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农村经济》

1996 年第 10 期
( 一) ——集体经济实力壮大。截止 1995 年底, 村
  
级经济已形成了 2500 万元的固定资产规模, 其
聚源镇高林村, 位于都江堰市以南的江安河
中, 村级经济集体积累约占 60% , 达 1400 多万
畔。 全村总农户 250 户, 总人口 900 人, 有耕地
元。
765 亩, 人均 0184 亩。在 1986 年以前, 该村经济
—— 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进步。 高
发展缓慢, 集体经济薄弱, 被聚源镇列入贫困村
林村荣获都江堰市“双文明”村、小康村两个文明
行列。近 10 年来, 高林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
建设先进村
摇, 紧紧围
称号, 学龄儿
绕发展这
童入学率达
个主题, 瞄
100% , 连 续
准小康目
10 年全村无
标, 依托自
身资源优 穷则思变的实践思考 超生现象。村
“五 保 户”都
势, 发 扬
“艰 苦 创 ——都江堰市聚源镇高林村小康调查 受到特别关
照。拥军优属
业、求实创
跨入都江堰
新、开拓进 张宁生
市先进行列。
取、振兴高
此外, 村上为
林 ”的 精
满足农民不
神, 抢抓机
断增长的物
遇, 大办企
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每年都要举办农民运动会、
业,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达
知识竞赛、歌舞会、卡拉 O K 比赛等群众性文体
到了小康水平。
活动, 从而激励了高林人奋发图强达小康奔富裕
—— 村办工业从无到有, 快速发展。 1995
的高昂斗志和热情。
年, 全 村 已 有 村 办 企 业 12 个, 实 现 工 业 产 值
6500 万元, 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小水电为龙头, 集 ( 二)
建工建材、纺织、轻工、金属冶炼、蓄电池生产线、 高林村从一个贫困村,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
食品加工、汽车改装为一体的村办工 业 群 体, 就跨入小康村行列, 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 他们
1996 年, 村办工业产值可超过亿元。 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按他们自己的话说, 首
——“三高”农业生产全面发展。该村实施科 先是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同时也在于他们穷则
技兴农, 推广了一批种养业新品种、新技术, 水稻 思变的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 大抓发展不动摇,
单产达到 550 公斤g
亩, 小麦单产达到 350 公斤g 才使得高林村一年一个变化, 经济发展一年上一
亩, 人均有粮在 500 公斤以上, 多种经营和庭院 个台阶。 总结高林村穷则思变的实践, 其主要经

经济商品率大大提高, 去年人平创收 540 多元, 验是:

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四分之一。 11 围绕自身资源, 开发龙头产业, 以此为契


机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高林村利用江安河的水
—— 农 民 生 活 逐 步 改 善, 收 入 逐 年 增 加。
利资源和沙石资源, 从 1986 年开始, 经过 3 年多
1995 年, 全 村 农 村 人 均 纯 收 入 达 2280 元, 在
即建成了全省装机容量最大 ( 3000 千瓦) 的村办
1986 年的基础上翻了 3 番。收入的增加, 农民生
电站——高林电站。 他们依托电力优势, 逐步兴
活质量大大提高, 村民几乎都改造或新建了住
办了沙石开发、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企业 10
房, 都拥有电视机和洗衣机, 占 50% 以上的农户
多个, 形成了有一定规模档次、科技含量较高的
还拥有电冰箱和摩托车等。
21
村级工业小区, 从而为加快发展垫定了雄厚的基 奖惩, 把权、责、利捆在一起, 全村干部和群众形
础。 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的合力, 这正是加快高林村
21 改善投资环境, 大力招商引资。高林村的 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所在。
投资环境并不十分理想, 但他们却积极创造条 ( 三)
件, 改善投资环境, 招来了各方客商。一是舍得花
高林村的发展实践, 既有其自身的特色, 也
钱搞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投入 100 多万元修公
有与其他发展较快的村的一些共同之处。 透过
路, 建水厂, 架输电线路, 安装数控电话; 去年, 又
高林村穷则思变的发展过程,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
投资 60 万元, 修筑了 2 座大桥, 使村前与聚土路
启迪:
相连, 后与灌温路相接, 投资环境大为改观。二是
11 一个村乃至一乡一镇要尽快脱贫致富,
采取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 在土地作价、使用期
加速发展, 必须要有一个战斗力强、整体素质高、
限、利润分享等方面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努力
在群众中有威信的领导班子。 这些年来, 高林村
让凡是到高林经商办企业的人都赚钱。 三是招
支部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 加强班子建设, 定期
商引资不拘形式, 不放松一线希望, 不放过一条
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党的路线, 方针和
信息。这些年来, 高林村先后从福建、安徽、江苏、
政策, 学习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浙江、河北、汕头等地引来投资项目 13 个, 引进
理论, 支部一班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资金 1400 多万元。
的宗旨, 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 团结和带领广大农
31 根据市场经济法则, 实行灵活多样的经
民, 上下齐心, 一心一意抓发展, 奔小康, 以自己
营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坚持一切从实际
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上级党组织的表扬和群众的
出发,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树立起只要有利于高
信赖, 高林村支部先后荣获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
林村加快发展, 就要闯、要干的意识; 在开发和发
成都市委“先进村级组织”的称号。
展上, 不拘所有制形式, 不设框框, 实行多轮驱
21 农村经济要发展, 农民要尽快富裕, 必须
动、多制动转, 村办、联办、户办、合办都上, 集体、
要有跳出“农门”闸, 立足农业, 大力发展二、三产
个体、私营、股份制、合作制都行, 所有企业都搞
业的勇气。 高林村现在从事农田耕作的人不到
风险经营, 使每个企业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
30% , 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经商办企业和在村
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
办企业里务工。全村立足农业, 面向市场, 大力发
使高林村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和市场竞争的环
展二、三产业。 他们的感受是: 守在田土上搞饭
境下站住了脚根, 求得了发展。
吃, 只能解决温饱, 是无法奔小康的。正是在这种
41 以工补农, 保持农业稳步发展。村办工业
意识的支配下, 他们勇敢地跳出了小农经济的圈
的快速发展, 集体实力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改善
子, 大胆闯农村工业化之路, 大力发展二、三产
农业生产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几年, 高林村
业, 因而赢得了高林的今天。
每年都要拿出近 10 万元, 用于农田基本建设项
31 村级经济要快速发展, 必须要有强烈的
目, 改造低产田, 推广优良品种、农技培训、传授
开放意识。 目前我们大部份村集体经济实力都
先进科学技术。 同时实行化肥统购统分, 病虫害
很薄弱, 靠自身积累投入办企业显然不现实。 出
统防统治, 有力地促进了“三高”农业和庭院经济
路在哪里? 出路只有一条, 那就是走开放之路, 借
的发展。
鸡生蛋, 借助外力求发展。 高林村走的正是这条
51 增强责任感,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
发展之路, 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下大力气
年初, 高林村都制订出全村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
改善投资环境, 采取优惠的投资政策, 多渠道, 多
目标, 层层分解到组, 落实到企业、人头、签订目
形式招商引资, 坚持全方位开放促发展。 从实践
标责任书, 从而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纳入规范
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 不搞开放, 没有强烈的开
化管理轨道。平时, 党支部、村委会加强目标责任
放意识, 没有外力的注入, 就不会有今天的高林。
落实的督促检查, 年底严格进行检查考评, 兑现
41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须要不断更新

