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李姓宗祠通用聯】

[日期:2007-05- 作者:李氏族譜網
08]

【李姓宗祠通用聯】

〖李姓宗祠門楣題辭〗

道德傳家 太白遺風 詩酒流芳

“道德傳家”源自老子。在李氏家譜中,老子是十七世裔孫。名耳、字聃,今

河南鹿邑人,是周朝主管王室藏書的官吏,因而是一位學問淵博、見識高

深的人,孔子曾向他請教關於禮的事,可以說是孔子的老師。老聃闡發了

一系列哲學思想,其中有關於“道”的理論,因而《道德經》被奉爲道教經典,

老子其人也就披上了五光十色的宗教幔紗,視如神明。所有李氏族人都爲

自己是老子的後裔而感到驕傲,李氏宗族也爲有這位名揚四海的偉人而門

庭增輝。

“太白遺風”“詩酒流芳”指唐代大詩人李白。李白,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

經郭沫若考證,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北部),李白就生於此

地,幼年又隨父遷居今四川油南青蓮鄉,該地仍存有李白早年讀書的青蓮

書院,故李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有著傳奇式的生平和“光焰萬丈長”的不朽

詩篇。又喜飲酒,有“鬥酒百篇”的美譽,杜甫詩雲“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

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人們心目中李白是一

位超凡絕頂的人物,他的詩歌成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李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衛公勳業;

元禮門牆。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唐·李靖屢建軍功,太宗時封爲衛國公。下聯典自東漢·李膺,字

元禮,以聲名自高,後進有登其堂者,皆以 爲“ 登龍門”。

西隴望族;

北海名流。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唐·李邕,李善之子。善注《文選》。玄宗時,官北海太守,人稱“李

北海”。

隴西世澤;

馮南家聲。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 ”,即
全聯典自漢李廣,隴西成紀人。以及唐高祖李淵,祖籍隴西成紀。馮

馮翊,古地名,今陝西省大荔縣。

鄴侯世澤;

楷模家聲。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唐·李泌,封鄴侯。下聯典自東漢·李膺,字元禮,太學生稱“天下

楷模”。

庋藏鄴架;

召記玉樓。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唐·李泌,封鄴侯。藏書甚豐,號爲“鄴架”。下聯典自唐·李賀,臨

死前見夢:上帝成白玉樓,召其作記,遂卒。經傳道德;

家藏鄴架;

詔赴玉樓。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唐代大臣李泌,字長源,京兆人,自幼聰敏,勤奮苦學,博覽經

史,擅長行書,喜歡吟詩作賦。玄宗時 爲皇太子供奉官,後曆肅宗、代宗、

德宗三朝,官至宰相,封鄴侯,家中藏書極多,號稱“鄴架”。善權術,有

謀略,曾 爲肅宗籌劃平安史之亂;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長於隨機應變。

下聯典出唐代詩人李賀,字長吉,福昌人,唐朝廷皇室遠支,家世沒落,

生活困頓。少年聰明異常,七歲能寫詩文,曾使韓愈驚。作詩極爲刻苦認真,

母親說他:“此兒要嘔出心才作罷!”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

(其父名晉肅,“晉”與“進”同音),韓愈曾 爲他作《諱辯》。相傳他臨死前,

白天見個緋衣人拿塊板,上面寫著:“玉帝新建成白玉樓,召先生去作記。


經傳道德;

名重謫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春秋·老子,名李聃,著有《道德經》。下聯典自唐·李白,賀之章

稱之爲“謫仙人”。

漱玉詞麗;

娘子軍興。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南宋·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著有《漱玉詞》。下聯典自唐高祖李淵

之女平陽公主,其夫柴紹隨李淵起兵反隋,平陽公主在陝西招募軍隊七萬

余人,時稱“娘子軍”。

有典有則;

卜世蔔年。

——佚名撰臺灣省金門縣李氏家廟聯

金門縣現有五個鄉鎮,37 個行政村,157 個自然村。但當地人民仍習慣以

“鄉”做爲村莊住民的認同體,這可能是受到明清時期的“都→保→鄉”地方

層級舊制觀念的影響,因爲當時的“ 鄉” ,就是一個最基層的地方聚落單元。

例如,舊屬 19 都古賢保古坑鄉,就是指今日的古崗這一個自然村。金門與

廈門過去同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管轄,當地方言都還能保留閩南方言古音,

例如一般人都把“鄉”讀成“香”它閩南話讀音與拜拜所用的“香”相同。金門

家廟多且密度高,更有幾個鄉是“一鄉數廟”的情況,例如瓊林就有蔡氏家
廟七處,西園有黃氏家廟四處,北山也有李氏家廟四處,盤山有翁氏家廟

三處。這些家廟除代表大宗、小宗之區分外,也代表當地姓氏家族的興盛繁

衍景況於一斑。金門家廟大門之左右兩扇門板題字(板門聯),在後埔

(金城鎮)是以題“祖德”、“宗功”者較爲普遍,但在金沙鎮則以門神裝飾繪

畫者較 爲多見。何培夫認 爲門神聳立寺廟大門,首當其衝而地位顯要,其設

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厲、迎祥納福與安宅鎮殿。在民風古樸的金門瀏覽衆多

家廟建築,能夠讓人同時欣賞到生命禮俗中的善與美,它涵括了各種傳統

的、莊嚴的、親情的、藝術的、宗教的事與物。

〖李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匡山懷哲士;

青蓮慕奇才。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李太白祠聯。

丞相將軍府;

忠臣孝子門。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聞名當世的入閩始祖火德公是隴西李氏的第二十七世裔孫,李火德一支自

