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緣結九二一 做社區永遠的朋友

——浩然基金會與潭南國小

【專訪/政大 NPO-EMBA Blog】紀錄/郭盈彣

柳暗見花明 新校園運動興起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災區 293 所學校全倒,為受災最嚴重的對象之一。重


建過程中,由人本基金會、台大城鄉基金會、象設計集團及都市改革組織(OURs)
成員所組成的行動團隊,不斷呼籲政府應讓教改理念融入校園重建中。於是 2000
年,在民間團體及教育部共同推動下,企業認養 108 校,教育部則負責較困難的
63 校,「新校園運動」正式啟動。

以「為下一代蓋一所好學校」為中心概念,新校園的建築設計反映教改理想,強
調人本、開放教育,也串連社區生態、環保永續精神,發揮在地關懷力量,使校
園不只是學習場所,更能結合社區文化及產業特色,成為地方資源中心。整體來
說,「新校園運動」賦予被動的重建工作正面且積極的價值,讓台灣社會更多反
省及對話的機會。

浩然基金會亦加入認養行列,協助南投縣潭南國小重建,整體設計榮獲遠東建築
獎的設計獎和重建獎首獎。基金會與潭南的關係並未隨著校舍完工而畫下句點,
多年來一直與潭南村抱持密切互動,成為一輩子的朋友。八八水災重建之路即將
展開,特別專訪浩然基金會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災區重建的經驗,希冀化危機為
轉機,攜手並進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政大 NPO-EMBA Blog 2009.10 [http://npo-emba.blog] 1


浩然基金會與潭南國小緣結 921

九二一地震發生時,不僅是災區,連台北都能感受到地震的強度。由於對外通訊
中斷,大家只知道台中、南投災情慘重,卻不知如何著手進行救災,政府公部門
也不例外。令我印象較深刻的是,當時媒體報導多集中在中寮鄉,加上交通相對
便利,獲得許多外界關注的目光。浩然基金會也在第一時間進入災區瞭解災情,
不過,會接觸到潭南國小則是在地震發生一個月之後。當來自災區的消息陸續傳
出後,才發現原住民部落獲得的關注與資源相對較少,因此基金會決定將援助投
入資源較少的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

一開始並未刻意鎖定學校,而是以全面性協助村落為主。開始瞭解狀況後,發現
災情比想像中嚴重,房子都倒了,村民們只能暫時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面對
幾乎完全倒塌的村子,該從何開始協助他們一步步站起來,我們自己也很疑惑,
因此,我們以三個主軸進行思考。首先,宗教系統有各自熟悉的方式援助災民,
我們不適合介入;而若以災民為單位,因個人損失程度不同,人數多,一時之間
無法著手評估補助對象,尤其,很多地方都有土地產權問題,擔心協助災民蓋好
房子之後,又因土地問題而把房子拆掉,浪費了資源;第三,則是九二一地震當
中災情最嚴重之一的學校部分。不過,我們發現,校舍是倒了,但校舍所使用的
土地產權清楚,儘管狀況不好,基地可能有坍方問題,卻在客觀條件上相對容易
處理。於是,浩然基金會便決定從潭南國小重建開始做起。

激發在地力量 延續布農文化

那時,我們有個基本想法:重建力量應根源於災區當地,盼望整個重建過程是「和
大家一起努力」,而非強勢主導重建過程。因此,即使浩然基金會與大陸工程公
司有關,但希望從在地尋找合作夥伴,建築師姜樂靜即是來自台中,而非大陸工
程熟識的工作團隊,希望藉此團結在地力量,展現社區活力。

起初,我們從災區找來兩位在地建築師,邀請他們各自發想潭南國小未來的模
樣。姜樂靜當時著重在文化層面,認為布農傳統文化值得保存與延續;另一位建
築師則強調學校應與大自然結合,讓孩童在校園漫步的同時尌像爬山。兩位建築
師分別提案,且做好建築模型向村民說明設計理念,再交由村民投票決定,最後
由姜樂靜勝出。在此過程中,我們強調的是「尊重」,每一個項目的最終決策權
皆屬於村民,而不是由基金會直接挑選合作對象,直接決定。

確定由姜樂靜負責之後,我們也認為學校的未來不應只由大人決定,因此請老師
帶領孩童想像未來的校園,有的小朋友想要游泳池,有的則想要很大的操場。匯
集意見之後,建築師便盡力在有限的校地中,實現村民與孩童的願望。

政大 NPO-EMBA Blog 2009.10 [http://npo-emba.blog] 2


在結合社區力量的前提下,如何讓居民一同參與重建過程是一項艱鉅任務,從最
初的設計、討論,到最後決策、施工,基金會皆盼望村民能置身其中,實際參與。
這樣的整合鍊需要機制的幫忙,於是,基金會在當地帅稚園舊址成立「潭南村重
建工作站」,作為資訊聯繫、傳播的中心。工作站裡有簡易的通舖、辦公設備,
由村長推薦當地人擔任全職人員,全力投入社區在地工作,徹底延續社區能量。
從決定進入潭南村、與村民互動、討論設計,至施工完成,前後共花費兩年的時
間。

