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臺灣2008年國際科學展覽會宣導座談會

如何撰寫研究報告

黎耀基教授
大葉大學生物科技暨資源學院院長
李文獻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
2007 年 10 月 20 日

yklai@life.nthu.edu.tw (03) 574-2751 1


大 綱 Outlines
擬討論事項: 討論大綱:
如何尋找研究題目 研究報告的內容
題目
如何蒐集分析資料
摘要
如何設計實驗、觀 前言 (背景)
察與記錄 材料、方法與步驟
如何撰寫報告 結果
如何製作說明版壁 討論
報與口頭報告 如何開始?
參考文獻的寫法 如何進行?
2
研究報告 (Report) 的內容 (1)
題目 (Title):用一句話說明該研究的主要成
果或發現
摘要 (Abstract/Summary):用有限的字 (如
200 字) 寫下整份報告
背景 (Background/Introduction):為什麼做
以下的實驗? (Why did you do the
experiments?)

3
研究報告 (Report) 的內容 (2)
材料、方法與步驟 (Materials and Methods):
實驗是如何進行的 (How did you do the
experiments?)
結果 (Results):上述的實驗程序得到什麼結
果?(What do you get?)
討論 (Discussion):實驗結果的 “意義”
(What does your result mean?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your results? What is new when
compared with known or current models?)

4
進行 “研究” 的程序
1. “構想” 階段
決定做 “研究”、訂定方向、資源評估。
2. 前期工作階段
撰寫「研究計畫書」(假說/HYPOTHESIS!)
3. 進行實驗階段
進行實驗、修正實驗方法/方向、獲得數據
(Data)
4. 後期工作階段
分析數據、撰寫「研究報告」
5
1. “構想” 階段
目的:決定進行研究實驗
決定 “進行研究” 的目的 (為什麼做?)
稍稍訂定研究的方向 (大致的題目) (做什麼?)
了解相關資源 (Resources!)
人力配備 (誰來做?)
可能工作場所 (在那裏做?)、相關資源 (儀器設
備、耗材)? 誰來結帳?
可能投入的時間 (1 個月? 3 個月? 1 年? . . . )
其他資源評估 (指導老師? 顧問?)
開始工作 (Go to work!)
6
如何尋找研究方向 (題目)?
不斷的問問題!!! Always inquire!!! 要有創意!
基本條件:有足夠的 “好奇心” (Basic
research: Curiosity-driven)
由課本及課外讀物開始
由日常遇到的生活問題開始
由指導老師/學長/學姐提供 “初步” 的方
向 (及相關的資訊)
如:國內外的科展題目及研究報告
請教專家
7
2. 前期工作階段
目的:決定研究方向,完成「研究計畫書」
資料 (文獻) 蒐集與整理
了解相關實驗背景
你在問那些問題?
你在問的問題目前的了解為何 (別人已知是那
些?)
目前不知道的是那些?
問題的可能答案是否在有限資源可能回答?
對別人而言,這些問題及其可能的答案是否有
趣?
開始實驗設計
8
研究計畫書 (Proposal) 的內容
題目 (Title):用一句話說明該研究的主要方向 (要知道什麼?
你想要知道什麼? What do like to know/find out?)
摘要 (Abstract/Summary):用有限的字 (如 200 字) 寫下整份
計畫書
背景 (Background/Introduction):為什麼做以下的實驗?
(Why are you going to do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s?)
材料、方法與步驟 (Materials and Methods):實驗是如何進
行的 (How are you going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s?)
預期結果 (Expected Results):上述的實驗程序將會使你得到
什麼結果?(What do you expect to get?)
討論 (Discussion):預期結果的 “意義” (What will your
expected results mean? What will be the significance of your
results?)
註:本頁與第 3,4 頁幾乎相同
9
如何蒐集分析資料?
A. 蒐集:
找書本:百科全書,科普書籍,教科書 (包括大學
用書)
科技科物:最好能有 “搜尋引擎” 的設計
網際網路:由關鍵字及關鍵詞蒐尋開始
找專家:學校老師 (包括校內的科老師、導師、大
學教授等)、研究機構研究員 (中研院、工研院、
生技中心、. . . )
學術論文 (不同領域的期刊)

