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郑大硕士《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课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机理
及其检测加固技术

学生姓名:刘清霞

指导老师:朱海堂 教授

所在院系:环境与水利学院

二 00 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机理及其检测加固技

摘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混凝土结构常见的损坏机理、
检测与加固方法以及较新颖的工程加固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加固

1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

混凝土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素混凝土结构的总称,
也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中先了解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是有益的。
混凝土是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程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
是它的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区通常都要配置抗拉强度较高
的钢筋。因而混凝土结构的损坏,即包含了混凝土的风化和腐蚀,又包含了钢筋
的锈蚀等方面的损坏。

1.1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随着建筑物老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目前已成为一
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在美国,仅桥面板和支撑结构的腐蚀破坏估计每年损失
1.65~5.00 亿美元。在南非,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使用不到 15 年就出现开裂和
剥落,只有预期寿命的几分之一,为此要付出昂贵的修理费用。我国近年来的工
程调查也表明,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的情况也非常严重,以致不得不花费大量
的经费对结构进行维修和加固。因此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问题已引起国内的重视,
目前正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程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受力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规定了混凝土保护
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具有防止钢筋锈蚀的保护作用,这是因为混凝土中
水化产物的碱性很高,PH 值为 12~13,在这种高碱性的环境中,钢筋表面形成

2
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处于钝化的状态,从而防止了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但是,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即使处于正常的使用阶段,在受拉区
的混凝土结构仍然会出现裂缝,在潮湿的环境中,钢筋会出现严重的锈蚀,随
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氧化生成疏松的、易剥落的沉积物---铁锈,铁锈体积膨胀,
可把钢筋保护层胀开,而使钢筋外露,结构进一步破坏。
钢筋混凝土腐蚀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l)混凝土的老化失效导致结构破坏;
有关这方面的课题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导致整个结构
的破坏。钢筋腐蚀是影响结构物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引起结构破坏的例子
在实际工程中屡见不鲜。钢筋表面生成铁锈,体积增加约 2.5 倍,混凝土中的钢
筋锈蚀到一定程度,由于钢筋产生的体积膨胀力足以使保护层混凝土开裂,给
侵蚀性物质的进入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造成钢筋锈蚀的进一步加剧。钢筋锈
蚀不但破坏了表面混凝土结构,而且由于钢筋截面减小,使混凝土结构的承载
力与设计功能不断削弱,最终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破坏。

1.2 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与大气中的 CO2 接触时,其中水化物可以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盐而降


低混凝土的原始碱度。这种作用称为混凝土的碳酸盐化,简称碳化。可用方程式
表示: Ca(OH)2+CO2---CaCO3+H2O。同时碳化作用又会导致混凝土粉化,使之失
效。
混凝土的碳化是伴随着 CO2 气体向混凝土内部扩散,溶解于混凝土孔隙内的
水,再与各水化产物发生碳化反应这样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所以,混凝土
的碳化速度取决于 CO2 气体的扩散速度及 CO2 与混凝土成分的反应性,而 CO2
气体的扩散速度又受混凝土本身的组织密实性、CO2 气体的浓度、环境湿度、试件
的含水率等因素影响,所以碳化反应受混凝土内孔隙溶液的组成、水化产物的形
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归结为与混凝土自身相关的内部因素和与环境
相关的外部因素。

1.3 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

水泥石中某些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被水溶出叫溶析性腐蚀。溶析的结果使水泥

3
组分改变,水泥石的强度随之降低,发生粉化或剥落。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的钢筋由于在表面形成钝化膜而不同于大气或土壤中
的钢筋,水含量对腐蚀速率的影响不很大。但当有氯化物存在或混凝土发生碳化
作用而使钢筋发生腐蚀时,腐蚀区的 pH 值非常低,以至于与大气或土壤中的
钢筋腐蚀相类似,此时腐蚀速率与混凝土的水含量有很大关系。当湿度逐渐提高
时,混凝土的孔隙中充满水,当金属表面都被水溶液浸润时,腐蚀速度达到最
大值,混凝土的电阻达到最低值,此时腐蚀速率的控制过程主要受氧的扩散控
制。若混凝土密实性好,渗透性低,则可抑制氧气和水分的进入,从而防止钢筋
锈蚀。

