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向上國中演講內容 99.04.

01

根據近年來多項調查顯示,全台灣共有 175 萬的小學生、95 萬的國中生與


75 萬的高中職生,這些準公民花在媒體上的時間超過他們在學校的時間。另外,
根據統計,近 9 成的民眾在家的休閒活動就是「看電視」,但電視所播放的內容,
無形中影響了一般人對事物的認知,且容易造成兒童及青少年的學習與模仿。

<行動已經開始>
1992 年我就讀於政大新聞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協助政
大廣電系吳翠珍教授和淡江教育科技學系朱則剛教授,進行國內第一個國小學

媒體識讀能力研究計畫。

十年後,教育部在 2002 年 10 月頒布由吳翠珍教授擔任主要撰稿人的「媒體


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明定將媒體素養教育正式納入學校教育中。但是此後遲
未建立一套如何融入的方法,政策中僅告知教師應具有哪些面向的媒體素養,
並負擔起指導學生的責任。

2008 年 5 月,教育部公布微調後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增加媒體素養
基本知能,預計 100 學年度成為正式教科書內容。為了積極規畫因應配套措施,
又於 11 月 20 日啟動「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進行媒體素養教學手
冊研編、種子師資及種子學校培育、100 場巡迴講座到校服務、創意影音競賽等各
項媒體宣傳與推廣活動。

「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專案小組於 2009 年 6 月推出<媒體


素養教學資源網站>,11 月編撰完成《媒體素養教育教師參考手冊》。但是教師
要具備這些素養,也是需要學習,而且必須有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管道。

2010 年 3 月 21 日,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公告,9 月高一生入學適用的「公民


與社會」新課綱將新增「媒體識讀」單元,讓媒體教育的需求向上延伸。根據當天
的新聞稿指出:

「媒體識讀」並非純知識教育,而是養成公民必須具備的獨立判斷能力,以
及對於資訊充斥的現代社會的反省,培養耳聰目明的閱聽人。在民主社會中,許
多訊息的傳遞均透過媒體的運作與傳達。因此,高中課程之媒體識讀內容包括

1
「言論自由」、
「 閱聽人」、
「 新聞報導與議題設定」、
「 新聞專業倫理」、
「 公民監
督」、「媒體近用權」等相關議題。

基於一綱多本政策,高中課程綱要提供知識與價值架構,但並不直接規範
課本具體取材內容,亦不直接規範個別學校、個別教師上課所選擇的題材。例如,
對於社會有爭議的新聞處理方式,不論是「置入性行銷」、
「動新聞」、
「扣應節目的
立場」、
「災難新聞」、政黨或政府利用媒體作政策宣導等等,均屬現實問題,由高
中老師自行取材供上課討論活動。而學生透過「媒體識讀」教育,建立自己相對獨
立的價值判斷與分辨標準,這將是高中公民與社會教育很重要的課題。

例如嘉義縣立竹崎高中賴彥全老師設計的「媒體達人」教學活動,以從英國
星光大道的蘇珊大嬸作為題材,列舉各大報對於成名之累的描述用語,引導學
生以名偵探柯南的角度觀察、省思,分析不同報社的用語、立場及觀點,並思索
可改進之處,培養學生自覺及分析批判能力。公民與社會學科需配合時事脈動,
教師應提升自身的媒體識讀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當個有自覺省思能力的閱聽
人,例如養成學生剪報的習慣或是在週記中將這星期的國內外大事做整理,從
訊息中多元的解讀,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可藉此得知學生對
現在時局的看法角度。

<為什麼需要媒體教育>
我們與社會愈來愈親密同時愈來愈疏離,因為居住密集,開門就見到一群
人,但絕大多數是陌生人,我們可能從新聞報導才會得知,原來昨晚隔壁遭小
偷洗劫一空。

每天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成為頭版標題或獨家新聞的議題通常都是什麼?
無非政治、八卦以及社會案件。

現今大眾傳播媒體的發達,訊息無時無刻在流動傳播,雖然在正面有教育
大眾的意義存在,但相對的,訊息太多無法完全過濾,造成某些不良訊息不當
影響閱聽人視聽。關於為什麼需要媒體教育,我認為最應該被介紹的是「涵化理
論」,涵化理論最主要的論點是:經常接觸電視媒體的人會和現實世界混在一起
無法分辨,甚至於認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暴力及黑暗。

媒體教育或許發展出許多教學架構,但是它的核心概念只有一個,就是明
瞭「媒介真實」不同於「社會真實」,其他的概念例如「霸權」等,都是在進一步說
明媒介真實再現社會真實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力。因此,只要教學教案中能夠協
助學生從「媒介真實」中清醒過來,回到社會真實中踏實邁進,就是符合媒體教
育的目標。

2
3
<冷酷世界徵候群>
引入問題:台灣的犯罪率哪一個你認為是正確描述?

