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Web-MBR 廢水處理技術

一、技術簡介
膜離生物反應器技術(Membrane bioreactor, MBR)通常應用於二級生物處
理,由於具有生物處理與薄膜過濾之特性,其處理水質可達到接近三級處理之性
能,為一新世代之生物處理技術。本技術屬固液分離型膜離生物處理槽
(Solid-Liquid Membrane Separation Bioreactor;SLMSB)技術,為目前發展最快
之膜離生物反應器技術,其通常利用超過濾(Ultrafiltration, UF)或微過濾
(Microfiltration, MF)薄膜分離濃縮生物污泥,並得到水質良好之出流水,其示
意如圖 1 所示。工研院環安中心結合國內資源,自行開發使用不織布(nonwovens)
薄膜之膜離生物處理技術,其具有操作壓力低與薄膜價格低等優點。

出流水泵浦

進流水
薄膜模組

空氣
進流水貯槽 進流水泵浦 膜離生物反應器 曝氣機

圖 1 固液分離型膜離生物處理技術

二、技術特點
MBR 與傳統活性污泥程序相比,具有佔地面積少與污泥產生量少優點,浸
入式 MBR 佔地面積僅為傳統活性污泥程序之一半,產生污泥亦約為傳統活性污
泥程序之一半,如圖 2 所示。MBR 的技術特點非常多,與傳統處理技術比較,
包括(1)適合中小型規模特殊污染物處理,(2)初設成本較高,但操作成本低,以總
成本而言仍較有利,(3) Biomass 可完全截留,沒有傳統程序污泥分離的問題,系
統操作維護容易,(4)污泥停留時間(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可相當長,生
長速率緩慢的微生物得以滯留與增殖,有利於特殊或難分解污染物的去除,(5)
污泥濃度高,處理系統單位活性增加,進而減少處理槽體積,(6)處理系統不需沈
澱單元,可大幅節省空間,(7)截留難分解之高分子物質,增加處理效率,(8)可去
除細菌和病毒,以達到消毒之作用,(9)維持低 F/M 比,減少廢棄污泥量;(10)
處理單元緊密配置,減少臭味溢散,(11)能量消耗低,不需外加化學藥劑。

1
傳統活性污泥程序

進流 砂濾槽 消毒槽 放流
活性污泥槽 活性污泥槽 沈澱槽
I II

膜離生物反應器程序

進流 放流 (可回收使用)

薄膜分離

圖 2 比較 MBR 與傳統活性污泥程序

表 1 所示為 Web-MBR 技術與國外同類型技術之比較,由於不織布薄膜特性


與使用最適空氣逆洗方法,本技術可使用較少之曝氣量,透膜壓力
( Transmembrane pressure ) 亦 較 低 , 因 此 相 對 上 即 可 獲 得 較 高 之 比 滲 透 量
(Permeability),與國際上其他使用微孔薄膜之技術相比較,毫不遜色。

表 1 Web-MBR 技術與國外同類型技術之比較
Parameter Zenon Mitsubishi Orelis or Kubota CESH/ITRI
Rayon Wehrle (Web-MBR)
Membrane hollow fiber hollow fiber tube flat plate tube or
geometry plate
Process submerged submerged side-stream submerged submerged
configuration
Mean air 0.1 0.03 - 0.05 0.01
velocity (m/s)
Mean liquid - - 1-3 0.5 -
velocity (m/s)
TMP (bar) 0.1-0.5 0.1-0.5 3-5 0.05-0.12 0.05-0.2
Flux (LMH) 40-70 20-50 70-130 15-35 10-30
Permeability 150-400 100-200 ~25 250-500 100-500
(LMH/bar)

綜合言之,本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 在操作通量 0.5m3/m2.d 以下,使用最適之空氣逆洗方法,可有效維持穩定薄
膜通量。
(2) 濾材係由纖維交錯重疊而成之網狀結構,提供多向互通之孔隙給流體通過,
具有較低之透膜壓力。

2
(3)薄膜模組加工容易,可控制薄膜孔隙大小分佈與單位體積(或重量)之纖維
表面積,為具價格競爭優勢之過濾材料。
(4)可在低透膜壓下,獲得高比通量。

三、應用範圍
膜離生物反應器技術通常應用於二級生物處理,以去除 COD、SS 及含氮污
染物等。由於具有生物處理與薄膜過濾之特性,其處理水質可達到接近三級處理
之效果,因此適合做為廢水回用前處理單元。對於適合生物處理之廢水,通常可
直接進入 MBR 處理系統,並無 COD 及 SS 濃度濃度限制。如前所述,由於 MBR
反應槽內活性污泥濃度可達到傳統活性污泥系統之兩倍以上,體積負荷通常也可
達到兩倍以上,因此為一高效率、省空間之處理技術。主要應用範圍如下:
(1) 各類廢水處理,包括 COD、SS 及含氮污染物去除
(2) 廢水回收前處理
(3) 生物污泥減量

四、成本效益
由於MBR技術具有佔地面積少與污泥產生量少優點,浸入式MBR佔地面積
僅為傳統活性污泥程序之一半,產生污泥亦約為傳統活性污泥程序之一半,因此
土地成本與污泥處置成本約僅為傳統活性污泥程序之一半。另外,MBR系統雖然
增加了薄膜模組之費用,然而卻可減少反應槽體積與省卻沈澱槽之設置,因此在
總固定成本比較上,端視薄膜模組費用而定。由於目前不織布模組,單位體積處
理量所需模組費用,與中空纖維相比較,至少可低50%以上,因此極具競爭力。
MBR在能源消耗上較傳統活性污泥略高,通常介於0.3~2 kwh/m3,然而總操作成
本約略相等。

