癥結打開,接下來的課程,就是提供空間承接學員想說的故事」

從課程討論中,我們看到眼前的課堂經驗走到了一個看要形成課堂集體經驗
或者是分裂的關口。那時對於第六週課程要如何接回這班學員的考量,我們當下
就想到創造集體的情境,讓大家覺得安全也自在,等有一個心情的轉換,再來接
大家的生命經驗。

我請另外一位協作老師帶一些樹枝,我自己也準備了各式顏色的毛線,調整
了課程的內容,於第六週請大家在課堂中編織神眼。課堂中,大家圍著合併的大
桌子而坐,用毛線綑綁樹枝,編出有秩序感的圖騰。我們透過共同的手工製作過
程,把大家聚在一起。現場發現,學員在做的同時,有時在桌間大家聊起最近的
話題,一下子你一句我一句的。有時,學員和身旁的夥伴聊了起來。有些學員較
寡言,但看來似乎也享受著團體相處和聆聽的過程。同時迎接下一個分享課程-
關於手的記憶。

另一個關鍵的轉折,在於我們在課程中期之後,帶進了樹德科技大學幼保系
【社區教育方案規劃】的同學,與社大叔叔阿姨之間歷經三次的互動。第一次進
入課程中,我們刻意地讓樹德的學生帶一個能夠代表她和父母或者阿公阿嬤的東
西來分享。從學生分享自己的物品的過程,意外地發現學生從自己表達以及之後
叔叔阿姨現場回饋中,重新整理自己對於家的定義。學生們也從叔叔阿姨以不同
世代的「過來人」經驗提出對學生的支持,去面對自己的成長課題。之後,學生
也有機會和社大叔叔阿姨近距離的接觸,向他們學習他們的人生智慧與生活哲
學,最後轉化成七個代間學習的教學方案。

三、課堂中的發現

課程中教學情境的流動,也是一個持續發現驚喜的過程。從歷程中,我整理
出幾個關鍵的體會:

6
1. 由小歷史中浮現大歷史

【人生百寶箱】課程的學員有十五位,其中有四位是男性。年紀最年輕
的有六年級,大多是四年級和五年級,已經是阿嬤的有一位。從年齡分佈上,
介於五十五至六十五歲即將步入高齡初期的學員並不多,大多是面臨退休或
年屆退休。

我們在課程中透過繪本、文學作品、藝術活動、生命敘說和手工活動等
作為媒介,引發學員回溯自己的經驗。在課程當中,每個分享的主題,在打
開討論的氛圍之後,一個個豐富、精采的人生歷程逐漸在大桌子間顯影。我
從他們的故事當中,看到了時代的變遷,從早期旗山鄉下的田園風光,到高
雄市愛河的時代流轉;看見六○年代經濟蓬勃發展後,人們開始離鄉背井,
從南部出發,迎向有工作機會的北部外地;看見學員的童年歷程,有的歷經
烽火歲月,在資源拮据下的家庭生活面貌;以及早期女性因需負擔家庭家事
和經濟而需剝奪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

從這些個別學員所分享的個人生命經驗當中,也浮現出一個大時代歷史
的軌跡。

2. 叔叔阿姨作為人生導師,
叔叔阿姨作為人生導師,「老師
「老師」
老師」的我才是學習者

在聆聽與回應社大學員所分享的生命經驗過程中,我自己才真正的體會
到不同時代的生命經驗與價值觀的差異。從他們的分享當中,學習到如何在
物資匱乏的狀況之下,就地取材製作童玩的靈巧;也見識到女性學員在少女
時期隻身在外地謀生的強韌適應力,或者在為人妻母之後,因著自己的求知
欲望和自我實現企圖,重拾書本作起學生的動力。

我看見他們在困頓中尋求希望,在限制中尋找自由,在現有的條件下創
造不可能,圍繞在家庭與工作之間仍能潛心地經營自己的人生,以及走出喪
親喪偶的絕望重拾生命的意義。身為婆婆經驗的學員還會跟我分享她當婆婆
的心路歷程,善意的提醒我,以體諒的心情面對婆媳之間的溝通問題。

