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我對時尚照片的認同感,建立於何處》

大氣三 A 946001017 林書豪 2008 / 01 / 15


前言:
時尚攝影中,在我自身觀點上,它是具有「混合性」和「錯綜性」的特質,從攝
影類別來說,它附有、結合或寄生著「肖像」、「人體」、
「性別」、
「廣告」、
「新聞」、
「紀
實」、
「商業」、
「藝術」等類別,或說帶有它們部分的特性。因為在我的觀點裡,時
尚攝影大多有「人」為時尚攝尚照片的角色之一,在「人」這個角色裡,可以討論
到肖像(表情、五觀和情緒)、人體(高、矮、胖、瘦、性別、姿勢和動作)、種族(歷
史、民情、文化、社會、階級、和政治)等,以上只是略列出幾項;進一步地延伸出
不同的目的性,時尚攝影會是一個「商業性」、 「廣告性」、「藝術性」為導向的手
段或工具嗎?或是「新聞性」的告知最新潮流或與當時社會相呼應嗎?最後,隨
時間的消逝,過往的時尚攝影作品不斷被現今的時尚攝影作品所取代,成為不
斷的「紀實性」物質和歷史中的文件存檔。
另外,我將時尚攝影定位於攝影意義中的「文件」意義,視為有「目的性」的
拍攝攝影,會這麼說的原因是,可以分為二個方向述說,一種是照片在公開呈
現給大眾的目的,另一種是照片在完成前過程中,照片製造者有目的性的安排
和目標,接下來將提出例子解釋。
例如:在時尚雜誌中的明星或商品,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的照片,可能為了吸
引消費者(購買慾)、男性(窺視慾)、業者(銷售慾)或其他原因,在攝影照片
上,同時拍攝過程有燈光、畫妝、服裝、背景選取等有目的性的選擇和指揮,再讓
攝影師做拍攝手法、技術和角度的操弄,最後,再加上時尚編輯者和業者選定呈
現公開的時尚攝影照片,就大致上完成時尚攝影照片這個目的性的物件。
最後,雜誌在觀者的手中,而雜誌中不只一張的時尚攝影照片,充斥在觀者
的眼中,他們依個人喜好決定要部分性(挑幾張照片來看、看某照片的局部)或
全面性(看完整本、很仔細地看照片)的二種方式來觀看,而再因個人背景不同,
揣摩或想像照片的意義和故事也就不同,再選擇所想的含意,這整個「後目的
性」掌握在觀者上,而被觀看的時尚攝影照片才算有完整的功效性或說它本身的
角色才算功成身退,時尚攝影照片是否有達到效能就先免為不談。

簡單的說,時尚攝影照片建立在完成初期之製造者的目的性選擇和完成後期之
觀者的目的性選擇。

其實,我認為時尚攝影這個主體,在呈現前和呈現後上,就是隱含著多重角色
的有目的性之選懌,其實只是成為溝通的「媒介」。既使可以說只要凡是照片,

可以成為溝通的物質呀,但我在時尚攝影,定義這個「媒介」是具有「完美性」
(一般沒有缺陷的且是光鮮亮麗的、我們將它們偶像化 (我們期待可以成為照片中的
樣子))和「時代性」(可以顯示當代的話題和不朽的當代流行值價)且是「前消費
性」(為商品或人物製造商機,算是購買動作的前哨站)等三種性質的溝通媒介

製造者 媒介 觀者

模特兒
攝影師 學生
時尚編輯者 時尚攝影 明星
業者 照片 社會人士
其他工作人員:畫妝師、燈光師、 時尚工作者
服裝師、造形師、髮形師等

而時尚攝影的效能性有多大,也就是在溝通上,是否有傳達正確的資訊,可能
透過「回饋」來判斷,所謂的回饋是指商品銷售量是否增加或觀者對品牌的崇拜
度是否提高,來証實時尚攝影照片是否有達到目的性的成功,但也不是絕對依
以上二點所決定,可能是其他因素,像對明星的模仿和崇拜、社會潮流的跟進和
個人關係等因素,而時尚攝影照片是否有建立完美的溝通橋樑,往往也有可能
被忽略或不在乎,這也不排除在外。