*** 優勢條件:外語能力 ***


10
如何蒐集分析資料?
B. 分析:
影印建檔
在電腦中建立文字或圖形檔
以研究架構 (背景、實驗方法、結果與討論) 分類
及分析相關資料
資料是否有用
資料如何應用
不斷與實驗目的及架構比對

***優勢條件:電腦應用能力***
11
3. 進行實驗階段
目的:獲得實驗數據 (Collect data)
按「研究計畫書」的步驟進行實驗
儀器/材料是否齊備?
時間安排是否能掌控?
指導者及合作夥伴的配合是否良好?
由初步數據/結果 (Preliminary data/results) 開始做
判斷
實驗方法是否要修正?
假說是否應修正?
與目前的認知是否有出入?
繼續資料蒐集與分析 12
如何設計實驗、觀察與紀錄?
實驗設計
儘所有的能力控制你能控制的變因,剩
下的為探討對象
變因理論上愈少愈好,多從 “一個” 開

多次重覆、善用 “對照組”
觀察與紀錄
小心
儘量詳盡 (尤是早期的實驗)
13
4. 後期工作階段
目的:完成「研究報告」
數據整理及分析
儘量用 “數字” 說話 (If you want to say
anything, say it in numbers!)
實驗重覆次數 (是否有統計上的意義?)
儘量使用圖表 (參考別人的表達方式)
撰寫報告
儘量簡潔
控制 “篇幅” (由主辦單位/評審/編輯決定)
***優勢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14
研究報告 (Report) 的內容
題目 (Title):用一句話說明該研究的主要成果
摘要 (Abstract/Summary):用有限的字 (如 200 字)
寫下整份報告
背景 (Background/Introduction):為什麼做以下的
實驗? (Why did you do the experiments?)
材料、方法與步驟 (Materials and Methods):實驗
是如何進行的 (How did you do the experiments?)
結果 (Results):上述的實驗程序得到什麼結果?
(What do you get?)
討論 (Discussion):實驗結果的 “意義” (What
does your results mean?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your results?)
註:本頁與第 3,4 頁同
15
如何撰寫報告
目的:用文字 (書面) 的方式將實驗成果呈現
報告內容 (架構):題目  摘要  背景 
方法  結果  討論  參考文獻
注意格式:字型、大小、行距、篇幅 (頁數/
字數)
簡潔 (特別是結果部份)
不可以有錯字
***重點:“新” 發現/發明為何?***

16
如何撰寫報告
撰寫報告的一般程序
決定要呈現的實驗結果,圖表的排列次序,題目
撰寫 “圖說” (Figure legends):其中包括簡要的
實驗過程及所代表的含意
撰寫實驗方法 (可提前進行)
撰寫實驗結果
撰寫背景 (可提前進行)
撰寫討論
撰寫摘要 (可提前進行,但隨時修訂)
***重點:在實驗之前已知的在背景,在實驗之後的
比較在討論***
17
如何製作說明版壁報?

決定內容及編排:與「研究報告」大致相

決定版面大小:依主辦單位規定
決定呈現的結果:圖表之數目與大小
決定字數多寡:內文以能在 1 公尺後清楚
閱讀為準
儘量將重要的圖表放重要的位置:中央、
與眼齊高 (Eye level)
不能有錯字
合理的編排與顏色的應用 18
如何作口頭報告?
簡潔、清淅、禮貌
用一兩句話說明實驗的重點與最主要的實
驗結果 (以獲取評審注意及繼續用心聆聽的
意願)
說明你需要的時間 (如 5 分鐘? 15 分鐘? 主
辦單位或評審多會規定報告時間)
可準備多個 “版本”:不同時間長短、不
同對象、不同情境 (第一次或重覆做訪)
善用工具
記得預留發問的時間及謝謝別人的時間
19
參考文獻的寫法
決定 “格式” (主辦單位可能會有規定)
內容多包括:
作者 (一個或多個,依原順序)
發表 (印行) 年份
論文題目/書名
登載論文的期刊名稱、卷 (期)、及頁碼
無論有無規定,格式一定要統一
如無規定,以儘量詳盡為準
一定要和內文相符

20
結 語
制定研究方向在先,訂定研究題目在後
必先要有 “假說” 且“假說” 可由實驗檢
定正誤
要強調「計畫書」的重要性
注意 “資源分配” 問題 (特別是時間的投
入)
儘可能找尋專家協助

21
謝謝

討論與建議
Q&A

大葉大學: 企業伙伴型大學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