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窮教育,富什麼?

講者:王崑源(台南縣政府教育局長)
凌爾祥(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主持:黃秉德(政大NPO-EMBA召集人)
時間:2007.02.03(六)09:00-12:00
地點:政大商學院 210R

【第一階段:演講】

引言

很高興今天大家齊聚一堂,一同關心偏遠小學的未來。雖然我們地處台北市,但仍關注
台灣各地偏遠小學的存續,歷經多年努力,台灣基礎教育仍未能脫離「不平衡發展」的
窘境,相信今天兩位講者能帶領我們深入探討這個議題。

首先,是台南縣政府教育局長-王崑源局長,王局長從基層教師起步,而後踏入教育行
政領域,最適合剖析政策面的決策過程;再來是「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凌爾祥秘書長
,《天下雜誌》及基金會推動兒童閱讀不遺餘力,至今已有三年的經驗,稍後凌秘書長
除與大家分享多年來觀察國民教育的心得外,更會詳細介紹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
閱讀」計畫的成果。

王崑源

我自師專畢業後即擔任國小老師,進而踏入教育行政領域,2001 年因台南縣「教育局
長採用遴選制度」,得以有機會為故鄉貢獻。一路走來,大抵不脫教育範疇,因此背景
讓我在面對教師會、家長會甚至民意代表時,專業素養較少受到質疑。擔任台南縣教育
局長已有五年多,瞭解教育政策的制訂過程,甚至包括經費、人事採用方面的決議,稍
後為大家說明。

裁併校以「人數」為基準

首先向大家說明的是,地方教育局事務之繁雜非一般人所能想像,中央決策單位一項政
策只需傳達二十五個地方部會,我們則要面對台南縣全縣二百多所國中、國小的教師、
家長及學生,必須讓他們理解政府的政策,身負著承上啟下的責任。

論及裁併校議題時,政府單位受到最大的質疑是:「為何要進行裁併校?」從主政單位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1


的角度思考,台南縣主要以「人數」為基準,再考量社區特性(如:交通便利性)、特
定族群等因素。以人數為主要考量,是因顧慮到孩子間的學習互動,舉中央政策為例,
中央主管機關要求每間學校至少要有五個以上的球類社團,三個以上的藝文社團,但在
轄內部分學校人數根本不足,若採跨年級的社團活動有其困難度,中央要求的「目標」
確實難以達成。為此,我們時常向政府反應,不應以北高兩市的水準為標的。以台南縣
為例,大型學校可高達一百班以上,小型學校甚至一個年級只有一班,二者在教育內涵
、創造學校特色上,有根本上的差異。

2004 年 12 月監察院召集教育部、各縣市教育局「討論」廢併校的進度,會議就經費及
成本效益的角度出發,質疑教育部、各縣市教育局為何不大力推動「小型學校簡併方案
」,甚至監察院行有正式公文,要求各地方教育局採取因應措施。

2005 年 6 月教育部延請專家學者進行評估,結論表示:國民小學的最適經營規模為學
生數 100 人以上,對學校經營的成本效益及學生的互動具正向影響。但若從社區民眾的
角度來看,則會認為廢併校影響了社區特色的發展,因此持反對意見,教育單位與社區
居民雙方無法達成共識。

學子人數迅速流失,小校廢併乏人關心

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台南縣偏遠地區居民年齡層逐漸攀高。1991 年擔任督學下鄉時,
偏遠學區仍有為數不少的學齡兒童,但近幾年大環境變遷,家長顧慮到孩子在社會互動
、人際發展與學習上的重要性,偏鄉的學子人數迅速流失,當地居民以獨居老人居多,
所以地方關注焦點多已轉移到社區關懷等社會福利工作,面對小型學校的廢併議題不如
以往熱心。

