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36 卷第 4 期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Vol136 ,No14

                       
2000 年 12 月 Gansu Shuili Shuidian Jishu Dec1 ,2000

g水 资 源 g

甘肃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

姜光辉
(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 甘肃境内黄河流域 ,人口 、
土地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水资源十分匮乏 ,由于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以
致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 ,水质恶化 ,水体多功能作用降低 。分析了水污染状况 ,提出了加强水污染防
治的对策 。
关键词 : 水污染 ; 防治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X 52                文献标识码 : C

1  甘肃黄河流域概况 亿 m3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135 亿 m3 ,与地表


2
甘肃境内黄河流域面积 14. 5 万 km ,占 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 3. 5 亿 m3 ,人均水资
全省面积的 32 % ,辖兰州 、
天水和白银三市 , 源量 810 m3 , 亩均水资源量 250 m3 , 分别为
甘南 、
临夏二个民族自治州以及定西 、 平凉和 全省 、全国人均占有量的 70 %和 35 % , 亩均
庆阳三地区 ,约 1 700 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占有量的 68 %和 23 % 。
约 330 万 , 农业人口约 1 370 万 。按地形可 2  水污染状况
分为陇中黄土高原区 、 陇东黄土高原区和甘 甘肃省大部分工业 、城镇分布在黄河流
南草原区 。陇中黄土高原区为甘肃境内渭河 域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用水量逐年增
流域 、 洮河 、 大夏河下游地区及乌鞘岭以东黄 加 ,废污水排放量也急剧上升 , 由于 30 %左
河干流两侧广大地区 ,海拔 1 500~2 500 m ; 右的工业废水和 90 %左右的生活污水未经
陇东黄土高原区以甘肃境内泾河流域为主 , 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 使城镇和工业所在地河
海拔 1 200 ~ 1 800 m ; 甘南草原区属青藏高 段水污染严重 ,水质恶化 。
原东缘部分 , 是黄河上游及黄河主要支流洮 ( 1) 排污量逐年增加
河、
大夏河以及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支流白 据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1999 年上半
龙江的发源地 , 海拔 3 000 ~ 4 000 m 。黄土 年对全省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统计 , 黄河流
高原区土地贫瘠 , 资源匮乏 , 水土流失严重 , 域有排污口 250 个 , 占全省排污口的 78 % ,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甘南草原区降水量较大 , 其中工业排污口 143 个 , 生活排污口 56 个 ,
水资源丰富 ,植被良好 。 混合排污口 51 个 。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
黄河流域水少地多 ,水低地高 ,水资源开 1997 年为 7. 95 亿 t , 是 1980 年排放量 3. 49
发利用难度较大 , 人口 、
水土资源极不均衡 , 亿 t 的 2. 2 倍 。按 照 GB 11914 - 89 、
人口和耕地占全省的 70 %左右 , 而水资源仅 GB 7478 - 87 和 GB 7490 - 87 分析方法计
占全省的 45. 1 % 。自产水资源总量为 138. 5 算 ,化学需氧量为 12113 万 t ,氨氮为 1. 27 万

Ξ 收稿日期 :2000 - 02 - 06
作者简介 : 姜光辉 ( 1952 - ) ,男 ,陕西临潼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 、
保护及水文变化规律研究 。
第 4 期           姜光辉 :  甘肃省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 ・223 ・

