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文言導賞

——先秦至明代散文

文言選讀《庖丁解牛》
課文語譯
我們的生命有限,而知識無限,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只會令自己
疲困不堪。已經知道這個道理,卻仍要汲汲追求知識,就只會更加疲困了。做善事無
不接近追求名譽,作惡事無不接近遭受刑辱。凡事當順著事物間的空隙(中虛之
道)運轉,以此作為生活的常法,就可以保全生命,可以保全自然所賦的天性,可
以養護自己的精神,可以享盡天年。

庖丁給魏惠王宰殺一頭牛。他用手按著的地方,用肩膀靠著的地方,用腳踩著
的地方,用膝蓋抵住的地方,(揮刀一切,)皮骨分離,啪啪作響,運刀的時候霍
霍有聲,符合節拍。姿態就像跳《桑林》舞般優美,節奏也符合《經首》古樂。

魏惠王說:「啊!好極了!本領怎麼會那麼好呢?」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說:「小臣喜愛的是道,已超越了技術。起初,小臣宰牛
的時候,眼中所看見的都是整頭牛;三年後,眼中所看見的便不再是整頭牛了。如
今,小臣用心神操控刀鋒,不依賴眼睛觀看。感官的作用停止了,精神的作用施展
出來。依著牛體天生的結構,使刀在筋骨間的縫罅裏運轉,通過骨節間的空隙,順
著牛體固有的結構宰牛。牛的筋肉聚結處都不曾碰過,何況是那些粗大的骨頭呢!
優秀的廚子每年換一把刀,因為他經常割切筋肉;一般的廚子每個月都要換一把刀,
因為他經常砍劈骨頭。如今小臣這把刀,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有幾千頭,但刀鋒
仍像剛剛在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牛的骨節間有空隙,而刀的鋒口卻沒有厚度,用
沒有厚度的刀鋒,伸入骨節間的罅隙中,自然很寬廣,大有迴旋的餘地,所以我這
把刀用了十九年,宰了幾千頭牛,卻鋒利得像剛剛在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雖然這
樣,每遇到筋骨盤結的地方,我知道那很難處理,於是特別小心警惕,目光因它而
集中,動作因它而放慢,刀子微微一動,辟啪一聲,骨肉便互相分離,像坍塌的泥
土一樣墜落在地上。這時,我拿著刀站在那兒,向四周看看,從容自得,心滿意足,
於是把刀揩拭乾淨,收藏起來。」

魏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這番話,從中領略到保養生命的竅門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課 文賞析
《庖丁解牛》鑒賞
丁章

本文首先描繪庖丁解牛的情景。「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嚮然」,組成完整的解牛圖。記這四個動作,突出了庖丁手腳利索,活畫出這
位廚師的姿態。以上是描繪庖丁動作的快,下面則是表現他動作的美。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這就是說屠刀伸進皮肉裏,發出的
聲音,沒有不合上拍子的,跟《桑林》舞一樣美妙,跟《咸池》樂一樣動聽。這些都是
比附手法。經過比附,形成了誇張,文意也較之上一層有了遞進,庖丁的動作不僅
熟練,而且富於節奏,具有美感。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文惠君的
讚歎,連用兩個語氣詞,是對庖丁絕技的高度讚賞。 「技蓋至此乎?」——本領怎麼
會這麼高明呢?這句發問,開拓了文路,引起了庖丁的議論。庖丁談到他解牛的經
歷、經驗和感受。「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一開始宰牛的時候,在眼中把
牛看成是一整頭牛。「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他之所以不再把牛看成是一個不可
分的整體,是因為對牛的生理結構已經爛熟於心,它給予庖丁的感覺是可以自由拆
卸的零件了。從對整頭牛的感受發展到對零碎牛體的感受,實際上反映了庖丁技術
的精進。接著,是寫庖丁在解牛時的具體的感受。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
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已達到如此高妙的地步,
他不是憑五官的感覺來感觸牛,而是憑自己的感受來感受牛,在這裏,五官的作用
已經到達熟透而昇華的境地,精神的作用可以說是入乎其妙了。這是甚麼原因呢?
庖丁作了自我解釋:「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這就是說要按照對
象——牛本來的情形,依據天生的結構,分開自然的縫隙,通過那自然的空檔。這
是從規律性上闡述問題的。接著,文意形成遞進,寫了庖丁如何利用空隙,以保存
自己。「良庖歲更刀」,每年都得換一把刀,是甚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他是在那裏切
削。「族庖月更刀」,每月就得換一把刀,又是甚麼原因呢?

