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聚焦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2006-09-29

http://news.xinmin.cn/world/shehui/2006/09/29/78146.html

上海社科院台港澳交流办公室主任、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海良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于 9 月 21-22 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


“中国与世界:和谐、和平”。在此主题下,论坛举办18 个重要议题的学术研讨,
还举办了“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上海世博会与中

外文化融合”等三个圆桌会议。

本报特邀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海良为读者作一详细介绍。

背景主题

1
  中国学论坛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举办的?本届中国学论坛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与世界的全面融合,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
也令中国学迅速成为“显学”。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与全人类的前途密切相关。应当
说中国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成果斐然,正是由于中国的迅速发展,与世界进一
步全方面 的融合。中国的活力引起了各国的学者、各界人士的关注,另一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给世界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机会。世界要了解中国,
中国也要向世界介绍自己。所以,中国正成为世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举办中国学论坛意义在于向世人介绍中国的发展以及这一发展与世界的关
系,向世人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也通过研讨活
动把一些对中国的发展有启发性的、有帮助的思想观点汇集起来,为我们的发展
提供有益的参考。

  “和谐、和平”是本届论坛的主题。这一主题提出了中国发展当中两个主要的
方向性问题:“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促进和谐世界形成”,都具有重大现实
意义。同时,这是对第一届中国学论坛主题“和而不同”这个重要的理念的深化。
  中国作为一个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社会的和谐应当是第一位的。同样,中
国在世界上也是致力于和平和发展这两大目标,为建设和谐世界而与各国携手
共进。正是从这两方面着眼,本届论坛设立了 18 个分议题。

  论坛的 18 个分议题从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转型、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中国和平崛起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等,涵盖了中国学的发展、中国的
发展 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三大方面的诸多领域,其中政治、经济、外交、社
会、城市化、环境等都是普遍关注的领域,而文化、历史、哲学等也同样引起人们
的兴 趣。所以,本届论坛以其重大主题和广泛议题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
关注,也为公共舆论所瞩目。

队伍
2

  现在研究中国学的主要有哪些人?这支队伍的发展趋势如何?

  应当说现在研究中国学的人非常多,许多外国学者、甚至学生,都很热衷于
研究中国,中国学研究机构可以说是遍布世界各地,几乎所有国家的名牌大学
重要研究 机构都设立了研究中国的机构或部门。外国学者和学术机构对中国的
兴趣超出一般的预料,他们把研究中国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甚至毕生的事业,
这反映了中国文 化的魅力、中国发展的活力和中国发展前景的吸引力。外国中国
学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量的青年学人、学生纷纷学习中文、中国文化,成为中
国学发展的一支后备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加入到中国学研究的队伍。

  同时,中国学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任何人研究中国、研究中国的相关问题都
属于中国学 研究者。虽然一般的印象是外国人研究中国比较引人注目,可事实
上中国有很多人在研究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而且中国人研究本国
有很多有利的条 件,容易出成果,也能产生影响,可是研究自己国家的问题、
自己身边的事情,或多或少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中国学者就很关注外国学者
研究中国学的观点、方法等等,作为一种参考,使自己的研究避免主观性和闭门
造车的弊端。中外学者经常进行交流,这对双方的研究是一种促进,所以,中国
学论坛就为中外学者提供了这 样一个良好的交流观点、探讨问题的平台。

意义

  举办中国学论坛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举办中国学论坛?结合世博会,说
说阿拉上海人如何为“中国学”做点事。
  举办中国学论坛,意义在于向世人介绍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向世人
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同时也通过研讨活动把一些对中国发展有启发性、
有帮助的 思想观点汇集起来,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因此,中国学论
坛是宣传中国、发展中国的一项有意义、也有分量的学术活动。

  作为上海人,从现在到 2010 年世博会举办还有 4 年时间,我们可以做的事


情很多,举办中国学论坛可以让更多的外国学者了解上海,感受上海的文化气
氛,感受上海的文 明程度。如果我们每一个上海人从行为到素质真正做到优雅
得体,那么我们的上海就有可能成为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国的一个窗口和典范,
也可以更形象地阐释我们这次大会的主题——和谐、和平。

亮点

  共有 300 名中外著名学者出席论坛这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涌现了许


多真知灼见,能否为读者介绍一下?

  我在这里概要地给读者提供一个部分论坛出席者的演讲大纲和主要观点吧。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书面演讲:《中国学研究与科学发展观》。提出:中国
学研究源远流长,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新形象来自于中国文明与
世界各种文明的联系和交流;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演讲:《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华文明的复兴》。
提出:“中国路”: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中国心”:我们要积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演讲:《如何看待中国的复兴》。提出:中国复兴是发展
中国家崛起大潮的一部分;以史为鉴,可以知晓中国的未来;中国现阶段的复
兴尚处 于初期;中国的复兴是在东亚崛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复兴最突出
的特点是与世界分享;中国是光明磊落、言行一致的国家。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演讲:《中国民主政治形式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
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必须有正确的立足点;我们正在探索,如
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选举票决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
起来。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荣华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发展
的世界意义:和谐、和平》。提出:中国的发展道路只能是追求和谐、维护和平;
中国 的发展就是集中精力实现中国现代化,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为世界的和
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经济规模和社会结构发展到现阶段的
必然要求,是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与国内建设和谐社会相互贯通,在国际上
我们追求的是和谐世界;今天“和谐”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价值观,凝聚成
全体中国人的发展愿景,成为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指向。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亚什尼科夫:俄罗斯的中国学发展契机不断,动力很
足。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杜进森:越南正在兴起中国热。

  美国经济伦理学教授安乐哲:“和而不同”:中国文化更智慧。

  英国空间经济学家彼得·泰勒:世界级城市:上海排名“前 20”。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教授、国际竞争力报告 ”主持人勒芒:中国强
劲的进出口贸易成为了世界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美国亚洲协会名誉会长卜励德:中国“和平崛起”将实现国际力量“新平衡”。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冲突解决得当可能实现“双赢”。

相关链接 中国学和中国学论坛

中国学(China Studies)和美国学、印度学等一样,是一门研究一个国家的综合
性学问,中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综合性学问。

不同于汉学(Sinology)概念的中国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前。但当时它还只
是以传统汉学研究为特征,以语言学、文学研究为内容的中国研究。二战后,情
况发生了变化,地区研究作为推动力量,促进了中国学内容的转变,历史研究、
政治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研究成了主要内容。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学应运
而生了。其后,中国学发展迅速,规模日增,到 20 世纪 70 年代已成为“显学”。
而中国学今天的地位和影响则反映了中国在当代世界上的崭新形象和重要地位。

中国学和纯粹的学院派研究是有所区别的,宽泛意义上的中国学面向中国的现
实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各国学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学术味更浓一些,研究对象基本上是经典的东西,中国学与
现实的联系要多得多。

本届论坛分议题
■中国政治的发展目标和趋势
■中国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国际体系
■中国文化的和谐传统——文化自觉与和谐社会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冲突与和谐
■国际思想库对中国未来形象的预测
■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
■中国外交
■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前景
■中国对外关系与世界贸易体系
■从汉学到中国学的转变趋势
■多元视角下的上海发展
■中国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和平统一进程中的文化认同和经济基础
■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比较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自由与责任——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
■经济起飞与中国社会结构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部与现代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