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ઔҳྻ៉ѕఀ

ϛ୽഼ଢ଼ं‫ـ‬ӵӒ౨ȈBreaking Down Chinese Walls:


The Changing Faces of Labor and Employment in China
ंଆོ୏ቸ
ඇ ᲃ
఼๼σᏰ‫ོޥ‬Ᏸं‫ܚـ‬ϛ୽ं‫ـ‬Ᏸแ౳ཾҡ

‫ש‬Ӷ‫ۼ‬੬ࡢᐡൠ๊঑՚і૟ޫ‫ᙾޠ‬ᐡࠊ‫܂‬ᆬՔ‫(ٺ‬Ithaca)ਣȂҔӶஷτ᠟ਫ‫݊ޠ‬ЅӶႬၘ၈ණ
ᒻ‫ש‬Ȃϛ्ೞ௄‫ۼ‬੬ࡢॵ‫܂‬ᆬՔ‫ޠٺ‬ϊॵᐡᔄ‫ژ‬ȄᆬՔ‫ٺ‬઎‫࢑ޠ‬ঐϊӵРȂਢࡋϛӼȂ‫ש‬௄
঑ᐡࡊ‫ޠ‬ๆЙ‫܂‬ѵࣽȂߩளᛅᅹՍϐ೼ᎇφԥ‫ء‬ԥཧႇ‫؂‬ϊ‫ॵޠ‬ᐡȄࡋᅗ‫ॵޠ‬ᐡαѠ૗ԥԼ
Ꮈ΢ȂϛӤܼ‫ש‬ႇџ‫ڐ‬у‫ॵޠ‬՘စᡜȂຝጤ‫ܛ‬І‫ؑޠ‬ঐ΢ȂΚαॵᐡ൸਍яࠕࠕ‫ޠ‬ਫ‫܉ٿ‬Ȅ
‫ש‬ᛅᅹуউഎ‫ڸ‬ᆬՔ‫ܛڎޠٺ‬ᏱਯșஷΞᅮτᏱ(Cornell University)‫ڸ‬ᆬՔ‫ٺ‬τᏱ(Ithaca
College)șԥᘉᜱഀȄ

不久之後飛機降落在比台北火車站小很多、 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吳介民老師,以及去
或許跟新竹火車站一般大小的綺色佳機場。暗夜 年剛剛畢業於中國研究學程的張貴閔和我)。幾
中一片深沈的黑,機場裡閃著幾點燈光。朋友開 乎所有的發表人都有長期居住於中國、進行田野
車來接我,一下車就告訴我稍早時他在森林裡迷 研究或是組織行動的經驗,而其他的與會者也多
路了。這個市區居民只有三萬人的城市,卻有著 半具有類似的背景—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在經
全長春藤聯盟學生最多的康乃爾大學,學校座落 驗議題上高度聚焦、而觀點及學術訓練則相當多
於森林之中,走路到市區大約要往山下走二Ϊ分 元的會議。觀點和學術背景的多元組成,為這個
鐘。 研討會帶來了許多知識上的火花;而在研究對象
我造訪綺色佳的目的,正是為了參加在康乃 上的聚焦,則為發表人省去了許多描繪基本社會
爾大學勞動關係學院(The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脈絡的時間。
Labor Relations)舉 辦 的 國 際 研 討 會:Breaking
Down Chinese Walls: The Changing Faces of Labor
ၮሴ୿ं‫ـ‬ϻᛲϛ୽഼ଢ଼ყ჋
and Employment in China。這場研討會以邀稿的方
式集結了來自不同國家、從事不同學科研究,卻 在 9 月 26 日至 28 日的三天之中,這個研討
同樣關注中國勞工議題的學者,並透過徵稿給予 會探討的議題涵蓋了當前中國的勞動狀態、勞動
正在該議題上耕耘的研究生發表的機會。受邀的 保障、集體行動,乃至新出爐的勞動合同法。與
發表人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台灣、香港、 會的學者、專家、社會行動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
新加坡、澳洲與中國,包含了政治學、社會學、 當前轉變中的中國勞動面貌。從制度與法令的分
經濟學、管理學乃至政策研究、勞動關係等不同 析、勞動保障實施的現況、移工公民權的不平等
領域,同時也邀請了來自中國勞動保障運動第一 到各行各業的勞動場景,在不同的層次上組織起
線的社會團體工作者;學生場次(student panel)的 一幅即便不鉅細靡遺,卻已經盡可能兼顧各個面
發表人則來自美國、加拿大以及台灣(在這一次 向的圖像。在不同的場次之間,討論的焦點可能
研討會之中,來自台灣的三位發表人,分別是清 是鉅觀的制度變遷,也可能是微觀的個案研究;

