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佛經的集結與特色/宏印法師

佛經的結集與特色 (節錄)
宏印法師

關於目前佛教界爭議的一些事件,比如嬰靈的存在與否、陀羅尼被的可信
度等,提倡者都說是根據佛經的記載,反對者卻又大肆抨擊。諸如此類的問題
,不禁教人懷疑,佛經可不可以盡信?又每部經的開頭都冠上:如是我聞一時
佛在舍衛國或王舍城或……某某地點,說了這部經。然而,是否真的這些經都
是佛說的?佛又為何在這部經說這些法很重要,在那部經卻教眾生不要執著這
些法?如果各位常看佛經或常聽弘揚佛法的演講,就會發現這些問題。

佛經結集的因緣與開展

阿育王時代,才有文字記錄的佛經出現,在這之前有沒有佛經?如何流傳│下
來?

為什麼每位法師對於自己所弘揚的佛法都說有佛經做根據,但是有時彼此
所說的法門又似乎有點不相容?遇到這些問題又該怎麼去處理呢?基於這樣的
原因,我選擇了『佛經的結集與特色』這個題目,就佛經的形成、由來以及產
生佛經的過程,向各位提出我個人的研究與看法。

大家都知道,一些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如東方的孔子、西方的蘇格拉底…
…;這些聖者都沒有親自寫作流傳,而後世的人所讀到的,有關這些先哲的思
想作品,都是他們的弟子所記錄結集而成的。佛教經典的產生也是如此,雖然
佛陀在世的時代,印度已有文字,但當時的佛陀並沒有文字的著作,至於正式
以文字記錄佛陀的一言一行並流傳成為佛教典籍,是在佛陀入滅後一百五十年
,阿育王稱帝時代產生的。阿育王登基的時間,有說是佛入滅後二百五十年,
有說是一百五十年,根據印度流傳下來的碑文或者文字考證,阿育王時代為佛
陀入滅後一百五十年開始,此說法較為學術界所採信。

那麼,是不是在阿育王時代之前,或者沒有文字整理的時候,就沒有佛經
呢?是否有了文字的記錄、編輯才算有佛經?其實不是這樣。佛陀在世時就有
佛經了,只不過那時候的佛經是口耳相傳罷了;佛陀在某一個地方,對某一些
頁  1 
人講某些法門,這個因緣的始未,以及講一部經的來龍去脈的前後結集,就是
一部經了。也就是說,在佛陀住世時,以及佛陀剛入滅,而僧團尚末分裂成上
座部與大眾部之前,佛經都是口耳相傳的。僧團正式分裂成上座部與大眾部也
是在佛陀入滅後一百五十年左右的阿育王時代,稱為部派佛教。

現在的學術界,南傳佛教的學者與北傳佛教的學者共同認定,最早期的佛
經確實是阿含經,其中又以雜阿含為最早。『阿含』兩個字,按照佛經的解釋
有二種意思,一種是理相上,一種是事相上的解釋;譬如普門品說:『於大海
遇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就事相上,是在敘述事件;在理相上
,是說一個人遇到逆境而起了瞋恨心。從這兩個觀點來說,『阿含』的第一個
意思是『法歸』--一切法之歸趣;好像百川匯於大海一般,佛弟子將佛說的
法都歸聚在一起,這叫做法歸。

阿含經依照性質與出現的前後不同,分成四種阿含。比如,講感應、講神
通或講天人加持,這一類的在『增一阿含』說得多;講無常、無我、涅槃等真
實觀的,『雜阿含』說得多;記載佛弟子的故事,以及佛陀過去的故事與佛陀
一生的業力,『長阿含』說得多。

