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代谢理论认为建筑是由可抽取的空间

日本当代建筑庭院空间的继承 基本单位发展变化的产物, 是像生物


一样可以新陈代谢的 [ 2 ]。 庭院空间就
是一种最常见的空间基本单位。 这种
倾向从全新的尺度概念和技术条件出
发, 创造出适合工业化时代生活方式
的庭院空间。如丹下健三的环状空间、
任   军 雅穆克大学规划 ( 图 1, 2 ) 就是运用结
构主义方法, 对应于集群尺度建立社
提要 通过对黑川纪章、长谷川逸子、安藤忠雄、桢文彦建筑理念与庭院空间
会尺度的庭院空间, 使空间秩序结构
的分析, 总结出日本建筑师继承传统庭院空间的手法和特征。 化。 二是在现代建筑创作中融入传统
关键词 日本文化 庭院空间 继承传统 的审美追求, 传达传统的场所精神。如
ABSTRACT   B y ana lysing the a rch itectu ra l idea and cou rtya rd 安藤忠雄的内向空间, 追求人工的自
sp ace w h ich w ere designed by K isho Ku rokaw a, Itsuko H a segaw a, 然, 充分表达了传统庭院中抽象、简
T adao A ndo and Fum ih iko M ak i, the au tho r summ a rises the m ethods
洁、反装饰的审美追求。
and fea tu re i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 l cou rtya rd sp ace by J ap anese
下面以四位建筑师的庭院实例加
A rch itects.
KEY WO RD S  J ap anese cu ltu re,   Cou rtya rd sp ace,   Inheriting
以分析说明。
the tradition
一 黑川纪章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继承传统、推 具有静止的时空特征, 表达出一种无 黑川纪章是新陈代 谢 小 组 的 成
陈出新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 在一座 序的永恒性。 员, 其基本建筑理论是新陈代谢的共
座融传统神韵于现代建筑空间的作品 第二, 从审美追求来说, 日本庭院 生观念。 他的共生思想体现在:
中, 人们能体味到浓郁的日本文化气 追求意匠的抽象性、简明性。 ( 1 ) 内部与外部共生—— 中间领
息。 庭院是东方传统建筑的精髓与核 第三, 从构成要素来说, 日本传统 域的概念。庭院空间是建筑空间与自
心, 它是传统建筑中极其动人的篇章, 庭院充分发掘了材料的纯粹性。 反装
被人们反复吟诵, 传唱至今。如何在现 饰的追求体现在材料的真实表现上,
代建筑中继承传统庭院空间的精神, 只用砂、石、水等几种单一的物质要素
是众多的建筑师苦苦思索的课题。 我 表达“禅境”的气氛。
国当代建筑中的庭院设计, 往往停留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 现代建
在 传统“形似”的模仿, 或是沉湎于传 筑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注重功能与技
统符号的堆砌, 或是局限于古典园林 术, 同时完善了一套现代建筑理论。日
的框框, 局限于片石勺水、亭廊桥榭之 本建筑师在庭院空间的设计中出现了
中, 而忽略了传统庭院意境的继承。继 两个倾向: 一是满足全新的现代建筑
承传统是世界性的趋势, 正像当代提 理论所要求的功能与技术, 并从全新
出的口号:“L ook pass fo r fu tu re ( 回过 的视角审视传统, 诠释传统的时空关 1 环状空间 丹下健三
头去寻找未来) 。”对传统庭院空间如 系和构成要素, 如新陈代谢理论。新陈
何继承与创新, 也许日本建筑师的作
品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庭院空间是人化了的自然空间,
是室内室外的中介与过渡。 世界各国
的庭院空间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
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从而形成了各自
的特色。 日本传统庭院空间也有自己
独 特的风格, 其审美基础建立在“禅
宗”哲学上, 追求一种“空” 、“虚” 、“无”
的境界; 其内涵丰富, 品质清雅, 往往
构成建筑空间的核心部分; 其具体的
表达方式有如下三个特点 [ 1 ]:
第一, 从时空关系来说, 日本庭院

作者工作单位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
究院 ( 天津,  300072)
2 约旦雅穆克大学规划 丹下健三