3. 不同性別在社會角色下的集體壓抑
不同性別在社會角色下的集體壓抑:
:男性需要表達的出口,
男性需要表達的出口,女性展現行
動自由的潛力

這個班中有三位男性,其中ㄧ位是 97 年春季班【銀色之旅】課程即參
與的學員,他也是我發展這門課程的核心夥伴之一。從三位男性學員的參與

7
過程中,我發現,中年階段是有機會去重新檢視人生,開啟重新定義人生價
值的歷程。

其中ㄧ位學員另我印象深刻,他從課程參與開始,即非常專注地跟著課
程的進行。他的第一個的觸動來自於繪本【雷公糕】的故事。當從這個繪本
延伸討論自己小時候所耳濡目染的傳家故事時,這回溯,把他的記憶拉到小
時候夜晚自己被叔叔恐嚇房門外有鬼影,嚇到晚上不趕起床如廁。他也意識
到自己也曾經用了類似手法,嘲弄自己的孩子。他分享著自己從【雷公糕】
故事中反觀到自己的童年經驗如何複製在他對孩子的養育經驗。之後,隨著
主題分享,他開始談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和另一位父親外面的女人所形成
的家庭,談到母親抑鬱且早逝的ㄧ生時的不捨、對父親的不諒解、以及自己
面臨第一個孩子出生時雀躍地想和母親報喜訊時驚覺母親已不在身邊的惆
悵。

這位學員是其中一個例子。在課程走到後半段的時候,學員所分享的自
己的故事,很容易就觸動了其他學員的思緒。課堂的討論,無形間就成為一
個承接和透過相互傾訴而相互同理支持的空間。在這空間,有安全感的、一
個知道自己可以透過傾吐來面對成長困頓,以及獲得同儕支持的情境。

我發現這些男性學員其實有很大的表達需求,可能來自他們在成長過程
中長期為了順應社會價值對男性社會角色扮演的期待,內在的情感需自我壓
抑,到了經歷過一些人生境遇,開始重新面對自己的內在經驗。

反觀女性,其實也是承受了另一種社會角色的刻板框架-家庭的家務勞
動者、母職或者是需要承擔家庭經濟。班上的幾位女性,在分享自己的成長
歷程時,不論是四年級或是五年級,都有一個共通的傾向:女性接受教育普
遍較不受到重視,也因此受接受教育的機會很容易因為原生家庭的經濟狀況
或是婚姻而中斷。但他們也在自己的家務工作之餘,嘗試找到自己可以充實
成長的空間。如班上唯一的當上奶奶的學員,她在結婚生子之後努力向學,
從國中補校、高中補校一路名列前矛。最後唸到空大,又到社大來學習。等
小孩大了之後,她開始有計畫的學習自然生態、台灣史地和古典詩詞,最後
竟然可以用這些所學開始規劃團體旅遊行程,做導遊和生態解說。

其他幾位女性,也都在孩子年幼階段時以作為家庭照顧者為重心,到孩
子大了之後,開始重拾自己的興趣,或是追求自我實現。從現階段來所看到
的她們,其實每個人都有非常活絡的社會網絡,積極參與學習與樂於付出,
充滿活力與好奇心。

8
4. 重點不僅在浮現
重點不僅在浮現「 「童年的記憶」
童年的記憶」或者是「
或者是「年少的技藝」
年少的技藝」
,而是看見自己從
,而是看見自己從
歲間,
20 歲到 60 歲間 個人觀點的轉化和人生觀的改變
,個人觀 點的轉化和人生觀的改變

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一篇文章【
(不)相信】。文章一直在陳述二十歲
之很多,後來一件件不相信;也有些二十歲前不相信,現在卻信了。上述描
述了一個人對於自己的過去和現在的詮釋上的轉折,而這轉折,常常不是認
知層面的理解成份而已,而是一種人生觀的重塑。

