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三伏天

介绍
    三 伏 天 出现在小暑 与大暑 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
“ 伏天儿 ” ,就是指农历 “ 三伏天 ” ,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 “ 伏 ” 就是
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
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间。

入伏
  每年入伏 的时间不固定,中伏 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 “ 夏至
三庚 ” 这 4 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 3 个 “ 庚 ” 日算起,初伏为 10 天,中伏
为 10 天或 20 天,末伏为 10 天。我国古代流行 “ 干支纪日法 ” ,用 10 个天干与 12 个地支
相配而成的 60 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 “ 庚 ”
字是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10 个天干中的第 7 个字,庚日每 10 天
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 3 个庚日为初伏,第 4 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 1 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 4 个庚日时中伏为 10 天,出现 5 个庚日
则为 20 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 30 天,
有些年份伏天 40 天的情况。

疗效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
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
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精心选取有温经散寒、化
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敷贴,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
治病的作用。

计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
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 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 6 月
21 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 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 年的 7 月 20 日,
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 7 月 29 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
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 8 月 9 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
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饮食
  中医认为 “ 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
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
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
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
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
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
辣温燥食物。还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最热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
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
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
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
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 伏 天 ”的 “伏 ”是 什 么 意 思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 “ 三伏天 ” 的 “ 伏 ” 就是指 “ 伏邪 ” 。即所谓的 “ 六邪 ” (指
“ 风、寒、暑、湿、燥、火 ” )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 。
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
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 “…… 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
病。 ”
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 “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 。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
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一杯热茶喝下去虽
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凡是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远些。养生必须从
当下做起。

常用的夏日中医疗法

敷贴

敷贴疗法是三伏天最常见,也是很有效的一种中医疗法,就是把中药打成粉,调制成膏药,然

后把一块块的膏药贴在疾病相对应的穴位上即可,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药物通

过穴位进入身体,就能直达病所。一般以三年作为一整个疗程,但不少人在第一年做完后,到

了冬天,很多病症就会不再复发,即使发作了,症状也会比往年要轻。
适用疾病:常见的“冬病”,如哮喘、肩周炎、老胃病,都可通过敷贴疗法治疗。

中成药

就是药店里也能买到的中药调配而成的成品药。如果夏天病症没有发作,可以在三伏天里根据

平时发病时剂量的一半来服药,按疗程持续服药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期间也可以根据医嘱有一

些间隔,也不一定要完全根据三伏的日期来,有些甚至可以从一入夏就开始服药。

适用疾病:同样适合较多种的呼吸道疾病和内脏疾病,对身体调养也有好处。

熏艾条

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特制成艾条,点燃后在相应穴位上熏的温灸养生方法,能帮助人体

全面疏通经络,恢复元气,改善气滞血淤,增强体质。也可以配合精油按摩、刮痧和拔罐等其

他治疗方法,达到更好的疗效。

适用疾病:适用于风湿、关节酸痛等寒湿类疾病。

针灸疗法

在三伏天里可以用“温针”来做针灸,先用针刺穴位,然后在针柄上用艾绒燃烧,让热度通过针

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一个夏天可以打一个疗程的温针,隔天一次,连续十次为一

个疗程,这种疗法尤其适合用来治疗风湿疼痛型的病症,可以减轻疼痛发作的症状。

适用疾病:对关节疾病和肠胃疾病都很有疗效。

药浴

像手足冰冷症,或者天生怕冷的人,都可以用药浴来治疗,比如可以将桂枝、当归、红花煎煮

一下,然后趁水仍然温热的时候来泡浴,如果家里没有泡澡条件的,也可以只泡手和脚,每次
浸泡 15~20 分钟即可,时间不要太长。三伏天在家这样药浴之后,到了冬天,手脚都会比较

容易温热暖和,也不太容易长冻疮。

适用疾病:适用于手足冰冷症、冬季怕冷等问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