64 199811  新 建 筑  
然空间、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中介,
因此中间领域的概念与庭院空间有着
密切的联系。 中间领域是指具有模糊
与不确定性的空间, 具有内与外的复
合性。 庭院空间通过界面的围合与视
线的渗透, 成为具有缓冲性的第三空
间, 将二元对立的元素调和共存。
( 2) 部分与全体共生。黑川认为空
间是可以分解和生长的。 这一点在其
庭院空间的设计中即是以庭院作为建
筑整体的部分而存在, 同时庭院与建
筑要素组成的基本单位可以发展成为
更大范围的整体。
( 3) 历史与现代的共生。传统中积
淀着历史发展过程中集体无意识的场
所精神, 现代技术则体现了人类日新
月异的物质手段。在庭院空间中, 为了
达到二者的共生与协调, 创造意境, 黑
川采取了两种手法: 一是将传统内容
置于现代庭院形式之中, 产生理解的
多义性, 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展示庭;
二是用现代形式表现传统内涵, 表达
传统主题, 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中央
庭院。
黑川纪章共生理论的三个方面在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
现。
首先,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庭在
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是“共 生”的——
即庭院与建筑同步发展, 由围绕庭院
的展示空间与展示庭院构成基本单
位, 从而使日后的扩建成为可能。 庭
院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是不可分割的, 同时, 这种统一的组
合方式将参观路线由树状变为网状 日本木结构传统建筑的平面原型。 展 藤忠雄等一批日本建筑师有反都市的
( 图 3a, b ) [ 3 ]。 示平台上粗犷古朴的原始雕塑形成的 倾向, 所以她的建筑庭院基本上对外
其次, 庭院空间作为这一方案的 神秘气氛弥漫在现代玻璃与铝板梦幻 封闭, 由建筑四面围合而具有内聚向
空间基本单位, 通过各种手法成为内 般的形式中, 时间在历史与现代之间 心的性质。
与外的中介。黑川在展示庭的内立面 交汇 ( 图 3d ) 。而在中央庭院中, 传统性 (2) 几何性。 受到立体主义的影
上, 借鉴了传统的视线渗透手法, 用 的主题气氛通过一个名为“未来的遗 响, 庭院形式倾向于精确简明的几何
玻璃与铝板形成连续纯净的表面, 达 迹”的抽象空间而强化。几何形体的构 形, 如正方形、圆形, 加强了庭院空间
到内外空间的融合。展示庭顶部的弧 成在水平与垂直两个向度上发展着, 的单纯性, 并表达出传统庭院那种静
形天窗除了纳入阳光的功能外, 更使 并通过错落的矩形平台与倾斜的、变 止无序的永恒性。
庭院空间与自然空间界面柔化, 蓝天 幻莫测的台阶产生历史沧桑感的象征 ( 3) 象征性。虽不能称长谷川逸子
似乎也融入而成为庭院的蓝天了, 这 ( 图 3e, f ) [ 3 ]。 为象征主义者, 但她的空间通过对自
正是他所追求的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然的几何象征而具有超现实的虚幻
( 图 3c ) 。 二 长谷川逸子
性。 几何性传达出具有宇宙象征色彩
第三, 在展示庭和中央庭院中, 黑 长谷川逸子运用几何形体创造着 的气氛, 庭院四周的建筑屋顶更通过
川采用不同手法表达历史与现代共 都市中的自然,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 某种屋顶元素的重复形成韵律, 从而
生。在展示庭中, 正方形的平面被划分 “机械的诗”[ 4 ]。 她的庭院空间有以下 隐喻出自然界山峰环绕峡谷的意境
为□字形, 中间部分稍微抬高作为室 特征: ( 图 4) [ 4 ]。
外展示平台, 这种划分方式正是中国、 ( 1) 内向性。因为长谷川逸子和安    B izanH all 曾获日本建筑师学会
 新 建 筑  199811 65
奖, 其独特的庭院空间用现代材料与 韵味, 简洁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中竟 影从庭院投入室内、地下, 产生出幽静
技术表现出传统庭院的神韵 ( 图 5) 。这 蕴含了如此丰富的感官效果。 这也许 的美。
座建筑对外封闭, 开窗很少, 庭院则以 是由他的世界观、哲学观决定的。安藤 安藤运用上述手法进行意境的创
轻质铝合金落地窗环绕, 几近纯净的 的建筑是被作为小宇宙设计的, 建筑 造,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自然“还原
正方形庭院中有五色采光窗作为下层 中的庭院则是人工小宇宙的自然部 成光、风、水、空气等元素, 通过几何形
大厅的自然光源。 庭中金字塔形的采 分, 也是城市生活的自然部分, 所以安 状相互共振运动, 作为抽象的存在而
光体似乎是古典景观的综合象征, 太 藤建筑中的庭是一种复合空间。 升华”[ 5 ] , 从而创造出体现传统禅宗精
阳神般的晶体在孤寂的空间形态中成 安藤的建筑中庭院与传统的庭有 神的都市茶室。
