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互联网自由度的测定方法

2009 年互联网自由指南提供了 15 个国家的指数分析报告。被选择的样板国家,主要考虑


其地理位置、地区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以及各不同程度的互联网自由度。本指南所含的互联网
自由度等级和报告,主要根据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发生的事件而做出。
我们使用的方法
互联网自由度指南,是根据两个关键要素做出:其一,相关网络通讯技术和通过互联网自
由传播信息而无需担忧受到起诉;其二,衡量每个国家互联网和数码媒体自由度的水准。本指
南不仅以互联网自由度来衡量,而且以存取和开放其他数据手段的新闻媒体传送,特别是移动
电话和文本资讯服务为依据。
“自由之家”不以文化背景来界定自由的概念。本指南的测定方法所采用的自由表达的基本
标准,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人权公约”第 19 条的规定:
“每个人均有言论和表达自由权;这种权利包括不受干扰地持有、寻求、接受和通过任何
媒体不分国界地传送信息和观念的自由”。
这项标准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无论其地理位置,种族或宗教成分及经济发展水平如
何。
在衡量数码媒体自由方面,本指南着重考虑新闻的传送、交换和其他与政治有关的通讯及
用户权利和隐私的保护,以及免受由于他们的网络活动而引起的法律和法外追究。与此同时,
本指南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自由表达和存取或传送网络信息可能会受到合法的限制。适用于本
指南的此种限制标准乃是他们仅在严格限定的情况下,按照国际人权标准、法治和必要的原则
和比例实行。审查、监视互联网的政策与程序,应当尽可能公开透明,并包括对那些受到影响
的用户可用的上诉渠道。
本指南与其说是评价政府或者政府表现本身,不如说是对每个国家内个人享受的现实世界
的权利和自由度作出评价。自由会受到国家行为以及非国家的主体,包括叛乱者和其他武装团
体的影响。因此,本指南综合评价政府和非政府(包括私营公司)各种角色的相互反应。
评分程序
本指南旨在通过提出分成三大类 19 个分类 92 个子类的方法论问题,纪录每个国家互联网
自由的整个“许可环境”,意在突显能影响数码媒体自由的大范围的问题。每个个体问题在不同
系列点得分。确定数码点允许在被调查的国家中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测验日后的发展趋势。
各个国家给定一个总分,从 0 分(最好)到 100 分(最坏),并按每一个子类给定分数。每一
国家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讯技术,能够自由流通传送新闻和信息的条件程度,决定他们总
体归类为“自由”,“部分自由”,或“不自由”。总分在 0 分至 30 分之间的国家属于“自由”互联网
和数码媒体环境;31 分至 60 分的国家,属“部分自由”;61 分至 100 分的国家,则属“不自
由”。随附各国指数报告提供详细说明该方法学问题提及的各个问题。
通过 19 个问题对互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自由度的方法学检验,按下述分成三大类:
互联网使用权的障碍—包括政府极力封锁特定产品的申请或技术;登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与经
济障碍;以及对互联网和移动电话使用权供应商的法律与所有权控制。
内容和通讯的限制—包括对互联网内容的法律法规,过滤和封锁网站;其他形式的审查和自我
审查;操纵内容;网上新闻媒体的多元化;数码媒体用于社会和政治活动。
用户权利的侵犯—包括对网络活动的法律保护和限制;监视,隐私,和对网上活动的反应,诸
如法律起诉,监禁,人身伤害,或其他形式的骚扰。
指南问题清单
每个国家均从 0 分到 100 分定级,最佳为 0 分,最差为 100 分。
综合分数 0 分至 30 分等于自由;31 分至 60 分等于部分自由;61 分至 100 分等于不自由。
根据每一问题打分,越自由的环境分数越低,越不自由的环境分数越高。
除非另有说明,每一所列举的子问题均意味着为根据每个方法学问题应当提出的问题提供
指引,虽然并非所有的子问题对每个国家均适用。
A.互联网使用权的障碍(0-25 分)
1.政府是否永久性或在特定事件期间封锁进入数码媒体或特殊 2.0 网的申请?(0-6 分)
政府是否限制网络服务供应商能够提供的宽带数量?
