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1

2015 年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2008 版
第四章
第四章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Philip Kotler 等人(1997)在國家行銷(The Marketing of Nations)一書
中,強調國家發展策略應具備「組合(portfolio)」思維。就政策的角度而
言,產業發展一大考量在實踐國家經濟穩健(robust)發展的目標,而非孤
注一擲於新興產業上。綜觀台灣產業發展現況,欲突破瓶頸,首先需發
展多元化產業定位,透過國家整體產業發展組合的概念,突破過去依據
產業結構或產業領域區分的思維,兼顧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讓現有
主力、中堅產業與未來潛力領域都能獲得足夠發展空間,型塑更為健全
的產業佈局。

一、國家產業佈局思維

除了透過組合策略以達到經濟穩健發展的目標,從現在到 2015 年,
重點產業組合亦需滿足經濟成長、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三大準則,並根
據台灣的現況與未來可能的發展潛力,以聚焦的多元發展模式來作規
劃。因此,依據產值大小、產業發展階段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等三點考量,
可將台灣產業畫分為「主力產業」
、「中堅產業」
,及「潛力產業」三種類
型,並從各類型中篩選重點產業,以組合發展概念,運用台灣既有的優
勢,形成具有綜效的產業組合。 095

二、產業發展組合概念

產業發展依其規模有不同的階段,從潛力產業的興起,逐步成長為
中堅產業,而邁向成熟市場後發展成為主力產業。並在具備一定規模後,
在全球策略性佈局的同時,還可以帶動上下游價值鏈的需求,刺激國內
另一波潛力產業的興起。
2015

就產業的三種類型而言,主力產業主要扮演支撐與帶動經濟成長角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色;中堅產業主要在策略性調整產業結構,均衡製造業與服務業發展;
潛力產業的發展則為挖掘新經濟成長動力的機會,並協助均衡經濟、環
境與社會發展。透過主力、中堅及潛力產業彼此相輔相成,並依循產業
發展階段模式形成良性的循環,逐步往更高層次的的產業角色遞移,在
國家發展規劃上,需根據不同產業發展階段,擬定策略促使潛力產業成
長、中堅產業破兆、主力產業倍增,國家發展因而更加穩健茁壯。

新興產業
成長

目前3,000-5,000 中堅產業 新興產業 預期2015年


億,目標在2015 興起,具未
年突破兆元規模 來成長潛力
中堅產業 上下游與周邊
破兆 產業連動

目前產值在兆元 主力產業 全球佈局 進行全球策略


以上,目標在 性投資佈局,
2015年成為兩 主力產業 強化國際競爭
兆規模 倍增 力

圖 4-1 產業組合策略促使經濟穩健發展

其中主力產業,係指產值規模已達兆元台幣,且未來仍具成長動能,
至 2015 年可持續擴大規模至 2 兆台幣以上之產業,包含半導體產業、平
096 面顯示器產業、石化工業、鋼鐵及基本金屬業、流通服務業、以及金融
服務業等六項;中堅產業,係指產值介於 3,000 億至 5,000 億元新台幣,
至 2015 年有機會發展成為兆元產業,包含精密機械產業、寬頻服務產
業、醫療保健產業、數位內容產業、觀光休閒產業與教育服務產業等六
項。潛力產業,係指預期在 2015 年興起,深具未來成長潛力之產業,主
要依據其重要性、風險性、趨勢性、支援性作為篩選準則,包含數位新
都、國土安全、新綠能源、跨界服務、未來醫療服務、先進材料、奈米
應用、以及智慧型住宅等八項。
第四章
三、重點產業發展重要性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一)產業組合的策略意涵

在主力產業方面,其重要性主要在(a)與中堅產業共同扮演促成人均
GDP 3 萬美元之主要動力;(b)主力產業風險控管佳並可高築進入障礙;
(c)仍需資源持續挹注,對抗被國際競爭者取代之危機。

表 4-1 主力與中堅產業對 2015 人均 GDP 貢獻試算


單位:億台幣
主力產業 中堅產業 主力產業 中堅產業 2015 年 2015 年
製造業 製造業 服務業 服務業 製造業 服務業
增加產值 增加產值 增加產值 增加產值 新增目標 新增目標
半導體 16,067
平面顯示器 12,155
石 化 6,357
鋼鐵及基本金屬 5,520
金融服務業 8,113
流通服務業 8,623
精密機械 3,674
寬頻服務(製造/服務:2/1) 4,034 2,017
醫療保健(製造/服務:1/2) 2,792 4,059
數位內容 6,088
觀光休閒 7,275
教育服務 3,239
097
小 計 40,099 10,500 16,736 22,678
既有產業擴充成長 74,000 106,000
創造出全新之產業 20,000 10,000
合 計 50,599 39,414 94,000 116,000

首先,就支撐人均 GDP 目標之達成上,主力及中堅產業有相當機會


可達成 40%以上之成長動力,對台灣整體產業的成長有極大的重要性;
其次,就國際領先之大規模產業觀察,憑藉其規模與經驗,具有較高的
2015

風險控制與容忍度,能迅速反應環境變遷,而在國際市場因為保有穩定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的競爭地位,使這類產業多形成寡占市場競爭態勢,能夠高築進入障礙
杜絕競爭;第三、根據 Philip Kotler 等人(1997)提出之「國家的產業組合
分析」架構,以國家的競爭能力及產業吸引力分析,在半導體、平面顯
示器產業均需要持續挹注資源以構築更高的產業進入障礙,鋼鐵及石化
產業則需要持續擴張規模,以避免在全球併購風潮下遭到淘汰,金融與
流通服務業,則屬產業發展之支援角色,居透過支援的挹注,協助提升
競爭力,以協助其他產業順利發展。
在中堅產業方面,其成長的重要性主要在策略性調整產業結構,除
累積台灣產業規模擴張及升級的能力外,亦透過相關服務業的成長,在
經濟價值創造之外,提升生活水平及創造社會價值。
潛力產業之重要性,在於可藉由跨領域的技術及服務組合,孕育出
新興的產業型態,並進一步支援主力產業、中堅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升級;
而潛力產業藉由建構完善的評估、監控、退出等風險管理機制過程,提
供產業投資與創新的環境,更進一步使經濟成長、環境永續、社會公義
目標之間能取得平衡。