事實上,台南縣偏遠小學每班平均人數在 5.5 人左右,除組訓團隊不易外,亦缺乏社區


資源,不利於發展學校特色,而學童缺乏競爭之下,不只同儕間學習興趣受到影響,人
際交流也較為貧乏。

目前台南縣每年人口平均減少 1500 人左右,小三與小四間的學童人數落差極大,在可


預見的未來,國中亦將面臨學生人數不足的問題,也將慢慢影響到高中、大學的經營模
式,這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城鄉教育資源的落差,以台南縣與台北市相較,兩者的懸殊難以言喻。台灣省 21 個縣
市中,「財政問題」向來最令地方首長棘手,在預算劃分中,40%的經費分配給 21 個縣
市,而北高兩市卻各自擁有三分之一強的經費,財政劃分極不公平。既使同屬台南縣轄
區,也存在著城鄉落差,人口多寡對經費的分配影響極大,教育經費如何整合運用,是
地方首長迫切面對的問題之一。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2


整合小校師資,可解決教師人力不足?

在師資方面,自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後,變相要求老師必須具備「十八般武藝」,國小屬
於包班制,所受影響不大,但在國中階段的學科整合即帶來顯著影響。舉社會科為例,
整合後老師需具備公民、歷史、地理等專業科目,但師範體系的培育,歷史老師的專長
就單單只是「歷史」,通才的要求增加師資培育的困難度。國小雖然影響不大,但人都
有不擅長的領域,統整教學的背後隱含了「忽略領域教學特性」,造成小校不少衝擊。

此外,固定員額間接導致教師聘請多以通才為考量,無法聘請專業領域師資,同時加上
偏遠地區較難吸引老師前往,教師流動率及代課率也因此偏高,這都是小校主要面對的
困境。對學生而言,缺乏專精的師資,有能力往單一領域發展的學童,也會受限於師資
人力不足的影響。面對大環境變遷,小校是不是因而阻礙了孩子們通往特殊興趣之路,
而整合小校的資源將有助於解決這方面的難題?值得思考。

廢併校的正反意見

地方政府在推動廢併校時,常會面臨到內部人員及地方人士的反對。下鄉說明時觀察發
現,通常反對的多半是年長者,即使孫子輩早已經不在學區內就讀,完全只是因為情感
因素而反對,因為當地的小學多是鄉民一磚一瓦親手建造,偏遠地區尤甚。

反觀年輕一輩則不以為然,在小校整合方案特別吸引經濟弱勢的居民,但礙於長輩的壓
力,只能私下表達意見,希望能透過廢併校增加孩子的學習機會,更能減輕午餐費、教
科書費用等負擔。

其中,也有些特例,有的家長因為喜愛當地生活環境而遷居,因此不希望孩子上學還得
長途跋涉,又或者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不願意孩子在大校激烈的競爭中成長。

簡單歸納,贊成廢併校者多是經濟生活處於弱勢者,希望能藉此對孩子、對家境有所助
益,這也是偏遠小學最常面臨的問題。

從孩子受教權益出發,該如何整合資源,必須有妥善的安排。除孩子們的權益外,有更
多實務面需要執行,如:教科書費用的補助、交通車接送(需考量通車時間會不會造成
孩子負擔),盡量做好各方面的因應措施,以最不影響孩子權益的作法為主軸。

學校內部人員有時也是反對的主力之一。廢併校後,職務勢必受到影響,校長遴聘較無
問題,但一般主任、教師等安置便有所困難,若鄰近有缺額的學校較少,極可能造成教
職員的反彈,甚至動員社區力量抗議,或是請民意代表聲援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民意代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3


表如果只是關心選票,對議題瞭解程度不夠深,甚至只是爲求上報、增加曝光率,而提
出反對意見,有時這些「反對」力量,反而模糊了「廢併校」的議題焦點。

校區的再利用

廢併校後,最引人關注的議題便是「校區的再利用」。以台南縣為例,要照顧好 206 所
國中、小學中十二多萬名學生,經費運用早已捉襟見肘,更遑論廢校區的管理。雖然力
有未逮,但地方政府仍盡力結合社區文史特色,保留文化傳承的功能,如:生態教學區
、童軍露營區,或移作社區大學等,這是目前實務上已在進行的部分。

