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思考的技術

作者:大前研一
Agenda
 思考的重要性
 邏輯思考的程序
 提案的結構
 洞悉問題的本質
 非線性思考
 讓構想大量湧現
 預知未來
 開拓者的思考
 結論
思考的重要性 (1/2)
 目前我們處在「新世界」。沒有人知道下一步
是什麼?未來充滿不可預測性。
 「新世界」的四個構面
 延續舊世界的實體經濟空間
 無國界經濟空間(金流、資訊流穿越國界自由流通
、熱錢流溢)
 數位經濟空間( Internet 及各種通訊技術)
 倍數經濟空間(資金槓桿操作)
 在「新世界」,舊的規則(總體經濟學、企業
經營手法)完全不適用。
思考的重要性 (2/2)

 本書的目的
 說明企業人為了在「新世界」中求生存,必須知道
的企業經營思考方法,及學習思考路徑的 know-
how 。
 在「新世界」
 懶於求知的人,將沒有生存的空間。
 充滿冒險與危機,想要安然度過這個激變的時代,
必須從根本改變既有的思想模式。
面對問題時,解決問題的方法

 面對問題時,大多數人的做法
 沒有認真思考
 單純把「一時的想法」,當作解決對策
 單純根據經驗判斷
 解決問題的前提,事實上只是假設,沒有證實假設
背後的根據。
 面對問題時,正確的做法
 以邏輯思考的程序,來分析及解決問題
邏輯思考的程序 (1/3)

PASS
蒐集資料 提出假設 分析 印證假設 導出結論

FAIL
邏輯思考的程序 (2/3)
 提醒
 不要把假設和結論混為一談
 大多數人在提出假設的階段,就認為已經得到
結論了
 認清現象和原因的不同
 不能做為解決對策的就不是結論
 練習
 「有什麼證據?」、「你是基於什麼分析而這
麼說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結論?」
 你認為公司應該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如果
你的職級比現在高兩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你會怎麼做?
邏輯思考的程序 (3/3)
 金字塔結構法
 對於範圍較廣的議題,以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的方式將
資料分類,導出結論。
 再把結論當作資料,層層導出上一層的結論。
結論

結論 結論

資料 資料 資料 資料 資料
提案的結構 (1/2)

 整體結論(精簡)
 產業的動向
 競爭對手的動向
 客戶公司的狀況分析
 改善的條件
 解決之道 ( 整體結論 )
 建議
 實行計劃 ( 事前協商、取得共識 )
提案的結構 (2/2)

 提醒
 不是「自己想說的順序」,而是「對方能理解的順
序」
 練習
 不要看稿子,在五分鐘之內,把提案的內容說出來

洞悉問題的本質 (1/2)
 所謂洞悉本質,就是看清楚問題真正的原因,
並導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 每天鍛鍊邏輯思考路徑,就可以逐漸洞悉問題
的本質。
 要進行邏輯思考,大前提就是忠於事實。
 能做到對事不對人,就不會在乎自己的立場。
處於沒有偏見的狀態,才能夠導出真正的解決對策

 不管自己的情緒如何,對於所呈現的事實,一定要
虛心接受。
 忠於事實是解決問題的大原則。
洞悉問題的本質 (2/2)
 要有說服老闆的勇氣。
 不要盲從報章雜誌或專家的說法。思考真正的動機是
什麼?有沒有驗證的方法?
 別讓公司成了同質人的聚會。
 讓自己置身於一個同質的群體中時,就會失去訓練自
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 當自己的意見和對方不一樣時,就應該秉持以事實為
證的信念,設法讓對方認同自己的意見。
 「否定自己」是優良企業的條件
 藉著自我否定,為追求「好還要更好」而發揮變革的
力量。
 讓「意見不同」的人充分發言。
非線性思考 (1/2)
 科學的方法
 對於任何事物都抱持懷疑的精神,不輕易相信任何人
及所謂專家的意見。
 問「為什麼?」
 探求背後的邏輯,找出 root cause 。
 舉例:複雜系經濟
 無法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來預測。
 需要非線性思考。觀察並分析金錢的流動。
 只相信「金流狀況」、「顧客購買心理」等等之物理
現象。
 隨著這些物理現象的累積、證據的累積,所有的問題
都一定會有答案。
 因此在新經濟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不是套用過去的常
識,而是觀察、分析現在所發生的各種事情。
非線性思考 (2/2)
 所有的問題都應有其原因存在
 深入分析,就可以找出可以說明的部份,以及無法說明的部份。