表 4-2 潛力產業支援主力、中堅與傳產升級

098

註:分析潛力領域發展範疇項目與主力/中堅/策略傳產項目,有關連 1 分,無關連 0 分,每點


代表 1 分
第四章
(二)產業發展與環境爭議的另類思考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對於主力、中堅、潛力產業均衡發展之產業組合思維,亦引發各界
提出相關議題觀點,主要爭議點在環保與資源耗用的取捨,以下略做闡
釋,作為產業發展重要性與策略擬定之參考。
首先,關於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爭議,應以「最佳平衡」取代「非
零即一」的概念,在全球對於石化鋼鐵等民生需求不減反增的情況下,
限制開發中國家的成長只會造成異地建廠,不能減少全球 CO 2 排放總
量,且在開發中國家製造,在生產效率及污染製造上,將較已開發國家
更差,此外,從事環境污染預防之工作產生的成本亦需納入考量,因此,
抑制與改善全球奢侈性消費才是較佳解決之道。
此外,台灣的高科技業,支撐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但亦產
生對於水、電等資源損耗過大、對其他傳統產業的資金與人才過度吸引
的爭議,但以經濟學觀點視之,資金與人才的流動係依據個人或團體基
於最大化其利益之下的自然選擇,不應強制加以干預。況且,若將高科
技產業的資源移轉至其他產業,不一定能作迅速做更有效率的運用,在
磨合的過程中也會消耗更多的資源,因此,應交由市場機制決定資源的
投注。
另一議題則為國家經濟發展衡量指標,目前大多以 GDP 做為經濟發
展或國力強弱的主要衡量指標,但在全球化趨勢之下,各項經濟活動均 099

已超脫國境範疇,且為達到成本最適化,單一產品之生產活動,大多運
用全球各地資源,若純以 GDP 做為衡量標準,對單一國家或產業在國際
間的經濟行為及影響力,將無法如實衡量,因此,應發展平衡經濟成長、
環境永續及社會公義之多元化衡量指標。
2015

四、重點產業發展概況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一)主力產業

主力產業的定義為產值以突破兆元,期待於 2015 年突破兩兆以上規


模的產業。下表為台灣主力產業相關數據:

表 4-3 主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
單位:億台幣
鋼鐵及
半導體 平面顯示 石 化 金融服務 流通服務
基本金屬
2006 產值 13,933 12,845 12,643 18,859 11,887 23,377
2001-2006
21.47% 59.77% 16.47% 20.20% 3.28% 7.97%
年複合成長率
2015 目標 30,000 25,000 19,000 17,000 20,000 32,000
成長產值 16,067 12,155 6,357 5,520 8,113 8,623
2006-2015 所需
8.9% 7.7% 4.6% 4.5% 5.9% 3.6%
年複合成長率
y 設計 y LCD y 石 化 中 間 y 鋼鐵業 y 金 融 及 其 y 批發業
y 製造 y LED 體 ( 石 油 y 其他非鐵 輔助業 y 零售業
y 封裝 y 微型顯示 化 學 原 料 金屬產業 y 保險業 y 物流業
產業範疇 製造業) y 證 券 及 期
y 測試 y 新興顯示
器 y 合成樹脂 貨業
及塑膠
y 合成橡膠

100

1. 半導體產業

以往半導體產業集中在美國、日本、西歐等地,未來台灣、韓國、
新加坡,中國及印度則是半導體業的新星;在產品市場方面,邏輯元件
IC 為半導體中最主要的領域,微元件產品之市場競爭最為激烈。
台灣半導體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21.47%,目前
位居全球第四位的 IC 生產大國,就晶圓代工的部分自 2002 年以來市占
第四章
率均為全球第一,此與台灣從 IC 設計下至 IC 封裝測試業建立專業分工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模式有關。
未來,新興消費性為滿足產品輕薄短小且多省廉快需求,全球半導
體廠朝向製程微縮、成本降低方向推展,由於 2005 年半導體技術發展節
點已至 65 奈米,未來將更積極往 45 奈米以下的製程研發,且在電源使
用效率與環保的考量下,採用無鹵素技術,屆時必須建設更多 12 吋晶圓
廠予以支應,另重複使用「矽智慧財產權」亦可提高生產力。

2. 平面顯示器產業

全球製造技術發展主要在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區,幾乎填滿全球
市占率。自 2004 年以來此三國面板廠相繼投入次世代產線設置後,面板
業產能競賽擴大的結果,造成供過於求,現在彼此已有默契藉由控制供
給量來獲取商機。
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約
59.77%,短短近五年內發展突飛猛進、迅速突破兆元產值,2006 年大尺
吋的 TFT LCD、TN/STN LCD 全球市占率,台灣排名全球第一,OLED
排名全球第二,其他 PDP、小尺吋的 TFT LCD、Microdisplay 排名第三。
由於台灣已建構強大的面板生產基地,促使相關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完
整,上游材料廠商也相繼來台設廠。
101
未來,各項顯示器技術仍然呈現成長,只是規模大小有所差異,其
中以 TFT LCD 成長率居冠,日後電視機、手機、數位相機應用市場,將
持續將帶動大小尺寸面板的成長率,而隨著面板尺寸大型化及液晶電視
市場成長,背光模組佔材料成本的比例將日益提高,此外 3D 立體顯示
器是創新顯示技術的主軸之一,不少世界大廠已應用該技術開發新產品。
2015

3. 石化產業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目前全球乙烯產能與需求皆微幅上升,且乙烯產能分布以北美及亞
洲為最主要的二大分布地區,另外全球製造重心移往中國大陸或亞洲發
展,中國大陸原料自給率逐年提高;中東地區原油占全球儲量六成以上,
面臨原油價格持續飆高,對全球石化產業具有相當影響力。
台灣石化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16.47%,近年隨
著六輕各期輕油裂解廠陸續完工,台灣乙烯自給率更為提升,石化產品
部分則呈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因此產品發展主要以外銷為主,另外在個
別產品的部分,ABS、PTA、TPE 產能與產量在全球名列前茅。
未來,因應環保意識而生的永續發展概念,天然氣製程可能成為主
流,而受到高價原油壓力及全球化影響,全球石化大廠紛紛尋求整併或
重組,也愈來愈多著名的大型石化公司利用垂直整合來發揮企業經營綜
效,在許多國際石化大廠走向全球化布局之際,將朝向亞洲與中東兩個
區域發展。

