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6

1.数的起源:记数

数的概念的形成可能与火的使用一样古老,大约发生于 30 万年以前,它对于人

类文明的意义也绝不亚于火的使用。大约距今 5000 年左右,人类历史上开始先

后出现一些不同的书写记数方法,随之逐步形成各种较为成熟的记数系统。
2.《周髀算经》

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成书约在公元前 2 世纪的西汉时期,但其中涉

及的数学、天文知识可以远溯至公元前 11 世纪的西周年间。
3.论证数学的开端

在论证数学的方向上,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 Thales of Miletus , 约 625BC—


547BC)迈出了第一步,但人们还是倾向于将论证数学的成长归功于毕达哥拉

斯以及他所创建的学派。该学派的信仰是“万物皆数”,并由于无理数的发现导
致了数学上的第一次危机。

毕达 哥拉斯

(Pythagoras of Samos , 约 569 BC — 约 475 BC)


4.《几何原本》
由古希腊论证几何学的集大成者、亚历山大学派的奠基人欧几里得编纂的《几何

原本》对当时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全书共分 13 卷,包括 5

条公理、5 条公设、119 个定义和 465 条命题,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演绎数

学的公理化体系,被誉为西方科学的“圣经”。
欧几里得

(Euclid of Alexandria, 约 325 BC — 约 265 BC)

5.球的面积、体积公式
被誉为“数学之神”的数学家阿基米德著作极为丰富,主要探讨面积和体积计
算的相关问题,得到了球的面积、体积公式。他所使用的穷竭法和平衡法的完美
结合,体现了微积分的早期萌芽,展示了巨大的创造力、巧妙的计算技能和严谨
的证明思想。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of Syracuse , 287 BC —212 BC)


6.《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数学最重要的典籍,成书于公元前 1 世纪,但其中有些数学内容可追

溯到周代。这部从先秦至西汉中期经过众多学者编纂、修改而成的数学著作,在
算术、代数、几何领域均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
7.割圆术

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割圆术,并作为计算圆的周长、面积
和圆周率的基础,在中算史上首次建立起了推算圆周率的可靠理论。
刘徽(约 220—约 280)

8.代数学
阿拉伯人首先确定了独立的代数学科,提出了代数方程的一般性解法。阿拉伯数
学家花拉子米是这一工作的先驱。其著作《还原与对消的科学》( hisab al-jabr

wa'l-muqabala)所处理的线性方程组与二次方程的代数方法,为代数学的新发

展开拓了道路。

花拉子米
(Al-Khwarizmi 约 790 – 约 840)

9.数学符号系统化
经历中世纪漫漫长夜,欧洲人在数学上的推进是从代数学开始的,它是文艺复
兴时期成果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领域,拉开了近代数学的序幕。这主要包括三
次、四次方程求解与符号代数的引进两方面。数学符号系统化首先归功于法国数
学家韦达,其符号体系的引入导致了代数性质上的重大变革。

韦达

(F. Vieta,1540-1603)
10. 近代射影几何
由于绘画、制图的刺激而导致的富有文艺复兴特色的学科——透视学的兴起催生

了射影几何的诞生。意大利人布努雷契(F. Brunelleschi,1377-1446)是第一个认

真研究透视法并试图运用几何方法进行绘画的艺术家。对于透视法所产生的问题
从数学上直接给与解答的第一人是法国数学家德沙格。

德沙格

(Girard Desargues, 1591 - 1661)


11.解析几何的诞生
作为变量数学的第一个里程碑,解析几何的发明归功于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和费

马 (P. de Fermat, 1601—1665)。1637 年笛卡尔发表了著名的著作《方法论》,

解析几何的发明就包含在内;其基本思想是在平面上引入“坐标”,使得平面
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一一对应,于是几何问题便可归结为代数问题,反过
来又可通过对代数问题的研究发现新的几何结果。
笛卡儿
(R.Descartes, 1596—1650)

12.微积分的创立
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微积分最终由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以及德国著

名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 1646—1716)独立发现。尤其是牛顿的著作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从三条基本的力学定律出发,运用微积分工具严格推
导证明了包括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在内的一系列结论,被爱因斯坦称赞为“无
比辉煌的演绎成就”。

牛顿
(Isaac Newton, 1643 — 1727)

13.图论

1736 年,欧拉在圣彼得堡科学院发表了图论史上第一篇重要文献,圆满地解决
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欧拉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图论研究的开始,同时也为拓

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初等的例子;而后来出现的“四色定理”在 1976 年被数

学家宣布用计算机证明之后更是引起了众多的关注与争议。

欧拉

(Leonard Euler, 1707-1783)

14.代数方程的可解性
当拉格朗日宣称“不可能用根式解四次以上方程”后的半个世纪,其猜想终于

在 1824 年由挪威数学家阿贝尔(Abel, 1802 – 1829)完全证实。而法国天才数学

家伽罗华更是利用置换群的思想,彻底解决了代数方程的可解性问题。

伽罗华

(Evariste Galois, 1811 - 1832)


15.代数数论

1801 年高斯发表《算术研究》,数论作为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而得到了系

统的发展;其中他的“复整数理论”正是代数数论的开端,之后德国数学家库

默尔( E. E. Kummer , 1810-1893 )引进了一种新的代数数推广了高斯的复整数

理论,对代数数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斯
(C. F. Gauss , 1777-1855)
16.非欧几何的诞生、几何学的统一

