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五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 2006 年 3 月 台北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水文地質研究
楊豐榮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局長

摘要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鄰近流域降雨量豐沛且水文地質條件複雜,隧道遭遇
湧水之潛勢甚高,鑑於雪山與新永春隧道均曾發生可觀之湧水致影響工進,故為
提高湧水問題的可預測性、釐清施工與營運對周遭水資源環境之影響,並適時檢
討相關施工對策,達到保障安全、降低風險的目標,有必要進行相關水文地質研
究。

本文就既有地質探查、氣象水文、水位觀測井與遙測影像等相關背景資料加
以介紹,並根據初步建置完成之水文地質模式,評估東引水隧道一般地質段與荖
濃斷層帶之湧水狀況,同時就隧道湧水對區域水資源影響之初步研判進行討論與
說明。

關鍵字:水文地質、隧道湧水、地下水、水資源環境。

一、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簡介

1.1 工程範圍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包含引水及輸水工程,其中引水工程於高雄縣桃源鄉
勤和村之荖濃溪河段施設攔河堰,攔取荖濃溪豐水期餘水,利用東引水隧道、
旗山溪過河段及西引水隧道,經由曾文溪支流草蘭溪引水至曾文水庫蓄存。
下游輸水工程係於曾文溪東口堰附近新建輸水管路,將原水往南輸送並銜接
南化─高屏堰聯通管路。

1.2 引水隧道工程佈置(參照圖一)

(a)東引水隧道:貫通荖濃溪流域與旗山溪流域,規劃為內徑5.3公尺、淨
高5.0公尺之馬蹄型隧道斷面(鑽炸法)或內徑5.3(5.46)公尺之圓形斷面
(TBM工法),總長9,630公尺,縱坡1/700,設計流量為50cms。
(b)旗山溪過河段:銜接東、西引水隧道,全段採倒虹吸管水路,以跨河橋
及過河鋼管橫跨旗山溪,總長383公尺。全段尚含退水路、閘門及吊門
機室等附屬構造。
(c)西引水隧道:貫通旗山溪流域與草蘭溪流域,規劃為內徑5.3公尺,淨

B4 - 1
楊豐榮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水文地質研究

高5.0公尺之馬蹄型隧道斷面,總長4,335公尺,縱坡1/700,設計流量
為50cms。
(d)出口水工構造物:銜接西引水隧道與草蘭溪整治工程,總長40.6公尺。

圖一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工程平面位置圖

二、隧道沿線地質及水文地質狀況(水利署,2005)

2.1 地質(詳圖二)
本工程除東引水隧道東口一小段屬輕度變質之樟山層硬頁岩外,其餘地層均
為西部麓山帶之中新世未變質沉積岩層,由老而新依次為三民頁岩、紅花子
層、長枝坑層、糖恩山砂岩層、鹽水坑頁岩層,主要岩性包括泥質塊狀砂岩、
頁岩及砂頁岩互層等。其中以三民頁岩、紅花子層、長枝坑層為本引水隧道
工程所經過之主要岩層,岩性以砂岩、頁岩及兩者之互層為主。

本區主要地質構造為斷層與褶皺,由一系列向東傾之逆斷層及褶皺所構成,
這些構造常形成局部破碎帶。隧道沿線所經過之地質構造自東而西分別有東
引水隧道所經過之荖濃斷層、高中斷層、老人溪背斜及老人溪向斜,西引水
隧道則經過旗山斷層、小林向斜、表湖斷層、表湖向斜以及平溪斷層。

2.2 水文地質模式(詳圖三)

依據本工程各階段之地表地質調查、地球物理探查、地質鑽探與試驗等資料,
綜合評估各地層岩性之透水性、地質構造與節理分佈型態,以既有隧道地質
架構為基礎,初步建立隧道沿線之水文地質模式如圖三所示。在本模式中依
地層透水性劃分為低、中、高透水性三類地層,中透水性又細分為中低、中
等、中高透水性三級。在各地層中依據調查資料劃分出透水性質差異較大之

B4 - 2
第五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 2006 年 3 月 台北

岩性段或構造段,如長枝坑層中劃分為砂頁岩互層段、砂岩段及玄武岩質凝
灰岩段;另依地質構造劃分出五段斷層帶及三段破碎帶,斷層帶分別為荖濃
斷層、高中斷層、旗山斷層、表湖斷層及平溪斷層帶;破碎帶則分別為老人
溪背斜軸部、老人溪向斜軸部、過河段與東引水隧道西洞口段等之破碎帶。

