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4

二00六年九月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 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 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
„ 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
目标;
„ 认识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以及学习本
课程与大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 从而激
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 培养优良学风
思考与讨论:
„ 你为什么要上大学?

„ 你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 大学生活是指大学生在校
期间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
活动、人际交往及日常生
活方式的总称。
大学者,智识之府也。对于既往,大
学为其承受之地。对于现在,大学为其储
蓄之所。对于将来,大学为其发生之机。
国无大学者,其智识必无由进,而文明之
运,乃等之不可知之数。

— 任鸿隽(国立四川大学校长)
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
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
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
术勃发的世界。
——雅斯贝尔斯(德)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 我校图书馆藏书约539万册;校博物馆珍藏
文物4万余件;校自然博物馆珍藏标本60万
件(份)。
„ 我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
和其他中心10个,部省级实验室和中心60
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4个。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我校轻纺与食品学院林炜同
学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挑
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特等奖。
„穆畅道博士的研究成果在第
七届“挑战杯”上以1500万元创
该赛事成果转让纪录。
思考与讨论:
„ 根据你的观察和体会,谈谈大学生
活与中学生活有什么不同?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生活环境的变化

„ 气候地理
„ 生活习惯
熟悉 „ 文化背景 陌生
„ 人际关系
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 形成独立生活意识;
„ 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学会自我服务与管理。
3、主动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

„ 主动沟通、相互关爱;

„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 大胆尝试、不断积累。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1、学习要求的变化

以专业学习为主
实行弹性学分制
基础 专业
学习渠道多样化
学习方式更灵活
2、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 合理确定学习目标
„ 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 向教师学习
„ 向书本学习
„ 向生活学习
„ 向实践学习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 脚踏实地,打牢坚实的专业基础;

„ 善于思考,不断激发创新意识;

„ 积极尝试,自觉培养创新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终身求知,终身学习;
„ 把大学学习视为终身学习的一个阶
段,而非终点。
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
缩短;全球每天光是各种日报就出现一万
多种,每年出版的杂志一千多万种;知识
学不胜学。
3、培养优良学风

„ 校训: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 校风:严谨 勤奋 求是 创新
四、建立新的交往关系

1、人际交往的变化
„ 交往对象更加广泛;
„ 交往方式更加多样;
„ 交往目的更加复杂。
2、社会活动的变化
——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从组织形式上分:

„ 党团组织活动;

„ 校、院、班级活动;

„ 学生社团活动;

„ 社会实践活动。
从活动内容上分:
„ 学习活动;
„ 兴趣活动;
„ 文体活动;
„ 社交活动;
„ 公益活动;
„ 勤工助学;
„ 休闲活动。
3、主动适应社会交往的变化

„ 积极参与,合理选择;

„ 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 学会合作,和谐共处;

„ 锻炼能力,全面发展。
小 结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同
学们要尽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中,要主
动了解、认识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和
规律,调整好心态,积极适应新的变
化,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
换。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引申为
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 历史使命:人们所担负的重大历史
任务和重大历史责任。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
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
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
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马克思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中国竞争力水平的变化
(在47/60个国家和地区中)

年份 1995 1996 1998 1999 2000 2004 2005

排名 27 28 13 25 28 24 31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
《国际竞争力报告》
2、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
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 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贫富差距日益
增大,竞争日益激烈;
„ 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
谋没有改变,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挑战。
3、面临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目标
是,到2020年,人均GDP超
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
“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指标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指标 (%)

国内生产总
18.2 26.1 7.5
值(万亿元)

人均国内生
13985 19270 6.6
产总值(元)
类别 指 标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
经济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1.3 2 0.7(累计)
结构 城镇化率 43 47 4(累计)
人口 全国总人口(万人) 130756 136000 <8‰
资源 耕地保有量(亿公顷) 1.22 1.2 -0.3
环境 森林覆盖率(%) 20 1.8(累计)
公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8.5 9 0.5(累计)
共 5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4500(累计)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93
生 13390 5
元)
活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255 4150 5
建设小康社会,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
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
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
的未来关系重大。
——江泽民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
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
民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是大学生
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 亚里士多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
德,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
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
的。”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 作曲家门德尔松认为:“智慧是
知识的善于运用”。
„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有
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 “旺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服务
的基本条件。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 苏霍姆林斯基: “美是道德纯洁
﹑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
泉。”
„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
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
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大学生的新角色——
„ 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

