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授課教師:李錫錕教授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01lHpwO8YkYJ:www.csie.ntu...

授課教師:李錫錕教授

政治概論課程內容總整理(2005秋)

序論

1. 因果關係 Causality
A. 任何的行為或事件(happening)皆有其cause and effect,一個causality,平常很多我們當作是accident的事件的背後其實也有他的causality,只是因為複雜隱晦,我們選擇不去理會。
B. 每個人一生中多半在追求事理的causality,學會如何預測/預防意外,使得一切能在掌握之中。因此一個人的價值可以定義為他處理accident的能力。

Ex.進大學,目的可以說是追求profession,如同裝水入形狀已固定的容器,profession的極限在於他已經被證明可行。

Ex.家裡安排婚姻 => ¡ 我不要可預測的結果!¡ 這是一種追求不可預測性的表現。

傑出之士就是不滿於profession才可以推出創舉

2. 政治概論介紹
A. 通識教育的意義與目的
1. Professional Limitations

通識教育的推創目的就是要打破職業/專業教育所形成的限制,幫助人尋找事理的cause。

2. Causality 的追求

我們不是在崇拜成功的人,而是尋求對自己有利的causality

B. 課程名稱概說
1. 概-Generalized
2. Logic是不分科的,藉由研究政治我們可以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有原則。

3. 三大研究主題
A. 人- 人到底是什麼?
B. 政治 = 方法

Ex.語言、送禮

C. 人 + 政治 => 政治力
1. 人透過政治(方法)去影響人(們),其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政治力
2. 國家透過法律影響國民,目的亦是為了追求政治力

由以上例子可知,所有政治行為皆符合以上形式:

___(人) + ___(政治) => _____(政治力)

政治學就是學力的邏輯

D. 政治包括二者
1. 心中的評估

Ex.國家透過道德勸說、公民教育、宗教作為政治的工具(無形)

2. 實際的行動

Ex.國家的法律是國家達到政治目的的工具(有形)

力與政治力

¡ To fully understand a phenomenon,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know what it is and how it is different from related phenomena; one must also know how it has developed and indeed how it originated.¡

-- John Kautsky 1854-1938

1. 何謂政治力?
A. 力的邏輯示意圖

B. Power= Energy + Transfer  Change

Ex. 錢 + 消費

智慧 + 發揮

2. 政治力產生的原則
A. The Principle of Conflict (矛盾,抵抗,與逆境)
1. 若沒有遇到挫折或其他障礙的抵抗,則無法顯現政治力。殘酷的事實: 強大的力量是建立在暴力與衝突之上。

Ex. 好口才的成因來自於吵架、衝突

2. 逆境和矛盾是孕育政治力的場所. The conception of power = birth of power.


3. 矛盾關係是power存在的必要條件

Note. Lasswell:四種人的政治力特別強

1)Physically handicapped 2)出生寒微 3) 4)嚴苛的父母管教(Exaggerated Parental Expectations)*歐美許多偉人出自於此項

B. The Principle of Violence (暴力)


1. 顯現政治力是一種暴力的顯現,所有的準備與孕育都是為了一刻的暴力而準備的。

Ex.美國為何為美國? 因為獨立戰爭打贏了!

若是害怕暴力、害怕衝突卻又想得到政治力,怎麼可能?

Ex.日本:打清朝 => 打俄國 => 打美國

C. The Growth of Power Follows the Arms-race-spiral (ARS)


1. Power的成長是透過一種來回競爭形式進行的

1/5 2008/6/17 下午 02:35


授課教師:李錫錕教授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01lHpwO8YkYJ:www.csie.ntu...

*衝突 => 競爭 => 成長

2. 有人說過去百年的科技進展超過過去千年的進展,此乃因為歷史上從來沒有如過去百年如此多衝突與暴力=> 必須不段尋找困難才會進步。
3. 人的政治力和安全感成反比

Note. 有感覺到需要conquer的慾望才會引起鬥志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

D. Entropy [Price]
1. 任何的力,只要產生務必要付出代價
2. Run-down leads to motivation/purpose of survival/reproduction

3. 人類的演化與力的邏輯

¡ Education is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hidden connections between phenomena.¡

Vacal Havel

Q:為何人能在860萬年內統治地球,可以如此的順利?何以如此?