圖二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工程地質剖面圖

圖三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工程初步水文地質模式

三、隧道開挖湧水評估
山岳隧道湧水量之評估法可大致區分為:(a)水理統計法、(b)水平衡法、(c)
解析法、(d)水文地質類比法、(e)施工超前預報法及(f)數值分析法等。上述方法各
有其適用性和限制,在不同作業階段,對水文地質模式與相關地下水分析參數之
掌握情形亦不同。其中,在規劃設計階段以(c)及(f)較為適合,以下分別說明之。

3.1 解析法

解析法之優點在於其理論簡單且易於工程應用,前人研究如Muskat(1937)、
Goodman(1965)、Tani(2003)、李振誥(1998)等學者所發表之公式型態不同,
其發表年代亦有前後,為瞭解其差異性,本文將Tani等人於2003年曾針對圓
形隧道湧水問題發表之穩態解析解公式與發表年代較為久遠之Goodman解

B4 - 3
楊豐榮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水文地質研究

析解公式進行比較,發現兩公式計算結果之差異僅在地下水頭極低的情形下
(10公尺以內)差異百分比稍高,約3.5%,其餘誤差多集中於0.5%,可見兩公
式對於多屬高地下水頭之山岳隧道,其差異性相當小,因此本文之湧水推估
採用目前應用較廣之Goodman公式。

Goodman公式適合於均質且邊界條件較簡單(諸如無限域或是半無限域)之
隧道湧水量估計,至於斷層帶等需另行採用數學積分法以半解析方式推估
(Freeze and Cherry,1979、Bear,1979)。應用解析法預測隧道湧水量,
需將實際複雜之水文地質條件加以簡化,因此對於水文地質條件複雜之情形
仍需配合數值分析法進行。不考慮地下水位洩降及時間項之Goodman公式可
寫為:

h
Q0 = 2πk (1)
⎛ 2h ⎞
2.3 log⎜ ⎟
⎝ r ⎠
考慮地下水位洩降及時間項之Goodman公式可寫為:

1/ 2
⎛ 8C 3 ⎞
Q(t ) = ⎜ kh S y t ⎟ (2)
⎝ 3 ⎠

其中, Q 為隧道湧水量, k 為含水層之透水係數, S y 為含水層之儲水率, C

為一常數,可由試驗資料推估,t 為距該段隧道開挖後時間, h 為地下水位,


r 為隧道開挖斷面半徑。

3.2 數值分析法

數值分析法可應用於各種非均質且有複雜邊界之二維或三維水文地質問題,
且可進一步考慮隧道沿線內地層所含之不同岩層透水性與地質構造等,如砂
頁岩互層或是斷層破碎帶。針對山岳地區之裂隙岩體地下水概念模式可分為
三種(Cook,2003),分別為:等效孔隙介質模式、雙孔隙介質模式以及
分離裂隙模式。一般而言,等效孔隙介質模式假設裂隙岩體為一等效孔隙介
質,不需考慮岩體破裂面各裂隙之位置、角度、長度、寬度,以及裂隙的傳
導特性,配合現地試驗所得到之等效水文地質參數即可模擬地下水在岩體裂
隙中的流動狀況。因此等效孔隙介質模式之優點為模式概念建立及參數輸入
較容易,且所需輸入資料較易掌握,同時亦可考慮斷層構造。

本 文 三 維 數 值 分 析 採 用 美 國 針 對 地 工 領 域 所 發 展 之 FLAC3D ( Itasca
Consulting Group,1998),可用於分析地工領域之力學、地下水滲流、溫
度與動力等偶合問題。

B4 - 4
第五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 2006 年 3 月 台北

四、案例分析
本計畫進行水文地質分析研究時將隧道段分成一般地質分區段與斷層破碎
段進行。本文則針對東引水隧道一般地質分區段與東引水隧道中之荖濃斷層段進
行分析討論。