政府是否控制使用互联网基础设施(路由器,转换器等)以便限制联网?
政府是否集中控制电信基础设施以便控制和监视互联网内容?
政府是否阻截允许即时面对面交流(VOIP,即时信息,文本信息传送等)尤其是那些服务器设
在国外的数据交换器与工具(即 YouTube, Facebook 等)?
政府是否阻挡允许信息共享或建立网络交流的数据交换和 2。0 网络产品(视频共享、社区局域
网、评论功能及博客平台)的申请?
政府是否阻截某些能够避开网上过滤和审查的工具?
2.互联网基础设施是否限制对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讯技术 的享用权?(0-6 分)
简陋的基础设施(电力,电信等)是否限制公民在家中和工作单位接收互联网信息的能力?
是否存在遍布公共场所的网吧、图书馆或其他场所提供进入互联网的便利?
是否存在对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高度渗透监视?
城市与乡村是否存在对互联网渗透监视的重大差别?
拨号移动电话是否可以附加宽带上网服务?
3.享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讯技术是否特别昂贵或超出某些社会阶层成员所能承受的范围?
(0-3 分)
在主流经济中,政府是否将进入互联网的费用设定奇高?
诸如高昂的电话/互联网服务费等财务限制,是否使得使用互联网费用昂贵以致阻碍大量人口无
法使用互联网?
文盲或半文盲(语言和计算机基本知识)是否限制了公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
在何种程度上,能用本国主要语言获取网络软件、新闻和其他信息?
4.是否存在法律、规章或经济障碍,阻止提供使用数码技术的多元化的经营实体的存在?
(0-6 分)
注:下述每位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分别打分
1a.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其他支柱服务供应商(0-2 分)
1b.网吧和其他允许使用公共互联网的经营人(0-2 分)
1c.移动电话公司(0-2 分)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是否垄断经营或是否可以选择(包括私营)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有多大可能设立私营互联网服务供应企业或国家是否制定广泛的法律或规章控制建立此种企
业?
建立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公司其登记要求是否过度繁锁或基于党派或歧视的理由被拒绝批准?
设立和经营互联网供应公司国家是否课以昂贵的费用?
5.在何种程度上,全国性的管理机构,在自由、公平和独立的基础上监督数码技术营运?
(0-4 分)
是否有明确的法律担保,保护监督互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专门或作为广泛授权一部分的)任
何管制机构的独立性和自治,免受政治或商业的干涉?
(该管制机构)指定程序是否透明?其是否代表各个有争议财产保管人(stakeholders)的利
益?
管制机构作出的决定是否公平、与政治无关及是否从该保管人处取得有意义的通知评论?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其他与互联网有关的组织是否努力建立受许可和鼓励的自我管制?
分配域名或 IP 地址等数码资源,是否由政府控制的机构在全国性水平上创制某种进入互联网的
障碍?
B.互 联网内容的限制(0-35 分)

1.在何种程度上,国家审查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讯技术,尤其是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内
容?(0-8 分)
是否存在对互联网网站、网页、博客、数据中心或文本信息,尤其是涉及政治和社会话题的内
容明显的阻挡或过滤?
是否存在无论预先还是发表后用于指令从互联网上删除内容的法律或法外的其他程序?
某些有争议的问题诸如官员腐败、武装力量的角色与作用或政治异议、人权、宗教、或外国新
闻网站是否成为网上审查系统性的目标?
国家当局是否通过阻挡电邮或文本信息通讯,从国内阻截或过滤信息(特别是有关人权虐待、
政府腐败和贫苦的生活水准)至国外?
2.在何种程度上,互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内容的审查制度的透明度符合既定目标,是否存在
独立的上诉程序?(0-4 分)
是否有全国性的法律,独立监督机构和其他程序确保审查内容的决定是合法的且符合既定目
标?