4. 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

粗鋼產量歐、美等地區呈現暢旺,亞洲地區則以中國成長率最高,
已對亞洲其他主要鋼鐵產國,如日、韓造成排擠效應;除了整體產業需
求旺盛外,產量亦急遽成長,造成產能過剩且市場集中度提高之現象,
然而,環保及元材料供給不足等因素,則是產業將面臨的挑戰。
102
台灣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20.20%,總煉鋼量約占全球產量的 2%左右,由於全球鋼鐵產業景氣持
續熱絡,2007 年 1~8 月本產業產、銷值的年成長率呈現大幅成長,而在
國際鋼材需求強勁及不鏽鋼材報價大漲下,2007 年 1~8 月鋼鐵產業進、
出口值均較 2006 年同期呈現大幅成長態勢,但仍呈現逆差;由於我國金
屬礦蘊藏量低,我國的非鐵金屬產業業者多以自國外進口原料,進行半
加工及製成相關製品為主,貿易方面近年來多呈逆差狀態。
第四章
未來,全球粗鋼產量成長幅度可望趨緩,推估 2008 年全球粗鋼產量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約為 13.50 億公噸。然而,若歐、美、日等主要鋼材消費國的需求呈現
疲弱,而亞洲等國鋼鐵產能又持續擴增,2008 年鋼鐵市場恐將供過於
求。2008 年台灣鋼鐵業的景氣應為持平的態勢,因應中國業產能增加、
鋼鐵原物料價格維持高檔,此產業必須特別注意成本控制。非鐵金屬產
業部分,在中國等新興國家的經濟可望持續穩健成長下,需求亦隨之提
高,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快速發展,蓄電池行業異軍突起,將帶動全球鉛
及鋅金屬的需求。

5. 金融服務業

在全球主要國家之金融市場中,美國市場動盪,國際美元走弱;歐
元區則呈現穩健成長;亞洲方面,日本經濟雖受制於內需疲弱以及通貨
緊縮問題,但經濟仍為好轉,中國大陸在對外貿易以及外人投資帶動下
維持強勁成長,亞洲四小龍在金融市場重要指標之表現則各有所長。
台灣金融服務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3.28%,占
服務業比重逐年小幅成長,目前為台灣第二大服務業,根據 2005 年國際
,台灣金融服務業市場規模為亞洲第 4 大、
貨幣基金的「金融健全指標」
全球第 13 大市場。
未來,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金融服務業亦朝向國際化、大型化之趨
103
勢調整,台灣金融服務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國內金融體系也積極
推動一系列的金融體制變革,其中金融控股公司法之實施,使金融控股
公司旗下子公司透過共同行銷之機制,將可同時辦理銀行、保險或證券
等相關金融業務,未來將朝落實金融自由化及強化風險管理等方向修
正,持續尋求提昇國際競爭力與規模。
2015

6. 流通服務業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全球流通服務業主要就日本、美國及新加坡之發展探討。日本流通
服務業以批發業的產值最大,但有逐漸萎縮的情況,零售業市場則朝向
專門化、大型化與連鎖化發展,然因日本景氣持續低靡,物流業運輸噸
數持續下滑;美國批發業面臨零售業向上整合而朝向專業配銷服務發
展,其中,零售業占美國流通服務業比重最大且競爭激烈,物流業的運
輸朝向國際化、全球化之技術發展;新加坡批發與物流業者比重較大,
以國際轉運為主體而朝向海空港與第三方物流發展,零售業與觀光事業
連動性高,朝向國際化、大型化發展。
台灣流通服務產業自 2001 至 2006 年,年複合成長率約 7.97%,目
前為台灣第一大服務業,從其結構組成來看,批發業居冠,零售業次之,
再者是物流業。其中,零售業者走向連鎖化以擴大商店數量,享有經濟
規模效益,批發業有向後整合物流作業和參與製造業的趨勢,此外,國
內物流業者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並追求多樣少量的配送要求。
未來,估計台灣 2015 年流通業對 GDP 貢獻將要成長 1.4 倍以上,
此外,貨運與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將增加,並隨著五座新的自由貿易區啟
用及港口自由化措施,未來台灣將走向成為世界級的流通服務提供者。

(二)中堅產業
104

中堅產業為台灣產值已達到 3-5 千億以上,經分析篩選,有望於 2015


年倍數成長,成為兆元產業的項目。列舉如下表:
第四章
表 4-4 中堅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單位:億台幣
精密機械 寬頻服務 醫療保健 數位內容 觀光休閒 教育服務
2006 產值 5,926 4,949 5,625 3,412 3,725 6,836*
2006 年成長率 5.11% 25.13% 9.67% 17.37% 4.63% 1.10%
2015 目標 9,600 11,000 14,000 9,500 11,000 10,000
2006-2015 所需
5.5% 9.3% 10.7% 12.0% 12.8% 4.4%
年複合成長率
y 金屬加工 y 有線寬 頻 y 新興 生 技 y 內容軟體 y 住宿服 務 y 公私 立 各
機械 網路 產業 y 網路服務 業 級學 校 、
y 產業機械 y 無線通 訊 y 製藥產業 y 數位影音 y 餐飲業 特殊 教 育
y 專用生產 設備 y 醫療 器 材 y 數位遊戲 y 旅行業 事業 及 其
機械 y 通訊零 組 產業 他教 育 服
y 電腦動畫 y 藝文及 休
件以及 網 y 保健 食 品 務之 經 費
y 電子生產 y 行動應 用 閒服務業
際網路 支出
產業範疇 設備 產業 服務
y 通用機械 y 3G 行 動 y 健康 照 護 y 數位出 版
y 輸送與自 通訊等 寬 相關 服 務 與典藏
動化設備 頻相關 服 業, 包 括
y 數位學習
務 醫療 院 所
y 金屬模具
之服務
y 其他機械
與零組件
*以教育部之教育經費支出概算,未列入產學研發服務、遠距線上教學等收入面產值

1. 精密機械產業

美國、日本、德國是全球機械工業最主要的銷售國家,亦是機械設
備最大的供應國家,尤以美國的市場規模持續蟬聯首位。在亞洲國家中,
105
中國因經濟持續成長而帶動對機械業的龐大需求,也促使日本、德國以
及義大利等先進國家產業機械業的出口成長;日本過去在精密機械上已
建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仍往高附加價值的機械設備邁進;韓國以發展
鋼鐵、汽車、綜合機械及建設機械等重工產業結構,而帶動整體機械工
業發展。
台灣精密機械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5.11%,以出口為導向,此產業
最主要的產品有工具機、橡塑膠機械、木工機械及紡織成衣機械,目前
2015

台灣以中部地區為生產的大本營,並已在中南部地區形成獨特的群聚產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業鏈。其中,精密工具機產業是台灣少數以自有品牌行銷國際的重要產
業;產業機械業、金屬加工用機械製造業,則以外銷為主;塑膠橡膠機
械製造業、模具市場仍持續成長。
未來,台灣的精密機械產業正積極朝高速、高精密、高附加價值領
域發展,除半導體製程設備、影像顯示器製程設備外,也朝向微機電與
奈米加工機械、高速線性馬達工具機等高科技領域開發,並運用群聚效
應供應生產所需機械零組件。

