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法家思想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必輔禮制。
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此其所長也。

報告組員: 朱士杰江柏翰黃公駿
 
指導老師:王曼莉老師

一、起源
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必輔禮制。
易曰:先王以明罰飭法 , 此其所長也。」
 多元
 法家的起源,不是單元的,出於齊、秦、三晉等地的學
政習法和典者,這些都是一種職業,專從君王或國家之
觀點論政治者,稱為法術之士。
 亂世
 春秋末年,封建制度破壞,諸國兼併篡弒日益激烈,貴
族統治崩潰,代之是君主集權。由於政治、社會及經濟
的轉變,一向用來維持國家秩序的禮,已行不通,給機
會法家思想萌芽。
二、法家盛於齊秦三晉的原因
 1. 環境及經濟因素
 2. 人才因素
 3. 內政因素
 4. 文化因素
三、法家各派代表人物
 初期 :管仲、子產、李悝
 中期:申不害 ( 重術派 ) 、商鞅 ( 重法
派 ) 、慎到 ( 重勢派 )
 末期 :韓非子
四、初期法家各派學說
 初期
 管仲:以政令的督禁,謀求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重農為
中心,輔以節用、輸財、濟困等。人民有充裕的衣食,
私有財產不能過多,以免貧富懸殊,主張工商大利收歸
國有。
 子產 : 改革鄭國內政,從輿論,擇賢從政,破迷信,
主重刑,言行有濃厚法家思想,嚴刑為治。
 李悝 : 律家之祖,著有法經,集諸國刑典的大成,為
魏國有系統的法典 , 創行經濟政策 , 調整賦稅。
五、中期法家各派學說
重術派  重術派((慎到
重勢派
重法派 商鞅
申不害)) )
重法派 
 勢者,威勢之意,強調勢位於君主之
法是政府所定臣民共守的法令
術: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 ,
重要,認為君主需有威勢,君主掌握
主張規定法條 , 以嚴刑重賞為手
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
重勢派 政府的權威,即可號令人民,人民莫
段 , 促使臣民徹底實行。
此人主之所執也。
敢不從。要國家治平,必扶植國君威
 「法者 , 憲令著於官府 , 刑罰必
術是祕密的統治技巧,駕馭臣下
勢,即使庸劣之主,也可為治。
乎民心 , 賞存乎慎法 , 而罰加乎
的手段。國君須以權謀操縱臣下
 「尊君卑臣,非計親也,以勢勝
奸令者也。」
,暗別忠奸,君以莫測的賞罰,
也。」
使臣下悚懼,不敢為非。
六、末期法家學說 ( 韓非
子 )1/3
 人性觀
 主張人性為惡
 人之行為,多從私己利己為出發,故一切人
際關係都是以利益為其標準。
 「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
之。… ... 然男子受賀,女子殺之者,慮其
後便,計之是利也。」
六、末期法家學說 ( 韓非
子 )2/3
 教育觀:肯定人的自利與自利,人是性惡,故以賞罰來控
制人之行為。
 反智

 以仁義治國,必卑主而危國,故臣不必賢,只要服從。以一
智代眾智,一行代眾行,要求人民在法之教化下,完全作出
機械式的反應,不主張發展民智。
 禁私學
 游士不做實際工作,好發議論,是不容的,故禁私學以絕游
士,統一人民思想,不可有私學「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六、末期法家學說 ( 韓非
子 )3/3
 政治觀 :( 完全以統治者的角度和利益出
發)
 法術勢合一:勢為體,法和術為用
 駕馭臣下循名責實,信賞必罰
 主無為而治
 反傳統,主張變革
 富國強兵
七、法家學說的影響 1/2
 影響中國歷代政治
 由封建轉為集權
 法家提倡變革,使西周以來的法度改變,由封建轉為集權的
政治,開創中國史上第一個真正大一統的帝國。
 統一中國
 秦的制度皆用法家主張,而自漢至清末的政治制度,大體上
是依循秦制,中國二千年來得以在亞洲大陸造成一個大一統
的大帝國,實受法家學說之賜為多。
 以法輔儒、道
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表面上儒家得勢,不過內涵已有變
質,滲入法家思想。歷代統治者時以法家政策輔儒、道的不
足,而有陽儒陰法,王霸雜用之政。
七、法家學說的影響 2/2
 助長中國極權專制政治之發展
 帝王駕馭臣民的工具
 法家思想,強調集權於國家最高首領,有助君權鞏
固,助長中國極權專制政治的形成。法家設計富國
強兵和長治久安的方案,僅符合專制帝王利益的權
術,成為帝王駕馭臣民的工具。
 君尊臣卑
 秦以前君臣地位不懸殊,但由法家統治開始,要表
現君尊臣卑。秦漢以後,君臣天地般懸殊,專制遂
成定格。
八、資料來源
 摩尼 BBS 網路社區網址
http://bbs.moninet.com.tw/
謝謝惠顧
 請記得您隨身攜帶的物品
 謝謝惠顧,歡迎再度光臨
環境及經濟因素
 齊
 位於今山東河北一帶,有魚鹽之利,因此其思想重心即在經
濟方面,注重如何使國家人民致富。
 三晉
 國土無險可守,四面受敵,不強大便被滅,而其亦有一定之
經濟條件,故法家的主張正切合三晉富國強兵的要求。
 秦
 與戎狄為鄰,常受西戎侵擾,加上佔有渭水流域一帶,宜於
農耕,環境及經濟因素,皆容易激起它改革圖強,以求生存
之道。
人才因素
 齊 桓公為一代霸主,管仲為法家先鋒。
 魏 戰國初最強,人才最盛,如李悝。
 韓 申不害是法家重術派的代表。
 趙 慎到則為法家重勢派的代表。
 秦 能吸收六國人才入秦服務,如商鞅。
內政因素
 齊
 田氏篡奪政權,便勤於鞏固中央及君主的權力。
 韓趙魏
 三國分晉,手段不合於正義,為了鞏固政權,著眼於如何
執法立佔,加強君主的權威,擴展軍事勢力以固君位。
 秦
 新興的軍國主義國家,有向外擴張的野心,且秦國歷代君
主均以統一中原為目標,故法家主張正符合秦國的要求。
文化因素
 居中原
 齊、魏等國,經濟富庶,教育發達,如齊威王會集學者於
稷下,致力於學術上之研究。
 族群融合
 秦、三晉、齊等因開拓疆土,兼併異族,諸夏文化隨之擴
大,吸收相當成份的外族文化,容易接受新思想。
 新興之國
 秦為新興之國,傳統文化,受周文化薰陶甚少,故不受周
禮之規限,也容易接受外來學術文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