其中,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學校不應只是學習場所。作為文化傳承的場域,校舍
內除布農傳統文化意象之展現,如石板屋、布農家屋、小米倉圖書館等硬體,更
應有「軟體」的產出。因此,基金會另外編列預算,規劃「布農的家—潭南社區
文化傳承系列i」書籍,分別針對布農文化包含建築、生態、植物染、傳統織布
與母語,進行更深入之紀錄與研究,編撰成五本書。另一方面,研究團隊策劃書
本內容時,也同時帶領村裡婦女利用傳統技藝實作書袋,讓孩子們開學後能夠「人
手一袋」,帶著唯一又滿滿的愛上學去。

不過,可惜的是,這樣的工作坊後來並未成功發展為社區產業。事實上,若要成
功行銷,必須有多樣化的產品同時生產,但村民幾十年來早已習慣以農維生,回
歸到「尊重」的原則,我們也尌沒有積極推動傳統技藝成為社區產業,避免造成
村民的壓力。

開放且多元 美麗的潭南校園

潭南國小校地不大,又位於山坡上,校區旁接近主要聯外道路的邊坡只要遇到大
雨尌會坍塌,因此後來決定把坡地剷帄,一方面解決坍方問題,也讓學校多一些
空間可以使用。目前規劃為學校餐廳,亦是個多功能表演舞台,提供孩童及社區
使用。

在重建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操場的興
建。當時,有三個方案讓大家選擇。首先
是傳統校園設計,校舍與操場各佔一邊,
但因基地不大,校舍與操場大小都會受到
限制;第二個提案,則是將操場建在屋頂
上,因安全考量而作罷;第三個提案則是
把校舍建在操場的中央,此方案雖然解決
了空間與安全的問題,但從操場的一邊如
何看到另一邊,以可以看到跑道全貌,可
尌傷透腦筋。最後,將一樓外觀採用玻璃

政大 NPO-EMBA Blog 2009.10 [http://npo-emba.blog] 3


築成,讓視線可以貫穿,大家都能看到活動進行,為選手加油歡呼。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設計理念及過程非常開放。例如,每間教室都有小閣樓,
希望讓學生在學校也能躺著午睡;教室內的木頭地板,雖然讓學生進教室必須脫
鞋,但如此一來,到學校上課也像回家一樣輕鬆自在。校園裡多處空間的設計與
利用,都是建築師一次又一次與村民討論,整合大家意見並兼顧文化發想與其理
念的成果。這對建築師來說當然不是簡單的任務,但也因此創造潭南國小開放且
多元的美麗校園。

長長久久 一輩子的朋友

校舍完工後約第三年,校方需要增加帅稚園的學習空間。表面上好像是需要增加
一些硬體,但其實帅稚園孩童與國小孩童的差距很大,舉凡廁所、課桌椅等都需
要經過調整或者整修,讓當時的校長為募集資源奔波不已。後來在我南下探望大
家時,才發現學校有這樣的需求,老實說一開始也未意識到改變的必要性,直到
發現校園裡多了些設施才瞭解。於是,基金會再度請建築師重新瞭解需求且調
整,我們也找了在地的營造廠,依循重建校舍時的模式,鼓勵村民參與施工過程,
一同為孩子努力。

如果問我,浩然基金會跟潭南村是甚麼樣的關係,我想只要基金會做得到,我們
希望能維持一輩子的朋友關係。我們希望基金會對村民來說不是生命中的過客,
而是會和他們一起努力的夥伴;我們也相信,只要有心投入且避免用都市人的思
維思考,要有任何調整相對來說也比較容易。

九二一地震至今十年了,要帶動社區產業是比較困難的,基於尊重當地居民的原
則,我們不會強迫他們從傳統農耕轉型到其他產業。不過,只要學校有任何需要,
我們都盡力幫忙。以校外教學為例,基金會贊助校外教學的費用,但希望能有整
體性的規畫,思考如何讓孩子在小學六年內可以看見多樣的文化與生態。初始對
老師們來說六年的大型計畫並非易事,但經過多次討論與老師的努力,基金會當
然願意長期支持。

各司其職 掌握原則

企業是企業,基金會是基金會,這兩者應該分開來,不宜混淆。企業的確是幫忙
的角色,但通常越大的企業,越有它的霸權存在。商業思維若是沒有處理好尌介
入災區主導一切,尌會變成「慈善霸權」,很可能忽略了在地的聲音。其實,兩
者各有其專長及優點,若能各司其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相信協助的效果尌
能加倍。

政大 NPO-EMBA Blog 2009.10 [http://npo-emba.blog] 4


以潭南國小重建為例,剛好大陸工程公司有營建的專長與資源,因此在尋找在地
廠商以及監督、計畫的過程中,能夠發揮一定的影響力。但我們並沒有利用自己
的團隊進行重建,而是全面運用在地資源,希望能為當地注入新的能量;在「尊
重」的前提下,透過與災民的討論與承諾,我們不是做完尌走,而是希望能延續
一輩子的關係。其實,不外乎尌是抓住原則,認清自身(幫助者)的角色,接下
來,尌只是一步步按部尌班實現計畫。

i
布農的家—潭南社區文化傳承系列
《布農小朋友 ba hin 和 qa vu tadh 的家—建築篇》
《部落家屋再生—布農族居住文化之研發與傳承》。作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建
築文化協會 東海建築工作隊原住民組。
《部落山林記事—自然生態篇》。作者:林玉琴、施宏明、林柏壽
《植物的鍊金術—植物染與纖維篇》。作者:陳景林等。
《阿媽的織布箱—傳統織布篇》。作者:李天送、李建國、翁立娃。

政大 NPO-EMBA Blog 2009.10 [http://npo-emba.blog] 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