是因為他砍缺了刀口。庖丁用「良庖」和「族庖」作為反襯,來說明自己技法的高
超。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他的這把屠刀用了十
九年之久,宰殺的牛達幾千頭之多,但刀刃如新。為甚麼這位庖丁能使屠刀歷久仍
如初始時那樣鋒利呢?這是因為能在牛身上尋找空隙。庖丁善於發現空隙、尋找空隙、
利用空隙,而刀鋒並沒有空隙那麼厚,這樣,就「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遊
刃有餘,就能在其間大可迴旋了。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是對上文的總
結,揭開了十九年屠牛數千而鋒刃如初的根本原因,文章的肌理文路十分清晰。以
上庖丁談的是解牛的一般經驗,側重於尋找空隙。下面庖丁談的是解牛的特殊經驗,
著眼於精神專注。 「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庖丁不是沒有遇到困難,有時也確碰
到不易解決的難題。作者這樣寫,倒反而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說明庖丁不是神,
而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遇到困難,而又善於克服困難的好廚師。作者這樣寫道:「怵
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活畫出庖丁的神情舉止。 「怵然為戒」,顯示
出他的高度警惕。「視為止」,目不斜視,視線固定。「行為遲」,行動遲緩,見出細心
謹慎。「動刀甚微」,輕輕地下刀。由於這樣細心地對待難題,那麼,關鍵也就頃刻解
「如土委地」,一個比喻,表現了克服困難所帶來的成果——牛上的「關鍵」像坍
開。
塌的泥土一樣落在地上。接著是一段庖丁克服困難以後欣喜情態的生動描畫:「提刀
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你看,他提著刀站在那裏,四下裏
張望,那股勁兒真是活靈活現,得意洋洋,然後把刀抹擦乾淨收藏起來。由初遇困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2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難而始有畏怯,到克服困難而得意非凡,人物情態有變化,文章的層次也出現變化
波瀾。

這篇散文的思想內容比較複雜,反映了莊子思想的複雜性。為了把問題說清楚,
我們想從這樣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莊子論述的原意。莊子的《庖丁解牛》選自內篇
《養生主》。所謂「養生主」就是養「生之主」,也就是養精神的思想。那麼,如何養精神
呢?就是要像「庖丁解牛」那樣,善於尋找空隙,集中精神注意,「依乎天理,批大
郤,導大窾,因其固然」,避開矛盾,像保護刀刃一樣地保護自己。這導源於莊子的
世界觀和哲學觀。二是莊子的這則寓言所提供的客觀意義。這則寓言是莊子用以說明
自己觀點的材料。這段材料給了我們這樣一些啟示:解牛,要掌握牛的內部結構:
處理事情,要掌握事物的本來規律。掌握了規律,「依乎天理」,就能適應這種規律,
進而妥善地把事情辦好。庖丁解牛之所以動作那麼快、那麼美,是因為他實踐得多:
實踐之初,見「全牛」;實踐之後,「未嘗見全牛」。多方實踐後,十九年屠刀鋒利如
初,遊刃有餘地駕馭了事物。這些觀點,不是莊子固有的,而是我們從這則寓言材
料中引申出來的。這一點,應予注意。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莊子「大抵率寓言也」。這則寓言在藝術表現上也是有
成就的。它體現了先秦諸子散文的哲理美,而這一哲理美的追求,不是作純理論思
辨,乃是通過某一具體的形象感強烈的故事、畫面體現出來。本文前章描述充分,後
文論述合理。一開始用十六字:「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寫
出了解牛時的動人姿態,繼之又寫出了合舞合樂的美妙。描寫出了這一切,文惠君
的讚歎才有依據。有文惠君的讚歎,才會有庖丁的議論。這樣,文意的承接轉合,就
顯得異常自然。概括描述和集中刻畫相結合。庖丁介紹解牛的經驗時,對三年前後的
感受,十九年用刀的情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而在概述中又有集中的刻畫,例如
集中刻畫了庖丁解決難題的情景,尤其是難題解決後「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
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其得意之情狀,躍然於紙面。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3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文言選讀《完璧歸趙》
課文語譯

藺相如是趙國人,是趙國宦官頭領繆賢門客。

趙惠文王在位時,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到這個消息,便派人送信給趙
王,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趙王和大將軍廉頗等大臣商議:把玉璧交給
秦國,卻恐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被欺騙了;如果不給,又擔心秦國派兵入侵。
大家都定不出計策,想找一個可以出使秦國的人去回覆,卻沒有適當人選。

