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國際交換學生心得報告

人社 08 李立文 931936
去年八月八號,前往美國阿布克基的飛機,引擎的震響至今仍猶在耳。超過十

五個鐘頭的空中之旅,我抵達了新墨西哥大學(UNM)。由於提前兩星期抵達美國,

我充分利用開學前的日子適應美國的食衣住行,美國的飲食與台灣大不同,肉

乳類佔超商的最大宗;大體而言地廣人稀,交通必有汽車代步,中產階級的住

屋,一般而言較台灣寬敞許多;而當地的傳統建築稱為 Adobe,是西班牙殖民

後美洲原住民的住屋,淺磚紅的無稜角建築,有種童話世界的單純可愛。當地台

灣同學會提供我許多課業及生活上的協助,因此我能很快地融入當地生活。

全英語的環境,對於生活不是問題,因為人與人間的相處不見得需要語言溝

通,一個眼神的交會,對方可能已猜出你需要怎樣的服務,但學術課業要求精

準的表達,我足足花了兩個月才適應「複雜」的英語教學環境。環境何以複雜?由

於新墨西哥州當地族群以西班牙裔(Hispanics)為主體,許多西班牙裔的教授帶

有濃濃的拉丁腔,美國同學不見得聽得懂,何況是我這個國際學生。另外,每位

教授教學方式大不同,有些歡迎同學發言,有些獨愛從頭說到尾;有些以艱深

的字句講課,有些則淺白易懂。無論教學方式如何大相逕庭,每堂課都有一個共

同的特點:考試報告均多。我選了四門台灣發展較淺的課程,包括犯罪學與社會

福利等,希望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並於研究所時精進,之後能貢獻台灣更深

的研究所得。

課餘時間我參加國際學生或美國當地學生的聚會,因此結識不少朋友、提升了

我英語溝通能力、及學獲多國招呼語。與國際學生相處,讓我明白只懂英文是不

夠的,雖然英語是公認的國際語言,但如果能懂更多外語,在溝通時便更能貼

近人心,畢竟真正以英文作為母語的人只佔少數。在美國我曾聽過一個小笑話,

請問公認的國際語言是 American English 嗎? No!那是 British English ? or

Australian English?這些答案都不對,正確答案是 Broken English!當一堆國


際學生聚在一起,最能體會這個笑話的意義。法國人、德國人、巴西人、丹麥人,

或是阿拉伯人,每個人都說著含有濃重母語腔調的美語,大家還是可以在比手

畫腳中高談闊論,靠的都是 Broken English,因此「破英文才是王道阿!」(笑話

僅供觀眾莞爾)。假日協同美國友人,我經常參加週日禮拜,讓我更貼近美國衛

道的基督教人士與傳統朝聖模式,他們博愛的信念,提供我生活上有利的協助。

每逢學期最後兩周,每晚最多只睡三個鐘頭,五十多頁的期末報告考驗我的

能力與堅持,因此一進入寒暑假,我便將平時省吃儉用的獎學金購買機票、到處

旅行,正所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我規劃了時空縱橫軸之旅:天空之城

(Acoma Pueblo)與銅峽谷(Copper Canyon)。天空之城是美國境內最早有人類棲息

的聚落,而銅峽谷則是比大峽谷遼闊四倍的墨西哥北部旅遊勝地。這兩次與

UNM 國際學生一同出遊的機會,讓我美國時間縱軸的起源、與北美洲空間橫軸

的宏廣。曾於課本上看過一張美墨邊境的空中攝影,一邊是節比鄰次的大樓與工

廠(USA)、一邊為空曠的黃土與農舍(Mexico),這說明著為何墨西哥非法移民大

量湧進美國,因為那條邊界線意味著工作機會的多寡、與生活機能的高低。我搭