在現代社會,電視這個媒介最為一般民眾所倚賴,對於民眾在型塑「社會實
況」(social reality)上的潛在影響,更是受到重視。美國傳播學者 gerbner 提出
「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此一理論的重點是,看電視的時間愈長,所
形成的對社會實況的認知和態度會愈接近電視所呈現的景象,也就是「媒介實
況」(media reality)。由於電視所呈現的媒介實況裡有強調暴力、色情的傾向,
因此,電視看得愈多的人,愈有可能覺得身處「冷酷世界」(mean world),也
有人翻譯為「黑暗社會」。

此一假設經過多項實證研究驗證得到相當一致的支持後,gerbner 等涵化
論主繼續申論說,涵化效果除了可能會使民眾以電視實況作為社會實況外,
還有影響民眾面對治安問題所持立場的可能。也就是說,認為社會愈黑暗的
民眾,有愈支持警察採用強勢手段來維護治安的傾向。面對電視充斥暴力節目
的現象,涵化論者關切的不是這些節目會不會使得觀眾變得更暴力、以致
治安問題愈益嚴重,而是這些節目會不會使得觀眾「覺得」社會上治安問
題惡化就像電視裡演的一樣。

較常看電視的人(heavy viewer)愈覺得世界是可鄙的,對世界的認知與電
視所描繪的相近,其意見也愈主流。其後又影響沉默螺旋理論,察覺自己是聲音
弱勢者會靠向主流意見,或選擇沉默,因此聲音大者愈大、小者愈小。gerbner 的
涵化分析主要以電視暴力為研究對象,他認為電視暴力節目會對社會大眾發生
潛移默化的功能,它為大家建構了一個圖像,認為這是一個「冷酷世界」,而且
解決問題需靠暴力。

他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冷酷世界症候群」(Meal World Syndrome)的概念。他


發現長時間觀看暴力電視節目的人,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對暴力及
暴力的受害人漸漸失去敏感和同情心,即俗語所說的麻木不仁。而且看慣了暴力,
所以要看更激烈的暴力才覺得刺激。於是在長期的電視暴力浸淫之下,這些人就
變得自私、冷酷、缺乏同情心及愛心、難於與人愉快共處,此等都是冷酷世界症候
群的病徵。

現今台灣新聞媒體在報導社會新聞,尤其是犯罪新聞的種種缺失,將對長
期沐浴在電視機前的閱聽人產生負面的影響,增添民眾的危機感,造成社會的
不安。特別是對兒童及青少年,可能在無形之中便提供了犯罪的「腳本」,讓他們
依法仿效。

4
<娛樂新聞助長八卦風>
引入問題:下列那一個事件你不曾聽學生討論過?

電視機已成為每個家庭的重要成員,在大多數時候告訴每個人社會發生的
大部分故事。涵化理論(cultivation theory)的論點在於,長期暴露在相同的電
視訊息下的閱聽人,將會產生同一種結果,也就是被電視機灌輸了一套共同的
世界觀、價值觀以及角色認同等。

娛樂新聞多是以男女關係為主題,收視群則以年輕學子居多,對於長期暴
露在娛樂新聞訊息下的觀眾來說,電視成了提供他們資訊、價值觀的主要來源。
而在娛樂新聞內容不夠多元化的情況下,久而久之,觀眾所關心便僅侷限在影
劇圈的是非、藝人的感情生活,以及影劇圈中許多虛幻不實的價值觀,於是在過
度逃逸沈浸於這些沒壓力的娛樂新聞下,而降低了社會參與的動機。此時,如果
娛樂新聞中過度強調負面的價值觀,將會形成錯誤的示範,並在無形中潛移默
化了這些年輕學子。

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是受到傳媒塑造的粗鄙不雅文化洗禮。用葛伯
納的涵化理論觀點來看,他們早巳被不良資訊「脫敏」(Desensitized),對暴力及
色情感覺遲鈍。他們習慣了看、聽甚至講淫褻粗話,粗話已成為日常用語,無傷
大雅,而淫褻這個概念也在他們的腦海中變得模糊。校園裡學生的語言暴力行
為、不尊重女性、不體諒別人的感受,反映了喜歡格鬥及自私的潛意識,
其實呈現的正是葛伯納所形容的「冷酷世界症候群」。