五、應用案例
至目前為止,全世界至少有 500 座以上固液分離型膜離生物處理實廠運轉
中,其使用薄膜材料大多為微孔性(microporous)(孔徑大小 0.1~10μm 範圍)的高
分子材料或無機陶瓷材料。目前已有商業化產品之國外公司中,以加拿大之 Zenon
公司與日本之 Kubota 公司有較多實廠案例,該兩技術雖應用不同型式之模組,
但皆使用微孔薄膜;工研院環安中心則開發使用不織布薄膜之 MBR 技術
(Web-MBR)
,與微孔薄膜比較,具有單位成本低、操作壓力低與比通量高之優
點。
案例廠為衛生用品製造廠商,生產過程中使用一些化學品如界面活性劑、
防腐劑與香料等成分,為廢水主要有機物來源,其水質特性如表 2 中所示。廢水
屬較難生物分解之廢水,由於採批次生產,廢水質與量變動大。舊有廢水處理程

3
序僅使用化學混凝沈澱去除部份 COD,出流水中 COD 仍高。新增之 MBR 處理
程序使用工研院環安中心開發之 Web-MBR 技術,MBR 反應槽設置於化學混凝沈
澱之後,以進一步去除殘餘 COD,使其達到排放標準。
MBR 實廠外觀如圖 3 所示,本實廠操作已約 1 年,出流水水質良好,尤其
SS 低於偵測值。進流水 COD 濃度介於 300~1,600mg/L 之間變化,平均濃度約為
1,000mg/L,經過 MBR 處理後,其出流水 COD 濃度介 20~80mg/L 之間,平均濃
度 43mg/L。從圖中 COD 濃度變化得知,雖然進流水 COD 濃度變動範圍大,但
均能達到良好的出流水質,顯見 MBR 技術對環境變異的忍受性強。另即使進流
水 SS 濃度很高,由於薄膜之過濾功能,出流水 SS 均達到低於偵測值之效果。由
於出流水質佳,出流水具有回收再利用之潛力,在目前水源缺乏之狀況下,本技
術更具有實用價值。

表 2 案例廠化學混凝沈澱出流水水質
項目 pH TCOD SCOD SS VSS
單位 -- mg/L mg/L mg/L mg/L
平均值 8.22 1045 1000 38 13

MBR 處理廠起動初期之 MLVSS 約為 2,000mg/L 左右,開始操作兩個月後,


並未進行排泥動作,污泥濃度增加至 5,000mg/L。由於在高污泥濃度下操作是
MBR 特色之一,反應槽中污泥仍有增加之趨勢,提高污泥濃度除可維持高效率
處理特性外,在污泥產率方面,亦較一般活性污泥系統之污泥產率低(0.2~0.3
kgSS/kgCODr),可大幅減少廢水處理場污泥量產生。

圖 3. MBR 試驗實廠設備外觀

六、相關論文
A.國外(際)研討會論文

4
1. Min-Chao Chang, Wen-Yuang Tzou, Shun-Hsing Chuang, Wang-Kuan Chang
(2003), “Application of Non-woven material in Membrane bioreactor Processes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5th International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Nov. 10-14, Sydney, Australia.
2. Wang-Kuan Chang, Wen-Yuang Tzou, Min-Chao Chang, Yen-Jung Hu (2003),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Nonwoven Fabric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sian Waterqual 2003, Oct. 20-22, Bangkok, Thailand.
3. Wang-Kuan Chang (2002), Web-MBR Technology attend exhibition, WEFTEC
2002, 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s 75th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Sep.
28-Oct. 4, Chicago, Illinois, USA.
4. Wang-kuan Chang (2002), “CESH Developed Non-Woven Membrane Bioreactor
Technology,” ITRI Today 3rd Quarter, 13-14.

B.國內期刊及研討會論文
1. 張王冠、鄒文源、張敏超 (2002),
「膜離生物反應器應用於廢水處理之原理及
實例」,環保月刊,14,76-86。
2. 洪仁陽、邵信、張王冠、張敏超 (2002),
「膜離生物反應器技術處理染整廢水
之應用研究」,環保月刊,14,99-107。
3. 洪仁陽、張王冠、鄒文源、邵信 (2002),
「電場膜離生物反應器技術處理硝酸
鹽之研究」,自來水會刊,21(2),18-24。
4. 張王冠、洪仁陽、張敏超、邵信 (2001),
「應用薄膜生物處理技術處理飲用水
原水」,自來水會刊,20(3),22-32。
5. Wen-Yuang Tzou, Min-Chao Chang, Yen-Jung Hu, Wang-Kuan Chang (2002),
“Application of Web-MBR Process to Treat the Wastewater from Personal Care
Product Manufacturing Plant,” 第二十七屆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11 月 29 日-30
日,台北。
6. 張王冠、鄒文源、張敏超、胡衍榮 (2002),
「膜離生物反應器廢水處理應用案
例探討」,2002 產業環保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經濟部工業局,11 月 7 日,
台北。
7. 張敏超、彭明鏡、洪仁陽、張王冠、邵 信 (2001),
「Web-MBR 廢水處理程序
降低膜材積垢方式之初步探討」,第二十六屆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12 月 14
日-15 日,高雄。
8. 張王冠、洪仁陽、張敏超、邵 信 (2001),
「Web-MBR 廢水處理操作參數之研
究」,第二十六屆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12 月 14 日-15 日,高雄。
9. 洪仁陽、張王冠、張敏超、鄒文源、彭明鏡 (2001),
「MBR 模型廠處理 LCD
製程廢水之案例研究」
,2001 產業環保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經濟部工業局,

5
11 月 1 日,台北。
10. 張王冠 (2001),
「新世代水與廢水處理技術—膜離生物反應技術」
,2001 年廢
水處理技術研討會,10 月 17 日,新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