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廣告

因應三大產業需求
NI開發介面讓理論付諸實現
組織陣列全自動化設備設計與研製
—專訪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唐永新 此系統將會運用到運動控制、電路控制、影像擷取三大模
組區塊來整合,最後再藉由LabVIEW圖控式程式語言來把
◎作者─羅玳珊 此三塊模組做整合,利用彼此相關的功能做搭配與應用,
來達到製作生物組織陣列的目的。

起「機械系」
,各個大專院校的重點或有不同,而 台取代人工處理,國外雖然有現成的設備,但受限於價 光電半導體 礦料粒度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冶煉參數,在每一回的批次
說 對於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唐永新教授來說,所謂 格昂貴,因此轉而尋求國內產學業界自行開發。在這種 再以光電半導體為例,這也是台灣的兩兆雙星重點產 冶煉過程中,礦料的粒度均需要及時掌喔。有鑑於此,
的「機械」屬於工程領域,除了講究理論之外,還要重 情況下,唐永新及其工作團隊利用美商國家儀器(NI) 業,但過去僅能觸及周邊相關產業,直到近期才有機會 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視覺取像模組、電控模組等裝置,
視如何轉化成為實際應用的技術,更必須涵蓋材料、設 的Motion與Vision軟、硬體,開發出組織陣列全自動化 進入核心。在此情況下,使得台灣光電平面顯示器產業 看出礦料形狀並計算粒度,而以NI的Vision、DAQ做為
計、製造、控制、熱流五大領域的專業知識。 設備設計與研製機台,舉凡從人體組織的封存、切片、 的產值雖大,但多項重點設備,卻多須自國外進口,因 工具,開發出擬似粒子粒徑與水分量測分析儀,且誤差
要能實現這樣的目標,產學合作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 放入玻片、圈選並抽出指定區塊之組織等動作,均可透 此也偶有緩不濟急的情況發生。 值在2%以內。更重要的是,計算工作在15分鐘內即可完
色;透過彼此的知識交流,所研發出來的設備與零組件 過此一機台完成。 而隨著台灣光電產業興起,自動化檢測也愈形重要, 成,並將數據輸入高爐運作以掌握時效。
才能真正符合實務需求。只是,由於研究開發貴乎創新, 這套設備在2008年開發成功,推出最新雙向陣列式全 例如PC板或IC載版上的微型鑽針所需要的檢測也越小越
簡單易用快又準
但也正因所做的是以往不曾做過的,充滿了許多不確定 自動化設備設計與研製機台,包含鑽取旋轉頂出機構、 精緻。為確保加工形狀與設計尺寸的一致性,其中必須
回顧當初開發工具的選擇歷程,唐永新提到,當年他
性,而需要有一套良好的工具做為輔助。 固定載具機構(切一片即可做成一百個組織玻片)
、拍攝 包含運動控制與資料擷取等動作設計,唐永新的研發團
在研究所就讀時,Windows介面仍不是主流,DOS系統
比對機構、運動平台機構等,其中運動、取樣、信號擷 隊 採 用NI的Motion、Vision、DAQ、LabVIEW等 相 關
才是當時較普及的介面,也有不錯的系統供應商;然而,
三大領域 取等,均運用到NI的軟體做為開發工具。這項成品不僅 軟、硬體進行雷射檢測程式開發,以做到自動化產業檢測。
當時業者所能提供的,強項在於分析能力,在實際開發
長期以來,產業設備在台灣經濟發展上,扮演了極為 在擷取數量上可較國外萃取盤(約二、三十個)多出一 然而,為何會選擇NI ?唐永新認為,對他來說,NI開
上則有若干不足之處,而會再選用其他工具。而且這樣
重要的角色;而產品的產能開發要進一步提升,則需要 倍,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際驗證,重覆性與穩定度均毋庸 發介面的價值,在於讓業者需求與研發團隊的想法能夠
的作法並不利於實驗室的經驗傳承,幾經評估後,在十
仰賴自動化設備來做到,其中又以精密精械、光電半導 置疑,唐永新的團隊也因此在教育部產業設備人才培育 據以實現,在元件連接之後,便可以NI的程式依步驟達
年前,全部轉移採用NI的產品做為開發工具;NI的優點
體、以及生技醫療大領域為最。 競賽中獲得首獎。 成每一項執行工作。更重要的是,台灣向來以製造見長,
在於軟、硬體整合,其多合一的設計對於理論與實務結
但當產能數量漸趨龐大時,若全數仰賴人力檢測,難免
生技醫療 合的設計應用較為簡便。NI開發介面的簡單易用,應用
情緒影響、容易疲累出錯,同時也較耗費成本;相對地,
眾所週知,高門檻是醫療產業的特色, 到產業端,可符合開發速度快且精準的需求;同時,NI
若能透過完善的自動化機台進行檢測,業者就不一定要
環境也相對較封閉,因此這個領域的需 的嵌入式系統設計方案,讓運算處理可在其中進行,硬
再為求降低成本而移轉至中國大陸。
求也必須透過醫療專業的意見,才能真 體運作因此更有效率。

正符合使用需求,讓實際應用更為方便。 精密機械 綜觀台灣的工業發展,唐永新認為,台灣電子產業要

舉例來說,生技醫療業經常需要擷取 精密機械為所有產業的基礎工業,根據經濟部的發展 能繼續茁壯成長,必須要有強大的機械能力做為後盾,

人體組織進行觀察、分析,但若透過人 目標,即將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而在這眾多的應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最迫切需要的便是從人才培育開始。

工進行,除了對工作人員的眼力有很大 用中,眾所皆知的鋼鐵產業,亦屬於精密機械產業的一環。 唐永新也開始著手規劃,希望可以從學術界可提供一套

的損傷之外,也十分耗時。因應這種情 在煉鋼過程,需要非常多程序的冶鍊,其中最重要的 整合的課程,來進行機械設備的開發。

況,若能有一台自動化的機器,代替人 部份,鋼鐵廠需要在最初即知道礦料粒度的分析,而非 對於未來,唐永新希望台科大機械系所開發出來的成

力完成這些工作,對醫療院所將會方便 在最後階段,才獲得相關數據。在看到澳洲鋼廠BHP的 果,能轉換供其他學校共同應用,讓理論在應用端落實。

許多,也可在同樣的時間內處理更多病 運作之後,中國鋼鐵公司也希望有一套系統能即時分析 他也希望,透過NI的工具,結合台科大的專業知識,在

患的組織檢體。 礦料粒度,而不是到最後成品才能判斷。 發展更成熟後,推廣到其他大學,結合國內各大專院校

國內向唐永新首先提出要求的是榮民 唐永新說明指出,煉鋼過程大致是從原物料送入高爐 的力量,一起培育出更多、更傑出的人才,讓經驗傳承、


透過產學合作的知識交流,讓研發出來的自動化機台能夠真正符合實務需求。圖中為台灣科技大
總醫院,榮總希望可以有一座自動化機 學機械系教授唐永新(右),及美商國家儀器(NI)業務工程師曾恩祥。 到條件設定、煉鐵、鐵水產生、精煉成鋼等步驟,其中 學理在實務中紮根應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