<以電視犁耕心田長出可怕的想法>
電視在人的幼年時期就進入人們生活,葛伯納的調查以四個態度為目標。
1.涉及暴力的機會
(1)輕度觀看習慣者預測他們每週成為受害者的可能性為百分之一
(2)重度觀看習慣者害怕風險是十分之一
(3)慣性看電視的小孩贊同「如果你有對某人生氣的好理由,打人幾乎總是可以
接受的」

2.害怕在晚上獨自行走
(1)更多女性比男性害怕陰暗的街道
(2)重度觀看習慣的人傾向於高估犯罪行動

3.感知到的警察活動
警察幾乎每天掏槍,而這不是事實上有的狀況

5
4.對人普遍不信任(冷酷世界症候群的挖苦心態)
(1)大部分都只為自己著想
(2)應對他人時,越小心越好
(3)先下手為強

<電玩遊戲的世界>
青少年網路之使用時間及頻率甚至高於電視時,原有發生於電視上的一些
傳播效果也有可能出現在網路媒體上。從媒體角度來看,電玩遊戲也是一項能灌
輸青少年價值觀念的電子媒體工具,且電玩以休閒娛樂的面貌呈現,再加上青
少年主動且大量的使用,當青少年使時間加長時,其所產生的媒體效果更是不
容小覷。

「線上遊戲」是兼具網路與電玩特性,是具有網路互動性與虛擬世界匿名性
的媒體,代理韓國線上遊戲「Lineage」(台灣名之為「天堂」)的遊戲橘子,在行
銷時便提出「實現你平日在現實生活中不敢做的事」為口號,因此吸引眾多玩家。
該款遊戲引進六年,擁有號稱 500 萬以上會員( 2009 年 7 月六周年慶 ),其所
產生之媒體效果已不容忽視。在遊戲過程中所形成的社群,就是玩家所認同的社
會。

當天堂遊戲提供的訊息是玩家主要賴以建構社會實況基礎時,涵化效果才
有產生的條件。換言之,涵化效果應不只是訊息的接收或學習而已。玩家在處理
線上遊戲世界訊息時所採取的個別的心理機制,或許是涵化效果的關鍵。線上遊
戲的涵化效果之所以能發生,就是因為玩家接收資訊的管道狹隘到只從遊戲世
界中,或是相關的人、事、物。當玩家對於世界的認知來源多元化後,他就不會只
單單從某一面向來瞭解他所身處的社會、環境,而犯了「以管窺天」的毛病。

(可參考資料:我的世界是「天堂」?線上遊戲「天堂」對青少年涵化效果之初探,
陳士哲著,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涵化作用是一長時間的歷程,而正處於人格形塑與道德價值發展階段的青
少年,在其發展的歷程中,可能會受到來自於家庭、學校、同儕團體互動學習,
甚至於各種電子媒體內容等因素,交互影響青少年對於世界的認知建構。「以管
窺天」這句古諺正適合形容人們如何透過媒介所扮演的角色來認知世界。這時,
學校的社會領域應該教孩子的是課本上的社會知識,還是現實社會的社
會知識?

6
<什麼是媒體教育>
消極的以禁止接收的方式阻絕學童或青少年接觸媒體,並非有效的方法,
積極的方式是從媒體教育著手,協助學生學習主動選擇、分析、評估媒介訊息,
了解媒介訊息產生的過程及其真實性,具備媒體素養。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是指閱讀、理解及產製媒體訊息的能力。
「媒體
素養教育」或「媒體教育」有別於培養媒體從業人員的媒體專業教育,教育對象的
主體是全體公民,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全民具備思辨與產製資訊的能力,能夠以
批判性的角度去解讀媒體信息。

我們的目標是讓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媒介訊息,而能積極主動地對媒介訊
息存疑,進一步去分析、解讀、批判訊息內容,不僅不被媒介左右,更能去近用
公民的權力影響媒介運作,成為聰明主動的媒介閱聽者。

各國在媒體素養教育的發展上,英國最早將它納入國家正式課程,之後歐
洲其他國家以及澳洲、加拿大也都紛紛跟進,分別發展了媒體素養課程。近來,
美國也開始積極地將媒體素養融入現有的課程中,由教師與媒體專家攜手合作,
由幼稚園開始推行媒體教育。

而香港、日本及我國則是由民間團體舉辦媒體素養教育的推廣活動,讓民眾
瞭解媒體素養的概念,並積極爭取將它納入正規課程中。我國教育部在 2002 年
10 月頒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明定將媒體素養教育正式納入學校教育
中,但是我們尚未建立一套如何融入的方法,政策中告知教師應具有哪些面向
的媒體素養,並負擔起指導學生的責任。

