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國立大學行政法人化 = 教育部及校長集權化 +校園戒嚴化

國立交通大學教師會 理事長 唐麗英 2003/3/3

大學法修正草案緣由
根據教育部所發佈之「大學法修正草案總說明」,現行大學法雖具大學自
治之意義,但在實施過程中,由於下列原因:
【1】大學內部組織設立過於僵化,法令消極限制而不能充分發揮組織
自主運作功能,
【2】校務會議為校內最高決策會議,形成校長有責無權,校務會議議
事效率不彰,難以建構學術專業化,
【3】校長由校內教師遴選結果,形成派系對立,影響校內安定,
教育部乃籌組「大學法草案工作小組」,推動大學法人化。大學法修正案已
於 91 年 12 月 16 日陳報行政院審議,目前仍在行政院審查階段,行政院
完全審查後,將轉送立法院審議。

大學法修正草案真正精神 集權
整個大學法修正草案的根本精神看來就是教育部及校長想集權!可悲
的是,今天這些大力主張「國立大學法人化」的人當中有很多就是當年主張
「教授治校」的人。這些人當他們嚐到權力的甜頭後,就全從自身的權力來
判斷事情。他們開始迷信權力的便利,而不再相信民主的智慧,面對教師
不同的意見時就草率的將之歸為民主選舉造成之派系對立,因此整個大學
法修正草案之精神就是將權力向上集中,而將權力集中到極致的設計就是
將國立大學「行政法人化」。

假如國立大學行政法人化,我們將看到什麼?

【1】教育部掌控董事會及校長
教育部藉由高舉大學自主的名號,要求政府其它單位(如:人事行政
局,審計部、立法院等)對大學種種規範鬆綁,以收集極大的權力,並將
之完全集中於董事會及校長。而學校董事會成員中有半數是由教育部直接
指派,另半數的成員則由校務會議推薦後,仍由教育部遴選產生(草案第
二章第 19 條)。而根據大學法修正草案,校務會議實際上已被董事會及校
長掌控(草案第二章第 40 條),因此校務會議所推薦的半數董事會人選
必然多為教育部及校長屬意之人選,再經教育部遴選產生。這樣的組織結
構可以預見教育部將實質掌控至少 3/4 以上的董事席位,而由董事會直接
聘任之校長更不需參考全體教師的意見,因此校長亦形同教育部指派。而
教育部將從政府其它單位收集來的權力完全集中於董事會及校長身上,絲
毫不落於學校的另一主體「教師」身上。

【2】校長掌控所有學校行政主管及學術主管
董事會及校長透過遴選委員會掌控院及系所主管人選,大量削減教師
的參與權。根據大學法修正條文之規定(草案第四章第 38 條),大學學術
主管之遴選將完全由遴選委員會推薦,推薦人選不限校內。而遴選委員會
產生之方式及其組織成員,則完全掌握在校長手上,因此校長可透過遴選
委員會來掌控所有之學術及行政主管人選,其餘教師毫無置喙餘地。

【3】董事會及校長掌控校務會議
原大學法設校務會議為校務最高決策會議,但在大學法修正條文中,
校務會議代表將僅能參與一般行政組織運作的決策而不能再參與討論有關
教學、研究、學術單位設置裁併或與教師重要權益有關的重要學術議題。教
育部在大幅縮減校務會議職權的同時,亦大幅縮減了教師在校務會議成員
的比例,助理教授以上教師代表人數,由原大學法規定的 2/3 比例降為
1/2 比例,在這 1/2 比例的教師代表中還包括具有教職之學術及行政主管
(草案第四章第 40 條)。校務會議代表中非教師(或職員)之比例雖大幅
提升,但由於全校所有新聘職員均將改為約聘制(草案第二章第 11 條),
職員的自主性將必然降低,再加上校務會議之組織辦法係由校長及董事會
訂定(草案第四章第 40 條),因此校務會議等於是由董事會及校長實質
掌控,校務會議功能當然會隨之大幅下滑,終將徹底變成董事會及校長御
用的橡皮圖章。