A. 人是一個Power System
1. 生命科學- 人無笨蛋,如何開發potential,所以稱失敗為¡ Deferred Success¡
2. 過去政治學的研究對象是制度、法律(研究影響力的法則),現在研究的是:

3. 所有思想、制度都是人類在擴張自己Power的副產物
4. 人類幼兒存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長達2.5年的家庭照料期,為何要付出這種代價來獲得這種evolutionary adjustment?為什麼需要愛的產生?為何要形成Power of Pair?
5. 奠基期- How to have the power of pair? 如何將雙、家的概念擴大到¡ 國¡ 的概念

B. 成雙的力 (Power of Pair)


1. 男女交往的過程與發展

邏輯:小動物一定要兇才能存活,大動物不用

2. 男女心理層面的變動與生理層面的變動
1. 為了增加自己性魅力,性器官與性特徵異常的突顯
2. 一但在一起,即會產生出軌的potential
C. 家庭的力 (Power of Family)
1. 家庭與家庭之間會互相爭鬥,形成ARS
2. 靠著nepotism來維繫
D. 部落的力 (Power of Tribe)
E. 國家的力 (Power of State)
1. 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一定是在歷史上鬥爭最慘烈的國家

¡ Human Sexuality is a form of communication as much as it is of procreation consciousness is the first part of sex and exploring that consciousness with another person is one of its purposes.¡

TIME 1/19/2004

Conflict -> Compete -> Conquest -> Compromise -> Cooperate -> Consensus

男女交往關係的演變與策略

¡ The initial openness to disturbance from the environment is the basic property of all life¡

Hidden Connections: 116

Ex. The Sperm Conflict Theory

¡ The more 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a species is, the more likely it is to suffer from sexually antagonistic genes becaus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xes provides the medium in which sexually antagonistic genes thrive. The most
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species on the planet is humankind.¡

Matt Ridley: Genome p.115

當初為何要用政治的策略來解決面臨的問題? 生存與繁殖是生物的核心本能

You politik your environment. Conflicts => Politics

人並非在10,000年前變得很聰明,而是提高了social activities and communication。語 - > 言 - > 文 [權力鬥爭工具的演變]

Ex. Arnold Hammer (Standard Oil Company)認為發揮Antagonistic Potential時才有力量。

有些國家採取策略來減少衝突 => 失敗、落後

將衝突列為必要 => 成功、蓬勃

政治權力運作的發展過程

¡ It was because I was once a fool that now I am wise. O, ordinary people! You who see nothing save things of the moment, how limited is your vision! Your eyes are not made to follow the underground workings of passion!¡

Von Gothe

2/5 2008/6/17 下午 02:35


授課教師:李錫錕教授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01lHpwO8YkYJ:www.csie.ntu...

G- genetic (與生俱有)

GCC- genetic-cultural convolution (介於兩者之間)

C- culture (後天習得)

Know, accept, evaluate => love

國家概念的形成在一連串的競合之中循環

人口增加=> 競爭、合作增加 => 力量增加 => 國家出現

弱國=> 國家成立之後鬥爭減少

強國=> 國家成立之後鬥爭不斷

第一代國家的形成的原因

1)人多 2)土肥 3)物半

四大河流域古文明已經建立了

1. Mating 2)Parenting 3)Status 4)Territory 5)Contract 6)Arts and Science

基本四大河流域的古文明都屬於農業土地文化(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s)

*Culture為長期的Politic,Politic為短期的Culture

*俗語說 閱人多矣,意味政治能力並非與生俱來的,但卻一學就會,而且可以懂得辨識敵我。

是有了力量而國家強盛而非有國家而有力量

一個國家的國民對於六大原則的熱愛可以促成強國

初代國家的發展始於游牧到畜牧,是個被人類心力所驅使的行為

羊、牛、豬、馬:生長期短,所需要的飼料尚可供給

由藝術與科學得知吃素的動物花費較低、動作遲緩、反應遲鈍、寡顏鮮恥

人與人之間有種平等的概念,這是一種GCC的概念,即使與現實差距甚大。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從冰河解凍之後,農業社會逐漸形成,由於人類族群中部分個體發揮了更多的心力與實力,而形成了一個hierarchy,這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第一次出現不平等的現象。然而此一秩序建立之後,
並未使得社會更安定,因為: 1. 人有平等概念 2.人是鬥爭的動物