2. 寬頻服務產業

全球寬頻用戶數目不斷成長,並以亞洲寬頻用戶數位居全球之最,
若就寬頻人口普及率來看,則以韓國居冠,其次依序為香港、丹麥、加
拿大。在寬頻接取網路的方式中以 DSL 最為普遍,隨著全球對於行動生
活的應用需求日益強烈,寬頻無線接取技術逐漸盛行,各國政府將紛紛
建置無線寬頻上網服務,如南韓最早實現無線寬頻網路商業化服務。
台灣寬頻服務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25.13%,用戶普及率至 2006 年
底高達 78.72%,其中 DSL 用戶排名為全球第十名,並擁有世界頂尖的
電信、寬頻網路與廣播基礎建設,目前以行動網路服務及無線寬頻網路
為發展重點,如:M 台灣計畫即著重無線寬頻應用環境的建立。隨著
106 2.5G、3G、4G 技術的發展演進,在 3G 的開台、WiMAX 執照發放下,
網路與行動通訊兩大產業界線漸趨模糊,產生新的競爭考驗及創新經營
模式,帶領台灣建構世界級的通信環境,為家庭、辦公室、學校提供高
品質的社區與行動 e 化服務。
未來,全球寬頻服務業者將走向整合數據、語音與視訊之服務,使
三重業務(Triple Play)服務成為時勢所趨,此整合性的服務系統有一部分
為有線與無線網路的整合,為電信市場發展的重點,另外,網路電話與
第四章
隨選視訊將是日後寬頻應用的重點新興服務,至 2012 年全球三分之一的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手機用戶,將可使用行動寬頻技術連接網際網路,而 Wi-Fi 和 WiMAX
將會挑戰目前的 3G 通訊技術。

3. 醫療保健產業

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的高齡化,驅動醫療保健產業持續成長,已成為
全球最大的服務項目且相關支出極高,以美國的醫療保健支出占 GDP 比
重高達 15%居冠。其中的新興生技產業以生技製藥、藥物傳輸、診斷等
為發展重點,而北美洲是全球藥品銷售額最高的地區,另外保健食品及
居家照護市場均呈現成長,並結合資訊與個人化醫療器材發展。
台灣醫療保健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9.67%,醫療保健機構數及醫療
器材的發展蒸蒸日上,而人口結構的老化也創造許多商機,包含慢性病
治療、老人安養、居家照護等,此外預防醫學重要性大為提升。
未來,健康照護、醫療器材及藥物開發等領域之消費市場,將明顯
增長且具發展潛力,然而在保健食品的開發、醫護人員不足、小型醫療
體系經營瓶頸,則是待解決的問題。

4. 數位內容產業

全球數位內容市場具強大的成長潛力,許多國家包含英、美、日、
107
韓等,無不大力推動其相關產業發展,以目前數位化程度最高的影音產
業來說,美國 Apple 電腦公司的線上音樂、北美電視系統商提供之高畫
質數位節目與歐洲的數位廣播最為成熟,而不同國家在各分項領域亦各
有所長,另全球娛樂與多媒體產業市場,以網際網路、數位電視、數位
遊戲的成長較快。
台灣數位內容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17.37%,近年政府大力推動數
位內容產業發展,並積極將傳統內容產業轉化成數位內容,細項產業中
2015

以內容軟體規模最大,在數位內容應用市場,又以電視廣播相關業者產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值最大,涵蓋電視製作、廣告、動畫、卡通、音樂、網路、娛樂、休閒
等產業,產生龐大衍生效益,另外動畫廠商、遊戲軟體廠商、網路服務
業者等,都是備受重視的產業。
未來,數位內容產業仍以娛樂與影音內容發展較完整,全球行動娛
樂市場也將大幅成長,目前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行動娛樂服務市場,
預估 2011 年以前亞太地區仍維持市場主導地位。台灣的數位內容服務,
在數位遊戲方面將以免費遊戲為主流,而數位影音方面未來唱片業者與
線上音樂業者會有更多的合作,因應數位匯流趨勢新的商業模式將誕
生,促使內容、網路與科技廠商建立三贏的合作機制。

5. 觀光休閒產業

全球觀光休閒產業無論從旅遊支出、對 GDP 貢獻度、就業人數來看


均日趨成長,顯然全球旅遊已蔚為風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而
此活動外溢效果極高,可帶動相關產業成長。近三年國際觀光客收益最
高的國家分別為美國、西班牙與法國,至於中國則是亞洲地區唯一進入
全球國際觀光收益前十名的國家。
台灣觀光休閒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4.63%,就觀光旅遊經濟產值而
言,約為觀光旅遊產業的 3 倍,顯示其帶動相關產業力量高,2007 年台
108 灣觀光旅遊競爭力指數上排名亞洲第四,然旅遊收支呈逆差現象,顯示
國內旅遊市場仍待持續開發。
未來,全球觀光休閒產業將持續穩定成長,觀光休閒活動也將成為
全球普遍的生活型態,台灣將努力打造觀光品牌形象,穩固主要客源市
場日本、港澳等,並積極拓展開發新興市場如中國大陸、韓國、星馬,
甚至是長程的潛在市場歐洲、紐澳等。
第四章
6. 教育服務產業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因應知識世紀來臨,全球對於教育極為重視,因此教育開支占一國
GDP 頗高比例,並以高等院校教育為主要支出對象,然而,教育開支與
學生成績表現不一定有正向相關,此外,人們現在開始受教育的年齡更
小、受教育時期更長、考慮出國遊學者更多、終生教育更受重視,由於
學術研究逐漸從基礎研究走向應用研究,大學教育產生綜合與技職的分
流,同時也造成高等教育類型同質化的現象。
台灣教育服務產業 2006 年成長率約 1.10%,根據 2006 年全球知識
經濟指數評比,在接受評比的 128 個國家中排名第 21 位,近十年來台灣
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逐年下降,以大學及獨立學院之支出占最
高比重,至於高等教育學生占總人口比率,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則為偏
高,且外國在台留學 生人數逐年成長,顯示台灣實有優質的高等教育環
境,亟待開發以提升競爭力。
未來,各國極力投資於教育建設,高中與大學教育急速擴張,高等
教育朝邁向與全球性的大學交流與合作。台灣提出「邁向頂尖大學計
畫」
,盼進入世界前一百大大學的數目能提升,至於專科學校則逐漸改制
為獨立學院、獨立學院漸升級為大學,高教經費的成長則趕不上大學增
設的速度,也使民營化可能成為全球及台灣高等教育趨勢,另外隨著台
灣碩博士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影響研究發展工作人力素質更為菁英導向。
109