 若發現無法說明的部份,就是一個大好機會,可以導出之前從來沒
有人說過的理論。
 北歐強大的秘密
 北歐的教育 (learn) :就算沒有答案,也會自己提出假設、並反覆求
證,直到找到答案。
 填鴉式的教育 (teach) :不知道答案就陷入恐慌。

 「新世界」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不需要工作手冊的世界。

 練習
 拿出去年的記事本,試著分析時間。

 預算下一年的時間該如何分配,研擬自我的成長計畫。

 在大腦裡描繪一年後自己的模樣。

 訓練自己保持求知的好奇心。

 合聲、合奏有助於訓練大腦的平行處理能力。
讓構想大量湧現 (1/2)
 「新構想」
 並非突如其來的念頭。
 而是不斷地對自己提出質疑,瞬間清楚而明白地找出解決
問題的方法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
 並且不斷地在頭腦組織東西、加強邏輯思考能力。
 直到不論看到任何事物或現象,都能找到解析對策。
 「思考」
 就是常常提出疑問,然後努力尋求解答。
 心態:「當下若沒有找到答案就會被國王賜死」。
讓構想大量湧現 (2/2)
 產生「新構想」的秘訣
 「抱持疑問」是產生「新構想」的源頭。
 要在工作中產生「新構想」,獲取「和平常不同的感覺」是
很重要的。
 試著將平常使用的感覺,展現在不同事物前面,與外國人
( 不同語言的刺激及思考模式 ) 、不同性別或年齡的人對
話,都是不錯的練習。
 常常刺激大腦不同的部位。
 成功者幾乎都是將所有人認為理所當然而忽略的部份,加以
重新思考,才獲得事業的成功。
 經常抱持「緊張感」,以同樣的態度面對每件事情,讓自己
隨時處於準備好了的狀態。
 找到可以進行有效對話的對象,互相挑戰對方的假設。有助
於對自己所建立的假設做更深入的思考。
預知未來
 先「分解功能」再「進行思考」。
 舉例:將手機的功能加以分解,再設想各別的功能
在未來會如何合而為一。手機 + 電子錢包。手機
+GPS 。
 「預知性」
 用英文來解釋就是 Forces At Work(FAW) 。
 也就是說,能夠看清楚現在所運作的力量,並知道
它未來會轉強或是轉弱。
 將許多分別發生的小事情彙整串連成一篇故事

開拓者的思考 (1/2)
 「看不見的新大陸」
 在 1985 年 (Microsoft released Windows 1.0) 被發現,此後
以飛快的速度進行變化。任何人都有在這塊廣大土地耕耘開
拓的機會。淘汰也是以飛快的速度進行著。
 Apple 的 iPod + iTunes Music Store 問市。
2004 年 2 月 Tower Records 倒閉。
 數位相機問市。
Eastman Kodak 業績急速滑落。
 GSM 行動電話興起。
Nokia 迅速成長。
 Google 在 1998 年成立,到了 2004 年市值三兆日幣,大於
通用和福特。
開拓者的思考 (2/2)
 必須具備突破既有價值觀的思考能力;
必須具備在商場上的突破能力與開拓者的思考邏輯。
 接下來的時代,最具震撼力的是 Machine-to-
Machine(M2M) 的通信;另一個關鍵是 Sensor 。
 考慮「可以產生十倍效果的作法」。
 讓某某產業被取代、打敗領導廠商、把領導廠商當作下游廠
商來使喚。
 不要受限於過去的事物
 「想到新的事物」、「接觸到新事物」、「想到以往所沒有
的新做法」,或是「將以前沒有的東西,作為服務來提供」
的這些人,將會取得勝利。
 碰到還沒遇過的經驗時
 「不管如何先踏入再說,說不定會有些什麼」。
結論

 重點在於願意花多少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建
立思考習慣。
 最重要的是抱持懷疑的態度,不是別人說什麼
就全盤接受,而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 深入觀察某個現象,真正瞭解背後的成因,看
到「運作中的力量」 (force at work) 。預測
這些現象會如何演變。
 在 21 世紀,解讀「徵兆」可能比獲取知識更
重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