動機和目的:
讀本中談到,愛德華(Steve Edwards)在《下一本指南》(Next
Direction)中所寫的:當我們翻閱著書頁,多樣的個人認同也迅速閃過眼前。
在錯綜複雜又精美細緻的表面下是距離與深度的瓦解。此時此刻,還有什麼可
以阻擋我們在這些令人驚嘆的認同中來來回回的轉換身分?她:現在正坐在鄉
村草坪上啜飲著茶,沐浴在金黃色陽光下,在看似「永無止境的夏日時光」中,
「穿著得體又有良好教養」。現在,換成另一位南方美女登場。她年輕又純真,也
許還偷偷與黑人情人暗通款曲。現在看到的則是一位有修養的女性,正在她橫跨
歐洲的旅途中尋找冒險、刺激之事。他:從大都會來的紳士、騎著單車的健壯男子,
到身處哈瓦那中的虛構人物。這些都是相片所必須提供的世界……。我們唯一的
選擇是在這些選擇之間進行選擇,我們毫無選擇,只能消費……或者就讓這些
內容如此消失。

讀完這段描述後,與我平日翻閱流行時尚雜誌時,有著同樣的想像或渴望的
經驗,想成為照片中人物的樣子,或是想擁有照片中的商品,時尚攝影裡提供
給我的是一個幻想的國度,可以讓我選擇我認為完美的世界或是我嚮往的世界,
也可以發現我熟悉的場景,再回味一次。而這個世界打破「時空」和「人與人、商
品的距離」,可以從照片中,見到我不曾到過的地方或我想去的地方,或見到
明星和模特兒的身材、臉孔及性感,或見到商品的質感和美感;不過除了以上的
描述外,我同時在時尚攝影照片,提出反問或質疑,甚至有時感到奇怪、詭異、
好笑和卻步,因為照片的內容與平常狀態產生大反差、不平衡、不習慣和對比,
或我不能習慣的姿體、外在裝扮、場景和燈光等之因素。但從大量的照片中,我可
以忘了不愉快,而能得到大量視覺窺視上的滿足,除非我花錢購買或旅遊,才
能得到實際上的身心滿足吧。但照片的背景,如果沒有明確說明何處,簡直是冰
山一角,或者那只是人工建造的虛假背景和影像合成,我又有什麼能耐得到真
正的滿足呢,視覺與內心的衝突,不斷上演,往往卻無法抵達,唯有時尚商品
這個角色來取代我的響往,透過購買和擁有,才能獲得些許的彌補。
有時因自我經濟能力的不足,或是不適合我擁有和穿戴,讓我從渴望中趨向
妥協,接受與我現實不符的事實,有時變成我眼中過望雲煙的照片罷了,而我
對時尚攝影的保存,也就沒像我個人的生活照片來得重要,「回憶」的程度也較
個人照片來得低,對我來說,不值得紀錄,也不值得保存。隨著時間,又不斷有
最新的時尚潮流照片給我愉悅和滿足,但又會再產生「得不到的失落感」,一次
又一次,不斷的循環,也變得習慣,或許得知最新潮流,來想得到別人、族群的
認同或社會大眾的認同,而不失存在這世界的存在值價吧!
因此,唯有我與愛德華(Steve Edwards)的衝突點是在於,我並不會在
消費後,這些過往的選譯內容就會消失,在我的立場和權力的掌握下,我可能
闔上時尚雜誌,我已經選擇性地遺忘,這些遺忘的內容早已消失,只留得難以
忘戀懷的畫面。
從愛德華(Steve Edwards)的描述裡,我取出幾個關鍵字來討論,例如:
認同、距離與深度的瓦解、身分、世界、選擇、消費,這些字眼,建立在三位角
色上,也就是時尚攝影師、模特兒和觀者三者之間的話語,可以說是共存於時尚
攝影的背後意義中。照片中的世界,存有三個面向,這三面向是我對時尚攝影照
片中的自我定義,有「人性面」:模特兒;「物性面」:攝影師;「化性面」:
觀者(我),算是三者間的物理、化學作用,我將要環繞的主題,也在這三者之間
游移。接下來我要討論的主題是我、攝影師和模特兒之間,我如何自我定位,我
在時尚攝影照片的存在下,我的生存方式(視覺、觸覺、悟覺等抽象行為和購物、
穿戴、使用等具體行為)是如何存在的,因此我定下《我對時尚照片的認同感,建
立於何處》,而我將焦點著重於「觀看方式」、 「照片中的符碼」、「我的消費主
權」,將我視為觀者,和照片進行一場拉據戰。

