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馬英九、蕭萬長文化政策

http://www.ma19.net/

基本理念

唯有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國力,台灣才能以小博大,才能永續經營。

文化是台灣的關鍵實力。儘管全球競爭激烈,加以國際處境艱難,台灣的教育水
準、人民素質、公民社會、藝文創新,明顯地領先於華人世界,是台灣最大資產。

以文化治國,對內可以激發創意,厚培產業,對外可以穿越政治圍籬,開啟對
話交流,創造台灣新形象。

利用台灣已有的整體素質優勢,把文化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最高地位,以文化
思維浸潤並整合國防、外交、經濟、產業、環保、教育等等,將傳統的國際經濟競爭
態勢轉變為文化總體競爭。同時以文化為價值核心推動自然旅遊及人文觀光,使
台灣成為亞洲觀光重鎮。

以文化作為 21 世紀的策略領航,以文化的「軟力量」深耕台灣,走入國際。

政策綱領

一、以文化作為 21 世紀首要發展戰略:文化優先,文化領政,文化總

文化提升為國家發展的首要戰略。

將文化置於國家政策的戰略位置。二十一世紀的全球競爭是「內容」的競爭,創意、
知識、價值和標準的建制、人民素質以及文化獨特性等,已經成為國家競爭力的
核心元素。因此施政必須以文化優先,行政必須以文化統合,戰略必須以文化主
導;總統就是文化總統。

文化是公民社會的黏合劑。
以開闊、包容、尊重的精神弭平政治紛爭,重建社會互重及誠信的核心價值,公
平共享資源,合力推動願景。

二、以觀光作為領航旗艦產業:高科技眼光,大文化內涵,開放務實政

扶植觀光作為國家重點策略產業。

如同過去重點培植高科技,觀光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策略領航」產業。以科技的科
學技術研究環境保護及永續經營;以文化的深度內涵串連觀光行程的點線面;
以開放務實的政策引進國際投資,廣納大陸旅遊,開拓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三、厚植台灣文化,開啟國際市場:鼓勵原創,提升品質,加入國際市

厚植多元台灣,全面與國際接軌,強化文創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區域特色和族群文化必須加厚底蘊,深耕基礎,配合國際行銷手段,成為國家
競爭力的一環。

原住民的傳統部落文化必須全力扶植,使其生生不息。閩南語言鼓勵精緻提升,
原創蓬勃。高雄、台中、基隆等地發展港都文化,金馬澎湖發展歷史及自然特色。

四、以文化創造「和平紅利」:以藝文、思想、公民社會價值發揮燈塔效應

對峙消耗國力,打擊經濟。台灣必須以文化搭橋,創造和平紅利。

政治問題可以暫置一旁,從文化、學術、思想、歷史以及學生交流交換開始,逐步
培養兩岸人民互信互重基礎。台灣輸出公民社會經驗與價值,誠摯協助促進中國
大陸的社會進步,以互信互利維護台海和平。

五、以文化突圍,創造台灣新形象:用「文化外交」補強「傳統外交」,多
元經營實質關係,重開國際友邦

不靠新台幣,靠文化也能走遍天下。

台灣不能繼續以「麻煩製造者」的政治形象面對國際,而必須努力經營「文化輸出
者」的印象。外交思維和手法必須全盤翻轉,以文化交流為主軸,接觸歐洲,經
營東南亞,深入韓國及日本;多元而務實的文化接觸,是突破政治敵意封鎖的
創意戰術。

具體主張

以文化作為 21 世紀首要發展競爭戰略

一、成立「文化諮議小組」,召開年度「總統文化論壇」

-「文化諮議小組」由行政院長召集,遴聘文化界及學者專家為成員,就文化如
何融入政府行政提出建言,以為國政規劃之依據。

-「總統文化論壇」每年由總統召開,整合政府相關部會,並邀集民間藝文界及
觀光界學者專家、外國駐台代表等,廣納民意,確保文化進入國家政策所有層面,
得到落實。

二、一年內成立「文化觀光部」並完成「文化創意產業法」立法

-提高文化主管機構的行政位階。將文化觀光提升到國家戰略地位,使文化理念
徹底融入國政藍圖。

-一年內完成「文創法」立法。全面改善創意產業環境及產業結構,針對創作、市
場、流通、創投及賦稅條件等等,全盤翻新。

三、四年內將文化預算從 1.3%提高至總預算的4%

把文化當作國家基礎建設,需大破大立之措施。文化是國家重大投資,既是民族
生命力的傳承,也是國力的培育,更是產業的策略經營。

文建會升格至文觀部,結合觀光,預算應由目前之 0.38%提高到3%。總文化預
算提高到4%。

四、開大門,走大路,吸納全球文化人才

全面擴大吸引人才,重新檢視移民政策以及留學生及僑生政策,重新制訂產業
吸引人才條例,開最大的國門,創最大的誘因,納引最多的人才,尤其重點吸
收大陸優異人士以及東南亞華人,以厚植國力。
以觀光作為領航旗艦產業