为焦点, 仿佛机械时代的一首抒情诗 着密切的联系, 其建筑中庭院的两种 通过一系列安藤作品的平面构图
在古老过去与遥远未来之间超越时空 构成手法: 天井式与自然式显然与日 可以看出庭空间在其建筑平面中拓朴
地回响, 体现了传统日本庭院静止永 本传统的枯山水和回游式庭院有着明 变换的一贯性 ( 图 6) [ 6 ]。
恒的时空关系特征。 正方形庭院中所 显的传承关系 [ 5 ]。 由于安藤有反都市
四 桢文彦
有尺寸都是以 2 为倍数的比例关系, 的建筑理念, 因此他的建筑在城市中
从而用数学上精确的有序变化产生出 对外以一种自闭的姿态出现, 对内则 桢文彦的庭院空间观念与以上三
协调的尺度系列。 小小的晶状玻璃屋 另是一番天地: 丰富开敞, 庭 ( 或天井、 位建筑师不同, 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现
顶围绕庭院布置, 它们通过重复的呼 中庭) 成了建筑的核心, 不仅从功能上 单体建筑中的庭院, 而总是以建筑集
应而彼此加强。置身于庭院中, 见不到 是整个建筑的采光口, 而且在空间组 合围合成庭, 这种庭院与广场有某种
城市的喧嚣, 抬头是蓝天与纯净的晶 织上也是建筑精华所在。 在庭院的构 相似性, 其特点是公共性。桢文彦关注
体“山峦”, 四顾是连续的梦幻表面, 与 成要素上, 安藤继承了日本传统枯山 于外部空间的领域限定, 通过知觉与
传统的枯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水庭院构成要素的纯粹性, 只用灰色 视觉手段使空间具有场所感。 他认为
的混凝土墙面制造出均质的表面, 在 建筑应向场所开放, 建筑的目的是在
三 安藤忠雄
这种表面所围合的空间中, 光影成为 城市组构中加强地点联系, 他的庭院
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有着独特的 组织空间的重要因素, 变幻莫测的光 空间也正起到了这种作用。 从集合体
的比较 ( 图 7) [ 7 ] 可以看出, 桢文彦通过
围合、凹凸、扭转、收放等手法, 形成冲
突与对峙的公共空间, 抬高台阶的高
差变化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通过三
面围合而非四面围合的建筑将城市空
间引入庭院, 将人的活动引入庭院。
从代官山集合住宅 的 公 共 庭 院
( 图 8) 可以看出, 建筑与庭院的关系是
可以拓朴变换的: 既可以认为庭院在
建筑的外部, 也可以认为建筑在庭院
的外部, 从而场所的领域得到限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本当代
建筑师在借鉴传统和创新庭院空间中
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① 庭院设计适合新的生活方式。
庭的尺度、功能、形式均不拘泥于传
统, 而是根据当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来
确定, 可大可小, 亦庄亦谐, 创造出全
新的庭院类型。
② 采用全新的材料与技术。运用
一切可能的新材料 , 如玻璃、钢、混凝
土、铝板等 , 运用机械化生产与建造
的优势。从物质层次彻底改变庭院的
形象。
③ 在创新的同时, 继承了传统中
时空关系的静止性与审美追求的抽象
性。 通过对意境的追求使人们在材料
技术均已改变的场所中仍能体味到传
统的回声。
66 199811  新 建 筑  
  ④ 不照抄或模仿传统装饰, 而是创造
符合时代审美的新装饰。
通过对日本庭院空间的分析, 给我们
从手法、技巧, 更重要的是观念上以启示。
可以看到, 传统精髓在与现代文明结合的
过程中, 就像阳光通过棱镜, 可以折射出那
么多变幻绚烂的光彩。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
道路有无数条, 只有真正理解了传统, 我们
才能真正掌握未来。 □

本文得到聂兰生教授的指点, 在此致
谢。

参考文献
1  陈 薇. “饮之太和” 与“醉之空无”
. 见: 杨永
生, 王伯扬. 建筑师 (41). 北京: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1991. 115~ 124
2  马国馨. 丹下健三.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1989.
3  河相全次郎. 黑川纪章—— 现代の日本建筑
家. 东京: 鹿岛出版社, 1980.
4  河相全次郎. 长谷川逸子—— 现代の日本建
筑家. 东京: 鹿岛出版社, 1988.
5  罗 隽. 独特的安藤忠雄. 见杨永生, 王伯
扬. 建筑师 ( 44).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1992. 99~ 100
6  河相全次郎. 安藤忠雄—— 现代の日本建筑
家. 东京: 鹿岛出版社, 1983.
7  河相全次郎. 桢文彦—— 现代の日本建筑
家. 东京: 鹿岛出版社, 1988.

收稿日期 1995- 11- 11
责任编辑 张 甘

8 代官山集合住宅 桢文彦

 新 建 筑  199811 6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