另一方面,在社區居民高齡化趨勢下,將廢校區轉型為社區關懷中心、社區老人活動中
心等,讓原校區成為社區生活的重心,或轉型發展養老院、教養院、地方特色展示中心
等,這些都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方案之一。目前更是希望能結合民間旅遊業者,規劃廢校
區成為旅遊景點或民宿,以使校區資源能再利用。

地方財政困窘全台皆然

在推動廢併校時,要讓家長理解其必要性是高困難度的,你無法和家長談成本效益概念
,家長只知道「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在這種觀念下,他們並無法接受
地方政府已是舉債度日,民眾只會注意自身的感受,只會注意路口的燈是不是比較明亮
了,馬路是不是比較平坦,不會去注意政府的財政狀況,不會去注意要維持一家小校需
要支出多少費用。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依照教育部的規定計算,要維持一所小校存續,一年大約需要一千
四百多萬的經費,包括人事、設備維修等等費用,而台南縣一年的教育補助費約在一百
二十億上下,從中央實收的金額約為六成左右,其餘四成則需由縣府自行籌款,在沉重
的財政壓力下,維持小校的存續無疑是雪上加霜,有人會問:「之前廢併校不是就有經
費省下了嗎?」事實上,省下的是「支出」而非「收入」,地方財政狀況並不會因此有
轉機。

在此,我也要作個澄清,94 學年度面臨廢校標準的學校有 17 所,但實際執行時,受到


衝擊的僅有 7 所,並不如外界所揣測,台南縣在廢併校的執行上「不遺餘力」。觀察台
灣現況,在教育部以廢併校可獲得補助的「利誘」下,各縣市都有廢併校的情況出現,
小校改制分校者,每班補助 60 萬元,併校則每班補助 120 萬元,教育部藉此方案「鼓
勵」小校的整併工作,北高兩市也有少數學校受到補助,可見偏遠小學的問題遍及全台
,不單是台南縣「一枝獨秀」。

發展小校特色 不為也?不能也?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4


有人曾提及:「台南縣政府難道不會想辦法創造小校的特色嗎?讓它起死回生嗎?」台
南縣臨海有一個典型的漁村,當地環境幽美,但村中小學全校僅 56 人,而 96 學年度的
新生僅有 1 人,整個社區找不到再多的學齡兒童,大多數年輕人早已外流,生活條件極
為不便,縱使有民眾慕名而來,也沒人願意長期定居,政府用補助方式,協助學校蓋宿
舍,老師也積極申請永續校園經費等等,但仍舊無法吸引學生前來,投入越多越發覺這
是個「無底洞」。

又如瑞豐國小也是個風景明媚的小學,老師們想盡方法希望能維持經營,舉辦夏令營、
冬令營、遊學等活動,也僅是吸引學生短暫的遊玩,最後仍走向「關門」一途。台南縣
想留住人口,尤其是偏遠地區的人口,的確有現實上的困難,並不是主政者怠忽職守,
有心去做,但不免受限於偏遠地區生活機能不佳的因素所致,成效仍是有限。

凌爾祥

大家好,我是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凌爾祥。擔任這個職務一年多,期間拜訪過
五十多所小學,才知道什麼是「台北觀點」,什麼是「城鄉差距」
。今天除了跟大家分享
基金會的「希望閱讀」計畫外,更重要是,跟大家介紹實地走訪偏遠小學的狀況,校長
、老師、學生,維持學校經營的心路歷程。

打破「台北觀點」

先跟大家說幾個例子。先前我也曾到台南縣拜訪幾所小校,一到學校卻不見校長,老師
跟我說:「校長去找學生了。」原來是這幾所學校已經面臨廢校危機,校長於是挨家挨
戶地去請學齡兒童來就讀。老師遞給我一張招生傳單,是家長提供經費印製的,上面寫
著各項補助方式,希望能「搶」到學生,以免除廢校的命運。

在種種努力之下,有時確實能找到學生,但這些學童有很大的比例是功能障礙的孩子,
他們的家長認為,與其自費倒不如由學校來負擔教育孩子的成本,但在小校中,並無員
額可聘用具備特殊教育經歷的老師,這些孩子等於在小學階段便被放棄了。

再以台中縣百冷國小為例,有一半的校園已被土石流沖毀,學生只能擠在另一半的教室
裡上課,兩公里外便是台中縣和平國小,只要有交通車,這些孩子絕對能在更安全的環
境裡讀書,也能有更完整的人際互動,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該細思:廢併校是不是反而
對孩子比較好?