宦官頭領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可
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了罪,私下打算逃亡前往燕國,我的門客藺相
如勸阻我說:『你怎麼知道燕王會收留你呢?』我告訴他說:『我曾經跟隨大王和燕
王在邊境上會面,燕王私底下握著我的手,說願意和我交個朋友。我因此知道燕王
會收留我,所以想去投靠他。』相如對我說:『那時趙強燕弱,而你又獲趙王寵幸,
所以燕王才想結交你。現在你卻從趙國逃亡到燕國,燕王畏懼趙國,在這種情勢下
一定不敢收留你,反而會把你綑縛起來送回趙國。你不如脫去上衣,伏在斧鑕上請
求大王處罰,或許還會僥倖得到赦免。』我依從他的意見,幸好大王也赦免了我。我
認為這人是個勇士,而且有智慧有謀略,應該可以出使秦國。」

於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道:「秦王用十五座城要求交換我的玉璧,可以給
嗎?」相如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不可以不答應。」趙王說:「要是秦王取去我
的玉璧,卻不給我城,那怎麼辦呢?」相如說:「秦國用城來交換玉璧而趙國不答應,
理虧的是趙國;趙國把玉璧給予秦國,而秦國卻不把城給予趙國,理虧的是秦國。
比較這兩個對策,寧可答應秦國的要求,讓秦國負上理虧的責任。」趙王說:「誰可
以出使秦國呢?」相如說:「大王如果沒有適當人選,我願意捧著玉璧出使秦國。城
歸入趙國,玉璧便留在秦國;城不歸入趙國,我一定將玉璧完整無缺地帶回趙國。」
因此,趙王就派藺相如捧著玉璧西行到秦國去。

秦王坐在章臺上接見相如。相如捧著玉璧獻給秦王。秦王十分高興,把玉璧傳
給身旁的妃嬪和侍從觀賞,侍從都高呼萬歲。相如看出秦王沒有誠意用城償還趙國,
於是走上前說:「這塊玉璧上面有斑點,讓我指給大王看看。」秦王將玉璧交給他,
相如於是拿著玉璧退後幾步站著,靠著柱子,憤怒得頭髮都豎了起來頂著帽子,他
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玉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了所有大臣商議,大家都
說:『秦王很貪心,恃國力強大,用空話來求取玉璧,恐怕是得不到秦國用城來酬
答的。』因此大家議決不要把玉璧交給秦國。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會互相欺
騙,何況是大國呢?況且為了一塊玉璧的緣故而傷害與秦的友好關係,是不可以的。
於是趙王便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玉璧,在朝廷上行了叩拜大禮後才送出國書。為
甚麼要這樣做呢?那是為了尊重你們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啊!現在我到了貴國,
大王只在普通的台觀接見我,禮節十分傲慢;拿到玉璧後,又把它傳給妃嬪看,以
此戲弄我。我看大王沒有誠意用城償還趙國,所以才取回玉璧。大王如果要逼我,那
麼我的頭顱現在就和玉璧一同在柱上撞碎吧!」

相如拿著玉璧,斜視著柱子,想將玉璧撞在柱上。秦王恐怕他撞碎玉璧,就謝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4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罪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這樣做;同時召來主管的官員把地圖放在桌子上,指明從
某處起的十五座城給予趙國。

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是用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給予趙國,趙國實際上是得
不到城的,於是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害怕大王,才不敢不
獻上。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在大王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九
賓大禮,我才敢把玉璧獻上。」秦王估計在這種情況下,始終不可以強行奪取玉璧,
於是答應齋戒五天,並安排相如住在廣成傳裏。

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但必定會背約,不會用城償還趙國,於是派他
的隨從穿上粗布衣服,帶著玉璧從小路逃走,把玉璧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了五天後,便在朝廷上安排了九賓大禮,派人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
上殿。相如到來,對秦王說:「秦國自繆公以來二十多位君主,從沒有一位是堅守盟
約的。我確實恐怕被大王欺騙而辜負了趙國,因此派人拿著玉璧,從小路回到趙國
去了。況且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只要派一個普通的使者到趙國去,趙國便會
立刻把玉璧奉上。現在憑著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又怎敢留著玉
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了大王罪當萬死,請讓我接受烹刑好了。希望大王和
大臣仔細商議一下。」

秦王和大臣互相對望,發出既驚且怒的聲音。侍從當中有的想把相如拉出去受
刑,秦王隨即說:「即使殺了藺相如,始終也得不到玉璧,反而斷絕了秦趙兩國的
友好關係,不如趁這個機會好好對待他,讓他返回趙國。難道趙王會為一塊玉璧而
欺騙秦國嗎?」終於在朝廷上接見了相如,完成接見典禮後便送他回國。

相如回國後,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臣,出使而不致被諸侯(指秦國)羞辱,於
是封他為上大夫。

秦國沒有把城給予趙國,趙國終於也沒有把玉璧給予秦國。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5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課文賞析
《廉頗藺相如列傳》鑒賞(節錄)
陸堅

