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單元日常課業 2 節 滿分︰50 分

單元六 散文欣賞
姓名︰ 班別︰ 日期︰ 得分︰ /5=
/ 10

評核重點

閱讀︰鑒賞散文作品,體會旅居異地中國人的感情。
寫作︰聆聽歌曲,掌握歌詞內容及歌者感受。
聆聽︰綜合運用小組討論的技巧:表達、應對、溝通能力。

1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一個小的大學裏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
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
藤爬滿了一幢一幢的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
聲音。像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花圃有兩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樹叢
裏,還有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全是從中國來的吧。
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的想起北平公園裏的花花朵朵,與這些簡直
沒有兩樣;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童年時的情感再回憶起來。不知為甚麼,
我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在這裏。它們的背景應該是來今雨軒,應該是諧園
趣,應該是宮殿階台,或亭閣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
感情也落了。淚,不知為甚麼流下來。
十幾歲,就在外面飄流,淚從來也未這樣不知不覺的流過。在異鄉見
過與家鄉完全相異的事物,也見過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
從未因異鄉事物而想到過家。到渭水濱,那水,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我
只感到新奇,並不感覺陌生。到咸陽城,那城,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我
只感覺它古老,並不感覺傷感。我曾在秦嶺揀過與香山上同樣紅的楓葉;我
也曾在蜀中看到與太廟中同樣老的古松,我並未因而想起過家。雖然那些時
候,我窮苦得像個乞丐,但胸中卻總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勵的精神。我曾驕傲
的說過自己:「我,到處可以為家。」
然而,自至美國,情感突然變了。在夜裏的夢中,常常是家裏的小屋
在風雨中坍塌了,或是母親的頭髮一根一根的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
是不愛看與故鄉不同的東西,而又不敢看與故鄉相同的東西。我這時才恍然
悟到,我所謂的到處可以為家,是因為蠶未離開那片桑葉,等到離開國土
一步,即到處均不可以為家了。
美國有本很著名的小說,裏面穿插著一個中國人。這個中國人是生在
美國的,然而長大之後,他卻留著辮子,說不通的英語,其實他英語說得
非常好。有一次,一不小心,將英文很流利的說出來,美國人自然因此知道
他是生在美國的,問他,為甚麼偏要裝成中國人呢。
他說:「我曾經剪過辮子,穿起西裝,說著流利的英語;然而,我依
然不能與你們混合,你們拿另一種眼光看我,我感覺苦痛……」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
這時候才憶起,家鄉土地之芬芳,與故土花草的豔麗。我曾記得,八歲時肩
起小鐮刀跟著叔父下地去割金黃的麥穗,而今這童年的彩色版畫,成了我
一生中不朽的繪圖。
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在山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1 單元六.日常課業


萬壑中,有竹籬茅舍,才顯得詩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
才顯得純樸可愛。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
詠的詩歌,是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肅墓廬,把它點綴美麗了。
古人說:人生如萍,在水上亂流。那是因為古人未出國門,沒有感覺
離國之苦,萍總還有水流可藉;以我看,人生如絮,飄零在此萬紫千紅的
春天。
宋朝畫家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
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土,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
折磨,即形枯萎了。
我十幾歲,即無家可歸,並未覺其苦,十幾年後,祖國已破,卻深覺
出個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該
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
──陳之藩《失根的蘭花》

(1) 你認為余光中在《黃河一掬》中所流露出對祖國的感情,跟陳之藩在這
篇文章裏所流露的對祖國的感情比較,誰的較為深刻?試抒己見。
﹙10 分﹚

(2) 試找一首以寫國家民族為主題的歌詞,然後回答下列問題。﹙建議歌詞:
王力宏《龍的傳人》﹚
1 試據歌詞,指出歌者對自己的國家有何感受?﹙5 分﹚

2 試據歌詞,指出歌者和陳之藩的遭遇或感受有何異同?﹙5 分﹚

3 試談談你聽過這首民族歌曲後的感受。﹙5 分﹚

2 有指香港人民族意識薄弱、愛國熱誠不足。假設你們是學校公民教育推
廣小組的成員,試跟小組成員分享你們對祖國的觀感、對自己中國人身份的
看法,並探討提升香港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誠的具體可行方法。﹙5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2 單元六.日常課業


