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一次陪讀聖經就上手

聖經陪讀逐句版第六週(可七)

孝敬父母-人的傳統與神的誡命
壹 詩歌:247,得救的證實與快樂-藉恩得救
貳 一般性詢問本週讀經心得(自由分享)
參 真理亮光
一 讀經:讀馬可七章 1~13 節。
二 背景說明:這段經文我們前幾週讀過,這裏主耶穌藉著法利賽人與經學家控告祂的門徒
飯前不洗手,而啟示關於人的傳統與神的誡命差別何等的大。
三 問題一:當法利賽人與經學家控告祂的門徒飯前不洗手時,主耶穌如何回答他們?(第
八節主耶穌說,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傳統。)
四 問題二:主耶穌指出他們在哪一件事上廢棄神的誡命為要遵守自己的傳統呢?(根據第
十節是在關於孝敬父母的事上。)
五 問題三:關於孝敬父母這件事神的誡命是怎麼說的,他們又是怎麼實行的呢?(摩西說,
“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要被處死。”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供
養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就是禮物,)你們就不容許他再為父母作任何事。)
肆 生命供應
一 問題一:你覺得我們應當如何孝敬父母呢?(說說自己的看法,再請對方說一說,然後
一起讀弗六 1~3 作兒女的,要在主裡順從你們的父母,因為這是正當的。要孝敬父母,