總之,『阿含』的意思就是『法歸』與『轉誦』——輾轉傳誦;也就是要
告訴各位,最初的佛經是口耳相傳,轉誦下來的。

我們今天說佛經的結集,並不是文字的記錄就是結集,比如佛陀剛入滅的
第一年夏天,佛經就開始結集了,這次的結集是由大迦葉尊者出來倡導的。

因為佛陀在北印度拘尸那城的雙樹間入滅之後,弟子們把他放在金棺木中
準備火化,但是怎麼燒也燒不起來;有神通的人就說佛陀是要等大家到齊,等
大迦葉尊者來主持荼毘大典。佛陀入滅的消息傳開來之後,大迦葉尊者即由南
印度趕回北印度來參加荼毘大典。在路上遇到很多的比丘,絕大多數的比丘都
傷心難過,一面痛哭一面趕路要回拘尸那城。但是就有一些惡性比丘聽到佛入
滅的消息卻很開心,他們說:『佛在世時實在很囉嗦,戒律一大堆,這也不能
做、那也不能做的,現在大沙門走了,我們可自由了。』迦葉尊者一聽這話,
心裡難過的想,佛陀剛入滅,就有這些惡劣的比丘如此囂張,絕對不能因為佛
陀入滅而便得佛法也在人間消失。於是他徵求所有證阿羅漢果的長老上座同意
,號召起來立刻著手佛經的結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王舍城結集。

王舍城就在靈鷲山下,有一個洞窟叫『七葉窟』,是因為那個洞窟的峭壁
上有一棵樹只剩下七片葉子而得名。就在洞窟裡舉行了結集的典禮,參加的人
一共有五百位,所以王舍城結集也稱為五百結集或稱七葉窟結集,這是第一次
頁  2 
的結集。

第一次的結集,並沒有用文字作記錄,只是參加結集的這五百位長者阿羅
漢,共同默契承認結集了那些經典,公推阿難尊者結集『經』,公推優婆離尊
者結集『律』。第一次的結集只有經和律而已,經的梵語叫修多羅,律叫做波
羅提木叉或叫毘奈耶。

第三次結集,有說是在華氏城或說是在迦濕彌羅,迦濕彌羅就是西北印度
,古代叫做尉賓。第三次結集不是全面性的結集,是屬於部派的結集,因為那
個時期是已經進入分裂後的部派佛教時期,當西北印度【迦濕彌羅】的部派在
舉行大結集時,東南印度的人卻不承認,也不參加結集。所以第三次的結集是
地區性的部派結集。
經典結集的先後與特色

第一次結集,把佛陀的言行結集成九部經。現在我們所讀的佛經,
已經不│是當初結集時的樣子,而是經過增飾的。

第一次結集是將佛陀的言行結集成九部經,第二次結集是演九部經為四阿
含。四阿含的成書是到了阿育王的時代,接著是依四阿含成立『雜藏』。

我在前面說過,四阿含以雜阿含出現最早,再來是中阿含、長阿含,而後
增一阿含。四阿含的性質各不相同,比如龍樹在大智度論講到四種悉檀,他認
為雜阿含屬於『第一義悉檀』,也就是『究竟說』、『了義說』的意思。

『悉檀』叫做顯揚真義。明顯弘揚真義的經都在雜阿含,所以,同一個故
事出現在雜阿含很簡略,出現在增一阿含就很詳細;而且雜阿含的經文很枯燥
簡要、生澀,增一阿含對於故事的敘述就來得生動,比較文學、比較活潑;這
涉及到佛經編輯先後的關係。

有位高僧叫做覺音,他把增一阿含整理出來,稱為『吉祥悅意』,內容為
勸人布施、持戒、修定,能長壽消災、免難得福昇大,讓人得吉祥、得悅意這
種思想與天神教的信仰動機、願望有關。像這一類隨順凡情而宣說的法門,就
歸入增一阿含,為世界悉檀。

如果是對治性的,破斥外道邪知邪見的這一類經文,中阿含收集的多,所
以龍樹解釋中阿含為『對治悉檀』。在印度那樣的種族與信仰繁雜的文化背景
頁  3 
下,特別需要破邪顯正。這一類引導眾生起正信的對治性法門,都在中阿含。

眾生根機無量無邊,法門也就無量無邊,各個眾生可能要各個不同的法門
來修;契合眾生個別根機,滿足眾生個別差異性需求的這一類法門,就歸集在
長阿含。所以長阿含是屬於『各各為人悉檀』。

了解四阿含的性質以後,關於佛經的內容問題,我們會發現正如妙法蓮華
經所說:佛陀講經有一種態度——『開權』、『顯實』。權就是權宜、權巧方
便;實就是實暢本懷、如實。