国家当局对何种内容进行阻截或过滤是否具有透明度(在公共政策层面和审查发生时刻)?
国家当局是否超出其公布的范围阻截互联网的内容?
发现其张贴内容成为审查对象的人是否存在独立的上诉渠道?
3.网络记者、评论家及普通用户是否作自我审查?(0-4 分)
网络记者、评论家和普通用户在国营网上媒体和私营网站是否普遍进行自我审查?
是否存在潜规则阻止网络记者或用户在信息通讯技术交流时表达某些意见?
是否存在规避那些能明显导致审查或伤害作者的主题?
4.在何种程度上,网上来源的信息内容受制于政府或某个特定党派狡猾的操纵?(0-6
分)
在什么程度上政府或非国家行为人受到网络新闻单位编辑指导或压力?
当局是否对网络媒体、博客等发布官方网上新闻指南或指导?
网站资金、所有人、和管理人是否透明?
政府是否向网络记者、博客主、网站所有人或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贿赂或施加经济压力,以便影
响他们制作或拥有的网上内容?
政府是否雇用或要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雇用人员在网上公告栏和聊天室张贴亲政府的评论?
5.在何种程度上,尽管政府尽力限制某些内容进入互联网,那些强有力且反映多元化观点
的信息资源是否能够为公民随时获取?(0-4 分)
尽管限制信息流通的努力,人民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或文本传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获取当地和
国际新闻资讯?
公众是否能够随时进入网上新闻媒体或网站获取独立、客观的资讯观点?
公众是否能随时存取反映(包括那些易受攻击或边沿化社团的)政治和社会观念的信息资源?
在何种程度上用户能够运用代理人服务器和其他方法规避国家审查?
6.在何种程度上,个人能够使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讯技术作为尤其是有关政治和社会问
题信息来源和传送工具?(0-6 分)
互联网源(新闻网站、博客等)的新闻是否占人口相当比例的人的主要新闻信息来源?
在何种程度上,网上交流涉及政治发展、并对政府政策、官员腐败或其他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人士的行为提供监督?
在何种程度上,网络媒体发行商和博客(例如通过由社区组织、或宗教、种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经营的网站)代表社会多元利益?
在何种程度上,网上交流或社区局域网被用作组织政治(包括“现实生活”的)活动的方式?
移动电话和信息通讯技术是否用作政治组织、包括禁忌话题的讨论的新闻传送媒介?
7.是否存在负面影响用户发表网上内容的能力及网上媒体批发商维持财务持续能力的经济限
制?(0-3 分)
网上服务业和广告业所有权是否高度集中?
贿赂政府官员是否网上媒体发行人商业可行性所必需?
用户使用发表权(亦即对纯中立的限制(limitations on “net neutrality”))是否被要求支付等级
不同的各项费用?
免费或低费使用博客服务、网站等的用户是否允许他们使用互联网表达其自已的观点?
国家是否限制网媒接受(尤其从外国来的)广告或投资的能力,或是否限制与受冷遇的网媒做
业务的广告者?
C.用 户权利的侵犯(0-40 分)
1.在何种程度上,宪法或其他法律包含旨在保护表达自由(包括互联网)的条款及其执行的
规定?(0-6 分)
宪法是否包含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一般规定?
是否存在保护网上表达的专门的法律或司法判例?
网络记者和博客主是否受到与印刷和广播记者同等的法律保护?
是否存在独立司法和支持自由表达的最高法院、司法部长和其他代表最高司法的机构?
针对网络记者、博客主或其他公民的网络活动,私人或国家行为人所犯罪行是否明显免受刑事
追究?
2.是否存在对互联网及信息通讯技术活动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的法律?(0-4 分)
是否存在追究诸如上载或下载信息,发送电邮或文体传送等网上表达和活动的刑事责任之特殊
法律?(注:这里排除规范有关传播儿童色情图片有害内容或诸如恶意黑客方面有害行为
的立法)
法律是否限制可以在网上表达或通过文本传送交流的,诸如有关种族或宗教、国家安全或其他
敏感话题的各类资料?