【4】董事會及校長透過學術評議委員會掌控所有學術研究資源及

所有教師權益
根據大學法修正條文之規定,學校重要學術、研究事務之決策及教師
之聘任、升等、續聘、解聘等重要教師權益,最後均掌握在新設立之學術評
議委員會手上(草案第四章第 41 條),而學術評議委員會之組織及運作
又直接掌握在校長及董事會手上,教師因此完全喪失了民主參與或監督校
務的機制。在此種運作模式下,權力核心的利益團體一旦形成,校園中的
寒蟬效應必定產生,選邊站的風氣自然形成,教育部及部份校長希望減少
的校園雜音當然亦會隨之消失。

【5】教育部透過董事會及校長主導裁併大學系所及院校
根據大學法修正條文之規定教育部及各大學的董事會和校長可不經學
校民主程序之同意,逕自進行院、系所裁併整合,甚至將學校解散、合併,
卻不受其它政府單位的監督(草案第二章第 24 條及第三章第 28 及 29
條)。

由以上機制看來,「教授治校」之理念,將名實俱亡;若退而求其次,
教授參與校務之管道也被阻絕,教授監督校務的機制被消滅;更有甚者,
連教師自力救濟的申訴管道包括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也完全從條文中刪除。
教師連自由表達意見的意志都可能被種種條件所威脅或收買,校園民主精
神蕩然無存,學校將不再有多元意見,一言堂的結果是造成了校園唯一的
一個派系 當權派,這或許就達到了教育部所謂「自主」之目標。反過來說,
校董會及校長在蒐集所有權力和擺脫所有監督的同時,又頂著國家最高學
術殿堂之光環,必定成為眾人爭奪的職位。教育部將擁有全國最多政治酬
庸的籌碼、全國數十位大學董事長及校長之名位及數百位董事之職缺,將
是教育部用來酬庸政治人物、企業金主、學術界同路人的最好工具。此外、大
學校董會及校長將可以合法買賣動產及不動產及參與其它公司的經營(草
案第二章第 14 條),形同一個大型的企業,但又完全不受現有公司經營
相關法令之監督,行政法人化的大學想要仿效公司法人的權力架構卻又不
受公司法人所應有的規範,其中可能牽涉之利益不可謂不鉅!故行政法人
化後大學董事及校長這樣的位置難免淪為酬庸,將比國策顧問更為誘人及
更有實惠。

當我們在評估一流的高等學術環境時,最重要的事不僅在於這個學校
買了多少設備或蓋了多少大樓,同時還在於這個學校是否有學術自由及是
否能營建百花齊放的學術討論環境。但今天教育部設計整個新大學法理念
卻是反其道而行,不僅不鼓勵各種意見的發聲,還害怕教師有不同的意見,
箝制教師表達不同意見的管道。教育部將大學校長行政效率不彰歸咎於教
師之不同意見太多,可以想見這樣的大學法修正草案如果能通過行政院及
立法院的審查而實施,將會造成學術界快速的向下沉淪,更可怕的是,這
個惡果可能在 10 年後才會產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把火可以燒掉百
年樹木的根基,而今天教育部、行政院、立法院三把火也可以毀掉百年教育
的基業。

目前之大學法修正草案不可行,也不能行。若此法是好的、對的,全台
灣各國立大學就一起法人化,一個學校也不能少,若此法是錯的,則一個
學校也不能作。在此特別呼籲教育部及行政院立即停止國立大學行政法人
化之推動,更不可任由一、二家只見其小利而不見其大害的大學先行施行,
或甚至以炒作短線股票的心態給予其特別眷顧以鼓勵少數學校作白老鼠。
一旦行政法人化失敗,享譽國際之國立大學將不復存在,國立大學行政法
人化滿足了少數人集權的慾望,卻賠上了國家的競爭力!!

【歡迎各報章、雜誌或單位記者轉載本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