主題:
《我對時尚照片的認同感,建立於何處》

觀看方式

藝評家 Susan Sontag 曾說過:「照片是幻想的煽動物」,這是我相當認同


的,而我被時尚攝影照片煽動多少激情,在於我如何觀看時尚攝影。因此,首先
總結我對愛德華(Steve Edwards)觀點的自我評論,我可以將我自己分為
「認同」與「不認同」二種方式來觀看時尚攝影,「認同」:是認同照片中的場景、
角色或商品,也可能是認同照片中所有的物質,或其中的部分;「不認同」:是
照片裡的內容與我本身產生排斥感、距離感或不同情感(如圖 1:Guy
Bourdin)。觀看的心情,就有相道而馳的不同,前者是滿足和喜稅,後者是好
奇和討厭。雖然我用二種心態閱讀照片,但都是照片與我心情寫照的「暫時性日
記」吧,也算是「記憶的掩埋」,只有短暫體會。
我的「觀看權力」掌握在我的手中,而我本身背後控制我的觀看權,似乎受到
我成長背景所累積的種種條件,就如 Berger 所說的:「我們看的方法是受到我
們的知識和信仰影響,我們看見我們看到的,觀看是一種有選擇的行動。」在這
選擇中,我同時接受了「二極化」的照片,一種是完美的(如圖 2:Diego
Alborghetti),另一種是奇異的(如圖 3:richard avedon ),同時模楜了我自
己認定「中介值」的照片,我可以跳過不看。被忽略而無法觀看的照片,這算是觀
看權的喪失嗎?在我的認定中,不算是喪失,而是我「主動性」且「本能」的忽略,
並不感到遺憾或可惜。
另外,我的「自我認同」在時尚攝影照片中不斷尋找,也不斷在証明和反抗。
意思是說,尋找與我很像的風格型態(藝術家)或我喜歡的風格(像:神祕感、
跨張感、強烈對比感等),在尋找的過程中,可能獲得平等的回饋,但難免會有
衝突,而受到視覺和內心上的不安全感,甚至想不理會。而同時會變得我在時尚
照片中,尋找我的主人,想找個寄託,得到認同的優越感,這個原因出自於我
對自己的不自信和過度再意別人的眼光,想尋找「陪伴」成為團體式的勢力,讓
我不感到孤單。因此在男性模特兒或男明星上,我可能在模仿或在學習,與他們
站立在同一條線上。不過,相對應的是,我也會在女性身體(女模特兒或女明
星)上,找我身上無法散發的特質和異性特徵,來填補「自我缺陷」,算是一種
互補
行為;或是將女性視為男性本能的慾望客體,從畫面中的性暗示產生性衝動,
滿足賀爾蒙的刺激(如圖 4:Ellen Von Unwerth)。
不管是對「自我認同」的「自戀」還是對「自我缺陷」的「物戀」,我的觀看都要同
時滿足這二個癖好,可能交錯進行,可能同時進行。
假如我認同模特兒的個人特質和外在裝扮、攝影師的手法和想傳達的意義、
我對附帶商品的價值性,我的視覺停留(凝視靜觀)也就變得較長,而不只在於
窺視、暇想,也有一探究境、研究及企圖心。