在人生回顧的歷程中,這種洞見自己的轉折和心境轉換,常常是一種潛
在課程,很難用教學方式獲得這樣的結果。教學的工作所能創造,只有努力
地去感知學員的內心狀態,回應和提醒的陪伴,提供安全與信任的情境。

我是到了實際進行課程教學時,才慢慢去掌握課程中所要創造出來的是
經驗的回觀與反思。舉「手的記憶」來說,一位學員分享自己年輕時候有打
中國結的嗜好,也曾經在孩子就讀國小時候,到學校教導孩子編製中國結。
這樣一個技藝,在開始上 97 春季班的銀色之旅課程,慢慢地在重新撿回來。
當她帶著她自己以前做的中國結作品到社大班上和樹德課堂時,大家都回以
驚嘆的讚美聲。在大家的簇擁之下,她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很樂意義務開課
教授大家用中國結製作聖誕吊飾。她不僅自己拾起了年少時候手工技藝的樂
趣,也開始鼓勵高齡九十四歲媽媽拾起畫筆,玩起剪紙。中間一度母親因為
跌倒住院,就是透過繪畫和剪紙活動,讓母親有一個心靈慰藉,使得傷勢能
夠順利恢復。

由這位學員的故事,可以看一個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手工經驗,從早期的
單純技藝的興趣,到成為自己和他人建立關係的媒介;也因此手工的經驗不
再僅只於一種才藝,而是轉化成一種詮釋自己年少經驗和連結目前社會關係
的「表達工具」
。又如前文提到的一位男性學員,從【雷公糕】的繪本故事反
思自己童年恐懼的經驗,也同時意識到自己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又「重演」
了童年經驗的模式,進一步願意承諾願意改變(他在課堂上說,未來要用【雷
公糕】那種鼓勵孩子面對恐懼的方式來帶自己的孫子)。

5. 拿捏「
拿捏「risky」
risky」的界限,
的界限,開展信任、
開展信任、承諾和貢獻的團體關係

前文曾經提到,在面對個人的小歷史時,有時反而可能會引發情緒的張
力。今年五月期間,我有機會和在英國勞工大學授課的老師 Richard Johnson
討論這門課程,他也就他在勞工大學開設【History of our times】的經驗來
提醒我,在處理個人的小歷史和生命故事是有危險性之處(risky)

9
嗯,這真是一個 tough task!自我從事教學以來,也一直在思索如何讓課
程具有學習性。我的經驗發現,在一種全然安全、不挑戰學習者既定想法的教
學環境,其實是無法培養出具有回觀自省的反思能力的。

我認為,教學就是要正面面對學習者那個或約定俗成、或被制約框架的世
界觀。教學內容和學習者認知框架上的衝突和爭議,可能會是學習者最可能深
度反思學習的位置。重點反而在於如何摸索出既能在理性思辨過程中浮現所謂
的「risky」的議題,同時又能讓學習者處在不致認為是針對個人挑釁的界限。

這裡也是課程經營中要去團體動力的動態關係。由來自不同領域、個別不
相關和具有相對隱私的學習者,經過「破冰」,到逐步累積信任、承諾的團體
關係。過程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內涵是,課程中的參與者(學員或老師),
需要不斷練習如何積極傾聽,面對其他人所分享的故事或是情緒,要能夠「先
懸掛自己的理解,從別人所感受的經驗進行同理」
,而非以權威角色提出質疑。

6. 成為代間學習的主角
成為代間學習的主角::所有人都有被需要的價值
所有人都有被需要的價值。
都有被需要的價值。重點在社區生活創造
空間,
空間,創造交流相遇的機會

今年我在樹德科大教授的一門【社區教育學習方案】課程,鎖定以社區
的代間學習為教學重點。該課程以「計畫本位學習」方式進行課程規劃,利用
一學期的時間,讓學生從社區教育的定義、案例和基本精神的理解,到後半
段以社大【人生百寶箱】課程的叔叔阿姨的生命經驗,請學生以分組方式發展
出適合幼稚園到國小學生進行代間學習的方案。