「希望閱讀」計畫啟動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5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希望閱讀」計畫目前執行狀況。天下雜誌基金會在 2002 年成立
,在 2004 年正式推動「希望閱讀」計畫,領養全台 100 所小學,在 2006 年獲得社會大
眾的認可,受到更多人的捐贈,因而又領養了 100 所小學,目前共認養了 200 所小學。
基金會希望能透過閱讀能縮短城鄉差距,不論為學校創造出多少特色,最終仍須回歸教
育的本質,才能給孩子一雙翅膀,飛出低谷。

為什麼要在全台各地推動「閱讀」?因為閱讀是學習的核心能力,重要性無可比擬,種
種報導顯示「閱讀」是對孩子最有幫助的利器,如: 《溫哥華太陽報》指出,就學前就
已閱讀的兒童,比未曾讀過書的兒童,高出 80%的機率可完成中學課程。眾所皆知,
台東縣對棒球教育不遺餘力,但其中有一所小學的校長便堅持,孩子們一定要有最基本
識字、閱讀能力,就算以後不能在運動之路有所成就,至少還有後路可退。

美國研究發現,如果學童在三年級(9 歲)之前未能奠定基本的讀寫能力,在學習其他
學科方面也將遇到很多困難。桃園縣也有類似的例子,當地小學將主力放在發展學校特
色上,但三、四年級的學生連最基本的識字能力都不完全,可能到五、六年級就已跟不
上課程,遑論國中學業中輟的問題。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蘇珊‧恩傑在著作《孩子說的故事》裡強調,學齡前的孩子透過聽故
事來認識世界,用說故事來詮釋生活;閱讀故事決定我們可能是怎樣的人,也讓我們更
清楚地瞭解自己。

閱讀力‧未來決勝點

走遍全台,許多學校都告訴我們,只有在曾志朗先生擔任教育部長時,學校才能大量購
置新書,爾後再也沒有經費。曾部長多次強調,只有透過大量閱讀,建立常識、累積學
識之後,一個人就有了見識;見識廣了,才有足夠的辨識能力,能同中求異、異中取同
,也才具備批判思考能力。

他的夫人洪蘭女士也提出,在接收外界刺激時,都會激發一連串大腦神經迴路的活動,
但是閱讀時,神經迴路活化的程度比看電視時來的深。原因在於閱讀時我們會主動搜索
訊息,會立刻搜尋上下文的詞句脈絡,因此,閱讀是主動獲取訊息的歷程,刺激腦部活
化。柯華葳教授在《教出閱讀力》一書中提及:在小學三年級以前,如果沒有學得閱讀
的能力,往後的發展就會「貧者愈貧」。

若能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讓他透過自我學習取得更多知識,養成對書籍的渴求,未來
的發展才能有進步空間。反觀,若是連閱讀的門檻都跨不過,最終只會「貧者愈貧」,
偏遠小學這類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更加強我們推動閱讀的決心。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6


計畫補助對象選取與執行

「希望閱讀」計畫認養全省 200 所偏遠地區學校,共 25000 名孩子,遍及全台 109 個鄉


鎮,第一年的 100 所小學是以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優先區為主,而去年則是親自拜訪各縣
市教育局,請他們協助選取需要幫助且校長有心推動閱讀的小校,確認資源能被妥善運
用。

