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

“和衷共济: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

——第三届中国学论坛主题设置及内容演绎

http://chinaforum.sass.org.cn/

经过数次座谈会的反复研究讨论,多数专家多学者赞成第三届中国学论坛主题
为“和衷共济: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 ”,其主题设置和内涵演绎要点概括如
下:

“和衷共济”与前二届论坛主题词既有连贯又有区别,“ 和衷共济 ”以 “和 ”为核


心概念,保持中国学论坛的连续性和开拓性,是前两届主题词 “和而不同
”、“和谐和平 ”的深化。本届主题突出两点,一是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发展
难题;二是中国在其中的责任和态度,以此深化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内
涵。这一主题下又包涵若干层次的内容,即共存意识、忧患意识、开放意识、责任
意识,较为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中国文化中“和”的理念价值。

“和 衷 共 济 ”是 中 国 对 待 自 己 发 展 的 态 度 , 是 中 国 与 世 界 各 国 共 同 应 对 挑
战和难题的价值取向。共同参与、共赢互利,不仅对中国发展有必要,对国际
社会的共同利益也有必要。“和衷共济”可以简洁、明确地表达中国对世界的态度,
体现了用中国传统文化解决当代难题的智慧;表明了我们对挑战和危机的紧迫
感,与各方共同应对挑战的行动需要;还表现了中国的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借
鉴各国经验来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

“和衷 共济 ”是中国作为 “负责 任大国 ”的体现, 有利于破除 “中国威胁论 ” ,


有助于回答国际上的 “中国责任论 ”。“和衷共济”应包括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的
道路。我们要用中华文明的价值精华来回答西方向我们提出的挑战和难题 ,
证明中国文化可能给出更好的答案,以此化解 “中国威胁论 ”和 “中国责任
论 ”。中国应当对人类负责、对地球负责。我们首先是对中国的发展负责,同时也
是对亚洲发展负责,对世界发展负责。我们应当有自己的话语权,要更清醒地认
识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只有着眼于未来,才能与世界
同舟共济。

把 “共存之道 ”作为本届论坛的副标题,点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长远趋势。
以“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副标题衬托“和衷共济”主题词,准确贴切。“建设和
谐世界”,从中国自身做起,首先是中国内部的“和衷共济”,然后才是中国与世

1

界的和谐共存。和衷共济 ”在当代的环境下可以解释为“利益共同体”。“共存之道
”又可以称为“共赢之道”。

“和衷共济 ”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中国发展之 “道 ”,即 “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和平发展 ”。中国人对自己及别国历史之道的反思,才有当代中国之道的创
新。我们用中国文化的精华破解难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奥秘所在。国
内的 “和衷 ”,首先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世界上的 “和衷 ”,就
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平衡和融合。两岸四地的中
国人“和衷”,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衷共济”是体现中国之“道”的一种
状态,即从对抗竞争转化为共生竞争、共同责任、最后达到和谐共生,这样才可
能超越“文明冲突论”和“制度冲突论”。

专家学者对 “ 和衷共济 ” 作为论坛主题以及如何诠释,仍有若干不同看法,如


(1)“和衷共济”是在危急关头需要共渡难关的忧患意识。(2)“和衷共济”是发
自内心的合作,在国际关系中很难做到,要以国外的角度来考虑“和衷共济”的
可接受性。(3)提倡“和衷共济”,是对中国自己的行为约束,可能对我们的发
展带来限制。(4 )用 “和衷共济” 作主题词,这可能有理想主义的一厢情愿。
(5)中国要发展“软实力”,但“软实力”并不和谐。(6)“和”字当头,可能对
世界现实认识偏差,无视竞争和对立。(7)对“和衷共济”不必作过于宽泛的解
释等等,上述这些看法对主题演绎也是富有意义的参考和补充。

专家学者充分肯定前两届中国学论坛--共商举办第三届中国学
论坛

发表时间:2007-12-3

http://chinaforum.sass.org.cn/newsshow.asp?id=20

最近,在市政协副主席、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同志的主持下,我院连续举办
数次座谈会,会议分别邀请本市专家学者、本市高校学者及本院资深研究员、中
青年科研骨干等,就举办第三届中国学论坛事宜进行交流讨论。

我院于 2004 年、2006 年连续两届举办了“世界中国学 ”论坛,前两届论坛的召


开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与会专家学者对前两届中国学论坛给予了充分肯
定,并就举办第三届中国学论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交流座谈中,与会者一致
认为,中国学论坛影响大,基础好,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同步上升,
前两届论坛办得比较成功,各方面反响较好。第一届是造势,使中国学从“隐学”

2
变为“显学”。第二届是深化,做出上海的形象,并扩大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直接
感觉。

