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1998 年 水 文 增 刊

都江堰水文 、
泥沙自控调度初探
陈信华
(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

理 , 互相配合 , 基本做到了能引 、能排 、能控制洪


1 引言
水 , 达到了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水平的要求 ; 而且 ,
秦昭襄王 56 年 , 秦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 , 将 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治水经验和管理办法 , 流传
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 。早期以航运为主 , 兼有灌溉效 后世 。
益 , 后来逐步演变为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 。历经两
千余年至今不衰 , 成为我国古代运用水文特性兴建水
利工程和利用水位控制工程运用的创举 。
笔者曾几度到此工程学习 、参观 , 深感它不仅是
我国最早的水文站 , 而且是我国最巧妙 、最古老 、最
成功的一座简易自动控制系统 , 特别是对水文和泥沙
的巧妙调度这一创举 , 实在令人赞佩 。本文着重对水
文和泥沙两方面的自控功能作初步探讨 , 特别对 “三
石人”联系即分水 ( 鱼嘴) 、引水 ( 宝瓶口) 和排水排沙
( 飞沙堰) 的高灵敏度和强控制性 , 进行定性描述 , 今
后有机会再做定量分析研究 。

2 地理位置与水沙特性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灌县城西 2km 的岷江干流上 。
岷江河源距都江堰渠首 340km , 集水面积 23 037km2 ,
多年平均流量为 497m3 / s ,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 157
亿 m3 , 实测最大洪峰流量 6 880m3 / s ( 1964 年 7 月 22
日 ) 。调 查 历 史 最 大 洪 峰 流 量 ( 渠 首 ) 为 10 200m3 / s
( 1993 年 9 月叠溪地震形成大 、小海子 , 10 月海子局
部溃决形成的洪水) 。
经历年实测资料统计 , 都江堰渠首河段悬移质输
沙量多年来均为 845 万 t ; 推移质输沙量由丰水年的
200 万 t 至中水年的 150 万 t 左右 ; 宝瓶口多年平均引
水量 为 70 ~ 80 亿 m3 , 占 岷 江 来 水 量 ( 157 亿 m3 ) 的
56 %左右 , 但其推移质输沙量仅占岷江来沙量的 10 %
图1 都江堰渠首枢纽平面示意图
左右 。
1974 年 , 在上游鱼嘴右侧外江上修建了一座开
3 建筑物及其运用
敞式拦河节制闸 , 用此部分代替鱼嘴 , 以减少岁修工
都江堰渠首平面示意图见图 1 。都江堰是修建在 程量 , 当岷江洪峰流量达到 7 700m3 / s 时 , 可泄洪峰
成都平原冲积扇顶端的大型自然分水工程 , 除在河岸 流量 4 130m3 / s , 进一步提高了都江堰调控功能 , 为扩
和重要地段就地取材建筑低位堤防抗御溃决之外 , 主 大灌溉面积提供了条件 。
要建筑物有三 : 即在上游的内外江分水处设分水鱼
嘴 、在内江灌县城西南角凿山石自流引水入灌溉总渠 4 水文 、泥沙自控调度的巧妙运作
的宝瓶口以及在宝瓶口对岸不远处的内江右岸筑低 、 4. 1 水文 ( 实际上以水位作控制)
深 、长的排泄水沙的飞沙堰溢洪道 。这些工程布局合 《作堰歌》 ( 即 “三字诀” ) 的 “分四六 , 平潦