在Hierarchy上層的人透過法律、制度、觀念、價值、武力、宗教來箝制、套牢下層階級,但若只試圖維持現有的安定秩序則會造成衰退,終被併吞。

往往提倡和平與安定的是既得利益者

Ex. 提倡地球村以及全球化概念的國家是世界強權 (愛到最高點,騙到最高點)

所有人類的psychological power都建立在鬥爭利益上,在政治學上,宗教與神可以視為是人類psychological power的一種,因此GOD的概念可以視為人類為了追求更大的power所創造出來的概念,也就是說神在政


治學上是作為一個概念而非實體。神這個概念則被領導者當作套牢下級的一個重要心理工具。

世界最強的國家所相信的信仰G.O.D.(Genomic Operating Device),即為利用基因科學來解釋一切現象。世界上許多聲稱見證神的人都得了temporal lobe-epilepsy。

神假如是個邏輯,則應該恆真,神若是事實,應該只有一個宗教。

Ex.唐太宗不信神,只相信武力,唐朝因而強盛。唐三藏取經回唐後,唐太宗變了,改成透過罪惡感的建立來控制社會。

三大文明類型

一、土地文化 Agric culture

冰河解凍後,土地文明形成,人類第一次可以免於飢餓,豐饒的時代開始。

四大河流域的人民產生貪婪的心態,因而濫墾。既得利益者為了維繫統治,發展出1心力的統治工具-宗教(意識形態Ideology),和2實力的統治工具-制度、法律(Institution)。

自然狀態下的人們,與鬼神之間的關係是敬而遠之的,兩者之間為產生link。但到了土地文明的時代,人類由於物質豐饒,對於環境產生了一種感恩與依賴的心態,因而對於生存與鬥爭的鬥志銷弱了,在這個狀況
下,接受了宗教、制度的控制。

人類至此軟化了,對於大自然產生崇拜,將自我的價值貶低於自然之下,五千年前國家形成,之所以可以控制人民關鍵在於寬恕、對於大自然的依賴與感恩、以及自卑心態等概念在人類社會中普及。

印度文化可以視為是一個典型農業文明,是一個土地文化政治力表現的典型。印度教-佛教文化(Hinduism-Buddhism)的中心概念有下列幾點:

1. Samsara- 輪迴
2. Karma- 業(羯磨)
3. Anatman- 無我
4. Anitya- 無常
5. Avidya- 無知

此類文化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找方法是人打從內心不想反抗。如何達成呢? 人一想到有輪迴,便會產生怠惰,輪迴無窮延伸到過去與未來,輪迴概念推廣,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產生了重新的詮釋,使人產生了認
命、不再對抗的想法,反正人生海海。加上了因果與業的兩個概念,這輩子的命運完全決定於上輩子而是非這輩子,上輩子是下輩子的因,又下一輩子為這輩子的果,因此這輩子的行為是由下輩子來償還,因此在
高位者是因為前輩子的因,而在下位者的處境亦然,而若是下位者不安分守己,想要違背自己固有的命運,將造成更糟糕的來世,人民當然就不敢妄動,因此造成了停滯不前的社會與文化。

如果生命是由輪迴來規範,生命的形式若是由業障來決定,則人的生命的根本是個無,因為生命什麼都不是,換言之,即是告誡每人,請勿妄自尊大,因為每個人本身就是個無。在這種文化下培育的道德即為
「謙虛、卑下」¡ 等,人只是大自然與萬物之一,只是依照或稱天道或稱佛法的法則運行罷了。佛經開宗明義指出,生命即苦,一開始即把人類的自大與狂妄給壓抑住了,人生歷程就是苦,誰不苦?那如何可以脫
離這種苦的折磨呢?釋迦摩尼對於這個現象的解釋是人生之所以苦是因為,人從生老病死處處充滿了慾望,因此只要能擺脫慾望,則可以擺脫肉體,擺脫業障,因此想要脫離輪迴與苦,即要去除肉體上的慾望,亦
即達到涅盤(Nirvana)的境界。然而生命無常,人類在享樂之餘所產生的挫折感,是佛教產生說服力的關鍵,但佛教的成功並非建立在其教義具有說服力,而是在於人類拜土地文明之賜,已經軟化、失去鬥爭意願、
並且懶惰了,使得這種宗教得以獲得普遍的接受。