2009 年 6 月建構<媒體素養教學資源網站>,11 月編撰《媒體素養教育


教師參考手冊》。但是教師要具備這些素養,也是需要學習,而且必須有學習的
時間和學習的管道。

7
<媒體教育教什麼>

對於媒體素養的意涵,各國皆有不同的描述、範圍界定和實行步驟,大致上
以符合融入學校學程教育為方向。校園之外的推動,則傾向以工作坊的形式,引
導學童產製媒體內容,實踐近用媒體的傳播權。

台灣實施媒體教育的方式,必須植基在學童身處的台灣媒體環境特質,例
如嗆聲搏版面、政治對立紛亂、頻道眾多節目雷同、宗教台最受信任、外來戲劇當
道、網咖林立、揪團快閃臨時群聚行為興起等,由兒童生活中所關心的議題為引,
方能產生效應。學校環境上,臺灣學童課業負擔沉重,因此在課外能夠接觸使用
媒體的時間,「情所當然」以娛樂放鬆壓力為主,對於媒體在傳遞資訊、掌握新知、
擴展知識方面的優勢較缺乏利用能力。家庭環境上,雙薪家庭、獨生子女、隔代教
養等特質,使得學童在家長關心不足下,更容易誤入網路交友陷阱,以及消費
價值觀的影響。

在媒體、學校、家庭三方特質的交叉作用之下,會吸引臺灣學童的媒體議題
是什麼?該怎麼和他們談媒體?有什麼適合舉例的事件和節目?如何引導他們
進行討論?如何搭配延伸活動?最終如何建立他們思辨的覺知系統?仍然處於
必須創建自己一套實踐方法的挑戰之中。

2002年教育部正式頒布的《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中,所揭櫫媒體素養的五大面
向為本,包括:
˙關注媒體內容,暸解媒體訊息內容與符號特質。
˙思辨媒體再現,發覺文本背後的意識型態。
˙反思閱聽人意義,當個自覺的媒體公民。
˙分析媒體組織,釐清媒體工業的運作關係。
˙實踐媒體近用,認識個人、社區的動能對媒體可能的影響。

8
五大面向下的次概念總和了幼稚園至高中的學習需求,針對國中生而言尚難全
面引導察覺媒體現象。因此,我傾向另外參酌澳洲教育政策所提出較為淺顯的概念模
式:

機構 / 組織 閱聽人

誰能操縱製作過 為誰做? 再現
程? 對人們發生何種
什麼會影響最後成 作用? 哪些族群會出
品? 現?
如何被描述?

電視 錄影帶

電影 媒體文本 錄音/CD
敘事
意識型態 報紙 雜誌 書籍
元素如何組成一
什麼價值很明顯? 個故事
什麼價值是隱藏? 誰是英雄
誰是凡人

類型
媒體社會化
什麼是其獨特的特
何種設計使用於設
質?
息建構上
這些特質適合其他
如何呈現世界觀
文本嗎?

資料來源:Terry Jones, Metro Education Magazine

9
轉引自政大廣電系吳翠珍教授《媒體素養核心概念建立與實踐》教育部研究報告P.122

以及200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邀集各國知名學者群組成撰稿小組,完成的《媒體教育
手冊》中<學生手冊>單元規劃的架構:(囝仔影音公社已經翻譯,置於媒體學堂的
研究行動供參考)
˙什麼是媒體
˙什麼是媒體教育
˙向媒體提問
˙媒體的產製
˙媒體的語言
˙社會真實的媒體再現
˙閱聽人
˙自製媒體

我建議老師們在校園裡將媒體教育融入教學領域,應該以學生的觀點來設
定主題,取材於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的生活事件設計討論形式,導引到察覺媒體
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再討論可行的解決之道,以達成提升兒童閱聽眾「瞭解媒
體」、「思辨媒體」、「影響媒體」、「近用媒體」四大素養的目的。

<校園媒體教育的例子>
影片欣賞:尋找一條河(台北縣新莊市頭前國中)
蘋果的滋味(台南市安順國小)