趙國是秦國的近鄰,時常受到秦國的威脅。廉頗和藺相如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
件下,為了保衛趙國,在軍事和外交上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本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在秦強趙弱的形勢下,趙國由於君臣一致,將相配合,外交上不卑不亢,維護了國
家的尊嚴;軍事上嚴密戒備,保障了國家的安全。

全文由三大段構成,它們分別記了三個有名的故事:「完璧歸趙」、
「澠池之
會」和「廉藺交歡」。

文章從簡介廉、藺二人的身世入手。因為廉頗的事主要在後面,所以極概括
地述了他的戰功之後,筆鋒即轉到藺相如身上去。藺相如本是趙國宦官頭目繆賢
家的門客,一般說趙國外交上的大事根本輪不到他過問。可是趙王和大臣在和氏璧
的去留問題上難住了,大家都沒有主意,在這矛盾尖銳的時刻,繆賢推薦了藺相如。
從繆賢的推薦中,可以看出藺相如不僅具有忠於趙國的思想品質,還具有善於分析
複雜形勢的政治敏感性。這為他取得趙王信任,能勝利完成外交使命提供了條件。 但
這只是矛盾的一個方面。而「完璧歸趙」的故事,主要是在秦國的政治舞台上演出的。
藺相如入秦後,經歷了兩個回合的生死大搏鬥。在第一回合的鬥爭中,藺相如臨機
應變,突出地顯示了他的智謀;在第二回合的鬥爭中,藺相如臨危不懼,突出地顯
示了他的勇氣。趙國跟秦國是平等的國家,藺相如作為趙國的使者,秦王應該以平
等國的禮節接待。藺相如出使秦國是為了秦國要求用十五城交換和氏璧,那麼璧送
到之後,秦國就應該交出十五城。可是自負強大的秦王既不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
得璧之後,又無意交出十五城。藺相如懷著誠意而往,卻遭此侮辱和欺騙。他激於完
璧歸趙的責任感,便急中生智,托辭說璧有斑點,「請指示王」,重新取回了璧。隨
之,「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尖銳地揭露秦王「以空言求璧」的陰謀,並堅定
地表示「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的決心。藺相如的行動和語言,使「無意償趙城」卻又
很想得到璧的秦王只好軟了下來,一反倨傲的態度,藺相如因此而佔了上風。由於
藺相如在第一回合的鬥爭中,以後發制人的戰術戰勝了秦王,從被動轉為主動,所
以在第二回合的鬥爭中,他採用了先發制人的戰術。秦王在齋戒五日後,設「九賓」
的大禮,準備接受和氏璧,而藺相如卻已派人把璧送回趙國。一當秦王發覺受騙,
藺相如即要被殺。這時,首先需要的是臨危不懼的勇氣。為了先發制人,壓倒對方,
藺相如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他一見秦王,就滔滔不絕地慷慨陳辭。先理直氣壯地申
明送璧歸趙的原因:「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再合情合理地
提出建議:「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最後又委婉
懇切地勸告:「唯大王與孰臣孰計議之」。這一席舌戰強敵的議論,辭鋒犀利,氣勢
奪人,弄得秦國君臣「相視而嘻」,被動之至,茫然不知所措。而藺相如終於取得了
「完璧歸趙」的勝利。
——摘自《古文鑒賞辭典》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6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文言選讀《出師表》(節錄)
課文語譯

我本來是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種,只希望在亂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並不
想在諸侯中揚名顯達。先帝不嫌我身份低下,見識鄙陋,不怕委屈,降低自己的身
份,三次到草廬看望我,和我商議當世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激,便答應為他奔走
效勞。後來他在軍事上遇到挫敗,我就在兵敗的時候承擔重任,在危急的關頭接受
任命,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因此臨終時把國家
大事交託給我。

自從接受重任以來,我早晚都在憂慮歎息,恐怕不能把先帝所託付的事情做
好,以致損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在五月時渡過瀘水,深入寸草不生的荒涼地區作
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軍隊裝備也很充足,應當鼓勵和率領全軍,出師北上,平
定中原。我希望竭盡自己低劣的能力,剷除奸詐兇狠的逆賊,興復漢室,重返以前
的首都。這就是我報答先帝而效忠陛下所應盡的職分了。

至於考慮政治上應興應革的措施,以及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
董允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委派我完成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如果我不能完成,就把我治
罪,以報知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人向陛下提出施行德政的建議,那就要責備郭
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以揭示他們的過失。