(三)潛力產業

表 4-5 潛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
產業 數位都心 國土安全 跨界服務 未來醫療服務
2015 市場規模
3,879 1,814 6,337 2,188
(億美元)
2015 台灣產值 2,483 2,902 2,000 1,220
(億元新台幣) (全球 2%) (全球 5%) (全球 1%) (全球 1.7%)
2015

表 4-5 潛力產業發展目標與範疇(續)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產業 數位都心 國土安全 跨界服務 未來醫療服務


y 基礎建設 y 安全監控 y 即時運算平台 y 個人化醫療
y 共用運算平台 y 安全檢測 y 跨國通用服務 y 抗老醫療
產業範疇
y 應用系統 y 緊急應變 y 虛擬世界服務 y 再生醫療
y 終端服務 y 維生系統
產業 新綠能源 先進材料 奈米應用 智慧型住宅
2015 市場規模
1,700 2,104 1,731 2,560
(億美元)
2015 台灣產值 3,210 2,370 1,150 3,331
(億元新台幣) (全球 5%) (全球 3.5%) (全球 2%) (全球 4%)
y 太陽光電 y 資訊材料 y 奈米材料 y 智慧建築/設施
y 水力/風力發電 y 能源材料 y 奈米設備 y 智慧控制系統
產業範疇
y 再生能源 y 綠色材料 y 奈米終端產品 y 智慧終端服務
y 能源技術服務

1. 數位都心

數位都心產業起源於 1970 年以來,來自「產業」與「居民」的兩股


遷徙趨勢,帶動都市更新、設施智慧化、居民數位能力提升,都市需建
構數位基礎建設、共用運算平台,發展高速、即時、無所不在之運算能
力,以承載未來整合性服務之應用需求,藉以提高資訊、交通與人口等
承載能力,建構一個以都市居民服務為導向的數位化都市中心商業區。
現階段各國的數位化進程多以「無線網路城市」的方向來構思未來
城市的數位化發展,均將無線城市計畫視為發展城市本身資訊能力及提
110
升競爭力的重要措施,目前以北美地區的無線城市佈建狀況最為熱絡,
而亞洲的日本、南韓與新加坡對資訊國家或城市的發展,均擬定階段性
的發展計畫與策略。
台 灣 自 2001 年 就 已 經 積 極 推 動 建 設 台 北 成 為 網 路 新 都 (Cyber
City),然而在相關次產業中,無線感測網路及地理資訊系統尚未商業化
普及,而智慧運輸系統則有待研發。預估台灣數位都心所帶動的產值於
2015 年可達新台幣 2,483 億元,佔全球比例為 2%。
第四章
在未來,數位都心的發展將面臨(a)城市居民對隱私權與個人資料機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密性上的疑慮、(b)市場進入誘因的提供、(c)示範區域與實驗項目的選擇
等課題。

2. 國土安全

國土安全係因應恐怖攻擊、天然災害、地緣政治之需求,為保護人
身、系統、資產與實體設施安全,所應用之監控、檢測、應變與維生等
相關產品或服務。無論從國家本身防護需求,抑或建立相關產業掌握潛
在商機,安全產業皆扮演重要角色。
2005 年全球國土安全市場規模為 464 億美元,美國占有超過五成的
比例,預期至 2015 年,全球國土安全市場規模可達 1,783 億美元,英國、
德國、澳洲、以色列、日本與新加坡等國家均積極強化國土安全,各國
之發展優勢、利基產品與發展策略各有不同,如以色列以國防需求來驅
動國土安全產業發展,每年約花 90 億美元(占 GDP 9%)在國防、安全與
反恐相關領域。
台灣於 2001 年成立「國家資通安全會報」,並進行「第一期資通安
,展開國內國土安全相關推動計畫與作為,並於 2004 年「產
全機制計畫」
業科技策略會議」中,首度將安全產業訂定為政府未來發展的重點產業。
現階段在經濟部工業局「我國安全產業推動計畫」下,主要推動之次產
111
業包括四大領域:
「安全監控」
、「資訊安全」
、「工安消防」與「系統整合」

預估國土安全所帶動的產值在初期內需市場與後續外銷產值的貢獻下,
可望於 2015 年到達新台幣 2,902 億元,可佔全球比例約 5%。
在未來,國土安全的發展將面臨(a)欠缺統籌單位與完善法規環境、
(b)安全產品認驗證制度並未健全、(c)業者研發人力及資金等資源有限、
(d)國民反恐與安全認知不足等課題。
2015

3. 跨界服務產業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跨界服務產業係因應全球化、科技化與虛擬化趨勢,造成工作、生
活與休閒型態的改變,所衍生之新興服務事業,主要包含即時運算平台
服務、 跨國通用服務及虛擬世界服務等。
在全球即時運算平台方面,未來將發展以橫跨虛擬與實體空間之商
業模式為基礎,Workplace 與 eMarketplace 概念將透過 web-based 之即時
運算平台服務,即時管理與追蹤分散在不同市場的各項活動。透過資訊
軟體技術與應用,鼓勵個人發揮創意(Originality)與創造力(Creativity),
並可藉由科技的協助,增加企畫力、執行力與行銷力,將新價值與新概
念傳達到全世界,因此,跨國通用服務包含跨國學習服務、自動翻譯服
務、科技管家服務與自動貨幣服務等。虛擬世界服務包含 3D 情境體驗
服務、虛擬企業空間服務與心靈療傷服務等,透過網路與載具的協助,
創新的商業模式將源源不斷的興起,挑戰現有產業的價值鏈。
台灣在運算平台方面,SOA 的推動仍處相當初期,在跨國通用及虛
擬世界服務方面,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包含線上購物、線上
拍賣、線上遊戲等,及個人掌上型裝置例如手機、掌上型遊戲機等的發
展潛力更是不容小覷,然而台灣的內需市場規模小,加上數位落差仍需
消弭。
在未來,跨界服務產業的發展將面臨(a)缺乏主導機構與跨部會整合
組織、(b)吸引生活型態先驅者的環境營造、(c)產業創新機制的營造、(d)
112
產業鏈解構與進化、(e)虛擬世界可能衍生之社會價值問題的防範等課
題。