t ,挥发酚为 0. 02 万 t 。 近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法》、


( 2) 水质恶化 《水污染防治法》、 《水法》以及《河道管理条
近年来 ,黄河流域水质恶化趋势明显加 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有
大 。1980 年 ,黄河干流兰州中山桥为 Ⅳ类水 法可依 ,有章可循 。但由于部门之间职责分
质、安宁渡为 Ⅳ类水质 , 大夏河 、洮河 、大通 工不明确 ,有利的抢着管 , 无利的没人管 , 出
河、渭河水质都在 Ⅱ类以下 ,祖厉河郭城驿 Ⅱ 现推诿扯皮现象 , 影响了法律法规的有效执
类水质 、
靖远 Ⅳ类水质 , 渭河北道 Ⅲ类水质 。 行。 《国务院关于机构 设 置 的 通 知》( 国 发
泾河水质均在 Ⅲ类以下 。1997 年 , 黄河兰州 [ 1998 ]5 号) ,明确规定水利部的主要职责之
中山桥 Ⅳ类 、
安宁渡 Ⅳ类 , 与 1980 年持平 。 一是 “ : 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
大夏河水质 Ⅳ类 、
祖厉河靖远水质为超 Ⅴ类 , 法规和标准 ,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 组织水功
泾河水质 Ⅴ类分别比 1980 年水质降低了两 能区的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 ;
类。 监测江河湖库的水量 、 水质 ,审定水域纳污能
( 3) 水污染范围扩大 力 ; 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 。”各级水行政
1989 年 , 对黄河流域内 743. 5 km 长的 主管部门应理顺水资源保护的部门关系 , 并
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 , 污染河长 143. 2 km , 积极完成上述各项任务 , 切实承担法律法规
占评价河长的 19. 3 % ,超 Ⅴ类污染河长 84. 5 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
km ,占评价河长的 11. 4 % 。 ( 2) 完善水环境监测 、
监督管理体制
1997 年 , 对黄河流域内 2 959 km 长的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量、 水质统一管
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 , 污染河长 828 km , 占 理的要求 ,对取水单位的取用水、 排水过程进
评价河长的 28 % , 超 Ⅴ类污染河长 235 km , 行全方位动态管理 ,对所有的退水口和废污水
占评价河长的 8 % 。 进行监测、
监督 ,并具有限制其废污水排放数
流经城域的河段污染明显加重 , 黄河干 量、
废污水排放达标率的监督管理权 ,改变过
流 7 个评价河段 , 有 6 个评价河段水质超过 去只管监测 ,不管监督管理的被动局面。水环
Ⅳ类 《(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 。一级支流祖 境监督体系要以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为依托 ,各
厉河全为超 Ⅴ类水质 , 已丧失天然水体使用 分中心和地州市水利局监督管理机关为基础 ,
功能 ; 二级支流泾河 Ⅳ类水质以上污染河长 相关监测单位为补充 ,按照分级管理权限 ,积
占 65. 6 % ,污染已相当严重 。 极开展江河湖库的水质监测和水域纳污能力、
3  对策措施 地区排污总量控制分配方案等工作。
随着人口的增加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以 ( 3)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对水的需求将日益 针对水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 , 水行政主
增加 ,对水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黄河流 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水资源保护
域原本就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地域 , 由于废 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区域综合发展规划
污水排放量的增加 ,造成水环境严重污染 ,进 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以国家颁布的
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为使有限的 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法规为基本依据 , 合理地
水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全 确定水体功能 ,保证水体不受污染 ,充分发挥
面服务 ,必须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强化 水体的多功能作用 , 对水资源的开发 、
利用 、
水环境意识 。 治理 、 保护 、配置和节约等各个环节作出正确
( 1) 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 进一 决策 。
步理顺关系 ( 4) 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和监督
・224 ・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第 36 卷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现有入河排污口进 ( 6) 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行全面调查摸底 ,对其进行定期监测和监督 , 对严重污染的河段 ,除严格控制 、
削减工
掌握排污口的数量 、分布及排污量等情况 。 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外 ,应遵照“谁污
严格执行《河道管理条例》第 34 条“向河道 、 染 ,谁治理”的原则 , 由排污单位改进用水工
湖泊排污的排污口的设置和扩大 , 排污单位 艺流程 ,增强废污水处理回用能力 ,提高达标
在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之前 , 应当征得河道 排放率 ,减少超标排放量 。对那些已经造成
主管部门的同意 。 ”
的规定 ,积极与计划 、
环保 严重水污染而又难以治理的企业和国家明令
城建等部门密切配合 , 建立入河排污口审批 停产的“15 小”企业 , 要坚决关停 , 以减轻对
制度 ,从污染源头上采取措施控制排污量的 水环境的污染 。
增加 。 ( 7) 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 5) 审定水域排污能力 , 实行排污总量 水资源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水多水少 、 水
控制 好水坏的问题 , 而且是关系到水资源持续利
根据河流 、湖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审 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各级
定每条河流不同时期 ( 枯水期 、 丰水期) 、 不同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大力宣传水资源的宝贵性
河段的纳污能力 , 制定出相应的排污总量控 和不可替代性以及水污染的危害性 , 水资源
制方案 ,然后按区域 ( 城镇 ) 或行业 ( 企业 ) 分 保护的重要性 ,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水环境
解排污量 ,对重点污染河道所在的城镇和企 意识 ,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 、节约
业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 水、保护水的良好风尚 。

( 上接第 219 页)
单元 , 统筹规划 , 集中连片 , 实行山 、
水、田、 化 。同时 ,要加大宣传力度 , 强化节水意识 ,
林、 路综合治理 。对“四荒”资源要落实优惠 增强缺水的危机感和节水的紧迫感 , 彻底扭
政策 ,吸引资金 ,增加投入 ,采用“集中统一管 转部分群众那种无节制的取水思想和无计划
理 ,拍卖分户经营”等办法 , 大力推进使用权 的灌水方式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要树立“发
的承包 、 租赁和拍卖 ,加快治理开发步伐 。 展农业要以节水为前提 , 科技兴农要以节水
( 4) 面对甘肃十年九旱 、 水资源短缺的 为重点” 的思想 ,一定要把节水作为永恒不变
省情 、水情 ,同时存在节水意识淡漠 , 灌水技 的原则坚持到底 ,降低水的使用量 ,提高水的
术落后 ,灌水定额偏高的现实 ,必须依靠科技 利用率 ,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
进步 ,全面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把节水灌溉作 总之 ,甘肃旱灾的成因决定了干旱缺水的
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 ,开源与节流并举 , 局面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冀图
在继续坚持渠道衬砌等常规节水措施的同 抗旱工作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切实际的。 “三年
时 ,加大力度推广管灌 、
喷灌 、
滴灌等高新节 一小旱 ,十年一大旱”
是甘肃旱灾的基本特点 ,
水技术 ,彻底解决大水漫灌问题 。全面实施 说明了甘肃旱灾的频繁性、 严重性和长期性。
节水战略 ,大力普及常规节水灌溉 ,积极推广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对省情的认识 ,认真总
高效节水技术 ,重点突破大田节水技术难关 。 结抗旱的经验和教训 ,树立长期抗旱、抗大旱
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 加快节水效益向经济 的思想 ,打好抗旱持久战。以“愚公移山”的精
效益的转化 ,建立节约用水机制 ,促进甘肃经 神 ,经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 ,从根本上改善
济可持续发展 。争取尽快实现现有灌区常规 生态环境 ,减少旱灾发生的频繁 ,降低旱灾造
节水化 、
井灌区输水管道化 、设施农业微灌 成的危害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