教師資料
題1•參考答案

(1) 我認為余光中在《黃河一掬》中所流露對祖國的感情,較陳之藩在《失根的蘭
花》中所流露對祖國的感情更為深刻。余光中藉他手觸黃河而生的種種聯想,
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情,具體生動,感染力強,令人印象深刻;而陳之藩
藉旅居異地的「不安心」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感情,但作者交代這種「不安
心」的失落時不夠具體深入,故文章表達的感情未及《黃河一掬》一文那樣深
刻。﹙10分﹚
(2) 1、2及3題,同學可隨意作答,言之成理即可。﹙5分、5分、5分﹚

題1•參考論點
1 推廣民族歌曲:例如舉行民族歌曲歌唱比賽。
2 舉行推廣中國文化的活動,例如舉辦中國文化周、組織參觀有關展覽活動等。
3 組織國內文化交流活動。
4 於典禮中唱國歌、舉行升國旗儀式。
5 邀請嘉賓主講周會,灌輸正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觀念,教導學生正面認識
祖國的發展。
6 藉中國歷史科的教學/舉行講座/舉辦展覽等引導學生深入認識中國近代史,
讓學生深切體會民族的苦難,培養學生對祖國富強的承擔。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3 單元六.日常課業


題 2‧小組討論水平參照評估量表
姓名︰ 班別︰ 日期︰
題目:有指香港人民族意識薄弱、愛國熱誠不足。假設你們是學校公民教育推廣小組的成員,試跟小組成員分享你們對祖國的觀感、對自己中國人身份的
看法,並探討提升香港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誠的具體可行方法。﹙25 分﹚
評估項 學生表現 所屬
給分
目 第 5等 第 4等 第 3等 第 2等 第 1等 等外 等級
內容  能清晰明確地提出自  能清晰明確地提出自  能正確提出自己對祖  有提出自己對祖國的  未能提出自己對祖國  所言與題旨無關。
40% 己對祖國的觀感,並能深 己對祖國的觀感,並能解 國的觀感,並能解釋說明。觀感,但較含糊。 的觀感。  資料錯誤,見解荒謬。
入解釋說明。 釋說明。  能表達對自己中國人  有表達對自己中國人  未能表達對自己中國  沒有提出提升同學民
 能清晰地表達對自己  能清晰地表達對自己 身份的看法,並提出論據。身份的看法。 人身份的看法。 族意識、愛國熱誠的方法。
中國人身份的看法,並提 中國人身份的看法,並提  能針對「如何提升同  有提出「如何提升同  只稍微提出「如何提  絕少發言。
出具說服力的論據。 出論據。 學的民族意識、愛國熱誠」 學的民族意識、愛國熱誠」 升同學的民族意識、愛國
 準確地針對「如何提  能針對「如何提升同 構思可行方法。 的方法,大致可行。 熱誠」的方法,且可行性
升同學的民族意識、愛國 學的民族意識、愛國熱誠」 甚低。
熱誠」構思具體可行的方 構思具體可行的方法。  甚少發言。
法。
35 - 40 分 26 – 34 分 19 – 25 分 11 – 18 分 2 – 10 分 0-1分 /40分
口語表  充分闡述論點。  有闡述論點。  回應別人發言,銜接  尚能回應別人的發言。 粗略回應別人發言。  不理會別人的發言。
達  準確回應別人發言、  準確回應別人發言、 話題。  說話基本達意。  有時辭不達意。  語言不規範,用語粗
30% 妥善銜接話題,並能適當 妥善銜接話題。  用語大致得當,語調  表達時有失當。 鄙。
引導。  用語確切,語調自然。 基本自然。
 用語豐富、確切得體,
語調自然。
26 - 30 分 20 – 25 分 14 - 19 分 8 - 13 分 2-7分 0–1分 /30分
結構  說話條理分明。  說話條理分明。  說話有條理。  說話尚算完整。  表達較零碎。  無句、語段。
20%  言詞散亂。
17 - 20 分 13 – 16 分 9 – 12 分 5-8分 1–4分 0分 /20分
儀容態  積極發言。  積極發言。  討論時投入。  能參與討論,見基本  壟斷發言,不尊重他  態度粗鄙。
度  保持風度,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儀態大方。 保持禮貌。 禮貌。或; 人。  不尊重別人。
10% 表現自信、儀態大方。  發言較少,未算積極。 儀態欠佳。
9 - 10 分 7-8分 5-6分 3-4分 1-2分 0分 /10分
總分與整體表現等級建議︰第 5 等︰23-25、第 4 等︰18-22、第 3 等︰13-17、第 2 等︰8-12、第 1 等︰3-7、等外︰0-2 總分︰ ÷ 4 = ╴ 等級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5 4 單元六.日常課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