4. 未來醫療服務產業

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與社會變遷,未來醫療照護服務將在地區性、
人口特性之前提下,以預防、預期、與個人化科技,照護與強健國人健
康,主要包含個人化醫療服務與抗老再生醫療服務等。
第四章
目前全球個人化醫療服務方面,世界各大藥廠對於藥物基因資訊的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研發不遺餘力,然而個人化藥物核准上市的例子並不多,此外 2005 年全
球生物晶片市場高達 25.7 億美元,生物資訊則主要集中在藥物基因體
學、蛋白質體學、基因體學以及藥物開發這四大領域;抗老與再生醫療
服務方面,幹細胞治療產品仍處於研發與臨床階段,組織工程與再生醫
材,在傷口療護、整形外科與人造器官等方面均開始萌芽發展。
台灣近五年來在生技/醫學相關產業的投資金額約為新台幣 200 億元
左右,擁有優秀的生醫、生技人才,醫療水準冠亞洲,且醫療相關法規
及服務具相當水準,目前國內亦有許多生技、生化公司展開對於藥物、
疫苗等研發,產學合作亦為普遍,預估 2015 年台灣可佔全球未來醫療服
務產業 1.7%。
在未來,醫療服務產業之發展將解決(a)缺乏長期資源的挹注、(b)
跨領域生技人才整合不足、(c)缺乏產業聚落、(d)法規制度僵化與落後等
課題。

5. 新綠能源

新綠能源產業係因應全球能源資源逐漸耗竭與京都議定書對碳排放
減量的環保趨勢,新綠能源是指應用新及再生及節約能源技術,以有效
減少污染排放,增加能源安全,其範疇包含水力、風力、太陽光電、能
113
源技術服務業等產業。目前全球再生能源之利用,仍然是以第一代的技
術—水力和生質能為大宗,第二代的風力發電和太陽光電以新興發展國
家為主,而第三代的海洋能目前商業化情況並不多。
台灣再生能源目前發電裝置容量以水力和生質能發電為主,第二代
再生能源中,風力發電裝置容量已逐漸增加中,太陽光電仍處於示範推
廣階段,台灣有機會藉由資訊、半導體及精密機械產業鏈完整之優勢加
以發展。
2015

在未來,新綠能源產業的發展將面臨(a)能源法規立法進度緩慢、(b)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能源(電力)市場自由化不足、(c)能源科技研究經費過於分散、(d)產業整
合機制待建立、(e)人才與社會基礎環境待加強等亟待解決之課題。

6. 先進材料產業

為持續維持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競爭優勢及提升產業之附加價值,增
強產業鏈對上游原物料的掌握能力,並實現環境永續與綠色概念,需發
展先進材料產業,其中主要包含資訊材料、新能源材料及綠色材料等。
全球資訊材料方面,半導體封裝材料主要由德國、日本、中國、韓
國廠商從事相關材料的開發,發光二極體(LED)材料具有低耗能、高功率
的特點,因此備受國際廠商看好,而燃料電池現階段上游關鍵材料及元
件的技術,均掌握在少數國際大廠手中。全球綠色材料產業,現階段已
可藉由產品改良、再設計等方式,來降低原物料的使用及對環境的破壞。
台灣在資訊電子產業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尚未大量投入次世代資
訊材料開發,新能源材料中二次電池在全球不具主導能力,燃料電池在
全球均尚未有大量商品化之產品,然而受到國際規範影響,經濟部實施
相關輔導措施,利於我國發展綠色材料供應鏈。
在未來,先進材料產業之發展將面臨(a)關鍵技術與商品化技術的及
時掌握、(b)法規即時與主動的反應國際趨勢、(c)培養消費者積極採納使
114 用綠色產品之概念、(d)基礎科技研究人才的培育及雇用環境之整備、(e)
中長期發展策略的規劃與持續進行等課題。

7. 奈米運用產業

奈米運用產業係為突破資訊電子、醫療等產業在技術發展時面臨之
瓶頸,以及滿足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優勢之需求,所需發展之產業,主要
包含奈米元件與材料、奈米應用設備及奈米終端產品等。
第四章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 60 個國家,由政府推動或提供資金進行奈米科技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相關研究,尤以美國的投資為最,就市場規模而言,奈米輔助資訊電子
電機方面的應用仍是近期內的主力,而於日常生活用品的應用市場亦將
會大幅成長,隨著各界投入奈米科技發展的資源持續增加,相關工具市
場將可望持續成長。
台灣的奈米科技係由國家型科技計畫負責規劃推動,現今在此產業
的成就大多來自學術界或是研究單位,雖然產業界也有相當程度的涉
入,但台灣廠商在研發資源上的投入,尚難以與國際大廠達到相同位階,
然而主力產業中的平面顯示器產業,需要奈米運用產業的支援,其他包
含資訊電子及生醫檢測,亦均需要奈米科技之輔助。
在未來,奈米運用產業之發展將面臨(a)有效選擇主力發展項目、(b)
產學研各界資源的集中運用問題、(c)是否能即時掌握關鍵技術與相關智
權、(d)跨學科人才不足、(e)可能帶來的環境安全與人身健康顧慮、(f)
奈米應用與產品的規範等課題。

8. 智慧型住宅產業

為迎接少子高齡化與無所不在網路社會之來臨,兼顧節能、永續、
便利、舒適的建築功能已為時勢所趨,因此,智慧型住宅係指藉由自動
控制、光纖寬頻網路及行動通訊之整合,提供兼顧安全、健康、便利、
115
舒適、節能、永續之生活環境,相關產品包括行動監控系統、空調自動
化系統等。
全球智慧型住宅之發展,大致朝安全防護、醫療照護、娛樂、便利
舒適、環保節能等方向邁進,雖然各國政府部門、學術界乃至於產業界
均有投入,但無論是以建築改造或資通訊應用為主軸,邁入商業化者甚
至走進海外市場者仍屬少數,韓國政府及三星集團為其中個案。
2015

台灣具有良好的資通訊產業基礎與建築領域豐碩的研究成果,是發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展此產業之有利籌碼,政府亦積極規劃與建置智慧化系統之住宅戶數,
目標於 2010 年達使用寬頻戶數之 30%。
在未來,智慧型住宅產業之發展將面臨(a)民眾的智慧化視野有待擴
展、(b)營建業在海外市場的能見度漸低、(c)智慧化內容莫衷一是、(d)
參與者多為小型廠商而電子大廠興趣缺缺、(e)部分關鍵系統設備為獨佔
事業而阻礙發展可能性等亟待解決之課題。

五、重點產業發展策略

(一)主力產業

針對主力產業之發展策略,主要依據其產業性質,可區分三群,以
依據產業特性擬定發展策略。半導體及平面顯示器主要為高科技產業,
且為台灣最具競爭力之產業;石化、鋼鐵產業則為傳統產業,且同是引
起環保爭議之產業;金融及流通服務業則為主力產業中唯二之服務業,
與其他製造業發展策略應有所不同。

