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創造力

Chapter 13. 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形成

 要達到我們認為合乎人性的世界,必須有人敢於破除傳
統的奴役。
 必須找到方法來記載那些較過去更進步的新概念或步驟

 必須找到把知識傳遞給後代的方法。
我們稱那些投入這個過程的人有創造力。
所謂文化,即是我們從社會環境中內化且已形成自我的部
分,也就是創造性人物的創造物。
創造力與生存

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如果創造力枯竭,人類毫無疑問將
無法存活。
那些經過選擇的知識、價 和行為,不論是導向光明的未
來,或是導致滅絕,都不再是猛獸或氣候變化等外在因素。
未來就在我們手中,我們所創造的文化將會決定我們的命
運。
沙克稱此演化為超生物學( metabiological ),威爾森等
人稱為文化生物學( biocultural ),二者理念一樣:存在
不再僅取決於生物上裝配,也有賴於我們所選擇的社會文
化工具。
創造力與生存

人類存活的主要威脅,也就是我們希望創造力能夠解決的
問題,卻又是從前的創造性處方所帶來的。 (e.g. 人口過剩
是未來的核心問題,而那是農耕和公共衛生精巧改善的結
果。 )
這就是翁士坦( Robert Ornstein )將人類的發明稱之為
「斧匠的禮物」的理由。
其所涉及者,是將鋼斧引介到不知金屬為何物的初民社會
所會發生的事情,它使殺戮變得容易,切碎了既有的社會
關係網路和文化價值。
在某種意義上,每樣新的發明都是斧匠的禮物。 (e.g. 菸、
酒、槍砲、核子反應爐、電視 )
創造力與生存

人類才智有一項基本法則:改變環境的力量越大,產生可
欲和不可欲之結果的機會也越大。 (e.g. 美索不達米亞 )
創造的能力往往與毀滅的能力息息相關。 (e.g. 馬雅文明 )
最初的成功導致最後的失敗,這種類似的模式也可證之於
由理念塑造人類能量的祕因。 (e.g. 納粹主義、馬克思主義
)
即使創造力的成果沒有造成外在的傷害,採用者仍可能為
文化的存在播下危險的種子。 (e.g. 羅馬人、美國人 )
文化的成功會在其自身形成一種辯證式的對立。我們過的
越好,越沒有理由尋求改變,也越暴露在外來勢力的威脅
中,創造性往往帶有負面的結果。
創造力與生存

對人類的創造力,不管是毫無批判的接受,或是全盤的否
定,都不會引導我們走的遠。
如果我們能審視文化,做客觀的決定,就能說這個好,那
個不好,那又有多棒。
但歷史的開展並不是那麼黑白分明,每樣了不起的進步都
蘊含新的憂患。有的祕因在今日是不可或缺的,到了明日
就成為障礙。
創造力在人類進化脈絡中的作用

人類的福祉有賴於兩項因素:
 提高創造性的能力;
 發展出評估新理念之衝擊的能力。
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將新理論的評估留給其相關學門,或留
給市場那「隱形的手」呢?
創造力在人類進化脈絡中的作用

任何學門只要被賦予全權,就很自然地想要盡其所能控制
許多社會資源,而且多多益善。
此外,就算不涉及到任何自私的、物質上的理由,每個學
門仍會推動新概念在領域裡實現,而無視於其長程的結果

要期待學門為了長遠的公共利益而監視自己的創造性理念
是沒有用的。
創造力在人類進化脈絡中的作用

另一個出路是由市場來決定新款事務的價值。
但就算是有自由市場這麼一回事,對於我們未來的福祉的
決定是否明智仍值得懷疑。市場的決策大都是當前取向的

我們不能忽略演化。那將引導地球未來存活的文化,不但
會盡量鼓舞創作力,也會基於人類整體未來的福祉,而不
單是為了某些分立的學門,找尋選擇創新的方法。所需要
者,在於一種自覺式的努力,以求建立優先順序,並且運
用類似「進化衝擊分析」的方法,做為社會對新理念認可
的依據。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增加創造性人物