照片中的符碼

照片中的符碼不是由模特兒所決定的,而決定的自主權,卻是在攝影師的手
中,而到底有哪些是令人難忘的畫面呢?是羶情的姿體動作、傲人的雙豐還是動
人的性感嘴唇給了我無比的吸引力呢?其實在我的眼中,令我著迷的因素不只
一個,我鎖定在「女體」和「服裝」為主軸,因為我大部份的注意力在這二個方面
上。想透過女體和服裝來找尋我的符碼,進而發現我在時尚攝影的「知面」在哪裡?
因為如果夠了解,知面會夠大,認同感會提升,同時,在時尚攝影中,女性往
往是主要的性別選擇,站在我男性立場上,或許可以找到滿足點位於何處?
「符碼」是溝通傳達的一個中介工具;從符碼的角度看文化,文化,則是符碼
存在的母體,不了解文化就無法理解符碼,而符碼是簡約的代表,是符號、意
旨、代表物的三角關係。而我們透過這個無聲訊息,加上文化,了解符碼的意義
例如:我們看見警察的服裝,如果他向我們比出停車的手勢,我可以從服裝和
手勢,而得到象徵性意義,這個理解是過去與社會學習而來,再對這情境進行
解釋,他可能會自問「我違反交通規則了嗎?」 「如果我不停車,會怎樣呢?」這
些可能會決定接下來的行動。
我從女體開始說,如果我知道女性已經成為男性常久的凝視客體,那我見到
女性的胸部、屁股、腿等,是不是代表男性對女性窺視,已是理所當然。那麼
這種窺淫,佛洛依德認為這個源自童年時期的好奇心,最後發展到至極,成了
一種慣常的性實踐。我認為,攝影師可能指揮女模特兒露出那些令男人產生瑕想
的身體部位,這些部位視為「符號」最後自我幻想成為新的意義。例如:女性模特
兒的腿(如圖 5:Diego Alborghetti ),是女性性器官的交會處,藏匿著神祕
面紗,進而解釋腿是用來走路,最後提出詮釋,像「好想摸」、 「好想親眼見到」,
再產生延伸性的聯想,可能是高跟鞋和絲襪。我可以說,女體符碼,是一連串聯
想的開端,是種「爆炸性」的媒介。從我的男性角度來看,女體符碼,在先天上我
沒有完善的知面基礎(與觀者(我)熟悉的),我無法駕輕就熟地了解女性為何
擺出這個姿勢,我甚至無法體會。
而我會在時尚攝影照片中對女體的滿足,這種認同感是女體符碼變成為了成
就對女性的幻想和渴望吧。
而在服裝方面,服飾美的符號語彙,有「性感美」、 「野性美」、
「飄逸美」、
「搶典
美」、「帥氣美」,如果將這些不同形態的美,視為不同的符碼,那我一旦見到某
種形態美,且是我偏好的形態,那我可以認定,這符碼是我認同時尚攝影的依
據,從照片中找到相符合的符碼,我就有資格地多留意認同。而在知面上可以建
立於男性和女性二個不同角度上,我因是男性,我可以熟知哪種服飾美適合我,
而在女性上(如圖 6:Diego Alborghetti ),我無法衡量,只有盡量體會和猜
想。

我的消費主權

我的消費管道之一,是藉由時尚攝影的照片,成為我的溝通管道,但照片決
定了我多少的「自發性消費」,可能出自於「刺點」,因為透過我的眼睛,馬上傳
遞到我腦中,而認知到「我對照片中的商品有興趣」,進而產生消費行為。
Barthes Roland 曾說過:「刺點是一個添加物,那是我把它加在照片上,而
它本來是根本不存在那裡的。」也就是我無法從照片看見我的刺點,但我可以心
神體會,只要相信我的感覺和直覺,從內心發出「我喜歡」那我對消費的信念就
會增強,也表示我再乎過那張時尚照片。
而時尚攝影當受商業利益支配了人為和風格化的影像,Brookes Rosetta 曾
說過「這個影像進入二個世界的門檻:一邊是消費大眾,另一邊是攝影的烏托邦
中創造出來的神話菁英」我是相信這個說法的,時尚攝影的目的,並不是只有發
展它個人魅力的影像,例如:要對時裝攝影照片的認同,要有賴於對某種受到
宣傳的產品認同,也就是時裝照片,已成了「現代形象」的象徵,這種形象是體
現了好萊塢的明星和新的都市生活方式。時裝攝影用「明星式」建構了一個不真實
的美麗世界。人們會對那裡有偶像傾向,是個消費者現實之外的烏托邦,也是攝
影家們極意要創造出完美的攝影烏托邦,為了自己,也為了消費者,而自己的
目的,可能為了創造時尚攝影的藝術性,供美術館收藏,成為永久的歷史,也
為當時的照片女主角,存有永久性的青春保存。
而當商品出現在時尚攝影中時,模特兒或明星與商品在照片上競爭「畫面主
權」(如圖 7:Ellen Von Unwerth )可能因此模糊化了時尚攝影的主體性(不易
見出是航空公司的廣告),那我對商品的消費,可能因此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誘
人的模特兒和明星。那我在選定時尚攝影照片觀看時,就隔著一層不確定性,失
去對照片的初步否認,再消失了我的「自發性消費」。
但當攝影家的拍攝照片,是我厭惡的,是我不願看的,而攝影家變成取消我
對照片中商品的消費權,這個層級是更高一層的,完全的刻板錯覺,誤導了我
對攝影照片的初步認同,算是沒有評論價值的認同,已遠遠被我排除在外了。

結語:

時尚攝影其實就是慾望本身,觀者不斷找他們所想見的照片,攝影家不斷力
求畫面上的完美,以及模特兒不斷被打扮完美的角色。如果將觀點回歸至「認
同」而不是「慾望」,那麼每個人將會比較認清在時尚攝影中的地位。隨著時代的
變遷,風格、技術也不斷在變動,那怕哪一天,時尚攝影中的主權落在模特兒或
消費者的手裡,因此我從我個人觀點出發,去思索我個人認同,在時尚攝影位
於何處?
我從我的觀看方式、照片中的符碼、我的消費主權為三方向,來判斷我對時
尚攝影的認同,我可能會因我個人特質,而有自我的觀看方式,我不會只有專
注於完美的照片,想在自我認同和自我缺陷中,挖掘更多時尚攝影的照片,擴
展我的視野,也可以算是使認同要項增加且減少缺陷,持續縮短我與照片的距
離。
我想透過照片中的符碼,取得更快的照片認同,但在性別上差異,我無法完
全洞悉女性自身的個人感受和用意,判斷上仍然是非直線性的決定,認同的方
向還是位處摸索狀態。
在我的消費主權上,時尚攝影照片是我對商品的前哨站,我依我對照片的感
知能力,決定是否提出我的消費權,消費的衝動性越高,那表示時尚攝影的照
片,給我的衝擊是有力量的,是經過一番的溝通,且是良好的回饋。
最後要說明的是,誰說時尚攝影相片一直是光鮮亮麗或故弄玄虛的畫面,伊
凡欺與桑頓曾指出,時尚影像具有「獨特的自由」,這使他們能擺脫暴力、色情,
而攝影相片的表達模式,也沒有特別固定,取決於前文所說的「目的性」。
現在的時尚攝影照片,除了有安排性的女體外,也出現女性私密下自然的舉
動,讓我們有重新詮釋女性在時尚攝影中的地位。現在我舉出一位女性時尚攝影
家,Ellen Von Unwerth,曾是模特兒但卻已成為全球知名時尚攝影師之一。
在 2006we men1、2 月新春合併號的內容中,有一段與 Ellen Von Unwerth
的談話,
照片中,她認為,「女性展現的是無拘無束的小女孩動作,而且樂在其中。」(如
圖 8:Ellen Von Unwerth )另外,她說:「所拍的每張照片都有自我認可的地
方。我想這是無意識的那種渴望,還有想像。」(如圖 9:Ellen Von Unwerth )也
說:「我總是試著在我作品中保持一點神祕和曖昧不清。必須有虛構的故事性而
不是一五一十地都展現出來。」(如圖 10:Ellen Von Unwerth )這些話,給了
我新的觀念,她不再是時尚攝所要求現實性、完整性和清楚性,但她卻不失投入
些故事於畫面中,而她的畫面主角也回歸自然,有了新的面貌,同時也加入男
性,為男性打扮成有女人味,不排除時尚中的女性藝術。
我相信時尚攝影是自由的且是混合的,以獨立生存在這世界裡,可能不太會
發生,因為它沒有絕對的單一理論,個人、攝影家和模特兒彼此總有不一樣的溝
通方式。
註解:

實體的詮釋:
自我的詮釋:

愛德華(Steve Edwards)
Susan Sontag
Berger John
Barthes Roland
Brookes Rosetta

人性面:模特兒是存在照片中最具有強烈的人類特質,但他們毫不選擇,是
被操控的人形玩偶,不斷上演戲劇化的裝扮遊戲和表情、勢姿的行
動劇,簡直是假面的演員。
物性面:攝影師是完成照片的主要人物,他們選擇所有畫面的一切,視自己
為主導這個畫面的導演,並加入故事性,如果說物化了模特兒,也
無可話說的。
化性面:觀者(我)是在體會、想像和猜測照片的解讀者和欣賞者,進行解剖
畫面且選擇性記憶、遣忘,一連串的抽象之化學變化。
自戀:認同影像的畫面,找到與自己相符合的特質,彿彷在鏡中看見自己。
物戀:從身上所沒有的,進而透過外在的物質(人、事、物)來獲得滿足,
這裡指透過女性來滿足男性的偷窺。

參考資料:

書目:
2006 we men 1、2 月新春合併號
時裝的面貌
服飾美學
網站:
http://www.diegoalborghetti.com/fashion.html
http://www.helmutnewton.com/exhibitions/
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P/penn/penn3.html
http://www.richardavedon.com/

圖 1:Guy Bourdin

圖 2:Diego Alborghetti
圖 3:richard avedon

圖 4:Ellen Von Unwerth


圖 5:Diego Alborghetti

圖 6:Diego

Alborghetti
圖 7:Ellen Von

Unwerth
圖 8:Ellen Von Unwerth
圖 9:Ellen Von Unwerth

圖 10:Ellen Von Unwerth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