明、清以來因其人文鼎盛而聞名臺灣和東南亞諸國。臺灣省國民黨主席李登

輝、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分別是李火德的第 26 世和 28 世後裔,李登輝

鼓吹“兩國論”是數典忘祖,必將成 爲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今福建上杭縣

稔田鄉官田村有規模宏大的“李氏大宗祠”(火德公總祠)正大門有這一副

顯赫的宗聯。
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李大釗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李大釗自題聯。

〖李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狂歌痛飲雙仙骨;

索句嘔心一錦囊。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唐·李白爲詩仙、酒仙,是爲雙仙。下聯典自唐·李賀每出遊,備一

錦囊,得句即投其中,其母見之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巳耳。”

居士詞猶傳漱玉;

娘子軍莫與爭鋒。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李清照。下聯典指唐·李淵之女平陽公主。

木榮花綻展春色;

子孝孫賢傳嘉風。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鶴頂格李姓拆字聯。岷江水利千年頌;

昌穀詩風萬里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戰國水利家李冰,開鑿都江堰。下聯典指唐代詩人李賀,有《昌穀

集》。
臚唱兒孫三百輩;

經傳道德五千言。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李氏祠堂聯。

玉爐修煉延年藥;

真道興誠益壽丹。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雲南省陸良縣城南面三十裏處的終南山老子(李聃)說經台石刻聯。

新添十竹皆紫玉;

恰對九峰如畫屏。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清代地理學家、古文家李兆洛撰書聯。

猶龍紫氣當前現;

旋馬清風奕世存。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採用臺灣省屏東縣內埔李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春秋時思想家老子(李

聃)。下聯典出北宋大臣李沅,字太初,肥鄉人,太平興國年間進士,真

宗時曆官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門侍郎、尚書仆射(宰相)。性格耿直,善良

忠厚,多次上疏議論朝政,當時人稱他 爲“ 聖相”。對自己要求嚴格,生活

清儉,在京城封丘門 內建宅院時,客廳前一片地方僅僅容下旋馬(謂掉轉

馬身)之方寸之地。

原本隴西神仙祖;

派系唐朝帝王孫。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爲臺灣省臺北縣淡水鎮忠寮裏竹圍子李氏祖厝聯。
〖李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道德猶龍,名起柱下;

文章倚馬,系出隴西。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春秋·老子,名李聃,著有《道德經》。曾任周柱下史。孔子曰:“吾

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後人以猶龍代稱老子。下聯典自唐·李白,舊說

爲隴西人,其《與韓荊州書》雲:“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詩禮趨庭,人羨鄴侯卷軸;

忠貞體國,世瞻元禮蕭牆。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李泌秩事。下聯典指東漢·李膺秩事。

鳴鳳朝陽,諫諍均推禦史;

宮袍帶月,神氣鹹欽謫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唐代禦史李善感。下聯典指李白。

自唐及周,理官柱史遺恩遠;

由粵而蜀,祖德宗功沛澤長。

——佚名撰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採用四川省成都市大街太平巷李氏宗祠聯。上聯“理官”,指李氏源於

大理官;“柱史”,言老子(李聃)曾任周朝柱下史。下聯典出成都這支李

氏的遷徙,據民國年間《李氏族譜》:唐代大將李光弼本是營州柳城契丹族

人,歸唐後姓李氏,屢立戰功,封臨淮郡王,定居金陵,又向南方數省遷
徙。元、明以後,有一部分從南方西遷,其中廣東李氏的一支於清代乾隆年

間輾轉遷至蜀地,定居成都。

系出隴西,將相公侯光國史;

宗開淮左,忠良孝友篤家風。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採用安徽省嘉山縣曹府山李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李氏郡望及歷史上李

氏人才輩出,不乏“將相公侯”;下聯典出本支李氏定居于淮河西岸,以“

忠良孝友”爲家風。

模楷聽松風,敢詡龍門望第;

文章標花萼,毋忘鹿洞遺規。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李氏祠堂聯。

欲從學海問津,且把漢書終日讀;

莫謂凡夫難度,尚留道德五千言。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採用安徽省嘉山縣方村鎮李氏宗祠聯。上聯典出隋末瓦崗軍首領李密,

字玄邃,京兆長安人,上柱國、蒲山公李寬的兒子。少年時好學,曾把《漢

書》挂在牛角上,邊走邊讀。大業年間,參與揚玄感起兵反隋,失敗被俘,

在押送途中逃脫,投奔瓦崗,輔助翟讓聯合附近各部起義軍,並設計在滎

陽擊殺隋將張須陀,得翟讓信任,自率一軍,號稱蒲山公營,繼而被翟讓

推爲全軍之主,稱魏公,立年號爲永平。他傳檄天下,數隋煬帝十罪,屢

破東都隋兵,部衆日益強大,後來入關降唐。下聯典指老子李聃。

田可耕,桑可蠶,書可讀,襲譽傳家至寶;

戰則勝,攻則取,守則固,文忠開國殊勳。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唐代江南巡察大使李襲譽。下聯典出明代大都督府左都督李文忠。

世系考春秋,禦史名官、東魯聖人曾問禮;

淵源溯唐代,翰林著績、玄宗皇帝也求詩。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孔子問禮李聃之事。下聯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詩於李白之事。

脈接盛唐,喜玉葉金枝,派衍綏江綿瓜瓞;

源開有宋,幸龍章鳳誥,多傳嶺表世簪纓。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採用廣東省廣甯縣古水鎮李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本支李氏宗的來源和

遷徙;下聯典出本支李氏多有大家貴胃。

粵東不乏良材,觀太常孫子,軼後超前,卓犖無殊驥北;

嶺南亦多望族,仰戶部門楣,連科及第,聲名尤重隴西。

---南雄新田村“愛敬堂”祠堂門石柱上對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