其中以選擇「不山不市」的小校為主,所謂的「不山不市」是指不在偏遠山區、不在城
市的小校,事實上偏遠地區的小校擁有的資源很多,並不如大家所想的匱乏,他們缺少
的是妥善運用資源的人力。所以這次選取的 100 所小校,多位於城市的邊緣地帶,資源
比較到達不了的區域,既不受社會關注,又需面對城鄉差距的學校。例如:台南縣有
23 所小校得到補助,這些學校雖然位在平地,但多是位於海邊的漁村,我們就把資源
送至當地,以期對孩子有所助益。

「希望閱讀」計畫會繼續深耕這 200 所鄉鎮小學,亦會持續送好書;運用「閱讀護照」


及獎品,鼓勵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招募大學、企業、家長志工前進學校為孩子服務;
培養 1500 位閱讀種子陪孩子讀故事;還有兩輛「希望閱讀專車」至各校巡迴。

「贈書」部分,持續捐贈每校 100 冊全新書籍,也央請學者專家挑選適合的讀本,包括


:世界經典故事、歷史故事、啟發創造力、建立品格等等方向,並加強科普類書籍,顧
及適合各個年級的種類,2006 年共贈書 2 萬冊,三年來已贈書 5 萬冊給認養的學校。

「希望閱讀專車」就像是「行動咖啡館」 ,巡迴車一打開來裡面全是書,每當開至校園
,孩子們興奮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也鼓勵學校利用巡迴專車舉辦閱讀相關活動,
如:「學校閱讀日」、「親子閱讀日」等活動。推行至今,總里程已繞行台灣十圈,平均
到校二至三次,甚至飄洋過海到澎湖服務小朋友,目前擴大至社區服務,利用寒、暑假
與聯合勸募協會,展開社區閱讀推廣。

號召各路志工加入

此外,持續招募大學志工,目前服務隊數共 100 隊,隊員超過 700 人,至今累積超過


1800 位。更進一步針對重點的教育大學,巡迴全省 16 所院校,進行現場說明會。也為
志工舉辦「希望閱讀志工服務競賽」 ,兩年來總服務時數共計 10836 小時,踏遍 15 個縣
市、109 個鄉鎮。

去年募款,獲得許多企業金錢的贊助,但接著思考「企業除了捐錢,是不是也能組織志
工團隊,為孩子們盡一份心力」,沒想到這個念頭獲得贊助企業的廣大迴響,包括:台
積電、花旗銀行、BENQ、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怡客咖啡、IBM、奇裕等公司,皆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7


組織志工隊長期投身計畫當中。《天下雜誌》也號召內部志工,認養桃園縣奎輝及長興
國小,隔週便到學校為孩子們讀故事書。

我們也為志工舉辦「希望閱讀研習營」,讓大學志工、種子老師學習如何帶孩子讀故事
,而不是貿貿然地派志工為孩子服務;去年在北、中、南、東共舉辦七場研習,有 920
位志工及老師參與,並舉辦企業志工分享會,除了讓企業志工分享心得外,也教導志工
更準確地導讀方式,共 14 家企業參與,最後出版《閱讀手冊》,分享閱讀技巧。

閱讀計畫成效

計畫推動至今已有三年,因為閱讀是需要持續深耕的,短期間可能看不到任何效果,我
們也沒充分的信心,認為以往鮮少看書的孩子,三年過後能在聽、說、讀、寫方面突飛
猛進,去年董事會決議,再持續推動計畫三年,希望能影響更多的孩子。

在計畫推動一年半之時,曾做過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希望閱讀聯盟小學的校長及
教師共同認為,「希望閱讀」提升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校長 98%,老師 88.85%)
,及提升「教師重視閱讀的程度」(校長 95%,老師 90%)。以往校長、老師想推動閱
讀,時常受限於沒有新書,引不起孩子的興趣,所以這二項指標的認同度最高。