陛下自己也應該多加考慮,向群臣徵詢治國的好辦法,審察和接納正確合理
的意見,深切地追念先帝臨終前所發的詔書,那我就十分感激陛下的恩德了。

現在我將要遠離陛下,面對著這篇奏表,眼淚不禁掉下來,不知說了些甚麼。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7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課文賞析
《出師表》賞析(節錄)

本文是諸葛亮於建興五年(公元二二七年)出師北伐之前向後主劉禪所上的
奏書。其內容主要是:一、開導後主使之接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修明內
政和興隆蜀漢的建議;二、剖白忠心,表明自己興復漢室的決心。

全文可分四段。

……

第三段,自述身世和經歷,說明出師北伐的重大意義,表示自己的堅定決心。

文章從追述自己當年感恩出世的原因和經過談起,而後回顧「受命」前後的坎
坷以及慘淡經營的歷程。表達的是自己對蜀漢的忠誠和「北定中原」、
「興復漢室」的決
心,心地坦白,情真感人。

第四段,總括說明君臣職責。

文章以「出師」與「興德之言」的「效」與「不效」,再次強調軍政內外職責,同時
要求後主分別加以責成,並勉勵後主也要「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到此,文章以「開
張聖聽」起,以「諮諏」、「察納」收,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結尾三句,雖屬上疏進表的套語,但也飽含著諸葛亮臨行前對後主竭盡忠誠、
鞠躬盡瘁的眷戀不捨的深情。

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是:

一、語言質樸率直,感情真摰。全文六百二十四個字,先後十三次提及「先帝」,
七次提到「陛下」。
「報先帝」、
「忠陛下」思想貫串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
「遺詔」,
處處為後主帝位、威望、聲譽著想,表現出他對蜀漢的忠誠和對劉禪的厚望。全文既
不借助於華麗的詞藻,也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只是老老實實地把心裏要說的暢快寫
出來。但句句又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行文乾淨,浸透著發自肺腑的
忘身許國、忠貞不渝之情。

二、層次清晰,結構嚴謹。文章起筆先概述天下形勢,接著論到西蜀局面,然
後開始進言,提出積極建議。文章以「開張聖聽」起,以「察納雅言」收。中間論執法,
說用人,舉文臣,薦武將,以及自述身世,表明心志,強調出師各層,看去似乎疏
散,實際明勾暗連,結構是十分嚴謹的。

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說:「此文似劉子政,東漢奏議,蔑有逮者。」(大意是:
這篇文章跟西漢擅長寫奏疏的劉向的文筆差不多,東漢人的奏議,都不如這一
篇。)這一評價是公允的。
——摘自《古代詩文名篇選讀》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8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9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文言選讀《伯夷頌》
課文語譯

有獨特操守、不隨流俗的人,只(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正義,(他們)不考慮
別人對自己的褒揚或非議;他們是人中的豪傑,而且堅信自己的理念,是對自己了
解深刻的人。別人否定他,他仍然努力實行(自己的準則)而毫不懷疑(自己的判
斷);(這樣的人)是很少的。一個諸侯國或一州的人否定他,他仍努力實行(自
己的準則)而毫不懷疑(自己的判斷),(這樣的人)大概普天下也只有一個人罷
了。如果整個社會否定他,他仍然能努力實行(自己的準則)而毫不懷疑(自己的
判斷),(這樣的人)千百年才有一個。像伯夷這樣的人,是窮盡天地之闊,縱貫
萬代之久,也見不到的人啊!如此明亮啊,日月與他相比都稱不上光明了,如此崇
高啊,泰山與他相比都稱不上高大了,如此高大啊,天地與他相比都稱不上開闊了!

在殷敗亡、周興起的時候,微子是德行高尚的人,(屢諫紂王不聽),懷抱著
祭器離去了。武王與周公是聖明的人,使天下有德有才的人隨從他們,並會同天下
諸侯一起討伐紂王,(我)不曾聽說過有人非議他們。那伯夷、叔齊,卻獨獨認為
(武王、周公)不應這樣做。殷滅亡之後,天下以周室為宗主,只有他們兩個人把吃
周朝的糧食看作是可恥的事情,直到餓死也無所顧惜。由此可見,(他們)難道有
甚麼個人欲求而這樣做嗎?(他們這樣做是因為)對自己的信念堅定,對自己了解
深刻。

現在社會所說的知識分子,大抵聽到有人稱讚他,就自以為才多德高;大抵
聽到有人詆毀他,就自以為不足,只有他們(伯夷、叔齊)能夠這樣否定聖人(武
王、周公)的所為而肯定自己正確。聖人是萬世的準則,(萬世的人都不會說聖人不
對),我因此說,像伯夷這樣的人,特立獨行、極盡天地之闊、綿延萬代之久也見不
到的啊。即使伯夷一類人萬代不一見,要是沒有了伯夷、叔齊,後代叛逆者就會不斷
出現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0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課文賞析
《伯夷頌》賞析
孫昌武