二、戰爭文化 Warrior Culture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Onward, Christian Soldiers! March as to war! With the cross of Jesus, Going on before! Christ, the royal master. Lead against the foe!¡

-Church parade of Christianity

動機促成行動與表達,當冰河解凍,土地文化形成時,人類頓時有了食物過剩的現象,在這時土地文化的參與者選擇了自我放棄(self-abnegation),因此人類喪失了努力的動機,喪失了本能,一切以天、神做事
由的依歸。在這種情況下,四大河流域的文明最後的結果,無不被游牧民族所消滅。(Ex.歷代農業王朝都是被部落民族所佔領,滿州人250萬佔領了人口有3億的明朝)

戰爭文化,由於時常面對許多殘酷的悲劇,故又稱悲劇文化,最大的特點在於當悲劇產生時,屬於戰爭文化的人民的反應與土地文明大有不同。(如下圖)

「哭」在土地文化是可被接受的,但在戰爭文化卻是被鄙視的,代表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太差,無法作為領導人,因此這個文化的人們培養出了悲壯、堅毅、有責任感的特質。Ex.日本在唐朝時代是屬於土地文
化,後來遷都京都,當面臨歐洲強權的挑戰時,決定恢復大和文化,恢復野蠻性格。

萬物為客觀存在的,而人僅為萬物之一,農業文化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包容,但缺點在於若將自己視為一個被創造的物種(creature),如何能掌握自己的生產過程呢?土地文化一開始就認定自己為秒小,甚至否定自
己的存在(無),因此當遇到困難時,將一切歸咎於天。相對的,在戰爭文化中,戰士們可以選擇是否該奮鬥,要不就生戰勝,要不就死輸敗,人在這個過程中地位漸漸被提高,可以從神的anthropomorphism(人形化)
來發現。由於環境因素使得人必須在悲劇中奮鬥,人本身的努力在戰爭文化中被肯定。

土地文化將樂定成極為崇高,戰爭文化則以悲慘為基礎,因此在土地文化中,因為要快樂實在太困難(苦),所以當遇到挫折時將會抱怨,毫無抗壓力。土地文化人的不平等差異在土地與金錢,而戰爭文化以及超
人主義文化則在心力上也產生了差別。

3/5 2008/6/17 下午 02:35


授課教師:李錫錕教授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01lHpwO8YkYJ:www.csie.ntu...

歧視(Discrimination)是戰爭文化留下來後遺症,因為當兩人之間在心力上產生差距,戰爭文化的人將打從心裡看不起土地文化的人。

無我 我
慾=苦 慾=樂
修行去慾 追求策略

三、主體文化 Subjective Culture

Type Agric Culture Warrior Industrial Culture


Culture
Symbol of Excellence 天、佛、道 基督教、天主 超人主義
教 (Ubermenschism)
Source of Political 外力 自身的戰力 Will (最高理性)
Power

三種文化的不同主要的差別在於有相同的perception,產生了不同的interpretation,進而產生了不同的strategy,所以指導行為的原則以及motivation也不同,最後的行為以及activity也不一樣。

然而雖然戰爭文化已經初步的肯定了人的價值,但它和超人主義文化最大的差別就是他對於戰爭的定義僅限於實際的戰爭,也就是動機的產生僅限於戰爭與悲劇,相對地,日耳曼文化所發展出來的超人主義,
透過一個最高理性(或曰靈魂)來支配人的實體,不斷地刺激、督促並且製造新的motivation,進而將「戰爭」的概念推廣到更廣的層面。也由於戰爭文化的這個缺陷,當戰爭結束時,英雄開始飲酒作樂,讓神主導一
切,戰爭文化即遭受到野蠻人的襲擊。

若加以分析超人主義文化形成的背景,則可發現其形成的原因有三:(1)政府與教會的腐敗(戰爭文化的缺點,耶穌變胖了)、(2)黑死病的暴發(上帝在哪裡?)、(3)航海大發現(大海為新的挑戰)

在這些事件爆發之後,日耳曼人對於「人」的概念有了新的體會,發現唯一存在的是自己。文藝復興運動象徵著人性的重生,在此人類恢復了人性,歷史上第一次,人類完全靠自己的心力、物力,而不再依賴神
的概念,重新擬定strategy,對於環境產生了重新的詮釋(Descartes),自己去嘗試的結果,促成了後來的科學實驗精神。