94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旱” , 是指春灌期 , 内江分水六成 , 外江分水四成 ; H3 , Q1 ~ Q2 ~ Q3 等相关曲线图 ( 1 、2 、3 代表 3 个
洪水期则内江分水四成 , 外江分水六成 , 既能保证旱 站 , H 为水位 , Q 为流量) , 见图 2 。那么 3 站之间可
季有水足够灌溉 , 又能确保洪水时期安全 。自古以来 以满足上游控制下游 , 下游反馈上游 , 而且是彼此水
灌溉和防洪运用自如 , 并已为近半个世纪的实测水文 位与流量之间也发生密切的定量相关关系 , 因此 , 在
资料所验证 , 其独具匠心的简易工程布置和水文 、泥 一定时段内通过 3 站的水量 , 如果作为系统也可直接
沙自控调度的巧妙运作 , 令人叫绝 。 通过中心调度室显示出来 。若与总干渠的各分 、支渠
据文献记载 ( 华阳国志 ・蜀志) , 李冰 “作三石人 系的水量控制上调度相联系 , 则可构成更大系统 。其
立于水中与江神要 ( 约定) , 水竭不至足 , 盛不没 理至明 。
肩” 。于 1974 年和 1975 年先后出土两座石人 , 其中
一座相当完整 , 高 2. 9m , 肩宽 96cm , 重 4. 5t , 身上
刻有 “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和 “建宁元年 ( 公元 168
年) 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镇
水万世焉” , 故埋设 3 个石人用作记载 3 处水位是肯
定无疑的 。就是说水浅时的水位如低至石人的脚 , 这
时灌溉用水就会感到不足 , 农田就受干旱 ; 当水位越
过石人的肩膀 , 就会发生洪灾 , 这时需要防汛减灾 ,
这一设施和规定非常科学 , 需要长期经验积累作为基
础 , 才可能作出如此具体的尺寸标准 。而且 , 对于
“立三水中”的理解 , 据后人考证和推测 , 是指内 图2 都江堰出土的三石人之一 ( 水尺) 示意图
江 、外江和分流前的岷江 。笔者以为 , 这 3 个石人的
水尺标志 , 按上下游布置 : ①如设在分流前的岷江 注 : H : 水位 ; Q : 流量 ; l : 低水 ; h : 高水 ;
上 , 就可以控制总来水的水位与流量 ; ②如设在内江 n : 石人位置 ; 1 , 2 , 3 三石人的 H~ Q 形式趋势相
引水的宝瓶口 , 据历代文献记载 , 在口门左岸石上刻 似 , 而数值不同 。
有标志 , 表示水位涨落由 10 等分 、11 等分直至 20 等 4. 2 泥沙
分 , 说明自宋代开始读数越分越细 , 灌溉用水管理越 笔者以为三石人 ( 即 3 组水尺所在位置 ) 处的悬移
来越严格 ; ③如设在外江下游的一处 , 笔者以为也很 质与推移质泥沙数值 , 在水流的输沙过程中 , 因仅限
可能设在飞沙堰附近 , 以掌握侧向溢流排沙处 ( 滚水滚 制在鱼嘴以上的来水来沙 , 并无其他水沙输入 , 鱼嘴
沙堰顶) 的水位 , 更有利于整个都江堰的水沙控制 、调 至宝瓶口的区间面积较小 , 故其变化势必不大 , 但因
节与调度 , 对于工程的来水 ( 内外江分水) 、用水 ( 宝瓶 宝瓶口引水入渠 , 也有一定数量的泥沙随水流进入渠
口灌溉引水) 和弃水 ( 飞沙堰泄水) 三者有机地构成一个 道 , 而内江的悬移质与推移质泥沙 , 直至排水排沙的
整体 , 可从 3 处中任何一处的水位数字 , 立即查算出 飞沙堰处也不致发生很大的变化 , 仅仅在宝瓶口引水
本处的流量和其余两处的水位和流量 , 完全符合现代 时带走一定数量的泥沙 , 其余全由飞沙堰排入外江 。
布设水文测站断面位置的测站控制和河段控制的科学 据四川省水文总站所属都江堰以上各水文站和宝瓶口
原理 , 更有利于全灌区的统一调度和运用 , 兹作如下 水文站实测推移质资料统计 , 仅有 10 %左右的推移质
补充说明 : 输入总干渠 , 90 %左右要均由内江飞沙堰排入外江 ,
为谋求测站的水位~流量 ( H~ Q) 关系的稳定 , 因此 , 都江堰三石人处的泥沙输移也在一定范围内保
使任一水位下只有一个流量值 , 即 H~ Q 曲线成单一 持比较稳定的关系 。
关系 , 并且在低水 、高水不同时间 ( 年份) 也均不发生 必须指出 , 目前国际上尚缺乏高效率的推移质泥
变化 , 这就要求水尺和测流断面选择在河道顺直的河 沙采样仪器 , 推移质泥沙定量尚难保证准确 。笔者认
段 , 其上下游无分流或河流汇入 ( 特别要避免变动回水 为 , 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是 : 为什么设在内
影响) , 河床无冲淤和水草丛生 , 也不致受洪水涨落率 江右侧的飞沙堰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排沙功能 ?据笔者
的影响等等 。如能选在跌水上游不远处或河道突然束 所知 ,岷江推移质为粗沙和卵石 , 一般粒径自几厘米至
狭处 …… , 这样就更能充分满足河槽控制或测站控 数十厘米不等 , 个别竞达 1m 左右 , 这样大的卵石在
制 。据此 , 我以为上述设在来水末端 、引水口门和排 河底流动推进 , 冲击力颇大 , 飞沙堰底层为坚石层 ,
水飞沙堰附近 3 个地点测水位 , 则完全合乎自控的要 堰顶甚长 , 以卵石竹笼牢固堆砌 , 中水位以上仍可保
求 , 即三石人处的水位数值不仅与本站的流量保持稳 持稳定 , 遇特大洪水在水位特高 、流量特大时 , 据历
定关系 , 而且 3 站之间水位与流量彼此均有密切相 史记载 , 也曾发生过溃决 , 好在外江两岸设有牢固堤
关 , 可以绘出各自的 H~ Q 图 , 还可绘出 H1 ~ H2 ~ 防 , 只要防汛指挥及时 , 多数年份均能保证安全 。