1. 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產業發展策略

半導體與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特色,包含直接面對國際市場,較不受
116
國內市場景氣影響;生產價值鏈已全球跨國分工,單段產業鏈已形成群
聚;技術與產品的生命週期短,需要不斷研發創新;扮演電子零件之大
腦與手腳角色,兩產業在未來需求仍高;台灣擠身全球前四名,具備深
厚發展基礎等特性。
此二產業發展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掌握技術與規模門檻,且透過
長期合作關係建立緊密的上下游連結,此外亦應關注消費者端趨勢,從
應用需求端主導市場。
第四章
由此擬定之半導體產業策略思維方向,可透過合宜的法規鬆綁提升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國際競爭力;發展高階製程,爭取外商在台投資;研發消費性產品晶片
主導規格,配合上下游整合建立進入障礙。若分成晶圓代工、記憶體、
IC 設計、IC 封測四大領域探討,個別策略如下:
(1) 晶圓代工,國內應全面加速 12 吋晶圓廠的擴建,並積極且計畫性地
將 8 吋廠到移至大陸特定地點,形成上下游聚落;
(2) 記憶體,維持 12 吋晶圓廠高密度集中台灣,有利 DRAM 發展,並從
研發著手,掌握關鍵技術,或以聯日制韓的方式,預防未來 Flash 取
代 DRAM 所帶來的威脅;
(3) IC 設計,應善加運用台灣在個人電腦及手機的系統製造經驗,深度發
展個人電腦及手持式電子裝置 IC 設計,並持續監測中國 IC 人才發
展,以即時因應海歸派在中國累積設計能量之發展;
(4) IC 封測,持續投入資源,維持高階封裝測試技術,並運用台灣所擁有
的特殊 IC 封測技術,維持獨立封裝廠領先地位。

平面顯示器產業之策略思維方向,應從供給面著手,阻卻最具威脅
的潛在競爭者-中國,發展策略如下:
(1) 透過尋求與中國電視機品牌廠商專屬合作關係,阻斷中國大陸與他國
策略聯盟機會;
(2) 促成與世界最大玻璃熔爐供應商康寧的合作,掌握生產原料來源; 117

(3) 可結合研發投入及國內物流優勢,解決基板大尺寸化運送及生產的難題;
(4) 加強品牌/通路及關鍵零組件自製率,維持全球競爭地位。

2. 石化、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發展策略

石化、鋼鐵及基本金屬產業之特色包含:身為工業之母級的產業,
用於工業及民生相關用品十分廣泛;具連續性製程特性且廠房使用年限
2015

長,未來新興國家為追求發展,對此二產業之產品需求將持續增加等特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性。
此二產業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尋求持續擴廠以擴大規模,同時,
需仰賴穩定而優質化的原料來源以提升產品品質。
由此擬定之策略思維方向,關鍵在於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之取捨,
應以「最佳平衡」取代「非零即一」之概念,若環境成本低於經濟效益,
則可在二者間取得平衡,而非僅因環保因素全盤推翻蓋廠擴充之重要
性,才能因應激烈的國際競爭。取得最佳平衡的方式,除透過抑制奢侈
性消費需求減低對石化、鋼鐵產品之需求外,可有以下產業發展策略:
(1) 廠房境外擴建,可考慮靠近原料產地中東、巴西,或顧客端中國沿海、
印度蓋廠,而越南則是無政治干擾又距離近之產油國,可列為中國福
建、廣州外的第二選擇。
(2) 強化資源的使用效能,加強國際技術合作,進行高階技術的開發,或
發展替代能源,以解決所面臨的環保爭議及資源耗用問題。

3. 金融流通服務產業發展策略

金融、流通服務產業之特色在於:主要以內需市場為主,且均有
B2B、B2C 市場,而未來 B2C 市場需求不會有重大改變。
此二產業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運用網路科技提供跨境金融及流通服
118 務之能量,並且致力開拓 B2B 市場業務,對於亞洲與全球企業提供服務。
由此擬定之策略思維方向如下:
(1)以引導金融及流通產業提供跨國性/區域性服務為首要發展方向,透過
與世界領先廠商/品牌合作,利用台灣與東南亞或中國具有相同文化及
種族之背景,加上地理優勢,誘導歐美與台灣合作,進攻東南亞或中
國市場。
(2)法規鬆綁,尤其針對大陸地區較不對等之規範,應突破政治迷思來作
第四章
考量,目前我國的銀行業赴大陸投資及大陸外籍商務人士來台均受限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制,對於我國發展服務外銷頗為不利,應加以解除。

(二)中堅產業

中堅產業的共同特色,為具有一定發展規模(產值約在 3,000~5,000
億之間)。除了精密機械外,其餘產業發展階段均處於成長初期或後期,
且未進入成熟期,因此,未來發展空間大。此外,中堅產業的發展除了
對經濟發展有貢獻,也具有提昇國民生活品質之社會意義。
中堅產業發展之關鍵成功因素在於,要能持續擴大成為破兆的主力
產業,單靠國內市場力道將顯不足,必須仰賴鄰近國家市場力量,在全
球佈局上應以中國大陸為第一選擇、東南亞為第二選擇,促使其成為世
界級主力產業的育成市場。
在策略方向上,應尋找準確的產業定位、厚植基礎競爭元素,將有
利於中堅產業規模呈倍數成長而破兆,並提升國際化的可能性。以下分
別對個別中堅產業之特性、發展關鍵與策略,說明如下:

1. 精密機械產業

精密機械與觀光休閒產業同樣為對產業上下游的帶動性極高之產
業。但是,精密機械產業中,內隱知識性質的技術傳承為其競爭力來源, 119

因此必須掌握老師傅等技藝人才,並以群聚效果創造長期投資誘因。其
主要發展策略,包含:
(1) 建立技職教育體系專業能力,培育頂尖藍領傳承 know-how;
(2) 以材料自主、機械自製為目標,往更精密的層次昇級;
(3) 活用中部地區的機械產業群聚共同研發,創造完整的供應鏈體系,發
展外銷型產業防止被取代。
2015

2. 觀光休閒產業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觀光休閒產業由於與其他產業關聯性很強,主要發展策略與其他產
業息息相關,主要發展策略如下:
(1) 提升觀光休閒產業發展策略位階,成為跨部會國家型的發展產業;
(2) 突顯台灣人文特色,結合主題發展觀光,如醫療保健、養生美容;
(3) 透過國際化行銷策略,形塑台灣印象以發展觀光外銷。

3. 寬頻服務

寬頻服務與數位內容產業均為政府積極扶植的產業,在政策引導下
台灣擁有高寬頻服務覆蓋率、良好的數位技術優勢,未來寬頻服務產業
將尋求環境建構及法規鬆綁,數位內容產業應改變以往對於數位內容技
術部分的偏重。在發展策略上,主要目標在突破國內寬頻用戶瀕臨飽和
之困境,主要如下:
(1) 進行實驗計畫模擬未來市場需求;
(2) 拓展服務貿易;
(3) 與目標市場之大型營運商或世界級設備廠商策略結盟,切入主流市
場。