22
农村合作基金会● 《农村经济》
1996 年第 10 期

完善会员制迫在眉睫
——农村合作基金会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

王世荣

  农村合作基金会实行会员制, 对增加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群众基础, 增强农村合作基


金会组织建设, 规范内部管理, 防止外部干扰, 提高抗御风险能力等,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当前, 完善会员制的要求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完善会员制既与其自身性质、宗旨、任务相称, 也是加强经营管
理的客观需要。概括起来, 具体体现在以下 3 点: 第一, 根据现行国家政策界定:“农村合
作基金会是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按照自愿互利、资金有偿使用原则建立的社区
性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 据此,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由若干会员组成, 不是“官办”
组织, 更
不是隶属某国家机关的一个经济实体。按照这个原则去完善会员制, 就会使农村合作基
金会真正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 根据农村合作基金会为入股会员服务的宗旨, 完
善会员制, 既坚持融资在会员内部进行, 也是区别农村合作基金会与金融机构的具体体

观念, 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才能立于不败之 51 贫困村要脱贫奔小康, 必须要有穷则思


地。高林村从外出打工、找富 ( 副) 业, 到修电站、 变的精神。 1986 年的高林村, 集体无一分积累,
办企业、组建高林企业集团; 高林农民从耕田种 公粮上不起、欠债 7 万元; 今天的高林, 集体经
地, 到参与企业管理, 树立起市场观念、竞争意 济实力雄厚, 人民富足, 整个面貌起了翻天覆地
识, 这是思想观念一个大的飞跃, 是破除小农经 的变化, 这种变化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 那
济思想,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具体体 就是贫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穷不思变, 人穷志
现, 这不仅有他们敢想敢干的勇气, 也是他们科 短、怨天尤人等靠要的思想。高林村正是以穷则
学求知的结果。为使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 村支 思变的精神, 不怨自己的底了薄、不说自己的条
部专门组织人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 件差、不怕自己比别人落后, 以自己奋发图强的
同时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增强对市 精神, 坚韧不拔的毅力埋头苦干, 付出比别人更
场经济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在干中学、在学在 多的艰辛, 拼命抓发展、奔富裕, 在勤劳致富路
干。正是这种对市场经济的学习、实践、再学习、 上一步一个足印, 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跨入小康
现实践的过程, 使得高林人完全具备了适应市 行列。 目前, 他们正计划建好村里小集镇, 扩大
场经济发展的能力, 能够以现代的价值观念、商 自来水厂, 引资加快村办企业发展, 到本世纪
品意识去经商办企业, 也才使得高林村级经济 末, 争取村办工业突破两亿元大关。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发展状大。 ( 本文作者系都江堰市委副书记)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