決定創造性人物的一項核心特質,在於具有兩種多少對立
的人格傾向。一方面有相當強的好奇心與開放態度,而另
一方面又有幾乎忘我的耐性。
一個同時鼓勵孤獨與合群的環境,即使機會細微,仍有可
能增進孩子表現其創造力的可能性。
一個人若要變得有創造力,對某些領域有密切的投入可能
是必要的。如果沒有發展一種令他們感到自信的技能,沒
有具備獲得知識根柢的經驗,年輕人就不會有足夠的膽識
來改變現狀。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學門的貢獻

不論一個人多麼有天賦,除非學門提供的條件恰到好處,
否則他們就沒有機會有任何成就。
社會環境中可望帶來創造性貢獻的七種要素,包括:訓練
、期許、資源、讚許、希望、機會與獎賞等。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學門的貢獻

 訓練的完備是發展任何天份的關鍵。 (e.g. 喬登 v.s. 籃


球)
 期望高度表現是追求傑出成就,乃至創造力的必要刺激。
本研究中的家長與良師通常間接地傳達他們對年輕人能
力的信心,,幾乎將完美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是一味挑
剔、、督促或是堅持。
 資源有無是開發創造力的關鍵,但其扮演的腳色頗為含
糊。但是資源過多也會對創造力帶來窒扼的效應。當萬
事稱心,比任何別的地方更好時,追求新穎事務的慾望
就凍結了,娛樂也取代了要解決基本問題的努力。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學門的貢獻

有創造潛能的年輕人,在他們的事業達到某一點時,必須
受到該學門中年長成員的肯定。
如果年輕人對把他們的技能運用於生產性事業不抱希望的
話,則訓練、期許、資源和賞識皆屬枉然。
有了希望,還需要有真正的機會在領域中表現。 (e.g.
18,19 世紀的巴哈、韓德爾或莫札特 )
不管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獎賞,皆有助於創造性的發達。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學門的貢獻

如果創造力的系統模式確實無誤,則創造力的提升可以靠
改變學門,使其對新的概念更有感知,更能支持,也可以
造就更多數創造性人物,較佳的訓練,較高的期許,較確
切的肯定,較多可行的機會,較有利的獎賞等等,是促進
可望成為有用的新理念之產生與融合的條件。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領域的貢獻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要提出創造性的貢獻比從前遠為容易
,那並不是因為有更多創造性人物出生,或是社會的支持
更為有利,而是由於資訊更為普及並且容易添加。 ( 古騰堡
活版印刷術 )
語言的迷障只是令領域孤立的手段之ㄧ。更普遍的問題在
於每個領域之所以越來越專門化並不單是因為語彙,也在
於其規則與程序的概念架構。
學科之間鴻溝的斷層之所以危險,那是由於我們反覆見到
的,大多數創造性的成就有待於連結迴異的領域,知識變
的越晦澀孤立,創造力陳現的機會也就越少。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領域的貢獻

不論一項領域認定新穎事物的難易度如何,主要取決於該
領域的祕因 (memes) 與規則是怎麼組成的。
一項領域只有在自身呈現不穩定,而又有人有能力處理這
問題時,才能引發創新。
有時領域是藉新的思考方式,較佳的測量,或是使觀察更
清楚的新儀器而有所改變。
知識的架構在它要傳給下一代的時候尤其重要,一個人要
有創造力就得先了解領域。如果近乎無法理解領域的知識
,很少有年輕人耐煩去學習,於是創造性的發明就少了。
提升創造力的方式─領域的貢獻

文化的起源可以簡單地解釋為是基於需要,我們祖先發明
的技術、科學、甚至是技術,都是防衛性的調適,用以增
進生存的機會,或是增進舒適。在這層意義上,需要為發
明之母再正確不過了。
促進創造力的一個明顯的方式,在於將心思暢流的經驗帶
進各種領域中,建造文化乃賞心樂事,不管是當藝術家、
科學家、思想家或實行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