对互联网自由的限制是否有严格的定义,狭窄的限制范围,和符合合法的目标?
适用于有关互联网或信息通讯技术活动的刑法或安全法规是否用语含糊其辞模凌两可?
是否存在因网上内容诽谤官员和国家的刑事罚责?
服务器设在另一国家的网媒若其内容可以在该国境内存取(“诽谤旅游”)是否可以在该国被
诉?
3.个体是否因为张贴或从互联网存取信息或通过其他信息通讯技术传送(尤其是政治与社会
问题的)信息而受到其他法律手段的起诉或判刑?(0-6 分)
作者、评论家或博客主是否会因在网上张贴材料而受到监禁或其他法律处罚?
公民是否会因存取或下载网络信息或通过电子邮件或文本传送信息,而受到监禁、追究民事法
律责任或受到其他法律处罚?
缺乏独立司法是否妨碍与信息通讯技术有关的案件的公正审理程序?
惩罚“不负责任的报刊杂志”或“贩卖谣传”是否广泛适用?
网络记者、博客主或其他人是否时常因诽谤或诋毁(包括诽谤旅游的情况)而受起诉、监禁或
罚款?
4.政府是否限制用匿名方式 进行网上交流或要求用户事先登记个人信息资料?(0-4 分)
是否通常要求网站所有人、博客主或用户向政府登记个人信息资料?
用户是否能够匿名张贴网上评论或匿名购买移动电话或政府是否要求他们使用真名实姓或向政
府登记个人信息资料?
用户是否被禁止使用密码软件以便保护他们的网上交流?
是否有法律禁止使用密码软件和其它安全工具,或要求向政府披露密码和编算程序?
政府是否能够不经法律程序而获得用户信息?
5.在何种程度上,未经司法或其他独立监督机构(包括用户交换数据的系统保留)存在对互
联网和信息通讯技术活动的国家监视?(0-6 分)
当局是否定期监视网站、博客和聊天室,或电子邮件及移动电话文本传送的内容?
在司法独立的情况下,司法监督程序在何种程度上实施执行?
在司法不独立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另外的独立监督机构,制约滥用监督技术及在何种程度上能
够免受政府干预地执行其职责?
在互联网监督期间被阻截的网上内容是否可被法庭采纳?
6.在何种程度上,数码技术使用权供应商被要求协助政府控制和监视其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情
况?(0-6 分)
注:下述每位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分别打分
1a.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其他支柱服务供应商(0-2 分)
1b.网吧和其他允许使用公共互联网的经营人(0-2 分)
1c.移动电话公司(0-2 分)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是否应对通过其提供的技术而传送的内容负法律责任?他们是否会因第三方
通过此种技术进行的意见表达而受起诉?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是否被合法地要求过滤其用户存取或传送的内容?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是否被要求监视其用户并向政府提供他们的网络活动信息(通过技术阻截或
人工监视,诸如网吧中的用户个人信息登记资料)?
若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未能按上述要求办理是否会被起诉?
国家是否通过非正式的方法(诸如行为代码(codes of conduct))企图控制互联网服务供应
商?
7.博客主、其他信息通讯技术的用户网站或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是否受到国家当局或任何其他
行为人的法外限制、人身侵害或网络攻击?(0-8 分)
个人是否会因为网络活动(包括某些网络社区会员)而受到谋杀,伤害,骚扰,威胁,劫持,
驱逐,任意拘禁或者酷刑折磨?
武装民兵、犯罪组织、暴乱团体、政治或宗教极端分子,或其他组织是否时常将网上评论家作
为攻击目标?
网络记者、博客主或其他人是否被迫逃离国家或隐匿以避免上述攻击侵害?
网站或博客是否会因其内容而成为“技术暴力”(诸如服务器攻击,黑客)的攻击目标?
网吧或网络评论家的财产是否会受到不法侵害、没收或毁坏?

PAGE \* MERGEFORMAT 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