1.4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达 9%,所以,如果混凝土毛细孔中的含水率超过某一临
界值,则结冰时将产生很大的挤压力.对于一定的盛水的密封容器来说,发生冻
结破坏的临界含水量为 91 .7%,由于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复杂,其饱水临界值取
决于水泥石的渗透性、冻结速度、气孔的存在与分布,所以,它的饱水临界值不
同于盛水的密封容器,混凝土发生冻结破坏的临界含水量要稍高于 91 .7%。一旦
混凝土中毛细孔的含水率超过其冻结破坏的临界含水率,在反复冻融过程中,
体积膨胀产生的膨胀挤压力将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当毛细孔结冰时,凝胶孔水处于过冷状态,过冷水的蒸气压比同温下冰的蒸
气压高,因此凝胶水将向毛细孔中有冰的界面渗透,直至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渗
透压达到平衡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渗透压引起的水泥石的膨胀也将持
续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混凝土将发生冻融破坏。
从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知道,饱水度是影响抗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
水灰比和龄期也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水灰比愈大,孔隙率愈大,可能充填的
水分愈多,则对抗冻性能不利。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加,水泥不断水化,可冻结
水逐渐减少,同时,水中溶解的盐的浓度增加,因此,冰点随龄期而下降,抗
冻性得到提高。集料的孔隙率、水泥品种等也影响抗冻性。

1.5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4
碱—骨料反应一般是指水泥中的碱和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
碱—硅酸盐凝胶并吸水产生膨胀压力,致使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
从 40 年代开始,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新西兰、
比利时等国先后发现因混凝土碱——集料反应(AAR)引起的混凝土结构破坏事
例,破坏的工程包括大坝、桥梁、公路、轨枕、水塔、工业与民用建筑等,AAR 受
到世界各国混凝土工程界的重视。从 70 年代开始,在 AAR 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方
面进行了不少的试验研究。
碱骨料反应开裂对侵蚀有加速作用。英国在 AAR 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方面,
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认为,因受 AAR 影响,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均有较
大的降低,抗拉强度的损失率比抗压强度更为严重。在膨胀量方面,出现较大膨
胀(0.05%)以前强度损失已经开始,而当膨胀量达 0.1%左右时,强度损失已趋于
完成。抗压强度约损失 30%,弯曲抗拉强度约损失 50%,弹性模量损失将达 50%
以上。
除以上几种典型腐蚀破坏情况,实际中往往还可能是几种侵蚀形式同时存
在或侵蚀介质周期性地作用,使混凝土结构遭受破坏。其他如机械力剥落、磨损、
反复加热冷却及冻融循环等外部因素也对混凝土有物理作用。它破坏混凝土保护
层或使混凝上产生裂缝,致使混凝上腐蚀破坏过程加速。
由于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原材料、使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
耐久性下降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特别是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有
时很难分清主次原因。除了水泥本身某些指标不合格及设计、施工因素外,混凝
土的抗冻性,对环境介质的抗蚀性,砂、石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是否发生碱骨料
反应则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几个主要方面。

2 混凝土结构检测的作用与意义

建筑结构的检测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技
术工作。检测的含义应该是广义的,不应该单纯的局限于仪器测量的数据。检测
包括检查和测试,前者一般是指利用目测了解结构或构件的外观情况,如结构
是否有裂缝,基础是否有沉降,混凝土构件表面是否存在蜂窝、麻面,钢结构焊
缝是否存在夹渣、气泡、咬边,连接构件是否松动等,主要进行定性的判别;后

5
者指通过工具或仪器测量了解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几何特征。对观察到的情况要写
出详细的记录,对测量的数据要做好原始的记录,并对原始的记录进行必要的
统计和计算。
以下情况都需要对工程结构进行必要的检测。
(1) 采用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由于实际结构的复杂性,计算
模型式的近似性、施工工艺的差异性和材料性能的离散性,结构在作用下产生的
效应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往往有较大的差别,从而需要进行实测以判别误差的大
小,并作为验收的依据。
(2)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除了常规的对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
砖石、钢筋)要进行检测外,对某些重要的构件,设计中往往会提出检测的要求,
如大跨度的预应力构件等。
(3) 当建筑物的质量存在问题时,如混凝土试块达不到强度要求、钢筋的
位置和数量或结构构件的几何尺寸与设计的不符,需要通过检测了解问题的严
重程度,为是否能使用、是否需要加固、怎样加固提供依据。
(4) 当建筑受到火灾、风灾、洪灾、爆炸等灾害后需要通过现场的检测了解
受灾程度,以判别建筑物是否还能够使用,是否需要加固,怎样加固提供依据。
(5) 对于年代久远的或处于恶劣的环境下,如高温、高湿的地方,材料的
性能明显恶化。如钢筋发生锈蚀、木材出现腐朽、虫蛀,砖石出现风化,混凝土发
生腐蚀,这时需要通过测试了解材料的性能变化以及材料老化以后结构的性能
变化的情况。
(6) 对一些使用年代久远的危房,特别是历史性建筑进行可靠性鉴定时,
常常原设计资料散失或者不全,或缺少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各次大修或是局部
改造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检测。