學生經過三次與社大叔叔阿姨的交流過程,發展出以下主題的代間學習單
元包括:與孩子一起飛翔~「代間學習~童玩王國」
、食物達人、大富翁、玩具
大不同、手牽手去爬山、長者與孩子交流之保齡球活動、童玩→ㄚ公ㄚ嬤的回
憶、飯糰製作、大聲說愛、壓花製作、葉子拼貼畫、 『你我童年時光』之窗戶
開花了、春捲、紙包包創意手工)。這些教案的靈感與教學元素,完全是學生
以社大叔叔阿姨的生命故事作為代間學習素材所量身設計。

樹德的學生在課程的最後第二週,回到社大呈現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方案。
在方案的報告呈現,不僅只是簡報教案構想,而是要實際在課堂中帶其中一個
設計的體驗交流活動,並且由社大叔叔阿姨擔任評審,進行簡報內容的評分與
講評。

這些社大的叔叔阿姨一下子看著學生示範飯糰製作,也參與飯糰製作;ㄧ
下子學生在現場解說認識傳統童玩單元,還有體驗葉子拓印畫,藉由學生所詮

10
釋的教學活動,他們也重新看到自己身上一些未覺察到的特質。

這或許也無形中創造出另一種不同於其他社大課程中的學習經驗,社大的
學員不僅只是「學習者」,她也是自己的人生導師,同時扮演著傳承年輕學子
的生命智慧的教導者。事後在回顧課程時,有學員跟我回饋,能夠有機會到樹
德科大的課程當中交流,對她來說,
「是另一種難忘的學習經驗」,也有多位社
大學員認為透過這樣的近距離的互動,他們也才有機會理解與欣賞年輕世代的
想法,甚至有助於他們和孩子(有 些學員的孩子正也正值大學求學階段)
的相處。

樹德的修課學生當中,也有多位在期末回饋時,提到和社大長輩的互動,
也有助於他們更了解不同年齡、經歷不同世代的人的想法,以及對於他們不吝
於教導與傳承經驗由衷的感激。

回到前面提到的理論概念,從學習需求來說,成人皆有表達、影響和貢
獻的需求。經由課程當中設計了個人回顧以及集體分享中經驗的觸動、以及
連結年輕世代共同進行代間課程規劃的教學流程規劃,社大的學習者,不僅
只是一個「學習者」
,而扮演著更積極傳承生命智慧的人生導師和「貢獻者」。

課程結束尾聲,我特別和高雄第一社大安排了一次高雄電台的專訪活
動,邀請了三位學員現身說法參與課程的心得。ㄧ位學員這麼說的:「以前我
以為上課聽老師講授專業知識才叫做學習,沒想到上【人生百寶箱】,分享自
己的生活經驗,也是另一種透過貢獻所獲得的學習」。這位阿姨所說的,正是
從我們的生命經歷當中學習,也將自己所累積的生命智慧,轉化成生命創造
的價值,分享給年輕世代的人。

從這授課過程當中,我也深切體會到,若能夠在社區生活當中,有系統
地形成讓高齡者能夠透過代間交流而重拾自己的肯定和自信,這不但能夠鼓
勵高齡者持續發展高度的創造力,也讓他們能夠更融入社會,更活躍於社會
生活中。

肆、尋覓、開啟、盈滿

在課程最後我們的聚會,有學員在回顧課程時,分享到她曾經利用一整個下
午的時間在家裡面翻箱倒櫃,想找出早期的照片。經過一番努力,她似乎對她無
法找到自己早期的東西而感到遺憾。我想,每個人進入那個倒流的時光,都用著
不同的方式進行著。重點或許是,那個「回溯」和「拼湊」的過程,在我們身上
重新燃起探究與理解自己的熱情,也依稀能看見那個位在時光尾端的我們成長的

11
光影足跡。

「人生百寶箱」在哪裡?它是實體的,還是一個心理建構的容器?我跟學員
這麼回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百寶箱在我們的心中,身邊雖找不到早期的
物件,但我們也因為這樣的尋覓,開啟了我們心中的記憶,我們已經走在回溯的
路上了。」