隧道之分析斷面如圖四所示,而東引水隧道劃分為地質分區1至5(編號ET-I
至ET-V)、高中斷層破碎帶與荖濃斷層破碎帶,如圖五所示。隧道一般地質分區
段之分析採Goodman解析解方式進行,雖然地質分區段內仍有不同岩層分布(如
砂頁岩互層等),因現階段透水試驗等資料仍無法詳細定義不同岩層之透水係數,
故將地質分區段以簡化之等效岩體視之。

C
L 引水隧道 TBM 工法開挖段

開挖線
圓礫石回填
3.11

25cm 厚預鑄環片

TBM 開挖中心
6.22

R=3.11
環片中心
3
2.7
R=

5
0.2
3.11

螺栓

止水帶
仰拱預鑄環片

3.11 3.11
6.22

圖四 隧道分析斷面

圖五 東引水隧道水文地質段落區分

由於隧道湧水具有隨時間衰減之特性,其開挖瞬間湧水最大而後隨時間增長
而逐漸減小,因此分析時考慮兩種不同情境,即(a)工作面瞬間湧水潛能與(b)工作
面湧水潛能,前者為考慮開挖瞬間之湧水潛能,以Goodman公式(1)推估;後者
為考慮開挖經過一段時間後之湧水潛能,以Goodman公式(2)推估。而斷層破碎
段由於幾何邊界條件複雜,故採用三維數值分析方式辦理。

B4 - 5
楊豐榮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水文地質研究

4.1 一般地質段湧水量推估

當隧道開挖至某一工作面遭遇瞬間湧水後,此湧水量將隨時間遞減,開挖面
不斷往前,將遭遇另一段瞬間湧水,隧道之總湧水量則為以上湧水量隨時間
變化之累加。由於湧水量隨時間遞減,本研究分析顯示隧道湧水量在一個月
後漸趨穩定,因此工作面湧水潛能以湧水衰減一個月後加以表示。

依據上述水文地質參數可推估東引水隧道一般地質分區段之(a)工作面瞬間
湧水潛能與(b)工作面湧水潛能,分析結果如圖六與圖七所示,另考慮水文地
質參數之不確定性,分析結果同時推估保守與樂觀估計之可能湧水量。

圖六 東引水隧道工作面瞬間湧水量

圖七 東引水隧道工作面湧水量(各工作面衰減一個月後之湧水量)

4.2 遭遇剪裂帶之瞬間湧水量推估

東、西引水隧道分別遭遇一系列向東傾之地質構造,這些構造常形成局部破
碎帶,造成岩石破碎、裂隙發達,故成為地下水之通道與儲集場所,且斷層
可能切穿地下數個含水層或出露於地表,使地表水與地下含水層間構成通連
而形成高地下水壓與大量湧水。

一般而言,斷層破碎帶可能會遭遇以下兩種情形:(a)斷層因角礫大小混雜、

B4 - 6
第五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 2006 年 3 月 台北

孔隙裂隙多、導水性較好,使斷層帶本身構成一高角度與高地下水頭之含水
層帶。(b)斷層帶因兩側岩石高度剪動擠壓,於核心區形成低滲透性之斷層
泥,阻隔兩側含水層,甚至造成受壓含水層,一旦隧道開挖穿過此阻水層,
則可能突然發生大量湧水,如圖八所示。洪如江(1994)曾將斷層帶內之斷層
碎屑、斷層泥與斷層兩側破裂岩石之各種可能組合加以分類,由於本計畫對
隧道沿線與斷層破碎帶曾進行多處現地透水試驗,依據試驗結果之透水係數
配合前述斷層帶分類,可推估斷層帶材料之可能組合。上述斷層帶材料除透
水係數有所差異外,其破碎帶亦可能呈現不同之傾斜角度,故無法以解析解
分析,乃採數值分析方式進行。

(a) 隧道在岩盤 I 中前進 (b) 隧道在岩盤 B 中前進,湧水漸增

(c) 隧道進入較不透水之斷層泥,湧水減少 (d) 隧道進入另一側破碎岩盤,高壓湧水造


成災害

圖八 隧道工程穿越斷層帶可能災害示意圖(洪如江,1994)

由於本山岳隧道岩覆較高,基於尺度考量,若進行全域三維分析,將造成網
格數量過多,且由於尺度效應,對於斷層破碎帶將無法得到較精準之分析結
果,另三維分析甚為耗時,因此有必要於建立分析網格時予以合理簡化。本
分析乃針對隧道與斷層破碎帶之交會處取出一接近立方體之範圍進行計算。