在希望閱讀計畫推動一年半時,共有近 2000 位孩子讀完超過 100 本書,平均每位孩子


讀完 61 本書,比計畫推動前成長二倍之多(推動之前為 19 本)。唯低年級學生閱讀書
籍的數量(以 100 本為例)為高年級的 5.6 倍,中年級的 2.3 倍,顯示中低年級的閱讀
量及時間都遠多於高年級學生。除了文字書的閱讀時間遠超過繪本外,高年級生對文字
書的興趣也不大,這些也成為後來選書的準則,不強加大人的認知在孩子身上,更仔細
挑選適合孩子的書籍。

有一則新聞令人開心。2006 年 8 月 3 日《聯合報》桃園縣新聞標題〈小五作文普測,
偏遠學校勝出〉,作文能力前三名分別是復興鄉的霞雲、義盛及觀音鄉的大潭國小,這
三所小學皆是「希望閱讀」的聯盟小學,四到十名則屬都會型國小。這三所小學都是一
開始即接受「希望閱讀」計畫補助的學校,雖然不一定相關,但看到聯盟小學有此傑出
表現,亦是與有榮焉。或許,今日種下的「閱讀」種子,不知何時會發芽,但只要看到
這些種子在孩子心中不斷地發酵醞釀,因為閱讀讓他們有所改變,這種感動支持我們繼
續向前。

校長有心,老師用心

其實,「希望閱讀」計畫的推動,要感謝許多「閱讀天使」
。校長是啟動閱讀運動的重要
引擎;老師是養成孩子的關鍵能力;志工為孩子搭一座希望之橋;企業便成就閱讀運動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8


的幕後推手。

台東縣初來國小的李治國校長非常認真地推動閱讀,他深知學校人力資源匱乏,便挨家
挨戶地拜訪,請家長為學童盡一份心力,學校僅有四十多名學生,最後竟來了二十多位
故事媽媽,甚至有故事媽媽抱怨,要輪到自己表現等得太久了。這在一般學校是多麼地
不可思議,但是他做到了,因為他相信只有透過閱讀,才能讓孩子們的未來有希望,也
在這個學校看到閱讀帶來改變的力量。

桃園縣笨港國小陳新平校長非常熱心,第一年在校園推廣閱讀,第二年把家長拉進活動
當中,第三年更是將活動推廣至社區當中,事實說明只要校長有心,任何計畫都有可能
成功。

「老師」亦是計畫推動時非常重要的一環。嘉義縣中林國小的楊秀如老師,讓閱讀室從
無到有,用各種方式募書,甚至在如此偏遠的地區辦書展,種種的努力更感動了社區民
眾,大家自發性地為孩子服務,假日也到學校帶孩子閱讀。屏東縣泰武國小的陳美珍老
師,除了照顧學生的課業外,亦關心孩子的健康,整個學校就如同一個大家庭,一踏入
學校就能感受到學生的喜悅。校長有心、老師用心,這對孩子無比重要。

在大學志工的部分,有二位嘉義大學的學生邀請班上同學加入,花三個月的時間引導兩
所偏遠小學的學生,從認識繪本到試著由自己創作繪本,最後再進行交換。活動結束後
,除了依依不捨的心情外,三個月的辛苦可能真的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些什麼。企業志
工也是我們重要的伙伴之一,如:明基、友達的企業志工出隊後,有些志工說:「影響
多少孩子?我不知道,但我全心全意付出。」也有些志工為了準備活動不眠不休,這些
付出令人感動。我們一直認為志工的企畫是個三贏的局面,除了孩子有書可讀外,大學
志工透過「下鄉」,體驗到服務的真諦,而企業志工則是達到企業「服務社會」的目標
,三方面都獲得「好處」。

點燃閱讀的火花,打造孩子的未來

2004 年《天下雜誌》推動閱讀運動後,閱讀在社會上似乎「風起雲湧」 ,依循「偏遠地


區應重視閱讀的功用,教育不能再被犧牲」的理念下,持續推動計畫,也受到政府的重
視,教育部開始推動「焦點 300」,以一年 100 所為目標,持續輔導離島及偏遠地區的
小校。活動持續不斷地發酵,教育部在去年又開始推動「活力 800」 ,7~24 班的小校,
每班可有 5 萬元的圖書經費等補助。有許多基金會也開始重視閱讀,如:台灣閱讀文化
基金會在 49 個據點設置「愛的書庫」;信誼基金會推動「BookStart 計畫」;富邦慈善基
金會則是「用愛心做朋友」;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TVBS 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
招募「部落課輔老師」 ;新竹市家長聯合會與交通大學主辦「書香再傳」 ;東森慈善、文
化基金會─招募課輔志工到屏東縣偏遠原住民部落等等,不勝枚舉。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9