「人生百寶箱」對於我的啟示,讓我想到著名的成人基進教育家 Paulo
Freire 的ㄧ段話:

沒有人能教別人,也沒有人能教自己,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彼此教
導。-Freire(1970)

從這個彼此教導的歷程中,我還體會到,
「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彼此的
陪伴」

感恩有妳的引導,觸動我的情感豐富的寶盒。-學員雪紅的回饋

謝謝您這一路來的教導,讓我重新回顧自己,又認識了許多朋友感覺真好。
-學員麗麗的回饋

感謝在自己事業生涯的空檔參與這門課程,從中我有機會去整理自己。我相
信自己在看待自己的過去和構思未來,會大不相同。-學員燕武的回饋

從敘說者的故事以及生命行旅歷程,無形中成為我探尋自己與世界的座標。
作為課程的老師,我深深感覺到你們是我的人生導師。-我對學員的回饋

從銀色之旅系列到【人生百寶箱】,也或許可視為重塑群我經驗的小型社會
工程。它所指向的讓教育回歸生活,讓高齡能有更多創造與表達自我的人性化歷
程,透過相望中分享和相互理解,我們似乎有機會從老化是「個人的課題」中走
出,從集體共成共學中編織統整且具尊容感的晚年美學。

參考文獻

李靜宜譯(2007)。奇想之年(J. Didion 原著)


。台北市:遠流。
商業週刊 993 期,人生二部曲:熱活族(2006/11/30)

張宜玲、方雅慧(2008) 。走向絕望邁向統整的一條長路-從【奇想之年】探討
Erikson 生命週期理論。發表於 21 世紀老人福利與服務的建構與創新學術研

12
討會(6
討會 月 24 日) 。台中市:弘光技術學院。
梁永安譯(2002) 。銀色的旅程(Manheimer, R. J.原著)
。台北市:大塊。
(A Map to
the End of Time)
黃富順(2004) 。高齡學習。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廣梅芳譯(2001) 。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L. Friedman 原著) 。台北市:
張老師。 (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樂國安等譯(2008) 。成人發展與老化(Schaie & Willis 原著) 。台北市:五南。
龍應台(2008)
。目送。台北市:時報文化。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 Kivnick, H. Q. (1986). 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
New York: Norton.
McClusky, H. Y. (1963).The Course of the Adult Life Span. In W.C. Hallenbeck
(ed.), Psychology of adults. Chicago: 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S.A.
Kastenbaum, R.(1992) 。The creative process: a life-span approach. In Cole, T.R. et al.
(eds.), Handbook of the humanities and ag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Wiessner, C.A. & Aalsburg, S. Life Storying:Creative Arts Approaches to
Summative Adult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5th National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Conference: Festival of learning: A Celebration of Adult
Education.(November 5-10).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Milwaukee, Wisconsin, U.S.A.

13
附件、課程學員的回饋

回社大上課是機緣,在開課前兩天被報上報導課程內容所吸引。
「人生百寶

箱—生命故事說演唱」
,我不是有許多故事可以分享?自社大從新興國中遷至前

金國中以後,我都因路程遠而沒上過課呢!