9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对于宝瓶口引入的推移质泥沙 , 据实测 , 仅约占 来年使用 。50 年代整治内江 , 已将河势理顺 , 大大减
岷江来沙总量的 10 % , 而约 90 %均经飞沙堰下泄 。综 少了淘滩工作量 ( 当年标志淘滩高程的铁桩 [ 三字诀 :
合前人和笔者的认识 , 可以归结其主要原因有 : ①由 铁桩见 ] 现在仍位于原处) 。 ⑥至于泥沙越过飞沙堰排
于鱼嘴位置选择适当 , 除了分水作用外 , 还能发挥分 入外江的数量 , 则反映在内外江汇流后的下游水文控
沙作用 , 将 70 %~ 80 %的推移质泥沙排入外江 。 ②内 制断面上 , 岷江来沙 、宝瓶口引沙 , 加上区间沙量的
江流势为顺时针略向东凸出 , 呈弯道环流形势 , 古人 增减 , 与下游岷江泄沙相平衡并构成了都江堰工程的
称之为 “正面取水 ( 宝瓶口) , 侧面排沙 ( 飞沙堰) ” , 泥沙输移系统 。
这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 、因势利导的地形 、地质和地
貌条件的结果 。 ③内江左侧的水流沿弯道直冲凸向河
5 结语
心的虎头岩变成指向飞沙堰水流 , 又由于前方离堆阻
挡在飞沙堰尾端形成旋流 , 使飞沙堰的排沙效果更 李冰在 2 300 多年前 , 就认识到并利用独特的自然
佳 。 ④宝瓶口位于内江左岸一侧 , 口门宽仅 20m , 口 条件和水文泥沙运行的科学规律 , 建造了这样一座闻
门引水的底部高程 , 可能略高于内江的河底高程 , 其 名中外的都江堰工程 , 令世人惊奇叹服 。笔者仅就水
引水方向又恰与内江斜向相交 , 进口水流流向与内江 文 、泥沙自控调度这一巧妙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 不妥
流向约呈六七十度夹角 , 内江左岸悬沙难以随水流转 之处 , 欢迎批评指正 。
向大量进入宝瓶口 , 内江河底推沙速度并不很快 , 但 参考文献
其能量很大 , 大量的推移质 , 只能顺流而下至飞沙堰 1 王贵德 . 都江堰 —我国最早的水文站 . 水文 , 1982 , ( 1)
爬高越堰顶 ( 堰顶比河底高差不太大) 排至外江了 。 ⑤ 2 水电部水利司主编 . 水文测验手册 ( 第一册 , 野外工作) .
北京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1975
内江河床经过汛期和非汛期的考验 , 总的趋势仍有一
3 四川省水利电力厅都江堰管理局主编 . 都江堰 . 北京 :
定数量的淤积 。特别是留下若干粗沙和卵石 , 古代常
水利电力出版社 , 1986
淤在飞沙堰东侧 ( 即宝瓶口的上游附近 ) 称为 “凤栖
4 水利部水文司 . 中国水文志 .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窝”的半月形地方 。“三字诀”中的 “深淘滩”就是 社 , 1997
专指汛后岁修中主要清淤淘滩处 , 淘去高出正常河床
( 收稿日期 :1998 - 11 - 30)
高度的多余沙石 , 以保持足够大的过水过沙断面 , 为

( 上接第 90 页) 实例证明 , 所开发的以系统数据字典为核心的数


容各不相同 , 而且表的数量也不相同 ; 据库应用系统适应性强 , 易于修改 , 易于维护 , 而且
( 2) 用户可独立维护 、增加 、删除或修改各表 ; 开发周期短 , 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效率 。
( 3) 用户可自由组合出各类报表 ;
( 4) 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 ( 收稿日期 : 1997 - 12 - 15)

在开发 “全国防汛信息查询系统”时 , 两个人仅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 就完成了含近百张表的数据库系 加固加高 , 防洪标准不断提高 , 分
( 上接第 106 页)
统的信息查询任务 , 其中核心程序仅费时两个星期 ( 如 洪补偿政策不落实等原因 , 大洪水期间主动分洪困
果不用此方法 , 仅设计统计报表一项至少要花费半年 难 , 溃口分洪的数量也大为减少 。1954 年 , 民垸溃口
的时间) , 且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 : 和临时主动扒口分洪总水量达 1 023 亿 m3 ; 1996 年 ,
( 1) 用户可动态生成不同的查询条件 ; 洞庭湖溃垸分洪水量约 80 亿 m3 , 而 1998 年 , 长江中
( 2) 用户可动态定义查询内容 ; 下游扒口行洪和民垸溃口所蓄纳的水量仅约 100 亿
( 3)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表结构无关 ; m。
3

( 4) 可随时增减报表及修改各种显示格式 。 另外 , 支流的防洪标准在逐年提高 , 有的已经接


7 结语 近或等于干流的防洪标准 , 导致 “束水归槽” , 增加
了干流的防洪负担 ; 城市化速度加快 , 不透水面积比
简单地说 , 以系统数据字典为核心的开发方法是
例增加 , 排水系统得以改善 。这些都是造成 1998 年长
基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核心算法与核心数据分离的思
江大水的因素之一 。
想 ; 经过对系统功能的详细分析 , 科学归纳出系统信
息后 , 将它们存放在系统数据字典中 ; 应用系统任何
( 收稿日期 : 1998 - 11 - 05)
一种功能的实现都需动态地从系统数据字典中提取信
息。

9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