本篇頌伯夷,是借頌古人以寓意。文章以論為頌,但不是就伯夷的行為發議論,
而僅就伯夷性格的「特立獨行……信道篤而自知明」這一點來加以生發,極力誇讚一
種誓死堅持道義、不顧人之是非的大無畏精神。因為伯夷行為本身的是非本來難以論
定,而其精神境界則是值得讚揚的。從事一切正義事業正需要伯夷的這種精神;韓
愈一生奮鬥也是在努力實踐這種精神。清人劉開說韓愈「其論古,于伯夷有深契」
(《書韓退之〈伯夷頌〉後》,《孟塗文集》卷一),可謂的論。

文題為「頌」,並不像一般讚頌使用韻語,而是全篇作散體議論。韓愈往往根據
表現主題的需要,自由靈活地打通各種文體。這一點也顯示了他的創造力。文章雖短,
但結構極具匠心。議論的中心本是伯夷和叔齊兩個人,但集中到伯夷;評論伯夷,
又提出周公作為襯托。在韓愈的另一些文章如《原道》裏,周公本是聖人之道的承傳
者。本篇則是根據表達主題需要隨宜立議,周公成了伯夷的對立面,但讀起來並不
讓人感到矛盾隔礙。

文章簡潔精練,惜墨如金。特別是開端一個長句,破空而出,拗折頓挫,一氣
直下。
「一家」、「一國一州」、
「舉世非之」、
「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層層遞進,有千
鈞之力,突出了「特立獨行」四個字,逼出「信道篤而自知明」的評價,振聾發聵。接
著提出武王、周公與微子、天下之賢士,從兩個方面與伯夷做對比。這些都是公認的
聖賢,對照之下更有力地凸顯出伯夷的崇高可貴。結尾慨歎當世,舉出「今世之所謂
士者」,兩個「一凡」做提頓,造成排比,把當今士風的墮落揭示無餘。然後照應開端,
重複對伯夷的評價,歸結到「微二子,亂臣賊子接於後世」,強調指出他與叔齊的
人格的偉大意義。如此首尾緊密照應,更凸顯出文章主旨。如此簡短的篇幅,由於結
構、句式的轉換變化,造成搖曳多姿的語氣文情,表達出無限的感慨。
—— 摘自《韓愈詩文選評》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1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文言選讀《遊褒禪山記》
課文語譯

褒禪山,又稱它為華山,唐朝和尚慧褒曾在山腳下建屋居住,而後來又埋葬
在那裏,因此在他死後,人們就把這座山命名為褒禪山。今天被稱為慧空禪院的地
方,就是慧褒和尚的住處和葬地。距離那禪院東面五里,被稱為華陽洞的地方,因
為它位於華山的南面,所以這樣稱呼它。距離華陽洞百多步,有一塊石碑倒在路旁,
上面的文字已經模糊不清,只可以辨認出「花山」二字。如今把「華」字讀成「華而不
實」的「華」,大概是讀音錯了。

洞的下面平坦開闊,有泉水從山巖旁邊湧出,在洞壁上有很多記遊的刻字,
這就是人們稱為前洞的地方。從山路向上走五、六里,有一個幽暗深邃的山洞,走進
洞裏,十分寒冷,問這洞的深度,即使是那些喜歡遊覽的人也沒到過它的盡頭,人
們稱它為後洞。我和四個人舉著火把走進去,進洞愈深,前進愈困難,但看到的景
象愈奇妙。有個怠惰想退出去的人說:「再不出去,火把快要點完了。」於是我們跟他
一起退出。原來我們所到的深度,比起那些愛好遊覽的人所到的,還不到十分之一,
可是看看洞的兩旁,到達那兒並題字的人已經很少。大概洞愈深,到的人就愈少了。
那時,我的體力還能夠前進,火把還足以照明。出來以後,就有人責怪那個主張退
出的人,我也懊悔自己跟著他們一道出來,因而不能盡享遊覽的樂趣。

對於這事我有些感想。古代的人觀察天地、山水、草木、蟲魚、鳥獸等,往往有收
穫,這是由於他們深入思考,無處不細思。那些平坦而且鄰近的地方,遊覽的人很
多;危險而遙遠的地方,則到達的人很少。可是世上奇妙、雄偉、壯麗、怪異、有異尋
常的景觀,總是在既危險又遙遠,人們很少到達的地方。所以,沒有堅強意志的人
不能到達。有堅強的意志,又不隨便停下來,但是體力不夠的人,也不能到達。有堅
強的意志和充沛的體力,又不隨便鬆懈,去到幽深昏暗看不清楚的地方,卻沒有適
當配備輔助,也是不能去到的。要是力量足夠到達目的地但停止不前,在旁人看來
是可笑的,而在自己看來是有遺憾的;假如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還不能到達,那
就可以沒有遺憾了,難道有人還會譏諷你嗎?這是我從這事所想到的!