第一天上課被露西奶奶推派,全體同學舉手通過選作班代,沒有經驗的我當

下一個念頭是:承擔。不懂就問,服務也是一種學習,希望很快能記住班上每位

同學的名字。

當我把三股花布條編成手把縫上之際,就是經由姪女喜餅盒改造百寶箱完成

的時候。以往做事常被媽媽說:
「緊紡無好紗,緊嫁無好大家」
,這次我可是仔仔

細細設計、製作,每一針細細心心地完成。盒面用白色珠珠繡上「來過」二字,

生命的可貴不就是經歷?裡面貼布繡上一朵鮮豔大牡丹,四週用桃紅色的蕾絲釘

上珠珠繞一圈,襯底是紫色呢布,看起來就如我的人生華麗而精采。

百寶箱裡面裝有藝術表演票根 70 幾張,在整理時想到,其中由賴聲川導演

的舞台劇「如夢之夢」令我印象最深刻。全劇八小時,在國家劇院打造的環形劇

場演出,演員從不同的位置出場表演。八小時的戲並不覺得長,比起無垠的時空、

無盡的因緣,生命只在一瞬之間。除此之外,箱子裡還有:電影票、旅遊景點門

票、車票、上課學習證、看醫生的掛號證、自己創作的台語詩、投稿登出的文章、

五十歲生日時女兒寫給我的《一對親密母女的故事》
、自導自演的劇本、已蓋了

百分之九十的「再訪 319 鄉鎮護照:微笑台灣」


、小孫女的愛心小盒等等寶貝。

這次課程在方雅慧老師精心設計下,內容豐富,每個星期進行的方式也不

同。第一週看繪本《花婆婆》
、《紙戲人》
,喚起我們對童年環境、人物的記憶。

第二週回憶童年遊戲,大家共同整理出的項目有:沙包、跳高、跳繩、跳房子、

過五關、踢鐵罐、尪仔標、踢毽子、躲貓貓、一二三木頭人等等。第三週由華德

福教育機構的淑卿老師教導大家用樹枝、毛線編織,有的人編得像八卦,有的人

編得像蜘蛛網,配上不同的顏色,毛線花樣各異,最後老師說那叫做「神眼」

14
第四週同學各自帶來手創作品分享,金釵的巧手把三十年前鉤的粉紅色線衫穿在

身上,一點也不退流行,還是漂亮;十字繡雖有破損,但她仍珍惜。她當場還用

緞帶教大家做玫瑰花,另有一只手鉤珠包是送給母親的禮物,在母親往生之後才

拿回珍藏。樣樣巧的她年輕時原來從事過繡補的工作。金龍拿來的是紙黏土做成

的舞者,是當年送給以前的女友、現在的太太的禮物。說是因為女友當時太感動,

才成就了婚姻美事。莉莉的中國結作品維妙維肖,有很多動物、植物,其中玉米

真的看了叫人想咬一口。最難得的是他 90 高齡的母親一幅「年年有餘」的剪紙,

巧奪天工,眼力、細心真叫人敬佩。我的手縫包,分享在縫時一針一線使我安定

沈澱,老師說她做手工時也有同感。第五週賴誠斌老師先要我們畫圖,然後交換,

或多人一起完成。我想老師想知道每個人對人有多少包容,或者是否能發揮團隊

合作的精神。第六週回到最初的記憶,能夠記得多少就說多少。每位同學跌回時

光記憶,努力回想當時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每個人的臉上泛著不一樣的神情。

第七、八週懷念的旋律,同學拿來自己最愛的 CD,有「阿爸的風吹」
、「一樣的

月光」
、「無悔的青春」
、「牽掛」等等。當歌聲響起時,大家哼唱起來,屬於我們

的青春記憶又回來。第九、十週和樹德幼保系學生互動、交談,不同世代的約會,

激盪出心中最真的情感。雖然現在物質豐富、科技發達,但內在對愛的渴望仍然

不變,家仍是共同依戀的所在,父母的身教對子女仍有很深遠的影響。在交談進

行的同時,社大的長輩帶了懷念古早味和學生一起分享,有:麵茶、芒果青、澎

風豆、煮花生、炒花生、蠶豆、綠豆糕、小米餅、米果、用水餃皮炸的餅乾等等。

方老師體貼學生晚餐來不及用,帶了兩盒蟹黃酥,被一掃而空。第十一週淑卿老

師上歌德式水彩,把畫紙泡水後撈起,用廣告顏料作畫。看著顏色暈染,不知會

有什麼變化。這時候心也隨著浮動,太多的可能和自由,這樣的感覺是何等寶貴。

每個人形狀各異,豪邁/細緻、鮮豔/淡雅,多樣的豐富。

克莉斯汀‧龍雅說:
「談論回憶是一種『淨化』過去的方式,而且幫助我們

放下,進而找回『心』的家。」同學中互有差異、所長不同,也因此凸顯彼此存

在的珍貴。這樣的相互學習是社大的宗旨,也是成人終身教育的真義。

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