五、結果討論

5.1 一般地質段湧水量推估結果

依據前述Goodman公式可分別推估一般地質分區段之(a)工作面瞬間湧水潛
能與(b)工作面湧水潛能。東引水隧道一般地質段瞬間湧水量之計算結果如圖
六所示,其中,東引水隧道6k+000至7k+500區段,即老人溪向斜與背斜帶,

B4 - 7
楊豐榮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水文地質研究

最大瞬間湧水量可達70 l/min-m。其餘區段多與隧道上方地下水位高度相
關,最大瞬間湧水量多集中於5至30 l/min-m之間,其中 30 l/min-m為隧道穿
越一般地質段中最高岩覆(1300公尺)之湧水量推估結果。

東引水隧道一般地質段工作面湧水量之計算結果如圖七所示,其中各工作面
衰減一個月後之最大湧水量約15 l/min-m,接近最高岩覆(4k+500左右)與老
人溪向斜處,其餘區段工作面湧水量均在2.5至10 l/min-m以下。依據RMR岩
體評分(Bieniawski,1984)有關地下水項目之分類標準:隧道流量在2.5
至12.5 l/min-m為滴水,大於12.5 l/min-m為流水。故除接近最高岩覆處與老
人溪向斜處可能發生流水情形外,其餘東引水隧道工作面多屬於滴水或濕潤
情形。

5.2 遭遇剪裂帶之瞬間湧水量推估結果

以荖濃斷層為例,該斷層為一向東南傾斜之高角度逆斷層,斷層面與隧道夾
角約60°,斷層上方岩覆不高,若以前述Goodman公式直接推估可得湧水量
約8.9 l/min-m,惟斷層帶內之斷層碎屑、斷層泥與斷層兩側破裂帶無法考慮。
故另考慮前述剪裂帶瞬間湧水三維分析方法推估斷層帶之突發湧水量,分析
參數如表一所示,所得結果如表二。分析結果顯示:進入斷層兩側破碎擾動
帶之湧水量可達11.2至15.3 l/min-m,進入斷層泥後,因其透水係數較低故湧
水量僅約1.8 l/min-m,三維分析之網格及地下水向量圖如圖九所示。

表一 荖濃斷層帶分析參數
地層分類 透水係數(m/sec)
樟山層硬頁岩 2.08E-6
荖濃斷層東側擾動帶 2.08E-5
荖濃斷層帶 1.12E-6
荖濃斷層西側擾動帶 1.12E-5
長枝坑層砂頁岩互層 1.12E-6
註:斷層兩側擾動帶之透水係數取相鄰地層的 10 倍

表二 荖濃斷層帶可能突發湧水量之估計結果
地層分類 湧水量(l/min-m)
樟山層硬頁岩 2.6
荖濃斷層東側擾動帶 11.2
荖濃斷層斷層泥 1.8
荖濃斷層西側擾動帶 15.3
長枝坑層砂頁岩互層 1.1
註:Goodman 公式推估荖濃斷層之湧水量為 8.9 l/min-m

B4 - 8
第五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 2006 年 3 月 台北

5.3 隧道湧水對區域地下水水資源影響

地下水為水循環之一部份,降雨或地表水流藉由入滲至地表下含水層而形成
地下水。地下水又因利用型態之不同,部分回歸於地面水,部分仍成為地下
水,成為一個水平衡狀態。隧道湧水可視為人為汲取地下水,故湧水量是否
會對區域水資源造成影響可藉由地下水水平衡概念進行評估,即藉由檢核隧
道湧水量與地下水自然補注量之關係加以分析。此水平衡模式可表示如下:

圖九 荖濃斷層帶三維分析網格與地下水流向量圖

ΔS
QI − QO = (3)
Δt
其中 QI 為系統流入量,QO 為系統流出量,ΔS 為儲水量變化,Δt 為單位時間。
在一封閉之集水區系統中,可推得地下水補注量相當於河川基流量。本研究
採用Rutledge於美國地質調查所提出之基流估計方法,其主要係利用河川流
量分割法,經由分析河川流量資料與流量歷線,利用基流分離技術將基流量
由河川流量中分離出來,並依據地下水水平衡概念模式,以此推估出地下水
自然補注量。本研究河川流量資料採荖濃溪新發大橋流量站之流量觀測紀
錄,紀錄時間由1958年2月起至2002年12月止,觀測年限內之所有日流量紀
錄約一萬六千筆資料,年總入滲深度分析結果如表三所示。進一步考慮本計
畫區域每年1~4與11~12月為乾季,取各月平均入滲深度,將累積入滲深度與
時間繪圖,利用低流分析,可得本區域長期穩定之地下水補注年總入滲深度。

