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一枝一叶总关情

——例说学校文化建设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学 朱仁胜

(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电话:13500550088)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从沙滩红楼、水木清华到西南联大,

从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到凤凰山下的育才学校,大凡第一流的教育家都

重视校园氛围的营造,让学校时时处处都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们努力探索,让学校文化不断积淀——

美化 与陶冶 :多姿多彩的生命在成长

走进我们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主体绿化带:茵茵绿草上,红花继
木映衬着金叶玉贞与翠绿菊柏,多种几何造型间镶嵌着流线型的校徽图案和“勤奋文
明,求实创新”的校训。这是我校二 OO 四年春投资 3 万余元兴建的校园绿化工程。学
校没有专业的养护人员,老师和同学们成了业余园艺师。寒来暑往,负责施工的市花
木公司的技术人员发出由衷的赞叹:它不仅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他们同
期工程的杰作;师生们欣喜地发现:伴随着多姿多彩的生命在成长,同学们的卫生
行为习惯逐步优化,校园的整体环境大为改观。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优美的自然环

境,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既有艺术景观的感受,又

有育人功能的体现。

(一)思想教育的大课堂 —— 发挥德育功能

“让墙壁说话”,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匠心。墙面上展示着学校的培养目

标,或激动人心,或语重心长,校训、箴言、警语,无不让学生尽收眼底;

— 1 —
橱窗中的图片资料,或图文并茂,或情景交融,“法制天地”、安全警钟
“ ”、

“世界了望”,无不令学生流连忘返;校刊上登载的学生作品,或意蕴隽

永,或文彩飞扬,“思路花语”“真情告白”、“校园撷英”,无不闪烁学生

心灵的火花……

(二)科学文化的知识宫 —— 发挥知识功能

学校的图书馆、科学馆,大都座落在幽静的校园一隅,络绎不绝的身

影,求知若渴的目光,聚焦在文明进程的台阶上;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

一石,通过精巧、和谐的设计,都变成了知识的载体;当地的人文资源和

科学文化知识,都融进校园的每个角落……提高校园环境的知识含量,

增强校园环境的文化气氛,无疑是教育工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实践求知的活动场 —— 发挥实践功能

在教室内丰富自然角,开辟科学角,设立兴趣角,让学生动手动脑;

在校园内栽种、养护花草树木,让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实践;建立校园广

播站、气象观测站、小科技实验场等,设立自然观察记录本、发明创造小画

册、综合活动报告单,引导学生回归自然、观察世界、改善环境……探究的

脚步从这里迈开,创新的种子在这里发芽!

感动 与和谐 :毕业班教室里的生日烛光

二 OO 五年中考前的一个周末,901 班的教室里热闹异常:班委会自发组织,
邀请本班授课教师和同学们一起为班主任章老师举行生日联欢。师生们围坐在鲜花簇
拥的蛋糕周围,热烈的掌声中“生日祝福歌”响起,班长点燃了九支红蜡烛,章老师
手捧鲜花深情地致辞:“同学们,今天是我终生难忘的节日,也是同学们别出心裁、
独具情韵的毕业典礼。九支红蜡烛,将辉映着同学们未来美好生活的崭新征程,我和
母校的老师们真诚地为你们祝福……”歌声、笑声、欢呼声,回荡在校园一角。

— 2 —
此情此景,我感动,我赞叹:和谐的氛围是和谐教育的精神家园!

(一)走向心灵深处的感动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触及人的灵

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成其为教育。

精神的力量总是无穷的,它自然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质。精神文化是人

类在精神需求驱动下所形成的精神活动方式及其对象化产品的总和。校园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所创设的那种潜伏的、

弥漫于整个校园并凸现学校风范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染校园人的作

用。校园的精神文化作为学校团体的精神,体现着一种高尚的“品位”,它

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对校园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久远的影响。校园精神一

旦形成,将会持久地存续下去,正如其形成一样是一个渐成的过程,它

的发展和走向不是任何人可以任意规定的:廉价的豪言壮语、不切实际的

目标、时兴的口号,尽管可以风靡一时,但终究不能持久。唯有走向心灵

深处的感动,必然产生永恒的魅力。

(二)和谐,教育的至高境界


多元和谐,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方法的精髓。生活教育论 ”正是多

元和谐思想方法的产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境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育人理念,正是多元和谐思想

方法的写照。

— 3 —
是的,和谐的教育,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发现与感悟,源于学生

有着超越父母般的情怀,源于对自我永不停止的思考和追问。

校园内思想与思想交流,情感与情感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教师深

刻的见解、渊博的学识,仿佛泛舟学海的学子们“希望的灯塔”;而充满睿

智的话语、洋溢活力的课堂,则不仅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展示,而且是学生

智慧才华的发挥。一句会心的问候,一个会意的眼神,关爱与真诚荡漾心

间;一场精彩的赛事,一幕尽兴的表演,激情与感动饱含其中;一次庄

严的升旗仪式,一堂生动的主题班会,自豪与神圣随之升腾……

宽容 与激励 :校务公告栏前的从容脚步

我校办公楼二楼一侧的校务公告栏虽不显眼,但过往的老师们总会驻足打量,
他们称之为“校园信息发布中心”。不过只要你稍稍留意便会发现:老师们只有惊喜,
没有沮丧;只有从容,没有尴尬……不妨你仔细浏览,公告栏中及时公之于众的有
关日常考评的内容,大多是表彰与鼓励,因为许多潜台词,老师们默默读懂了它的
内涵。

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的神奇往往就在于让人豁然开朗——

(一) “南风效应 ”的启迪

北风与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寒冷猛烈,

试图把引人的衣服掀掉,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行

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取得了胜

利。——“南风效应”耐人寻味。

校园的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学校自身的凝

聚力、学校内部的竞争力要体现在学校的文化上,体现在教师文化上。教

师具有自由职业的特征,教育改革的动力应该来自教师自身。教师们作为

— 4 —
知识分子群体,尤其注重内心情感的体验,特别需要用尊重换起尊重,

用信任羸得信任。可以说,制度约束和人文关怀总是相得益彰的。

(二)缺陷,也是一种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缺陷是为了美而存在的,而美中必有缺陷——所

谓“美中不足”也。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校园制度文化的创

设应有的哲学思考和必须厘清的价值预设。同时,任何制度的创设都应当

抱持某种理想性,即对人性充满信心,此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如同人们把断臂维纳斯当作美的化身而不会求全责备一样,我们总

希望在每个教师身上发现其闪光点,并使之光彩照人——宽容而非放任,

激励而非强求;感化与引领固然需要耐心与毅力,但其潜能却不可限量。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学生比作花朵,那么学校文化则如同阳光雨

露;如果说教育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学校文化便是大树的发达根系,

为繁茂的枝叶输送着不竭的养料。

— 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