日耳曼的Renaissance是建立在兩大假設上: (1)恢復野蠻(Originality)、(2)建構理性(透過education) *note. Education vs. Domestication

文藝復興後,人類經歷了漫長並且痛苦的摸索過程,雖知迷信不可靠,但卻又不知道真理在哪裡。但至此以後,人類的potentiality已經被tapped了,人類的潛能不再受到土地文化以及戰爭文化的壓抑。

從迷信到理性-康德、黑格爾、尼采的思想

啟蒙

1. Why the Gemanic people?

2. Rene Descarte(cogito, ergo sum, 我思故我在:I 與God平行)

3. John Locke(senses experience)

明朗化

4. Emmanuel Kant(transcendentalism)

5. Gorge Hegel(subjective will)

6. Darwin

集大成

7. Friderick Nietzsche(will to power)

當今思想

8. Life Science (Genomic Operating Device)

Q:為何會有不願意排隊吃飯, 還有斑鳩死在鳥籠中的事件?

若動物的本能(instinct)是求生存,為何會做出違反生存本能的行為呢? 顯然其中存在著一個更高控制中樞,也就是一般所謂的靈魂(soul)的概念。靈魂的概念,傳統上,在升斗小民的理解是與外力有關的東西,也
就是說受到了神與天所控制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土地文化中人們會怕死人,因為靈魂是屬於人與肉體之上的場域,人一但脫離肉體進入到這個場域則和神是同級的,而土地文化的人民不願意也不敢和神作對。

土地文化和戰爭文化皆將神的概念擺在Virtuality的頂端,直到啟蒙時代以降的偉大思想家開啟了一連串的恢復野蠻、建構理性的活動,才得以使「我」的概念提升到Virtuality的頂端,讓本身靈魂的Virtuality可
以直接指導Actuality。然而,在文藝復興前的人類是否一向被土地和戰爭文化所箝制呢? 其實不然,在冰河解凍到土地文化形成前,由於人類的行為是依循自己本能,故「我」在上頭。進入到土地與戰爭文化時代,
「我」的概念被制約了,直到日耳曼人文主義的興起才主張把「我」以及本能再度提升到至高點。

每個時代皆會有少數精英,他們發揮了自己的直覺與potentiality,在眾人之間脫穎而出成為領袖,並提出因應環境問題的對策,人民追隨,聚集力量,最後形成了一股足以與環境對抗的力。

Kant

康德提出了最高理性(Transcendentalism)的概念,亦即存在有一個最高層次的靈魂,或曰理性指導人類的一切行為與思想。農業社會的人民將自己的靈魂交給了「天」,而戰爭文化的天主教徒選擇將自己的靈魂
交給了「神」

Hegel

¡ The qualitative disappears in the form of the quantitative, that is to say, when I speak of ¡need¡ I use a term under which the most various things may be brought. The advance of thought have therefore is from a thing¡s specific
quality to a character which is indifferent to quality, that is to say, quantity.¡

¡ Contradiction is the root of all movement and life. It is insofar as it contains contradiction, that anything moving has its impulse and activity.¡

-Hegel

黑格爾認為康德所謂的最高理性其實就是Will,本質是一種Impulse,是一種推動力,而Will本身又可分成subjective will和objective will,其中subjective will為人最終的推動力,而人之所以可貴在於subjective


will可以自己推動自己,不斷的刺激自己的motivation,表現出對於自己potential的無限追求。黑格爾認為有三類人沒有subjective will: slave, child, and believer因為他們說不清楚為何自己要做某件事情,他們缺
乏最高理性,因此他們沒有尊嚴。

其實人類有十分雄厚的潛能(38億年演化所累積下來的資產),然而有些人釋放了這些潛能,而有些人仍然因為文化以及其他因素將自己的潛能壓抑而不自知,歷史上許多偉人,例如拿破崙就是一個發揮潛能,正
視到自己的potentiality其實十分廣闊。至於發揮本能的方法就是要以直覺來指導動機,瞭解並且恢復自己的本能。