各個基金會都開始關注到偏遠地區孩子的閱讀狀況,但推動閱讀的路還很長,因為大環
境仍未改變,台灣貧富差距逐漸擴大,家庭生計影響教育品質,許多偏遠地區人口外流
嚴重,社區產生的影響力有限,對閱讀的推動毫無助益。資源分配不均、人力資源不足
是台灣民眾的通病,大家有愛心,卻不知如何正確使用,造成大量資源囤積,而小校有
限的人員也無力處理民眾的「愛心」。

文化刺激不足,會導致孩子的創意無法發揮,跟不上城市的學生,家庭教育、學前教育
付之闕如,這也是很嚴重的問題;如前所提,閱讀能力越早培養越好,但對弱勢家庭而
言卻是無能為力,先前我們曾評估過「走入家庭」的可能性,但限於人力、物力,實在
難以達成。

生活環境的侷限,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在學習效果上,不如城市的學生,期盼更多朋友能
為偏遠地區的孩子,伸手搭建「閱讀」橋梁,幫助孩子通往希望的未來。

【第二階段:交流】

NPO-EMBA & 王崑源、凌爾祥

Q:自己隸屬的基金會也有類似的補助計畫,剛剛秘書長也提及:「校長是推動計畫的
引擎」,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有些校長對活動計畫並不積極,不知道兩位對此有何建
議?

A:(凌爾祥)基金會在選擇贊助學校時,首先會舉辦校長研習營,目的除了讓各校校
長交流心得、經驗外,也希望藉此開拓參與者的視野。再者,會要求申請者提交一份一
年的計畫書,交由專家審查評估,最終才會決定是否贊助。最後,更會不時走訪各校,
聆聽校長、老師,甚至是學生的意見,以求社會大眾捐助的資源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王崑源)就行政面向來看,如果有優良的計畫,建議先與地方教育局接觸,透過行政
機關瞭解學校的狀況,諸如:校長、主任、老師的工作態度為何?學校目前是否有接受
補助?從教育局取得充分資訊後,計畫的執行將事半功倍,而主管機關的輔助,也能讓
學校更瞭解計畫的運作。再者,有些校長可能是第一次面對此類型的計畫,在執行上不
免無所適從,所以事前良好的溝通也有助於計畫的推行。

Q:適才凌秘書長提及「校長有心、老師用心」計畫的推廣才能有所見效,但是否更應
該著重在「家長」的部分,有時學校的付出,全毀在家長不積極的態度,NPO 在這方面
有無可能走入家庭,為「教育家長」盡一份心力?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10


A:(王崑源)我很同意這個想法,但無可否認的是執行上確有其難度,許多家長的觀
念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只要把小孩往學校一丟,就沒有責任了,在南部這種情況
更為明顯,台南縣教育局也曾試著舉辦家長研習會,但願意關心的家長永遠是少數,根
深蒂固的價值觀實在很難改變。

(凌爾祥)最開始考慮偏遠地區的問題時,也曾有過一番討論,這些地區的家庭的確狀
況較多,如:隔代教養、單親家庭等,也想過是否先從家庭著手,最後認為「學校」算
是地方的文化中心,校長、老師是當地的「菁英分子」,把資源交由他們統籌,產生的
效能絕對大於直接走入家庭。因此,目標鎖定在讓「校長有心、老師用心」上,透過教
職員的付出改善孩子的困境,我們成為堅強的後盾,讓站在教育最前線的「戰士」有充
足的武器打贏這場仗。

Npo-emba forum 0702 [http://npo-emba.org]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