„ 杰出人才的预备队;

„ 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 具有行为责任能力的公民;

…………
„ 多数同学会面临一个新的挑战:重
新定位、从头开始;
„ 当新角色代替旧角色时常常由于事
先心理准备不足,或对实践新角色
的困难估计不足而难以适应。此
时,大学生应尽快调整自己,实现
角色的转换。
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形象

„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思考与讨论

„ 上大学对你的人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 你准备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 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
目标是什么?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
要意义
„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社会衡量、
评价人才的基本尺度。
„ 社会发展既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广阔
舞台,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
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
本要求。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重要意义

„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
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
议的部分委员时,发表了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的讲话。
什么是荣辱观?
„ 荣辱观是主体通过行为选择和评价而形
成的对荣誉和耻辱的一种心理感受、道
德信念和价值观念体系,是主体自觉地
践履道德规范的心理动力和自由能力。
„ 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
容。
荣誉感和羞耻心
„ 荣誉感是个体对自己履行社会义务的
行为所表达的欣慰感、尊严感和满足
的心理状态,它建立在对理想、完满
和善的目标的基础上。
„ 羞耻感既是指社会或他人对背离社会
义务的行为的贬斥、谴责等否定性评
价,又是指对自己违背社会道义遭到
社会否定性评价时产生的自责、悔恨、
恐惧或“内向的愤怒” 等心理体验。
1、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 社会主义荣辱观将社会主义道德的
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规范结合
在一起,高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道
德规范的内容。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
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
正确标准。
2、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提供了价值目标和基本标
准,明确了倡导什么、反对什
么,坚持了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3、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觉弘扬

„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 荀子:“圣王之分,荣辱是
也。是有两端矣,有义荣
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
有势辱者。”
—《荀子·正论》
„ 管子: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
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
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
复错也。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
三曰廉,四曰耻。”
——《管子·牧民》
4、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
主义荣辱观,是改革开放以来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
总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是培养“四有新人”的人格坐标

„ 人格的灵魂是理想和信念;
„ 人格的行为导向和动力源是价值
观;
„ 人格的基石是品德;
„ 人格的创造性魅力是智慧;
„ 人格的内在张力是意志力。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科学内涵
„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
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
社会风尚等方面;体现了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反映
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培养爱国之情,践行报国之志,以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
最大光荣;
„ 抵制和反对损害祖国荣誉、尊严和
利益的思想行为。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 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做贡献;
„ 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行为。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按科
学规律办事;
„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抵制和反对各种违反科学的
思想行为。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勉敬业的
精神和品质;
„ 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
劳动的思想和行为。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 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
„ 抵制和反对一切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
思想和行为。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以诚实守信为行为准则、立人之本、
成事之基;
„ 在学习、工作、交往、生活中自觉恪
守诚信;
„ 抵制和反对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背
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自觉增强法律和纪律意识,自
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
„ 抵制和反对无视法律权威、轻
视纪律规章、违法犯法、破坏
纪律的思想和行为。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
期性、艰巨性;
„ 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
苦奋斗的作风,求真务实,自强不
息;
„ 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素质:

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
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
与根本因素。
政治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品格
和 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穿全课程的
主线
„ 第一~第三章:意义世界的构建;
„ 第四~第六章:应当体系的确立;

„ 第七~第八章:不当行为的防范与约
束。
荣辱观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
和根本要求,是贯穿全课程的主线。
„ 大学生应当自觉学习和实践社
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促进良好
社会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楷模。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
意义和方法
„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的意义
„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的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 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
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立志

树德
„ 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
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
养打下知识基础。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只
有通过学习、教育、灌输和实践才能
逐渐培养形成。
„ 有助于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
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的方法

„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
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 注重联系实际;

„ 注重知行统一。
思考与讨论

„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什
么意义?
„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