3 常见的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

对已有混凝土结构物的检测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局部破损法和非破损
法两类。局部破损法主要包括取芯法、小圆柱破裂法、压入法和拔出法等。非破损
法主要包括表面硬度法(回弹法、印痕法)、声学法(共振法、超声脉冲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按不同的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综合法。

6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各种非破损法曾风靡一时;进入 80 年代,局部破损
法又重新受到重视;目前以局部破损法测试结果为依据,对非破损测试数据进
行校正的综合评定方法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3.1 无损检测

(1)回弹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是根据混凝土表面的硬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存在着
一定的相关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混凝土强度的测定方法。测试时,用具有规定的
动能重锤弹击混凝土的表面,弹击后,初始动能再分配,一部分能量被混凝土
吸收,剩余的能量则传回给重锤。被混凝土吸收的能量取决于混凝土表面的硬度。
混凝土表面的硬度低,受弹击后表面的塑性变形和残余变形大,被混凝土吸收
的能量就多,回传给重锤的能量就少;相反,混凝土表面的硬度高,受弹击后
塑性变形小,吸收的能量就少,而传给重锤的能量就多,因而回弹值就高,从
而间接反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超声法探测混凝土的强度是基于混凝土强度和超声波在混凝中的传播速度
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一般来说,混凝土声速越大,则其强度越高。混凝上的密实
性,孔隙率与声速相关,密实性愈低,孔隙率大的混凝土强度也低。根据建立的
强度(R)和声速(C)之间的经验相关式(R~C 曲线),则可根据在实体建筑物上测量
得的声速 C 反推该混凝土的强度。在干噪情况下,用超声法测得的声速偏低,从
而得出的强度也偏高;而在潮湿的情况下,则得到相反的结果。所以在现场对结
构使用单一的超声法或回弹法,所得强度数据是不可靠的。综合法可以减小试验
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因为声速和回弹值这两个参数受混凝土潮湿状态引起
的误差是相互抵消的,从而提高了试验的精度。
(3)IE 法检测
由于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历时较长,对结构单元进行迅速、可靠的检测方法
的需要不断增长,一种最主要的用于结构的检测就是 NDT,这些方法(包括声和
超声法以及雷达、红外线、磁等不同领域的方法)都被用以判别那些不能单凭视觉
检查获得的结构性能和状况,能通过 NDT 方法推定的性能和状况,包括内部缺

7
陷(如裂缝)的位置,相对强度估计和未知的构件尺寸。这祥,NDT 方法提供了以
前所不能获得的关于结构的信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互补。
IE 法是评估混凝土构件完整性及其厚度的一种声测试方法,此法仅需接触被
测构件的一个表面以产生冲击,识别来自缺陷和/或混凝土构件另一表面的反射
信号。IE 法最初由国家标准局的 Drs.Nic-hole:Carino 和 Mary Sansalone 于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早期研究和发展。
IE 测试包括在接收器附近冲击混凝土,用表面接收器测量混凝土的振动。
采用扫描系统后,表面接收器在测量锤击所引起的振动响应的同时可以滚动。分
析测试所得的反射波的共振频率峰值,可知有关混凝土的状况的信息。

3.2 局部破损检测

(1)拉拔法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拉拔测强是检测构件表层混凝土的抗拉力与抗剪力,以此推断混凝土抗压
强度的一种测试方法。它又分为预埋件拔出法、锚杆拔出法。
一般说来,预埋件拔出法的锚固件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较好,拉拔时着力点
较稳,试验结果也较好。但是这种方法必须预先有进行拉拔试验的打算,按计划
布置测点和预埋的锚固件。当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而需要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时,
则只能采用锚杆拔出法。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钻芯法是在混凝土结构中有代表性的部位直接钻取混凝土芯样,一方面钻
芯法可以直观的检测结构混凝土内部缺陷,另一方面由芯样检测混凝土的抗压
强度或劈裂抗拉强度,进尔评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
直观可靠地检测结构和构件混凝土的内部缺陷或强度指标,其缺点是对原结构
会造成局部损伤,所以,钻芯法只作为抽检结构和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内部混
凝土强度的均匀性或缺陷的方法。 