使你亨通,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再一起讀二節註 1,強調要從心裡尊
敬父母。)
二 問題二:我們心中對於父母的態度如何?這裏說到咒罵父母,也說到態度上要尊敬,你
是否曾經在心裡有過咒罵父母或不想尊敬父母的情形呢?(說說自己的經歷是否在心裡
或言語上得罪父母,再請對方說一說。最好能作一點見證,自己得救後對於虧欠父母變
得比較有感覺,或是向父母認罪的經歷。)
三 問題三:為什麼聖經這麼注重孝敬父母這件事呢?(讀太十五 4 註 1,那裡說到這是舊
約十誡裏論到人與人關係的頭一條。十誡共有十條誡命,分為二組分別刻在二塊石版上
每組各五條,前五條是論到與神相關的,後五條是論到與人相關的。但獨有一條很特別
論到孝敬父母,表面上看是與人相關的,卻被列在第一塊石版與神相關的誡命中。這含
示了一件事,因為父母是生命的源頭,而追溯人最初真正的源頭乃是神,因此尊重父母
的意義是尊重我們的源頭,人也才會尊重神。)
三 問題四:有的人因著誤解會認為信主的人沒有祭拜祖先就是不孝敬長輩,不曉得你是否
有這樣的疑問?(可以請他說說看。)
四 問 題 五 :讀過這段話我們知道看一件事的意義不能只看傳統,而需要知道其真正的意
義是什麼,你有想過祭祖與慎終追遠的真正意義是如何嗎?(先說一般人祭拜祖先的主
因有二個,一是基於對於未知之事的害怕或迷信,認為人死了可能變成鬼來害人,或變
成神來保佑人,或為著死人賺取功績等。其實按著聖經,人死後下到陰間就不再上來,
不會變鬼來害人,也不會變神來幫助人,毋須拜死去的人。第二是為了對祖先表示「孝
敬」,中國人最強調孝道;故曰:「夫孝德之本也」(孝經),「百善孝為先」。聖經更注重
孝道。這個態度是對的,但方式不適當。那我們對於祖先的態度該如何呢?
 1對祖先可以『尊敬、紀念』,卻不該『敬拜、祭祀』。
 2食物是為養活人的身體。人死了,靈魂下了陰間,根本不需要,也享受不到「祭物」。歐
陽修也曾經說,祭之豐,不如養之薄也。【例:睡覺不能吃,何況人死後。】
 3祭拜祖先,雖可能是一片孝心,但與真理不合,對祖先毫無助益,反而邪靈、污鬼接受
了祭拜。
 4真正的『慎終追遠』,應當追溯到人類第一代祖先是亞當、夏娃,而他們的源頭卻是神,
所以敬拜神才是真正的「慎終追遠」。
 5當趁著先祖、父母活著時「在主裏」孝敬他們,奉養他們並帶他們接受福音,得著永遠的
生命。
五 所以真正的慎終追遠可以分為慎終與追遠這二個詞來看,慎終是父母還在的時候,我們
該好好尊重並對待他們,更好是能將福音也傳給他們。而追遠是要紀念我們的源頭,祖
先我們能想起來的不過就是四、五代,再遠也追的不夠遠,真正的追遠是紀念我們最初
的源頭就是神自己。
六 最後我們再一起讀一處經節,徒十六 31 他們說,當信靠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所以我們若能讓家人也有機會聽見福音而得救,這是最好的孝敬父母,比我們給他們物
質的東西更有價值。(最好能作一點見證,家人開始可能是反對的,後來漸漸同意甚至
願意接受福音。)
七 等一下我們就禱告,為著我們對父母不合適態度求主赦免,也使主能讓家人有機會聽見
福音。
八 補充材料:祭祖的由來與燒紙錢的由來(僅供參考):
祭祖的由來:
根據《後漢書》記載,有一個人名叫丁蘭,以砍柴為生,個性暴躁,與他相依為命的母
親如果不順他的意,便會勃然大怒。然而,母親仍然非常愛他,每天為他送便當上山給
他,但是,丁蘭並不珍惜,老是嫌東嫌西。村民們為他得母親打抱不平,但母親總是幫
他說話,默默受氣。有一天,丁蘭看見一隻小羊跪在母羊的膝下喝奶,好奇地問其他的
樵夫說:「這隻小羊為什麼要跪著喝奶呢?」老樵夫回答他:「因為牠知道母親的辛勞,
所以,在喝奶的時候屈膝跪下,報答養育之恩。」丁蘭聽見連牲畜都會知恩圖報,想想
自己對母親的不孝,不禁羞愧了起來。 這時,他想到母親正在辛苦的趕往山上送便當,
於是,立刻拿起自己的工具,跑回家去迎接母親,沒多久,他看到母親佝僂的身影,
加快腳步朝母親跑去,遠遠地,母親看到兒子拿著砍柴的斧頭朝她跑過來,以為兒子
要傷害她,便匆忙地往回跑,丁蘭見狀直在後面喊叫,母親更是嚇得越跑越急,結果
不小心失足掉到河裡,丁蘭趕到河邊,卻只見湍急的河流,再 也看不到母親的身影。丁
蘭傷心欲絕,這時腳邊漂來一塊浮木,於是丁蘭將它撿回家,在木頭上刻上母親的名
字,天天在它前面懺悔、祭拜,記念母親。
燒紙錢的由來:
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張的發明人,他憑著獨有的技術,開辦了一間造紙廠。一個
姓尤的秀才,苦讀多年仍考不上舉人,只好轉行,當了蔡倫的門徒,學習做紙的技
術。蔡倫死後,尤秀才繼承其紙廠。儘管當了老闆,但紙張在那時代是新玩意,用的
人不多,有錢人寫字,用的仍是竹簡或絹布,一般老百姓,更不會花錢買紙。尤秀
才的紙賣不出去,生活極為困苦。不久,為營業額發愁的尤秀才,憋出病來,不久
就一命嗚呼。他妻子哭得死去活來,卻礙於家境清貧,買不起陪葬品,就乾脆把滯
銷的紙張,一把火燒掉,當成陪葬﹗尤家於是找了個人,每天在尤秀才的靈前燒紙,
燒到第三天,秀才忽然「翻生」,更大叫︰「快燒紙給我﹗」街坊以為是屍變,均大驚
走避。尤秀才這才娓娓解釋,燒掉的白紙,去到了地府,全變成銀紙﹗他藉此跟閻
王贖身,獲釋放回陽間,可以繼續做人﹗
人死焉能復生,這不過是秀才與妻子合謀的詭計﹗然而,街坊都信以為真,此習俗
於是流傳開去。有位富翁不以為然,質疑用真金白銀陪葬,豈不更實在﹖尤秀才果
有急才,即指出墓中陪葬的金銀,數十年後開棺,依然是完好無缺,這代表了﹕
「祖先帶不走」,只有是燒掉的紙錢,才可到達地府﹗自此,尤秀才的紙廠生意滔滔。
故事有另一版本,情節大同小異,只是主角變成了蔡倫的弟弟蔡莫,而「裝死矣的
是蔡莫的妻子﹗故事說,弟弟的造紙技術沒有哥哥般到家,只得用這怪招騙人買
紙﹗

注意事項:
1 若是已經受浸得救,陪著他為家人一起禱告。
2 最好能有自己對待家人的態度,因著信主而有轉變的見證,或是家人本來反對信主後來
態度漸漸好轉的見證。
3 若還沒受浸可能有下列四種原因:
a 怕家人反對:藉著這一次陪讀可鼓勵他,或作一點自己的見證。
b 怕受浸之後要盡義務:接受主是接受一個生命,沒有盡義務的問題。
c 沒有特別感覺,等到有感覺再受浸:感覺是不可靠的,要憑著主確定的話。
d 覺得沒有需要:這類最難,繼續禱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