了十四個鐘頭的公車,一路從德州 El Paso 風塵僕僕地抵達墨西哥最北邊的城市

Chihuahua,沿路的景觀再再印證課本上那張照片,燈光越來越稀微、工廠房屋

愈來愈殘敗。若非實際走一趟墨西哥,我將無法理解移民問題為何如此嚴重,在

美國主要人口漸被 Hispanics 取代之際,移民議題需要深思。

節慶最能呈現一個地方的文化歷史,秋季上學期,有三大重要慶典感恩節、萬

聖節、與聖誕節。我受邀至一戶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享受感恩節大餐,著名的大火

雞腹中,填塞滿百里香味的麵包塊,要搭配甜甜的蔓越梅醬,這課本上曾讀過

的美食,擺在眼前卻無法令我食指大動,總覺得甜鹹混雜得怪,但是經典的每

道菜完全模仿當年清教徒感謝美洲原住民寒冬飢饉的救濟,令我充分感受這延

續了近四百年的感恩情懷。萬聖節時美國學生會舉行通宵變裝派對,不同於課本

中裝鬼變怪,卡通人物、電影明星、性感或充滿創意的動物變裝才是萬聖節主流,
美國大學生化妝與變裝的技術令我瞠目結舌。

寒假開始於聖誕節前兩星期,為深刻體驗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慶,我與幾位台

灣的留學生至紐約過節。紐約是個處處令人驚奇的大城市,明顯的貧富差距(五

光十色第五大道旁的小巷有衣衫襤褸的酸臭乞丐),多元的族群延伸出各型各色

的美食(中國城、小義大利、韓國區等),充滿文藝氣息的街道與機構(街頭藝人混

雜於乘客中的地鐵站、大小博物館、聽不懂卻令人驚豔的百老匯歌劇),新舊文化

的交會衝突織成腦海中鮮明的紐約浮世繪。紐約逗留一星期後,我前往加州,洛

杉磯艷陽高照的悠閒氣氛迥異於東岸的陰冷,在這裡我看到夕陽下乾淨的金黃

色沙灘(Laguna Beach and Santa Monica Beach),有著與台灣海灘不相上下的美

麗。Hollywood 則是個小有歷史的電影工業區,棕櫚樹下的店家販售著各式戲劇

化的道具服飾,而這些商品則反映著美國誇張自由的文化特質。

春季下學期,我已摸索出未來該走的研究方向,加以充分利用圖書館提供的

資源,因此獲得不少學術表達技能與各領域的發展趨勢。美國的教授和台灣一樣

照顧學生,敦敦教誨的態度令人感動,他們不因我是國際學生而降低對我的課

業要求,一視同仁的教學態度讓我的學習更加完整。兩學期共計九個多月,倏地

飛逝,回台灣前的二十天,我走過 Boston(完整的大學城)、Philadelphia(壯觀

的古蹟)、Washington DC(堅強的政經中心)、San Francisco(宜人的生活環境),

比較各大城市的機能與思考未來應該選擇的就學環境。感恩這難得的出國學習機

會,我在美國的每一天,都以日誌記錄所得,並提醒自己盡力完成課業與體會

在地文化習俗,畢竟培養國際觀正是從尊重異文化開始的。

在美國的這一年,我幸運地獲得親友或陌生人的協助,因此能夠順遂地適應

異國生活並雲遊四海,我將把這些恩情以幫助他人的方式回饋社會,希望愛的

芬芳越傳越濃。最後,我必須老套地再次感謝清華大學給我這寶貴的留學機會,

讓我在沒有家人留過學、或定居美國的拮据資源中,有能力完成一學年的大學課

程與拜訪美國著名大城市及鄰近的墨西哥,因此我能驕傲地說:終於淋漓盡致
地運用了每一分獎學金。由於美東之旅計畫得太滿太晚,還記得回台灣時差點訂

不到機票的那一份焦急,雖然未來如同當時的焦急充滿不確定性,只要堅持已

立的目標,相信我能歡欣地達成標的,如同抵達台灣時腳著桃園機場的那份無

比喜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