在经历了对此有深刻理解但秘而不宣的高斯以及波约( J.Bolyai, 1802-1860)的

巨大努力但最终放弃发表之后,非欧几何的基本思想最终由俄国数学家罗巴切
夫斯基系统阐述,引起了数学史上几何学的巨大变革。而德国著名数学家克莱因

( Felix Klein, 1849-1925 )以及希尔伯特 (David Hilbert , 1862-1943) 则分别从变

换群的角度(1872 年)和形式公理化的方法( 1899 年)提出了统一几何学的思

想。
罗巴切夫斯基

(Nikolai Ivanovich Lobachevsky, 1792 - 1856)

17.分析的严格化

被誉为“分析现代之父”的德国著名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利用“    ”语言和
一致收敛的概念对分析的严格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后经过德国数学家戴德金
( Richard Dedekind, 1831 - 1916 )和康托尔( George Cantor, 1845 - 1918 )的努

力,实数的定义及其完备化最终得以确立。

魏尔斯特拉斯

(Karl Theodor Wilhelm Weierstrass, 1815 – 1897)


18.解析数论
解析数论作为有意识地使用分析方法研究数论问题的一门分支是从德国数学家

狄利克雷(P. G. Dirichlet, 1805-1859)开始,而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则是

关于素数分布问题的研究。后来,德国数学家黎曼引出了黎曼 ζ 函数的概念,开
创了解析数论的新时期。黎曼 ζ 函数的零点问题即为后来著名的黎曼猜想。

黎曼
(Georg Riemann,1826 - 1866)
19.数学物理与微分方程

1822 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发表了《热的解析理论》,拉开了 19 世纪偏微分方程

发展的序幕。这一领域的另一重要发展则是围绕位势方程(即拉普拉斯方程)进

行的,代表人物为英国数学家格林(G. Green, 1793-1841)。19 世纪后半叶,常

微分方程理论也再度活跃,在解析理论和定性理论方面得到发展。
傅里叶

(Joseph Fourier, 1768 – 1830)

20.《数学问题》

1900 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

著名讲演,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 23 个

最重要的数学问题,揭开了 20 世纪数学的序幕,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大卫﹒希尔伯特

(David Hilbert, 1862 – 1943)

21.数学基础

1901 年,英国数学家罗素以一个简单明了的集合悖论引起了关于数学基础的新

争论,形成了 20 世纪数学研究的一大主题;其中最著名则是逻辑学家家哥德尔
(Kurt Gödel, 1906-1978) 所提出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罗素

(Bertrand Russell, 1872 – 1970)

22.拓扑学、庞加莱猜想

任何一个二维连通闭曲面都与二维球面同胚,1904 年庞加莱猜测对于三维情形
应有同样的事实成立,即“任何一个单连通紧致三维流形都与三维球面同胚。”
这个被誉为“最后一位数学全才”所提出的猜想,最关键的证明由俄罗斯传奇

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Grisha Perelman) 给出(基于在 Ricci 流方面的贡献

他被 2006 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授予菲尔兹奖)。

庞加莱

(Henri Poincaré, 1854 – 1912)


23.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集合论的观点在 20 世纪初首先引起了积分学的变革。1902 年,法国数学家勒贝

格(Henri Lebesgue, 1875-1941)利用以集合论为基础的“测度”概念建立了“

勒贝格积分”。同一时期,法国数学家弗雷歇(M.Frechet, 1878-1973)在将普通的

微积分演算推广到函数空间作出大量先驱性工作,连同后来建立巴拿赫空间的
线性算子理论的波兰数学家巴拿赫,一起成为现代泛函分析的奠基人。
巴拿赫
(S.Banach, 1892-1945)

24.抽象代数

1921 年诺特发表《环中的理想论》,一般被看作是现代抽象代数的开端。诺特用

公理化方法发展了一般理想论,奠定了抽象交换环理沦的基础,成为抽象交换
代数的典范。诺特的另一重大贡献则是以新的统一的纯粹概念的方式,逐步地建
立了非交换代数及其表示理论。
诺特

(Emmy Noether, 1882-1935)

25.概率论的公理化
起源于博弈问题的概率论作为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的奠基人是雅科布﹒伯努利

(Jakob Bernoulli,1654-1705)。19 世纪后期极限理论的发展成为概率论研究的


中心课题,俄国数学家切比雪夫( П. Л. Чебышёв, 1821-1894)作出重要贡献。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起,前苏联数学家柯尔莫戈罗夫开始从测度论的途径探讨整

个概率理论的严格表述,并于 1933 年发表了经典性著作《概率论基础》,为概率

论建立了严格的公理化体系。

柯尔莫戈罗夫

(А.Н.Колмогоров, 1903-1987)
26.多复变函数论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由于综合运用拓扑学、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论以及抽象代

数等领域的概念与方法,多复变函数论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在

1953 年建立了多个复变函数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理论,并揭示了其与微分几何 、

群表示论、微分方程、群上调和分析等领域的深刻联系,形成了中国数学家在多
复变函数论研究方面的特色。

华罗庚

(Loo-Keng Hua, 1910-1985)


27.整体微分几何

整体微积几何的奠基性工作来自于美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对高斯 -博内公式的内

蕴证明; 这种内蕴证明打开了纤维丛及其示性类进入微分几何的大门,几乎主导

了 20 世纪后半叶微分几何的发展。
陈省身

(Shiing-shen Chern, 1911 – 2004)

28.代数几何
概形的概念不仅统一了代数几何本身的各种理论与结果,还把代数几何与代数

数论的研究统一到共同的语言下即“算术代数几何”。1994 年,经过 8 年奋战的

英国数学家怀尔斯终于揭开了迷惑世间 358 年的难题而使得费马大定理名副其

实。

怀尔斯

(Andrew John Wiles, 1953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