譬如報紙大登特登的『嬰靈』,頂多也只能稱為權宜中的權宜、方便中的
方便罷了。佛經本身就有一個譬喻:佛法最早最原始是很純的,好像高山上流
下來的水,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清涼可口,甚至可以直接掏飲。但是,當水流
到中游、下游時,就漸漸受到污染了。佛法也是如此,佛最初講法是很純的,
但是印度版圖大、種族、語言、階級制度與文化都相當複雜,戰亂又多,佛法
流傳久了就會開始摻雜。

佛陀在世時,只在中印度的恆河兩岸行化,佛陀入滅一百五十年,孔雀王
朝阿育王統一全印度,也把佛法遍布全印度。根據歷史的考證,阿育王甚至派
遺傳教師,到過今天的希臘、越南、緬甸、西域,可能還來到龜茲,甚至有人
懷疑他也到了大秦,當時秦始皇與阿育王國同時代。

孔雀王朝一沒落,中印度再產生第二個王朝,國土信奉婆羅門教,中印度
興盛的佛教受到嚴重的傷害。中印度的出家人向南北逃去,向北逃的到了西北
印度,『說一切有部』就在這裡發展;向南逃的就到東南印度,所以佛滅三百
年到四百年左右,中印度恆河流域的佛教相當沒落衰微。

那麼,現在的經典,是否就是當初結集完成時的樣子?譬如現在讀到某一
部經是五千字,是否當初結集時就是五千字?事賣上,大藏經裡面往往早期與
後期的同一部經典,會出現好幾個人的翻譯,不論小乘經大乘經,看多了就會
發現佛經有經過『增飾』的情形。

佛弟子將佛說的話又加以發揮解釋,是屬於一種增飾,佛經也是一樣;比
如妙法蓮華經有七卷,但目前的學術界認為最原始的妙法蓮華經可能只有三卷
或四卷。佛經經過歷代的傳承、時空的演變,比如從東南印度傳到中印度,再
傳到北印度,這個流傳的歷史演化,使得這些文章增加了幾品進去,或某一段
、某一品的敘述增長了。

頁  4 
我們剛剛提到,由四阿含而立雜藏。為什麼有雜藏的產生呢?早在第一次
結集就出現雜藏這個稱呼了。當時大迦葉尊者發起的王舍城五百羅漢結集,經
過三個月結集完成之後,富樓那才終於由南印度帶了五百徒眾趕回來。富樓那
請教迦葉尊者結集的結果,於是迦葉尊者向富樓那說明了這次的結集內容。富
樓那聽完迦葉的說明,對於戒律方面有些部分認為佛不是這麼說的,並提出自
己所聽到的佛說的內容,但是迦葉不贊同,於是兩人意見產生分歧。

第一次結集時,沒有參加結集的人當中也有很多是證聖果的,而只選了五
百位參加,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阿闍世王發心供養五百位,太多人了他也負擔不
起,因此很多人沒有被選上。沒被選上的人就在外面自己結集,人數比窟內更
多,稱為『窟外結集』,富樓那尊者比較支持窟外結集的意見,於是漸漸的佛
教僧團由於意見不同而產生了分裂。

窟外結集在結集的態度上比較兼容並蓄,沒有像窟內結集那麼拘泥。在第
一次王舍城窟內結集不承認的那些神通,或者是天神說、在家居士說,包括持
咒,不屬於四阿含之內,也不屬於律藏這一類的,就把它歸在一起,所以稱為
『雜藏』。由雜藏再引申出『摩訶衍藏』,摩訶就是大,摩訶衍藏就是大乘藏
——大乘法、大乘經。由雜藏裡面的本生、本事、因緣以及末曾有,很多都是
編入雜藏,後來編入摩訶衍藏。

修行一定不離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是大小乘共同解脫的根本,修菩薩道同
樣要與此三無漏學相應。

因此,我們對於佛法的選擇與接受,以及如何弘揚佛法的真面目?都需要
從佛經結集的歷史,去抉擇何者才是真正了義的佛法。由於裡面的細節太多,
我只能重點式的、簡單扼要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各位,對這方面有多一點的認
識。

頁  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