我又因為那倒在地上的石碑而感歎,因為某些古書已不存在,內容給後世錯
誤傳授而沒有人能指出的,數量之多怎能夠說完!這就是為甚麼做學問的人不能不
對所學深入思考、慎重吸取啊。

同我一起遊覽的四人:廬陵蕭君珪,表字君玉;長樂王回,表字深父;我的
弟弟安國,表字平父;安上,表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王安石本
人)記。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2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課文賞析
《遊褒禪山記》賞析

這是一篇遊記體的議論文,題作《遊褒禪山記》,實則只記述了遊華山洞的經
歷和見聞。進而以遊山洞作比喻,說明了一個人生的經驗,即不論是遊覽,還是從
事某種事業,都要竭盡全力去攀登,才能達到最終的佳境。

文章首段說明褒禪山名稱的來歷和它的地理位置,並著重介紹了山的南面有
個洞,沿旁邊有塊倒在地上的石碑,上面的碑文已經磨損,還有「花山」兩字可以認
出,才知道「華山」原應讀作「花山」,這個經過實地勘查與考證得來的知識,為以下
發表議論作了很自然的鋪墊。

第二段著重在記遊,他們先到前洞,那裏有從旁邊流出的泉水,從題詩題字
可見,到這裏來遊覽的人很多,因為路近而平的緣故;他們又繼續往上走,大約走
了五六里路的地方,有個洞,就是後洞,特點是甚麼呢?作者寫進到洞裏寒冷極了,
用「甚寒」二字形象地寫出洞的幽暗而深遠,這還不夠,作者又詢問洞有多深,才知
道最愛遊覽的人也沒有走到盡頭的,用「不能窮」三字,又形象地寫出洞中前行的困
難和艱險。同時,這些描繪也為下文的議論,作了素材上的準備。接下去是作者與四
位同伴舉著火把走進後洞,愈走愈深,愈深愈難走,愈難走愈能看到奇異的景象。
可是在這時,同伴中有人懶得再往前走,說「不出去,火把快燃完了」。於是,大夥
都跟著這個人出來了,他們到達的地方還不及好遊者所到之處的十分之一,就是走
了這十分之一的深度,洞裏題字的人已經很少了,因為路遠而險的緣故。在這裏作
者估計大概再往裏走,題字的人會更少。這個估計,使作者不由得不聯想到自己,
他出洞時還是有力氣再前進的,火把也還是夠用來照明的。從洞中出來之後,有人
就怪罪那個率先出洞的人,作者也很懊悔跟著出來,沒有能盡興地遊樂。這件事使
作者產生了感想,悟出了道理。

第三段主要就是寫這次出遊的心得的,有這樣幾點:一是夷近之遊眾,險遠
之遊少;二是世上奇景多在險遠之地;三是有志、有力、有助才能到達險遠之地;四
是力足而不能至者,既遭別人譏笑,自己也會懊悔;五是盡志而未能至者,別人不
會譏笑,自己也不會懊悔。這些心得,全是從遊洞說起,卻囊括了人生求索的諸多
經驗,並且帶有深刻的哲理,可以給人以啟迪。作者寫出這樣廣而深的思想收穫,
是與前面所說的「古人之觀……往往有得」相照應。同時說明了他的這些心得的獲得,
也是由於他「思之深」,思考得深入,和「無不在」,時時事事都這樣做的緣故。

第四段與第一段裏提到的「仆碑」相照應,繼續發表議論。作者為碑文模糊,無
法留存而感慨,總算從中了解到「華山」應讀作「花山」,否則後人將以訛傳訛,真實
名稱就無法弄清楚了。由此,作者提出求學的人應當有深入的思考,慎重的吸取的
態度。這個心得實際上是與上文的議論相連貫的,一個人不論做甚麼事,要想獲得
成功,除了要有志,有力,有助,盡志以外,還要做到「深思而慎取」。議論到此,
才算透徹。所以,最後一段,只介紹了四位同遊者的姓名和記遊的時間,以表明文
章的真實性,並非空發議論。

全文佈局謀篇有很深的功力,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前後呼應。在寫法上以生
動的記遊與精深的議論,穿插進行,記遊中產生議論,議論時借喻記遊,產生了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3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好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充分表現出王安石傑出的散文大家的藝術才能。
——摘自《新編中學古詩文鑒賞辭典》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4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文言選讀《滿井遊記》(節錄)
課文語譯