一、举办第三届中国学论坛的背景

第三届中国学论坛将于 2008 年 9 月召开,会议召开前后,一系列重要事件和活


动将同步展开,论坛可以借此机遇发挥更大影响,同时也应 当 为 大 局 承 担 更
多 功 能 : (1)党的十七大召开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各国对中国未来走向
会更加关注。(2)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总结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经验,
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3)2008 年 8 月北京举办奥运会,中国将成为国际舆
论的热点。中国学论坛紧接其后,可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影响力。(4)上海第九次
党代会要求在建设 “ 四个中心 ” 的同时,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强软实力。
(5)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和外宣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及国务院文化发展战略的任
务,论坛的召开应积极贯彻落实。(6)与我院 50 周年院庆活动结合,应展现学
术成果,具有学术殿堂的品位。(7)我院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地位和目标,
应通过举办论坛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公认。

对于第三届论坛的举办,专家们认为第三届则应确立品牌,把中国的战略思维、
核心利益用学术语言向外部世界阐明,并在前两届的基础上,要进行更加深入
的探索、学术成果更有质量、海内外影响更加广泛、办得更加出色,成为文化外
交和学术外宣的重要平台。专家们提出,论坛主题及各方面准备须及早进行。
硬件 要准备好,软件的准备更不能搞急就章。论坛主题既要把保持连续性,又
要有所开拓和创新。在论坛讨论中,既要寻找不同文明的共同点,又要允许
不同流派保持观点差异。中国学论坛应反映上海乃至中国学术界的开放风格,
将中国文化、国际视野、创新思维、求实学风结合起来,使论坛越来越具备国际学
术名牌的各项要素。

二、中国学论坛主题的连续性和开创性

第一届中国学论坛的主题是“多元 视 野下的中国:和而不同 ” ,主要针对美国


在伊拉克战争后搞单极世界、推行美国模式的企图,我们主张世界多样性,并通
过中国古老文化和东方智慧,演绎出求同存异之道。第二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
发展的世界意义:和平、和谐 ”,是回答中国发展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通
过两届的连续举办,论坛的国内外影响进一步扩大:

(1)王荣华同志的主旨演讲稿在《求是》杂志上全文发表,最近红旗出版社《中
南海关注的问题》一书也收进此文。蔡武、郑必坚、吴建民、李君如等同志的演讲也

3
在海内外引起关注。论坛上的学术观点综述被 2007 年第 10 期《新华文摘》转载,
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2)许多国外学者回去后传播我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正面影响。如俄罗斯
科学院院士将论坛主旨演讲全文翻译后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刊上登载,美国伦理
学会会长在其学会通讯中详细介绍了第二届中国学论坛的观点和盛况。印度学者
谭中在国际主流媒体上多次对中国学论坛进行评论。

(3)许多与会学者表示还要参加第三届中国学论坛的各项学术活动。

第二届中国学论坛以来,中国的和平发展进一步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到
2008 年有可能跃居世界经济总量的第三位,同时中国快速崛起也引发一些新的
问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迅猛发展既感到惊喜,又有些不放心。另一方面,全球
气候变暖、能源价格高居不下、世界经济严重失衡等全球问题日趋严重。这两种趋
势同步发生、交叉影响,使西方炮制“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得到新的气候
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产生某种怀疑和不满。如何说明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何解释中国致力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如何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符
合各国的共同利益,回答这些问题应当成为中国学论坛主题的内容。

三 届论坛连续以 “和 ”为核心概念,其内在联系明确。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第三届中国学论坛的宗旨就是深化和拓展“和谐”理念 ,
以此说明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长远趋势。第一届论坛主题是说明世界各文明之
间的关系,是开山之篇。第二届是说明中国发展的意义,是形成理念。第三届应
说明中国发展与世界文明共处的关系,是内心呼唤。

三届主题之间具有逻辑的纵深递进关系。第一届是说明中国的世界观;第二届是
说明中国如何发展自己;第三届是说明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和而不 同”的
重点在于“不同”;“和衷共济”的重点在于“同”。从强调“不同”到强调“同”,说
明我们对世界和人类的共性、共同利益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

第三届论坛主题应具备四方面特征。第一,应具有更广泛的国际视野,更具有中
国文化内涵的视角。第二,广度和深度应当超过前二届,既要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又要有实践价值,要体现战略理念的针对性和前瞻性。第三,既要反映中国人民
的伟大实践和理念创新,又要能够回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关注焦点。第三,
应当回答人们最关心的当代中国问题,同时要用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方法来
说明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道路。第四,要发挥对国际舆论的持久影响,使
中国 的 “和谐、和平 ”理念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更适合人类的普适价值。

You might also like