4. 數位內容產業
120
數位內容產業以「內容」作為發展重心,為創造具有全球性基礎的
內容,本土文化特色不宜過於強調,主要策略如下:
(1) 進行全球性的消費者行為調查,加強宣傳及發行的準確度;
(2) 加強培養數位內容研發人才或延攬國際高階專業人才;
(3) 鼓勵國際聯盟,以彌補研發與創新能力的不足;
(4) 由政府建構有效的資源鏈結平台,綜整上中下游能量以發展服務外銷。
(5) 醫療保健、教育服務產業
第四章
醫療保健、教育服務產業,吸納眾多我國的高優質人力能量(醫師、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教授等),應思考將此高優質人力釋出,轉化成產業成長動力。在發展的
策略上,主要如下:
(1) 在共同發展策略上,從供給面看,應重新調整高階人力的激勵制度,
以釋放人力幫助產業創新研發,且需由主管機關支持與帶動;
(2) 在共同發展策略上,從需求面看,除擴大吸引外人來台就醫、求學外,
亦可積極至境外設置分支,建立外國人對台灣醫療或教育服務之印象
及認同,使其進一步來台接受醫療或教育服務。
(3) 醫療保健產業,應善用台灣良好的醫療品質,結合觀光發展,且應慎
選耗用社會成本較低的項目發展;
(4) 教育服務業之高素質人才的培育仍是重要方向,應鼓勵海外優秀學生
來台就學與就業,成為國家產業發展的創新基礎,並建議大學教育與
技職體系分流,使人才更能各適其所而多元發展。

(三)潛力產業

「潛力產業」的共同特色,在於:(a)各產業之形成源自跨領域整合
或符合未來生活型態;(b)內涵高科技、環保或智慧化等元素;(c)需要政
府大力投資軟性的基礎建設;(d)衍生智慧財產權及產品或服務之創新應
用。 121

由於潛力產業處於萌芽期,風險高於中堅產業與主力產業,加上主流
技術與標準都尚未成形,需要投資較多的資源長期觀測標準或技術的發
展,以及對應產品的研發。因此,發展之重要關鍵在於建構一個完善的產
業風險管理機制,定期、有系統的評估、監測新興產業的發展動態,適時
提出進入與退出策略。此外,應振興創新與創業環境,鼓勵年輕創業家投
入潛力產業,政府也應推動建構從潛力產業到中堅產業的接棒機制。
2015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圖 4-2 新興潛力領域發展循環

潛力產業的發展需要經歷觀測、篩選、孕育與推動等四個階段,觀
測、篩選、推動均為發展主軸,但此產業相較主力、中堅產業更加強調
「孕育」的功能,因此,潛力產業之整體發展方向,包括:(a)建立整合
的潛力產業發展策略組織、(b)促進跨領域的融合及價值鏈再造、(c)建置
先進的未來生活型態實驗基地,藉此孕育創業與創新的環境,建構新產
業網絡,並能成功銜接潛力產業發展成為中堅產業。
就各潛力產業的分項產業策略建議如下:
數位都心產業著重於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帶動民間企業投入發展應
122
用系統與終端服務;訂定配套措施與獎勵誘因,並選定實驗性城市發展
示範應用。
國土安全產業建議提高國土安全決策層次,建立國土安全統籌單位;
推動國際相互認證機制與協定,健全安全產品認驗證體系;定期修訂相關
安全規範,優先採用通過安全驗證產品;建立模擬與演練中心,提升民眾
反恐與安全認知;重視國土安全服務產業,根植永續經營服務概念。
第四章
跨界服務產業,政府應積極引導與協調發展、建構生活型態先導的

產業發展策略思維
實驗基地、強化跨領域人力的培育或引進、建立跨產業整合或創新的鼓
勵機制、建立無線安全與道德教育機制。
未來醫療服務產業,亟需政府投資促進與育成、發展與培育跨生技
與醫學領域人才、鼓勵生技與生醫跨業整合與技術研發、建立健全法規
與國際認證機制。
新綠能源產業著重法規及政策之整體規劃、健全市場結構、強化國
際企業合作、加強產業系統整合、培養相關產業技術人力、加強關鍵技
術之研發與取得。
先進材料產業,藉由規範提升產品使用率並促進環境永續,例如紐
約市政府規範計程車需在五年內更新為油電混合動力車;培育基礎材料
科技研究人才,並提升既有人才核心競爭力;引進國外技術與人才,提
升產業技術能力;制定獎勵措施,引導產業掌握上游原物料核心技術,
例如光電產業用特用化學品;鼓勵廠商發展綠色供應鏈與製造綠色產品。
奈米應用產業,應整合產學研各界資源,提升產業技術能力;培育
跨學科人才,並加強如奈米電子與奈米化材等關鍵領域的綜合研究;強
化智慧財產管理能力,例如鼓勵建設奈米技術資料庫,與建立奈米技術
專利管理系統等;政府規範採用可提高國民生活品質之優良奈米功能性
產品,例如規範醫療院所採用奈米抗菌、殺菌產品;提升傳統產業國際
行銷能力,例如協助推廣抗菌紡織品等優良奈米產品。 123

智慧型住宅產業除了應透過研發合作與行銷推廣,維持既有優勢,
同時應藉由法規制度與人力佈局提升產業競爭力。重點策略方向包括:
培養跨領域規劃人才、設計擴大內需市場的機制、拓展海外市場、建立
標準化平台、均衡產業發展。
2015

六、結論與建議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台灣產業發展正面臨重要關卡,在產業結構方面也面臨轉型壓力,
因此,台灣必須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經濟成長的壓力,若積極尋求產
業發展的契機,將有機會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創造尊重多元價值的社
會。
欲建構穩健發展的台灣,應以中長期眼光規劃國家發展,將「主力
產業」、「中堅產業」及「潛力產業」,採組合式(portfolio)發展概念,形
成具有綜效的產業組合並均衡發展,不可偏廢其一。因此,台灣必須運
用國家既有優勢,並以經濟成長、社會公義與環境永續均衡發展為前提,
研擬出適合的產業策略,將台灣推向國際。在所提出的產業策略思維中,
諸如提升研發技術水準、法規鬆綁、推動服務業外銷、積極培養人才、
加強與國外大廠合作等,政府均可提供支援,促使重點發展產業能夠依
循「潛力產業-中堅產業-主力產業」的發展軌跡,而逐步走向全球性產
業,亦讓台灣成為活力富裕的亞洲中心。

1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