北京一帶寒冷,花朝節之後,冬天留下來的寒氣仍然厲害。冷風時時颳起,颳
起時就飛沙走石。那時人的活動便局限在房子裏面,想出門也不能。每次冒著冷風快
步行走,不上百步,就要返回室內。

二月二十二日,天氣稍為和暖,(我)聯同幾個朋友出東直門。到了滿井,看
見高高的柳樹夾著河堤,田地肥沃,微微溼潤,眼前一片空闊,心情像離開了籠子
的天鵝。這時水面的冰剛融解,水色開始明朗,像魚鱗的波浪紋一層一層,水清澈
見底,湖面亮晶晶的好像新打開匣的鏡子,一股冷光從匣中閃出。山巒被晴雪洗過,
美麗得像拭擦過一樣。鮮明、美麗、明媚的樣子,好像剛洗過面和剛理好髮的美女。柳
葉在要舒展與未舒展之間,柔軟的枝條迎風吹散。麥田裏有好像短馬鬃毛的苗,約
有一寸長。遊人雖還未多,但汲取泉水煮茶的,拿著酒杯唱歌的,穿著紅裝騎驢的,
亦時時見到。風力雖然仍強,但是徒步行走就使人出汗,溼透脊背。所有在沙灘上曬
太陽的鳥兒,在水裏吸著水波的魚兒,都悠閑自得,好像在牠們的羽毛和鱗鰭之間
都洋溢著喜氣。這時我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只是住在城裏的人不知道
這情形罷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5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課文賞析
《滿井遊記》賞析

袁宏道是晚明時期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學主張是「獨抒性靈,不拘格
套」,這篇遊記便是一篇清新優美的抒情散文,實踐了他的這個理論。

文章先從反面寫燕地無春,花朝節後還常颳大風,飛沙走石,使人無法外出,
可是作者總是渴望外出,但「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寫景真實,抒情也真實;
樸素自然,毫無滯礙。

緊接著第二段是這篇遊記的正文。作者隨筆直書,先寫出遊的時間、天氣、同伴、
地點和路線,使讀者可以跟上他們的腳步,一同到滿井去。繼寫一路見到的景象,
描繪得形象、生動,都閃耀著作者異常喜悅的情感。這一天的天氣是晴和的,幾個朋
友相邀同遊滿井,確實是一件很暢快的事。作者看到那堤岸兩旁高高的柳樹,那肥
沃而溼潤的土壤,那遼闊無垠的大地,真像脫籠的鳥兒一樣的自由愉快,特別是與
首段「局促一室之內」的情景相比,作者愜意自在的心情躍然紙上。作者抓取了初春
最典型常見的景象來寫春色,樸素自然:那開始解凍的冰,那發亮耀眼的水波,那
一層層漾起的波紋,那清澈可見的水底,那清涼的、亮晶晶的水光,就像新打開的
鏡匣裏照出的。描寫初解凍的春水,如此細膩,可以看出作者對客觀事物觀察的細
微。再看寫山,出手不凡,那山竟是晴雪洗過的,鮮明美好,就像美女剛剛梳洗打
扮過一樣。擬人化的比喻,更突出了春山鮮亮姣美、富有生機的形象。樹呢?作者寫
了水邊的垂柳,那柳條上的嫩芽已經快抽葉子了,被風吹得東一縷西一縷地分散著。
遊人呢?有的汲井中之水煮茶,有的拿著酒杯唱歌,也有穿著鮮豔、束妝俏麗的女
子騎著驢來的。作者和同伴們呢?徒步行走,雖然風還很大,卻也走得汗流浹背了。
這裏,作者沒有明白地寫他們出遊的愉快,卻透過描寫景物顯現出來。你看,那在
沙灘上曬太陽的鳥兒,那在水面吸著水波的魚兒,多麼悠閑自得,好像牠們的羽毛
和鱗鰭裏都洋溢著喜氣。那麼,作者的徒步而行,汗流浹背,不也同樣躍動著對春
天的欣喜麼!在這一段的最後,作者發表了一點議論,他說: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
未嘗沒有春天,只是住在城裏的人不知道罷了。

全文揮灑自如,情景抒情,情景相生,都是他自己的見聞和體驗,都是從客
觀的實景和胸中的真情流出的文字,所以讀來有身臨其境、如見其人之感,這主要
是由於作者堅持文學不擬古,不摹仿,寫真實,表真情而達到的藝術效果。
——摘自《新編中學古詩文鑒賞辭典》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6 文言導賞‧課文語譯及參考資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