五、設置「觀光發展基金」

提撥 300 億成立觀光發展基金,協助地方發展文化及景觀特色,改善公共設施。
輔導並鼓勵民間研發具文化深度、生態永續、品質達國際水準的旅遊條件。

六、天空開放,海岸解嚴,還港於民,國土加值

-重新審視法令,國內領空容許輕航機、熱氣球、滑翔翼等多元休閒,增加台灣
觀光能力。國外領空,則兩岸直航可以藉由國際航線的轉接,使台灣成為東亞樞
紐,同時帶來國際觀光資源。

-海岸解嚴,可以引進國際投資,在環境評估許可前提下,打造國際級渡假黃
金海岸。有潛力的海港必須轉型為多元休閒漁港或國際油輪停泊港,創造港都文
化特質。

七、多元開拓觀光市場,中國大陸、亞太、歐美市場三頭並進

除了逐步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之外,全力加強開拓亞太及歐美市場。對內耕耘深
度文化旅遊,大幅提昇基礎設施,對外以全面文化及藝術交流為火車頭,帶動
觀光。

八、全力推動醫療觀光

台灣擁有高品質醫療服務、相對低廉的醫療成本,以及豐富觀光資源,在華人市
場更有語言優勢,發展醫療觀光極具潛力。預估 2009 年產值可達 180 億元,並且
帶動 105.6 億元新增直接投資,創造 3 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及 20 萬相關就業人
口。

厚植台灣文化,開啟國際市場

九、成立「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提升本土藝術,結合最新科技,融
入國際市場。

-循台灣發展高科技產業模式,成立「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扶植文化產業的
創投、研發、品牌建立及國際流通,刺激原創能力,建立國際品牌,對內結合觀
光產業通路,對外加強國際競爭力。
-本土藝術,譬如歌仔戲、布袋戲、南北管等傳統藝術,透過重點輔助以及專業
科研,有機會提升為國家創意資產,且行銷國際,如同日本行銷「三國演義」電
腦遊戲或美國好萊塢發行「花木蘭」動畫。

十、設置「台灣電影中心」

-循英國電影中心模式,附設國家電影院等,全力推動台灣的電影產業,從人
才培育、創作提升、產業結構、到國際行銷,一條龍作業。

-電影藝術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內容,使國民自幼即接受電影藝術薰陶,為台灣
電影培養創作者及欣賞者,從根處培植國片。

十一、重點培育本土文化優勢,成立「公共電視閩南語製作中心」及專屬
頻道

全球約有 4900 萬閩南語人口。閩南語是最優美的古漢語之一,也是台灣的重大


文化優勢。結合原有資源,全力提升閩南語的深度創作,以政策獎勵閩南語的優
質影視製作。設置專業閩南語專屬頻道,系統化典藏並推廣閩南語文化,使台灣
成為全球優質閩南語文化的輸出中心。

以文化創造「和平紅利」

十二、促進台灣價值輸出,全面開放兩岸文化交流

透過協商,促成兩岸媒體相互駐點採訪正常化,支持各級學校與大陸學校交換
交流;鼓勵民間基金會深入大陸,在大陸設點推動公益,或扶貧濟弱,或講學
啟蒙、或培育人才、激發創意,擴大兩岸接觸面,做一個「價值的輸出國」。

十三、發起華人世界的「台灣獎」

「諾貝爾獎」使小國瑞典成為舉足輕重的價值大國。
「蕞爾」台灣以其不同於中國大
陸的海洋特質及開放精神,以高度專業之評審制度及數字可觀之獎金發起華人
世界的「台灣獎」,促進華人世界的價值交流,跨越區域之間的隔閡與敵意,是
台灣對華人世界最可能落實的貢獻。

十四、促成華人世界合作編纂「二十一世紀華文大辭典」
華人世界雖同文,但語言及文化意涵差異頗大。「大辭典」的共同編纂,以正體字
及簡體字雙版進行,除本身具學術及實用價值外,更可透過此文化平台,讓華
人世界超越政治的紛爭,進入理性、深度、持久的溝通,是台灣發揮「槓桿」效用
最可著力之處。

以文化突圍,創造台灣新形象

十五、以文化為大使,創設「文化外交基金」

-整合原有資源,提撥 50 億成立文化外交基金。透過文化外交基金積極參與國
際文化組織及國際藝術活動;設置獎學金,鼓勵國際學生來台灣學習語言;支
持漢學家來台灣研究;吸引外國導演來台灣拍片、作家來台灣寫作等等,與世界
對話。

-由文觀部在各使館/代表處設置專職文化參事,全力推動國際文化交流。駐外
使館以文化為核心任務之一。

-強化「陽光南方政策」。重視東南亞,倍增東南亞來台留學生人數,透過觀光、
留學、文化交流政策,重點吸引東南亞華人前來台灣留學、旅遊、投資、創業,使
台灣成為東南亞華人的文化「故鄉」,同時將文化轉化為經濟產業的力量。

十六、設置境外「台灣書院」,以文化交心

台灣是華人文化重鎮,舉凡儒教、佛學、禪宗、文學、建築、工藝、傳統民俗等,均
得到較其他華文地區較為完整的保存與發揚。有系統地與歐美國家社區合 作設
置「台灣書院」,開設哲學、文學、藝術等相關課程,推動「台灣學」,不僅可以拓
展文化市場,更可以改變台灣的國際形象。兩岸關係和緩後,台灣書院亦可 駐
北京、上海、廣州各點,促進大陸與台灣的深度交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