<影片融入教學>
結構符號-構成畫面的技術(教師較不熟悉)
表徵符號-畫面直接傳達的意涵
內涵符號-畫面隱含的意涵

10
補充:從涵化理論談校園暴力

美國迄今為止,最血腥的槍擊案,發生在 1999 年 4 月 20 日,哥倫拜中學


(columbine high school)的學生哈里斯和克萊伯德攜帶自動步槍,衝進校園瘋狂
殺戮,在短短 16 分鐘內,殺死了 12 名學生、1 名老師。

  在緊接著的 6 個月內,美國校園中又連續 4 次,發生 16 歲以下青少年槍擊


屠殺事件。而當一名加利福尼亞州的高中生,因在家自製炸彈被捕時,警察發現
他在網頁上公開宣佈:“我崇拜哈里斯、克萊伯德和所有校園殺手。”

  從美國一些青少年經常瀏覽的網站和聊天室中發現,哈里斯和克萊伯德,
這兩名殘忍殺害 13 名同學和老師,然後畏罪自殺的中學生,居然成了一些美國
學生心目中的“英雄”! 更可怕的是,一些學生還仿傚這兩名學生的做法,在校
園中大開殺戒。

  今日的美國校園,青少年崇拜暴力。一名青少年在網路上寫道:“我可能有
些瘋狂,但是我確實認為,在哥倫拜校園裡發生的一切太令人興奮了,妙得簡
直無以倫比!”而在網路上,這樣的留言還不算少數。

第一個製造校園槍擊案的兇手,是當時年僅 16 歲的高中女生布蘭達斯潘瑟
(brenda spencer)。1979 年 1 月 29 日,斯潘瑟手持父親贈送的聖誕禮物──含望
遠鏡的長槍(贈禮包含 500 發子彈),在聖地亞哥(san diego)市住處外,向對街
的克里夫蘭小學(cleveland elementary school)瞄準定位,等到校長開校門、學
生走進校門時,便開始開火。

  “有趣的”遊戲玩累了,她返家等著警察找上門,接著又與聞訊來的警察進
行了長達 6 個小時的對峙。在總共 6 個半小時的射擊遊戲中,打死校長和守衛、
傷及 8 名 6-12 歲學童和 1 名警察。

  在對峙期間,她說,開槍原因是因為:“我不喜歡星期一”(i don't like


mondays.)。斯潘瑟後來因 2 項一級謀殺罪名和 9 項攻擊罪名成立,被判處了 25
年監禁。斯潘塞從未為自己的行為表示過懺悔。據說,她最近在與室友鬧翻了之
後,還在胸前刺下兩個名詞: “courage” (勇氣) 和“pride”(驕傲)。

  突發性的校園暴力,近年來在全球如同爆米花此起彼落,且日趨嚴重 。
1997 年英國也出現類似的槍擊事件。1997 年日本公立中學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
高達 8,100 多件,而且一向被認為是“普通孩童”(normal kids)的突發型暴力遽
增。比利時出現了 8 歲少年殺害 3 歲幼童的悲劇。台灣也連續爆發多起未成年青

11
少年集體虐殺少女案件,手段兇殘、動機荒誕無稽。

  青少年重大犯罪事件在全球引爆,暴露出校園暴力的嚴重程度。美國教育部
的報告顯示,1997 年全美就發生了 11,000 多件校園槍械攻擊案,4,000 多件強
暴與性騷擾的案件。更令人傷痛的是,一名在慘案被害學生的母親,由於無法忍
受喪女之痛,自殺身亡。而另一名目睹屠殺的學生,因精神受不了刺激,也自殺
了。

根據傳播學者的研究,影視節目、現代網路與遊戲軟碟中的血腥暴力內容,
要負上相關的責任。相關的幾種學說是:

  一、“觀察學習說”(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也就是“模仿說”


(imitation hypothesis)。認為人們可由暴力影視中學到暴力行為,並在實際生
活中加以複製。

  二、“刺激說”(stimulus theory),或稱為“侵略性線索說”(aggressive
clues hypothesis),認為暴力節目是暴力行為的催化劑(catalyst)。

  三、“強化說”(reinforcement theory),也就是”失控說”
(disinhibition),認為暴力節目並非是犯罪的原動力,只能加強現有犯罪或侵
略傾向,強調觀看暴力影視會降低對他人施暴的抑制能力。

  四、“累積說”(cumulative theory),也就是葛伯納(george gerbner)提


出的“涵化說”(cultivation theory),或稱“圖像建構說”。意指人長期暴露在相
同的影視訊息下,會被灌輸一整套的世界觀、角色認同與價值体系。葛伯納認為
影視暴力節目,會對社會大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功能,它為大家建構了一個圖像,
使人認為這是一個“卑鄙世界”(mean world),解決之道,唯有暴力。

(參考資料:從涵化理論探討大眾傳播對閱聽人的影響,台中師院 黃振維)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