14
Conference Report

在個案研究之中,也可能包括了東北的街頭小販、
廣東的工廠作業員到江西的農民家庭。
然而研究者們如此多元的學術背景與研究焦
點,並不會讓研討會顯得零散而各說各話。相反
地,在會議的討論之中,在不同面向上進行研究
的學者,對其他的切入面向也展現了高度的關懷。
在這樣的學術對話之中,中國工人被展現為一個
具有不同面向的整體,關注勞動過程的人不能忽
略社會保障與勞動法令,進行政策分析的人也亟
欲多瞭解一點 NGO 或是勞動現場的情況。換言
之,在以「中國勞動者」為核心議題,集結跨領
域、跨國界的研究者的同時,這個研討會本身也
藉由提供不同領域研究者交流的機會,讓「中國
Cornell ਮ༪ΙُȄ
勞動者」這個研究對象的面貌更加具體而完整。
的確,這裡的「中國勞動者」可以說是一個
被建構出的知識對象,由學術社群中的研究者指
認、描繪、並為之發聲。坐在位於美國東岸的研
討會會場中,看到投影片上的中國農村照片,物
理意義下的距離的確提醒著我橫亙於學術與勞動
場域間的差異;會議結束後的雞尾酒會及晚宴,
甚至讓我聯想到了《東方主義》裡描繪的場景。
然而,學術的工作現場和勞動的工作現場之間,
雖然存在著「再現」與「被再現」的關係,卻未
必意味著扮演研究與再現角色的一方,背後有某
個單一而均質的知識/權力圖示。與會的研究者
們,經常基於不同的學術訓練、社會實踐立場或 ILR ོដϛЖѴᢎȄ
是對經驗現象的理解,發表不同角度的看法。從
社會團體的現況與發展,到勞動合同法的意義與
效果,不同的議題,往往引發出不同的論辯。進
一步地,在共同的關懷之下,這些多元的觀點,
就像多元的研究面向一樣,豐富了跨國學術社群
對中國勞動狀態的理解。

ၮᏰ೚՝໦‫ޟ‬Ᏸ೚ᄇၗ

身為一個剛從碩士班畢業、生平第一次在國
外研討會發表文章的學術界新人,異地學術界的
體驗,或許比研討會論文的內容更令我印象深刻。
這些經驗難免片面,但的確是我在這三天之中直 ंଆོ։ශȄ
接的感受。

15
ઔҳྻ៉ѕఀ

在這場研討會結束後不久,我在網路上看到 的研究生跟其他與會學者對話的形式。在這樣的
1
了一段原載於《立報》的文字 : 對話中,沒有哪一方被預設為懂得更多或更少,
對話的形式不是「教」與「學」,而更像對等的
থӲѯᢋਣȂ୥ђΚԪ୾ϲःଇཽȂсಡᢏ
學術討論。對於已經展開教授生涯的研究者,學
ᄇ፤Нึߓ΢ᇅຠ፤΢ϟ໣Ȃ໧ቺϾ౫ຬߩள݃
生可以對其研究表示讚美,也可以提出批評,而
ᡘȄ‫پ‬Ԅ‫ױ‬ֆ౪ఁ௳ቺ઼‫ߓึޠ‬΢໲ϜӶӤΚൠȂ
在學術討論的相互尊重之外,不需要特別擔心身
ຠ፤΢࢑୚ఁ௳ȄീςҢึߓ΢٦Κൠ‫ޠ‬ຠ፤΢
分的問題。
൸࢑ֆ౪ఁ௳Ȅ‫ש‬ංоӓโ୥ᇅःଇཽȂึ౫Ϝ
相對於《立報》那篇文章描繪的場景,我好
໣‫ء‬ԥӼЎѠȶଇ፤ȷ‫ޫޠ‬໣ȂτഌӌѬ࢑ၷା
奇的是:這兩種不同的研討會場景,培養出的研
໧‫ޠ‬ఁ௳ᄈմ໧޲๞ϡȶঔ‫׾‬ཏُȷȄདញ჌Κ
究生、或者說下一代的研究者,是否會有所不同?
ൠߓᅌȂη჌࢑Κᆎٙϸጃᇰ‫ޠ‬ႇโȄ