本研究推估本區域長期穩定之地下水補注年總入滲深度約為62公分。再考慮
新發大橋流量站上游集水區面積為812.03平方公里,可推出該區地下水年總
補注量約為5.03億立方公尺,相較於東引水隧道年出流量體積推估為7.16百
萬立方公尺,可知東引水隧道年出流量僅佔地下水總補注量約1.5%,故隧道
排水量應僅為地下水年總補注量之誤差值範圍內。

B4 - 9
楊豐榮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隧道水文地質研究

表三 年總入滲深度低流分析結果
集水區面積 河川流量分析結果 基流量分析結果
流域名稱 流量站
(平方公里) (公分/年) (公分/年)
荖濃溪 荖濃新發大橋 812.03 258.5 62

六、結論
(a)山岳隧道湧水問題多與地質弱面,如斷層、剪裂帶與向斜構造等相關,因
此配合地質調查確認地質弱面位置,進一步結合水文地質試驗,建構計畫
區域之水文地質模式行為,方可準確預測山岳隧道之開挖湧水量。
(b)山岳隧道湧水量分析之準確性取決於水文地質模式之合理性與裂隙岩體之
透水係數值,由於規劃設計階段之水文地質試驗多僅能在接近地表之淺層
岩層中進行,而岩體透水係數相當離散,同一位置不同深度之透水係數可
能相差一個量級(Order),故台灣地區各岩層透水係數與地應力關係(或深度)
值得進一步研究,以供未來相關設計施工之參考。
(c)由分析結果顯示完整岩盤透水係數相當低,隧道湧水量雖隨上方岩覆增加
而上升,然而在完整岩盤情形下,湧水潛能仍低。但隧道沿線不可避免會
遭遇規模不一之剪裂帶,其後方可能發生之瞬間湧水,水量遠大於良好岩
盤沿線之湧水潛能,且具有極高地下水壓與突發湧水量。因此確實掌握工
作面前方之水文地質狀況,於施工階段實施前進地質探查,俾依據出水狀
況研擬適當之阻水或排水措施,方可確保隧道施工安全。
(d)本研究推估之東引水隧道年出流量僅佔地下水總補注量約1.5%,故隧道排
水量應僅為地下水年總補注量之誤差範圍。

參考文獻
1. 李振誥、李宏徹、黃崇琅與林碧山(1998),「岩體隧道滲流量之預測:以坪林隧道為例」,中
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10卷,第四期。
2. 洪如江 (1994),初等工程地質學大綱,第2版。
3.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2005),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計畫-隧道工程補充地質調查試驗及評估
報告。
4. Bieniawski, Z. T. (1984), Rock Mechanics Design in Mining and Tunneling, A. A. Balkema,
Rotterdam.
5. Goodman, R. E., Moye, D. G., Schalkwyk, A. Van and Javandel, I. (1965), “Groundwater
Inflows During Tunnel Driving”, Eng. Geol., 2, pp.39-56.
6.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1998),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in Three
Dimensions, User’s Manual, Version 2.0,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
7. Bear, Jacob (1979), Hydraulics of Groundwater, McGRAW-HILL, Inc, Israel.
8. Tani, Mohamed El (2003), “Circular Tunnel in a Semi-infinite Aquifer”,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8, pp.19-55.

B4 - 10
第五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與技術研討會 2006 年 3 月 台北

9. Cook, Peter G.(2003), A Guide to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in Fractured Rock Aquifers,
CSIRO Land and Water, Glen Osmond, SA, Australia.
10. Freeze, R. Allan and Cherry, John A. (1979), Groundwater, Prentice-Hall, Inc. New Jersey.
11. Muskat, M. (1937), The Flow of Homogeneous Fluid Through Porous Media. pp. 175–181.
McGraw Hill,

B4 -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