4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加固方法综述

4.1 预应力加固法

8
用预应力筋对建筑物梁或板进行加固的方法,称为预应力加固法。
这种加固方法不仅具有施工简便的特点,而且基本上不增加梁、板截面的高度
和不影响结构使用空间的条件下,可提高粱、板的抗弯、抗剪承载力和改善其在
使用阶段的性能。这些优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预应力所产生的负弯矩抵消了一
部分荷载弯矩,致使梁、板弯矩减少,裂缝宽度减少甚至完全闭合,当采用鱼腹
式预应力筋加固梁时,其效果更佳。
预应力筋加固梁、板的基本工艺是:
(1)在需加固的受拉区段外面加预应力筋;
(2)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其锚固在梁(板)的端部。

4.2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

包括在梁的中部增设支点,增设托梁(架)、拔去柱子(简称托梁拔柱),
将多跨简支梁变为连续梁等方法。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能大幅度的降低结构的内
力,提高结构的承载力,达到加强原结构的目的。
按增设支点的支撑刚性的不同,分刚性支撑点和弹性支撑点;按支撑时的
受力情况,分预应力支撑和非预应力支撑两类。

4.3 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指在原受弯构件的上面或下面再浇一层新的混凝土和
补加相应的钢筋,以提高构件承载力的方法。它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
补浇的混凝土结构可能处在受拉区,对补加的钢筋起到粘结和保护的作用;当
补浇层混凝土处在受压区时,增强了构件的有效高度,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
抗剪承载力,增强了结构的刚度,因此较有效的发挥了后浇混凝土层的作用,
其加固效果是很显著的。

4.4 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

增补受拉钢筋加固法是指在梁的受力较大的区段补加受拉钢筋(或型钢),
以提高梁的承载力的加固方法。
增补受拉钢筋与原梁的连接方法有全焊法、半焊接法和粘结法等三种,此外

9
在增补钢筋的端部,还可采用预应力筋和原梁的锚固方法。增补型钢与原梁的连
接方法有湿式外包法和干式外包法两种。

4.5 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指用胶结剂把钢板粘贴在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常用
的粘接剂是在环氧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增韧剂、增塑剂配成的结构胶。
用粘贴钢板的方法加固开裂板是目前比较通用的办法。但施工比较复杂,须
有凿毛,磨平,涂胶,粘贴,压紧等工序,一般需要专业施工队伍和较大的费
用。
近年来,粘钢加固法在加固、修复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发展比较快,趋于成熟。
美国已经制定了建筑结构胶的施工范围,日本有建筑结构胶粘接剂质量标准,
我国也已经将此法收入《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中。
粘贴钢板加固法能够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和重视,是因为它有传统加
固方法不可取代的优势:
(1)胶粘剂硬化的时间快,工期短。因此工程加固时不必停产或者是少停
产。
(2)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可以不动火,能解决防火要求较高的车间构件
的加固问题。
(3)胶粘剂的粘结强度高于混凝土、石材等,可以使加固体与原构件形成
一个良好的整体,受力较均匀,不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4)粘贴钢板所占的空间较小,几乎不增加被加固结构的断面尺寸和重量,
不影响房屋使用的净空,不改变构件的外形。

4.6 FRP 加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的时间里,航空界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重大进展
——在飞机结构中使用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料。一般来说复合材料可以定义为两
种(或两种以上)性质显然不同的材料组成的一种材料。复合材料具有轻重量、

10
高强度、高模量、低膨胀系数和良好的耐疲劳性能,这是该类材料在航天领域获
得日益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Sheets,简写为 CFRPS)加固混
凝土结构是纤维增强塑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 FRP)应用技术中一种
目前使用较普遍、性能较好的混凝土结构外部加固修复新技术。从 20 世纪 90 年
代后期引入我国以来,在土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尤其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修复
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碳纤维布柔软、适用性好,对几何外形复杂的结构构件
可迅速便捷的粘贴加固,故适用面广,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外观形
状构件的加固修复。目前碳纤维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方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
设,但对于海上油气田和沿海工程,应用复合材料在国际上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和发展方向,将成为复合材料在相关领域应用的第二大市场。

参考文献

1、《先进的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法》 Dennis A Sack Larry D olson


2、《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刚性路面测试中的应用》 金志强 江苏省又通厅公路

3、《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张立人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
《己有建筑中开裂预制构件的检测与加固》徐天爽 徐有邻 (冶金建筑研究
总院结构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吴恭利 徐春生 (北京南口
农场构件厂)。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