相對於我在台灣的經驗,這種依據研究者職
ၮ୽ȃၮМϽ‫ޟ‬Ҥഏं‫ـ‬жф
稱將發表人/評論人關係嚴格劃界的設計、不同
學術位階間單向的對話,當屬較為極端的情況。 在這場研討會裡,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現
然而,即使跟我過去所屬的、師生或前後輩關係 象是跨太平洋的學術/社會實踐連結。幾乎在研
相當平等的單位相比,在此地的人際交往也仍然 討會的第一天,我就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事實:
更少見學術資歷的限制。一天中午,大家在康大 「人人都認識沈源」。我曾在北京清華大學社會
的學生餐廳吃簡便的午餐,餐廳人滿為患,我們 系見過沈老師一面,然而在這個會場裡,不僅學
被打散在康大學生之間到處找座位。我跟排在我 者,甚至連研究生亦然,似乎大家都跟沈老師非
後面的一位研究者一起找位子,最後決定跟兩個 常熟稔。這些來自西方的學術工作者,可能是拜
學生併桌。一坐下來,照例是自報名字與研究領 訪北京清華大學的學者、可能跟沈老師有研究上
域,接著就聊起了我的田野。她說她叫 Amy,我 的合作經驗、也可能是在學位論文的田野研究中
們聊天時彼此也就都直呼其名,我一直想著這個 接受過沈老師的幫助。在許多研究生的研究過程
人是學生發表人名單上的誰,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中,沈老師對他們的幫助不只是物質上的支援或
吃完飯、回到會場,我找出了議程才發現:剛剛 人際網絡的串連,也是知識上的—包括在研究
跟我吃飯的是要在下一個場次發表文章的教授。 與分析上的經驗分享、或是點出一些重要卻被忽
想起自己在午餐時的「沒大沒小」,我難免感到 略的現象或社會脈絡。透過這樣的學術網絡連結,
些許詫異—然而在那個場次結束以後,我又趨 在這場研討會之中,多數與我一起發表論文的研
前找她聊天,稱讚她的發表內容、並且跟她討論 究生,都擁有紮實、親臨現場的田野工作經驗。
與她研究相關的一些社會脈絡。延續著午餐時對 另一方面,許多擁有長期在中國工作經驗的 NGO
話的氣氛,我仍然忘了稱她為 professor。 工作者,也提醒了我:相對於過去,中國的確已
當然這事情可能並不總是如此、至少我並不 經打開了門戶,與西方的學術研究和社會力建立
習慣。晚宴時遇到了我自己在碩士論文中大量引 了某種關係。
用的學者,我仍然覺得戰戰兢兢。就我個人而言, 這種關係或許未必制度化,影響力也可能不
跟 Amy 的對話形式可能只是一次午餐中沒有意識 如許多人的期望,但是,我們的確可以說,「只
到對方身分的結果,但至少表示了這種對話形式 有華人才能在中國做深入的田野」的年代可能已
是可以存在的。事實上,這也是多數在美國長大 經過去了、或至少正在走遠。除了過去研究者倚

1
ҳൢȲ੼Ᏸ๋଄ҏȈ໦઻ිᝒ‫ޟ‬ѮᢊᏰ೚ࣨȳȂ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 art_id=24352Ȅ

16
Conference Report

仗的文本分析、深度訪談以外,許多與會學者的 個不同的層面上與世界各國的關係也日益密切,
研究觸角已經透過參與觀察的方式,進入了建築 這些現象都一點一滴地推動著學術界企圖捕捉的
工人的工作現場或是街頭小販的每日生活。他們 社會變遷。而在另一方面,中國的逐漸開放,也
擁有進入田野的機會、以及令我驚訝的語言能力, 使得在地與全球學術活動的互動益發頻繁—在
能夠堪稱自由地進行參與觀察、或是與受訪者及 跨國學術合作的知識生產之中,或許將會有越來
當地學者進行交流。經過了長期的田野調查,他 越多的中國學者在西方發聲、越來越多的西方學
們或許也在各個不同方面,漸漸熟習了研究議題 者深入中國田野。這一場研討會最重要的目的,
以 外、漢 人 社 會 的 文 化 脈 絡。相 對 於 Andrew 正是在這樣的趨勢之中,建立一個跨國、跨學術
Walder 必須在香港對中國籍移民進行訪談,方能 領域的研究社群。於是,學術研究本身,也似乎
掌握經驗現象的年代,當下、乃至將來的中國研 漸漸地全球化了。
究者,正在擴展研究方法上更多的可能性,並加 在研討會結束之後我去了一趟紐約,然後又
深研究者與中國社會間更面對面的實地接觸。 從綺色佳飛往西岸。從綺色佳飛回底特律的飛機
換言之,在下一代的中國研究者之間,華人 比來時所搭乘的更小,搖搖晃晃地帶著我俯視這
研究者在中國田野中擁有的血緣與地緣優勢雖然 個藏身在森林之中的小鎮。在一週之前,這個研
不致消失,但是卻可能越來越少。針對中國進行 討會的與會者也跟我一樣從這個機場起飛,或是
的田野調查與經驗研究,可能正在進入越來越國 經過公路,離開這裡前往世界各個角落,回到各
際化、知識交流益加頻繁、更加百家爭鳴的時代。 自的研究單位。他們在中國進行田野調查,在台
灣、香港、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澳洲或其他
國家完成自己的研究,然後帶著研究成果齊聚於
๖ᇭȈӒ౨Ͻਢф‫ޟ‬ϛ୽ं‫ـ‬
同一場會議,隨後又回到各自的棲止之所。
當代的中國研究的確深深地鑲嵌於全球化的 跟地面上已然被森林覆蓋不見蹤影的小鎮比
脈絡。中國與全球商品鏈的連結日漸緊密,在各 起來,這個世界似乎大得讓人難以丈量。

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