基本上至黑格爾以降的西方思想家,多半認為人的價值在於擁有最高理性,而最高理性包含了四大特質:(1)free自由、(2)independent自主、(3)infinite無限、(4)universal無所不在。若一個人的靈魂缺乏了以上
四個特質則即使家財萬貫,亦淪為slave, child, believer的程度,而若是擁有了最高理性,則為一個master,而自然的處於領導文化的一分子。再者,master和slave最大的差異在於能將靈魂層次的自我和實體層次
的自我聯成一體,使得內外如一(即擁有integrity),並發揮自己的潛能。因此列寧說:without Hegel, without revolution,因為工人有了free will,才可以形成一股強而有力對抗資本家的力量。

一個人的actuality以肉體為代表,而virtuality以靈魂為代表,應用在國家層次,則一個國家的actuality以人民、土地、政府為代表,而virtuality則是所謂的主權(sovereignty),亦即要該國人民要主宰自己命運的
集體意願。一個完整的國家主權概念應當包含最高理性的四大特質,而一個國家若沒有最高的精神指導原則,則終將面臨難以解決的危機。

作為人,肉體的生命相對於無窮的靈魂是有限的,每一個偉大的人物都會碰到這個問題每個偉大的歷史人物都會碰到,一般稱之為所謂的肉體的障礙(object)。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objective will(肉體的
推動力)來達到objective reality,一般狀況下目標為生存與繁殖。但若在object(目標)達成時,僅僅只是在去尋找別的objective will而不以自身的靈魂為主宰,則淪為objective will的奴隸。當一個人以subjective
will來掌握objective will的走向他已經成功突顯生存並非單純只是活者(surviving is much more than just living)。

Q:何謂Integrity?

1. 自由人
2. 健康人
3. 財產人
4. 姓、婚、家人
5. 社會人
6. 國家人

Nietzsche ¡ ¡ Amor Fati¡ (Love of Destiny)

4/5 2008/6/17 下午 02:35


授課教師:李錫錕教授 http://209.85.175.104/search?q=cache:01lHpwO8YkYJ:www.csie.ntu...

¡ Once one is clear about the why of one¡s life, one can let its how take care of itself.¡

¡ It is the fundamental belief of all nobleman that common people are liars. The decadents need the lie, it is their condition for their preservation.¡

¡ One is fruitful only at the cost of being rich in contradictions, one remains young only on condition that the soul does not relax, does not long for peace.¡

-Frederick Nietzsche

以黑格爾與尼采的思想為基礎的文化稱之為主觀文化(subjective culture)。主觀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透過will隨時隨地的去刺激motivation,也就是前面所講的,將戰爭的概念擴展到各個層面上,而且更重要的是
他是一個unlimited source of motivation。經過motivation去指導activity,使質變成量,將value變成currency, exchangeble,將質落實在量、落實在一種specific thing、particular objective。

尼采認為Will(Aka. soul, instinct)可以用以下來做解釋:

Will is the affect to

1. command
2. predomination
3. appropriation
4. injury
5. denial
6. exploitation

這些affect不斷的刺激督促thinking,造就了狂熱的nature。此外,尼采認為第一流的人就是將這些will to power當作will to life的人,因此他認為只有當靈魂不休息的時候,才可能會果實累累,作為master的人


有著無限狂熱的靈魂,而作為slave的人只能追尋objective goals。

尼采說¡ Amor fati¡ 也就是熱愛命運,這個命運即為will to power。另外,尼采認為最高層次的人,由於秉持著will to power的信念,實際上已經凌駕了成功與失敗了,因為他可以體認到成功與失敗只是力量的結


果,而非力量的原因,因此他可以繼續維持他熱愛命運的本性,尼采認為到達這種境界的人已經可以稱之為一個Ubermensch(Over-man)超人了。尼采對於超人的檢驗標準則是an instinct for rank(見note),這是一
個proud disposition,本身就象徵了一個noble的氣質與氣度而最終獲得眾人的尊重(respect)。

Note: There is an instinct for rank that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s itself the sign of a high rank; there is a pleasure in nuances of respect that indicates a noble origin and noble habits. The subtlety, quality, and stature of a soul is put
dangerously to the test when something of the first rank passes by before the shudders of authority are there to protect it from intrusive clutches and crudeness....Anyone whose task and exercise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souls will use this
very art, in a variety of forms, to establish the ultimate value of a soul, the unalterable, inborn order of rank it belongs to: this sort of investigator will test out the soul's instinct for respect.

5/5 2008/6/17 下午 02: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